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49张PPT)
第6单元主题阅读(答题技巧+精选阅读)
2024-2025学年五年级语文下册 部编版
1.课外阅读。
感恩的习惯
小侄儿在乡下读书,三年级要学英语,便利用暑假提前随我入城。学习之余,他每天总要画张画给我:或大或小的白纸,用铅笔勾出一花一草或一小人,写上一行不算整齐的铅笔字,有时是:“姑姑,谢谢你!”有时是:“姑姑,你辛苦了!”
我问小侄儿:“干吗送我礼物?”不善言谈的侄儿红了脸,轻声说:“老师教的。老师让每个小朋友们都要学会感恩。任何时候受到帮助,都能不忘了说谢谢。”我说:“姑姑是家里人,还用客气吗?”小侄儿说:“家里人,更不能心安理得。”
小侄儿的话让我感动了好长时间。我不知道是怎样的老师,
能让孩子养成如此好的习惯。侄儿的行为,竟在潜移默化中改变了我。
第一次,在我过生日时,我为母亲买了件羊绒衫,花掉三个月稿费。母亲摸了又摸,不相信地问我:“这么薄的东西,能比羊毛衫暖和?”冬天过了一大半,母亲也未曾舍得穿,倒是拿出来看过多次,每次都仿佛看自己熟睡的孩子,有一点折痕,都抹了又抹。她幸福地眯着眼睛,骂我浪费。这一切都深印在我的脑海中。我为母亲创造了快乐,也分享着母亲的快乐。
第一次,在父亲节,牵了父亲的手祝他快乐。父亲不善言辞,以前一个月和我说的话,加起来没有母亲和我一天说的话多。我曾羡慕人家的女儿勾着父亲脖子撒娇,为自己有父亲没父爱而伤心。现在想来,没有父亲起早贪黑,用辛苦的劳动铺平我的大学之路,我又怎能有今天?
不知是不是因为我成人后,第一次牵了父亲的手,他和我的话竟多了起来。这让我悟得:原来家庭成员之间的爱,也需要表达。
感恩之习,不仅给我创造了生机,亦给我的女儿带来了希望。耳濡目染中,7岁的女儿亦学会了感恩。有一次,她英语考了100分,她说成绩的取得,是老师和她一起努力的结果,于是自己动手制作了谢师卡送给老师。后来的课堂上,老师提问她的次数,竟因此增多了。她终于不再害羞,敢于举手发言了。
(1)第一段的事例在全文中起着哪些重要的作用?请列举出来。
(2)哪里体现了“家庭成员之间的爱”?这种爱为什么需要表达?
(3)根据解释写出成语。(文中)
不擅长解说事情或与人交谈。 __________
不善言辞
心情安定,觉得事情理所当然。 __________
在不知不觉中产生影响。 __________ 。
【解析】(1)考查了事例的作用,注意结合联系上下文来分析,结合第一段看,引出下文关于感恩的一系列故事和感恩的主旨;设置“为什么送我礼物”的悬念,吸引读者阅读后文。
(2)考查了课文的理解,结合四、五、六自然段,分别写了三件事,“我”给妈妈买衣服、“我”拉爸爸的手、小侄送“我”礼物,体现了“家庭成员之间的爱”。第二问需要从全文着手,整体感知文章的思想内容,有一定难度,所以答案无需深层挖掘,合理即可
(3)考查了根据意思写成语,注意结合意思从短文中找出。
心安理得
潜移默化
故答案为:
(1)引出下文;设置悬念,吸引读者阅读兴趣等。
(2)“我”给妈妈买衣服、“我”拉爸爸的手、小侄送“我”礼物;因为即便是亲人之间,爱不表达出来也不会感到那么温暖,而且既然感觉到了爱,就一定会自然流露出来。
(3)不善言辞 心安理得 潜移默化
2.拓展阅读。
古代杞国有个人担心天会塌、地会陷,自己无处存身,便食不下咽,寝不安席。另外又有个人为这个杞国人的忧愁而忧愁,就去开导他,说:“天不过是积聚的气体罢了,没有哪个地方没有空气的。你一举一动,一呼一吸,整天都在天空里活动,怎么还担心天会塌下来呢?”
那人说:“天是气体,那日、月、星、辰不就会掉下来吗?”
开导他的人说:“日、月、星、辰也是空气中发光的东西,即使掉下来,也不会伤害什么。”
那人又说:“如果地陷下去怎么办?”
开导他的人说:“地不过是堆积的土块罢了,填满了四处,
没有什么地方是没有土块的,你行走跳跃,整天都在地上活动,怎么还担心地会陷下去呢?”
那个杞国人才放下心来,很高兴;开导他的人也放了心,很高兴。
(1)给这则寓言故事拟一个恰当的标题: __________ 。
(2)这个杞国人在担忧 ________ 、 ________ ,他的具体表现是 __________ 、 __________ 。
(3)“你一举一动,一呼一吸,整天都在天空里活动,怎么还担心天会塌下来呢?”将这个句子改为陈述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杞人忧天
天会塌
地会陷
食不下咽
寝不安席
你一举一动,一呼一吸,整天都在天空里活动,不要担心天会塌下来。
(4)这个故事的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____ 。
A.这个短文告诉人们不要毫无根据地忧虑和担心。
B.开导杞人的热心人,他对天地星月的解释,是很科学的。
C.这则寓言故事运用对话刻画人物,人物形象分明。
D.这是一则益智寓言,写了忧天者与忧人者两种人。
【解析】(1)考查给文章拟写标题。由“古代杞国有个人担心天会塌、地会陷,自己无处存身,便食不下咽,寝不安席”及下文内容可概括为:杞人忧天。
(2)考查信息的提取。由“古代杞国有个人担心天会塌、地会陷,自己无处存身,便食不下咽,
B
寝不安席”中提取:天会塌、地会陷、食不下咽、寝不安席。
(3)考查句式的变换。由“怎么还担心天会塌下来呢?”可知,原句是一个反问句。整个句子改为陈述句应为:你一举一动,一呼一吸,整天都在天空里活动,不要担心天会塌下来。
(4)考查对内容的理解。B.“他对天地星月的解释,是很科学的”错误。这些话只是这个人开导人的话,并不是科学原理。故选:B。
故答案为:
(1)杞人忧天;
(2)天会塌 地会陷 食不下咽 寝不安席;
(3)你一举一动,一呼一吸,整天都在天空里活动,不要担心天会塌下来。
(4)B。
3.阅读。
友谊的分量
有一天,一只老山羊爬山时把腿摔坏了,请毛驴把他背回家。
毛驴向他要十斤山芋做报酬,老山羊只好一瘸一拐地走了。
过了一会儿,老山羊骑在牛大哥的背上缓缓走来,毛驴于是问:“牛哥,它出多少山芋请你背它?”“千斤!”毛驴冷笑道:“十斤山芋还不干呢?千斤!你可别做梦了!”牛大哥认真地说道:“不是我别做梦了,而是你别糊涂了!十斤山芋算得了什么?友谊的分量才重千斤呀!”
毛驴听了牛大哥的一席话,站在那儿扇了扇长长的耳朵,垂下头不好意思地走了。
(1)给下面词中加点字选择正确的读音,在下面画横线。
毛驴(lǘ lú) ____ 山芋(yù yú) ____ 友谊(yí yì) ____
分(fēn fèn)量 _____ 耳朵(duō duo) _____ 垂(chuí shuí)下头 ______
(2)找出下列各词的近义词:
缓缓-- _____ 友谊-- _____
(3)文中的“千斤!”这句话是谁说的,请在正确的里打“√”。
①毛驴说的。 ____
②牛大哥说的。 ____
③老山羊说的。 ____
(4)读了这篇寓言故事,你最喜欢谁?为什么?
慢慢
友情
·
lǘ
·
yù
·
yì
·
fèn
·
duo
·
chuí
×
√
×
(5)这篇寓言故事告诉我们: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解析】(1)考查学生对拼音的掌握。正确运用声母、韵母、声调。记熟汉语拼音声母和韵母的读音,然后再将字母组合起来拼读,要注意声调。 驴读“lǘ”;芋读“yù”;谊读“yì”;分读“fèn”名位、职责、权利的限度。读“fēn”区划开;由整体中取出或产生出一部分。故分量读“fèn”;耳朵的“朵”没有声调。故读“duo”;垂读“chuí”。
(2)考查了近义词。缓缓:形容事物的发展规律。故近义词为“慢慢”。 友谊:朋友间深厚的感情、亲密的关系。故近义词为“友情”。
这篇寓言故事告诉我们当朋友有困难,我们有能力帮助时,要不计报酬,助人为乐,友谊比任何东西都珍贵。
(3)考查了内容理解。仔细读读原文,可找到答案。 从:牛大哥认真地说道:“不是我别做梦了,而是你别糊涂了!十斤山芋算得了什么?友谊的分量才重千斤呀!”可知,是牛大哥说的。故 ②√。
(4)考查思维拓展。理解内容结合实际,要树立正确的价值观。读了这篇寓言故事,我最喜欢牛大哥,因为他助人为乐,不计报酬。
(5)考查了主题的理解。童话题材的阅读题,解答的关键是要能感悟出作者通过此故事,想要揭示一个什么问题。这篇寓言故事告诉我们当朋友有困难,我们有能力帮助时,要不计报酬,助人为乐,友谊比任何东西都珍贵。
故答案为:
(1)lǘ; yù; yì; fèn; duo;chuí
(2)慢慢;友情;
(3)②√。
(4)我最喜欢牛大哥,因为他助人为乐,不计报酬。
(5)当朋友有困难,我们有能力帮助时,要不计报酬,助人为乐,友谊比任何东西都珍贵。
4.开心阅读。
跳水(节选)
孩子气极了,他的手放开了绳子和wéi gān ,张开胳膊,摇摇晃晃地走上横木去取帽子。这时候,甲板上的水手全都吓呆了。孩子只要一失足,直摔到甲板上就没命了。即使他走到横木那头拿到了帽子,也难以回转身来。有个人吓得大叫了一声。孩子听到叫声往下一望,两条腿不由得发起抖来。
正在这时候,船长从chuán cāng 里出来,手里拿着一支枪。他本来是想打hǎi ōu 的,看见儿子在桅杆顶端的横木上,就立刻miáo zhǔn 儿子,喊道:“向海里跳!快!不跳我就开枪了!”孩子心惊胆战,站在横木上擒晃晃的,
没听明白他爸爸的话。船长又喊:“向海里跳!不然我就开枪了!一!二!”刚喊出“三”,孩子纵身从横木上跳了下来。
扑通一声,孩子像颗炮弹一样扎进了海里。二十来个勇敢的水手已经跳进了大海:四十秒钟——大家已经觉得时间太长了。等孩子一浮上来,水手们就立刻抓住了他,把他救上了甲板。
(1)本文的作者是 国作家 。
(2)读短文,根据拼音在文中的横线上写词语。
(3)在文中用横线画出小男孩处境危险的句子。
(4)船长为什么要让孩子跳下来?从这里我们可以看出船长是个怎样的人?
(5)注意加点的句子,为什么只有“四十秒钟”却说“时间太长了”?
····
···········
你也有类似的体验吧,请结合具体实例,把自己感觉时间很慢或很快的一次内心体验写下来。
【解析】(1)考查学生文学常识的积累。结合课内外的积累作答。
(2)考查学生看拼音写词语的能力。结合课内学习作答。
(3)考查文段内容的理解。结合“孩子只要一失足,直摔到甲板上就没命了。即使他走到横木那头拿到了帽子,也难以回转身来”可知答案。
(4)考查文段内容的理解。结合“这时候,甲板上的水手全都吓呆了。孩子只要一失足,直摔到甲板上就没命了。即使他走到横木那头拿到了帽子,也难以回转身来”可知,因为孩子在横木上无法转身回来,如果摔倒甲板上就没命了。可以看出船长是个沉着、机智、果断的人。
(5)考查文段内容的理解和思维拓展。结合文段内容可知,四十秒钟非常短,可是时间宝贵,人们救人心切,所以觉得四十秒钟太长了。我在考试的时候,感觉时间过得飞快。
故答案为:
(1)俄 列夫 托尔斯泰;
(2)桅杆 船舱 海鸥 瞄准;
(3)孩子只要一失足,直摔到甲板上就没命了。即使他走到横木那头拿到了帽子,也难以回转身来。
(4)因为孩子在横木上无法转身回来,如果摔倒甲板上就没命了。可以看出船长是个沉着、机智、果断的人。
(5)四十秒钟非常短,可是时间宝贵,人们救人心切,
所以觉得四十秒钟太长了。
我在考试的时候,感觉时间过得飞快。
5.阅读课文片段,完成练习。
第一场,田忌先用下等马对齐威王的上等马,齐威王的马遥遥领先。田忌输了,但他 ____ ,一点儿都不着急。
第二场比赛开始了。田忌用上等马对齐威王的中等马,胜了第二场。田忌 ____ 。
第三场,田忌用中等马对齐威王的下等马,又胜了一场。田忌 ____ 。
比赛结束了。田忌胜两场输一场,赢了齐威王。
(1)把下面的词语填入文中的括号内,填序号。
A.微微一笑 B.满意地笑了 C.不动声色
(2)联系上下文,解释下列词语。
C
A
B
①遥遥领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不动声色: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这次比赛的结果是 __________________ ,其原因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 。
(4)请根据选文内容,填写田忌和齐威王赛马的对阵表。
赛马双方 第一场 第二场 第三场
田忌 ________ ________ ________
齐威王 ________ ________ ________
(5)读了短文后你得到了什么启示?
指远远地走在最前面(多指成绩)。
不说话,不流露感情;形容神态镇静。
田忌赢得了比赛
孙膑为他出谋划策。
下等马
上等马
中等马
上等马
中等马
下等马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1)考查了填入合适的词语。在学完课文后作答此题应该不难。
(2)考查了理解词语。可以联系上下文分析作答。
(3)考查了对文章内容的理解。从“田忌胜两场输一场,赢了齐威王。”可知结果,从原文内容的开头段落可知取胜的原因是孙膑为他出谋划策。
(4)考查了对文章内容的筛选能力。从“第一场,
做事要认真观察、思考,善于分析,采用恰当的方法处理事情。
田忌先用下等马对齐威王的上等马、田忌用上等马对齐威王的中等马,胜了第二场。第三场,田忌用中等马对齐威王的下等马”可知答案。
(5)考查了对文章启示的理解。可联系全文内容,谈出做事要认真观察、思考,善于分析,采用恰当的方法处理事情即可。
故答案为:
(1)C.A.B;
(2)①指远远地走在最前面(多指成绩)。
②不说话,不流露感情;形容神态镇静;
(3)田忌赢得了比赛 孙膑为他出谋划策。
(4)
赛马双方 第一场 第二场 第三场
田 忌 下等马 上等马 中等马
齐威王 上等马 中等马 下等马
(5)做事要认真观察、思考,善于分析,采用恰当的方法处理事情。
6.课外阅读。
“高斯”号脱险记
著名的美国科学家富兰克林小时候曾做过一个十分有趣的实验:他取来几块大小一样、颜色不同的碎布,放在雪地上。几小时以后,其他的碎布仍在雪地上躺着,只有黑布深深地陷进雪地里。这个实验说明:黑色物体吸收阳光的能力最强。可不要小看这个实验,正是这个实验成果,使探险船“高斯”号死里逃生。
1903年夏天,探险船“高斯”号刚刚到达南极,就遇到了一场罕见的暴风雪,被封锁在茫茫无边的冰原上。 _____ 船员们想尽各种办法,累得筋疲力尽, ____ 没能使船前进一步。船上的水、粮食和蔬菜一天天在减少,眼看大伙就要坐以待毙了。
尽管
也
一天,船长在甲板上沉思,他抬头看看天空,暴风雪过后,烈日当空,万里无云。他突然想起了富兰克林的实验。他立即紧急动员,把船上所有的煤屑和锅炉烟道中的黑灰倾倒在冰上,铺上一条长两千多米、宽十米的黑路。不久,黑灰和煤炭吸收了强烈的阳光,使路上的坚冰全化了。在大家的欢呼声中,“高斯”号徐徐起航,走上了新的航程。
(1)写出下列词语的近义词。
①著名—— _____ ②沉思—— _____
(2)在文中横线上填写恰当的关联词。
(3)富兰克林和“高斯”号船长所运用的科学道理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4)挽救“高斯”号的前提是 ____
出名
深思
黑色物体吸收阳光的能力最强
B
A.有暴风雨和坚冰。
B.烈日当空,万里无云。
C.船员们的共同努力。
D.船长的聪明才智。
(5)这篇文章重点写的是 ____
A.富兰克林小时候做的实验。
B.“高斯”号被困的原因。
C.“高斯”号脱险的过程。
【解析】(1)考查了对近义词的理解。①著名:有名,出名。故近义词为“出名”。②沉思:深思。故近义词为“深思”。
C
(2)考查了对关联词语的理解。可以在理解前后两个句子的关系上选择合适的关联词语。“船员们想尽了各种办法,累得筋疲力尽”与“没能使船前进一步”是转折关系,可以用“尽管……也……”相连。(3)考查了对短文内容的理解。探险船“高斯”号到南极遇到了一场罕见的暴风雪,被封锁在茫茫无边的冰原上。虽然船员们想尽了各种办法,但是却没能使船前进一步。在这种情况下,船长下令把船上所有的煤屑和锅炉烟道中的黑灰倾倒在冰上,黑灰和煤屑吸收了强烈的阳光,使得路上的坚冰全部融化了。富兰克林和“高斯”号船长所运用的科学道理是黑色物体吸收阳光的能力较强这一原理。
(4)考查了对短文内容的理解。联系上下文理解,从“他抬头看看天空,暴风雪过后,烈日当空,
万里无云。他突然想起了富兰克林的实验”可知,挽救“高斯”号的前提是烈日当空,万里无云。故选B。
(5)考查了对短文内容的理解。短文主要讲了探险船“高斯”号到南极遇到了一场罕见的暴风雪,被封锁在茫茫无边的冰原上。虽然船员们想尽了各种办法,但是却没能使船前进一步。后来,船长想到富兰克林小时候做过的那个实验,利用黑色物体吸收阳光的能力较强的原理,使“高斯”号徐徐起航,走上了新的航程。文章重点写的是“高斯”号的脱险过程。故选:C。
故答案为:
(1)出名 深思;
(2)尽管 也;
(3)黑色物体吸收阳光的能力较强;
(4)B;
(5)C。
7.阅读短文,完成练习。
你是我最笨的学生
安宁
毕业后我留在北京教书,父亲闲着寂寞,便打电话托我买台电脑,他要和我视频聊天。我笑他:“都五十岁的人了,对电脑一窍不通,可得专门请个老师才行。”父亲说:“几年前你是我的学生,现在让老爸做你的学生好不好?”我说:“那老爸你可得认真学,我可没时间手把手教你。”父亲呵呵笑着说:“那是当然,我得争取做闺女班里最聪明的学生,就像你给爸爸争了光一样。”
以后的每个周末晚上,我都被老爸硬拽到电脑前,
起初是打长途教他申请到了QQ号,然后是终于让他学会了使用视频到了这一步,父亲就有些懈怠,每天我扯着嗓子教他如何搜索资料、如何盲打、如何储存东西,我觉得自己所费的劲,几乎比教班级里最笨的学生还要多,但父亲的电脑知识,始终停在开着视频,对着话筒和我呵呵说笑的程度。
老爸似乎对自己的愚笨没有丝毫察觉,他胖胖的脸在视频的镜头里,始终是心满意足地笑着。我说:“老爸你要实践啊,只是每个周末听我讲,之后一个星期就再也不摸电脑,那怎么行?”父亲照例在视频里笑开了花,说:“老爸其实很聪明的,姑娘你只要有点耐心,老爸肯定会进步飞速。”我看着每一个指令需要我重复很多遍后才会点头的一脸茫然的父亲,忽然有点泄气,心想:究竟是我这个老师不合格,
还是父亲真的太笨,对这样先进的知识,完全没有学会的细胞?
父亲所谓的进步,也只到能和我打字聊天为止。此后不管我怎样努力,他都停在原地,再不会前进半步。隔壁的同事每每听到我在房间里声嘶力竭,就知道准是我又在教父亲上网了。有一天,她无意中笑着说:“对待笨的学生,冷落有时候比耳提面命的教导更管用,为什么不试试呢?”我欣然采纳。
老爸对我这项政策显然有些不适应,没过一星期,他就撑不下去了,说:“姑娘你还是手把手地教教老爸吧,我这么一大把年纪,比不上你们年轻人。”后来见我无动于衷,终于急了,竟然开始和我冷战,我打电话给母亲,让她转告父亲,像他这么笨的学生,我还是第一次碰到,都三个月了,打字还像牛车的速度,照这样下去,
我岂不是教他一辈子也教不会?母亲听完我的抱怨,叹口气,小声道:“孩子,其实你爸哪有这么笨啊,他只是想多听你说说话罢了,他要是什么都学会了,还怎么能认你做老师?你每次在视频上不耐烦地朝他嚷,他都不急不躁,还笑着听你讲课,如沐春风。他花几千块钱,只是买了个能看见你模样的电话而已,他这么大年纪了,学会上网又能做什么呢?能和你面对面地聊天,对他来说,就已经是精通电脑了啊……”
最笨的那个学生,原来是我,笨到和父亲面对面,看见他温柔地冲喋喋不休的我笑啊笑,都不知道,他心里想着的,只是看看千里之外的我,是不是还好好的,是不是还像他想念我一样,将他放在心里最温暖的地方。
(有删改)
(1)写出下面词语的意思。
声嘶力竭: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喋喋不休: 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这篇短文主要写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3)在文中找出描写父亲神情的词语写下来。说说你从中看出这是一位怎样的父亲。
声音嘶哑了,力气用尽了。
唠唠叨叨,说个没完。
这篇文章写父亲为了能经常和女儿网上聊天,宁可做女儿“最笨的学生”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你觉得文章以“你是我最笨的学生”为题好吗?为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文中的父亲真的笨吗?从中你体会到什么?
呵呵笑着、心满意足、笑开了花、一脸茫然、不急不躁、温柔地。父亲想通过电脑关心远在北京的我,无论“我”怎么对待父亲,他都是对我笑呵呵的,一点都没有生气。从中可以看出这是一个关爱女儿、和蔼慈祥的父亲。
好,因为题目独特,引起读者阅读兴趣;题目实质是“我”是老爸最笨的学生,因为“我”竟然不知道老爸内心最简单、最真实的想法,“我”没有真正地去体会父亲的爱,反而去责备他。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听了母亲的一番话后,“我”会怎样想?请你代替“我”写一写内心活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1)考查理解词语的能力。声嘶力竭:声音嘶哑了,力气用尽了。喋喋不休:唠唠叨叨,说个没完。
不笨。从中体会到父亲对女儿的关爱和惦念,体会到深沉的父爱。
原来我才是最笨的那个学生,我笨得连和父亲面对面,看见父亲笑啊笑,都不知道老人心里想些什么呢。哎,以后要多找些机会教父亲学电脑。
(2)考查对文章主要内容的概括。纵观全文可知,这篇文章写父亲为了能经常和女儿网上聊天,宁可做女儿“最笨的学生”
(3)考查对文章主要人物的分析能力。由文中对父亲神态词语“呵呵笑着、心满意足、笑开了花、一脸茫然、不急不躁、温柔地”描写和句子“他只是想多听你说说话罢了”“他花几千块钱,只是买了个能看见你的模样的电话而已”“他心里想着的,只是看看千里之外的我,是不是还好好的,是不是还像他想念我一样,将他放在心里最温暖的地方”等可知,父亲想通过电脑关心远在北京的我,无论“我”怎么对待父亲,他都是对我笑呵呵的,一点都没有生气。从中可以看出这是一个关爱女儿、和蔼慈祥的父亲。
(4)本题是对题目含义的理解和文章主旨的概括。结合文章内容,
在首段与末段,寻找对题目的解释与深化,议论抒情性的句子,同时注意题目的双关含义,概括出表面含义和深层含义即可。双关是指一句话包含两个意思。“你是我最笨的学生”表面上是说父亲是“我”最笨的学生,实质上是说“我”是父亲最笨的学生,因为“我”没有真正地去体会父亲的爱,反而去责备他。
(5)考查对文章内容的理解。纵观全文可以看出,文中的父亲不是真的笨,而是反映了一个父亲对女儿的关爱和惦念,体会到深沉的父爱。
(6)本题是补写人物心理。思路:先要明确人物此时所处的情境和此时应有的、合理的心理内容。语言表述时要注意人称,很多题目暗含要求用第一人称:要用“我”,写人物的内心独白。如用第三人称,
则是在陈述人物心理。注意抓住细节;符合人物的心理发展轨迹;符合上下文的内容要求。
故答案为:
(1)声音嘶哑了,力气用尽了。唠唠叨叨,说个没完。
(2)这篇文章写父亲为了能经常和女儿网上聊天,宁可做女儿“最笨的学生”
(3)呵呵笑着、心满意足、笑开了花、一脸茫然、不急不躁、温柔地。父亲想通过电脑关心远在北京的我,无论“我”怎么对待父亲,他都是对我笑呵呵的,一点都没有生气。从中可以看出这是一个关爱女儿、和蔼慈祥的父亲。
(4)好,因为题目独特,
引起读者阅读兴趣;题目实质是“我”是老爸最笨的学生,因为“我”竟然不知道老爸内心最简单、最真实的想法,“我”没有真正地去体会父亲的爱,反而去责备他。
(5)不笨。从中体会到父亲对女儿的关爱和惦念,体会到深沉的父爱。
(6)原来我才是最笨的那个学生,我笨得连和父亲面对面,看见父亲笑啊笑,都不知道老人心里想些什么呢。哎,以后要多找些机会教父亲学电脑。
8.阅读课内片段,完成练习。
孙膑是齐国大将田忌的门客,田忌对他非常赏识。
田忌经常同齐威王及贵族们赛马。孙膑看了几场比赛后发现,大家的马脚力相差不多,而且都能分成上、中、下三等。
一天,孙膑对田忌说:“将军,我有个办法,保证能让您在赛马时获胜。”
田忌问道:“你是说换几匹更好的马?”
孙膑说:“一匹也不用换。”
田忌有些不明白:“那怎么能有赢的把握呢?”
孙膑胸有成竹地说:“将军请放心,按照我的主意办,一定能让您赢。”
田忌很信任孙膑,决定全听他的。
于是,他同齐威王及贵族们约好一起赛马。
田忌和齐威王的对阵就要开始了。比赛双方摩拳擦掌,跃跃欲试。观众们也兴致勃勃地猜测着比赛结果。就在这时,孙膑把田忌请到一边,悄悄地把办法告诉了他。
(1)联系上下文或根据阅读经验,可以猜测出“门客”的意思是 ____ 。
A.家奴
B.驯马师
C.古时依附于贵族门庭并为之服务的人
D.车夫
(2)根据片段的内容,完成下面的练习。
C
①因为田忌对孙膑非常赏识,所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②因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所以孙膑能够帮田忌想出对策;
③因为孙膑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所以他能够胸有成竹地回答田忌。
★我发现,故事之所以精彩,就是因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3)从文中找出与画“”的句子相呼应的句子,用“”画出来。
(4)故事中,孙膑、田忌和齐威王各有特点,选择其中两人,谈谈他们的个性,要有理有据。
几场比赛都带着孙膑
孙膑看了几场比赛,发现大家的马脚力相差不多,且都能分成上、中、下三等
提前想好如何变换马的出场顺序
故事中闪烁着人物思维的火花
①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1)考查学生对词语的理解。“门客”的意思是古时依附于贵族门庭并为之服务的人。
(2)考查学生对文章内容的理解。阅读文章可知,①因为田忌对孙膑非常赏识,所以几场比赛都带着孙膑;②因为孙膑看了几场比赛,
孙膑。孙膑从前几次赛马中发现大家的马脚力相差不多,真是一个善于观察的人。
田忌。田忌知人善用,采纳孙膑的建议和齐威王赛马,最后获得了胜利。
发现大家的马脚力相差不多,且都能分成上、中、下三等,所以孙膑能够帮田忌想出对策;③因为孙膑提前想好如何变换马的出场顺序,所以他能够胸有成竹地回答田忌。我发现,故事之所以精彩,就是因为故事中闪烁着人物思维的火花。
(3)考查学生对句子的理解。阅读句子“将军,我有个办法,保证能让您在赛马时获胜”可知,这句话和“就在这时,孙膑把田忌请到一边,悄悄地把办法告诉了他”相照应。
(4)考查学生对人物形象的分析。学生结合文章内容回答即可。即:孙膑。孙膑从前几次赛马中发现大家的马脚力相差不多,真是一个善于观察的人。②田忌。田忌知人善用,采纳孙膑的建议和齐威王赛马,最后获得了胜利。
故答案为:
(1)C;
(2)①几场比赛都带孙膑 ②孙膑看了几场比赛,发现大家的马脚力相差不多,且都能分成上、中、下三等 ③提前想好如何变换马的出场顺序 故事中闪烁着人物思维的火花;
(3)将军,我有个办法,保证能让您在赛马时获胜。
(4)①孙膑。孙膑从前几次赛马中发现大家的马脚力相差不多,真是一个善于观察的人。②田忌。田忌知人善用,采纳孙膑的建议和齐威王赛马,最后获得了胜利。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第六单元 《思维火花》主题阅读
【语文要素】
语文要素:了解人物的思维过程,加深对文章内容的理解。
【阅读要素方法点拨】
技法 突破点 解答示例
技法一:抓 住重点句 子,了解人 物的思维过 程。 1,抓住语言描写了 解人物的思维过 程。 《自相矛盾》一文中,抓住卖矛与盾的人的语言描写,走进他 的内心,就能发现他的思维过程是有问题的。
2.抓住神态描写了 解人物的思维过 程。 《田忌赛马》 一文中,第一场田忌输了,他“不动声色, 一点 儿都不着急”;第二场田忌胜了,他“微微一笑”;第三场田忌又胜了,他“满意地笑了”。从神态描写中我们看出田忌有了孙膑教给他的好办法,早已胜券在握了。
技法二:借 助图画推测 人物的思维 过程。 1.借助故事主要情 节图示。 《田忌赛马》 一文中,我们如果能画出田忌和齐威王三次赛马 的对阵图,田忌能取得胜利的原因就一目了然了,孙膑的思维 过程也直观地呈现在大家面前了。
2.借助文章重点部 分的插图。 《自相矛盾》一文中,我们看到课文中那个卖矛和盾的楚人一 手拿矛, 一手拿盾的插图,就很容易理解他“不可陷之盾”和“无不陷之矛”思维的错误了。
技法三:理 清文章的条 理,推测人 物的思维过 程。 1.梳理事情的发展 过程,推测人物的 思维过程。 《田忌赛马》 一文中,孙膑先分析了赛马的具体情况;田忌同齐威王的马脚力相差不多,并且能分成上、中、下三等。于是他想出可以通过合理安排马的出场顺序,取得三局两胜的结果。
2.用假设法推测事 情的发展,从而理 解人物的思维过程。 《跳水》一文中,我们可以假设船长没有出现,孩子会遇到哪 些危险,就能理解船长的思维过程,最后明白让孩子跳水是救 他最好的方法。
【语文要素解题技巧】
典型问题 答题模板
你认为……(谁)是一个怎样的人 请结合文 章内容进行分析, 从文中……可以知道, ……(谁)是一个…… 的人。
阅读描写……(谁)语言/动作/神态的句子 你从中体会到了什么 从描写……(谁)语言/动作/神态的句子中可以看出/推测出 ……
根据图示/图表,说说为什么 … 从图示/图表中可以看出……(人物+时间+ 结果)
【精选阅读】
1.课外阅读。
感恩的习惯
小侄儿在乡下读书,三年级要学英语,便利用暑假提前随我入城。学习之余,他每天总要画张画给我:或大或小的白纸,用铅笔勾出一花一草或一小人,写上一行不算整齐的铅笔字,有时是:“姑姑,谢谢你!”有时是:“姑姑,你辛苦了!”
我问小侄儿:“干吗送我礼物?”不善言谈的侄儿红了脸,轻声说:“老师教的。老师让每个小朋友们都要学会感恩。任何时候受到帮助,都能不忘了说谢谢。”我说:“姑姑是家里人,还用客气吗?”小侄儿说:“家里人,更不能心安理得。”
小侄儿的话让我感动了好长时间。我不知道是怎样的老师,能让孩子养成如此好的习惯。侄儿的行为,竟在潜移默化中改变了我。
第一次,在我过生日时,我为母亲买了件羊绒衫,花掉三个月稿费。母亲摸了又摸,不相信地问我:“这么薄的东西,能比羊毛衫暖和?”冬天过了一大半,母亲也未曾舍得穿,倒是拿出来看过多次,每次都仿佛看自己熟睡的孩子,有一点折痕,都抹了又抹。她幸福地眯着眼睛,骂我浪费。这一切都深印在我的脑海中。我为母亲创造了快乐,也分享着母亲的快乐。
第一次,在父亲节,牵了父亲的手祝他快乐。父亲不善言辞,以前一个月和我说的话,加起来没有母亲和我一天说的话多。我曾羡慕人家的女儿勾着父亲脖子撒娇,为自己有父亲没父爱而伤心。现在想来,没有父亲起早贪黑,用辛苦的劳动铺平我的大学之路,我又怎能有今天?不知是不是因为我成人后,第一次牵了父亲的手,他和我的话竟多了起来。这让我悟得:原来家庭成员之间的爱,也需要表达。
感恩之习,不仅给我创造了生机,亦给我的女儿带来了希望。耳濡目染中,7岁的女儿亦学会了感恩。有一次,她英语考了100分,她说成绩的取得,是老师和她一起努力的结果,于是自己动手制作了谢师卡送给老师。后来的课堂上,老师提问她的次数,竟因此增多了。她终于不再害羞,敢于举手发言了。
(1)第一段的事例在全文中起着哪些重要的作用?请列举出来。
(2)哪里体现了“家庭成员之间的爱”?这种爱为什么需要表达?
(3)根据解释写出成语。(文中)
不擅长解说事情或与人交谈。 不善言辞
心情安定,觉得事情理所当然。 心安理得
在不知不觉中产生影响。 潜移默化 。
【分析】考查了记叙文的阅读,短文写了小侄儿在乡下读书,学习之余,他每天总要画张画给我,表达自己的感情,阅读时注意结合文中的三个事例来说明,爱需要表达的道理。
【解答】(1)考查了事例的作用,注意结合联系上下文来分析,结合第一段看,引出下文关于感恩的一系列故事和感恩的主旨;设置“为什么送我礼物”的悬念,吸引读者阅读后文。
(2)考查了课文的理解,结合四、五、六自然段,分别写了三件事,“我”给妈妈买衣服、“我”拉爸爸的手、小侄送“我”礼物,体现了“家庭成员之间的爱”。第二问需要从全文着手,整体感知文章的思想内容,有一定难度,所以答案无需深层挖掘,合理即可
(3)考查了根据意思写成语,注意结合意思从短文中找出。
故答案为:
(1)引出下文;设置悬念,吸引读者阅读兴趣等。
(2)“我”给妈妈买衣服、“我”拉爸爸的手、小侄送“我”礼物;因为即便是亲人之间,爱不表达出来也不会感到那么温暖,而且既然感觉到了爱,就一定会自然流露出来。
(3)不善言辞 心安理得 潜移默化
【点评】考查了事例的作用,注意结合联系上下文来分析;根据意思写成语,注意结合意思从短文中找出。
2.拓展阅读。
古代杞国有个人担心天会塌、地会陷,自己无处存身,便食不下咽,寝不安席。另外又有个人为这个杞国人的忧愁而忧愁,就去开导他,说:“天不过是积聚的气体罢了,没有哪个地方没有空气的。你一举一动,一呼一吸,整天都在天空里活动,怎么还担心天会塌下来呢?”
那人说:“天是气体,那日、月、星、辰不就会掉下来吗?”
开导他的人说:“日、月、星、辰也是空气中发光的东西,即使掉下来,也不会伤害什么。”
那人又说:“如果地陷下去怎么办?”
开导他的人说:“地不过是堆积的土块罢了,填满了四处,没有什么地方是没有土块的,你行走跳跃,整天都在地上活动,怎么还担心地会陷下去呢?”
那个杞国人才放下心来,很高兴;开导他的人也放了心,很高兴。
(1)给这则寓言故事拟一个恰当的标题: 杞人忧天 。
(2)这个杞国人在担忧 天会塌 、 地会陷 ,他的具体表现是 食不下咽 、 寝不安席 。
(3)“你一举一动,一呼一吸,整天都在天空里活动,怎么还担心天会塌下来呢?”将这个句子改为陈述句。
你一举一动,一呼一吸,整天都在天空里活动,不要担心天会塌下来。 。
(4)这个故事的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B 。
A.这个短文告诉人们不要毫无根据地忧虑和担心。
B.开导杞人的热心人,他对天地星月的解释,是很科学的。
C.这则寓言故事运用对话刻画人物,人物形象分明。
D.这是一则益智寓言,写了忧天者与忧人者两种人。
【分析】这篇文章通过杞人忧天的故事,嘲笑了那种整天怀着毫无必要的担心和无穷无尽的忧愁,既自扰又扰人的庸人,告诉人们不要毫无根据地忧虑和担心。
【解答】(1)考查给文章拟写标题。由“古代杞国有个人担心天会塌、地会陷,自己无处存身,便食不下咽,寝不安席”及下文内容可概括为:杞人忧天。
(2)考查信息的提取。由“古代杞国有个人担心天会塌、地会陷,自己无处存身,便食不下咽,寝不安席”中提取:天会塌、地会陷、食不下咽、寝不安席。
(3)考查句式的变换。由“怎么还担心天会塌下来呢?”可知,原句是一个反问句。整个句子改为陈述句应为:你一举一动,一呼一吸,整天都在天空里活动,不要担心天会塌下来。
(4)考查对内容的理解。B.“他对天地星月的解释,是很科学的”错误。这些话只是这个人开导人的话,并不是科学原理。故选:B。
故答案为:
(1)杞人忧天;
(2)天会塌 地会陷 食不下咽 寝不安席;
(3)你一举一动,一呼一吸,整天都在天空里活动,不要担心天会塌下来。
(4)B。
【点评】信息提取题解题思路:
1.明确范围:首先要确定要寻找的词句是一个段落描写的词句,还是一个与主题、中心相关的词句。如果是前者范围即可缩小到相关的段落若是后者,那么可在篇首、篇尾或过渡段中寻找。提取过程、方法、原因的题要先明确其范围是一个事件还是整篇文章。如果是一个事件,那么答案在事件相关段落;如果是整篇文章则属于概括题。
2.定位位置:在第一步的基础上进一步定位答案所在的位置进一步缩小到明确的段落和句子。
3.准点寻迹:根据具体的题目要求在锁定的位置中搜索出答案即可。
3.阅读。
友谊的分量
有一天,一只老山羊爬山时把腿摔坏了,请毛驴把他背回家。
毛驴向他要十斤山芋做报酬,老山羊只好一瘸一拐地走了。
过了一会儿,老山羊骑在牛大哥的背上缓缓走来,毛驴于是问:“牛哥,它出多少山芋请你背它?”“千斤!”毛驴冷笑道:“十斤山芋还不干呢?千斤!你可别做梦了!”牛大哥认真地说道:“不是我别做梦了,而是你别糊涂了!十斤山芋算得了什么?友谊的分量才重千斤呀!”
毛驴听了牛大哥的一席话,站在那儿扇了扇长长的耳朵,垂下头不好意思地走了。
(1)给下面词中加点字选择正确的读音,在下面画横线。
毛驴(lǘ lú) lǘ 山芋(yù yú) yù 友谊(yí yì) yì
分(fēn fèn)量 fèn 耳朵(duō duo) duo
垂(chuí shuí)下头 chuí
(2)找出下列各词的近义词:
缓缓﹣﹣ 慢慢 友谊﹣﹣ 友情
(3)文中的“千斤!”这句话是谁说的,请在正确的 里打“√”。
①毛驴说的。 ×
②牛大哥说的。 √
③老山羊说的。 ×
(4)读了这篇寓言故事,你最喜欢谁?为什么?
(5)这篇寓言故事告诉我们: 这篇寓言故事告诉我们当朋友有困难,我们有能力帮助时,要不计报酬,助人为乐,友谊比任何东西都珍贵。 。
【分析】这篇寓言故事告诉我们当朋友有困难,我们有能力帮助时,要不计报酬,助人为乐,友谊比任何东西都珍贵。
【解答】(1)考查学生对拼音的掌握。正确运用声母、韵母、声调。记熟汉语拼音声母和韵母的读音,然后再将字母组合起来拼读,要注意声调。 驴读“lǘ”;芋读“yù”;谊读“yì”;分读“fèn”名位、职责、权利的限度。读“fēn”区划开;由整体中取出或产生出一部分。故分量读“fèn”;耳朵的“朵”没有声调。故读“duo”;垂读“chuí”。
(2)考查了近义词。缓缓:形容事物的发展规律。故近义词为“慢慢”。 友谊:朋友间深厚的感情、亲密的关系。故近义词为“友情”。
(3)考查了内容理解。仔细读读原文,可找到答案。 从:牛大哥认真地说道:“不是我别做梦了,而是你别糊涂了!十斤山芋算得了什么?友谊的分量才重千斤呀!”可知,是牛大哥说的。故 ②√。
(4)考查思维拓展。理解内容结合实际,要树立正确的价值观。读了这篇寓言故事,我最喜欢牛大哥,因为他助人为乐,不计报酬。
(5)考查了主题的理解。童话题材的阅读题,解答的关键是要能感悟出作者通过此故事,想要揭示一个什么问题。这篇寓言故事告诉我们当朋友有困难,我们有能力帮助时,要不计报酬,助人为乐,友谊比任何东西都珍贵。
故答案为:
(1)lǘ; yù; yì; fèn; duo;chuí
(2)慢慢;友情;
(3)②√。
(4)我最喜欢牛大哥,因为他助人为乐,不计报酬。
(5)当朋友有困难,我们有能力帮助时,要不计报酬,助人为乐,友谊比任何东西都珍贵。
【点评】童话题材的阅读题,解答的关键是要能感悟出作者通过此故事,想要揭示一个什么问题。注意抓住含义深刻的句子,体会文段中所表达出的寓意。
4.开心阅读。
跳水(节选)
孩子气极了,他的手放开了绳子和wéi gān 桅杆 ,张开胳膊,摇摇晃晃地走上横木去取帽子。这时候,甲板上的水手全都吓呆了。孩子只要一失足,直摔到甲板上就没命了。即使他走到横木那头拿到了帽子,也难以回转身来。有个人吓得大叫了一声。孩子听到叫声往下一望,两条腿不由得发起抖来。
正在这时候,船长从chuán cāng 船舱 里出来,手里拿着一支枪。他本来是想打hǎi ōu 海鸥 的,看见儿子在桅杆顶端的横木上,就立刻miáo zhǔn 瞄准 儿子,喊道:“向海里跳!快!不跳我就开枪了!”孩子心惊胆战,站在横木上擒晃晃的,没听明白他爸爸的话。船长又喊:“向海里跳!不然我就开枪了!一!二!”刚喊出“三”,孩子纵身从横木上跳了下来。
扑通一声,孩子像颗炮弹一样扎进了海里。二十来个勇敢的水手已经跳进了大海:四十秒钟——大家已经觉得时间太长了。等孩子一浮上来,水手们就立刻抓住了他,把他救上了甲板。
(1)本文的作者是 俄 国作家 列夫 托尔斯泰 。
(2)读短文,根据拼音在文中的横线上写词语。
(3)在文中用横线画出小男孩处境危险的句子。
(4)船长为什么要让孩子跳下来?从这里我们可以看出船长是个怎样的人? 因为孩子在横木上无法转身回来,如果摔倒甲板上就没命了。可以看出船长是个沉着、机智、果断的人。
(5)注意加点的句子,为什么只有“四十秒钟”却说“时间太长了”?你也有类似的体验吧,请结合具体实例,把自己感觉时间很慢或很快的一次内心体验写下来。 四十秒钟非常短,可是时间宝贵,人们救人心切,所以觉得四十秒钟太长了。
我在考试的时候,感觉时间过得飞快。
【分析】语段选自《跳水》,课文写了一只猴子把船长儿子戴的帽子挂到了桅杆最高的横木的一头,孩子为了追回帽子,走上横木。在万分危急的时刻,船长急中生智,命令儿子跳水,水手及时下水抢救,终于使孩子转危为安。
【解答】(1)考查学生文学常识的积累。结合课内外的积累作答。
(2)考查学生看拼音写词语的能力。结合课内学习作答。
(3)考查文段内容的理解。结合“孩子只要一失足,直摔到甲板上就没命了。即使他走到横木那头拿到了帽子,也难以回转身来”可知答案。
(4)考查文段内容的理解。结合“这时候,甲板上的水手全都吓呆了。孩子只要一失足,直摔到甲板上就没命了。即使他走到横木那头拿到了帽子,也难以回转身来”可知,因为孩子在横木上无法转身回来,如果摔倒甲板上就没命了。可以看出船长是个沉着、机智、果断的人。
(5)考查文段内容的理解和思维拓展。结合文段内容可知,四十秒钟非常短,可是时间宝贵,人们救人心切,所以觉得四十秒钟太长了。我在考试的时候,感觉时间过得飞快。
故答案为:
(1)俄 列夫 托尔斯泰;
(2)桅杆 船舱 海鸥 瞄准;
(3)孩子只要一失足,直摔到甲板上就没命了。即使他走到横木那头拿到了帽子,也难以回转身来。
(4)因为孩子在横木上无法转身回来,如果摔倒甲板上就没命了。可以看出船长是个沉着、机智、果断的人。
(5)四十秒钟非常短,可是时间宝贵,人们救人心切,所以觉得四十秒钟太长了。
我在考试的时候,感觉时间过得飞快。
【点评】本题考查了学生对于课内语段的理解,完成时要根据课文的理解及课内学习完成。
5.阅读课文片段,完成练习。
第一场,田忌先用下等马对齐威王的上等马,齐威王的马遥遥领先。田忌输了,但他 C ,一点儿都不着急。
第二场比赛开始了。田忌用上等马对齐威王的中等马,胜了第二场。田忌 A 。
第三场,田忌用中等马对齐威王的下等马,又胜了一场。田忌 B 。
比赛结束了。田忌胜两场输一场,赢了齐威王。
(1)把下面的词语填入文中的括号内,填序号。
A.微微一笑 B.满意地笑了 C.不动声色
(2)联系上下文,解释下列词语。
①遥遥领先: 指远远地走在最前面(多指成绩)。
②不动声色: 不说话,不流露感情;形容神态镇静。
(3)这次比赛的结果是 田忌赢得了比赛 ,其原因是 孙膑为他出谋划策。 。
(4)请根据选文内容,填写田忌和齐威王赛马的对阵表。
赛马双方 第一场 第二场 第三场
田忌
下等马
上等马
中等马
齐威王
上等马
中等马
下等马
(5)读了短文后你得到了什么启示?
做事要认真观察、思考,善于分析,采用恰当的方法处理事情。
【分析】语段选自《田忌赛马》。课文讲述了战国时期,齐国的大将田忌田忌与齐威王赛马,由于的马实力不够,最后在孙膑的帮助下调换了马的出场顺序,从而转败为胜的故事。
【解答】(1)考查了填入合适的词语。在学完课文后作答此题应该不难。
(2)考查了理解词语。可以联系上下文分析作答。
(3)考查了对文章内容的理解。从“田忌胜两场输一场,赢了齐威王。”可知结果,从原文内容的开头段落可知取胜的原因是孙膑为他出谋划策。
(4)考查了对文章内容的筛选能力。从“第一场,田忌先用下等马对齐威王的上等马、田忌用上等马对齐威王的中等马,胜了第二场。第三场,田忌用中等马对齐威王的下等马”可知答案。
(5)考查了对文章启示的理解。可联系全文内容,谈出做事要认真观察、思考,善于分析,采用恰当的方法处理事情即可。
故答案为:
(1)C.A.B;
(2)①指远远地走在最前面(多指成绩)。
②不说话,不流露感情;形容神态镇静;
(3)田忌赢得了比赛 孙膑为他出谋划策。
(4)
赛马双方 第一场 第二场 第三场
田 忌 下等马 上等马 中等马
齐威王 上等马 中等马 下等马
(5)做事要认真观察、思考,善于分析,采用恰当的方法处理事情。
【点评】阅读这篇短文,注意抓住含义深刻的句子,体会并作答文后提出的问题。
6.课外阅读。
“高斯”号脱险记
著名的美国科学家富兰克林小时候曾做过一个十分有趣的实验:他取来几块大小一样、颜色不同的碎布,放在雪地上。几小时以后,其他的碎布仍在雪地上躺着,只有黑布深深地陷进雪地里。这个实验说明:黑色物体吸收阳光的能力最强。可不要小看这个实验,正是这个实验成果,使探险船“高斯”号死里逃生。
1903年夏天,探险船“高斯”号刚刚到达南极,就遇到了一场罕见的暴风雪,被封锁在茫茫无边的冰原上。 尽管 船员们想尽各种办法,累得筋疲力尽, 也 没能使船前进一步。船上的水、粮食和蔬菜一天天在减少,眼看大伙就要坐以待毙了。
一天,船长在甲板上沉思,他抬头看看天空,暴风雪过后,烈日当空,万里无云。他突然想起了富兰克林的实验。他立即紧急动员,把船上所有的煤屑和锅炉烟道中的黑灰倾倒在冰上,铺上一条长两千多米、宽十米的黑路。不久,黑灰和煤炭吸收了强烈的阳光,使路上的坚冰全化了。在大家的欢呼声中,“高斯”号徐徐起航,走上了新的航程。
(1)写出下列词语的近义词。
①著名—— 出名 ②沉思—— 深思
(2)在文中横线上填写恰当的关联词。
(3)富兰克林和“高斯”号船长所运用的科学道理是 黑色物体吸收阳光的能力最强 。
(4)挽救“高斯”号的前提是 B
A.有暴风雨和坚冰。
B.烈日当空,万里无云。
C.船员们的共同努力。
D.船长的聪明才智。
(5)这篇文章重点写的是 C
A.富兰克林小时候做的实验。
B.“高斯”号被困的原因。
C.“高斯”号脱险的过程。
【分析】短文主要讲了探险船“高斯”号到南极遇到了一场罕见的暴风雪,被封锁在茫茫无边的冰原上。虽然船员们想尽了各种办法,但是却没能使船前进一步。后来,船长想到富兰克林小时候做过的那个实验,使“高斯”号徐徐起航,走上了新的航程。文章告诉我们钻研科学原理对我们的生活会起到很大的作用。
【解答】(1)考查了对近义词的理解。①著名:有名,出名。故近义词为“出名”。②沉思:深思。故近义词为“深思”。
(2)考查了对关联词语的理解。可以在理解前后两个句子的关系上选择合适的关联词语。“船员们想尽了各种办法,累得筋疲力尽”与“没能使船前进一步”是转折关系,可以用“尽管……也……”相连。(3)考查了对短文内容的理解。探险船“高斯”号到南极遇到了一场罕见的暴风雪,被封锁在茫茫无边的冰原上。虽然船员们想尽了各种办法,但是却没能使船前进一步。在这种情况下,船长下令把船上所有的煤屑和锅炉烟道中的黑灰倾倒在冰上,黑灰和煤屑吸收了强烈的阳光,使得路上的坚冰全部融化了。富兰克林和“高斯”号船长所运用的科学道理是黑色物体吸收阳光的能力较强这一原理。
(4)考查了对短文内容的理解。联系上下文理解,从“他抬头看看天空,暴风雪过后,烈日当空,万里无云。他突然想起了富兰克林的实验”可知,挽救“高斯”号的前提是烈日当空,万里无云。故选B。
(5)考查了对短文内容的理解。短文主要讲了探险船“高斯”号到南极遇到了一场罕见的暴风雪,被封锁在茫茫无边的冰原上。虽然船员们想尽了各种办法,但是却没能使船前进一步。后来,船长想到富兰克林小时候做过的那个实验,利用黑色物体吸收阳光的能力较强的原理,使“高斯”号徐徐起航,走上了新的航程。文章重点写的是“高斯”号的脱险过程。故选:C。
故答案为:
(1)出名 深思;
(2)尽管 也;
(3)黑色物体吸收阳光的能力较强;
(4)B;
(5)C。
【点评】完成此类题目的关键是要认真阅读短文,了解短文主要内容及所表示的主题,然后结合所给题目分析完成。
7.阅读短文,完成练习。
你是我最笨的学生
安宁
毕业后我留在北京教书,父亲闲着寂寞,便打电话托我买台电脑,他要和我视频聊天。我笑他:“都五十岁的人了,对电脑一窍不通,可得专门请个老师才行。”父亲说:“几年前你是我的学生,现在让老爸做你的学生好不好?”我说:“那老爸你可得认真学,我可没时间手把手教你。”父亲呵呵笑着说:“那是当然,我得争取做闺女班里最聪明的学生,就像你给爸爸争了光一样。”
以后的每个周末晚上,我都被老爸硬拽到电脑前,起初是打长途教他申请到了QQ号,然后是终于让他学会了使用视频到了这一步,父亲就有些懈怠,每天我扯着嗓子教他如何搜索资料、如何盲打、如何储存东西,我觉得自己所费的劲,几乎比教班级里最笨的学生还要多,但父亲的电脑知识,始终停在开着视频,对着话筒和我呵呵说笑的程度。
老爸似乎对自己的愚笨没有丝毫察觉,他胖胖的脸在视频的镜头里,始终是心满意足地笑着。我说:“老爸你要实践啊,只是每个周末听我讲,之后一个星期就再也不摸电脑,那怎么行?”父亲照例在视频里笑开了花,说:“老爸其实很聪明的,姑娘你只要有点耐心,老爸肯定会进步飞速。”我看着每一个指令需要我重复很多遍后才会点头的一脸茫然的父亲,忽然有点泄气,心想:究竟是我这个老师不合格,还是父亲真的太笨,对这样先进的知识,完全没有学会的细胞?
父亲所谓的进步,也只到能和我打字聊天为止。此后不管我怎样努力,他都停在原地,再不会前进半步。隔壁的同事每每听到我在房间里声嘶力竭,就知道准是我又在教父亲上网了。有一天,她无意中笑着说:“对待笨的学生,冷落有时候比耳提面命的教导更管用,为什么不试试呢?”我欣然采纳。
老爸对我这项政策显然有些不适应,没过一星期,他就撑不下去了,说:“姑娘你还是手把手地教教老爸吧,我这么一大把年纪,比不上你们年轻人。”后来见我无动于衷,终于急了,竟然开始和我冷战,我打电话给母亲,让她转告父亲,像他这么笨的学生,我还是第一次碰到,都三个月了,打字还像牛车的速度,照这样下去,我岂不是教他一辈子也教不会?母亲听完我的抱怨,叹口气,小声道:“孩子,其实你爸哪有这么笨啊,他只是想多听你说说话罢了,他要是什么都学会了,还怎么能认你做老师?你每次在视频上不耐烦地朝他嚷,他都不急不躁,还笑着听你讲课,如沐春风。他花几千块钱,只是买了个能看见你模样的电话而已,他这么大年纪了,学会上网又能做什么呢?能和你面对面地聊天,对他来说,就已经是精通电脑了啊……”
最笨的那个学生,原来是我,笨到和父亲面对面,看见他温柔地冲喋喋不休的我笑啊笑,都不知道,他心里想着的,只是看看千里之外的我,是不是还好好的,是不是还像他想念我一样,将他放在心里最温暖的地方。
(有删改)
(1)写出下面词语的意思。
声嘶力竭: 声音嘶哑了,力气用尽了。
喋喋不休: 唠唠叨叨,说个没完。
(2)这篇短文主要写 这篇文章写父亲为了能经常和女儿网上聊天,宁可做女儿“最笨的学生” 。
(3)在文中找出描写父亲神情的词语写下来。说说你从中看出这是一位怎样的父亲。 呵呵笑着、心满意足、笑开了花、一脸茫然、不急不躁、温柔地。父亲想通过电脑关心远在北京的我,无论“我”怎么对待父亲,他都是对我笑呵呵的,一点都没有生气。从中可以看出这是一个关爱女儿、和蔼慈祥的父亲。
(4)你觉得文章以“你是我最笨的学生”为题好吗?为什么? 好,因为题目独特,引起读者阅读兴趣;题目实质是“我”是老爸最笨的学生,因为“我”竟然不知道老爸内心最简单、最真实的想法,“我”没有真正地去体会父亲的爱,反而去责备他。
(5)文中的父亲真的笨吗?从中你体会到什么? 不笨。从中体会到父亲对女儿的关爱和惦念,体会到深沉的父爱。
(6)听了母亲的一番话后,“我”会怎样想?请你代替“我”写一写内心活动。 原来我才是最笨的那个学生,我笨得连和父亲面对面,看见父亲笑啊笑,都不知道老人心里想些什么呢。哎,以后要多找些机会教父亲学电脑。
【分析】这篇文章写父亲为了能经常和女儿网上聊天,宁可做女儿“最笨的学生”,表现父亲对女儿的关爱和惦念,赞美了深沉的父爱。
【解答】(1)考查理解词语的能力。声嘶力竭:声音嘶哑了,力气用尽了。喋喋不休:唠唠叨叨,说个没完。
(2)考查对文章主要内容的概括。纵观全文可知,这篇文章写父亲为了能经常和女儿网上聊天,宁可做女儿“最笨的学生”
(3)考查对文章主要人物的分析能力。由文中对父亲神态词语“呵呵笑着、心满意足、笑开了花、一脸茫然、不急不躁、温柔地”描写和句子“他只是想多听你说说话罢了”“他花几千块钱,只是买了个能看见你的模样的电话而已”“他心里想着的,只是看看千里之外的我,是不是还好好的,是不是还像他想念我一样,将他放在心里最温暖的地方”等可知,父亲想通过电脑关心远在北京的我,无论“我”怎么对待父亲,他都是对我笑呵呵的,一点都没有生气。从中可以看出这是一个关爱女儿、和蔼慈祥的父亲。
(4)本题是对题目含义的理解和文章主旨的概括。结合文章内容,在首段与末段,寻找对题目的解释与深化,议论抒情性的句子,同时注意题目的双关含义,概括出表面含义和深层含义即可。双关是指一句话包含两个意思。“你是我最笨的学生”表面上是说父亲是“我”最笨的学生,实质上是说“我”是父亲最笨的学生,因为“我”没有真正地去体会父亲的爱,反而去责备他。
(5)考查对文章内容的理解。纵观全文可以看出,文中的父亲不是真的笨,而是反映了一个父亲对女儿的关爱和惦念,体会到深沉的父爱。
(6)本题是补写人物心理。思路:先要明确人物此时所处的情境和此时应有的、合理的心理内容。语言表述时要注意人称,很多题目暗含要求用第一人称:要用“我”,写人物的内心独白。如用第三人称,则是在陈述人物心理。注意抓住细节;符合人物的心理发展轨迹;符合上下文的内容要求。
故答案为:
(1)声音嘶哑了,力气用尽了。唠唠叨叨,说个没完。
(2)这篇文章写父亲为了能经常和女儿网上聊天,宁可做女儿“最笨的学生”
(3)呵呵笑着、心满意足、笑开了花、一脸茫然、不急不躁、温柔地。父亲想通过电脑关心远在北京的我,无论“我”怎么对待父亲,他都是对我笑呵呵的,一点都没有生气。从中可以看出这是一个关爱女儿、和蔼慈祥的父亲。
(4)好,因为题目独特,引起读者阅读兴趣;题目实质是“我”是老爸最笨的学生,因为“我”竟然不知道老爸内心最简单、最真实的想法,“我”没有真正地去体会父亲的爱,反而去责备他。
(5)不笨。从中体会到父亲对女儿的关爱和惦念,体会到深沉的父爱。
(6)原来我才是最笨的那个学生,我笨得连和父亲面对面,看见父亲笑啊笑,都不知道老人心里想些什么呢。哎,以后要多找些机会教父亲学电脑。
【点评】阅读分析题目是小学语文中高年级的常见题型,考查了学生的阅读分析能力,完成时要认真阅读短文,了解短文内容及所表达的主题后,再结合后面的问题分析解答。
8.阅读课内片段,完成练习。
孙膑是齐国大将田忌的门客,田忌对他非常赏识。
田忌经常同齐威王及贵族们赛马。孙膑看了几场比赛后发现,大家的马脚力相差不多,而且都能分成上、中、下三等。
一天,孙膑对田忌说:“将军,我有个办法,保证能让您在赛马时获胜。”
田忌问道:“你是说换几匹更好的马?”
孙膑说:“一匹也不用换。”
田忌有些不明白:“那怎么能有赢的把握呢?”
孙膑胸有成竹地说:“将军请放心,按照我的主意办,一定能让您赢。”
田忌很信任孙膑,决定全听他的。
于是,他同齐威王及贵族们约好一起赛马。
田忌和齐威王的对阵就要开始了。比赛双方摩拳擦掌,跃跃欲试。观众们也兴致勃勃地猜测着比赛结果。就在这时,孙膑把田忌请到一边,悄悄地把办法告诉了他。
(1)联系上下文或根据阅读经验,可以猜测出“门客”的意思是 C 。
A.家奴
B.驯马师
C.古时依附于贵族门庭并为之服务的人
D.车夫
(2)根据片段的内容,完成下面的练习。
①因为田忌对孙膑非常赏识,所以 几场比赛都带着孙膑 ;
②因为 孙膑看了几场比赛,发现大家的马脚力相差不多,且都能分成上、中、下三等 ,所以孙膑能够帮田忌想出对策;
③因为孙膑 提前想好如何变换马的出场顺序 ,所以他能够胸有成竹地回答田忌。
★我发现,故事之所以精彩,就是因为 故事中闪烁着人物思维的火花 。
(3)从文中找出与画“ ”的句子相呼应的句子,用“ ”画出来。
(4)故事中,孙膑、田忌和齐威王各有特点,选择其中两人,谈谈他们的个性,要有理有据。
① 孙膑。孙膑从前几次赛马中发现大家的马脚力相差不多,真是一个善于观察的人。
② 田忌。田忌知人善用,采纳孙膑的建议和齐威王赛马,最后获得了胜利。
【分析】语段选自《田忌赛马》。本文是中国历史上有名的揭示如何善用自己的长处去对付对手的短处,从而在竞技中获胜的事例。
【解答】(1)考查学生对词语的理解。“门客”的意思是古时依附于贵族门庭并为之服务的人。
(2)考查学生对文章内容的理解。阅读文章可知,①因为田忌对孙膑非常赏识,所以几场比赛都带着孙膑;②因为孙膑看了几场比赛,发现大家的马脚力相差不多,且都能分成上、中、下三等,所以孙膑能够帮田忌想出对策;③因为孙膑提前想好如何变换马的出场顺序,所以他能够胸有成竹地回答田忌。我发现,故事之所以精彩,就是因为故事中闪烁着人物思维的火花。
(3)考查学生对句子的理解。阅读句子“将军,我有个办法,保证能让您在赛马时获胜”可知,这句话和“就在这时,孙膑把田忌请到一边,悄悄地把办法告诉了他”相照应。
(4)考查学生对人物形象的分析。学生结合文章内容回答即可。即:孙膑。孙膑从前几次赛马中发现大家的马脚力相差不多,真是一个善于观察的人。②田忌。田忌知人善用,采纳孙膑的建议和齐威王赛马,最后获得了胜利。
故答案为:
(1)C;
(2)①几场比赛都带孙膑 ②孙膑看了几场比赛,发现大家的马脚力相差不多,且都能分成上、中、下三等 ③提前想好如何变换马的出场顺序 故事中闪烁着人物思维的火花;
(3)将军,我有个办法,保证能让您在赛马时获胜。
(4)①孙膑。孙膑从前几次赛马中发现大家的马脚力相差不多,真是一个善于观察的人。②田忌。田忌知人善用,采纳孙膑的建议和齐威王赛马,最后获得了胜利。
【点评】完成此类题目的关键是要认真阅读短文,了解短文主要内容及所表示的主题,然后结合所给题目分析完成。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第六单元 《思维火花》主题阅读
【语文要素】
语文要素:了解人物的思维过程,加深对文章内容的理解。
【阅读要素方法点拨】
技法 突破点 解答示例
技法一:抓 住重点句 子,了解人 物的思维过 程。 1,抓住语言描写了 解人物的思维过 程。 《自相矛盾》一文中,抓住卖矛与盾的人的语言描写,走进他 的内心,就能发现他的思维过程是有问题的。
2.抓住神态描写了 解人物的思维过 程。 《田忌赛马》 一文中,第一场田忌输了,他“不动声色, 一点 儿都不着急”;第二场田忌胜了,他“微微一笑”;第三场田忌又胜了,他“满意地笑了”。从神态描写中我们看出田忌有了孙膑教给他的好办法,早已胜券在握了。
技法二:借 助图画推测 人物的思维 过程。 1.借助故事主要情 节图示。 《田忌赛马》 一文中,我们如果能画出田忌和齐威王三次赛马 的对阵图,田忌能取得胜利的原因就一目了然了,孙膑的思维 过程也直观地呈现在大家面前了。
2.借助文章重点部 分的插图。 《自相矛盾》一文中,我们看到课文中那个卖矛和盾的楚人一 手拿矛, 一手拿盾的插图,就很容易理解他“不可陷之盾”和“无不陷之矛”思维的错误了。
技法三:理 清文章的条 理,推测人 物的思维过 程。 1.梳理事情的发展 过程,推测人物的 思维过程。 《田忌赛马》 一文中,孙膑先分析了赛马的具体情况;田忌同齐威王的马脚力相差不多,并且能分成上、中、下三等。于是他想出可以通过合理安排马的出场顺序,取得三局两胜的结果。
2.用假设法推测事 情的发展,从而理 解人物的思维过程。 《跳水》一文中,我们可以假设船长没有出现,孩子会遇到哪 些危险,就能理解船长的思维过程,最后明白让孩子跳水是救 他最好的方法。
【语文要素解题技巧】
典型问题 答题模板
你认为……(谁)是一个怎样的人 请结合文 章内容进行分析, 从文中……可以知道, ……(谁)是一个…… 的人。
阅读描写……(谁)语言/动作/神态的句子 你从中体会到了什么 从描写……(谁)语言/动作/神态的句子中可以看出/推测出 ……
根据图示/图表,说说为什么 … 从图示/图表中可以看出……(人物+时间+ 结果)
【精选阅读】
1.课外阅读。
感恩的习惯
小侄儿在乡下读书,三年级要学英语,便利用暑假提前随我入城。学习之余,他每天总要画张画给我:或大或小的白纸,用铅笔勾出一花一草或一小人,写上一行不算整齐的铅笔字,有时是:“姑姑,谢谢你!”有时是:“姑姑,你辛苦了!”
我问小侄儿:“干吗送我礼物?”不善言谈的侄儿红了脸,轻声说:“老师教的。老师让每个小朋友们都要学会感恩。任何时候受到帮助,都能不忘了说谢谢。”我说:“姑姑是家里人,还用客气吗?”小侄儿说:“家里人,更不能心安理得。”
小侄儿的话让我感动了好长时间。我不知道是怎样的老师,能让孩子养成如此好的习惯。侄儿的行为,竟在潜移默化中改变了我。
第一次,在我过生日时,我为母亲买了件羊绒衫,花掉三个月稿费。母亲摸了又摸,不相信地问我:“这么薄的东西,能比羊毛衫暖和?”冬天过了一大半,母亲也未曾舍得穿,倒是拿出来看过多次,每次都仿佛看自己熟睡的孩子,有一点折痕,都抹了又抹。她幸福地眯着眼睛,骂我浪费。这一切都深印在我的脑海中。我为母亲创造了快乐,也分享着母亲的快乐。
第一次,在父亲节,牵了父亲的手祝他快乐。父亲不善言辞,以前一个月和我说的话,加起来没有母亲和我一天说的话多。我曾羡慕人家的女儿勾着父亲脖子撒娇,为自己有父亲没父爱而伤心。现在想来,没有父亲起早贪黑,用辛苦的劳动铺平我的大学之路,我又怎能有今天?不知是不是因为我成人后,第一次牵了父亲的手,他和我的话竟多了起来。这让我悟得:原来家庭成员之间的爱,也需要表达。
感恩之习,不仅给我创造了生机,亦给我的女儿带来了希望。耳濡目染中,7岁的女儿亦学会了感恩。有一次,她英语考了100分,她说成绩的取得,是老师和她一起努力的结果,于是自己动手制作了谢师卡送给老师。后来的课堂上,老师提问她的次数,竟因此增多了。她终于不再害羞,敢于举手发言了。
(1)第一段的事例在全文中起着哪些重要的作用?请列举出来。
(2)哪里体现了“家庭成员之间的爱”?这种爱为什么需要表达?
(3)根据解释写出成语。(文中)
不擅长解说事情或与人交谈。
心情安定,觉得事情理所当然。
在不知不觉中产生影响。 。
2.拓展阅读。
古代杞国有个人担心天会塌、地会陷,自己无处存身,便食不下咽,寝不安席。另外又有个人为这个杞国人的忧愁而忧愁,就去开导他,说:“天不过是积聚的气体罢了,没有哪个地方没有空气的。你一举一动,一呼一吸,整天都在天空里活动,怎么还担心天会塌下来呢?”
那人说:“天是气体,那日、月、星、辰不就会掉下来吗?”
开导他的人说:“日、月、星、辰也是空气中发光的东西,即使掉下来,也不会伤害什么。”
那人又说:“如果地陷下去怎么办?”
开导他的人说:“地不过是堆积的土块罢了,填满了四处,没有什么地方是没有土块的,你行走跳跃,整天都在地上活动,怎么还担心地会陷下去呢?”
那个杞国人才放下心来,很高兴;开导他的人也放了心,很高兴。
(1)给这则寓言故事拟一个恰当的标题: 。
(2)这个杞国人在担忧 、 ,他的具体表现是 、 。
(3)“你一举一动,一呼一吸,整天都在天空里活动,怎么还担心天会塌下来呢?”将这个句子改为陈述句。
(4)这个故事的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这个短文告诉人们不要毫无根据地忧虑和担心。
B.开导杞人的热心人,他对天地星月的解释,是很科学的。
C.这则寓言故事运用对话刻画人物,人物形象分明。
D.这是一则益智寓言,写了忧天者与忧人者两种人。
3.阅读。
友谊的分量
有一天,一只老山羊爬山时把腿摔坏了,请毛驴把他背回家。
毛驴向他要十斤山芋做报酬,老山羊只好一瘸一拐地走了。
过了一会儿,老山羊骑在牛大哥的背上缓缓走来,毛驴于是问:“牛哥,它出多少山芋请你背它?”“千斤!”毛驴冷笑道:“十斤山芋还不干呢?千斤!你可别做梦了!”牛大哥认真地说道:“不是我别做梦了,而是你别糊涂了!十斤山芋算得了什么?友谊的分量才重千斤呀!”
毛驴听了牛大哥的一席话,站在那儿扇了扇长长的耳朵,垂下头不好意思地走了。
(1)给下面词中加点字选择正确的读音,在下面画横线。
毛驴(lǘ lú) 山芋(yù yú) 友谊(yí yì)
分(fēn fèn)量 耳朵(duō duo) 垂(chuí shuí)下头
(2)找出下列各词的近义词:
缓缓﹣﹣ 友谊﹣﹣
(3)文中的“千斤!”这句话是谁说的,请在正确的 里打“√”。
①毛驴说的。
②牛大哥说的。
③老山羊说的。
(4)读了这篇寓言故事,你最喜欢谁?为什么?
(5)这篇寓言故事告诉我们: 。
4.开心阅读。
跳水(节选)
孩子气极了,他的手放开了绳子和wéi gān ,张开胳膊,摇摇晃晃地走上横木去取帽子。这时候,甲板上的水手全都吓呆了。孩子只要一失足,直摔到甲板上就没命了。即使他走到横木那头拿到了帽子,也难以回转身来。有个人吓得大叫了一声。孩子听到叫声往下一望,两条腿不由得发起抖来。
正在这时候,船长从chuán cāng 里出来,手里拿着一支枪。他本来是想打hǎi ōu 的,看见儿子在桅杆顶端的横木上,就立刻miáo zhǔn 儿子,喊道:“向海里跳!快!不跳我就开枪了!”孩子心惊胆战,站在横木上擒晃晃的,没听明白他爸爸的话。船长又喊:“向海里跳!不然我就开枪了!一!二!”刚喊出“三”,孩子纵身从横木上跳了下来。
扑通一声,孩子像颗炮弹一样扎进了海里。二十来个勇敢的水手已经跳进了大海:四十秒钟——大家已经觉得时间太长了。等孩子一浮上来,水手们就立刻抓住了他,把他救上了甲板。
(1)本文的作者是 国作家 。
(2)读短文,根据拼音在文中的横线上写词语。
(3)在文中用横线画出小男孩处境危险的句子。
(4)船长为什么要让孩子跳下来?从这里我们可以看出船长是个怎样的人?
(5)注意加点的句子,为什么只有“四十秒钟”却说“时间太长了”?你也有类似的体验吧,请结合具体实例,把自己感觉时间很慢或很快的一次内心体验写下来。
5.阅读课文片段,完成练习。
第一场,田忌先用下等马对齐威王的上等马,齐威王的马遥遥领先。田忌输了,但他 ,一点儿都不着急。
第二场比赛开始了。田忌用上等马对齐威王的中等马,胜了第二场。田忌 。
第三场,田忌用中等马对齐威王的下等马,又胜了一场。田忌 。
比赛结束了。田忌胜两场输一场,赢了齐威王。
(1)把下面的词语填入文中的括号内,填序号。
A.微微一笑 B.满意地笑了 C.不动声色
(2)联系上下文,解释下列词语。
①遥遥领先:
②不动声色:
(3)这次比赛的结果是 ,其原因是 。
(4)请根据选文内容,填写田忌和齐威王赛马的对阵表。
赛马双方 第一场 第二场 第三场
田忌
齐威王
(5)读了短文后你得到了什么启示?
6.课外阅读。
“高斯”号脱险记
著名的美国科学家富兰克林小时候曾做过一个十分有趣的实验:他取来几块大小一样、颜色不同的碎布,放在雪地上。几小时以后,其他的碎布仍在雪地上躺着,只有黑布深深地陷进雪地里。这个实验说明:黑色物体吸收阳光的能力最强。可不要小看这个实验,正是这个实验成果,使探险船“高斯”号死里逃生。
1903年夏天,探险船“高斯”号刚刚到达南极,就遇到了一场罕见的暴风雪,被封锁在茫茫无边的冰原上。 船员们想尽各种办法,累得筋疲力尽, 没能使船前进一步。船上的水、粮食和蔬菜一天天在减少,眼看大伙就要坐以待毙了。
一天,船长在甲板上沉思,他抬头看看天空,暴风雪过后,烈日当空,万里无云。他突然想起了富兰克林的实验。他立即紧急动员,把船上所有的煤屑和锅炉烟道中的黑灰倾倒在冰上,铺上一条长两千多米、宽十米的黑路。不久,黑灰和煤炭吸收了强烈的阳光,使路上的坚冰全化了。在大家的欢呼声中,“高斯”号徐徐起航,走上了新的航程。
(1)写出下列词语的近义词。
①著名—— ②沉思——
(2)在文中横线上填写恰当的关联词。
(3)富兰克林和“高斯”号船长所运用的科学道理是 。
(4)挽救“高斯”号的前提是
A.有暴风雨和坚冰。
B.烈日当空,万里无云。
C.船员们的共同努力。
D.船长的聪明才智。
(5)这篇文章重点写的是
A.富兰克林小时候做的实验。
B.“高斯”号被困的原因。
C.“高斯”号脱险的过程。
7.阅读短文,完成练习。
你是我最笨的学生
安宁
毕业后我留在北京教书,父亲闲着寂寞,便打电话托我买台电脑,他要和我视频聊天。我笑他:“都五十岁的人了,对电脑一窍不通,可得专门请个老师才行。”父亲说:“几年前你是我的学生,现在让老爸做你的学生好不好?”我说:“那老爸你可得认真学,我可没时间手把手教你。”父亲呵呵笑着说:“那是当然,我得争取做闺女班里最聪明的学生,就像你给爸爸争了光一样。”
以后的每个周末晚上,我都被老爸硬拽到电脑前,起初是打长途教他申请到了QQ号,然后是终于让他学会了使用视频到了这一步,父亲就有些懈怠,每天我扯着嗓子教他如何搜索资料、如何盲打、如何储存东西,我觉得自己所费的劲,几乎比教班级里最笨的学生还要多,但父亲的电脑知识,始终停在开着视频,对着话筒和我呵呵说笑的程度。
老爸似乎对自己的愚笨没有丝毫察觉,他胖胖的脸在视频的镜头里,始终是心满意足地笑着。我说:“老爸你要实践啊,只是每个周末听我讲,之后一个星期就再也不摸电脑,那怎么行?”父亲照例在视频里笑开了花,说:“老爸其实很聪明的,姑娘你只要有点耐心,老爸肯定会进步飞速。”我看着每一个指令需要我重复很多遍后才会点头的一脸茫然的父亲,忽然有点泄气,心想:究竟是我这个老师不合格,还是父亲真的太笨,对这样先进的知识,完全没有学会的细胞?
父亲所谓的进步,也只到能和我打字聊天为止。此后不管我怎样努力,他都停在原地,再不会前进半步。隔壁的同事每每听到我在房间里声嘶力竭,就知道准是我又在教父亲上网了。有一天,她无意中笑着说:“对待笨的学生,冷落有时候比耳提面命的教导更管用,为什么不试试呢?”我欣然采纳。
老爸对我这项政策显然有些不适应,没过一星期,他就撑不下去了,说:“姑娘你还是手把手地教教老爸吧,我这么一大把年纪,比不上你们年轻人。”后来见我无动于衷,终于急了,竟然开始和我冷战,我打电话给母亲,让她转告父亲,像他这么笨的学生,我还是第一次碰到,都三个月了,打字还像牛车的速度,照这样下去,我岂不是教他一辈子也教不会?母亲听完我的抱怨,叹口气,小声道:“孩子,其实你爸哪有这么笨啊,他只是想多听你说说话罢了,他要是什么都学会了,还怎么能认你做老师?你每次在视频上不耐烦地朝他嚷,他都不急不躁,还笑着听你讲课,如沐春风。他花几千块钱,只是买了个能看见你模样的电话而已,他这么大年纪了,学会上网又能做什么呢?能和你面对面地聊天,对他来说,就已经是精通电脑了啊……”
最笨的那个学生,原来是我,笨到和父亲面对面,看见他温柔地冲喋喋不休的我笑啊笑,都不知道,他心里想着的,只是看看千里之外的我,是不是还好好的,是不是还像他想念我一样,将他放在心里最温暖的地方。
(有删改)
(1)写出下面词语的意思。
声嘶力竭:
喋喋不休:
(2)这篇短文主要写 。
(3)在文中找出描写父亲神情的词语写下来。说说你从中看出这是一位怎样的父亲。
你觉得文章以“你是我最笨的学生”为题好吗?为什么?
文中的父亲真的笨吗?从中你体会到什么?
听了母亲的一番话后,“我”会怎样想?请你代替“我”写一写内心活动。
8.阅读课内片段,完成练习。
孙膑是齐国大将田忌的门客,田忌对他非常赏识。
田忌经常同齐威王及贵族们赛马。孙膑看了几场比赛后发现,大家的马脚力相差不多,而且都能分成上、中、下三等。
一天,孙膑对田忌说:“将军,我有个办法,保证能让您在赛马时获胜。”
田忌问道:“你是说换几匹更好的马?”
孙膑说:“一匹也不用换。”
田忌有些不明白:“那怎么能有赢的把握呢?”
孙膑胸有成竹地说:“将军请放心,按照我的主意办,一定能让您赢。”
田忌很信任孙膑,决定全听他的。
于是,他同齐威王及贵族们约好一起赛马。
田忌和齐威王的对阵就要开始了。比赛双方摩拳擦掌,跃跃欲试。观众们也兴致勃勃地猜测着比赛结果。就在这时,孙膑把田忌请到一边,悄悄地把办法告诉了他。
(1)联系上下文或根据阅读经验,可以猜测出“门客”的意思是 。
A.家奴
B.驯马师
C.古时依附于贵族门庭并为之服务的人
D.车夫
(2)根据片段的内容,完成下面的练习。
①因为田忌对孙膑非常赏识,所以 ;
②因为 ,所以孙膑能够帮田忌想出对策;
③因为孙膑 ,所以他能够胸有成竹地回答田忌。
★我发现,故事之所以精彩,就是因为 。
(3)从文中找出与画“ ”的句子相呼应的句子,用“ ”画出来。
(4)故事中,孙膑、田忌和齐威王各有特点,选择其中两人,谈谈他们的个性,要有理有据。
①
②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