惠东县2023-2024学年第一学期高一年级期中学业质量监测
语文
2023.11
本试卷共8页。23小题,满分150分,考试用时150分钟.
注意事项:
1,答卷前,考生务必用黑色字迹的钢笔或签字笔将自己的姓名、考号填写在答题卷上。
2.选择题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卷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
涂其它答案:不能答在试参上。
3.非选择题必须用黑色字迹的钢笔或签字笔作答,答案必须写在答题卷各题目指定区斌内的相应位置上:如需改
动,先划掉原来的答案,然后再写上新的答案:不准使用铅笔和涂改液.
不按以上要求作答的答案无放。
4,考生必须保持答题卡的整洁,考试结束后,将答题卷收回。
一、现代文阅读(35分)
(一)现代文阅读!(本题共5小题,共19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5题。
材料一:
青少年处于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形成的关镀期,青少年时期受到的启迪和教育,对一生都有着至
关重要的影响。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共中央政治局第三十九次集体学习时要求,“教育引导群众特别是青少
年更好认识和认同中华文明,增强做中国人的志气、骨气、底气”。让中华文明深深烙印在青少年思想认
知中,必将助力他们成为可堪大用、能担重任的栋梁之材。
一个人只有明大德、守公德、严私德,其才方能用得其所。习近平总书记在会见第一届全国文明家庭
代表时回忆:“我从小就看我妈妈给我买的小人书《岳飞传》,有十几本,其中一本就是讲‘岳母刺字’,
精忠报国在我脑海中留下的印象很深。”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文明的智慧结晶和精华所在,蕴藏着中
国社会赖以生存发展的价值观和中华民族的文化基因。像“国家兴亡,匹夫有责”蕴藏的爱国情怀,像“天
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体现的奋斗精神,像“得黄金百,不如得季布一诺”阐明的诚信原则,都可以成
为今天构筑中国精神、中国价值、中国力量的宝贵财富。把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丰富人文精神和道德理念
传递给青少年,可以引导他们增进做人的气节、形成美好的心灵,长大后成为对国家和人民有用的人。
广大青少年自觉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培根铸魂,用中华文明启智润心,关志追求更有高度、更有境界、
更有品位的人生,一定能激发推动中华民族勇毅前行、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的磅礴力量。
(摘编自康岩《让青少年“更好认识和认同中华文明”》)
材料二:
2022年7月16日出版的第14期《求是》杂志发表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文章《把中国文明历史研究引向深
入,增强历史自觉坚定文化自信》,文章指出,要让更多文物和文化遗产活起来,营造传承中华文明的浓
厚社会氛围。积极推进文物保护利用和文化遗产保护传承,传播更多承载中华文化、中国精神的价值符号
和文化产品。
“不学燕雀存小志,常慕鸿鹄以高翔。”青少年是祖国的希望、民族的未来,青少年阶段也是世界观、
人生观、价值观形成的关键时期,因此让中华文明深深洛印在青少年思想认知中,必将助力他们树立鸿鹄
之志,为未来他们成为可堪大用、能担重任的栋梁之材夯实基础。正所谓“立志而圣则圣矣,立志而贤则
语文试卷共8页第1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