统编版2024-2025学年语文四年级下册第5-6单元阶段复习卷(含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统编版2024-2025学年语文四年级下册第5-6单元阶段复习卷(含答案)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291.4K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5-05-05 21:30:04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第5-6单元阶段复习卷-2024-2025学年语文四年级下册统编版
一、选择题
1.下列加点的多音字读音完全相同的一项是( )
A.荷花 重荷 B.转身 转圈
C.重围 重量 D.似乎 相似
2.下列词语书写有误的一项是( )
A.怒力 烂灿 竹笋 B.肩膀 代替 变化多端
C.狭窄 额头 郁郁葱葱 D.范围 镶嵌 来源
3.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
A.这时候发亮的不仅是太阳、云和海水,连我自己也成了光亮的了。
B.一刹那间,这个深红的圆东西,忽然发出了夺目的亮光,射得人眼睛发痛。
C.然而太阳在黑云里放射的光照,替黑云镶了一道发光的金边。
D.阴天,室内光线不好,就要开灯。
4.下列词语对应的人物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手不释卷(文与可) B.程门立雪(杨时)
C.凿壁偷光(匡衡) D.铁杵成针(李白)
5.下列说法有误的一项是( )
A.《小英雄雨来》中的雨来是解放战争中的一位小英雄。
B.《我们家的男子汉》全文可分三个部分。
C.《芦花鞋》选自《青铜葵花》,作者是曹文轩。
D.“相看两不厌”中的“两”指的是山和作者。
二、填空题
6.给多音字注音。
(1)性格很倔强( );意志也坚强( );从不强( )迫人;做事不勉强( )。
(2)一声不吭( )绷着脸;没敢吭( )声怕揭短;引吭( )高歌嗓门大;累得张口吭( )哧喘。
7.填上合适的量词。
一( )地方 两( )房子  一( )彩虹
一( )红日   一( )漆黑 一( )黄龙  
一( )杜鹃花 一( )金边  一( )小船
一( )小树  一( )白云 一( )浅蓝
8.查字典填空。
“妨”用部首查字法,应查部首 ,再查 画;用音序查字法,应查大写字母 ,再查音节 ,可组词为 。
9.走进课文我最棒。
(1)《海上日出》按照 的顺序,写出日出时太阳 、 、亮光的变化。
(2)《记金华的双龙洞》按照 的顺序,带我们游览了神奇的双龙洞。这篇游记有两条线索,一是明线,即作者的 路线;一是暗线,即文中多次出现的 。
(3)随着 ,溪流时而 ,时而 ,时而 ,时而 ,溪声也时时变换调子。
三、语言表达
10.按要求完成句子练习。
1.村前的广场上聚集了全部所有的大麦地人。(修改病句)
2.那毛绒绒、蓬松松的芦花鞋,看着就暖和。(改为比喻句)
3.扁鼻子军官用手轻轻地拍着雨来的肩膀,说:“我最喜欢小孩。”(改为转述句)
4.雨来能够脸朝天在水里躺着不沉底。雨来要把小肚皮露在水面上。(用关联词合并成一句话)
四、现代文阅读
阅读课文《海上日出》选段,完成练习。
天空还是一片浅蓝,颜色很浅。转眼间天边出现了一道红霞,慢慢地在扩大它的范围,加强它的亮光。我知道太阳要从天边升起来了,便不转眼地望着那里。
果然,过了一会儿,在那个地方出现了太阳的小半边脸,红是真红,却没有亮光。太阳好像负着重荷似的一步一步,慢慢地努力上升,到了最后,终于冲破了云霞,完全跳出了海面,颜色红得非常可爱。一刹那间,这个深红的圆东西,忽然发出了夺目的亮光,射得人眼睛发痛,它旁边的云片也突然有了光彩。
11.这篇文章的作者是 ,他按 、 、 的顺序描绘了海上日出的壮观景象。
12.按照太阳颜色、光亮变化的先后顺序给下列语句排序,序号依次是:
→ → 。
A.颜色红得非常可爱。
B.红是真红,却没有亮光。
C.这个深红的圆东西,忽然发出了夺目的亮光。
13.“到了最后,终于冲破了云霞,完全跳出了海面,颜色红得非常可爱。”从句子中的“冲”“跳”,你感受到了什么?
阅读《我们家的男子汉》片段,回答问题。
_________________
他和父母在一起的时候很少,和父亲在一起,就更少了。假如爸爸妈妈拌嘴,有时是开玩笑的拌嘴,他也会认真起来,站在妈妈一边攻击爸爸,阵线十分鲜明,并且会帮助妈妈向外婆求援。有一次因为他叙述的情况不属实,酿成了一桩冤案,父子二人一起站在外婆面前对证,才算了结了此案。然而,假如家里有什么电器或别的设施坏了,他便说:”等我爸爸回来修。”有什么人不会做什么事,他会说:“我爸爸会的。”在他的心目中,爸爸是无所不能的。有一次,他很不乖,我教训他,他火了,说:“我叫爸爸打你。”我也火了,说:“你爸爸,你爸爸在哪儿?”他忽然低下了脑袋,嗫嚅着说:“在安徽。”他那悲哀的声音和神情叫我久久不能忘怀,从此我再不去破坏他和他那无所不能的爸爸在一起的这种境界了。
14.仿照课文的形式,给这部分内容拟个小标题,写在片段前的横线上。
15.“有什么人不会做什么事,他会说:‘我爸爸会的。’”由此可见,他是一个 的孩子。
16.你从画“﹏﹏”的句子中体会到作者怎样的情感?
五、书面表达
17.学写作文。
题目:想起这事我就
生活中你学会了做什么事情?学习过程中你明白了什么?每每想起这段经历心情如何?请在横线上填上表示心情的词语,把题目补充完整,再按顺序把事情的经过写清楚。
《第5-6单元阶段复习卷-2024-2025学年语文四年级下册统编版》参考答案
题号 1 2 3 4 5
答案 D A C A A
1.D
【详解】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多音字的掌握情况。
在于平时学生对读音的辨析。多音字读音不同,义不同,组成的词语也不同,解答此题,要求学生首先要读准词语,然后依据汉字选择正确的音节即可。
A选项:荷(hé)花 重荷(hè)。
B选项:转(zhuǎn)身 转(zhuàn)圈。
C选项:重(chóng)围 重(zhòng)量。
D选项:似(sì)乎 相似(sì)。
所以答案是:D。
2.A
【详解】本题考查学生对生字词字形的识记与辨析。
A选项“怒力”的正确写法是“努力”。
3.C
【详解】考查词语的搭配。C项错误,光照的意思是光线的照射,是动词。这里应用名词“光线”。
4.A
【详解】本题考查的是对词语相关的历史典故及对应人物的识记,需要学生不断地拓展与积累。
根据知识积累及资料搜集可知,A项中的“手不释卷”意为:手中总是拿着书卷,比喻勤奋好学。相关历史人物是孙权和吕蒙。
故选A。
5.A
【详解】本题考查对课文内容的掌握,学生平时要注意积累。
A.《小英雄雨来》主要写了在抗日战争时期,晋察冀边区十二岁的雨来是一个游泳本领很强的孩子雨来为了掩护李大叔被鬼子抓住了,他坚决不说出李大叔藏在哪里,鬼子把雨来拉到河沿上,想杀害雨来,没想到雨来在鬼子开枪前就跳入河中,凭着他高超的游泳本领从鬼子的枪口下巧妙地脱险了。
故该项“解放战争”这一说法错误。
B.《我们家的男子汉》的第一部分(1):交代本文写作的对象——“我们”家的“男子汉”。第二部分(2-5):从“他对食物的兴趣”“他对独立的要求”“他面对生活挑战的沉着”三个方面写“男子汉”的特点。第三部分(6):抒发从“我们家的男子汉”身上获得的感受。
故该项正确。
C.《芦花鞋》是一篇略读课文,改选自曹文轩先生的《青铜葵花》。
该项正确。
D.“相看两不厌”出自唐代李白的《独坐敬亭山》:众鸟高飞尽,孤云独去闲。相看两不厌,只有敬亭山。
“相看两不厌”意思是我们互相看着都不觉满足。“两”指的是山和作者。
该项正确。
6. jiàng qiáng qiǎng qiǎng kēng kēng háng kēng
【详解】本题主要考查对多音字的掌握。
(1)强:[qiáng]感情或意志所要求达到的程度高;坚强。[qiǎng]勉强。[jiàng]强硬不屈;固执。
倔强:jué jiàng,固执;顽强。
坚强:jiān qiáng,意思是坚固、不可摧毁、不动摇。
强迫:qiǎng pò,施加压力使服从;迫使。是建立在自己意志的情况下来迫使别人或自己服从。
勉强:miǎn qiǎng,意思是能力不够,还尽力做、不是心甘情愿的、使人做他自己不愿意做的事、将就或凑合、不充足等。
(2)吭:[kēng]出声;说话。[háng]喉咙。
一声不吭:yī shēng bù kēng,意思是指一直沉默不语,一句话也没有说过。
吭声:kēng shēng,意思是出声。
引吭高声:yǐn háng gāo shēng,意思是放开喉咙,高声歌唱。
吭哧:kēng chi形容某些重浊的声音。
7. 块 间 道 轮 团 条 簇 道 只 棵 朵 片
【详解】本题考查词语搭配。
这道题从结构上看是“数词+量词+名词”
地方:某一区域;空间的一部分;地点。可搭配的量词有:个、块、片等。
房子:指供人类居住、从事社会活动或供其他用途的建筑物。可搭配的量词有:栋、所、套等。
彩虹:气象中的一种光学现象。可搭配的量词有:道、条、抹、轮等。
红日:颜色发红的太阳。可搭配的量词有:轮、抹等。
漆黑:非常黑。可搭配的量词有:片、团等。
黄龙:古代传说中的动物名。可搭配的量词有:条、头等。
杜鹃花:也叫映山红,是著名的观赏植物。可搭配的量词有:只、朵、片、株、棵。
金边:金色边缘。可搭配的量词有:道、缕等。
小船:规模不大的船。可搭配的量词有:条、只等。
小树:初生阶段的树木。可搭配的量词有:棵、株、排等。
白云:天上白色的云朵。可搭配的量词有:缕、朵、片、团等。
浅蓝:一种颜色。可搭配的量词有:片、抹等。
8. 女 4/四 F fang 妨碍
【详解】本题考查查字典。
“妨”的部首是女,左右结构,共7笔。用部首查字法,先查部首“女”,除去部首还有四笔。读音是“fáng”,用用音序查字法,应查大写字母“F”,再查音节“fang”,组词:妨碍 、无妨、不妨 、何妨、妨害。
9. 时间 颜色 形态 游览 游览 溪流 山势 宽 窄 缓 急
【详解】考查了对课文的理解能力及默写。
(1)《海上日出》是一篇写景抒情的文章,课文按日出前、日出时、日出后的顺序重点描绘了晴朗天气和有云时海上日出的不同景象,,写出日出时太阳颜色、形态、亮光的变化,展示了日出这一伟大奇观。文章字里行间洋溢着作者热爱大自然和追求光明的思想感情。
(2)《记金华的双龙洞》是一篇日记体游记,记叙了作者叶圣陶游览金华双龙洞的情景。是按游览顺序记叙的。先写沿途所见的美景;继而写外洞的洞口、外洞;再写孔隙;然后写内洞,最后出洞。是按空间顺序写的。课文按两点线索写的。一条是作者的游览顺序,抓住景物特点来写。是“顺”的线索;另一条是泉水、溪水的来路,是“逆”的线索。两条线索巧妙地交织在一起,不仅使全文脉络清楚,而且使事物的方位、方向和作者观察的移动线索及角度都非常清晰。
(3)根据原文中“一路上迎着溪流。随着山势,溪流时而宽,时而窄,时而缓,时而急,溪声也时时变换调子。入山大概五公里就来到双龙洞门口,那溪流就是从洞里出来的。”进行填空。
10. 村前的广场上聚集了所有的大麦地人。#村前的广场上聚集了全部的大麦地人。 那毛绒绒、蓬松松的芦花鞋,像鸟窝一样,看着就暖和。 扁鼻子军官用手轻轻地拍着雨来的肩膀,说,他最喜欢小孩。 雨来不仅能够脸朝天在水里躺着不沉底,还要把小肚皮露在水面上。#雨来不但能够脸朝天在水里躺着不沉底,而且要把小肚皮露在水面上。
【详解】1.本题考查修改病句。
作答时要先判断所给句子的病句类型,再根据修改病句的方法进行修改。常见病句类型包括:成分残缺、搭配不当、用词不当、分类不当、重复啰嗦、语序颠倒、前后矛盾、不合事理、指代不明、含糊不清、标点用错、比喻不当、关联词语不当。修改病句的方法是增、删、调、换。
“村前的广场上聚集了全部所有的大麦地人。”这句话属于重复啰嗦,可以把“全部”或“所有”任意删去一个。句子修改为:村前的广场上聚集了所有的大麦地人。或:村前的广场上聚集了全部的大麦地人。
2.本题考查改写句子。
作答时要认真审题,题中要求“改为比喻句”。比喻句,是一种常用修辞手法,意思是打比方,用浅显、具体、生动的事物来代替抽象、难理解的事物。比喻句的基本结构分为三部分:本体(被比喻的事物)、喻词(表示比喻关系的词语)和喻体(打比方的事物)。
“那毛绒绒、蓬松松的芦花鞋,看着就暖和。”这句话中的本体是“芦花鞋”,发挥想象,找到与其有相似之处的喻体,再添加比喻词即可,如:那毛绒绒、蓬松松的芦花鞋,像珊瑚绒手套一样,看着就暖和。本体答案不唯一,改写合理即可。
3.本题考查把引述句改写为转述句。
引述句改为转述句时应注意:
①标点符号的改变:去掉双引号,冒号要改为逗号;
②人称的变化:第一人称“我”要改为第三人称“他”或“她”,其他人称也要相应改变。
根据上述方法,可将所给句子改写为:扁鼻子军官用手轻轻地拍着雨来的肩膀,说,他最喜欢小孩。
4.本考查用关联词语把两个句子合并为一句话。
作答时要先判断两个分句之间存在什么关系,再结合句意选用合适的关联词将其合并。分析可知,这两个句子之间存在递进关系,结合句意可用表递进关系的关联词“不仅……还……”或“不但……而且……”,句子就合并为:雨来不仅能够脸朝天在水里躺着不沉底,还要把小肚皮露在水面上。或:雨来不但能够脸朝天在水里躺着不沉底,而且要把小肚皮露在水面上。
11. 巴金 日出前 日出时 日出后 12. B A C 13.“冲”体现了太阳上升时势不可挡的力量。“跳”则让人感受到太阳冲破云霞时的如释重负和可爱。
【解析】11.本题考查作家作品的识记以及课文内容的理解。
课文《海上日出》选自巴金的散文集《海行杂记》。《海上日出》是一篇写景抒情的文章,课文按日出前、日出时、日出后的顺序重点描绘了晴朗天气和有云时海上日出的不同景象,展示了日出这一伟大奇观。文章字里行间洋溢着作者热爱大自然和追求光明的思想感情。
12.本题考查短文内容的理解。
短文第二段描写了日出时太阳颜色和光亮的变化,首先“在那个地方出现了太阳的小半边脸,红是真红,却没有亮光”写了太阳颜色是真红,但是却没有亮光;接着“太阳好像负着重荷似的一步一步,慢慢地努力上升,到了最后,终于冲破了云霞,完全跳出了海面,颜色红得非常可爱”写了太阳颜色红得非常可爱;最后“一刹那间,这个深红的圆东西,忽然发出了夺目的亮光,射得人眼睛发痛,它旁边的云片也突然有了光彩。”写了太阳发出了夺目的亮光。所以排列顺序为:红是真红,却没有亮光——颜色红得非常可爱——这个深红的圆东西,忽然发出了夺目的亮光。
13.本题考查字词的理解与分析。
“太阳好像负着重荷似的一步一步,慢慢地努力上升,到了最后,终于冲破了云霞,完全跳出了海面,颜色红得非常可爱。”这句话具体地、形象地描述了海上日出的情景。作者先将太阳在海上升起的情形比作“负着重荷”,又用“一步一步”“慢慢地”等词语描写海上日出的动态,生动地写出了太阳上升的缓慢和吃力,也写出了“我”观看海上日出时的感觉。一个“冲”字,一个“跳”字,生动地写出了太阳顽强的生命力和势不可挡的威力。作者笔下的红日出海图是多么壮观,多么辉煌。
14.他对父亲的崇拜 15.崇拜爸爸 16.作者不愿伤害孩子幼小的心灵,不想让他伤心。
【导语】这篇片段通过细腻的笔触,生动地描绘了一个小男孩与父亲之间复杂而微妙的情感纽带。作者巧妙地运用日常生活中的小细节,展现了孩子对父亲的崇拜与依赖,以及父亲在孩子心中的无所不能的形象。同时,片段也揭示了孩子在父母关系中的微妙立场,以及在面对家庭矛盾时的情感反应。通过孩子的视角,作者不仅传达了对父爱的深刻理解,也表达了对孩子纯真情感的珍视与保护。整体上,文章语言朴实,情感真挚,读来令人动容。
14.本题考查拟写小标题。
结合文章句子“在他的心目中,爸爸是无所不能的。”,抓住关键词“无所不能”可知小男子汉十分崇拜爸爸,因此可以拟写小标题:崇拜爸爸。
15.本题考查人物形象分析。
结合文章句子“有什么人不会做什么事,他会说:‘我爸爸会的。’”,联系上文“在他的心目中,爸爸是无所不能的。”可知在他的心理,爸爸是万能的,因此他是一个崇拜爸爸的孩子。
16.本题考查思想感情。
结合文章句子“他那悲哀的声音和神情叫我久久不能忘怀,从此我再不去破坏他和他那无所不能的爸爸在一起的这种境界了。”抓住关键词“悲哀的声音和神情”可知他为爸爸不在身边悲哀,心里感到非常失望沮丧;结合句子“从此我再不去破坏他和他那无所不能的爸爸在一起的这种境界了。”可以看出我不愿伤害孩子的心,不想让他再为这样的事情伤心难过。
17.例文:
想起这事我就委屈
有一天,爸爸在古玩街里买了一个很漂亮的花瓶,然后把花瓶放在了客厅的桌面。爸爸很喜欢这个花瓶,每天都会认真观赏花瓶,清理花瓶上的灰尘。他每天都会提醒我:“小心这个花瓶,不要把它打碎了!”我时刻谨记着爸爸的吩咐,不敢靠近花瓶,生怕打碎了它。
可是有一晚,爸爸突然把在房间做作业的我叫到客厅,严肃地问道:“花瓶为什么碎了?”我看着这破碎的花瓶,完全呆住了。爸爸又接着问我:“是不是你打碎花瓶的?”我连忙摇头,十分着急地说:“我不知道花瓶为什么会碎了。我都没有碰过它。”但是,爸爸并没有相信我的话,坚持说:“肯定是你打碎的!你比我早回来,我一回到家就看到花瓶碎了。不是你打碎的,那是谁打碎的?”听了爸爸的话,我委屈地流下了眼泪。爸爸还是坚信花瓶是我打碎的,继续说:“做错了事情就要承认。花瓶是你打碎的,你勇敢地承认错误的话,爸爸是不会责怪你的……”
我并没有耐心地听完爸爸的话,就气冲冲地跑回了房间,“砰”地一声关上了门。之后,这件事就这样不了了之,没有人再提起。
虽然这件事过去了很久,也没有人提过,但是我却深深地记在心里。我依然不知道花瓶为什么碎了。可是,我还想对爸爸说:“爸爸,请你相信我!我真的没有打碎花瓶。希望你以后能耐心一点,我们可以一起弄清楚事情,不要没有弄清事情就下判断。因为被人误会的滋味实在不好受。”
【详解】本题考查书面表达能力。
同学们要读清楚题目,确定要写一件事情。同学们先回忆一些印象较深刻的事情,回想一下当时的感觉,定好题目;再思考事情的经过和相关的细节,理清写作思路;最后动笔写作。
选题思路:可以选一些印象深刻的事情,如登上领奖台、参加百米赛跑、第一次当众讲故事、参加班干部竞选、一个人走夜路、坐过山车、停电时刻……
写作要点:1.按照一定的顺序将事情的经过写清楚。2.在情节的安排上要注意详略得当,把重点部分写具体。3.重点进行心理描写,具体写出自己当时的感受。
开头可以运用开门见山法,表明相关的事件,交代时间、地点、人物。中间详写事情的过程和感受,重点在于对自己心理活动的描写。结尾总结全文,再次点题或表达自己的想法。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