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节 太阳系的组成与结构 同步练习(2课时,含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第2节 太阳系的组成与结构 同步练习(2课时,含答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502.5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浙教版
科目 科学
更新时间 2025-05-05 14:17:51

文档简介

第三章第二节第1课时 太阳系的组成、太阳
夯实基础巩固
1.下列不属于太阳系八大行星的是( )
A.冥王星 B.金星 C.火星 D.天王星
2.下列关于太阳的叙述,错误的是( )
A.太阳黑子的多少和大小往往作为太阳活动强弱的标志
B.太阳的大气层从里到外依次为色球层、光球层和日冕
C.太阳耀斑增强时,地球上的短波通信会受到明显的影响
D.太阳是离我们最近的一颗恒星,其释放的能量其实是一种核能
3.如图所示为“太阳笑脸图”。如果你把头向左边倾斜,就能从这张照片上清楚地看到太阳的“两只眼睛”“鼻子”“嘴”及“颧骨”。科学家表示,“两只眼睛”可能是太阳活动活跃的区域。“两只眼睛”位于( )
A.光球层 B.色球层 C.日冕 D.太阳内部
4.如图所示为给天文望远镜安装深色滤光片后所拍摄的照片。太阳________层上突然______的斑块是耀斑。耀斑和太阳黑子有密切的关系,它多出现在太阳黑子区的上空,并有同一兴衰过程,活动周期约为________年。
5.读如图所示的“太阳外部结构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
(1)在太阳大气层中,亮度最大的是[ ______ ]_________层。(“[ ]”内填字母)
(2)发生在A层中的________和B层中的__________是太阳活动的主要标志。
能力提升培优
6.2019年2月,太阳度过了一个没有太阳黑子的月份,这种现象被称为“白太阳”,预示着太阳活动进入“极小期”。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
①太阳活动进入“极小期”,则耀斑、日珥等活动明显减弱
②“无黑子”现象是指色球层上几乎不见太阳黑子
③太阳活动进入“极小期",预示着太阳对地球磁场的干扰将会减弱;磁暴减少
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①②③
7.下列有关太阳大气层的说法,正确的是( )
A.肉眼可见的太阳大气层为光球层,因此它是太阳大气层中唯一发出可见光的层
B.由于耀斑和日珥都可能导致色球层增温,所以色球层是温度最高的层
C.因为极光是太阳大气中带电粒子流高速碰撞地球高层大气所产生的,所以只有太阳活动极大年时,地球两极地区才能看见极光
D.太阳黑子是太阳光球层上温度较低的斑块,有时人们用肉眼就可以看到出现在太阳光球层上的太阳黑子
8.阅读短文,回答下列问题:
日冕
日全食时,黑暗的太阳外围有银白色的光芒,像帽子似的扣在太阳上,因此称为日冕。日冕是太阳大气的最外层、厚度达到几百万千米以上。日冕温度约为100万摄氏度,在高温下,氢、氦等原子已经被电离成带正电的质子、氦原子核和带负电的自由电子等,这些带电粒子的运动速度极快,以致不断有带电的粒子挣脱太阳的引力束缚,射向太阳的外围,形成太阳风。日冕发出的光比色球层的还要弱。
日冕只有在日全食时才能看到其形状随太阳活动的大小而变化。日冕的形状很不规则,有时候呈圆形,有时候呈扁圆形,在太阳活动极大年,日冕的形状接近圆形,而在太阳活动极小年则呈椭圆形。
日冕可人为地分为内冕、中冕和外冕三层。内冕从色球层顶部延伸到1.3倍太阳半径处;中冕从1.3倍太阳半径处到2.3倍太阳半径处,也有人把2.3倍太阳半径以内统称为内冕,大于2.3倍太阳半径处称为外冕。
(1)观察日冕的最佳时机是发生___________的时候。
(2)日冕是太阳大气层从外到里的第_______层,而日冕又可分为_______层,分别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日冕的形状接近圆形时,太阳黑子的活动处于________(填“峰年”或“谷年”)。
9.太阳黑子的多少和大小往往作为太阳活动强弱的标志。某研究人员以当地每年相同区域内的野生山菇产量为例,对太阳黑子与农作物的关系进行研究,数据处理结果如图所示。
甲 乙
(1)图甲表示每年的平均太阳黑子相对数的变化曲线,通过读图可以发现:太阳黑子相对数从最小值至最大值增大的速度比从最大值至最小值减小的速度_______;太阳黑子相对数的变化具有周期性,2001年太阳黑子相对数处于峰值,下一次太阳黑子相对数的峰值在_______年出现。
(2)图乙为当地的野生山菇产量的直方图。对照两图,可以发现随着太阳活动的加强,野生山菇产量总体呈现________趋势。
中考实战演练
10.太阳为地球提供了光和热,同时太阳活动也会对地球产生不利的影响。下列现象中,肯定不是由太阳活动引起的是( )
A.无线电通信受到干扰 B.地磁场发生磁暴 C.昼夜长短规律性变化D.气候发生明显变化11.如图所示为科学家拍下的太阳表面的高清图片,太阳表层有玫瑰色的舌状气体喷出,再沿
着弧形路线落回,这种太阳活动称为( )
A.火山 B.日珥 C.环形山 D.太阳黑子
开放应用探究
12.某杂志上的一篇文章曾这样介绍:一种天体活动似乎也会对地球产生影响,那就是太阳黑
子。1988年,太阳黑子数达到最大值,日本遭受冷夏的袭击,美国和欧洲却遭受酷暑和干旱的煎熬。在意大利,由于炎热而造成铁路变形、列车脱轨。
(1)太阳黑子发生在太阳大气层的_________层,黑子其实并不黑,是由于_________________才显得暗一些。
(2)往往与太阳黑子活动同时发生的太阳活动主要是__________,它在爆发时释放出大量射线和高能带电粒子,对在太空中活动的航天器及航天员构成威胁。
(3)根据太阳黑子数量的变化,推测太阳活动周期约为________年,1970年是一个太阳活动的高峰年,而文章中说1988年又是一个高峰年,两者相差18年,这是什么原因
答案:
2第三章第二节第2课时 行星及其卫星、小行星和彗星
夯实基础巩固
1.太阳系八大行星中,离地球最近的两颗行星是( )
A.水星、金星 B.金星、火星 C.火星、木星 D.木星、土星
2.“金星凌日”是一种罕见的天文现象,人们在地球上观察到金星就像小黑点一般在太阳表面缓慢移动。下列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
A.太阳是恒星,金星和地球都是行星 B.太阳自身会发光,金星和地球自身都不会发光
C.金星比月球距离地球近 D.金星又称启明星,表面有非常厚的大气
3.下列关于太阳系中天体的说法,正确的是( )
A.木星是一个气态巨行星,有着壮观的光环 B.土星是没有卫星绕转的天体
C.天王星是太阳系内大气层温度最低的行星,它几乎横躺在公转轨道上
D.流星常拖着长尾巴绕太阳旋转,主要由岩石颗粒和冰块结合而成
4.太阳系八大行星中,离太阳最远的是_________,目前发现有生命存在的是________,体积最大的两颗行星是_________和__________。小行星集中分布在________和_________轨道之间。
5.如图所示为太阳系模式图,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写出图中字母所代表的行星名称:
a________,c_______,d_________,g_________,h__________。
(2)小行星带位于______(填字母,下同)轨道和_________轨道之间。
(3)八大行星及小行星是沿_______(填“同一”或“不同”)方向绕太阳公转的,行星公转轨道一般呈___________形状。
6.有三个星球的相关数据如下表所示:
星球 甲 乙 丙
表面温度 15℃ 480℃ —100℃~0℃
表面气压 1个标准大气压 90个标准大气压 0.007个标准大气压
大气的主要成分 78%氮气;21%氧气 约95%二氧化碳 约93%二氧化碳
(1)三个星球中较适合生物生存的是_________(填“甲”“乙”或“丙”,下同)。
(2)最可能是地球的星球为_________
(3)某星球的大气非常稀薄,主要成分是二氧化碳,人类航天器曾接二连三地登陆,此星球是__________。
能力提升培优
7.“五星连珠”也叫“五星聚”。我国古代用以表示水、金、火、木、土五颗行星同时出现在天空的同一方的现象。“五星连珠”的五颗行星中表面温度最高的是( )
A.木星 B.水星 C.金星 D.火星
8.下列有关太阳系的叙述,正确的是( )
A.水星的质量和体积巨大 B.金星是距离太阳最近的行星
C.八大行星中,水星没有卫星 D.八大行星在单位时间内获得的太阳辐射能相等
9.行星冲日是指某一行星在绕日公转过程中运行到与地球、太阳成一条直线的位置,并且地球恰好位于太阳和该行星之间的一种天文现象,如图所示为木星冲日示意图。下列行星中,不会出现冲日现象的是( )
A.水星 B.火星 C.土星 D.海王星
10.太阳系中八大行星的大小、表面状况、距离太阳的远近等都是不同的。
(1)金星表面有较厚的大气层,平均温度约为460℃,其大气的主要组成如图所示。据此推测,金星表面温度高的原因之一是由于_____________________,从而产生强烈的温室效应。
(2)请写出太阳系中与金星相邻的两颗行星_______________。
11.读火星、木星、天王星数据比较表(以地球的数据为1)并回答下列问题:
行星 质量 体积 公转周期 自转周期
火星 0.11 0.15 1.9 1
木星 317.89 1316 11.8 0.4
天王星 14.63 65.2 84.0 0.7
(1)地球、火星、木星、天王星四颗行星中,密度最大的是__________(填字母,下同)。
A.地球 B.火星 C.木星 D.天王星
(2)火星与地球最相似的是_________。
A.质量 B.体积 C.自转周期 D.公转周期
12.读图并回答下列问题:
(1)当哈雷彗星运行到图中A、B、C三点中的______点时,彗尾最长。哈雷彗星的彗尾朝向也是有一定规律的,一般是朝着_________的方向,这与彗尾的形成原因有关。彗尾的形成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当哈雷彗星绕日公转一周时,地球绕日公转约___________圈。
(3)木星轨道内还有________颗行星。木星是太阳系中最大的行星,太阳系中的第二大行星是____________。
中考实战演练
13.某行星从地球与太阳之间经过时,地球上的观察者会看到一个黑点从太阳前面通过,这种
现象称为“凌日”。如图所示为太阳系八大行星示意图,图中序号所代表的行星中,能产生“凌日”现象的是( )
A.① B.② C.③ D.④
14.火星是类地行星,直径约为地球的一半,自转轴倾角、自转周期均与地球相近,公转一周约为地球公转周期的两倍。火星基本上是沙漠行星,地表沙丘、砾石遍布,以二氧化碳为主的大气十分稀薄,密度仅为地球大气密度的1%。火星两极皆有干冰组成的极冠,会周期性地消长。根据以上信息,你认为下列推测中正确的是( )
A.火星上也有季节变化 B.火星上的一天比地球上的一天长一倍左右
C.汽油在火星上可以正常燃烧 D.火星表层的成分与地球上土壤的成分相似
开放应用探究
15.如果有机会,你想不想去火星做一次探索旅行 火星是目前科学家在太阳系勘探到的环境最接近地球的行星。如果要寻找另外一个适合人类居住的星球,火星肯定是热门候选。对于火星是否可能存在生命或曾经存在生命,某兴趣小组的同学进行如下探究:
[提出问题]火星上有生命吗
[猜测与假设]火星上可能有生命。
[设计探究方案]如果火星上有生命,那么火星必须满足哪些条件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搜集证据]
根据所学知识及科学方法可收集到以下证据:
(1)火星的大小:火星比地球小一些,半径为地球的53%,体积为地球的15%,质量为地球的11%,物体受到的重力在火星上比在地球上小。
(2)火星的大气:火星的稀薄大气中,95%是二氧化碳,还有3%的氮气,火星的大气密度比地球大气_________(填“大”或“小”)。
(3)火星的自转和公转:火星的自转方向是___________,公转方向是____________。火星每24.63h自转一圈,并在一条椭圆轨道上以25.2°的倾斜角绕太阳公转,周期为687天。
(4)火星上的气温:火星与地球一样,有四季分明的气候,冬季最低温度为—125℃,夏季最
高温度为22℃,平均气温为—63℃。为什么火星的平均气温要比地球低呢 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火星上有没有水:虽然目前在火星上还看不到液态水,但探测发现的大量水流痕迹,至少说明火星上曾经有过滔滔大水,而且科学家们也发现火星两极有大量的冰存在。
[分析与讨论]根据以上数据,火星上是否可能存在生命 谈谈你的看法。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结论]八大行星中,火星上的环境虽然与地球最接近,但至少目前是没有生命现象的。
答案:
2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