统编版语文八年级下册第一单元练习题(含答案)
积累与运用
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纠葛(gě) 斡旋(wò) 羁绊(jībàn) 叹为观止(tàn)
B.糜子(méi) 屹立(yì) 褪色(tuì sè) 垂珠联珑(lóng)
C.神龛(kān) 皎洁(jiǎo) 撺掇(cuān duo) 戛然而止(gá)
D.蓦然(mù) 骤雨(zhòu) 怅惘(chàng wǎng) 踱来踱去(duó)
2下列词语书写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躁热 缥缈 凫水 人情世故
B.蕴藻 踊跃 絮叨 大彻大悟
C.静穆 瞳仁 怠慢 张灯接彩
D.眼眶 亢奋 树稍 翠羽流苏
3.下列句子中加点成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
A.虽知追求成功是人生的一大乐趣,但平常中不起波澜对人宽容平和,遇事随方就圆才是大彻大悟。
B.这是一场惊心动魄的表演,杂技演员小心翼翼地走过了一段离地面几十米高的钢丝,表演结束,背景音乐戛然而止,让人回味无穷。
C.说书先生又开始滔滔不绝地聊三国了,精彩绝伦处让人叹为观止!
D.不为灯红酒绿诱惑,不以觥筹交错为欢,不被人情世故左右。我以我心践诺言,慎行,永葆共产党员本色。
4.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如期打赢脱贫攻坚战,是当前最紧要的民生工作,也是目前在中部地区崛起中实现湖南高质量发展的当务之急。
B.在纪念“五四”运动100周年大会上,习总书记提出,我们要主动走近青年、倾听青年,做青年朋友的知心人。
C.教育部在做出这项战略部署时,特别强调职业院校要加强对此项工作的引导,避免不再出现片面的“考证热”。
D.好的演讲材料不是抄来的,而是演讲者对事实、数据等进行认真研究、整理、搜集的结果。)
5.下列各句中标点符号运用错误的一项是( )
A.例如毛主席的《沁园春·雪》开头几句“北国风光,千里冰封,万里雪飘”,就充分体现了诗人胸怀和思想的崇高境界。
B.有事实拿出来说啊(闻先生声音激动了)!为什么要打要杀,而且又不敢光明正大地来打来杀,而偷偷摸摸地来暗杀!
C.事后我追想为什么会有那样大的感情激荡:是为了民族而自豪,还是为了稼先而感到骄傲?——我始终想不清楚。
D.眼前这个小小的壶口,怎么一下子集纳了海、河、瀑、泉、雾所有水的形态,兼容了喜、怒、哀、怨、愁——人的各种感情。
6.下列句子语序排列正确的一项是( )
中医药是中华民族的瑰宝,也是国家的财富。老祖宗留下的“金碗”怎可拱手送人?国务院办公厅今年3月印发《“十四五”中医药发展规划》特别强调:______________
①制定实施全国中药饮片炮制规范,继续推进中药炮制技术传承基地建设,探索将具有独特炮制方法的中药饮片纳入中药品种保护范围。
②要健全中药材种植养殖、仓储、物流、初加工规范标准体系。
③鼓励创建以中药材为主的优势特色产业群和以中药材为主导的农业产业强镇。
④鼓励中药材产业化、商品化和适度规模化发展,推进中药材规范化种植、养殖。
A.③④②① B.②③④①
C.②④③① D.③④①②
7.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小说《社戏》刻画了一群农家少年朋友的形象,表达了作者对少年时代生活的怀念,特别是对农家朋友诚挚情谊的眷念。
B.《回延安》以“信天游”的形式,写诗人回到阔别十年的延安,看到延安的巨大变化,表达了无限兴奋和喜悦的心情。
C.《安塞腰鼓》大量使用了排比和反复的修辞手法,语言气势充沛,感情强烈。
D.《灯笼》以散文的笔法,抒写了灯笼的制作方法和演变过程,从不同侧面表达了灯笼对于作者及至民族的重要意义。
8.古诗文默写。
(1) 式微式微,__________?微君之故,________________?(《诗经·式微》)
(2) 青青子衿,悠悠我心。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诗经·子衿》)
(3)__________________,风烟望五津。与君离别意,_______________。(王勃《送杜少府之任蜀州》)
(4)八月湖水平,__________________。气蒸云梦泽,__________________。(孟浩然《望洞庭湖赠张丞相》)
9.名著阅读
“人最宝贵的东西是生命。生命对于我们只有一次……我整个的生命和全部精力,都已献给世界上最壮丽的事业一一为人类的解放而斗争。”
(1)上面这段出自 ,作品的主人公是: 。
(2)请根据你对这部作品的理解,简要说说主人公是一个怎样的人
答:
10.班级举行以“探寻节日风俗,感受文化情怀”为主题的综合性学习活动,请你参与并完成下面题目。
(1)同学们在活动中开展了“如何看待洋节和传统节日”的主题辩论,辩论中,有的同学认为时代在不断进步,传统节日已经不能适应时代的发展,我们应该过洋节;有的同学认为作为一名中国人,不应该丢弃传统,传统节日是所有中国人的生命印记。对此,你的观点是什么呢?
(2)请从下面给出的四个语句中,选择合适的句子,将四副对联补充完整,使之符合节日和对联的特点。(只填序号即可)
①往日牛郎常拭泪 ②山意冲寒欲放梅
③喜见树前闹杏花 ④开门迎春春满院
A.春节 B.清明节
上联:____________________ 上联:相逢马上纷桃雨
下联:抬头见喜喜事多 下联:____________________
C.七夕节 D.冬至节
上联:____________________ 上联:岸容待腊将舒柳
下联:今宵织女欲过桥 下联:____________________
阅读理解
(一)阅读下面古诗,完成各题。
望洞庭湖赠张丞相
孟浩然
八月湖水平,涵虚混太清。气蒸云梦泽,波撼岳阳城。
欲济无舟楫,端居耻圣明。坐观垂钓者,徒有羡鱼情。
11.“气蒸云梦泽,波撼岳阳城。”写出了洞庭湖怎样的气势?结合加点的字说一说。
12.这首诗抒发了作者怎样的感情?请简要分析。
(二)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各题。
我们鲁镇的习惯,本来是凡有出嫁的女儿,倘自己还未当家,夏间便大抵回到母家去消夏。那时我的祖母虽然还康健,但母亲也已分担了些家务,所以夏期便不能多日的归省了,只得在扫墓完毕之后,抽空去住几天,这时我便每年跟了我的母亲住在外祖母的家里。那地方叫平桥村,是一个离海边不远,极偏僻的,临河的小村庄;住户不满三十家,都种田,打鱼,只有一家很小的杂货店。但在我是乐土:因为我在这里不但得到优待,又可以免念“秩秩斯干幽幽南山”了。
和我一同玩的是许多小朋友,因为有了远客,他们也都从父母那里得了减少工作的许可,伴我来游戏。在小村里,一家的客,几乎也就是公共的。我们年纪都相仿,但论起行辈来,却至少是叔子,有几个还是太公,因为他们合村都同姓,是本家。然而我们是朋友,即使偶而吵闹起来,打了太公,一村的老老小小,也决没有一个会想出“犯上”这两个字来,而他们也百分之九十九不识字。
我们每天的事情大概是掘蚯蚓,掘来穿在铜丝做的小钩上,伏在河沿上去钓虾。虾是水世界里的呆子,决不惮用了自己的两个钳捧着钩尖送到嘴里去的,所以不半天便可以钓到一大碗。这虾照例是归我吃的。其次便是一同去放牛,但或者因为高等动物了的缘故罢,黄牛水牛都欺生,敢于欺侮我,因此我也总不敢走近身,只好远远地跟着,站着。这时候,小朋友们便不再原谅我会读“秩秩斯干”,却全都嘲笑起来了。
13.为什么平桥村“在我是乐土”
14.“这虾照例是归我吃的。”“照例”一词在这里有什么意思
15.“我”总不敢走近黄牛水牛,“这时候,小朋友们便不再原谅我会读‘秩秩斯干’,却全都嘲笑起来了”。“嘲笑”二字表现了小朋友对“我”的不友好,对吗 为什么
16.文中说“可以免念‘秩秩斯干幽幽南山’”,是否说明“我”小时候不爱读书呢 为什么
(三)阅读下面的材料,完成问题。
【材料一】
青菜是中国常见的蔬菜,深受人们的喜爱。在南方,青菜就是青菜。既名曰“青菜”,一定要绿油油的才讨喜。但在大部分北方人的眼中,“一份青菜”约等于“一份蔬菜”,内涵边际非常大,黄瓜、芹菜、莴笋、茄子、萝卜、白菜等都包括在内,可谓包罗万象。蔬菜品种众多,但在过去,因为种种条件限制,许多地方还是很难吃到新鲜多样的蔬菜。
如今,随着种植技术和物流运输的发展,设施蔬菜、高原夏菜、南菜北运等丰富着居民的“菜篮子”。一年四季、随时随地、各式各样,吃想吃的菜已经不再是难事。
(摘编自张君燕《餐桌上的青菜》等)
【材料二】
青菜口感清淡,是餐桌上的常客。冬日里民间有一道“青菜豆腐汤”。烧上一锅青菜,切几块豆腐放锅里,热气氤氲,一家人吃得浑身热乎乎的。
据说这道菜,还有个美好的寓意:青菜豆腐保平安。清代的 《本草纲目拾遗》中也说青菜“利肠胃,除胸烦,解酒渴,利大小便,和中止咳”。
青菜朴实无华,散发着平常日子里的烟火气,颇受文人墨客的喜爱。据说郑板桥当年流落苏北小镇时,在房门口贴了副对联:“一庭春雨瓢儿菜,满架秋风扁豆花。”想想,在一个偏僻的小镇,郑板桥自己种菜,过着清苦淡泊的生活,但他还能在寻常事物中看出一点儿动人的美来,歌咏生活。
(摘编自徐廷华《青菜》)
【材料三】
齐白石,湖南省湘潭县杏子坞人。他常以白菜、萝卜、蘑菇、柿子等蔬果入画,画中寄寓了深厚的精神内涵,画风亦俗亦雅,喜爱者甚多。
百财聚来 事事清白
17. 下列对材料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青菜在生活中十分常见,它的内涵边际在我国南北方存在较大差异。
B. 没有种植技术和物流运输的发展,居民就难有随时吃各种蔬菜的自由。
C. 引述清代的《本草纲目拾遗》材料,意在强调人们的生活离不开青菜。
D. 郑板桥和齐白石都善于从寻常事物中发现美,进而表现美、创造美。
18. 青菜受到人们喜爱的原因有哪些?请根据材料简要概括。
19. 校园艺术活动周期间,班级开展“艺术与生活”的主题活动,某小组准备推荐【材料三】中齐白石的两幅画作。请你结合材料,从命名用意角度拟写一段推介语,代表该小组在班级交流。
阅读下面文章,完成各题。
我说我
迟子建
①我生来是只“丑小鸭”,因为生于冰天雪地的北极村,所以不惧寒冷。小时候喜欢犟嘴,挨过母亲的打。挨打时,我咬紧牙关不哭,已是坚强,气的 妈妈骂我:“让你学刘胡兰呢?”
②我幼时淘气,爱往山里钻,爱往草滩钻,捉蝴蝶和蝈蝈,捅马蜂窝,钓小鱼,采山货,山野花,贪吃贪玩。那时曾有一些问题,令我想不明白:树木吃什么东西能生长?鱼为什么能在水里游?鸟儿为什么能在天空飞?野花如何有差紫嫣红的颜色?如今看来这些问题我仍旧没想明白,可见是童心未泯,长进不大。
③父亲是小学校长,在哈尔滨堵的中学,在20世纪五六十年代人烟稀少的大兴安岭,他就是秀才了。他吹拉弹唱样样都行,喜欢喝酒,顶撞上司,清高自负,极其善良。因为喜欢曹子建的《洛神赋》,就想当然地把我的名字冠以 “子建 ”二字,幸而我还能写点文章,否则迟家若是出了个叫 “子建 ”的农夫,他起的名字就是一个笑话了。父亲毛笔字写得好,在永安小镇时,每逢春节他都要铺开红纸,饱蘸笔墨书写对联。他鼓励已上初中的我编写对联,我欣然从命,有一些被他采纳后龙飞凤舞地写在纸上,贴在寒风凛冽的户外。看到门楣上贴着的对联内容是由我胡诌的,我便沾沾自喜了。那算是我最早的作品,编辑和发表者是父亲,我没有一文的报酬,读者只限于家人和左邻右舍。
④我喜欢小动物,养过一只毛色发灰的野猫,将它的腿缚在椅子上,否则它就乱窜乱跳,比老虎还要威风。我还养过狗。当然,这是些有兴趣的收养。最无聊的是养猪养鸡,这些家禽家家户户都养,没什么特点,尤其是猪,它食量惊人,放学后不得 不出去给它采菜回来烀食,把人累得头晕眼花的目的无非是让猪长膘,之后把它杀掉当成美餐分食,而食物又化成了田地的肥料,这样循环往复地一想,便觉无趣,觉得人是世界上最无聊的动物。
⑤大自然亲切的触摸使我渐渐对文字有了兴趣。我写作的动力往往来自于它们给我的感动。比如满月之夜的月光照着山林,你站在户外,看着远山蓝幽幽的剪影,感受着如丝绸般光滑涌动的月光,内心会有一种湿漉漉的感觉,这时候你就特别想用文字去表达这种情感。我爱飞雪,爱细雨,爱红霞漫卷的黄昏,爱冰封的河流,爱漫漫长冬的温存炉火。直到如今,大自然给了我意外的感动后,我仍会怦然心动,文思泉涌。
⑥我出身的家庭清贫,但充满暖意;我出生之地文化底蕴不深厚,但大自然却积蓄了足够的能量给予我遐想的空间;我的祖父和父亲早逝,亲人的离去让我过早感 觉到人世间的沧桑和无常。我明白一朵云聚了会散,一朵花儿开了会谢,河水总是向前流,春夏秋冬,日月更迭,周而复始。大自然的四季轮回,令我们每时每刻都能感受到,让我们明白它们是万古长青的,而人生的四季戛然而止后,我们还看不到人的轮回,只能用心灵去体悟、发现和领会。我渴望着年事已高时能做到 “不说人间陈俗事,声声只赞白莲花”,能够在老眼昏花时看到人生真正的绚烂境界,那将是一种大喜悦、大感动。
⑦对于生活,我觉得庸常的就是美好的。平常的日子浸润着人世间的酸甜苦辣的情感,让你能尽情品咂。对于文学,我觉得应持有朴素 的情感,因 为生活是变幻莫测的,朴素的情感能使文学中的生活焕发出某种诗意,能使作家葆有一颗平常心和永不褪色的童心,而这些在我看来都是一个作家最应具备的素质。
20.本文作者主要运用了 的表达方式,“我说”了“我”的 。
21.文章第③段为什么要用较长的篇幅写父亲
22.文章第⑤段“满月之夜的月光照着山林,站在户外,看着远山蓝幽幽的剪影,感受着如丝如缎般光滑涌动的月光,内心 会有一种湿漉漉的感觉”,作者如何运用比喻的修辞使语言生动形象?其中“湿漉漉的感觉” 是指 中的 。(选用本段中的两个词语填空。)
23.请你谈谈你对第⑥段“不说人间陈俗事,声声只赞白莲花”的理解理解。
三、写作
24.你也许去过很多地方,也许很少外出,但你一定接触过不少你感兴趣的东西,并为此去探索,或者游学,或者实验,或者比赛,或者参加社会实践活动,或者查找资料……总之,你亲身体验过,实践过,并留下了深刻印象,获得了一些启示。请你以“体验______”为题,写一篇作文,600字以上。要求:①将题目补充完整;②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校名、人名。
答案
1、B 2.B 3.C 4.B 5.B 6.C 7.D 8.(1)胡不归 胡为乎中露 (2)纵我不往 子宁不嗣音 (3)城阙辅三秦 同是宦游人 (4)涵虚混太清 波撼岳阳城 9.(1)上面这段出自《钢铁是怎样炼成的》,作品的主人公是: 保尔柯察金 。
(2)答:他敢于向命运挑战,自强不息,奋发向上的精神;保尔崇高的革命理想,高尚的道德情操,忘我的献身精神,坚强的斗争意志,乐观的生活态度,以及明确的人生目标,都是我们学习的榜样。
10.(1)示例:我们应该认真传承民族文化,过好传统节日,但在继承发扬传统节日的同时,我们也不要盲目排斥洋节。
(2)A.④ B.③ C.① D.②
11.这两句写笼罩在湖上的水气蒸腾,吞没了云、梦二泽,西南风起时,波涛奔腾,涌向东北岸,好像要摇动岳阳城似的。“蒸——蒸腾”“撼——摇动”,都是动词,生动形象地写出了庭湖壮丽的景象和磅礴的气势 。
12.本诗委婉地表达了诗人想做官而没人引荐,不能为民谋利的苦衷;希望能够出仕,一展才华,做一番事业。
13.(1)“我”在平桥村受到优待;(2)可以免念“秩秩斯干幽幽南山”;(3)许多小朋友伴“我”来游戏,掘蚯蚓,钓虾,放牛。
14.“照例”说明以往就如此,体现平桥村人的纯朴好客与友善。
15.不对,“嘲笑”体现了儿童的天真无邪。
16.答案不是“我”不爱读书,主要是表现“我”对平桥村生活的热爱,对深奥难懂的封建教育内容的反感。
17、C
18、因为青菜具有食用价值、药用价值和审美价值。
19、示例:《百财聚来》以白菜、萝卜、蘑菇三种蔬菜入画,三种泛指多种,“白菜”谐音“百财”,百财汇聚,寓意财源广进。《事事清白》以柿子、白菜入画,“柿”谐音“事”,“白菜”叶青茎白,寓意清清白白做事。这两幅画命名寓意美好,雅俗共赏。
20.叙述(记叙)。写作者经历和感悟
21.第③段作者写了父亲的才气对“我”的熏陶、父亲给我起的名字中蕴含的期盼、父亲鼓励“我”编写对联。从三个方面写出了我受父亲的影响走上了写作的道路。
22. 用光滑的丝绸涌动生动形象地描绘满月之夜轻柔的月光不断移动照着山林的状态,表现了作者对大自然的心动。透过人生百态,感悟人生真谛,从而做到拒绝陈旧庸俗,歌颂美好人生,达到至真至善至美的境界。
23. 持有朴素的情感,能使文学中的生活焕发出某种 诗意,能葆有一颗平常心和永不褪色的童心。变幻莫测的,朴素的情感能使文学中的生活焕发出某种诗意。能使作家葆有一颗平常心和永不褪色的童心。
24、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