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下 第五单元整本书阅读 《钢铁是怎样炼成的》课件(共30张ppt)

文档属性

名称 七下 第五单元整本书阅读 《钢铁是怎样炼成的》课件(共30张ppt)
格式 pptx
文件大小 13.8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5-05-04 21:42:07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30张PPT)


【苏】奥斯特洛夫斯基 ◎ 著
先看一个有关保尔的爱情视频
仅供娱乐,请勿当真
生命对于每个人只有一次,人的一生应当这样度过,当他回首往事的时候,他不会因为虚度年华而悔恨,也不会因为碌碌无为而羞愧;这样在临死的时候,他就能够说:我已把自己的整个生命和全部精力,都献给了世界上最壮丽的事业——为全人类的自由解放而斗争。
——奥斯特洛夫斯基:《钢铁是怎样炼成的》
目录
一、资料速查 二、主要人物
三、主题探讨 四、课后习题
CONTENTS
一、资料速查
作 者
尼古拉·阿列克谢耶维奇·奥斯特洛夫斯基(Николай Алексеевич Островский,1904年9月29日~1936年12月22日),苏联著名无产阶级革命家、作家、布尔什维克战士。
1904年9月29日出生于工人家庭,因家境贫寒,11岁便开始当童工 ,15岁上战场,16岁在战斗中不幸身受重伤,23岁双目失明,25岁身体瘫痪,1936年12月22日去世,年仅32岁。
他历时三载,克服难以想象的困难,创作了《钢铁是怎样炼成的》这部不朽的杰作,实现了重返战斗岗位的理想。
这是一部闪烁着崇高理想主义光芒的自传性长篇小说。故事取材于作者自己的亲身经历,以自己为原型塑造了保尔·柯察金这一个平凡又伟大的英雄形象。热情歌颂了为祖国而战的苏联年轻一代,展示了他们的成长历程和精神风貌。
小说分为两个部分:第一部分描写国内战争,第二部分描写经济恢复和社会主义建设。
作品概述
作者与保尔的关联
奥斯特洛夫斯基 关联 保尔·柯察金
贫困工人家庭 出身贫困 贫困铁路工人家庭
在火车站食堂当锅炉工 少年苦难 在车站食堂当杂役
1919年加入共青团,参加红军奔赴前线;1920年在战斗中身负重伤 参加革命战场受伤 参加革命,在战场上冲锋陷阵;在一次战斗中头部受重伤
1927年由于病情恶化而全身瘫痪,后双目失明 身体状况 全身瘫痪,双目失明
1930-1933年完成《钢铁是怎样炼成的》,1934年开始创作《暴风雨所诞生的》 病榻著书 在秘书加莉亚的帮助下写完了《暴风雨所诞生的》
艺术特色
①通过环境描写(包括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展现人物性格。小说分为两大部分:第一部分描写国内战争,第二部分描写经济恢复和社会主义建设。保尔正是在这样的社会背景中成长起来的。就自然环境来说,对景物的描写往往根据表现人物精神风貌的需要来定。如:保尔战胜伤寒后的环境描写,"雪已开始融化,雪水汇成的小水洼在阳光下闪闪发亮。外面已经是冰雪消融的早春天气了"。
②刻画人物性格时,作者采用了多种艺术手法:首先,作者善于运用振奋人心的独白和发人深省的格言警句来表现人物性格;其次,穿插必要的书信和日记,真实地反映人物性格;再次,抒情插叙,突显人物形象。
文学价值
《钢铁是怎样炼成的》这部小说富有传奇色彩,主人公保尔·柯察金身上所体现出的英雄主义、理想主义、献身主义精神影响了一代又一代人。本书作者奥斯特洛夫斯基以自己为原型构思小说,使小说颇具自传色彩,并且这部小说的语言简洁优美,富有表现力。《钢铁是怎样炼成的》是一部文学价值极高的红色经典著作。
二、主要人物
小说人物形象
个性倔强,充满青春活力,对共产主义事业抱着坚定不移的信念, 他身上凝聚着那个时代最美好的精神品质:为理想而献身的精神,钢铁般的意志,顽强奋斗的高贵品质。在革命斗争中锻炼和党的教育下成长的共产主义战士。
保尔.柯察金
——是保尔少年的伙伴,青年的恋人,善良大方、热情,没有嘲弄和侮辱保尔,但身上有强烈的小资产阶级情调,由于贪恋安逸的生活,蜕变成时代的落伍者和寄生虫。
冬妮亚
——共产党员,一个坚强的红军战士,勇敢、机智,善于领导和组织群众,他在革命斗争中很好地团结了广大的工人,教育了无数的青年,对敌人有火一般的愤怒与憎恨,不屈不挠地和剥削者做顽强的斗争。保尔·柯察金就是深受他的教育和培养而成长起来的。
朱赫来
——他是保尔的哥哥,一个火车司机,钳工,市苏维埃主席。他具有工人阶级的高贵品质,和敌人进行了不懈的斗争。
——优秀的共产党员,心地善良,干练勇敢,善于出谋划策,有着顽强的革命意志,爱憎分明,热爱共产主义,憎恨剥削阶级。
阿尔焦姆
丽达
三、重要情节
苦难的童年:
被赶出
学校
到车站饭堂当工人
结识朱赫来
结识冬
妮亚
朱赫来
被抓进
监狱
被误放
逃到 家
哥哥送其上战场
发电厂当学徒

冬妮亚
战场上的搏杀:
英勇战斗,腿受伤
骑兵连激战,
伤愈右眼失明
与冬妮娅分手
回到地方参加肃反
劳累过度昏倒
受伤昏迷
工地上
的磨练:
去铁路工厂任团支书
结识
筑路
在艰苦环境下带领小分队走在前列
染伤寒+肺炎
误传死讯
烈士墓前感悟人生
丽达
病榻上的斗争:
结识达雅
重返岗位,重新入党
丧失劳动力
疗养动手术
领残疾证,开始创作
想自杀
与 结婚
瘫痪失明
继续写作
与死神抗争
发表作品
达雅
保尔的四次死里逃生
把握重要情节1
1)第一次是在与波兰白军的战斗中,保尔的腿受
伤了并得了伤寒;
2)第二次是在骑兵连的一次激战中,头部受重伤,右眼失明,危及性命。
3)第三次是繁重紧张的肃反工作击倒了本身就有
伤病的保尔,使他不得不休息。
4)第四次是修路时,保尔不幸染上了伤寒和大叶
性肺炎,最终死里逃生。
保尔的死里逃生(另外)
把握重要情节2
1)第1次是为救朱赫来被捕,经受严刑拷打宁死
不屈,后被误放而逃生。
2)第2次是战胜自杀念头之后,保尔做副甲状腺
切除手术,死神先后三次降临,最终死里逃生。
清楚人物性格与情节对应的关系
①性格要具体并和情节一一对应
②要注意人物的两面性
坚强勇敢、具有反抗精神、
崇高的理想(信仰)、乐观豁达死亡性格
为理想而献身的精神、钢铁般的意志、
顽强奋斗的高贵品质。
回顾:保尔的形象(性格)
1、在神甫的发面里放烟丝——
2、救朱赫来被关进监狱,严刑拷打,不 屈服——
3、多次死里逃生,依然忘我工作——
说说下面的情节分别表现保尔怎样的性格?
具有反抗精神
坚强勇敢、钢铁般的意志
为理想而献身的精神
合作探究
4、和心爱的姑娘分手,坚强面对——
5、筑路时,战胜各种困难,带领小分队走在前列——
6、瘫痪后动手术,死神三次与其擦肩而过,醒来后依然笑着安慰妻子——
钢铁般的意志
钢铁般的意志、顽强奋斗的高贵品质
乐观积极、钢铁般的意志
名著分享
1.勇救朱赫来;
2.闪光的感言;
3.打消自杀念头;
4.筑路(与冬妮亚重逢)
勇救朱赫来
1.故事情节
一天,朱赫来被白匪军抓走了。保尔到处打听他的下落,在匪兵押送朱赫来的途中,保尔猛扑过去,把匪兵打倒在壕沟里,与朱赫来一起逃走了。由于波兰贵族李斯真斯基的儿子维克多的告密,保尔被抓进了监狱。
莉莎告诉了冬妮亚有关保尔袭击押送兵的事,冬妮亚担心维克多告密,去保尔家找保尔但迟了,最终知道保尔已经被捕。
2.体现精神
保尔在救出朱赫的过程中体现了他顽强的意志、无畏的勇气、果断的动作以及冷静的思考,这些都是他作为一名特种作战人员的重要性格特质。他的行动可以作为其他特种作战人员的好榜样,令人敬佩。
闪光的感言
保尔不知不觉走到松林跟前,在岔路口停住了。右边是阴森森的老监狱,有一道高的尖头木栅栏,把它和松林隔开。监狱后面是医院的白色楼房。就是在这里,在这空旷的广场上,瓦莉亚和她的同志们被绞死了。保尔在原来设置绞架的地方默默地站了一会儿,然后走向陡坡,顺坡下去,到了埋葬烈士的墓地。不知道是哪个有心人,在坟墓周围摆上了用云杉枝编的花圈,像给这块小小的墓地修了一道绿色的围墙。陡坡上挺拔的松树高高矗立,峡谷的斜坡上绿草如茵。这里是小城的边缘,寂静而冷清。松林在低语,春天的大地在复苏,散发着潮湿的泥土气息。同志们就是在这里英勇就义的。他们为那些出生即贫贱、落地便为奴的人能过上美好的生活,献出了自己的生命。保尔慢慢地摘下了帽子。悲痛,巨大的悲痛,充满了他的心。人最宝贵的是生命。生命每个人只有一次。人的一生应当这样度过:回首往事,他不会因为虚度年华而悔恨,也不会因为卑鄙庸俗而羞愧;临终之际,他能够说:“我的整个生命和全部精力,都献给了世界上最壮丽的事业——为解放全人类而斗争。”要抓紧时间赶快生活,因为一场莫名其妙的疾病,或者一个意外的悲惨事件,都会使生命中断。
  保尔怀着这样的思想,离开了烈士墓。
1.故事情节
2.作用
劫后重生的保尔,在烈士墓前对人生、对革命理想作了一番深刻的思考,从中悟出了正是这种伟大的精神力量铸造了他钢铁般的意志。,为保尔的一生做了诠释。
打消自杀念头
保尔全身瘫痪、双目失明后,非常苦恼,不能自拔。他产生了自杀的念头,自杀就等于背叛革命——正因为如此,手枪的枪口才那样“鄙夷地瞪着保尔的眼睛”,于是,他以冷酷无情的严峻态度谴责自己说:“老兄,你平时说什么要干出一番英雄事业来,原来全是纸上谈兵!……你有没有尝试过战胜这种生活!……你已经尽了最大努力设法冲出这个铁环吗?即使到了生活实在难以忍受的时候,也要想办法活下去。要使生活变得更有益。没有比掉队更可怕的了。”
1.故事情节
2.为什么
因为保尔受了重伤,永远没有归队的希望,他失去最宝贵的东西——战斗的能力,他再也无法与战友们一起并肩战斗了,眼看自己病情日益恶化,保尔才起了开枪自杀的念头,可保尔最终以钢铁般的顽强意志战胜了软弱也战胜了自我,他认为活着有困难就自杀,是最懦弱的做法,应当尽自己一切努力,去战胜这种生活,使生命变得有益于人民,所以保尔又打消自杀的念头。他已经失去了最宝贵的东西——战斗的能力,活着还有什么用呢?在今天,在凄凉的明天,他用什么来证明自己生活得有价值呢?又有什么来充实自己的生活呢?光是吃、喝、呼吸吗?当一名力不从心的旁观者看着战友们向前冲杀吗?就这样成为战斗队伍的累赘吗?他想起了基铺无产阶级的领袖叶夫格妮亚;博什。这位久经考验的女地下工作者得了肺结核,丧失了工作能力,不久前自杀身亡。她在简短的留言中解释了这样做的理由:“我不能接受生活得施舍。既然成了自己的党的病患,我认为继续活下去是不必要的。
筑路(与冬妮娅重逢)
“冬妮亚跟他并排走着:‘老实说,我真没想到你会弄成这个样子,难道你不能在现在的政府找一个比挖土好一点的差事吗。我还以为你早就当了委员或是什么同样的职位了呢,你的生活怎么搞得这样惨呀。’保尔站住了,惊奇地看了她一眼:‘我也没有想到你会这么……这么酸臭。’他想了一想,才找到了这个比较温和的字眼。冬妮亚的脸红到了耳根。‘你还是那么粗鲁。’‘不,说实话,我的粗鲁比你的所谓礼貌要好得多。两年以前,你还好一些,那时候你还敢跟一个工人握手,现在的你浑身散发着卫生球的气味,说句老实话,现在我和你已经没有可说的了。”
1.故事情节
保尔与冬妮亚彻底决裂的态度,表现了一个无产阶级战士的原则立场。冬妮亚固然是保尔的初恋,但随着时间的发展,冬妮亚受资产阶级生活习惯长期熏陶所特有的小姐气派渐渐显露出来。她不理解保尔认为保尔应该去“当委员”,不应该在这里挖土。保尔清醒而痛苦地认识到两人在思想上的距离越来越大,而且确定自己不能影响她,毅然与她决裂,这正是保尔在思想上成熟的表现,是保尔在革命的大熔炉中锻炼成一块特殊的无产阶级钢材的结果。
2.为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