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生物二轮复习回归教材二细胞代谢(课件+学案含答案 )

文档属性

名称 高考生物二轮复习回归教材二细胞代谢(课件+学案含答案 )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2M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通用版
科目 生物学
更新时间 2025-05-06 15:04:45

文档简介

二、细胞代谢
1.酶
(1)酶的化学本质:绝大多数是蛋白质,少数是RNA。
(2)酶具有催化作用,其作用机理是降低化学反应的活化能。
(3)低温抑制酶的活性,但不破坏酶的空间结构;高温、过酸、过碱都会破坏酶的空间结构,使其永久性失活。
(4)影响酶促反应速率的因素:pH、温度、酶的浓度、底物浓度、产物浓度等。
2.ATP的结构及产生和利用
(1)ATP的组成及结构
(2)ATP在生物体内的含量很少,但可以随时与ADP相互转化。
(3)ATP是生命活动的直接能源物质。
(4)ATP水解常伴随吸能反应,由ATP水解提供能量;ATP合成可能在线粒体、叶绿体、细胞质基质中发生,常伴随放能反应,释放的能量储存在ATP中。
3.真核生物细胞呼吸
(1)判断细胞呼吸方式的三大依据
(2)影响细胞呼吸的常见因素
①温度:影响酶活性。
②O2浓度:O2促进有氧呼吸,抑制无氧呼吸。
③含水量:自由水的相对含量会影响细胞代谢速率。
(3)水果、蔬菜保鲜条件:低温、低氧、有一定湿度。粮食储存需要的条件:低温、低氧、干燥环境。
4.光合作用
(1)光合作用过程中的能量变化:光能→活跃的化学能(储存在ATP、NADPH中)→稳定的化学能(储存在有机物中)。
(2)光合作用过程中的物质变化
①光反应(发生在叶绿体类囊体薄膜上):H2ONADPH+O2;ADP+PiATP。
②暗反应(发生在叶绿体基质中):CO2+C52C3;2C3(CH2O)+C5。
(3)光合作用的影响因素
①温度:主要影响暗反应,因为参与暗反应的酶的种类和数量都比参与光反应的多。
②CO2浓度:主要影响暗反应。
③水:缺水主要影响暗反应,因为缺水→气孔关闭→影响CO2的吸收→影响暗反应。
④光照:主要影响光反应,通过影响ATP和NADPH的产生而影响暗反应。
(4)呼吸作用与光合作用的联系
①呼吸速率的测定:黑暗条件下,单位时间实验容器内CO2增加量、O2减少量或有机物消耗量。
②净光合速率的测定:植物在光照条件下,单位时间内CO2吸收量、O2释放量或有机物积累量。
③相关曲线解读
A点:光照强度为0,只有呼吸作用,细胞表现为对外释放CO2。
AB段(不包括B点):光合速率<呼吸速率,细胞表现为对外释放CO2。
B点:对应的光照强度称为光补偿点,光合速率=呼吸速率,细胞表现为既不对外释放CO2,也不从外界吸收CO2。
B点以后:光合速率>呼吸速率,细胞表现为从外界吸收CO2。
C点:对应的光照强度称为光饱和点,光合速率达到相应条件下的最大值。
1.细胞膜上参与主动运输的ATP酶是一种跨膜蛋白。 (√)
2.“探究pH对过氧化氢酶的影响”实验中,分别加入不同pH的缓冲液后再加入底物。 (√)
3.用淀粉和淀粉酶探究温度对酶活性的影响时,既可用斐林试剂也可用碘液检测。 (×)
提示:用斐林试剂进行检测时,需水浴加热,会影响实验结果。
4.探究唾液淀粉酶活性的最适温度时,需设置0 ℃、37 ℃和100 ℃三个温度进行实验。 (×)
提示:设置的温度梯度较大,不能得到最适温度。
5.ATP水解释放的磷酸基团可使蛋白质磷酸化,改变蛋白质的活性。 (√)
6.ATP的合成一定需要酶,ATP的水解不一定需要酶。 (×)
提示:ATP的合成过程需要ATP合酶的催化,ATP的水解需要ATP水解酶的催化。
7.酵母菌的乙醇发酵过程中通入O2会影响乙醇的生成量。 (√)
8.无氧呼吸只在第一阶段合成ATP,其余大部分能量以热能的形式散失。 (×)
提示:无氧呼吸只在第一阶段释放少量的能量,释放的能量少量合成ATP,大部分以热能的形式散失,未释放的能量储存在未彻底分解的有机物中。
9.小鼠吸入18O2,则在其尿液中可以检测到O,呼出的CO2也可能含有18O。 (√)
10.人剧烈运动时细胞产生的CO2来自有氧呼吸和无氧呼吸。 (×)
提示:人剧烈运动时细胞产生的CO2仅来自有氧呼吸。
11.红光照射时,胡萝卜素吸收的光能可传递给叶绿素a。 (×)
提示:胡萝卜素不能吸收红光。
12.植物细胞产生的O2只能来自光合作用。 (×)
提示:有些植物细胞含有过氧化氢酶(例如土豆),可以分解过氧化氢生成O2。
13.暗反应中14C的转移途径是14CO2→14C3→14C5→(14CH2O)。 (×)
提示:暗反应中14C的转移途径是14CO2→14C3→(14CH2O)和14C5。
14.正常生长的绿藻,照光培养一段时间后,用黑布迅速将培养瓶罩上,此后绿藻细胞的叶绿体内不可能发生CO2的固定加快。 (√)
15.绿色植物在生长过程中,光合作用产生的ATP的量远大于细胞呼吸产生的ATP的量。 (√)(共15张PPT)
二、细胞代谢
1.酶
(1)酶的化学本质:绝大多数是蛋白质,少数是RNA。
(2)酶具有催化作用,其作用机理是降低化学反应的活化能。
(3)低温抑制酶的活性,但不破坏酶的空间结构;高温、过酸、过碱都会破坏酶的空间结构,使其永久性失活。
(4)影响酶促反应速率的因素:pH、温度、酶的浓度、底物浓度、产物浓度等。
2.ATP的结构及产生和利用
(1)ATP的组成及结构
(2)ATP在生物体内的含量很少,但可以随时与ADP相互转化。
(3)ATP是生命活动的直接能源物质。
(4)ATP水解常伴随吸能反应,由ATP水解提供能量;ATP合成可能在线粒体、叶绿体、细胞质基质中发生,常伴随放能反应,释放的能量储存在ATP中。
3.真核生物细胞呼吸
(1)判断细胞呼吸方式的三大依据
(2)影响细胞呼吸的常见因素
①温度:影响酶活性。
②O2浓度:O2促进有氧呼吸,抑制无氧呼吸。
③含水量:自由水的相对含量会影响细胞代谢速率。
(3)水果、蔬菜保鲜条件:低温、低氧、有一定湿度。粮食储存需要的条件:低温、低氧、干燥环境。
(3)光合作用的影响因素
①温度:主要影响暗反应,因为参与暗反应的酶的种类和数量都比参与光反应的多。
②CO2浓度:主要影响暗反应。
③水:缺水主要影响暗反应,因为缺水→气孔关闭→影响CO2的吸收→影响暗反应。
④光照:主要影响光反应,通过影响ATP和NADPH的产生而影响暗反应。
(4)呼吸作用与光合作用的联系
①呼吸速率的测定:黑暗条件下,单位时间实验容器内CO2增加量、O2减少量或有机物消耗量。
②净光合速率的测定:植物在光照条件下,单位时间内CO2吸收量、O2释放量或有机物积累量。
③相关曲线解读
A点:光照强度为0,只有呼吸作用,细胞表现为对外释放CO2。
AB段(不包括B点):光合速率<呼吸速率,细胞表现为对外释放CO2。
B点:对应的光照强度称为光补偿点,光合速率=呼吸速率,细胞表现为既不对外释放CO2,也不从外界吸收CO2。
B点以后:光合速率>呼吸速率,细胞表现为从外界吸收CO2。
C点:对应的光照强度称为光饱和点,光合速率达到相应条件下的最大值。
1.细胞膜上参与主动运输的ATP酶是一种跨膜蛋白。 (  )
2.“探究pH对过氧化氢酶的影响”实验中,分别加入不同pH的缓冲液后再加入底物。 (  )
3.用淀粉和淀粉酶探究温度对酶活性的影响时,既可用斐林试剂也可用碘液检测。 (  )
提示:用斐林试剂进行检测时,需水浴加热,会影响实验结果。


×
4.探究唾液淀粉酶活性的最适温度时,需设置0 ℃、37 ℃和100 ℃三个温度进行实验。 (  )
提示:设置的温度梯度较大,不能得到最适温度。
5.ATP水解释放的磷酸基团可使蛋白质磷酸化,改变蛋白质的活性。 (  )
6.ATP的合成一定需要酶,ATP的水解不一定需要酶。 (  )
提示:ATP的合成过程需要ATP合酶的催化,ATP的水解需要ATP水解酶的催化。
×

×
7.酵母菌的乙醇发酵过程中通入O2会影响乙醇的生成量。 (  )
8.无氧呼吸只在第一阶段合成ATP,其余大部分能量以热能的形式散失。 (  )
提示:无氧呼吸只在第一阶段释放少量的能量,释放的能量少量合成ATP,大部分以热能的形式散失,未释放的能量储存在未彻底分解的有机物中。

×

10.人剧烈运动时细胞产生的CO2来自有氧呼吸和无氧呼吸。 (  )
提示:人剧烈运动时细胞产生的CO2仅来自有氧呼吸。
11.红光照射时,胡萝卜素吸收的光能可传递给叶绿素a。 (  )
提示:胡萝卜素不能吸收红光。
12.植物细胞产生的O2只能来自光合作用。 (  )
提示:有些植物细胞含有过氧化氢酶(例如土豆),可以分解过氧化氢生成O2。
×
×
×
13.暗反应中14C的转移途径是14CO2→14C3→14C5→(14CH2O)。 (  )
提示:暗反应中14C的转移途径是14CO2→14C3→(14CH2O)和14C5。
14.正常生长的绿藻,照光培养一段时间后,用黑布迅速将培养瓶罩上,此后绿藻细胞的叶绿体内不可能发生CO2的固定加快。 (  )
15.绿色植物在生长过程中,光合作用产生的ATP的量远大于细胞呼吸产生的ATP的量。 (  )
×

√二、细胞代谢
1.酶
(1)酶的化学本质:绝大多数是蛋白质,少数是RNA。
(2)酶具有催化作用,其作用机理是降低化学反应的活化能。
(3)低温抑制酶的活性,但不破坏酶的空间结构;高温、过酸、过碱都会破坏酶的空间结构,使其永久性失活。
(4)影响酶促反应速率的因素:pH、温度、酶的浓度、底物浓度、产物浓度等。
2.ATP的结构及产生和利用
(1)ATP的组成及结构
(2)ATP在生物体内的含量很少,但可以随时与ADP相互转化。
(3)ATP是生命活动的直接能源物质。
(4)ATP水解常伴随吸能反应,由ATP水解提供能量;ATP合成可能在线粒体、叶绿体、细胞质基质中发生,常伴随放能反应,释放的能量储存在ATP中。
3.真核生物细胞呼吸
(1)判断细胞呼吸方式的三大依据
(2)影响细胞呼吸的常见因素
①温度:影响酶活性。
②O2浓度:O2促进有氧呼吸,抑制无氧呼吸。
③含水量:自由水的相对含量会影响细胞代谢速率。
(3)水果、蔬菜保鲜条件:低温、低氧、有一定湿度。粮食储存需要的条件:低温、低氧、干燥环境。
4.光合作用
(1)光合作用过程中的能量变化:光能→活跃的化学能(储存在ATP、NADPH中)→稳定的化学能(储存在有机物中)。
(2)光合作用过程中的物质变化
①光反应(发生在叶绿体类囊体薄膜上):H2ONADPH+O2;ADP+PiATP。
②暗反应(发生在叶绿体基质中):CO2+C52C3;2C3(CH2O)+C5。
(3)光合作用的影响因素
①温度:主要影响暗反应,因为参与暗反应的酶的种类和数量都比参与光反应的多。
②CO2浓度:主要影响暗反应。
③水:缺水主要影响暗反应,因为缺水→气孔关闭→影响CO2的吸收→影响暗反应。
④光照:主要影响光反应,通过影响ATP和NADPH的产生而影响暗反应。
(4)呼吸作用与光合作用的联系
①呼吸速率的测定:黑暗条件下,单位时间实验容器内CO2增加量、O2减少量或有机物消耗量。
②净光合速率的测定:植物在光照条件下,单位时间内CO2吸收量、O2释放量或有机物积累量。
③相关曲线解读
A点:光照强度为0,只有呼吸作用,细胞表现为对外释放CO2。
AB段(不包括B点):光合速率<呼吸速率,细胞表现为对外释放CO2。
B点:对应的光照强度称为光补偿点,光合速率=呼吸速率,细胞表现为既不对外释放CO2,也不从外界吸收CO2。
B点以后:光合速率>呼吸速率,细胞表现为从外界吸收CO2。
C点:对应的光照强度称为光饱和点,光合速率达到相应条件下的最大值。
1.细胞膜上参与主动运输的ATP酶是一种跨膜蛋白。 (  )
2.“探究pH对过氧化氢酶的影响”实验中,分别加入不同pH的缓冲液后再加入底物。 (  )
3.用淀粉和淀粉酶探究温度对酶活性的影响时,既可用斐林试剂也可用碘液检测。 (  )
4.探究唾液淀粉酶活性的最适温度时,需设置0 ℃、37 ℃和100 ℃三个温度进行实验。 (  )
5.ATP水解释放的磷酸基团可使蛋白质磷酸化,改变蛋白质的活性。 (  )
6.ATP的合成一定需要酶,ATP的水解不一定需要酶。 (  )
7.酵母菌的乙醇发酵过程中通入O2会影响乙醇的生成量。 (  )
8.无氧呼吸只在第一阶段合成ATP,其余大部分能量以热能的形式散失。 (  )
9.小鼠吸入18O2,则在其尿液中可以检测到O,呼出的CO2也可能含有18O。 (  )
10.人剧烈运动时细胞产生的CO2来自有氧呼吸和无氧呼吸。 (  )
11.红光照射时,胡萝卜素吸收的光能可传递给叶绿素a。 (  )
12.植物细胞产生的O2只能来自光合作用。 (  )
13.暗反应中14C的转移途径是14CO2→14C3→14C5→(14CH2O)。 (  )
14.正常生长的绿藻,照光培养一段时间后,用黑布迅速将培养瓶罩上,此后绿藻细胞的叶绿体内不可能发生CO2的固定加快。 (  )
15.绿色植物在生长过程中,光合作用产生的ATP的量远大于细胞呼吸产生的ATP的量。 (  )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