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春八年级期中考试卷
语 文
(请将正确答案填写在答题卡上)
一、语文基础知识(共15分,共5小题,每小题3分)
1.下列加点字的注音都正确的一项是( )
A、诘责(jié) 教诲(huì) 庶民(shù) 忏悔(qiān)
B、黝黑(yóu) 鬈曲(quán) 锃亮(zèng) 广袤无垠(mào)
C、眼翳(yì) 长髯(rán) 禁锢(gù) 颔首低眉(hàn)
D、芦荟(huì) 不逊(xùn) 匿名(lì) 绽开(dìng)
2.下列成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
A、翻来覆去 器宇轩昂 鹤立鸡群 相形见拙
B、成群结队 美其名曰 文质彬彬 困惑不解
C、正襟危坐 诚惶诚恐 长嘘短叹 藏污纳诟
D、暗然失色 不可名状 美不胜收 微不足道
3.下列句子加点成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
A、在繁华的商业大街上,观光购物的人济济一堂,笑容满面。
B、南京大屠杀铁证如山,有口皆碑,不容抹杀。
C、领导干部要对人民的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切实负起责任,决不允许马虎从事,敷衍塞责,玩忽职守。
D、谈起互联网,这孩子竟然说得头头是道,左右逢源,就连在场的专家也惊叹不已。
4.下列句子中有语病的一项是( )
A、近两年,“打虎上无禁区,拍蝇下无死角”的反腐举措,极大地促进了老百姓对未来的期许、对国家的自信。
B、通过阅读这篇课文,我感受到了大自然的神奇魅力。
C、阳光小学“打造阳光课堂,实施阳光教育”的系列活动深得全社会和各级领导的肯定与好评。
D、思维对于作文审题来说无比重要,运用正确思维方法审清材料是能否打开作文视野之窗很关键的一步。
5.下列有关文学常识和名著导读表述有误的一项是( )
A、凡尔纳的小说得以广为流传,还因为具有社会正义感和崇高的人道主义精神。
B、《我的母亲》是胡适中年时对自己人生历程的一段回顾。文中叙述了母亲对自己人生的深远影响,再现了中国传统社会一位既普通又伟大的母亲形象。
C、《雪》是鲁迅的散文集《朝花夕拾》中最 ( http: / / www.21cnjy.com )为明朗的一篇。它的景物描写细致生动,用词准确。文中生动细致地描绘了江南雪景与北方的雪景,并在对比中体现了作者称赞的是在孤单的境遇下独自抗争的北方的雪。
D、《海底两万里》是凡尔纳的三部曲的第二部,第三部是《神秘岛》。
二、古诗文阅读(共25分,共6小题)
(一)阅读《马说》,完成6~11题。(共17分)
马 说
韩 愈
世有伯乐,然后有千里马。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故虽有名马,祗辱于奴隶之手,骈死于槽枥之间,不以千里称也。
马之千里者,一食或尽粟一石。食马者,不知其 ( http: / / www.21cnjy.com )能千里而食也。是马也,虽有千里之能,食不饱,力不足,才美不外见,且欲与常马等不可得,安求其能千里也。
策之不以其道,食之不能尽其材,鸣之而不能通其意,执策而临之,曰:“天下无马。”呜呼!其真无马耶?其真不知马也!
6.下列词语中加点字注音及解释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槽枥(nì,马厩) 一石(dàn,容量单位)
B、外见(jiàn,看见) 尽粟(sù,小米)
C、相马(xiāng,看) 祗辱于(zhí,只是)
D、骈死(pián,两马并驾) 食马者(sì,通“饲”,喂)
7.下列句子中通假字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才美不外见:“见”通“现”,表现。
B、食之不能尽其材:“材”通“才”,只有。
C、其真无马邪:“邪”通“耶”,表示疑问,相当于“吗”。
D、食马者:“食”通“饲”,喂。
8.下列句中加点词语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3分)
A、①不以千里称也 ②不能称前时之闻 B、①一食或尽粟一石 ②或王命急宣
C、①才美不外见 ②胡不见我于王 D、①执策而临之 ②有亭翼然临于泉上者
9.选出对文章内容理解错误的一项( )(3分)
A、“千里马”比喻人才,“伯乐”寓指能发现和赏识人才的人。
B、贯穿全文的中心句是“其真不知马也”。
C、作者借“千里马”不遇“伯乐”的遭遇,寄托作者怀才不遇、壮志难酬的思想感情。
D、作者认为世界上缺乏的是人才和发现人才的人。
10.按要求填空:(2分)
千里马被埋没的根本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1.用现代汉语翻译句子。(3分)
策之不以其道,食之不能尽其材,鸣之而不能通其意。
(二)古诗文积累赏析(共8分,共2题)
12.补充默写。(4分)
⑴海内存知己,____________________。(王勃《送杜少府之任蜀州》)
⑵沉舟侧畔千帆过,____________________。(刘禹锡《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
⑶____________________,留取丹心照汗青。(文天祥《过零丁洋》)
⑷____________________,坐看云起时。(王维《终南别业》)
13.阅读苏轼的《水调歌头》,然后回答问题。(4分)
水调歌头
苏 轼
丙辰中秋,欢饮达旦,大醉,作此篇,兼怀子由。
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不知天上宫阙,今夕 ( http: / / www.21cnjy.com )是何年?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 转朱阁,低绮户,照无眠。不应有恨、何事长向别时圆?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但愿人长久,千里共蝉娟。
⑴词的上片中词人从幻想上天 ( http: / / www.21cnjy.com )写起,最后又回到热爱人间的感情上来,这中间显示词人感情起伏的词语一个是“我欲”,一个是“__________”,一个是“__________”。(2分)
⑵对这首词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2分)
A、词前小序的作用是交代写作缘由。
B、“转朱阁,低绮户,照无眠”一句,“转”“低”准确生动地描绘了月光的移动,暗示夜已深。
C、“婵娟”是美好的样子,词中指嫦娥,也就是代指明月。
D、这首词上阕写词人对天上宫阙的向往和对人间生活的热爱,下阕写词人在月下对亲人的怀念和祝福,自始至终洋溢着乐观向上、积极奋进的情绪。
三、现代文阅读(共28分,共8小题)
(一)阅读下文,完成14~17题。(共14分)
雪的哲学
欣赏雪景似乎是南方人的专利。
北方人是不会呆望着白茫茫厚地高天想半天的,也许北方人看雪,觉得它更像是老朋友,少了拘谨和客套;而下雪的日子,则是去岁和冬天定好的约会。
所以南方人在西子湖畔流连断桥残雪时,北方人正望着铺天盖地的大雪长叹明天又不能骑车上班。
记得老家的海南的几个同学考到东北的第一 ( http: / / www.21cnjy.com )学期,正逢冬天的第一场雪。几个人兴奋得几天没缓过来,借了个相机,站在树底下摇,香雾般的醉雪瑟瑟地飘下来。片子后来洗出来,每一张都是雾如轻纱,宛如太虚幻境。
而土生土长的我们,则冷静地看着雪地上打滚的“南方人士”,好像看见范进中了举。
“疯了,真是疯了!”我们说。
吉林人下雪后,第一处想去的地方是北山,不是去看揽辔桥雪后的衰草柏杨,而是要尽情地放雪爬犁,欣赏雪景和享受雪趣,北方人更偏重后者。
从山的最高处直放下来,心悬在半空,冷风从耳畔呼啸掠过,身子飘然而下,宛如天外飞仙。
拉着雪爬犁从山底拾阶而上,一步步达到最高处,很漫长的一段路;而从山顶放到山底下,不过是俄顷之间的事,简单如人的生死。
雪花飘忽轻灵,细心的人会发现每一片 ( http: / / www.21cnjy.com )都是六瓣,每一片都各有不同。就是这样一片片细小精致的雪花,不停地落,厚厚地铺满了地上、房上、树上、山上……细一想来,雪的妙处就在于可以厚厚积攒,原来渺小的生命在积攒中,忽然变得伟大起来。
听雪是一种境界,听雪需要有心人。
沏一杯清茶,笼一旺炉火,摆一盘残局,然后静静地听着。
你会听到雪慢慢地慢慢地落在地上,“咯”地一声压断了枯枝,这是新生命向旧生命的挑战。
你会听到雪花洋洋洒洒地从窗户隙缝处溜了进来,然后你会听到踏雪的脚步声,踩在厚雪上,那么清晰地传来,似乎还可以闻到梅花幽远的清香……
走在雪地上,很自然地就想到了鲁迅先生的名言:“其实地上本没有路,走的人多了,也便成了路。”
在雪地上走过的人,回身看自己留下的脚印,都会明白,自己的每一步都昭然在众人眼中。所以,更珍惜所走的每一步。
14.文中写雪是“咏物”,从全文内容与结构看,文章的写作手法是:___________________。(2分)
15.全文从“人与雪”的角度,主要写了两方面的内容:(4分)(用原文回答)
⑴南方人喜欢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⑵北方人喜欢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6.文章选取了两个极有情味的场景,表现了北方人的雪中生活:(4分)(用原文回答)
⑴____________________写出了动的快乐。⑵____________________写出了静的雅趣。
17.感受全文,说说文题“雪的哲学”的含义。(4分)
(二)阅读下文,完成18~21题。(共14分)
⑴中国传统的匾额被称作古建筑的灵魂 ( http: / / www.21cnjy.com ),是最能体现中国古代建筑文化和建筑特色的一种装饰构件。以其多变的式样、精湛的书法、精炼的内容与建筑群落相互辉映,和谐统一,成为建筑中不可分割的部分。
⑵匾额悬挂于屋檐之下、门楣之上,位于门的正中,突出一个“ ① ”(高;正)字,代表了正统、正中、正气、正派。
⑶用以表达经义、感情之类的属于匾,用以表达建筑物名称和性质之类的则属于额。一般情况下,竖立的叫额,横卧的叫匾,通称匾额。
⑷匾额的题材,大致有如下几种:
⑸一、嘉奖类匾额。既有朝廷官员对百姓义举善行 ( http: / / www.21cnjy.com )的勉励,也有百姓对清官惠政的感恩。比如孔庙,曾获清朝历代皇帝的御匾。1684年11月,康熙帝亲自到曲阜孔庙祭孔时御赐匾额“万世师表”。意为“教之以才,导之以德,可为师矣;学而不厌,诲人不倦,堪作表焉。”明代著名的清官海瑞,无论在何处为官,都做到整治冤假错案,打击贪官污吏,兴修水利,把豪强兼并的土地还给百姓。淳安百姓赠其“海青天”匾,彰显其为民 ② (谋取福利;伸张正义)的事迹。
⑹二、言志类匾额。多是表白 ( http: / / www.21cnjy.com )个人的理想志趣,借匾额昭示于众,并以此自警、自律。最常见的是官府公堂的匾额,例如公堂上的“明镜高悬”“公正廉明”“明察秋毫”等。还有自警的匾额,著名的有林则徐书斋的“制怒”,警示自己不要因发怒而伤身、坏事,以求逐步达到“每临大事有静气”的境界。
⑺三、说明类匾额。意在介绍建筑物的主人或建筑物的属性与用途。北京中山公园内有百年老字号茶庄——来今雨轩,典出唐代著名诗人杜甫《秋述》小序:“秋,杜子卧病长安旅次,多雨生鱼,青苔及塌,常时车马之客,旧雨来;今雨不来。”记录的是人情冷暖。杜甫客居长安,被唐玄宗赏识,众人便主动上门结交,一时车马不绝;但终因没有谋得长久官职,于是被众人逐渐疏远。于是“旧雨”、“新雨”就成了老朋友、新朋友的代称。“来今雨轩”,取“新旧朋友来此欢聚”之意。
⑻四、百姓日常生活中常用 ( http: / / www.21cnjy.com )的牌匾。多表达美好的祈愿。旧时普通百姓家多数悬挂祈求福泽的“厚德堂”“种德堂”等牌匾,也有的人家悬挂祝愿家和邻睦的“和睦堂”“孝友堂”等牌匾。遇有特定的值得纪念的事情,也题送匾额相庆,如祝寿的牌匾“寿比南山”,庆祝新屋落成的牌匾“华堂永昼”,祝贺添子的牌匾“文曲星耀”等。
⑼五、商用的字号匾。寄寓吉祥如意、生意兴隆、财源茂盛等美好愿望。中华老字号“同仁堂”药店的匾额“同仁堂”,就寓意了其经营宗旨“同修仁德,济世养生”。
18.请从文中①、②两处横线后的括号内分别选择恰当的词语,填入横线处。(4分)
①__________ ②__________
19.中国传统的匾额有什么特点?(3分)(用原文回答)
20.下列说法对文章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第⑴段画线句运用了下定义的说明方法。
B、第⑶段中用“一般情况下”一语,表明所有竖立的匾额都叫额,所有横卧的都叫匾。
C、本文最主要的说明方法是分类别、举例子。
D、本文介绍了匾额的五种题材,它们之间没有严格的逻辑关系,可以任意调换排列顺序。
21.阅读下面材料,结合本文内容,判断岳飞的“还我河山”匾属于哪一类题材的匾额,并说明理由。(4分)
材料一:杭州岳王庙位于西湖西北角,是纪念民族英雄岳飞的场所。在岳王庙内,岳飞的座像上面悬着一块“还我河山”的横匾,是岳飞的手迹。
材料二:绍兴四年(公元1134)五月,岳飞自鄂州出兵三万进攻伪齐。临行登船时,对众将云:“定叫贼人还我河山,飞不擒寇,誓不返渡。”
四、语文文字运用。(共12分)
22.学校在本月举办“中华美食文化节”,在文化节当天在主会场悬挂一副对联,现在有了上联,请你为其选择一句最合适的下联( )(3分)
上联:美味招徕三江客 下联:__________
A、红烧爆炒十里香 B、佳肴宴请五湖宾
C、生意兴隆四海通 D、传统文化代代传
23.根据下面的语境,为空格处选择合适的词语,将其序号填在横线上。(3分)
生命是一个不能重复的花季。早春二月, ( http: / / www.21cnjy.com ) ⑴ ,昭示着生命的勃勃,那是旭日般的青春;阳春三月, ⑵ ,飘扬着自然的伟力,那是如火的中年;晚春四月, ⑶ ,辉煌着黄昏的执着,这是晚晴的暮年。
A、桃红柳绿柔风拂雨 B、远山幽径柳暗花明 C、鹅黄隐约新绿悄绽
24.猜灯谜。(3分)
⑴画时圆,写时方,冬时短,夏时长。(打一字)_______ ⑵没心思。(打一字)__________
⑶天地一笼统,井上黑窟隆,黑狗身上白,白狗身上肿。(打一物)__________
25.根据提示猜成语。(3分)
⑴1 2 5 6 7 8 9__________ ⑵0+0=1__________ ⑶全部都答错__________
五、写作表达(共50分)
“晒”已经成为十分流行的网络用语,“晒 ( http: / / www.21cnjy.com )”就是一起分享。晒一张聚会的照片,与人分享真挚的情谊;晒一件自己的作品,与人分享个性的美丽;晒一本书,一首歌,一份心情……同学们,你想“晒”点儿什么呢?
请以:“晒出我的__________”为题目,写一篇文章。
要求:⑴将题目补充完整;⑵内容具体,有真情实感;⑶文体不限(诗歌、戏剧除外);⑷字数不小于600字;⑸文中请回避与你相关的人名、校名、地名。
2016年春期中考试八年级语文参考答案
一、语文基础知识(共15分,共5小题,每小题3分)
1.( C ) 2.( B ) 3.( C ) 4.( D ) 5.( C )
二、古诗文阅读(共25分,共6小题)
(一)阅读《马说》,完成6~11题。(共17分)
6. ( D ) 7. ( B ) 8. ( B ) 9.( D )
10.(2分)食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
11.(3分)驱使它不能按照正确的方法,喂养它又不能使它充分发挥自己的才能,听它鸣叫却不懂得它的意思。
(二)古诗文积累赏析(共8分,共2题)
12.(4分)⑴天涯若比邻 ⑵病树前头万木春
⑶人生自古谁无死 ⑷行到水穷处
13.(4分)
⑴(2分)又恐 何似 ⑵(2分)( D )
三、现代文阅读(共28分,共8小题)
(一)阅读下文,完成14~17题。(共14分)
14.(2分)咏物言志
15.(4分)⑴欣赏雪景 ⑵享受雪趣
16.(4分)⑴放雪爬犁 ⑵听雪
17.(4分)①不同的人看雪,有不同的方法与感受;②雪的厚厚积攒能给人以启迪;③雪地上的脚印也给人以启迪。(答对两点即可给4分)
(二)阅读下文,完成18~21题。(共14分)
18.(4分)①正 ②伸张正义
19.(3分)多变的样式、精湛的书法、精炼的内容与建筑群落相互辉映,和谐统一。
20.(3分)( C )
21.(4分)“还我河山”属于言志类,表明岳飞抗金收复中原的理想。
四、语文文字运用。(共12分)
22.(3分)( B )
23.(3分)⑴C ⑵A ⑶B
24.(3分)⑴日 ⑵田 ⑶雪
25.(3分)⑴丢三落四 ⑵无中生有 ⑶一无是处
五、写作表达(共50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