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新课标版高中历史必修二教学设计 第12课 从计划经济到市场经济

文档属性

名称 人教新课标版高中历史必修二教学设计 第12课 从计划经济到市场经济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9.0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16-06-04 06:33:00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二
《从计划经济到市场经济——旋律中的改革》教学设计
【设计思想】
《从计划经济到市场经济》是人教版高中历史 ( http: / / www.21cnjy.com )必修二中第四单元的教学内容,它上乘经济建设的发展和曲折,下启对外开放格局的初步形成。本节课涉及到的重要知识点有十一届三中全会、农村和城市的经济体制改革以及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时间跨度从文革结束到21世纪,可谓是内容多、时间长且理论性强,如何在40分钟的教学中将这段历史呈现给学生?又如何引导这些出生于90年代之后的学生去理解中国的改革历程?为了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让他们保持一种“高潮的激动的情绪”并能“感受到智慧的力量”。 我把歌曲引入课堂,一首歌,就是一个时代,选用了一些大家曾经熟悉的旋律或是喜闻乐见的乐曲,歌曲的背后便是时代发展的步伐,并试图通过时代的乐章去引导学生探寻中国改革的历程。
【教材分析】
历史课程标准对本节课有如下要求:了解中共十 ( http: / / www.21cnjy.com )一届三中全会有关改革开放决策的内容,认识其对我国开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局面的历史意义;讲述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和国有企业改革的主要内容,认识改革与社会发展的关系;了解我国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过程,认识其对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意义。
教科书中学习内容共有三目。第一目“伟大的历 ( http: / / www.21cnjy.com )史转折”,介绍了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的背景、内容和意义;第二目“经济体制改革”,介绍了农村的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和城市的经济体制改革;第三目“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确立”,介绍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提出和完善的过程。纵观这三个知识点,其基本的线索为“改革提出——改革措施——改革目标”,而“改革”是本节课的核心。
【学情分析】
对于出生于90年代后期的高 ( http: / / www.21cnjy.com )一年级学生而言,没有经历过计划经济,对于“计划”一词只能是抽象的理解,他们成长的时代恰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建立发展的时期,虽然对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有直接的体验,但又因认知水平有限而理解不深。基于此,教学过程中调动学生的激情就显得尤为重要,因此,将一些具有时代性的歌曲引入课堂,在激发学生兴趣的同时调动学生的思维,对歌曲创作、传唱的时代背景进行剖析,促进学生更加深刻的理解和认识中国的经济体制改革。
【教学目标】
根据新课程对教学中三个维度的要求,这节课的教学目标也从三个方面入手设计:
1、知识与技能:
知道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召开及意义;掌握家 ( http: / / www.21cnjy.com )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城市经济体制改革的措施,认识改革与社会发展的关系;分析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建立的过程和意义。
2、过程与方法:通过创设问题情境,小组合作,自主探究,启迪学生的历史思维,培养学生分析历史问题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理解生产关系改革只有适应生产力的发展,才能推动经济发展;拓宽知识领域,提升学生人文素养。
【教学重点】
十一届三中全会实现的伟大转折;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确立。
【教学难点】
农村经济体制改革的作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确立。
【教学策略与手段】
本节课以启发式教学为主,注重知识的生成,努力构建快乐有效的历史课堂。
教学手段采用多媒体教学。
【教学准备】
将学生以6-8人分为若干个小组,为每个小组准备彩笔、A4白纸
【教学过程】
(一)导课
新中国的成长历程
1949年 新中国成立
1949-1956 社会主义过渡时期
1956-1966 全面建设社会主义
1966-1976 文化大革命
1976 文革结束,中国何去何从?
意图:通过新中国成长的历程,将新授内容与所学知识有效衔接,也给学生历史发展的整体感知,并在“中国何去何从”的疑问中开始教学。
(二)教授新课
一首歌,就是一个时代,历史前进的步 ( http: / / www.21cnjy.com )伐逐渐冲淡了人们的记忆,但在心灵的深处总还会有那个时代留下的旋律,让我们跟着曾经熟悉的歌声回到过去的那个时代。
播放歌曲《社会主义好》,并出示歌词。
社会主义好
社会主义好
社会主义国家人民地位高
反动派被打倒
帝国主义夹着尾巴逃跑了
全国人民大团结
掀起了社会主义建设高潮
建设高潮
共产党好
共产党好
共产党是人民的好领导
说得到
做得到
全心全意为了人民立功劳
坚决跟着共产党
要把伟大祖国建设好
建设好
社会主义好
社会主义好
社会主义江 ( http: / / www.21cnjy.com )山人民保
人民江山坐得牢
反动分子想反也反不了
社会主义已经胜利
共产主义社会已经来到
已经来到
提问:这首歌曲表达了人民什么样的情感?反映了人们什么样的
生活状态?
意图:通过歌曲本身的铿锵有力引导学生体会人们对于建设社会主义的热情与憧憬,而集体合唱的曲目也反映了那个时代集体化的生活状态。
播放歌曲《甜蜜蜜》,并出示歌词。
甜蜜蜜你笑得甜蜜蜜
好象花儿开在春风里 ( http: / / www.21cnjy.com )
开在春风里
在哪里在哪里见过你
你的笑容这样熟悉
我一时想不起
啊~~在梦里
意图:与《社会主义好》风格 ( http: / / www.21cnjy.com )迥异的《甜蜜蜜》会在瞬间给人带来听觉上的冲击,在优美的旋律中也会迅速的将学生从集体化的时代带入一个新的时期,而时代的变迁源自于人们思想的解放,从而在旋律改变的同时引领学生更加深入的体会思想解放的内涵。
提问:中国人什么时候敢于在歌曲中表达自己内心的感受?又是什么事件引发了人们思想的解放?
意图:歌曲的背后,是中国 ( http: / / www.21cnjy.com )经历的一场伟大的转折——十一届三中全会,正是十一届三中全会中“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开启了中国改革开放的历程,在提问的过程中引导学生认识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的历史事实,认识会议召开的背景、会议的内容及其意义,从而加深学生对于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基本知识掌握。
过渡:1981年,词作家陈晓光在安徽等 ( http: / / www.21cnjy.com )地体验生活,采风期间所见所闻给了他极大地心灵震撼,内心的激情澎湃使他仅用3个小时的时间完成了一首经典名作《在希望的田野上》。
播放歌曲《在希望的田野上》,并出示歌词。
我们的家乡在希望的田野上
炊烟在新建 ( http: / / www.21cnjy.com )的住房上飘荡
小河在美丽的村庄旁流淌
一片冬麦,(那个)一片高粱
十里(哟)荷塘,十里果香
哎咳哟嗬呀儿咿儿哟
咳!我们世世代代在这田野上生活
为她富裕为她兴旺
我们的未来在希望的田野上
人们在 ( http: / / www.21cnjy.com )明媚的阳光下生活
生活在人们的劳动中变样
老人们举杯(那个)孩子们欢笑
小伙儿(哟)弹琴姑娘歌唱
哎~咳哟~嗬呀儿咿儿哟
咳!我们世世代代在这田野上奋斗
为她幸福 为她增光
提问:歌曲反映了人们什么样的情感?描述了什么样的生活场
景?
意图:充满乡土气息的歌词,优美流畅的曲调 ( http: / / www.21cnjy.com ),反映了改革开放后农村的巨大变化,歌曲也充分反映了人们对于田野的赞美和对于生活的希望,为将要学习的农村经济体制改革——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做好铺垫。
过渡:作曲家陈晓光说这是一首写给安徽 ( http: / / www.21cnjy.com )小岗村的歌,可是改革之前小岗村是什么样子呢?从1966年到1976年,小岗村最好的年景每人每天9两粮食,收入0.11元,最差的一年每人每天2.8两粮食,收入0.04元,多数人家年年都要外出讨饭。但到了1979年,小岗村卖给国家粮食12497公斤,超过政府计划的7倍;卖给国家油料12466公斤,超过国家规定任务的80倍,人均收入400多元。探寻这一变化的根源,我们会便会看到中国改革的步伐。
学生活动:绘制农村经济体制改革的进程图表
提问:歌词中唱到“生活在人们的劳动中变样”,对比改革前后,指出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后农民劳动的特点有哪些?
意图:引导学生认识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 ( http: / / www.21cnjy.com )实行,克服了平均主义的弊端,使农民有了生产和分配的自主权,极大调动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进而理解农民劳动动力来源的本质:生产关系的变革适应了生产力发展的水平。
过渡:农村改革的成功促进了城市的改革,1984年城市的经济体制改革全面展开。
播放歌曲《年轻的朋友来相会》,并出示歌词。
年轻的朋友们,今天来相 ( http: / / www.21cnjy.com )会,荡起小船儿,暖风轻轻吹,花儿香,鸟儿鸣,春光惹人醉,欢歌笑语绕着彩云飞。啊,亲爱的朋友们,美妙的春光属于谁?属于我,属于你,属于我们改革开放的新一辈!
再过二十年,我们重相会,伟大的祖国该有 ( http: / / www.21cnjy.com )多么美!天也新,地也新,春光更明媚,城市乡村处处增光辉。啊,亲爱的朋友们,创造这奇迹要靠谁?要靠我,要靠你,要靠我们改革开放的新一辈!
但愿到那时,我们再相会,举杯赞英雄,光荣属 ( http: / / www.21cnjy.com )于谁?为祖国,为四化,流过多少汗?回首往事心中可有愧?啊,亲爱的朋友们,愿我们自豪地举起杯,挺胸膛,笑扬眉,光荣属于改革开放的新一辈!
提问:年轻的朋友“为祖国,为四化,流过多少汗”,那又是什么激发起了年轻一代工作的热情?
意图:引导学生认识城市经济体制改革的基本知识。
改革中心环节:增强企业活力,把企业搞活。
改革内容:管理体制上简政放权 ( http: / / www.21cnjy.com ),企业自主经营、自负盈亏;所有制上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共同发展;分配体制上按劳分配为主,多种分配方式并存。
过渡:改革调动了各方的积极性,极大解放 ( http: / / www.21cnjy.com )了社会生产力,推动国民经济的迅速发展。1990年7月5日下午,在中南海勤政殿,江泽民主持召开经济问题座谈会,两种不同的声音反映了人们对于未来的迷茫,一种认为应该是计划取向,但是搞了市场取向,改革有方向性错误,一种认为必须坚持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的改革路线,维护市场取向,到底是计划还是市场:中南海没有结论,改革之路如何前行?
播放歌曲《敢问路在何方》,并出示部分截取歌词。
踏平坎坷,成大道
斗罢艰险,又出发,又出发
一番番春秋冬夏。
一场场酸甜苦辣。
敢问路在何方 路在脚下。
过渡:这是1986版《西游记》的主题曲 ( http: / / www.21cnjy.com ),激昂向上的旋律反映了师徒四人不畏艰险,战胜妖魔的斗志,传唱于80年代末90年代初的《敢问路在何方》,也反映了不屈不挠的中国人在困境中的探索以及对于社会主义改革的坚定决心。
意图:将歌曲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建立的 ( http: / / www.21cnjy.com )时代背景相联系,引导学生认识20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初中国改革所面临的困境以及对于进一步改革的信念,为南方谈话做好铺垫。
播放歌曲《春天的故事》,并出示部分歌词。
1992年 又是一个春天
有一位老人在中国的南海边写下诗篇
天地间荡起滚滚春潮
征途上扬起浩浩风帆
春风啊吹绿了东方神州
春雨啊滋润了华夏故园
啊 中国
你展开了一幅百年的新画卷
捧出万紫千红的春天
提问:歌曲描述了什么历史事件?为何这一事件引发了中国的又一次剧变?
意图:通过歌词引出1992年南方谈话,并深入 ( http: / / www.21cnjy.com )分析南方谈话的内容,与之前的迷茫交相呼应,引导学生认识南方谈话的关键内容“社会主义也可以搞市场经济”,从而给中国经济体制改革确定了新的目标模式——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学生活动:绘制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建立过程图
过渡:2001年,新千年来临之际,人们再一次用歌声描述美好生活的蒸蒸日上,传唱对未来的憧憬希望。
播放歌曲《越来越好》,并出示部分歌词。
房子大了电话小了
感觉越来越好
假期多了收入高了
工作越来越好
商品精了价格活了
心情越来越好
天更蓝了水更清了
环境越来越好
提问:歌词中为何写到“商品精了价格活了”?
意图:引导学生认识社会主义商品市场体 ( http: / / www.21cnjy.com )系在21世纪初基本建立,并通过耳熟能详的歌曲加深学生对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建立带给人们生活巨大变化的认识。
总结:在优美的旋律中我们一同回味了中国 ( http: / / www.21cnjy.com )改革开放的历程,十一届三中全会开启中国改革的步伐,从农村的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到城市的经济体制改革,从城乡经济的迅速发展再到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21世纪,在党和国家的领导下,我们的祖国会更加繁荣昌盛,我们的生活会更加欣欣向荣,勤劳勇敢的中国人,正意气风发走进新时代。
在歌曲《走进新时代》中结束教学。
【知识结构】
十一届三中全会——做出决策
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解放农民
城市经济体制改革——解放企业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解放国家
【作业设计】
三十年改革开放给中国带来了那些变化?
三十年改革,存在的问题和应汲取的教训又有哪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