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24张PPT)
学科核心素养专训(六)
科学思维——演绎与推理
1.(2024·广东广州模拟)果蝇的长翅与短翅、红眼与白眼,这两对相对性状分别由等位基因B、b和R、r控制。亲代雌果蝇与雄果蝇杂交获得F1,统计F1表型及数量为长翅红眼雌蝇150只、短翅红眼雌蝇52只、长翅红眼雄蝇78只、长翅白眼雄蝇75只、短翅红眼雄蝇25只、短翅白眼雄蝇26只。只考虑这两对相对性状,下列分析错误的是( )
A.果蝇翅型由常染色体上的基因控制
B.F1长翅红眼雌果蝇的基因型有4种
C.F1雌果蝇中纯合子所占比例为1/4
D.雌雄亲本产生含r配子的比例相同
2
4
1
3
题号
5
√
D [杂交后代中无论雌雄均表现为长翅与短翅之比接近3∶1,即性状表现与性别无关,说明B/b位于常染色体上,A正确;子代中雌性个体的眼色都表现为红眼,而雄果蝇中,红眼∶白眼≈1∶1,即红眼、白眼果蝇在性别间有差异,是伴X染色体遗传,红眼对白眼是显性,亲本基因型是BbXRY、BbXRXr,F1中长翅红眼雌果蝇基因型有BBXRXR、BBXRXr、BbXRXR、BbXRXr 4种基因型,B正确;F1雌果蝇中纯合子所占比例为1/2×1/2=1/4,C正确;亲本雄蝇基因型BbXRY不会产生含r的配子,D错误。]
2
4
1
3
题号
5
2.(2024·云南昆明检测)某单基因遗传病受一对等位基因 A/a 控制。某患者家系的系谱图如图甲。已知某种方法能够使基因 A和a显示为不同位置的条带,用该方法对图甲家系中的个体进行基因检测,结果如图乙。据图分析错误的是( )
2
4
1
3
题号
5
A.该病不可能为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病
B.4号个体的致病基因可能来自1号,也可能来自2号
C.若4号个体只呈现条带 1,则该病为伴 X 染色体显性遗传病
D.若4 号个体呈现条带1和条带 2,则该病为常染色体显性遗传病
2
4
1
3
题号
5
√
B [由分析可知,图乙2号为杂合子,该病不可能为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病,可能为常染色体显性遗传病或伴X染色体显性遗传病,A正确;若该病为常染色体显性遗传病,1号个体基因型为aa,2号个体基因型为Aa,则4号个体基因型为Aa,致病基因A来自2号,若该病为伴X染色体显性遗传病,1号个体基因型为XaY,2号个体基因型为XAXa,则4号个体基因型为XAY,致病基因A来自2号,B错误;若4号个体只呈现条带 1,4号个体(男性)基因型为XAY,则该病为伴 X 染色体显性遗传病,C正确;若4 号个体呈现条带1和条带 2,4 号个体(男性)基因型为Aa,则该病为常染色体显性遗传病,D正确。]
2
4
1
3
题号
5
3.(2024·湖北武汉模拟)果蝇眼色色素产生必须有显性基因A,无A时眼色为白色;B存在时眼色为紫色,无B时眼色为红色。2个纯系果蝇杂交结果如下表,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2
4
1
3
题号
5
亲本 F1 F2
白眼♀×
红眼♂ 紫眼
♀♂ 统计
数量 紫眼♀
284 紫眼♂
144 白眼♀
98 白眼♂
94 红眼♂
148
A.果蝇因其易饲养、繁殖快、子代多而成为常用的遗传学实验材料
B.A基因位于常染色体上,B基因位于X染色体上
C.可在2个纯系中选用红眼♀和白眼♂杂交检验B选项的推论
D.F2中紫眼♂的比例是3/16,紫眼♀的基因型有6种
2
4
1
3
题号
5
√
D [果蝇是常用的遗传学实验材料,具有易饲养、繁殖快、子代多等优点,A正确;F2中五种表型之比为6∶3∶2∶2∶3,为9∶3∶3∶1变式,说明两对基因符合自由组合定律,F2中有色眼雌∶有色眼雄≈1∶1,白色眼雌∶白色眼雄≈1∶1,色素产生与性别无关,说明A基因位于常染色体上,紫眼雌∶紫眼雄≈2∶1,红眼个体都为雄性,眼色受性别影响,说明B基因位于X染色体上,B正确;若B选项推论正确,2个纯系红眼♀(AAXbXb)和白眼♂(aaXBY或aaXbY)杂交,则F1中雌性为紫眼(AaXBXb)或红眼
2
4
1
3
题号
5
(AaXbXb),雄性为红眼(AaXbY),故可在2个纯系中选用红眼♀和白眼♂杂交检验B选项的推论,C正确;F2中紫眼♂的比例是144/(284+144+98+94+148)=3/16,由B可知F2紫眼♀的基因型有AAXBXB、AAXBXb、AaXBXB、AaXBXb 4种,D错误。]
2
4
1
3
题号
5
4.(不定项)(2024·山东淄博一模)果蝇的两对相对性状分别由基因A/a、 B/b控制,且 A/a、 B/b不位于Y染色体上。 一只具有两显性性状的果蝇与一只具有两隐性性状的果蝇杂交,遗传过程中无突变、互换及致死。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若F1果蝇具有4种表型且比例相等,则A/a、B/b可能位于两对常染色体
B.若F1果蝇具有4种表型且比例相等,则A/a(或B/b)不可能位于X染色体
C.若F1果蝇具有2种表型且比例相等,则A/a、B/b可位于一对同源染色体
D.若F1果蝇具有2种表型且分属于雌、雄蝇,则A/a、B/b可均位于X染色体
2
4
1
3
题号
5
√
√
√
ACD [若A/a、B/b位于两对常染色体,说明遵循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当亲本为AaBb×aabb时,F1果蝇具有4种表型且比例相等,A正确;若A/a(或B/b)位于X染色体,当亲本为BbXAXa×bbXaY时,F1果蝇具有4种表型且比例相等,B错误;若A/a、 B/b位于一对同源染色体,即出现连锁,假设AB连锁,亲本为AaBb×aabb时,F1果蝇具有2种表型且比例相等,C正确;若A/a、B/b均位于X染色体,当亲本为XabXab×XABY,则F1果蝇具有2种表型且分属于雌、雄蝇,D正确。]
2
4
1
3
题号
5
5.(2024·湖南雅礼中学月考)果蝇的长翅(A)对残翅(a)为显性,红眼(B)对紫眼(b)为显性,这两对基因均不位于Y染色体上。现有一只残翅红眼雄果蝇和一只长翅紫眼雌果蝇杂交,F1的表型及比例为长翅红眼∶残翅红眼∶长翅紫眼∶残翅紫眼=1∶1∶1∶1。回答下列问题:
(1)若两对等位基因都位于常染色体上,则亲本的基因型为______________,杂交实验结果________(填“能”或“不能”)验证这两对等位基因遵循基因自由组合定律。
2
4
1
3
题号
5
Aabb、aaBb
不能
(2)若两对等位基因都位于常染色体上且独立遗传,则F1表型为长翅红眼果蝇的基因型为________;F1中长翅红眼的雌、雄果蝇相互交配,再选择F2表型为长翅红眼的雌、雄果蝇相互交配,F3的表型及比例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
(3)若已知B、b基因位于X染色体上,要确定A、a基因在染色体上的位置,可用F1中表型为______________的个体的DNA中相关基因片段进行PCR扩增后电泳。若电泳结果出现_____条条带,则A、a基因位于X染色体上。
2
4
1
3
题号
5
AaBb
长翅红眼∶残翅红眼∶长翅紫眼∶残翅紫眼=
64∶8∶8∶1
长翅紫眼雄性
1
[解析] (1)亲本基因型为Aabb×aaBb,若两对等位基因位于一对染色体上,后代表型比值也是长翅红眼∶残翅红眼∶长翅紫眼∶残翅紫眼=1∶1∶1∶1,所以不能验证是否遵循自由组合定律。(2)F1中表型为长翅红眼果蝇的基因型均为AaBb,F2表型为长翅红眼果蝇的基因型为A_B_,其中A_中AA占1/3,Aa占2/3,自由交配,后代残翅所占比例为2/3×2/3×1/4=1/9,故后代长翅∶残翅=8∶1;同理,B_自由交配后代红眼∶紫眼=8∶1,两者自由组合,后代长翅红眼∶残翅红眼∶长翅紫眼∶残翅紫眼=64∶8∶8∶1。(3)若A、a基因也在X染色体上,则长翅紫眼雄性个体基因型为XAbY,若A、a基因在常染色体上,则长翅紫眼雄性个体基因型为AaXbY,进行PCR后电泳,前者只有1个条带,后者有2个条带。
2
4
1
3
题号
5
(教师用书独具)
1.(不定项)(2024·湖南雅礼中学检测)小鼠的毛色与毛囊中黑色素细胞合成的色素有关,由位于常染色体上的两对等位基因控制,色素合成机理如图所示。现有一只白色雄性小鼠,与两只基因型不同的棕黄色雌鼠杂交后得到的子代情况如表所示(子代个体数足够多)。通过子代表型及比例能得到对应结论的是( )
选项 两只雌鼠的子代表型及比例 可得出的结论
A 全为黑色 黑色∶白色=1∶1 亲代白色雄鼠能表达黑色素合成酶
B 黑色∶棕黄色=1∶1 黑色∶棕黄色∶白色=1∶1∶2 基因B/b、D/d位于两对同源染色体上
C 全为黑色 黑色∶白色=1∶1 子代黑色小鼠的基因型相同
D 黑色∶棕黄色=1∶1 黑色∶棕黄色∶白色=1∶1∶2 子代棕黄色小鼠一定为杂合子
√
√
√
ACD [选用两只基因型不同的棕黄色雌鼠B_dd与白色雄性小鼠杂交,子代小鼠表型及比例分别是全为黑色和黑色∶白色=1∶1,则说明白色雄性小鼠基因型为bbDD,所以白色雄鼠能表达黑色素合成酶,A正确;白色雄性小鼠bb__与棕黄色雌鼠B_dd杂交,子代小鼠表型及比例为黑色∶棕黄色=1∶1、黑色∶棕黄色∶白色=1∶1∶2,则说明白色雄性小鼠基因型为bbDd,雌性小鼠为B_dd,则无论B/b、D/d两对等位基因分别位于一对同源染色体上还是两对同源染色体上,都会有相同的结果,B错误;由于白色雄性小鼠为bb__,棕黄色雌鼠为B_dd,若两组子代小鼠表型出现黑色,可判断
黑色小鼠的基因型一定为BbDd,C正确;由于白色雄性小鼠为bb__,棕黄色雌鼠为B_dd,若子代小鼠表型出现黑色∶棕黄色=1∶1,则亲本基因型为bbDd,BBdd,棕黄色子代基因型为Bbdd;若子代为黑色∶棕黄色∶白色=1∶1∶2,则亲本基因型为bbDd、Bbdd,子代棕黄色基因型为Bbdd,所以子代棕黄色小鼠一定为杂合子,D正确。]
2.(2024·广东广州联考)蝴蝶兰大多为双瓣花,偶尔也有开单瓣花的品种,双瓣花和单瓣花这对相对性状由等位基因B/b控制。科研人员利用双瓣花蝴蝶兰(其中丙为突变株)进行如下自交实验,结果如下表所示(注:F2为F1双瓣花自交后代)。回答下列问题:
类型 P F1 F2
实验一 甲(双瓣) 全为双瓣 全为双瓣
实验二 乙(双瓣) 3/4双瓣、1/4单瓣 5/6双瓣、1/6单瓣
实验三 丙(双瓣) 1/2双瓣、1/2单瓣 1/2双瓣、1/2单瓣
(1)依据表中实验结果判断双瓣花和单瓣花这对相对性状中,________为显性性状,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
(2)分析表中丙植株的基因型为_____,推测出现实验三中异常遗传实验结果的原因可能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出一种即可)。
双瓣花
双瓣花乙自交出现“双瓣∶单瓣=
3∶1”的性状分离比(或双瓣花自交后代出现性状分离,新出现的
单瓣性状为隐性)
Bb
含双瓣花基因(B)的花粉(精子)致死(或不育)
或含双瓣基因(B)的卵细胞致死(或不育)
(3)为验证上述(2)问推测,请选用甲、乙、丙作为实验材料,设计出最简便的实验方案。
实验思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预期实验结果和结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让丙和乙进行正反交,统计产生子代的表型及比例
若丙作为父本为正交,产生的子代为双瓣
花∶单瓣花=1∶1,反交产生的子代为双瓣花∶单瓣花=3∶1,
则说明含双瓣花基因(B)的花粉(精子)致死(或不育)
或若丙作为母
本为正交,产生的子代为双瓣花∶单瓣花=1∶1,反交产生的子
代为双瓣花∶单瓣花=3∶1,则说明含双瓣花基因(B)的卵细胞致
死(或不育)
[解析] (1)实验二中双瓣花乙自交出现“双瓣∶单瓣=3∶1”的性状分离比,说明双瓣花是显性性状。
(2)双瓣花丙自交子代出现了单瓣,说明丙的基因型是Bb,但自交子代双瓣花∶单瓣花=1∶1,说明存在致死现象,推测可能是含双瓣基因B的配子致死(或不育)造成,因此可能是含双瓣基因的花粉(精子)致死或含双瓣基因的卵细胞致死(或不育)。
(3)若要设计实验验证上述(2)中推测,即要验证是丙产生B的精子还是卵细胞致死(或不育),那么可以采用丙(Bb)和乙(Bb)进行正反交实验。若丙(Bb)作为父本为正交,产生的子代为双瓣花∶单瓣花=1∶1,反交产生的子代为双瓣花∶单瓣花=3∶1,则说明父本丙(Bb)产生的基因型为B的花粉(精子)致死(或不育);若丙(Bb)作为母本为正交,产生的子代为双瓣花∶单瓣花=1∶1,反交产生的子代为双瓣花∶单瓣花=3∶1,则说明母本丙(Bb)产生的基因型为B的卵细胞致死(或不育)。(六) 科学思维——演绎与推理
1.(2024·广东广州模拟)果蝇的长翅与短翅、红眼与白眼,这两对相对性状分别由等位基因B、b和R、r控制。亲代雌果蝇与雄果蝇杂交获得F1,统计F1表型及数量为长翅红眼雌蝇150只、短翅红眼雌蝇52只、长翅红眼雄蝇78只、长翅白眼雄蝇75只、短翅红眼雄蝇25只、短翅白眼雄蝇26只。只考虑这两对相对性状,下列分析错误的是( )
A.果蝇翅型由常染色体上的基因控制
B.F1长翅红眼雌果蝇的基因型有4种
C.F1雌果蝇中纯合子所占比例为1/4
D.雌雄亲本产生含r配子的比例相同
2.(2024·云南昆明检测)某单基因遗传病受一对等位基因 A/a 控制。某患者家系的系谱图如图甲。已知某种方法能够使基因 A和a显示为不同位置的条带,用该方法对图甲家系中的个体进行基因检测,结果如图乙。据图分析错误的是( )
A.该病不可能为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病
B.4号个体的致病基因可能来自1号,也可能来自2 号
C.若4号个体只呈现条带 1,则该病为伴 X 染色体显性遗传病
D.若4 号个体呈现条带1和条带 2,则该病为常染色体显性遗传病
3.(2024·湖北武汉模拟)果蝇眼色色素产生必须有显性基因A,无A时眼色为白色;B存在时眼色为紫色,无B时眼色为红色。2个纯系果蝇杂交结果如下表,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亲本 F1 F2
白眼♀× 红眼♂ 紫眼 ♀♂ 统计 数量 紫眼♀ 284 紫眼♂ 144 白眼♀ 98 白眼♂ 94 红眼♂ 148
A.果蝇因其易饲养、繁殖快、子代多而成为常用的遗传学实验材料
B.A基因位于常染色体上,B基因位于X染色体上
C.可在2个纯系中选用红眼♀和白眼♂杂交检验B选项的推论
D.F2中紫眼♂的比例是3/16,紫眼♀的基因型有6种
4.(不定项)(2024·山东淄博一模)果蝇的两对相对性状分别由基因A/a、 B/b控制,且 A/a、B/b不位于Y染色体上。 一只具有两显性性状的果蝇与一只具有两隐性性状的果蝇杂交,遗传过程中无突变、互换及致死。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若F1果蝇具有4种表型且比例相等,则A/a、B/b可能位于两对常染色体
B.若F1果蝇具有4种表型且比例相等,则A/a(或B/b)不可能位于X染色体
C.若F1果蝇具有2种表型且比例相等,则A/a、B/b可位于一对同源染色体
D.若F1果蝇具有2种表型且分属于雌、雄蝇,则A/a、B/b可均位于X染色体
5.(2024·湖南雅礼中学月考)果蝇的长翅(A)对残翅(a)为显性,红眼(B)对紫眼(b)为显性,这两对基因均不位于Y染色体上。现有一只残翅红眼雄果蝇和一只长翅紫眼雌果蝇杂交,F1的表型及比例为长翅红眼∶残翅红眼∶长翅紫眼∶残翅紫眼=1∶1∶1∶1。回答下列问题:
(1)若两对等位基因都位于常染色体上,则亲本的基因型为________________,杂交实验结果________(填“能”或“不能”)验证这两对等位基因遵循基因自由组合定律。
(2)若两对等位基因都位于常染色体上且独立遗传,则F1表型为长翅红眼果蝇的基因型为________;F1中长翅红眼的雌、雄果蝇相互交配,再选择F2表型为长翅红眼的雌、雄果蝇相互交配,F3的表型及比例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若已知B、b基因位于X染色体上,要确定A、a基因在染色体上的位置,可用F1中表型为________________的个体的DNA中相关基因片段进行PCR扩增后电泳。若电泳结果出现__________条条带,则A、a基因位于X染色体上。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六) 科学思维——演绎与推理
1.(2024·广东广州模拟)果蝇的长翅与短翅、红眼与白眼,这两对相对性状分别由等位基因B、b和R、r控制。亲代雌果蝇与雄果蝇杂交获得F1,统计F1表型及数量为长翅红眼雌蝇150只、短翅红眼雌蝇52只、长翅红眼雄蝇78只、长翅白眼雄蝇75只、短翅红眼雄蝇25只、短翅白眼雄蝇26只。只考虑这两对相对性状,下列分析错误的是( )
A.果蝇翅型由常染色体上的基因控制
B.F1长翅红眼雌果蝇的基因型有4种
C.F1雌果蝇中纯合子所占比例为1/4
D.雌雄亲本产生含r配子的比例相同
D [杂交后代中无论雌雄均表现为长翅与短翅之比接近3∶1,即性状表现与性别无关,说明B/b位于常染色体上,A正确;子代中雌性个体的眼色都表现为红眼,而雄果蝇中,红眼∶白眼≈1∶1,即红眼、白眼果蝇在性别间有差异,是伴X染色体遗传,红眼对白眼是显性,亲本基因型是BbXRY、BbXRXr,F1中长翅红眼雌果蝇基因型有BBXRXR、BBXRXr、BbXRXR、BbXRXr 4种基因型,B正确;F1雌果蝇中纯合子所占比例为1/2×1/2=1/4,C正确;亲本雄蝇基因型BbXRY不会产生含r的配子,D错误。]
2.(2024·云南昆明检测)某单基因遗传病受一对等位基因 A/a 控制。某患者家系的系谱图如图甲。已知某种方法能够使基因 A和a显示为不同位置的条带,用该方法对图甲家系中的个体进行基因检测,结果如图乙。据图分析错误的是( )
A.该病不可能为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病
B.4号个体的致病基因可能来自1号,也可能来自2号
C.若4号个体只呈现条带 1,则该病为伴 X 染色体显性遗传病
D.若4 号个体呈现条带1和条带 2,则该病为常染色体显性遗传病
B [由分析可知,图乙2号为杂合子,该病不可能为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病,可能为常染色体显性遗传病或伴X染色体显性遗传病,A正确;若该病为常染色体显性遗传病,1号个体基因型为aa,2号个体基因型为Aa,则4号个体基因型为Aa,致病基因A来自2号,若该病为伴X染色体显性遗传病,1号个体基因型为XaY,2号个体基因型为XAXa,则4号个体基因型为XAY,致病基因A来自2号,B错误;若4号个体只呈现条带 1,4号个体(男性)基因型为XAY,则该病为伴 X 染色体显性遗传病,C正确;若4 号个体呈现条带1和条带 2,4 号个体(男性)基因型为Aa,则该病为常染色体显性遗传病,D正确。]
3.(2024·湖北武汉模拟)果蝇眼色色素产生必须有显性基因A,无A时眼色为白色;B存在时眼色为紫色,无B时眼色为红色。2个纯系果蝇杂交结果如下表,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亲本 F1 F2
白眼♀× 红眼♂ 紫眼 ♀♂ 统计 数量 紫眼♀ 284 紫眼♂ 144 白眼♀ 98 白眼♂ 94 红眼♂ 148
A.果蝇因其易饲养、繁殖快、子代多而成为常用的遗传学实验材料
B.A基因位于常染色体上,B基因位于X染色体上
C.可在2个纯系中选用红眼♀和白眼♂杂交检验B选项的推论
D.F2中紫眼♂的比例是3/16,紫眼♀的基因型有6种
D [果蝇是常用的遗传学实验材料,具有易饲养、繁殖快、子代多等优点,A正确;F2中五种表型之比为6∶3∶2∶2∶3,为9∶3∶3∶1变式,说明两对基因符合自由组合定律,F2中有色眼雌∶有色眼雄≈1∶1,白色眼雌∶白色眼雄≈1∶1,色素产生与性别无关,说明A基因位于常染色体上,紫眼雌∶紫眼雄≈2∶1,红眼个体都为雄性,眼色受性别影响,说明B基因位于X染色体上,B正确;若B选项推论正确,2个纯系红眼♀(AAXbXb)和白眼♂(aaXBY或aaXbY)杂交,则F1中雌性为紫眼(AaXBXb)或红眼(AaXbXb),雄性为红眼(AaXbY),故可在2个纯系中选用红眼♀和白眼♂杂交检验B选项的推论,C正确;F2中紫眼♂的比例是144/(284+144+98+94+148)=3/16,由B可知F2紫眼♀的基因型有AAXBXB、AAXBXb、AaXBXB、AaXBXb 4种,D错误。]
4.(不定项)(2024·山东淄博一模)果蝇的两对相对性状分别由基因A/a、 B/b控制,且 A/a、 B/b不位于Y染色体上。 一只具有两显性性状的果蝇与一只具有两隐性性状的果蝇杂交,遗传过程中无突变、互换及致死。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若F1果蝇具有4种表型且比例相等,则A/a、B/b可能位于两对常染色体
B.若F1果蝇具有4种表型且比例相等,则A/a(或B/b)不可能位于X染色体
C.若F1果蝇具有2种表型且比例相等,则A/a、B/b可位于一对同源染色体
D.若F1果蝇具有2种表型且分属于雌、雄蝇,则A/a、B/b可均位于X染色体
ACD [若A/a、B/b位于两对常染色体,说明遵循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当亲本为AaBb×aabb时,F1果蝇具有4种表型且比例相等,A正确;若A/a(或B/b)位于X染色体,当亲本为BbXAXa×bbXaY时,F1果蝇具有4种表型且比例相等,B错误;若A/a、 B/b位于一对同源染色体,即出现连锁,假设AB连锁,亲本为AaBb×aabb时,F1果蝇具有2种表型且比例相等,C正确;若A/a、B/b均位于X染色体,当亲本为XabXab×XABY,则F1果蝇具有2种表型且分属于雌、雄蝇,D正确。]
5.(2024·湖南雅礼中学月考)果蝇的长翅(A)对残翅(a)为显性,红眼(B)对紫眼(b)为显性,这两对基因均不位于Y染色体上。现有一只残翅红眼雄果蝇和一只长翅紫眼雌果蝇杂交,F1的表型及比例为长翅红眼∶残翅红眼∶长翅紫眼∶残翅紫眼=1∶1∶1∶1。回答下列问题:
(1)若两对等位基因都位于常染色体上,则亲本的基因型为______________,杂交实验结果________(填“能”或“不能”)验证这两对等位基因遵循基因自由组合定律。
(2)若两对等位基因都位于常染色体上且独立遗传,则F1表型为长翅红眼果蝇的基因型为________;F1中长翅红眼的雌、雄果蝇相互交配,再选择F2表型为长翅红眼的雌、雄果蝇相互交配,F3的表型及比例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若已知B、b基因位于X染色体上,要确定A、a基因在染色体上的位置,可用F1中表型为______________的个体的DNA中相关基因片段进行PCR扩增后电泳。若电泳结果出现________条条带,则A、a基因位于X染色体上。
[解析] (1)亲本基因型为Aabb×aaBb,若两对等位基因位于一对染色体上,后代表型比值也是长翅红眼∶残翅红眼∶长翅紫眼∶残翅紫眼=1∶1∶1∶1,所以不能验证是否遵循自由组合定律。(2)F1中表型为长翅红眼果蝇的基因型均为AaBb,F2表型为长翅红眼果蝇的基因型为A_B_,其中A_中AA占1/3,Aa占2/3,自由交配,后代残翅所占比例为2/3×2/3×1/4=1/9,故后代长翅∶残翅=8∶1;同理,B_自由交配后代红眼∶紫眼=8∶1,两者自由组合,后代长翅红眼∶残翅红眼∶长翅紫眼∶残翅紫眼=64∶8∶8∶1。(3)若A、a基因也在X染色体上,则长翅紫眼雄性个体基因型为XAbY,若A、a基因在常染色体上,则长翅紫眼雄性个体基因型为AaXbY,进行PCR后电泳,前者只有1个条带,后者有2个条带。
[答案] (1)Aabb、aaBb 不能 (2) AaBb 长翅红眼∶残翅红眼∶长翅紫眼∶残翅紫眼=64∶8∶8∶1 (3)长翅紫眼雄性 1
(教师用书独具)
1.(不定项)(2024·湖南雅礼中学检测)小鼠的毛色与毛囊中黑色素细胞合成的色素有关,由位于常染色体上的两对等位基因控制,色素合成机理如图所示。现有一只白色雄性小鼠,与两只基因型不同的棕黄色雌鼠杂交后得到的子代情况如表所示(子代个体数足够多)。通过子代表型及比例能得到对应结论的是( )
选项 两只雌鼠的子代表型及比例 可得出的结论
A 全为黑色 黑色∶白色=1∶1 亲代白色雄鼠能表达黑色素合成酶
B 黑色∶棕黄色=1∶1 黑色∶棕黄色∶白色=1∶1∶2 基因B/b、D/d位于两对同源染色体上
C 全为黑色 黑色∶白色=1∶1 子代黑色小鼠的基因型相同
D 黑色∶棕黄色=1∶1 黑色∶棕黄色∶白色=1∶1∶2 子代棕黄色小鼠一定为杂合子
ACD [选用两只基因型不同的棕黄色雌鼠B_dd与白色雄性小鼠杂交,子代小鼠表型及比例分别是全为黑色和黑色∶白色=1∶1,则说明白色雄性小鼠基因型为bbDD,所以白色雄鼠能表达黑色素合成酶,A正确;白色雄性小鼠bb__与棕黄色雌鼠B_dd杂交,子代小鼠表型及比例为黑色∶棕黄色=1∶1、黑色∶棕黄色∶白色=1∶1∶2,则说明白色雄性小鼠基因型为bbDd,雌性小鼠为B_dd,则无论B/b、D/d两对等位基因分别位于一对同源染色体上还是两对同源染色体上,都会有相同的结果,B错误;由于白色雄性小鼠为bb__,棕黄色雌鼠为B_dd,若两组子代小鼠表型出现黑色,可判断黑色小鼠的基因型一定为BbDd,C正确;由于白色雄性小鼠为bb__,棕黄色雌鼠为B_dd,若子代小鼠表型出现黑色∶棕黄色=1∶1,则亲本基因型为bbDd,BBdd,棕黄色子代基因型为Bbdd;若子代为黑色∶棕黄色∶白色=1∶1∶2,则亲本基因型为bbDd、Bbdd,子代棕黄色基因型为Bbdd,所以子代棕黄色小鼠一定为杂合子,D正确。]
2.(2024·广东广州联考)蝴蝶兰大多为双瓣花,偶尔也有开单瓣花的品种,双瓣花和单瓣花这对相对性状由等位基因B/b控制。科研人员利用双瓣花蝴蝶兰(其中丙为突变株)进行如下自交实验,结果如下表所示(注:F2为F1双瓣花自交后代)。回答下列问题:
类型 P F1 F2
实验一 甲(双瓣) 全为双瓣 全为双瓣
实验二 乙(双瓣) 3/4双瓣、1/4单瓣 5/6双瓣、1/6单瓣
实验三 丙(双瓣) 1/2双瓣、1/2单瓣 1/2双瓣、1/2单瓣
(1)依据表中实验结果判断双瓣花和单瓣花这对相对性状中,________为显性性状,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分析表中丙植株的基因型为________,推测出现实验三中异常遗传实验结果的原因可能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出一种即可)。
(3)为验证上述(2)问推测,请选用甲、乙、丙作为实验材料,设计出最简便的实验方案。
实验思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预期实验结果和结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 (1)实验二中双瓣花乙自交出现“双瓣∶单瓣=3∶1”的性状分离比,说明双瓣花是显性性状。(2)双瓣花丙自交子代出现了单瓣,说明丙的基因型是Bb,但自交子代双瓣花∶单瓣花=1∶1,说明存在致死现象,推测可能是含双瓣基因B的配子致死(或不育)造成,因此可能是含双瓣基因的花粉(精子)致死或含双瓣基因的卵细胞致死(或不育)。(3)若要设计实验验证上述(2)中推测,即要验证是丙产生B的精子还是卵细胞致死(或不育),那么可以采用丙(Bb)和乙(Bb)进行正反交实验。若丙(Bb)作为父本为正交,产生的子代为双瓣花∶单瓣花=1∶1,反交产生的子代为双瓣花∶单瓣花=3∶1,则说明父本丙(Bb)产生的基因型为B的花粉(精子)致死(或不育);若丙(Bb)作为母本为正交,产生的子代为双瓣花∶单瓣花=1∶1,反交产生的子代为双瓣花∶单瓣花=3∶1,则说明母本丙(Bb)产生的基因型为B的卵细胞致死(或不育)。
[答案] (1)双瓣花 双瓣花乙自交出现“双瓣∶单瓣=3∶1”的性状分离比(或双瓣花自交后代出现性状分离,新出现的单瓣性状为隐性) (2)Bb 含双瓣花基因(B)的花粉(精子)致死(或不育)或含双瓣基因(B)的卵细胞致死(或不育) (3)让丙和乙进行正反交,统计产生子代的表型及比例 若丙作为父本为正交,产生的子代为双瓣花∶单瓣花=1∶1,反交产生的子代为双瓣花∶单瓣花=3∶1,则说明含双瓣花基因(B)的花粉(精子)致死(或不育) 或若丙作为母本为正交,产生的子代为双瓣花∶单瓣花=1∶1,反交产生的子代为双瓣花∶单瓣花=3∶1,则说明含双瓣花基因(B)的卵细胞致死(或不育)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