(共21张PPT)
《铁杵成针》
18 文言文二则
部编版四年级语文下册第七单元
教学目标
1.认识生字“卒”,会写“逢、卒”2个字。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在朗读中把握节奏,初步掌握诵读文言文的基本方法。
3.理解部分文言文字词的意思,初步感受文言文的精致与典雅。
初读课文
借助拼音和注释读通课文,理解课文每一句话的意思,有不懂的地方记下来。
用来舂米或捣衣的铁棒。
磨针溪,在象耳山下。世传李太白读书山中,未成,弃去。过是溪,逢老媪方磨铁杵。问之,曰:“欲作针。”太白感其意,还卒业。
铁杵成针
媪
卒
ǎo
zú
磨针溪,在象耳山下。世传/李太
白读书山中,未成,弃去。过/是溪,
逢/老媪/方磨铁杵。问之,曰:“欲作
针。”太白/感其意,还/卒业。
铁杵成针
课文讲解
磨针溪,在象耳山下。
句意:磨针溪坐落在眉州的象耳山下。
世传李太白读书山中,未成,弃去。
句意:世人传说李白在山中读书的时候,没有完成自己的学业,就准备放弃学业离开。
离开。
课文讲解
过是溪,逢老媪方磨铁杵。
句意:他路过这条小溪时,遇见一位老妇人正在磨铁棒。
这。
年老的妇人。
正在。
课文讲解
问之,曰:“欲作针。”
之
指老妇人
李白会问什么呢?
句意:(李白)问她在干什么,老妇人说:“我想把它磨成针。”
课文讲解
太白感其意,还卒业。
句意:李白被她的意志感动了,就回去完成了学业。
被她的意志感动。
回去完成了学业。
课文讲解
这则文言文讲了一个什么故事?用自己的话说一说。
从“世传”可以看出这是一个传说故事。相传李白在学业上遇到难题,准备放弃的时候,在磨针溪遇见了磨铁棒的老妇人,被她那坚持不懈的毅力所感动,于是回去继续学习,后来成了名满天下的诗人。
赏析
“铁杵成针”的故事告诉我们什么道理?
读了这个故事,我明白了只要有毅力,肯下苦功,事情就能成功。连李白这样有极高天分的人学习都需要勤奋与毅力,我们普通人更应该加倍努力,这样才能学有所成。
课堂小结
《铁杵成针》讲的是李白小时候未完成学业而弃学,离开途中偶遇一老妇人用铁杵磨针,李白被老妇人的意志感动,决定发奋读书,最终学有所成。
只要功夫深,铁杵磨成针。
拓展延伸
囊萤映雪 废寝忘食 牛角挂书
昼耕夜诵 闻鸡起舞 凿壁借光
韦编三绝 手不释卷 悬梁刺股
焚膏继晷
形容刻苦学习的词语:
李密牛角挂书
匡衡凿壁偷光
孔子韦编三绝
课堂练习
一、读拼音,写词语。
xínɡ nánɡ ɡōnɡ jìnɡ qín láo
měi fénɡ bó xué
( ) ( )( )
( ) ( )
行 囊
恭 敬
勤 劳
每 逢
博 学
C
二、下列加点字解释不恰当的一项是( )。
A.家贫不常得油(贫:贫穷)
B.胤恭勤不倦(倦:疲倦)
C.逢老媪方磨铁杵(方:地方)
D.未成,弃去(弃:放弃)
·
·
·
·
三、课外阅读。
冬夜读书示子聿
【宋】陆游
古人学问无遗力,少壮工夫老始成。
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
课后作业
2.课后搜集有关勤学苦读的典故, 摘抄好词佳句。
熟读课文,能用自己的话说出整个故事。
2020.02.26
谢谢欣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