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27张PPT)
第三章 水溶液中的离子反应与平衡
第二节 水的电离和溶液的pH
第2课时 溶液的酸碱性与pH
1.能判断溶液的酸碱性及pH。
2.掌握检测溶液pH的方法。
能从微观角度通过c(H+)与c(OH-)的相对大小判断溶液的酸碱性,培养宏观辨识与微观探析的能力。
1.25 ℃时,分析下列溶液中c(H+)和c(OH-)
一、溶液的酸碱性与pH
纯水 0.1 mol·L-1NaOH溶液 0.1 mol·
L-1盐酸
c(H+)/ (mol·L-1) 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 _________
c(OH-)/ (mol·L-1) ______________ 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
c(H+)、c(OH-)
的相对大小 c(H+)_____
c(OH-) c(H+)_____
c(OH-) c(H+)_____
c(OH-)
溶液的酸碱性 _______ _______ _______
1×10-7
1×10-13
0.1
1×10-7
0.1
1×10-13
=
<
>
中性
碱性
酸性
2.溶液的酸碱性与c(H+)、c(OH-)的关系
(1)任何水溶液中都有H+和OH-。
(2)溶液的酸碱性取决于溶液中c(H+)、c(OH-)的相对大小。
>
=
<
3.溶液的pH
(1)定义
pH是c(H+)的负对数,其表达式是pH=_____________。
[特别提醒] pH计算公式中c(H+):
若强酸溶液:c(H+)=n·c(HnA),
-lgc(H+)
(2)25 ℃时,溶液的酸碱性与c(H+)、pH的关系如图所示:
pH<7,为_______溶液;pH=7,为_______溶液;pH>7,为_______溶液
(3)pH的适用范围
1.0×10-14 mol·L-1≤c(H+)≤1.0 mol·L-1的溶液。
酸性
中性
碱性
正|误|判|断
(1)c(H+)>1.0×10-7 mol·L-1的溶液一定呈酸性。( )
(2)pH>7的溶液一定呈碱性。( )
(3)pH=7的溶液不一定呈中性。( )
(4)1.0×10-3 mol·L-1的盐酸pH=3。( )
(5)1.0×10-3 mol·L-1的NaOH溶液pH=11。( )
×
×
√
√
×
√
深|度|思|考
1.在一定温度下,强碱的pH一定比弱碱的pH大吗?
2.等浓度的下列稀溶液:①乙酸、②盐酸、③碳酸、④硫酸,它们的pH由小到大排列正确的是_________。
提示:盐酸、H2SO4为强酸,等浓度时H2SO4中c(H+)大于盐酸,乙酸和碳酸为弱酸,酸性:CH3COOH>H2CO3。溶液的pH越小,则酸性越强,故pH由小到大的顺序为④②①③。
④②①③
应|用|体|验
1.下列关于溶液酸碱性的说法正确的是( )
A.pH=7的溶液呈中性
B.中性溶液中一定有c(H+)=1.0×10-7 mol·L-1
D.在100 ℃时,纯水的pH<7,因此呈酸性
C
2.下列溶液一定呈中性的是( )
A.使石蕊溶液呈紫色的溶液
B.c(H+)=c(OH-)的溶液
C.由强酸、强碱等物质的量反应得到的溶液
D.非电解质溶于水得到的溶液
解析:使石蕊溶液呈紫色的溶液,可能显酸性、中性或碱性,故A错误;等物质的量的强酸与强碱,由于它们所含H+和OH-的物质的量未知,因此无法判断它们混合后溶液的酸碱性,故C错误;非电解质溶于水,可以使溶液显酸性、碱性或中性,如SO2溶于水生成H2SO3,溶液显酸性,NH3溶于水生成NH3·H2O,溶液显碱性,乙醇、蔗糖等溶于水,溶液显中性,故D错误。
B
溶液酸碱性的判断
1.酸碱指示剂法
该法只能测出溶液的酸碱性,即pH的大致范围,不能测出具体数值。
常见的指示剂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
二、溶液酸碱性的测定方法
石蕊
酚酞
甲基橙
2.利用pH试纸测定
3.用pH计测量
pH计也叫_________,可精密测量溶液的pH,测得的溶液pH可以是整数或者小数,其量程为___________。
pH在医疗、生活、环保、农业生产和科学实验中都有重要的应用。溶液pH的控制常常是影响实验结果或产品质量、产量的一个关键因素。
酸度计
0~14
正|误|判|断
(1)任何温度下,如果c(H+)不等于c(OH-),则溶液一定呈现酸碱性。( )
(2)升高温度水的电离程度增大,酸性增强。( )
(3)常温下,加入酚酞显无色的溶液一定显酸性。( )
(4)用蒸馏水润湿的pH试纸测溶液的pH,一定会使结果偏低。( )
(5)用pH计测得某溶液的pH为7.45。( )
√
×
×
×
√
深|度|思|考
(1)pH试纸使用前能否用蒸馏水润湿?若用湿润的pH试纸测量溶液的pH对结果有何影响?
提示:使用pH试纸不能用蒸馏水润湿,润湿后相当于稀释溶液。若是酸性溶液,则润湿后测得pH偏大;若为碱性溶液,则润湿后测得pH偏小;若为中性溶液,则无影响。
(2)某同学用pH试纸测量新制氯水的pH为1.0,他的结论正确吗?
提示:不正确。新制氯水具有漂白性,不能使用pH试纸进行测定。
(3)现欲测定100 ℃沸水的pH及酸碱性,甲同学使用pH试纸测定,请推测pH试纸呈什么颜色,溶液的酸碱性如何?
提示:pH试纸呈淡黄色,沸水呈中性。
应|用|体|验
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强碱的水溶液中不存在H+
B.pH=0的溶液是酸性最强的溶液
C.在温度不变时,水溶液中的c(H+)和c(OH-)不能同时增大
D.某温度下,纯水中c(H+)=2×10-7 mol·L-1,其呈酸性
C
2.某同学在实验室测某溶液的pH。实验时,他先用蒸馏水润湿pH试纸,然后用洁净干燥的玻璃棒蘸取试样进行检测。
(1)该学生的操作是否正确?_________(填“正确”或“不正确”)。如不正确,请分析是否一定有误差: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若用此法分别测定c(H+)相等的盐酸和醋酸溶液的pH,误差较大的是___________,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不能用广泛pH试纸测定新制氯水的pH,因为新制氯水有_________,可以用_________测定。
不正确
不一定有误差,当溶液为中性时则不产生误差
盐酸的pH
因为在稀释过程中醋酸继续电离产生H+,使醋酸溶液中c(H+)受到的影响比盐酸中的小,故误差较小
漂白性
pH计
归纳总结:
测溶液pH时的三注意
(1)不能用湿润的玻璃棒蘸取待测液,也不能将pH试纸先用蒸馏水润湿,否则会将溶液稀释,可能导致所测定的pH不准确,使酸性溶液的pH变大,碱性溶液的pH变小,但中性溶液不受影响。
(2)有强氧化性和有颜色的物质,不能用pH试纸测定其pH,如新制氯水、NaClO溶液、漂白粉溶液、双氧水、高锰酸钾溶液、氯化铁溶液、硫酸铜溶液等。
(3)pH试纸不能测c(H+)>1 mol·L-1或c(OH-)>1 mol·L-1的溶液的pH。
随堂演练·知识落实
1.一定温度下,满足下列条件的溶液一定呈酸性的是( )
A.能与金属Al反应放出H2的溶液
B.加酚酞后显无色的溶液
C.pH=6.5的某溶液
D.c(H+)>c(OH-)的任意水溶液
解析:与Al反应放出H2的溶液可能是酸性溶液,也可能是碱性溶液,A项错误;加入酚酞后显无色的溶液可能呈中性或弱碱性或酸性,B项错误;pH=6.5的溶液也可能呈中性或碱性,C项错误。
D
2.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某溶液中c(H+)=c(OH-)=10-6 mol·L-1,该溶液呈中性
B.溶液中若c(H+)>10-7 mol·L-1,则c(H+)>c(OH-),溶液显酸性
C.c(H+)越大,则pH越大,溶液的酸性越强
D.pH为0的溶液,其中只有H+,无OH-
A
解析:溶液呈中性的本质原因是c(H+)=c(OH-),所以该溶液呈中性,A项正确;溶液的酸碱性取决于溶液中c(H+)与c(OH-)的相对大小,当溶液中c(H+)>c(OH-)时,溶液呈酸性,溶液中若c(H+)>10-7 mol·L-1,不一定就说明c(H+)大于c(OH-),如100 ℃时的NaCl溶液中c(H+)>10-7 mol·L-1,溶液呈中性,B项错误;溶液的酸碱性可用pH表示,其计算公式为pH=-lg c(H+),所以c(H+)越大,pH越小,C项错误;pH为0的溶液,c(H+)=1 mol·L-1,任何水溶液中都存在水的电离平衡,既存在H+也存在OH-,D项错误。
3.已知t ℃时水的离子积常数为Kw。该温度下,将浓度为 a mol·L-1的一元酸HA溶液与b mol·L-1的一元碱BOH溶液等体积混合,可判定该溶液呈中性的依据是( )
A.a=b
B.混合溶液的pH=7
D.混合溶液中,c(H+)+c(B+)=c(OH-)+c(A-)
C
4.T ℃时,水的离子积Kw=1×10-12,对于c(H+)=10-4 mol·L-1的盐酸:
(1)T_____(填“>”“=”或“<”)25 ℃,其判断依据是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该盐酸的pH=_____,由水电离产生的c(H+)=________________。
>
水的电离是
吸热过程,升温促进水的电离,Kw增大
4
10-8mol·L-1第三章 第二节 第二课时
一、选择题
1.纯水在25 ℃和80 ℃时,pH前后大小关系及酸碱性分别是( B )
A.pH前>pH后 弱酸性
B.pH前>pH后 都显中性
C.pH前
D.pH前2.25 ℃的下列溶液中,碱性最强的是( B )
A.pH=11的溶液
B.c(OH-)=0.12 mol·L-1的溶液
C.含有4 g NaOH的1 L溶液
D.c(H+)=1×10-10 mol·L-1的溶液
3.强酸(碱)溶液的酸(碱)性不一定比弱酸(碱)溶液的强。下列关系一定正确的是( C )
A.当溶液中c(H+)>1×10-7 mol·L-1时,其pH<7,溶液呈酸性
B.当溶液中c(H+)<1×10-7 mol·L-1时,其pH>7,溶液呈碱性
C.当溶液中c(H+)=c(OH-)>1×10-7 mol·L-1时,其pH<7,溶液呈中性
D.当溶液中c(H+)=c(OH-)>1×10-7 mol·L-1时,其pH<7,溶液呈酸性
解析:根据pH与7的关系判断溶液的酸碱性,必须是在25 ℃时,A、B错误;若c(H+)和c(OH-)相等,无论其数值等于多少,溶液必定呈中性,C正确,D错误。
4.用pH试纸测定溶液pH的正确操作是( A )
A.将一小块试纸放在表面皿上,用玻璃棒蘸取少量待测液点在试纸中央,再与标准比色卡对照
B.将一小块试纸用蒸馏水润湿后放在表面皿上,用玻璃棒蘸取少量待测液点在试纸中央,再与标准比色卡对照
C.将一小块试纸在待测液中蘸一下,取出后放在表面皿上,与标准比色卡对照
D.将一小块试纸先用蒸馏水润湿后,再在待测液中蘸一下,取出后与标准比色卡对照
解析:pH试纸的使用方法:把一小块试纸放在表面皿或玻璃片上,用蘸有待测液的玻璃棒点在试纸的中部,随即(30 s内)用标准比色卡与之对照,确定溶液的pH。pH试纸不能用蒸馏水润湿,若用蒸馏水润湿会使溶液变稀,可能使测定结果产生误差。
5.下列有关溶液的酸碱性与pH的说法错误的是( D )
A.溶液pH越小,酸性越强,反之,碱性越强
B.pH<7的溶液可能呈酸性
C.当溶液中的c(H+)或c(OH-)较小时,用pH表示其酸碱度更为方便
D.把pH试纸直接插入待测溶液中,测其pH
6.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B )
A.25 ℃时FeCl3溶液的Kw大于100 ℃时NaCl溶液的Kw
B.由非电解质溶于水得到的溶液可能呈酸性
C.pH=6的溶液一定显酸性
D.100 ℃时,将pH=3的盐酸与pH=11的NaOH溶液等体积混合,溶液显中性
解析:水的离子积常数只与温度有关,温度越高,Kw越大,A错误;温度未知,无法判断溶液的酸碱性,C错误;100 ℃时Kw>1×10-14,所以将pH=3的盐酸与pH=11的NaOH溶液等体积混合后,溶液显碱性,D错误。
7.25 ℃时,某溶液中由水电离产生的c(H+)和c(OH-)的乘积为1×10-18,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B )
A.该溶液的pH一定为9
B.该溶液的pH可能为5
C.该溶液的pH可能为7
D.不会有这样的溶液
解析:该溶液中由水提供的c水(OH-)=c水(H+)=1×10-9 mol·L-1,显然远比纯水提供的c(H+)和c(OH-)小得多,这说明水的电离受到了酸或碱的抑制。若为酸溶液,则酸提供的c(H+)=1×10-5 mol·L-1,pH=5;若为碱溶液,则碱提供的c(OH-)=1×10-5 mol·L-1,pH=9。
8.人体口腔内唾液的pH通常约为7,在进食过程的最初10 min,酸性逐渐增强,之后酸性逐渐减弱,至40 min趋于正常,与上述事实最接近的图像是( B )
9.已知在100 ℃下(本题涉及的溶液温度均为100 ℃),水的离子积Kw=1×10-1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
A.0.005 mol·L-1的H2SO4溶液,pH=2
B.0.001 mol·L-1的NaOH溶液,pH=11
C.0.005 mol·L-1的H2SO4溶液与0.01 mol·L-1的NaOH溶液等体积混合,混合溶液的pH为6,溶液显酸性
D.完全中和pH=3的H2SO4溶液50 mL,需要pH=9的NaOH溶液100 mL
10.为更合理地表示溶液的酸碱性,科学家提出“酸度”(用AG表示)概念,AG=lg。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A )
①任何温度下,纯水的AG等于0 ②溶液的AG越小,酸性越强 ③25 ℃时,0.1 mol·L-1盐酸的AG=12 ④25 ℃时,某溶液的AG=-10,其pH=10
A.①③ B.②④
C.①② D.③④
解析:任何温度下,纯水中c(H+)=c(OH-),故AG=0;溶液酸性越强,H+浓度越大,OH-浓度越小,AG越大;0.1 mol·L-1盐酸中,c(OH-)=10-13mol·L-1,AG=12;lg=-10,c(OH-)=1010c(H+),由c(H+)·c(OH-)=10-14得,c(H+)=10-12mol·L-1,pH=12。
11.(2022·湖南常德六校协作体高二联考)某温度下,重水存在电离平衡:D2O??D++OD-,D2O的离子积常数为1.0×10-12,若pD=-lg c(D+),该温度下有关分析不正确的是( A )
A.0.1 mol NaOD溶于重水制成1 L溶液,pD=13
B.将pD=4的DCl的重水溶液稀释100倍,所得溶液的pD不等于6
C.向30 mL 0.5 mol·L-1 NaOD的重水溶液中加入20 mL 0.5 mol·L-1 DCl的重水溶液,所得溶液的pD=11
D.pD=10的NaOD的重水溶液中,由重水电离出的c(OD-)为1.0×10-10 mol·L-1
解析:D2O的离子积常数为1.0×10-12,pD=6的溶液为中性;溶液中c(OD-)=0.1 mol·L-1,则c(D+)=1.0×10-11mol·L-1,pD=11,A不正确;pD=6的溶液为中性,DCl的重水溶液稀释100倍后接近中性,pD接近6但不等于6,B正确;混合溶液中c(OD-)==0.1 mol·L-1,则c(D+)=1.0×10-11 mol·L-1,pD=11,C正确;NaOD的重水溶液中,D+全部由重水电离出来,pD=10,说明c(D+)=1.0×10-10 mol·L-1,重水电离出来的氢离子和氢氧根离子浓度相等,D正确。
二、非选择题
12.已知水在25 ℃和95 ℃时,电离平衡曲线如图所示:
(1)95 ℃时,水的电离平衡曲线应为L2,请说明理由:_水的电离是吸热过程,温度高时,电离程度大,c(H+)·c(OH-)大__。
(2)曲线L1所对应的温度下,pH=2的HCl溶液和pH=11的某BOH溶液中,若水的电离程度分别用α1、α2表示,则α1_小于__(填“大于”“小于”“等于”或“无法确定”)α2。
13.(1)在某温度下,水的离子积常数为1×10-13,则该温度下,某溶液中H+的浓度为1×10-7mol·L-1,则该溶液呈_碱__性。
(2)现有a.醋酸、b.盐酸、c.硫酸三种溶液
①若三种溶液的pH相同,则其浓度由大到小的顺序是_a>b>c__(用字母表示,下同)。
②若三种溶液的浓度相同,则pH由大到小的顺序是_a>b>c__。
③中和等体积等浓度的烧碱溶液,需相同浓度的三种溶液的体积分别为V1、V2、V3,则V1、V2、V3的关系为_V1=V2=2V3__(用等式表示,下同)。
④体积和浓度均相同的三种溶液,分别与相同浓度的烧碱溶液恰好完全反应,需烧碱溶液的体积分别为V1、V2、V3,则V1、V2、V3的关系为_2V1=2V2=V3__。
解析:(1)某溶液中H+的浓度为1×10-7 mol·L-1,则该溶液中c(OH-)= mol·L-1=1×10-6 mol·L-1>c(H+),即该溶液呈碱性。(2)①pH相同的溶液中氢离子浓度相同,醋酸是一元弱酸,硫酸是二元强酸,盐酸是一元强酸,假设氢离子浓度为1 mol·L-1,则醋酸溶液浓度大于1 mol·L-1,盐酸浓度是1 mol·L-1、硫酸浓度是0.5 mol·L-1,所以其浓度由大到小的顺序是a>b>c。②若三种溶液的浓度相同,假设都是1 mol·L-1,醋酸溶液中氢离子浓度小于1 mol·L-1、硫酸中氢离子浓度是2 mol·L-1、盐酸中氢离子浓度是1 mol·L-1,氢离子浓度越大pH越小,所以pH由大到小的顺序是a>b>c。③中和等物质的量的氢氧化钠,消耗三种酸的物质的量之比为2?2?1,所以消耗相同浓度的三种溶液的体积之比为2?2?1,即V1=V2=2V3。④体积和浓度均相同的三种溶液,其物质的量相等,分别与相同浓度的烧碱溶液恰好完全反应,所需NaOH的物质的量之比为1?1?2,则所需相同浓度的烧碱溶液的体积关系为2V1=2V2=V3。
14.下表是不同温度下水的离子积数据:
温度/℃ 25 t1 t2
水的离子积Kw 1×10-14 a 1×10-12
试回答以下问题:
(1)若25__(填“>”“<”或“=”)1×10-14。
(2)25 ℃时,某Na2SO4溶液中c(SO)=5×10-4 mol·L-1,取该溶液1 mL加水稀释至10 mL,则稀释后溶液中c(Na+)?c(OH-)=_1_000?1__。
(3)在t2 ℃,pH=10的NaOH溶液中,水电离产生的OH-浓度为_1×10-10_mol·L-1__。
(4)在t2 ℃时由水电离出的c(H+)=1×10-6 mol·L-1。若该温度下,某溶液的pH=7,则该溶液_bd__(填字母)。
a.呈中性 B.呈碱性
c.呈酸性 D.c(OH-)=100c(H+)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