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 科学探究——实验结果的交流和讨论
1.(2024·湖南师大附中月考)为研究机械压力在豌豆幼苗出土时对上胚轴生长的影响,科研人员完成下列实验。
(1)在植物生长过程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出2点即可)等环境因素参与调节植物的生长。对出土的豌豆幼苗而言,机械压力具有重要影响。
(2)科研人员将若干豌豆幼苗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实验组施加机械压力,对照组不施加(如图1),测定幼苗的乙烯产生量,实验结果如图2。
请结合图1,解释图2中20天后两条曲线变化趋势不同的原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科研人员进一步实验,给豌豆幼苗施加机械压力(分别覆盖厚度为60 mm、90 mm、120 mm的玻璃珠)或施用不同浓度乙烯处理(单位为ppm),得到图3所示结果。
①由实验结果分析,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可导致豌豆上胚轴缩短变粗。
②综合上述结果,科研人员推测机械压力导致豌豆上胚轴缩短变粗依赖于乙烯,论证依据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由此可见,植物生长发育的调控是由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共同调节的。
[解析] (1)在植物生长过程中,光、温度和重力等环境因素参与调节植物的生长。(2)造成图2中20天后两条曲线变化趋势的原因是20天后,实验组幼苗生长触及机械压力位置时,乙烯产生量明显增加,对照组没有机械压力,几乎无乙烯产生。(3)由实验结果分析,无论是施加机械压力还是施用乙烯都可导致豌豆上胚轴缩短变粗,故机械压力导致乙烯产生量增加,上胚轴缩短变粗。综合上述结果,科研人员推测机械压力导致豌豆上胚轴缩短变粗依赖于乙烯,论证依据是机械压力导致乙烯产生量增加、上胚轴缩短变粗;单独施用乙烯时,也可导致上胚轴缩短变粗。(4)激素调节只是植物生命活动调节的一部分,光照、温度等环境因子的变化,会引起植物体内产生包括植物激素合成在内的多种变化,进而对基因组的表达进行调节。植物生长发育的调控是由激素调节和环境因素调节共同完成的。
[答案] (1)光、温度和重力 (2)20天后,实验组幼苗生长触及机械压力位置时,乙烯产生量明显增加,对照组没有机械压力,几乎无乙烯产生
(3)①机械压力导致乙烯产生量增加 ②单独施用乙烯时,也可导致上胚轴缩短变粗 (4)激素调节和环境因素调节
2.(2024·广东深圳一模)水是生命之源,没有水就没有生命。请回答:
(1)水进出细胞的方式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缺水会影响动植物的呼吸作用,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出一点即可)。
(2)缺水也会影响植物的光合作用。有人研究了干旱胁迫对光合产物分配的影响:将长势一致的植物幼苗平均分成两组,只给予成熟叶提供14CO2,一段时间后检测成熟叶中光合产物滞留量、光合产物在细根、幼叶和茎尖部位的分配情况。结果如下表:
组别 成熟叶中光合产物滞留量/% 光合产物分配情况(相对值)
细根 幼叶和茎尖
对照组 7 2.5 1.6
干旱组 76 5.0 0.2
①研究发现在干旱胁迫中期光反应释放的氧气减少,推测可能是叶绿体内________受损;根据上述信息及上表数据,分析干旱胁迫下成熟叶片光合作用速率下降的原因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至少答出两点)。
②由上表可知,干旱胁迫将导致分配到细根中的光合产物大大增加,其生理意义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 (1)水分子进出细胞的方式为被动运输,包括自由扩散和协助扩散(水通道蛋白的协助)两种。有氧呼吸第二阶段是丙酮酸和水反应生成二氧化碳和[H],合成少量ATP,即水参与有氧呼吸的第二阶段,因此缺水会影响动植物的呼吸作用。(2)①光反应阶段发生在叶绿体的类囊体薄膜上,具体是在光照条件下水分解生成氧气和NADPH,同时将光能转化为ATP中的能量,在干旱胁迫中期,检测到光反应释放的氧气减少,推测可能是叶绿体内类囊体薄膜受损。结合上述分析可推测干旱胁迫可能导致类囊体薄膜受损,导致光反应减弱,光合速率下降;据表可知,干旱胁迫后成熟叶中光合产物滞留量增加,光合产物积累,会抑制光合作用的进行,导致成熟叶片光合作用速率下降。②干旱胁迫将导致分配到细根中的光合产物大大增加,导致根生长发育较好,根系更加发达,以便从土壤的深处或广大面积的土壤中吸收水分,从而适应干旱环境。
[答案] (1)自由扩散和协助扩散 水参与有氧呼吸的第二阶段 (2)①类囊体薄膜 干旱胁迫导致类囊体薄膜受损,光反应减弱,光合速率下降;干旱胁迫导致成熟叶中光合产物滞留量增加,光合产物积累抑制光合作用,导致光合速率下降 ②使根系发达,以便从土壤的深处或广大面积的土壤中吸收水分
(教师用书独具)
1.(2024·重庆巴蜀中学检测)为研究苹果幼果期去果实后对叶片光合作用的影响,研究者选取至少具有300个幼果的植株,去除不同比例幼果,3天后测定叶片的CO2固定速率以及蔗糖和淀粉含量。结果如图1、图2。回答问题:
(1)本实验还需设置对照组,设置对照组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实验中淀粉含量可用比色法(比色法是通过比较或测量有色物质溶液颜色深度来确定待测组分含量的方法)进行测定,其原理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叶片光合作用产生的蔗糖可以进入________,再通过韧皮部运输到植株各处。
(3)出现图1和图2实验结果的可能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研究者发现根系也能够从环境中吸收葡萄糖。将苹果树根系分别置于葡萄糖溶液和清水中,检测发现,葡萄糖溶液组根系的X基因表达量和葡萄糖含量均显著高于清水组,研究者利用同位素标记技术进行实验,处理及结果如表,依据实验结果推测:
苹果树根系置于含有13C标记的葡萄糖培养液中 用13C标记的CO2处理苹果叶片
根系13C含量(mg) 非根系13C含量(mg) 根系13C含量占比(%) 非根系13C含量占比(%)
野生型 4.7 含量极低 44.24 55.76
X基因 过表达 6.2 30.89 69.11
X基因 低表达 3.6 46.79 53.21
①X蛋白的功能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根系从周围环境中吸收葡萄糖能提高苹果果实中糖含量的可能机制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 (1)对照实验应遵循单因子变量原则和等量原则,设置对照组的目的是排除去除幼果的百分率以外因素对实验结果的影响,保证实验结果是由去除幼果的百分率引起的。(2)比色法是通过比较或测量有色物质溶液颜色深度来确定待测组分含量的方法,淀粉遇碘显蓝色,其颜色深浅与淀粉含量在一定范围内成正比。叶片光合产物可通过植物韧皮部的筛管运输到根、茎、果实等部位。(3)分析图1可知,随着去除幼果的百分率的增加,CO2固定速率相对值下降,图2中随着去除幼果的百分率的增加,叶片干重逐渐增加,因此推测图1和图2实验结果的可能原因是去除幼果后,叶片光合产物输出量降低,导致其在叶片中积累,进而抑制叶片光合作用使其CO2固定速率下降。(4)①苹果根系分别置于葡萄糖溶液和清水中,检测发现,葡萄糖溶液组根系的X基因表达量和葡萄糖含量均显著高于清水组,可推测X蛋白促进根系吸收葡萄糖。②根系通过表皮细胞膜上的X蛋白吸收周围环境中的葡萄糖,供根部细胞利用,减少了叶片光合产物向根系的运输,使更多糖分配到果实,提升果实中的糖含量。
[答案] (1)排除去除幼果的百分率以外因素对实验结果的影响,保证实验结果是由去除幼果的百分率引起的 (2)淀粉遇碘显蓝色,其颜色深浅与淀粉含量在一定范围内成正比 筛管 (3)去除幼果后,叶片光合产物输出量降低,导致其在叶片中积累,进而抑制叶片光合作用使其CO2固定速率下降 (4)①促进根系吸收葡萄糖 ②根系通过表皮细胞膜上的X蛋白吸收周围环境中的葡萄糖,供根部细胞利用,减少了叶片光合产物向根系的运输,使更多糖分配到果实,提升果实中的糖含量
2.(2024·东北三校联考)芦荟是一种古老的常用中药,具多种活性成分。某课题小组研究在寒冷条件下芦荟多糖对小鼠的保护作用,进行如下实验。回答下列问题:
(1)实验1:探究芦荟多糖对小鼠耐低温的影响
取小鼠40只,随机均分为4组,每组10只,进行如表1处理。
表1 芦荟多糖对小鼠耐低温的影响
组别 处理试剂 实验步骤 小鼠存活时间(min)
1 等体积的生理盐水 各组均灌胃相应试剂,每日1次,连续7天。于末次给药后半小时将各组小鼠分别投入单个鼠笼,将其放入-20 ℃冰箱,观察记录每组小鼠存活时间 32.0
2 10.0 mg/kg芦荟多糖 41.5
3 5.0 mg/kg芦荟多糖 40.5
4 2.5 mg/kg芦荟多糖 35.5
表1实验结果表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实验2:探究芦荟多糖对低温条件下小鼠血糖水平的影响
另取小鼠50只,随机均分为5组,每组10只,进行表2处理。
表2 芦荟多糖对小鼠血糖水平的影响
组别 处理试剂 实验步骤 血糖(mg/dL)
给药处理 培养温度 冷暴露12 h后,经采血,分离血浆,用葡萄糖氧化酶技术比色测定血糖水平
5 等体积的生理盐水 各组均灌胃相应试剂,每日1次,连续7天。于末次给药后半小时将各组小鼠分别投入单个鼠笼,将其放入相应温度的冰箱 室温 39.70
6 A B 58.24
7 10.0 mg/kg芦荟多糖 4 ℃ 70.98
8 5.0 mg/kg芦荟多糖 4 ℃ 59.65
9 2.5 mg/kg芦荟多糖 4 ℃ 59.05
①表2中“A”的处理为用__________________灌胃,“B”的培养温度为________。
②组5与组6比较说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组7、8、9分别与组________比较,其中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小鼠血糖水平明显升高,意义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 (1)据表分析,组别1试剂是等体积的生理盐水,而实验组2~4是不同浓度的芦荟多糖,实验结果表明与对照组相比,实验组小鼠的存活时间均有所增加,且实验范围内,随芦荟多糖浓度增加,小鼠存活时间增长,故表1实验结果表明:芦荟多糖能够提高小鼠耐低温的能力,且芦荟多糖浓度越高,耐低温能力越强。(2)①分析题意,本实验目的是探究芦荟多糖对低温条件下小鼠血糖水平的影响,则实验的自变量是温度和芦荟多糖的有无,结合表格可知,5组是等体积的生理盐水室温下处理,而7~9组都是用芦荟多糖进行处理,根据实验设计的对照原则与单一变量原则推测,表2中“A”的处理为用等体积的生理盐水灌胃,而“B”的培养温度为4 ℃。
②组5与组6的自变量是温度不同,据试验结果可知,低温会导致小鼠血糖浓度升高。③组7、8、9都是添加芦荟多糖后的实验组,三组分别与6组相比(单一变量是有无芦荟多糖),其中7组小鼠血糖水平明显升高,说明高浓度的芦荟多糖会促进低温下血糖浓度升高。
[答案] (1)芦荟多糖能够提高小鼠耐低温的能力,且芦荟多糖浓度越高,耐低温能力越强 (2)①等体积的生理盐水 4 ℃ ②低温会导致小鼠血糖浓度升高 ③6 7 高浓度的芦荟多糖会促进低温下血糖浓度升高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共27张PPT)
学科核心素养专训(十)
科学探究——实验结果的交流和讨论
1.(2024·湖南师大附中月考)为研究机械压力在豌豆幼苗出土时对上胚轴生长的影响,科研人员完成下列实验。
(1)在植物生长过程中,_________________(答出2点即可)等环境因素参与调节植物的生长。对出土的豌豆幼苗而言,机械压力具有重要影响。
光、温度和重力
(2)科研人员将若干豌豆幼苗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实验组施加机械压力,对照组不施加(如图1),测定幼苗的乙烯产生量,实验结果如图2。
请结合图1,解释图2中20天后两条曲线变化趋势不同的原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0天后,实验组幼苗生长触及机械压力位置时,乙烯产生量明显增
加,对照组没有机械压力,几乎无乙烯产生
(3)科研人员进一步实验,给豌豆幼苗施加机械压力(分别覆盖厚度为60 mm、90 mm、120 mm的玻璃珠)或施用不同浓度乙烯处理(单位为ppm),得到图3所示结果。
①由实验结果分析,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可导致豌豆上胚轴缩短变粗。
②综合上述结果,科研人员推测机械压力导致豌豆上胚轴缩短变粗依赖于乙烯,论证依据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
(4)由此可见,植物生长发育的调控是由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共同调节的。
机械压力导致乙烯产生量增加
单独施用乙烯时,也可导致上胚轴缩短变
粗
激素调节和环境因素调节
[解析] (1)在植物生长过程中,光、温度和重力等环境因素参与调节植物的生长。
(2)造成图2中20天后两条曲线变化趋势的原因是20天后,实验组幼苗生长触及机械压力位置时,乙烯产生量明显增加,对照组没有机械压力,几乎无乙烯产生。
(3)由实验结果分析,无论是施加机械压力还是施用乙烯都可导致豌豆上胚轴缩短变粗,故机械压力导致乙烯产生量增加,上胚轴缩短变粗。综合上述结果,科研人员推测机械压力导致豌豆上胚轴缩短变粗依赖于乙烯,论证依据是机械压力导致乙烯产生量增加、上胚轴缩短变粗;单独施用乙烯时,也可导致上胚轴缩短变粗。
(4)激素调节只是植物生命活动调节的一部分,光照、温度等环境因子的变化,会引起植物体内产生包括植物激素合成在内的多种变化,进而对基因组的表达进行调节。植物生长发育的调控是由激素调节和环境因素调节共同完成的。
2.(2024·广东深圳一模)水是生命之源,没有水就没有生命。请回答:
(1)水进出细胞的方式有_____________________;缺水会影响动植物的呼吸作用,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出一点即可)。
自由扩散和协助扩散
水参与有氧呼吸的第二阶段
(2)缺水也会影响植物的光合作用。有人研究了干旱胁迫对光合产物分配的影响:将长势一致的植物幼苗平均分成两组,只给予成熟叶提供14CO2,一段时间后检测成熟叶中光合产物滞留量、光合产物在细根、幼叶和茎尖部位的分配情况。结果如下表:
组别 成熟叶中光合产物滞留量/% 光合产物分配情况(相对值)
细根 幼叶和茎尖
对照组 7 2.5 1.6
干旱组 76 5.0 0.2
①研究发现在干旱胁迫中期光反应释放的氧气减少,推测可能是叶绿体内______________受损;根据上述信息及上表数据,分析干旱胁迫下成熟叶片光合作用速率下降的原因有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至少答出两点)。
类囊体薄膜
干旱胁迫导致类囊体薄
膜受损,光反应减弱,光合速率下降;干旱胁迫导致成熟叶中光合
产物滞留量增加,光合产物积累抑制光合作用,导致光合速率下降
②由上表可知,干旱胁迫将导致分配到细根中的光合产物大大增加,其生理意义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
使根系发达,以便从土壤的深处或广大面积的土壤中
吸收水分
[解析] (1)水分子进出细胞的方式为被动运输,包括自由扩散和协助扩散(水通道蛋白的协助)两种。有氧呼吸第二阶段是丙酮酸和水反应生成二氧化碳和[H],合成少量ATP,即水参与有氧呼吸的第二阶段,因此缺水会影响动植物的呼吸作用。
(2)①光反应阶段发生在叶绿体的类囊体薄膜上,具体是在光照条件下水分解生成氧气和NADPH,同时将光能转化为ATP中的能量,在干旱胁迫中期,检测到光反应释放的氧气减少,推测可能是叶绿体内类囊体薄膜受损。结合上述分析可推测干旱胁迫可能导致类囊体薄膜受损,导致光反应减弱,光合速率下降;据表可知,干旱胁迫后成熟叶中光合产物滞留量增加,光合产物积累,会抑制光合作用的进行,导致成熟叶片光合作用速率下降。②干旱胁迫将导致分配到细根中的光合产物大大增加,导致根生长发育较好,根系更加发达,以便从土壤的深处或广大面积的土壤中吸收水分,从而适应干旱环境。
(教师用书独具)
1.(2024·重庆巴蜀中学检测)为研究苹果幼果期去果实后对叶片光合作用的影响,研究者选取至少具有300个幼果的植株,去除不同比例幼果,3天后测定叶片的CO2固定速率以及蔗糖和淀粉含量。结果如图1、图2。回答问题:
(1)本实验还需设置对照组,设置对照组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
(2)实验中淀粉含量可用比色法(比色法是通过比较或测量有色物质溶液颜色深度来确定待测组分含量的方法)进行测定,其原理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叶片光合作用产生的蔗糖可以进入________,再通过韧皮部运输到植株各处。
排除去除幼果的
百分率以外因素对实验结果的影响,保证实验结果是由去除幼果的
百分率引起的
淀粉遇碘显蓝色,其颜色深浅与淀粉含量在一定范围内成正比
筛管
(3)出现图1和图2实验结果的可能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
(4)研究者发现根系也能够从环境中吸收葡萄糖。将苹果树根系分别置于葡萄糖溶液和清水中,检测发现,葡萄糖溶液组根系的X基因表达量和葡萄糖含量均显著高于清水组,研究者利用同位素标记技术进行实验,处理及结果如表,依据实验结果推测:
去除幼果后,叶片光合产
物输出量降低,导致其在叶片中积累,进而抑制叶片光合作用使其
CO2固定速率下降
苹果树根系置于含有13C标记的葡萄糖培养液中 用13C标记的CO2处理苹果叶片
根系13C含量(mg) 非根系13C含量(mg) 根系13C含量占比(%) 非根系13C含量占比(%)
野生型 4.7 含量极低 44.24 55.76
X基因
过表达 6.2 30.89 69.11
X基因
低表达 3.6 46.79 53.21
①X蛋白的功能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根系从周围环境中吸收葡萄糖能提高苹果果实中糖含量的可能机制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促进根系吸收葡萄糖
根系通过表皮细胞膜上的X蛋白吸收周围环境中的葡萄糖,供
根部细胞利用,减少了叶片光合产物向根系的运输,使更多糖分配到果实,提升果实中的糖含量
[解析] (1)对照实验应遵循单因子变量原则和等量原则,设置对照组的目的是排除去除幼果的百分率以外因素对实验结果的影响,保证实验结果是由去除幼果的百分率引起的。
(2)比色法是通过比较或测量有色物质溶液颜色深度来确定待测组分含量的方法,淀粉遇碘显蓝色,其颜色深浅与淀粉含量在一定范围内成正比。叶片光合产物可通过植物韧皮部的筛管运输到根、茎、果实等部位。
(3)分析图1可知,随着去除幼果的百分率的增加,CO2固定速率相对值下降,图2中随着去除幼果的百分率的增加,叶片干重逐渐增加,因此推测图1和图2实验结果的可能原因是去除幼果后,叶片光合产物输出量降低,导致其在叶片中积累,进而抑制叶片光合作用使其CO2固定速率下降。
(4)①苹果根系分别置于葡萄糖溶液和清水中,检测发现,葡萄糖溶液组根系的X基因表达量和葡萄糖含量均显著高于清水组,可推测X蛋白促进根系吸收葡萄糖。②根系通过表皮细胞膜上的X蛋白吸收周围环境中的葡萄糖,供根部细胞利用,减少了叶片光合产物向根系的运输,使更多糖分配到果实,提升果实中的糖含量。
2.(2024·东北三校联考)芦荟是一种古老的常用中药,具多种活性成分。某课题小组研究在寒冷条件下芦荟多糖对小鼠的保护作用,进行如下实验。回答下列问题:
(1)实验1:探究芦荟多糖对小鼠耐低温的影响
取小鼠40只,随机均分为4组,每组10只,进行如表1处理。
表1 芦荟多糖对小鼠耐低温的影响
组别 处理试剂 实验步骤 小鼠存活时间(min)
1 等体积的生理盐水 各组均灌胃相应试剂,每日1次,连续7天。于末次给药后半小时将各组小鼠分别投入单个鼠笼,将其放入-20 ℃冰箱,观察记录每组小鼠存活时间 32.0
2 10.0 mg/kg芦荟多糖 41.5
3 5.0 mg/kg芦荟多糖 40.5
4 2.5 mg/kg芦荟多糖 35.5
表1实验结果表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实验2:探究芦荟多糖对低温条件下小鼠血糖水平的影响
另取小鼠50只,随机均分为5组,每组10只,进行表2处理。
芦荟多糖能够提高小鼠耐低温的能力,且芦荟
多糖浓度越高,耐低温能力越强
表2 芦荟多糖对小鼠血糖水平的影响
组别 处理试剂 实验步骤 血糖(mg/dL)
给药处理 培养温度 冷暴露12 h后,经采血,分离血浆,用葡萄糖氧化酶技术比色测定血糖水平
5 等体积的生理盐水 各组均灌胃相应试剂,每日1次,连续7天。于末次给药后半小时将各组小鼠分别投入单个鼠笼,将其放入相应温度的冰箱 室温 39.70
6 A B 58.24
7 10.0 mg/kg
芦荟多糖 4 ℃ 70.98
组别 处理试剂 实验步骤 血糖(mg/dL)
给药处理 培养温度 冷暴露12 h后,经采血,分离血浆,用葡萄糖氧化酶技术比色测定血糖水平
8 5.0 mg/kg芦荟多糖 各组均灌胃相应试剂,每日1次,连续7天。于末次给药后半小时将各组小鼠分别投入单个鼠笼,将其放入相应温度的冰箱 4 ℃ 59.65
9 2.5 mg/kg芦荟多糖 4 ℃ 59.05
①表2中“A”的处理为用__________________灌胃,“B”的培养温度为________。
②组5与组6比较说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组7、8、9分别与组_____比较,其中组_____小鼠血糖水平明显升高,意义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等体积的生理盐水
4 ℃
低温会导致小鼠血糖浓度升高
6
7
高浓度的芦荟多糖会促进低温下血糖浓度升高
[解析] (1)据表分析,组别1试剂是等体积的生理盐水,而实验组2~4是不同浓度的芦荟多糖,实验结果表明与对照组相比,实验组小鼠的存活时间均有所增加,且实验范围内,随芦荟多糖浓度增加,小鼠存活时间增长,故表1实验结果表明:芦荟多糖能够提高小鼠耐低温的能力,且芦荟多糖浓度越高,耐低温能力越强。
(2)①分析题意,本实验目的是探究芦荟多糖对低温条件下小鼠血糖水平的影响,则实验的自变量是温度和芦荟多糖的有无,结合表格可知,5组是等体积的生理盐水室温下处理,而7~9组都是用芦荟多糖进行处理,根据实验设计的对照原则与单一变量原则推测,表2中“A”的处理为用等体积的生理盐水灌胃,而“B”的培养温度为4 ℃。
②组5与组6的自变量是温度不同,据试验结果可知,低温会导致小鼠血糖浓度升高。③组7、8、9都是添加芦荟多糖后的实验组,三组分别与6组相比(单一变量是有无芦荟多糖),其中7组小鼠血糖水平明显升高,说明高浓度的芦荟多糖会促进低温下血糖浓度升高。(十) 科学探究——实验结果的交流和讨论
1.(2024·湖南师大附中月考)为研究机械压力在豌豆幼苗出土时对上胚轴生长的影响,科研人员完成下列实验。
(1)在植物生长过程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出2点即可)等环境因素参与调节植物的生长。对出土的豌豆幼苗而言,机械压力具有重要影响。
(2)科研人员将若干豌豆幼苗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实验组施加机械压力,对照组不施加(如图1),测定幼苗的乙烯产生量,实验结果如图2。
请结合图1,解释图2中20天后两条曲线变化趋势不同的原因: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科研人员进一步实验,给豌豆幼苗施加机械压力(分别覆盖厚度为60 mm、90 mm、120 mm的玻璃珠)或施用不同浓度乙烯处理(单位为ppm),得到图3所示结果。
①由实验结果分析,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可导致豌豆上胚轴缩短变粗。
②综合上述结果,科研人员推测机械压力导致豌豆上胚轴缩短变粗依赖于乙烯,论证依据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由此可见,植物生长发育的调控是由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共同调节的。
2.(2024·广东深圳一模)水是生命之源,没有水就没有生命。请回答:
(1)水进出细胞的方式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缺水会影响动植物的呼吸作用,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答出一点即可)。
(2)缺水也会影响植物的光合作用。有人研究了干旱胁迫对光合产物分配的影响:将长势一致的植物幼苗平均分成两组,只给予成熟叶提供14CO2,一段时间后检测成熟叶中光合产物滞留量、光合产物在细根、幼叶和茎尖部位的分配情况。结果如下表:
组别 成熟叶中光合产物滞留量/% 光合产物分配情况(相对值)
细根 幼叶和茎尖
对照组 7 2.5 1.6
干旱组 76 5.0 0.2
①研究发现在干旱胁迫中期光反应释放的氧气减少,推测可能是叶绿体内________受损;根据上述信息及上表数据,分析干旱胁迫下成熟叶片光合作用速率下降的原因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至少答出两点)。
②由上表可知,干旱胁迫将导致分配到细根中的光合产物大大增加,其生理意义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