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单元 溶液 复习
【体系构建】
【专题复习】
溶解度曲线及其应用
例1 溶液与人类生产、生活密切相关。
(1)把少量下列物质分别加入水中,充分搅拌,能得到溶液的是 (填字母)。
A.硝酸钾 B.植物油 C.面粉
(2)下列有关溶液的说法正确的是 (填字母)。
A.凡是均一、稳定的液体一定是溶液
B.溶液是均一、稳定的混合物
C.溶液一定是无色的,且溶剂一定是水
(3)下图为甲、乙、丙三种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
①t1 ℃时,甲、乙两种物质的溶解度 (选填“相等”或“不相等”)。
②t2 ℃时,甲物质的饱和溶液中溶质与溶剂的质量比为 (填最简整数比)。
③现有t1 ℃时的甲、乙、丙三种物质的饱和溶液,将这三种溶液分别升温到t2 ℃,所得溶液中溶质质量分数大小关系是 (填字母)。
A.甲>乙>丙 B.甲=乙<丙 C.甲=乙>丙
(4)用固体氯化钠和蒸馏水配制50 g溶质质量分数为6%的氯化钠溶液,需要氯化钠的质量为
g。若用已配好的50 g溶质质量分数为6%的氯化钠溶液配制溶质质量分数为3%的氯化钠溶液,需要加入的水的质量为 g。
1.根据下图中a、b、c三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回答下列问题:
(1)P点表示在t1 ℃时两物质的溶解度关系为b (选填“>”“<”或“=”)c。
(2)t2 ℃时,a、b、c三种物质的饱和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由大到小的关系为 。
(3)t2 ℃时,将40 g b物质加入50 g水中充分溶解后,所得溶液的质量为 g。
(4)当b中含有少量的a时,若要提纯b,可采用 的方法。
2.下图是甲、乙两种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
A.t1 ℃时,乙的溶解度大于甲的溶解度
B.t2 ℃时,甲、乙的饱和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相等
C.降低温度能使接近饱和的甲溶液变为饱和溶液
D.t3 ℃时,向75 g甲的饱和溶液中加入50 g水,可以得到溶质质量分数为25%的溶液
一定溶质质量分数溶液的配制
例2 下图是配制50 g溶质质量分数为15%的氯化钠溶液的操作过程。
(1)配制溶液的正确操作顺序为 (填序号)。
(2)需要称量氯化钠的质量是 g,称量时若指针偏左,应进行的操作是 ;③中应选用 (选填“10 mL” “50 mL”或“100 mL”)的量筒。
(3)下列情况可能导致所得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小于15%的是 (填字母)。
A.量取水时,仰视读数
B.③中有少量水溅出
C.④中有少量溶液溅出
D.氯化钠固体不纯
(4)取20 g溶质质量分数为15%的氯化钠溶液配制成溶质质量分数为6%的氯化钠溶液,需要加水 g。
1.实验室配制50 g溶质质量分数为3%的NaCl溶液,操作示意图如下。请回答:
(1)图中使用到的玻璃仪器有 、量筒、玻璃棒、广口瓶四种。
(2)溶解时用玻璃棒搅拌的目的是 。
(3)取10 g配制好的溶质质量分数为3%的NaCl溶液,稀释成溶质质量分数为1%的NaCl溶液,需加水 g。
2.实验室需要配制50 g溶质质量分数为6%的氯化钠溶液。
(1)所需水的体积为 mL(假设水的密度为1 g/cm3)。
(2)上图是配制氯化钠溶液的操作步骤,其正确操作顺序是 。
(3)若用量筒量取水的体积时仰视读数,会对结果造成什么影响
粗盐提纯及分离物质的思路与方法
例3 海水中有丰富的化学资源。图1是从海水中提取粗盐及得到母液的过程:
(1)图中①是 池。
(2)母液中含有NaCl、KCl、MgCl2、MgSO4等物质。各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图如图2:
①0 ℃时,NaCl、KCl、MgSO4的饱和溶液中,溶质质量分数最大的是 。
②60 ℃时,在100 g水中分别加入MgSO4、MgCl2制得饱和溶液,再分别降温到20 ℃,溶液质量变化较大的是 。
③将母液加热到70 ℃以上,随着水分的蒸发,会逐渐析出晶体,晶体的主要成分是 。
(3)利用提纯的精盐配制50 g溶质质量分数为6%的NaCl溶液,所需水的质量是 g;配制过程中除需要烧杯、玻璃棒外,还需要的玻璃仪器有 。
海洋中蕴含着丰富的资源,海洋资源的合理开发和综合利用对人类具有重要意义。
(1)从海洋中获得淡水,是解决淡水危机的重要途径。海水淡化的方法很多,蒸馏法是其中一种。小明同学取少量海水,用如图所示装置进行了蒸馏法淡化海水的模拟探究实验。
下列有关说法不正确的是 (填字母)。
A.蒸馏过程中a试管里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变大
B.增加导管的长度可以使水蒸气的冷凝效果更好
C.加热过程中水分子的体积和能量都变大
D.蒸馏主要是利用物质的沸点不同将混合物进行分离
(2)目前从海水中提取粗盐的方法主要为“盐田法”,生产流程如图所示:
从如图所示流程可知,从海水中获得粗盐是通过 (选填“蒸发结晶”或“降温结晶”)实现的。常温下,析出粗盐晶体后的母液,对于氯化钠来说是 (选填“饱和”或“不饱和”)溶液。
【答案】专题一
例1
(1)A
(2)B
(3)①相等 ②1∶2 ③C
(4)3 50
变式训练
1.(1)=
(2)b>a>c
(3)75
(4)降温结晶(或冷却热饱和溶液)
2.D
专题二
例2
(1)②①⑤③④
(2)7.5 减少氯化钠的量至天平平衡 ③50 mL
(3)AD
(4)30
变式训练
1.(1)烧杯
(2)加快溶解速率
(3)20
2.(1)47
(2)③①②④⑤
(3)使结果偏小。
专题三
例3
(1)结晶
(2)①氯化钠(或NaCl) ②硫酸镁(或MgSO4)
③氯化钠(或NaCl)
(3)47 量筒、胶头滴管
变式训练
(1)C
(2)蒸发结晶 饱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