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2024版)七下数学 10.3 实际问题与二元一次方程组(第2课时)课件(共23张PPT)+教案+同步探究学案

文档属性

名称 人教版(2024版)七下数学 10.3 实际问题与二元一次方程组(第2课时)课件(共23张PPT)+教案+同步探究学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2.0M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人教版
科目 数学
更新时间 2025-05-05 09:56:21

文档简介

(共23张PPT)
第十章 二元一次方程组
10.3 实际问题与二元一次方程组
(第2课时)
经历运用二元一次方程组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能分析实际问题中的数量关系,会设未知数,列方程组并求解,得到实际问题的答案,发展模型观念。
数学问题
(二元一次方程组)
实际问题
设未知数
列方程组
解方程组
代入法
加减法
数学问题的解
(二元一次方程组的解)
实际问题的答案
检验
1. 利用二元一次方程组解决实际问题的基本思路。
(消元)
  2. 列二元一次方程组解决实际问题的一般步骤是什么?
  (1)审:弄清题中的已知量、未知量,找出题中的相等关系.
  (2)设:恰当地设未知数.
  (3)列:根据(1)中的相等关系列方程组.
  (4)解:正确地解方程组.
  (5)验:检验解是不是原方程组的解且符合题意.
  (6)答:答案要完整且单位统一.
例1:据统计资料,甲、乙两种作物的单位面积产量的比是1:2.现要把一块长200 m、宽100 m的长方形土地划分为两块小长方形土地,分别种植这两种作物.怎样划分这块土地,才能使甲、乙两种作物的总产量的比是3:4?
这道题研究的是长方形面积的分割问题,你能画出相应的示意图吗?
作物产量比与种植面积的比有什么关系?
  甲、乙作物产量比等于甲作物的种植面积与乙作物的种植面积的2倍的比.
例1:据统计资料,甲、乙两种作物的单位面积产量的比是1:2.现要把一块长200 m、宽100 m的长方形土地划分为两块小长方形土地,分别种植这两种作物.怎样划分这块土地,才能使甲、乙两种作物的总产量的比是3:4?
例1:据统计资料,甲、乙两种作物的单位面积产量的比是1:2.现要把一块长200 m、宽100 m的长方形土地划分为两块小长方形土地,分别种植这两种作物.怎样划分这块土地,才能使甲、乙两种作物的总产量的比是3:4?
解:如图,一种划分方案为:甲、乙两种作物的种植区域分别为长方形 AEFD 和长方形 BCFE.
此时设 AE=x m,EB=y m,据问题中涉及长度、产量的相等关系,列得方程组
解得
答:过长方形土地的长边上离一端 80 m 处,作
这条边的垂线,把这块土地分为两块长方形土地.
较大一块土地种植甲种作物,较小一块土地种植乙种作物.
还有其他设计方案吗?
列二元一次方程组解决有关图形的问题时,常借助数形结合思想,发现各种量之间的关系,找出相等关系,从而列方程组解决问题.
例2:如图,10 块相同的小长方形地砖拼成一个大长方形,每块地砖的长和宽分别是多少?
解:设每块地砖的长为 x cm,宽为 y cm.根据题意,可列方程组
解这个方程组,得
答:每块地砖的长为 48 cm,宽为 12 cm.
60 cm
【知识技能类练习】必做题:
1.如图,在长方形ABCD中放入6个完全相同的小长方形,设小长方形的长为a,宽为b,所标尺寸如图所示,则可得方程组(  ).
A. B.
C. D.
A
【知识技能类练习】必做题:
2.如图,周长为34 cm的长方形ABCD被分成7个形状大小完全相同的小长方形,则长方形ABCD的面积为______cm2.
70
【知识技能类练习】必做题:
3.在长方形中,放入六个形状、大小相同的小长方形,所标尺寸如图所示,则每个小长方形的面积为 .
16
【知识技能类练习】选做题:
4.如图,小强和小红一起搭积木,小强所搭的“小塔”的高度为23 cm,小红所搭的“小树”的高度为22 cm,设每块A型积木的高为x cm,每块B型积木的高为y cm,则x= ,y= .
4
5
【综合拓展类练习】
5.小明在拼图时,发现8个大小一样的长方形,恰好可以拼成如左图所示的一个大的长方形.小红看见了,说:“我来试一试.”结果小红七拼八凑,拼成如右图所示的正方形.但是中间还留下了一个小洞,恰好是边长为的小正方形!你能求出这些长方形的长和宽吗 .若能,请写出过程;若不能,请说出理由.
解:能求出这些长方形的长和宽,
理由如下:设这些长方形的长和宽分别为,,
根据两个图形可得:,
解得,
答:这些长方形的长和宽分别为,.
实际问题与二元一次方程组
列二元一次方程组解决实际问题的一般步骤
利用二元一次方程组解决实际问题的基本思路
【知识技能类作业】必做题:
1.如图,在长为14 m、宽为10 m的长方形展厅划出三个形状、大小完全一样的小长方形摆放水仙花,则每个小长方形的周长为_________m.
16
【知识技能类作业】必做题:
2.小敏做拼图游戏时发现:8个一样大小的小长方形恰好可以拼成一个大的长方形,如图1所示.小颖看见了,也来试一试,结果拼成了如图2所示的正方形,不过中间留下一个边长恰好为2 cm的小正方形空白,你能算出每个小长方形的长和宽各为多少吗?
解:设小长方形的长为x cm,宽为y cm,

解得
答:每个小长方形的长为10 cm,宽为6 cm.
【知识技能类作业】必做题:
3.甲乙两人练习跑步,如果乙先跑10米,甲跑5秒就可追上乙;如果乙先跑2秒,甲跑4秒就可追上乙.设甲的速度为x米/秒,乙的速度为y米/秒,则可列出的方程组为( )
A. B.
C. D.
B
【知识技能类作业】选做题:
4.利用两块大小相同的长方体木块测量一张桌子的高度.首先按图1所示的方式放置,再交换两块木块的位置,按图2所示的方式放置.根据测量的数据,得桌子的高度是(  ).
A.73 cm B.74 cm
C.75 cm D.76 cm
D
【综合拓展类作业】
5.“洛书”是世界上最古老的一个三阶幻方,它有3行3列,三横行的三个数之和,三竖列的三个数之和,两对角线的三个数之和都相等,其实幻方就是把一些有规律的数填在正方形图内,使每一行、每一列和每一条对角线上各个数之和都相等,如图幻方的值是 .
21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同步探究学案
课题 10.3 实际问题与二元一次方程组(第2课时) 单元 第十章 学科 数学 年级 七年级
学习 目标 经历运用二元一次方程组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能分析实际问题中的数量关系,会设未知数,列方程组并求解,得到实际问题的答案,发展模型观念。
重点 分析较复杂实际问题中的相等关系,利用二元一方程组解决实际问题。
难点 从实际背景中提取数学信息,并转化成数学语言,明确未知数,建立方程组解决实际问题。
探究过程
导入新课 【引入思考】 1. 利用二元一次方程组解决实际问题的基本思路。 2. 列二元一次方程组解决实际问题的一般步骤是什么?
新知探究 本节课来研究: 本节我们继续探究如何用二元一次方程组解决实际问题。 例1:据统计资料,甲、乙两种作物的单位面积产量的比是1:2.现要把一块长200 m、宽100 m的长方形土地划分为两块小长方形土地,分别种植这两种作物.怎样划分这块土地,才能使甲、乙两种作物的总产量的比是3:4? 解:如图,一种划分方案为:甲、乙两种作物的种植区域分别为长方形 AEFD 和长方形 BCFE. 此时设 AE=x m,EB=y m,据问题中涉及长度、产量的相等关系,列得方程组 解这个方程组,得 答:过长方形土地的长边上离一端________处,作这条边的垂线,把这块土地分为两块长方形土地.较大一块土地种植________种作物,较小一块土地种植________种作物. 归纳:列二元一次方程组解决有关图形的问题时,常借助数形结合思想,发现各种量之间的关系,找出相等关系,从而列方程组解决问题. 例2:如图,10 块相同的小长方形地砖拼成一个大长方形,每块地砖的长和宽分别是多少?
课堂练习 【知识技能类练习】 必做题: 1.如图,在长方形ABCD中放入6个完全相同的小长方形,设小长方形的长为a,宽为b,所标尺寸如图所示,则可得方程组(  ). A.B.C.D. 第1题图 第2题图 第3题图 2.如图,周长为34 cm的长方形ABCD被分成7个形状大小完全相同的小长方形,则长方形ABCD的面积为______cm2. 3.在长方形中,放入六个形状、大小相同的小长方形,所标尺寸如图所示,则每个小长方形的面积为 . 选做题: 4.如图,小强和小红一起搭积木,小强所搭的“小塔”的高度为23 cm,小红所搭的“小树”的高度为22 cm,设每块A型积木的高为x cm,每块B型积木的高为y cm,则x= ,y= . 【综合拓展类练习】 5.小明在拼图时,发现8个大小一样的长方形,恰好可以拼成如左图所示的一个大的长方形.小红看见了,说:“我来试一试.”结果小红七拼八凑,拼成如右图所示的正方形.但是中间还留下了一个小洞,恰好是边长为的小正方形!你能求出这些长方形的长和宽吗 .若能,请写出过程;若不能,请说出理由.
课堂小结 说一说:今天这节课,你都有哪些收获?
作业设计 【知识技能类作业】 必做题: 1.如图,在长为14 m、宽为10 m的长方形展厅划出三个形状、大小完全一样的小长方形摆放水仙花,则每个小长方形的周长为_________m. 第1题图 第2题图 2.小敏做拼图游戏时发现:8个一样大小的小长方形恰好可以拼成一个大的长方形,如图1所示.小颖看见了,也来试一试,结果拼成了如图2所示的正方形,不过中间留下一个边长恰好为2 cm的小正方形空白,你能算出每个小长方形的长和宽各为多少吗? 3.甲乙两人练习跑步,如果乙先跑10米,甲跑5秒就可追上乙;如果乙先跑2秒,甲跑4秒就可追上乙.设甲的速度为x米/秒,乙的速度为y米/秒,则可列出的方程组为( ) A. B. C. D. 选做题: 4.利用两块大小相同的长方体木块测量一张桌子的高度.首先按图1所示的方式放置,再交换两块木块的位置,按图2所示的方式放置.根据测量的数据,得桌子的高度是(  ). A.73 cm B.74 cm C.75 cm D.76 cm 【综合拓展类作业】 5.“洛书”是世界上最古老的一个三阶幻方,它有3行3列,三横行的三个数之和,三竖列的三个数之和,两对角线的三个数之和都相等,其实幻方就是把一些有规律的数填在正方形图内,使每一行、每一列和每一条对角线上各个数之和都相等,如图幻方的值是 .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分课时教学设计
第八课时《10.3 实际问题与二元一次方程组(第2课时)》教学设计
课型 新授课 复习课口 试卷讲评课口 其他课口
教学内容分析 本节继续探究实际问题与二元一次方程组,通过学生在实际问题中进行分析,从而提高将实际问题转化为数学模型的能力;在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使学生感受到数学与现实生活的紧密联系,体会数学在生活中的应用价值,增强学生的数学应用意识。
学习者分析 七年级下册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数学基础,掌握了线性方程的解法,能够解决一些简单的一元一次方程问题。然而,对于二元一次方程组的认识和解题能力尚需进一步加强。
教学目标 经历运用二元一次方程组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能分析实际问题中的数量关系,会设未知数,列方程组并求解,得到实际问题的答案,发展模型观念。
教学重点 分析较复杂实际问题中的相等关系,利用二元一方程组解决实际问题。
教学难点 从实际背景中提取数学信息,并转化成数学语言,明确未知数,建立方程组解决实际问题。
学习活动设计
教师活动学生活动环节一:学习目标教师活动1: 师出示学习目标: 经历运用二元一次方程组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能分析实际问题中的数量关系,会设未知数,列方程组并求解,得到实际问题的答案,发展模型观念。学生活动1: 学生齐声读本课的学习目标活动意图说明: 明确本节课的学习目标,使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有效结合在一起,激发学生的学习动力,提高学生课堂参与的兴趣与积极性。环节二:新知导入教师活动2: 问题:1. 利用二元一次方程组解决实际问题的基本思路。 预设: 2. 列二元一次方程组解决实际问题的一般步骤是什么? 预设:(1)审:弄清题中的已知量、未知量,找出题中的相等关系. (2)设:恰当地设未知数. (3)列:根据(1)中的相等关系列方程组. (4)解:正确地解方程组. (5)验:检验解是不是原方程组的解且符合题意. (6)答:答案要完整且单位统一.学生活动2: 学生积极回答问题活动意图说明: 通过复习二元一次方程组解决实际问题的基本思路和步骤,为进一步探究用方程组解决实际问题做好铺垫。环节三:新知讲解教师活动3: 例1:据统计资料,甲、乙两种作物的单位面积产量的比是1:2.现要把一块长200 m、宽100 m的长方形土地划分为两块小长方形土地,分别种植这两种作物.怎样划分这块土地,才能使甲、乙两种作物的总产量的比是3:4? 追问1:这道题研究的是长方形面积的分割问题,你能画出相应的示意图吗? 预设: 追问2:作物产量比与种植面积的比有什么关系? 预设:甲、乙作物产量比等于甲作物的种植面积与乙作物的种植面积的2倍的比. 解:如图,一种划分方案为:甲、乙两种作物的种植区域分别为长方形 AEFD 和长方形 BCFE. 此时设 AE=x m,EB=y m,据问题中涉及长度、产量的相等关系,列得方程组 解这个方程组,得 答:过长方形土地的长边上离一端 80 m 处,作 这条边的垂线,把这块土地分为两块长方形土地. 较大一块土地种植甲种作物,较小一块土地种植乙种作物. 归纳:列二元一次方程组解决有关图形的问题时,常借助数形结合思想,发现各种量之间的关系,找出相等关系,从而列方程组解决问题. 例2:如图,10 块相同的小长方形地砖拼成一个大长方形,每块地砖的长和宽分别是多少? 解:设每块地砖的长为 x cm,宽为 y cm.根据题意,可列方程组 解这个方程组,得 答:每块地砖的长为 48 cm,宽为 12 cm.学生活动3: 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小组合作探究中完成例题,并派代表行进行板演,讲解,然后认真听教师的点评和讲解,并和老师一起归纳列方程组解决实际问题的一般步骤活动意图说明: 通过例题进一步巩固二元一次方程组解决实际问题的基本思路,体会数学建模思想,掌握列方程组解决实际问题的一般步骤,提高学生的应用能力。环节四:课堂小结教师活动4: 问题:本节课你都学习到了哪些知识? 教师通过学生的回答,进行归纳 学生活动4: 学生积极回顾本节课学习到的知识活动意图说明: 通过学生自己回顾、总结、梳理所学的知识,将所学的知识与以前学过的知识进行紧密联系,完善认知结构和知识体系。
板书设计 课题:10.3 实际问题与二元一次方程组(第2课时) 一、利用二元一次方程组解决实际问题的基本思路 二、列二元一次方程组解决实际问题的一般步骤教师板演区学生展示区
课堂练习 【知识技能类练习】 必做题: 1.如图,在长方形ABCD中放入6个完全相同的小长方形,设小长方形的长为a,宽为b,所标尺寸如图所示,则可得方程组(  ). A.B.C.D. 答案:A 2.如图,周长为34 cm的长方形ABCD被分成7个形状大小完全相同的小长方形,则长方形ABCD的面积为______cm2. 答案:70 3.在长方形中,放入六个形状、大小相同的小长方形,所标尺寸如图所示,则每个小长方形的面积为 . 答案:16 选做题: 4.如图,小强和小红一起搭积木,小强所搭的“小塔”的高度为23 cm,小红所搭的“小树”的高度为22 cm,设每块A型积木的高为x cm,每块B型积木的高为y cm,则x= ,y= . 答案:4,5 【综合拓展类练习】 5.小明在拼图时,发现8个大小一样的长方形,恰好可以拼成如左图所示的一个大的长方形.小红看见了,说:“我来试一试.”结果小红七拼八凑,拼成如右图所示的正方形.但是中间还留下了一个小洞,恰好是边长为的小正方形!你能求出这些长方形的长和宽吗 .若能,请写出过程;若不能,请说出理由. 解:能求出这些长方形的长和宽, 理由如下:设这些长方形的长和宽分别为,, 根据两个图形可得:, 解得, 答:这些长方形的长和宽分别为,.
作业设计 【知识技能类作业】 必做题: 1.如图,在长为14 m、宽为10 m的长方形展厅划出三个形状、大小完全一样的小长方形摆放水仙花,则每个小长方形的周长为_________m. 答案:16 2.小敏做拼图游戏时发现:8个一样大小的小长方形恰好可以拼成一个大的长方形,如图1所示.小颖看见了,也来试一试,结果拼成了如图2所示的正方形,不过中间留下一个边长恰好为2 cm的小正方形空白,你能算出每个小长方形的长和宽各为多少吗? 解:设小长方形的长为x cm,宽为y cm, 则 解得 答:每个小长方形的长为10 cm,宽为6 cm. 3.甲乙两人练习跑步,如果乙先跑10米,甲跑5秒就可追上乙;如果乙先跑2秒,甲跑4秒就可追上乙.设甲的速度为x米/秒,乙的速度为y米/秒,则可列出的方程组为( ) A. B. C. D. 答案:B 选做题: 4.利用两块大小相同的长方体木块测量一张桌子的高度.首先按图1所示的方式放置,再交换两块木块的位置,按图2所示的方式放置.根据测量的数据,得桌子的高度是(  ). A.73 cm B.74 cm C.75 cm D.76 cm 答案:D 【综合拓展类作业】 5.“洛书”是世界上最古老的一个三阶幻方,它有3行3列,三横行的三个数之和,三竖列的三个数之和,两对角线的三个数之和都相等,其实幻方就是把一些有规律的数填在正方形图内,使每一行、每一列和每一条对角线上各个数之和都相等,如图幻方的值是 . 答案:21
教学反思 本课教学采用启发式教学,强调学生的独思考、探索与合作探究,以提高学生的分析与解决问题的能力。在教学中,根据学生的实际,选取学生熟悉的背景为问题情境,让学生体会数学建模的思想。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