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省清远市211联盟2024-2025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联考语文试题(PDF版,含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广东省清远市211联盟2024-2025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联考语文试题(PDF版,含答案)
格式 pdf
文件大小 2.0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5-05-04 21:57:52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清远市20242025学年第二学期中段三校联考
高一语文科试卷
注意事项:
1.本试卷满分15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
2.答题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等填写在答题卡的相应位置。
3.全部答案在答题卡上完成,答在本试题卷上无效。
4.回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
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千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
5.考试结束后,将本试题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一、现代文阅读(35分)
(一)现代文阅读1(本题共5小题,19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一5题。
材料一:
人物视角叙事是古代小说常用的叙事观,点,《红楼梦》可以从每个章节的不同人物视角来
读,对同一件事也可以从不同人眼中写出。黛玉进府,是贵族少女兼伶仃孤女角度:刘姥姥进大
观园是穷人兼世故老妪角度;查抄大观园是从权力顶峰跌落的王熙凤角度。这是作者熟谙人物
视角叙事的结果。曹雪芹善于使用人物视角叙事,喜欢变换视角,目标却始终围绕着贾宝玉和
贾府盛衰。《红楼梦》人物视角叙事既考究且华丽,站在叙事视角的人物一定有特别深刻的叙事
角度,他(或她)和所叙之事或人又肯定有重要联系。
在《红楼梦》前三回中得到详尽外貌描写的依次是熙风、宝玉、黛玉。熙风和宝玉都映现在
黛玉眼中,黛玉到荣国府,王熙凤说:“天下真有这样标致的人物,我今儿才算见了。”她夸黛玉长
得好,主要为逗老祖宗开心,所以还有下边的话:“这通身的气派,竟不像老祖宗的外孙女儿,竟
是个嫡亲的孙女。”至于黛玉标致到什么程度?曹雪芹却故意不写,他要将黛玉的外貌放到最应
该观察的人眼中写,蜂珠仙草只能在神瑛侍者面前显露绝世风姿。林黛玉“两弯似蹙非蹙胃烟
眉,一双似喜非喜含情目”必须从贾宝玉眼中看出,且要接着说:“这个妹妹我曾见过的。”从林黛
玉眼中,贾宝玉“面若中秋之月,色若春晓之花”的外貌得到了详尽展示,他的通灵玉却绝对不能
从林黛玉眼中叙出,所以当袭人要拿通灵玉给黛玉看时,被婉拒。贾宝玉的通灵玉只能从最终
克现了“金玉良缘”的薛宝钗眼中叙出。每个情节都有一个主要的人物叙事视角,一丝不苟又一
丝不乱。多种叙事视角的综合运用和自如转换,是《红楼梦》取得前所未有叙事成就的主要
原因。
(摘编自马瑞芳《红楼故事及文本写作》)
【高一第二学期中段三校联考语文卷第1页(共8页)】
5382A
材料二:
《红楼梦》主题历来众说纷纭,正如鲁迅所言,经学家见《易》,道学家见淫,才子见缠绵,革命
家见排满…持自传说、索引说、阶级斗争说者亦众,此现象实隔正常。有些文学作品就像饺
子,就为了中间那口馅儿:有些文学作品就像点缀在西瓜里的那些籽儿,人间百态尽在其中。其
实开篇作者就借空空道人说出,即“大旨谈情”。《红楼梦》可称为“言情小说”,但与现代意义的
“言情小说”不同。我们可以从“情”字来赏析《红楼梦》的主题思想:
第一层境界,是将“情”理解为爱情之情,认为《红楼梦》单纯是一部写宝黛爱情的书。若如
此看待红楼,可谓未窥门径,枉费曹公十年辛苦。
第二层境界,认为《红楼梦》是为闺阁立传、为女儿正名。刘鹗《老残游记》言:雪芹之大痛深
悲,乃是为“千红”一哭,为“万艳”同悲。宝玉在女子面前自卑、自轻、自我否定、自我牺牲。与玉
钏儿一起,他烫了手,反急问玉钏儿烫着没有。龄官画蔷,天降大雨,他只顾提醒龄官“快避雨去
罢”,却不在意自己也在雨中。受父管打,黛玉来探,却只嚷不疼,希望黛玉不要伤心…
第三层境界借写宝玉对女子的珍重体贴,探究人与人应该如何相处。体贴,以己之心体人
之心,即“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这也是“仁”的内核。当时“仁”道日渐僵化,而作为躯壳的“礼”
反据要津,《红楼梦》中亦有暗讽,贾敬死后,贾珍、贾蓉“直哭到天亮喉咙都哑了方住”,回府后便
寻欢作乐。而宝玉形象是对“仁”“礼”平衡的一次拔乱反正。有人说《红楼梦》的内核是对封建
道德的反抗,宝玉就是代表。实则大谬,宝玉蔑视的是虚伪,是虚礼,而非道德。他领会到了仁
道精髓,即体贴,是真道德的践行者。
第四层境界,《红楼梦》不仅是仁爱之书,更是充满无限情怀的天真之书、博爱之书。仁道建
立在人与人的关系之上,推己及人,即可得仁。宝玉对一切美好、纯净的事物都充满关爱,第三
十五回说宝玉“看见燕子,就和燕子说话;河里看见了鱼,就和鱼说话;见了星星月亮,不是长吁
短叹,就是咕咕哝哝…”宝玉之“多情而善感”毫无矫揉,发乎真心,他有仁心,坚持、热爱、有信
仰;他有诗心,天真、浪漫、充满想象。二者结合,便是宝玉这个“混世魔王”的真实面貌,而这或
许也是《红楼梦》一书“大旨谈情”之“情”的真实面貌。
(滴编自王学良《如何赏析作为“言情小说”的〈红楼梦)》)
材料三:
《红楼梦》是小说,是文学艺术,表达思想的方式是塑造典型形象,使用的语言是生活语言。
作者只用寥寥数笔就勾勒出人物形象,并且语言具有鲜明个性特,点。第二十四回自“贾芸出了
荣国府回来”至“一面翅想着脚儿去了”,一千八百多字,却写了四个人:贾芸的舅舅卜世人、贯芸
的舅妈、醉金刚倪二和贾芸。前面三人虽然都只是寥寥数笔,但俱各传神。卜世人夫妇的都吝
和倪二的仗义,皆历历如绘。人物的语言也符合各自的身份和性格。“一碗茶也争,我难道手里
有蜜!”这是初恋中的智能的语言,反映她心里的甜意。“你忙什么!金簪子掉在井里头,有你的
只是有你的。”这是金钏的语言,反映她因受宝玉的赏爱而心悦意肯、别无他虑的心态。“·呦呦
鹿鸣,荷叶浮萍’,小的不敢撒谎”。这是李贵的语言,反映他护送宝玉读书,但不识字,也不理会
读书,只是从旁听闻的状况。《红楼梦》里最能言善语的要数林黛玉、王熙凤、红玉、麝月几人
【高一第二学期中段三校联考语文卷第2页(共8页)】
5382A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