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中的统计
教学目标 1. 在情境中感受求平均数是解决一些实际问题的需要,通过操作和思考体会平均数的意义,学会计算简单数据的平均数(结果是整数)。2. 进一步积累分析和处理数据的方法,发展统计观念。3. 利用互动反馈技术及时收集真实信息,调整教学,提高课堂效率。4. 体会运用已学过的统计知识解决问题的乐趣。
教学重点难点以及措施 教学重点:1. 理解平均数的意义。2. 求平均数的方法。教学难点:对平均数真实含义的理解,感受平均数的价值。教学措施:1. 结合学生生活经验,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使学生明白平均数概念及求平均数的方法。2. 充分利用现代化教学手段—交互式电子白板的优势,使学生更易理解平均数的意义。3. 创设情境,引发认知冲突,运用互动反馈系统,实现即时反馈与互动,让学生在自发的辩论中理解感受平均数的意义和价值。
教学过程 活动设计
教师活动预设 学生活动预设
一情境导入,进行铺垫 1. 创设情景一:同学们喜欢玩套圈游戏吧:三年级1班的男女生进行套圈比赛,每人套15圈,下面的统计图表示他们套中的个数,他们想请我们给他们当小裁判,愿意吗?2. 创设情景二:两队人数相同,每人套中个数不同。看第一小组的比赛情况,第一小组的组长已经把每位同学套圈的个数记录下来就绘制出这样的统计图(白板出示统计图1:男生:5、8、6、5;女生:10、8、4、6)左边是男生套中的统计图,右边是女生套中的统计图,现在比一比是男生套的准些还是女生套的准些?(白板拖出)怎么比的?3. 创设情景三:两队人数不同,每队中每人套中的个数相同。看第二小组的比赛情况,不过在给第二小组当裁判时看哪些小裁判反映快?看清第二小组的统计图后我们马上抢答,说怎么比。4. 小结:第一小组男生和女生的人数是相同的,所以只要比男生和女生套中的总个数;而第二小组男生和女生的人数是不相同的,再比他们的总个数是不公平的。虽然男女生人数不同,但很凑巧每位男生都套中了6个,而女生都套中了5个,所以男生套的准些。 欣赏图片,师生交流 1. 用抢答器抢答:A.男生准一些B.女生准一些2. 其实把男生女生套中的个数分别求出来,再比。人数相同,比总数。1. 用抢答器。2. 人数不同,不能比总个数,这正巧每人套中的个数相同,只要比每人套中的个数。互相交流
二情境深化,引发探究 这部分内容分三步进行(1)自主探究:如果每人套中的个数都这么凑巧的话,那我们当小裁判就太容易了,再观察第三小组的套圈统计图,创设情景四:两队人数不同,每人套中的个数也不完全相同观察男生女生人数不同,每个人套中的个数也不相同,比比哪个队套的准些,这我们怎样来比呢?请同学们拿出练习纸,独立思考,提出要求:可以在图上画画想想,也可在图下比比算算,看看哪些小裁判最先比出结果,比比哪些小裁判想的办法好? (2)互动反馈。①移多补少(白板演示平移)就是分别求出男生和女生平均每人套中的圈数再比的。(白板出示:分别求出男、女生平均每人套中的个数)②“先总后分”计算方法。怎样求出男生平均每个人套中的个数(对应男生统计图板演)谁解释一下28表示什么?为什么要除以4?怎样求出女生平均每个人套中的个数(对应女生统计图板演) 解释30表示什么?刚除以4为什么这儿要除以5?三、强化感知不管是用移多补少的方法还是用计算的方法,我们都得出了男生平均每个套中了7个,女生平均每个套中了6个,在这儿7是6、9、7和6这组数据的平均数(白板出示:平均数)它能反映男生队套圈成绩的总体水平。(统计边上写出6和7)6是10、4、7、5和4这组数据的平均数,它能反映女生队套圈成绩的总体水平。同学们在比赛中因为两个队人数不同,每位同学套中的个数也不完全相同,在这儿比的是男女生平均每人套中的个数,是平均数帮了我们的忙。(7>6)四、小结:平均数是帮助分析一组数据的一种统计量,它可以反映一组数量的总体情况,也可以比较两组数据。 在纸上画画想想、比比算算。1.学生上台移移2. 计算,先总后分男生平均每个人套中个数6+9+7+6=28(个)28÷4=7(个)女生平均每个人套中个数10+4+7+5+4=30(个)30÷6=5(个)说说7和6分别表示什么7是6、9、7和6这组数据的平均数,它能反映男生队套圈成绩的总体水平。6是10、4、7、5和4这组数据的平均数,它能反映女生队套圈成绩的总体水平。互相说说
三情境设疑,拓展思维 1. 基本练习:(1)移移、算算小明有3筒铅笔,观察每筒分别有几只?你能很快想出平均每个笔筒里有多少枝?(2)猜猜、算算小明还有三条丝带,先请你来猜一下这三条丝带的平均长度是多少?(6厘米、13厘米、44厘米)没有,的确在这儿用计算的方法求这三条丝带的平均长度比较方便,在以后求平均根据数据特点灵活选择方法,刚才在21左右的很不简单。2. 生活应用(1)我们学校篮球队队员平均身高是160厘米?我是学校篮球队员,我身高是150厘米,可能吗?看第三小组的统计图:平均每人7个是不是每个男生都是7个……平均身高160厘米有几种情况?(2)平均水深120厘米,我身高155厘米,下去游泳一定不会有危险?他说的对吗?(3)招聘广告:东方广告公司因工作需要,现招一名绘画水平高的专科毕业生,本公司基本工资加业绩奖励月均收入1000元,欢迎有意者前来报名。小海被招聘入公司,第一个月只拿了600元月,他觉得上当受骗了,要去法院告广告公司,你觉得他能打赢这场官司吗?为什么? 移一移、算一算A.猜。写出估算结果B.说。说说估计结果 谁在这估的比6厘米短或比44厘米还要长的?为什么?C.算。在作业本上求出这三条丝带的平均长度。D.辩。有没有用移多补少的方法的? 用抢答器表示。先独立判断后切换到例题,借用例题直观,让学生想象“平均身高160厘米”会有哪几种情况?学生独立判断后借用画面直观,理解“平均水深120厘米”真正内涵。独立判断
四情境再现,反思回顾 根据例题全课总结 谈谈本课学习的体会,说说还能提出哪些问题,有什么地方必须提醒学生注意的。
五情境延伸,拓展练习 小明还带来了一个动脑筋题目,愿意接受挑战吗? 小亮和小华进行了3次套圈比赛,每次每人都套中了15个圈,我统计出了我们的套圈成绩:我第一次套中12个,第二次套中11个,第三次套中平均成绩是10个,你知道小亮第三次套中的个数怎样呢?有三种不同说法:a.小亮第三次套中的个数比10个多。b.小亮第三次套中的个数比10个少。c.小亮第三次套中的个数和10个一样多。 在小组内先商量讨论,讨论时说你是怎样想的,第几种说法是正确的?用手势表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