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章 实验活动1 乙酸乙酯的制备与性质 课件(共14张PPT)

文档属性

名称 第3章 实验活动1 乙酸乙酯的制备与性质 课件(共14张PPT)
格式 ppt
文件大小 377.5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2019)
科目 化学
更新时间 2025-05-06 16:40:05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14张PPT)
第三章 烃的衍生物
实验活动1 乙酸乙酯的制备与性质
【实验目的】
1.学习制备乙酸乙酯的方法。
2.加深对酯化反应和酯的水解的认识。
【实验用品】
试管、试管夹、烧杯、量筒、胶头滴管、玻璃导管、乳胶管、橡胶塞、铁架台、酒精灯、火柴、秒表、碎瓷片。乙醇、乙酸、浓硫酸、饱和Na2CO3溶液、乙酸乙酯、蒸馏水、3 mol·L-1H2SO4溶液、6 mol·L-1NaOH 溶液。
实验1 乙酸乙酯的制备
实验步骤 实验现象
(1)在一支试管中加入2 mL乙醇,然后边振荡试管边慢慢加入0.5 mL 浓硫酸和2 mL乙酸,再加入几片碎瓷片。在另一支试管中加入3 mL饱和 Na2CO3溶液
(2)用小火加热试管里的混合物,将产生的蒸气经导管通到饱和Na2CO3溶液的上方约0.5 cm处,注意观察试管内的变化。反应一段时间后,取下盛有Na2CO3溶液的试管,并停止加热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饱和碳酸钠溶液的液面上有
无色透明的难溶于水的油状
液体产生
实验步骤 实验现象
(3)振荡盛有 Na2CO3溶液的试管,静置。待溶液分层后,观察上层的油状液体,并注意闻气味 _____________
可闻到香味
实验2 乙酸乙酯的水解



骤 (1)
(2) 振荡均匀后,把三支试管都放入70~80 ℃的水浴里加热
实验
现象 A中液体仍然分层,气味不消失;
B中液体酯层逐渐_______,气味渐渐________;C中液体酯层和气味消失的比B_____
实验
结论 乙酸乙酯在酸性和碱性条件下均发生水解,在碱性条件下水解的_______
消失
消失

更快
【问题和讨论】
1.乙酸乙酯的水解实验,除了通过乙酸乙酯气味消失的快慢来比较酯的水解速率外,还有什么方法可用来比较乙酸乙酯在不同条件下水解速率的差异?
间隔相同时间内测量并比较剩余乙酸乙酯层的高度
2.写出实验过程中有关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1.如图所示为实验室制取少量乙酸乙酯的装置图,下列关于该实验的叙述错误的是(   )
A.向试管a 中先加入浓硫酸,然后边摇动试管边慢慢加入乙醇,再加入冰醋酸
B.试管b中导气管下端管口不能浸入液面的目的是防止实验过程中产生倒吸现象
C.实验时加热试管a的目的之一是及时将乙酸乙酯蒸出,使平衡向生成乙酸乙酯的方向移动
A
解析:浓硫酸的密度大,且与乙醇和乙酸混合时放出大量的热,如果先加入浓硫酸会造成液体飞溅,正确操作是先向 a试管中加入乙醇,然后加入浓硫酸,最后加入冰醋酸,A错误;为防止倒吸,导管口在液面以上,B正确;酯化反应为可逆反应,及时蒸出产物,平衡向生成乙酸乙酯方向移动,C正确;饱和Na2CO3溶液可吸收乙醇和乙酸,并降低酯的溶解度,D正确。
2.实验室制备乙酸乙酯的装置如图所示,回答下列问题:
(1)乙醇、乙酸和浓硫酸混合顺序应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
(2)收集乙酸乙酯的试管内盛有的饱和碳酸钠溶液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向乙醇中慢慢加入浓硫酸,
最后加入乙酸
中和乙酸,溶解乙醇,降低乙酸乙酯在水中的溶解度,便于分层析出
(3)反应中浓硫酸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
(4)反应中乙醇和乙酸的转化率不能达到100%,原因是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收集在试管内的乙酸乙酯在碳酸钠溶液的_____层。
(6)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将收集到的乙酸乙酯分离出来的方法为_______。
催化剂和吸水剂
的酯化反应为可逆反应,不能进行到底
乙醇与乙酸

CH3COOCH2CH3+H2O
分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