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级语文上册期中试卷(浙江省嘉兴市)

文档属性

名称 七年级语文上册期中试卷(浙江省嘉兴市)
格式 rar
文件大小 32.5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语文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07-11-12 20:32:00

文档简介

2007学年第一学期七年级语文期中素质评价答题卷
一、语文基础知识与运用(23分)
1.(2分)
2、根据括号内的注音写出相应的汉字。(5分)
zhù( )立 回móu( ) 酷shǔ ( ) shuò(  )果 áo( )过来
3、根据语境,把备选词语的序号填在相应的横线上。(3分)
4、 填空 (7分)
① ,    。      , 。
②_______ ,_____ 。
③ , 。
④ , 。
⑤ , 。
⑥ , 。
5、修改病句(2分)
①、
②、
6.仿照下面的句子,在四季的各种景物中选取两种,写两句话。(2分)
①                              。
②                              。
7、阅读下面材料,按要求完成题目。(2分)
请你也写一段话跟帖:
二、现代文阅读(21分)
(一)父亲的自行车 余杰
8. (2分)
9.
(2分)
10.联系语境,品味下边句中加点词语的表达作用。(2分)
11.
(2分)
12.
(2分)
(二)济南的冬天 老舍
13、第⑵段的描写对象是 ,其特征是 (2分)
14、第⑵段呼应开头,点出“温暖”之意的句子是:
。(1分)
15、“山坡上卧着些小村庄,小村庄房顶上卧着点雪”此句中“卧”字用得妙,
理由是
(2分)
16、划线句A采用了 的修辞手法,把水写得灵气、多情。句中“绿的精神”指的是: 。(2分)
17、划线句B是一个比喻句,其本体是 ,喻体是 。你能否从语段中再找出其他的比喻句?(至少一例)如:
(3分)
18、这两段文字表现了济南冬天 的特点。(1分)
三、文言文阅读(21分)
19、(4分) (1)项为之强(  ) (2)鞭数十,驱之别院(   )    
(3)鹤唳云端( ) (4)方出神 ( )
20、( )。(2分)
21.翻译句子(4分)


22.
(1分)
(二)《郑人买履》
23、给加点字解释。(2分)
(1)而忘操之( ) (2)反归取之( )
24、翻译下列句子。(4分)


25、而置之其坐( )至之市( )而忘操之( )反归取之( )何不试之以足( )(3分)
26、《郑人买履》告诉我们什么道理?(1分)
四、作文(35分)
学校 班级 学号 姓名
装 订 线
PAGE
22007学年第一学期七年级语文期中素质检测卷
温馨提示:亲爱的同学,如果把这份试卷比作一片蔚蓝的天空,那么,现在我们起飞。展开你智慧和自信的翅膀,搏击长空,你定能收获无限的风光!
一、语文基础知识与运用(23分)
1.写好一手字是对语文基本能力的要求之一,把下面一句话抄写在格子里,要求写得工整、美观。(2分)
对美好的人生要有憧憬、有体验、有思考
2、根据括号内的注音写出相应的汉字。(5分)
zhù( )立在人生的十字路口,回móu( )过去,我们曾走过多少个百花争艳的春天,烈日炎炎的酷shǔ ( ),shuò(  )果累累的金秋,寒风刺骨的严冬,这其中有道不尽的辛酸苦辣。一次次我们都坚强地áo( )过来了,因为我们坚信,雨后见彩虹,生命之舟定将驶向成功的彼岸。
3、根据语境,把备选词语的序号填在相应的横线上。(3分)
文花枝是伟大的,在 的时刻,她将生死 , 地作出“先救游客”的抉择。她这种忠于职守的责任意识,先人后己的崇高思想是值得我们学习的。
①生死攸关 ②生死与共 ③置之不理 ④置之度外 ⑤毫不犹豫 ⑥义不容辞
4、 填空 (7分)
①《观沧海》中表现作者博大胸襟的诗句是: ,    。
     , 。
②时光交替,匆匆不待,旧年尚未逝去,江上已呈春意,正如《次北固山下》所写的:_______ ,_____ 。
③写出关于夏天一个完整的诗句。
, 。
④《天净沙·秋思》点明主旨的句子: , 。
⑤大教育家孔子用“ , ”形象地论述了学与思的关系。
⑥最早由儒家学派提出的待人接物的处世之道是 , 。
5、修改病句(2分)
①、这个电视剧讲的是一位老农热心保护野生动物。
②、许多优秀的科学家的事迹,都是我们学习的好榜样。
6.仿照下面的句子,在四季的各种景物中选取两种,写两句话。(2分)
春天飘拂的杨柳,是一双柔软的手,传递着无限的深情。
①                              。
②                              。
7、阅读下面材料,按要求完成题目。(2分)
顾欣,一个22岁的阳光男孩,充满了生机与梦想。然而,不幸从天而降,白血病夺走了他的一切,连同生命。在他离开人世前的28小时,他以口述的方式托朋友在网上发表了一纸“绝笔”信——“谁来拯救我的父母”。那是把心揉碎了吐出的文字:“世上不幸的人不止我一个,我想通了生死,所以我不遗憾。只是感恩于父母,心里反复想,没有了我,他们该怎么继续活下去。”许多读到信的人落泪了,数百人在网上跟帖留言。其中一位网友这样写道:“不能不为之动容,不能不为之流泪。同龄的孩子们,想一想自己吧,想想父母的含辛茹苦,不要再让他们担心,不要再让他们伤心!”
请你也写一段话跟帖:
二、现代文阅读(21分) (一)父亲的自行车 余杰
①有人说,十岁的小孩子崇拜父亲,二十岁的青年人鄙视父亲,四十岁的中年人怜悯父亲。然而,对我来说,这个世界上父亲是惟一值得一辈子崇拜的人。
②父亲是建筑师,工地上所有的工人都怕他,沙子与水泥的比例有一点差错也会招来父亲的痛斥。然而,父亲在家里永远是慈爱的,他的好脾气甚至超过了母亲。在县城里,父亲的自行车众人皆知,每天早晚,他风雨无阻地骑着吱吱嘎嘎的破车接送我和弟弟上下学。那时,我和弟弟总手拉着手跑出校门,一眼就看见站在破自行车旁,穿着旧蓝色中山服焦急地张望着的父亲。一路上,两个小家伙叽叽喳喳地说个不停,而父亲一直能一心两用,一边乐滋滋地听着,一边小心翼翼地避过路上数不清的坑坑洼洼。等到我上了初中,父亲的车上便少了一个孩子;等到弟弟也上了初中,父亲便省去了一天两趟的奔波。可父亲似乎有些怅然若失,儿子毕竟一天天长大了。
③收到大学录取通知书的那天,我兴奋得睡不着觉。半夜里听见客厅里有动静,起床看,原来是父亲,他正在台灯下翻看一本发黄的相簿。看见我,父亲微微一笑,指着一张打篮球的照片说:“这是我刚上大学时照的!”照片上,父亲生龙活虎,眼睛炯炯有神,好一个英俊的小伙子!此刻,站在父亲身后的我却蓦然发现,父亲的脑后已有好些白发了。父亲一出世便失去了自己的父亲,惨痛的经历使他深刻地意识到父亲对儿子的重要性。因此,在他的生活里,除了工作便是妻儿,他不吸烟不喝酒,不钓鱼不养花,在办公室与家的两点一线间,生活得有滋有味。辅导儿子的学习是他最大的乐趣,每天的家庭作业父亲都要一道道地检查,认认真真地签上家长意见,每次家长会上他都被老师称赞为“最称职的家长”。母亲还告诉我一件往事:我刚一岁的时候,一次急病差点夺去了我的小命。远在千里之外矿区工作的父亲接到电报时,末班车已开走了,他跋山涉水徒步走了一夜的山路,然后冒险攀上一列运煤的火车,再搭乘老乡的拖拉机,终于在第二天傍晚奇迹般地赶回了小城。满脸汗水和灰土的父亲把已经转危为安的我抱在怀里,几滴泪水落到我的脸上,我哇哇地哭了。“那些山路,全是悬崖绝壁,想起来也有些后怕。”许多年后,父亲这样淡淡地提了一句。
④父亲是个不善于表达感情的人,与父亲在一起,沉默的时候居多,我却能感觉出自己那与父亲息息相通的心跳。离家后收到父亲的第一封信,信里有一句似乎很伤感的话:“还记得那辆破自行车吗?你走了以后,我到后院杂物堆里去找,却锈成一堆废铁了。”我想了许久,在一个阳光灿烂的早晨给父亲回信:“爸,别担心,那辆车每天晚上都在我的梦里出现呢。我坐在后面,弟弟坐在前面,您把车轮蹬得飞快……” (选自《语林》2005年8月)
8.文章以“父亲的自行车”为标题,那么父亲的自行车在全文中起何作用?(2分)
9.请概括写出全文表现父亲“称职”,且体现父爱的几件具体事例。(2分)
10.联系语境,品味下边句中加点词语的表达作用。(2分)
“那些山路,全是悬崖绝壁,想起来也有些后怕。”许多年后,父亲这样淡淡地提了一句。
11.第③段文字所写材料都没有围绕父亲的自行车来写,这是否脱离了全文的中心?请探究并简述理由。(2分)
12.文章结尾处写到“我”收到父亲的来信后,“想了许久”才回信,“我”此时想了些什么?请续写出“我”回信的一部分内容(50字左右)。(2分)
(二)济南的冬天 老舍
⑴古老的济南,城里那么狭窄,城外又那么宽敞,山坡上卧着些小村庄,小村庄的房顶上卧着点雪,对,这是张小水墨画,也许是唐代的名手画的吧。
  ⑵那水呢,不但不结冰,倒反在绿萍上冒着点热气,水藻真绿,把终年贮蓄的绿色全拿出来了。A天儿越晴,水藻越绿,就凭这些绿的精神,水也不忍得冻上,况且那些长枝的垂柳还要在水里照个影儿呢!B看吧,由澄清的河水慢慢往上看吧,空中,半空中,天上,自上而下全是那么清亮,那么蓝汪汪的,整个的是块空灵的蓝水晶。这块水晶里,包着红屋顶,黄草山,像地毯上的小团花的小灰色树影;这就是冬天的济南。
13、第⑵段的描写对象是 ,其特征是 (2分)
14、第⑵段呼应开头,点出“温暖”之意的句子是:
。(1分)
15、“山坡上卧着些小村庄,小村庄房顶上卧着点雪”此句中“卧”字用得妙,
理由是
(2分)
16、划线句A采用了 的修辞手法,把水写得灵气、多情。句中“绿的精神”指的是: 。(2分)
17、划线句B是一个比喻句,其本体是 ,喻体是 。你能否从语段中再找出其他的比喻句?(至少一例)如:
(3分)
18、这两段文字表现了济南冬天 的特点。(1分)
三、文言文阅读(21分) (一)童趣
夏蚊成雷,私拟作群鹤舞于空中。心之所向,则或千或百,果然鹤也。昂首观之,项为之强。又留蚊于素帐中,徐喷以烟,使之冲烟而飞鸣,作青云白鹤观,果如鹤唳云端,为之怡然称快。
余常于土墙凹凸处,花台小草丛杂处,蹲其身,使与台齐,定神细视。以丛草为林,以虫蚁为兽,以土砾凸者为丘,凹者为壑,神游其中,怡然自得。
一日,见二虫斗草间,观之,兴正浓,忽有庞然大物,拔山倒树而来,盖一癞蛤蟆。舌一吐而二虫尽为所吞。余年幼,方出神,不觉呀然一惊;神定,捉蛤蟆,鞭数十,驱之别院。
19、解释下列加点的词。(4分)
(1)项为之强(  ) (2)鞭数十,驱之别院(   )    
(3)鹤唳云端( ) (4)方出神 ( )
20、选择下列句中 “之”字的含义不同的一项( )。(2分)
A物外之趣 B 昂首观之
C为之怡然称快 D 驱之别院
21.翻译句子(4分)
①心之所向,则或千或百,果然鹤也。
② 徐喷以烟,使之冲烟而飞鸣,作青云白鹤观,果如鹤唳云端,怡然称快。
22.文中所写的都是平常之物,而“我”却产生了“物外之趣”,你认为主要原因是什么?(1分)
(二)《郑人买履》
郑人有欲买履者,先自度①其足,而置之其坐。至之市,而忘操之。已得履,乃
曰:“吾忘持度②。”反归取之。及反,市罢,遂不得履。人曰:“何不试之以
足?”曰:“宁信度,无自信也。”
注释:①度:量(长短) ②度:尺寸\尺码
23、给加点字解释。(2分)
(1)而忘操之( ) (2)反归取之( )
24、翻译下列句子。(4分)
①郑人有欲买履者
②而置之其坐
25、探究:文中“之”字共出现五次,它们的意思一样吗?任意选择三句,说说句中的“之”是什么意思,或有什么作用。(只需回答三个即可)(3分)
而置之其坐( )至之市( )而忘操之( )反归取之( )何不试之以足( )
26、《郑人买履》告诉我们什么道理?(1分)
四、作文(35分)
27、阅读下面的材料,按要求作文。
春天的鲜花是美的,飘落的树叶是美的;小桥流水人家是美的,高楼大厦是美的;五彩霓裳是美的,朴素整洁的服饰是美的;同样,童年的欢笑是美的,青春的歌声是美的,父亲额头的皱纹是美的,奶奶的白发是美的……
请以“美”为话题,写一篇文章,文体不限,题目自拟。字数不少于500字。
PAGE
5答案及评分标准
1、 基础知识
1、此题共2分,请根据抄写文字和卷面书写水平综合评分。
2、伫、眸、暑、硕、熬(每空格1分)
3、①④⑤(每空1分)
4、(每空1分) ①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汉灿烂,若出其里。②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
③略④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⑤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⑥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5、①句子最后加上“的故事。”②去掉“的事迹”(每句1分)
6、仿句略(每句1分)
7、略(大意对即可2分)
二、现代文阅读
(一)
8、是全文的线索,也是“我”和父亲感情发展的纽带。(2分)
9、①风雨无阻地接送儿子上下学;②认真辅导儿子的学习;③不远千里赶回来看望生病的儿子。(2分。意对即可。)
10、“淡淡地”从语气的角度表现了父亲是个不善于表达感情的人(或表现了父亲不张扬、不夸饰、不表功的性格特点),反映了父亲对儿子朴素而深沉的爱。(或:淡淡的语气,浓浓的父爱。)(2分。前一个要点1分,后一个要点1分。意对即可。)
11、父亲的自行车只是全文的线索,并不是全文的中心。全文中心是“父亲是惟一值得我一辈子崇拜的人”,而第③段所写几个内容从不同侧面揭示了“我”崇拜父亲的原因,所以该段并没有脱离全文的中心。(2分)
12、本题旨在考察学生对父亲的思念、崇敬、感恩之情。开放性题,无固定答案,只要符合“我”的心理和全文感情基调即可。(2分)
(二)
13、济南的冬水 , 暖、清、绿、亮
14、那水呢,不但不结冰,倒反在绿萍上冒着点热气。
15、形象照应了“暖和安适的睡着”,表达了一种安适平静的气氛。
16、拟人 蓬勃的生机
17、自上而下的整个空间 空灵的蓝水晶 例句略。
18、温晴
三、文言文阅读
(一)
19、①通“僵”僵硬 ② 鞭打 ③ 鸟鸣 ④正
20、A 21、略 22、扣准有想象力、观察仔细等来回答
(二)
23、①拿 ①同“返”,返回。24、①.郑国有个想买鞋子的人② 然后把测量出的尺码放在自己的座位上。25.(脚的尺寸)(到、往)(脚的尺寸)(脚的尺寸)(鞋子)
26.这则寓言讽刺了那些办事过于死板,只信教条,讲形式,不相信实际的人,告诉人们做事不能过分拘泥形式,要注重实际。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