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课《岳阳楼记》习题课件(共30张PPT)

文档属性

名称 第11课《岳阳楼记》习题课件(共30张PPT)
格式 pptx
文件大小 518.7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5-05-05 09:57:48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30张PPT)
第三单元
预习助读
● 知识链接
1.岳阳楼:江南有三大名楼,江西南昌的滕王阁、湖北武汉的黄鹤楼、湖南岳阳的岳阳楼。
岳阳楼原来是三国时期吴国都督鲁肃的阅兵台。自古有“洞庭天下
水,岳阳天下楼”之说,岳阳楼因北宋范仲淹脍炙人口的《岳阳
楼记》而著称于世。
11 岳阳楼记
2.记:是一种古代文体,通过记人、记事、记物、记景,来抒发作者的感情和主张。在写法上大多以记述为主,而兼有议论、抒情成分。
● 素材积累
有关“岳阳楼”的诗词
登岳阳楼
杜 甫
昔闻洞庭水,今上岳阳楼。
吴楚东南坼,乾坤日夜浮。
亲朋无一字,老病有孤舟。
戎马关山北,凭轩涕泗流。
登岳阳楼(其一)
陈与义
洞庭之东江水西,
帘旌不动夕阳迟。
登临吴蜀横分地,
徙倚湖山欲暮时。
万里来游还望远,
三年多难更凭危。
白头吊古风霜里,
老木沧波无限悲。
1.读准字音
预习练 新课感知 01
shānɡ
yín
fēi
qiánɡ

zhǐ
tīnɡ
yào

chán
xié

美好
至、到达
指天气放晴
日光
停息
探求
或许、也许,表示委婉的语气
因为
如果没有
3.文学常识
(1)《岳阳楼记》选自《范仲淹全集》,作者   ,字希文,谥号文正,   (朝代)政治家、文学家,有《范文正公集》传世。
(2)古代表示官职变化的词:
①   :封建王朝官吏贬官或降职远调。
②   :指晋升或调动官职,还可指贬谪或放逐。
范仲淹
北宋


4.整体感知
巩固练 课内精读 02
文言现象
同“俱”,全、皆
同“嘱”,嘱托
第二年
国都
停息
如果没有
景象
荒废的事业
往北;往南
5.《岳阳楼记》每段的表达方式是什么
答案:第1段:叙事;第2段:写景;第3段:抒情;第4段:抒情;第5段:议论。
内容探究
6.赏析“衔远山,吞长江,浩浩汤汤”三句。(任选一个角度进行赏析)
答案:“衔”“吞”二字,运用了拟人的修辞手法,将洞庭湖拟人化,形象地写出了洞庭湖波澜壮阔、气势磅礴的壮丽景象。
7.说说“览物之情,得无异乎”和“古仁人之心,或异二者之为”两句中的“异”字分别指什么内容。
答案:第一个“异”,是指不同的自然景物可以引发“迁客骚人”不同的感触,即“悲”与“喜”两种不同的心境。第二个“异”,是指古仁人不同于上述“迁客骚人”,能不受外物好坏的影响,“不以物喜,不以己悲”。
8.“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告诉我们的道理或启示是什么
答案:做人应当以国家和民族的利益为重,时刻心系祖国前途命运,为天下百姓的幸福贡献力量。要将个人利益置于最后,在生活中保持豁达
胸怀,秉持乐于助人的美德。
A基础巩固
评价练 课后作业 03
导析:C A项,全/数词,一;B项,天空/尽、没有;C项,就;D项,和
乐/和煦。
C
导析:D A项,“制”的古义是“规模”,今义是“制度”;B项,“气象”的古义是“景象”,今义是“大气的状态和现象”;C项,“国”的古义是“国都”,今义是“国家”;D项,“曜”的古今意义都是“光芒”。
D
导析:A A项,的;B项,如此∕……的样子;C项,表顺承∕表转折;
D项,他∕表示加强诘问语气。
A
4.翻译下列句子。
(1)政通人和,百废具兴。
译文: 
(2)朝晖夕阴,气象万千。
译文: 
(3)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
译文: 
 
政事顺利,百姓和乐,各种荒废了的事业都兴办起来了。
早晚阴晴明暗多变,气象变化多端。
在朝廷做官就为百姓担忧,被贬谪到边远地区做地方官就为君主
担忧。
5.用原文语句填空。
(1)而或长烟一空,   ,    ,静影沉璧。
(2)范仲淹在《岳阳楼记》中表达其政治理想和远大抱负的句子是:
   ,   。
(3)《岳阳楼记》中用比喻的手法描写月亮的句子是:   ,
   。
(4)不管是在荣誉面前,还是受到不公正对待,作为一名老党员,他都能泰然处之,正如《岳阳楼记》中的“   ,   ”。
皓月千里
浮光跃金
先天下之忧而忧
后天下之乐而乐
浮光跃金
静影沉璧
不以物喜
不以己悲
B拓展提升
  【甲】若夫淫雨霏霏,连月不开,阴风怒号,浊浪排空,日星隐曜,山岳潜形,商旅不行,樯倾楫摧,薄暮冥冥,虎啸猿啼。登斯楼也,则有去国怀乡,忧谗畏讥,满目萧然,感极而悲者矣。
至若春和景明,波澜不惊,上下天光,一碧万顷,沙鸥翔集,锦鳞游泳,岸芷汀兰,郁郁青青。而或长烟一空,皓月千里,浮光跃金,静影沉璧,渔歌互答,此乐何极!登斯楼也,则有心旷神怡,宠辱偕忘,把酒临风,其喜洋洋者矣。
嗟夫!予尝求古仁人之心,或异二者之为,何哉 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是进亦忧,退亦忧。然则何时而乐耶 其必曰“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乎!噫!微斯人,吾谁与归
(节选自范仲淹《岳阳楼记》)
  【乙】先生①,汉光武之故人也,相尚以道。及帝握《赤符》②,乘六龙,得圣人之时,臣妾③亿兆④,天下孰加焉 惟先生以节高之。既而动星象,归江湖,得圣人之清。泥涂轩冕,天下孰加焉 惟光武以礼下之。
在《蛊⑤》之上九,众方有为,而独“不事王侯,高尚其事”,先生以之。在《屯》之初九,阳德方亨,而能“以贵下贱,大得民也”,光武以之。盖先生之心,出乎日月之上;光武之量,包乎天地之外。微先生,不能成光武之大,微光武,岂能遂先生之高哉 而使贪夫廉,懦夫立,是大有功于名教也。
仲淹来守是邦,始构堂而奠焉,乃复⑥为其后者四家,以奉祠事。又从而歌曰:“云山苍苍,江水泱泱,先生之风,山高水长!”
(选自范仲淹《桐庐郡严先生祠堂记》)
  【注】①先生:指严光。②《赤符》:《赤伏符》,新莽末年谶纬家所造符箓,谓刘秀上应天命,当继汉统为帝。后亦泛指帝王受命的符瑞。③臣妾:原指奴隶,这里引申为被统治的人民。④亿兆:古代以十万为亿,十亿为兆。⑤蛊:六十四卦之一。下文的“屯”也是六十四卦之一。⑥复:免除(兵役或徭赋)。
国都
在……之前
正当
大概
7.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4分)
(1)浮光跃金,静影沉璧。
译文: 
(2)微光武,岂能遂先生之高哉
译文: 
8.【甲】文中前两段运用大量的文字描写迁客骚人的登楼所见之景,有何作用 (2分)
浮动的光像跳动的金子,静静的月影像沉入水中的玉璧。
如果不是光武帝,又怎能促成先生品质的崇高呢
答案:这两段描写一阴一晴情况下登楼所见的自然景物,触发迁客骚
人的悲喜情感,引出下文对古仁人“不以物喜,不以己悲”的更
高境界的议论,与古仁人的忧乐观进行对比,更能突出文章的主旨。
9.阅读两篇短文,我们发现作者对【甲】文中的“古仁人”和【乙】文中的“先生”都是极力推崇的,这是为什么呢 (2分)
答案:【甲】文中的“古仁人”“不以物喜,不以己悲”,这些思想反映了范仲淹忧国忧民,以天下为己任的政治理想,以及他对于个人荣辱升迁的超脱态度,作者希望以此勉励友人和自己;【乙】文中的“先生”不图名利,视官爵如泥土,更反映了“先生”不与世俗同流合污的坚贞,批评了当时钻营官场、追求名利、贪污腐化的社会风气。
参考译文:【乙】严先生是光武帝的老朋友,(他们之间)以道义互相推崇。等到光武帝手握《赤伏符》,乘驾着六龙的阳气,获得了登基称帝的时
机,(那时他)统治着千千万万的人民,天下有谁能比得上呢 只有先生能从节操方面来尊崇他。后来先生触动了天上的星象,又归隐江湖,达到了圣人自然清静的境界。(先生)视官爵为泥土,天下又有谁比得上呢 只有光武帝能够用礼节对待他。
在《盅》卦的“上九”爻辞中说,大家正当有为的时候,偏偏显示“不侍奉王
侯,保持自己品德的高尚”,先生正是这样做的。在《屯》卦的“初九”爻辞中说,阳气(帝德)正开始亨通,因而能够显示“以高贵的身份结交卑贱的人,深得民心”,光武帝正是这样做的。大概先生的品质,比日月还高;光武帝的气量,比天地还广阔。如果不是先生,就不能成就光武帝气量的宏大;如果不是光武帝,又怎能促成先生品质的崇高呢 先生的作为使贪婪的人清廉起来,胆怯的人勇敢起来,这对维护礼仪教化确实是很有功劳的。
我到这个州任职后,开始建造祠堂来祭奠先生,又免除了先生四家后裔的徭役,让他们负责祭祀的事情。从而又作了一首歌:“云雾缭绕的高山郁郁
苍苍,大江的水浩浩荡荡,先生的品德啊,比高山还高,比长江还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