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东北地区高考名校名师联席命制
化学信息卷(五)
国编审
本试卷满分100分,考试时间75分钟。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1 C—12 N—140—16 Ni—59 Zn—65
一、选择题:本题共15小题,每小题3分,共45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符合题目 要求。
1.化学与生产、生活、科技、环境等密切相关。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手机中芯片的主要成分是二氧化硅
B. 疫苗要冷藏存放,以免蛋白质变性
C.用富含淀粉的谷物酿酒,因为淀粉水解生成乙醇
D. 我国自主研发的某飞机机身材料使用的碳纤维和环氧树脂都属于有机高分子材料
2.下列化学用语或图示表达正确的是
A.甲醇的空间填充模型:
B.Ca 的结构示意图:
C.sp 杂化轨道示意图:
D. 过氧化氢的电子式:H'[:0:0:] H
3. 教材变式/实验安全下列实验操作或处理方法正确的是
A.实验未用完的固体药品不可放回原试剂瓶
B.镁条着火时应使用二氧化碳灭火器灭火
C. 滴定实验中的锥形瓶不需要烘干
D.苯酚不慎沾到皮肤上时,先用抹布擦拭,再用65℃以上的水冲洗
4.已 知N、是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1L0.5mol ·L 的 NH Br 溶液中阳离子的数目大于0.5NA
B. 加热条件下,1 mol Fe 和1 mol Cl 充分反应,转移的电子数目为2N
C.标准状况下,22.4 LCH 和22.4 LCl 在光照条件下充分反应后的分子数为2N
D.标准状况下,1L 乙醛所含有的分子数
5.下列物质的性质与用途均正确且具有对应关系的是
A. 浓硫酸具有难挥发性,可用于制备HCl 气体
化学信息卷 第1页(共8页)
B.SO 具有还原性,工业上可用氨水吸收除去 C.HNO 具有酸性,实验室可用于制备H
D.BaSO 难溶于水,可用作钡餐
6.将以下两试剂混合,现象与滴加顺序无关的是
选项 试剂① 试剂②
A NaOH溶液 KAl(SO ):溶液
B H O 溶 液 KI-淀粉溶液
C 氨水 AgNO,溶液
D HCI溶液 Na CO,溶液
7.某种聚甲基水杨酸衍生物G 是药物递送的良好载体,其合成反应如图。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 该反应为缩聚反应
B. 聚合物G 有两种含氧官能团
C. 化合物F 中碳原子的杂化轨道类型有两种
D.化合物E 在 NaOH 溶液中水解得到两种盐
8.利用萤石直接制备电池电解质材料 XZY 的新方法:2ZM +5QY =—2ZY +5QM 、ZY +XY=
XZY , 其中X、Y、Z、M、Q为原子序数依次增大的前20号主族元素,X、Q 为金属元素,Y与 M同 族,且Y 是同周期中原子半径最小的主族元素,基态Z 原子的核外成对电子数与未成对电子数 之比为4:1。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 电负性:Y>M>Z>Q
B. 简单离子半径:Q>M>Y>X
C.Z 的第一电离能大于同周期相邻的两种元素
D.ZM,、ZY,均为三角锥形分子
9.有氧条件下,在Fe 基催化剂表面,NH, 还原NO 的反应机理如图所示。该反应能够有效脱除烟气 中的NO, 保护环境。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在酸性配位点上,NH 与 H'通过配位键形成NH
B.增大压强有利于NO 与 O 吸附在Fe“配位点上形成NO
C.NO (NH) 还 原NO的过程涉及极性键与非极性键的断裂与生成
D.Fe 基催化剂不可以提高NO的平衡转化率
化学信息卷 第2页(共8页)
化学
(
1
) (
1
)
9 1 10.下列实验操作、现象和结论对应关系错误的是
选项 实验操作 现象 结论
A 向某溶液中加入浓氢氧化钠溶液并加热 产生能使湿润的红色石蕊 试纸变蓝的气体 该溶液含有NH
B 分别向等物质的量浓度、等体积的KCl溶液 和KI溶液中滴加2滴相同物质的量浓度的 [Ag(NH,) :]0H稀溶液,充分振荡后静置 KCl溶液中无白色沉淀生 成,KI溶液中有黄色沉淀 生成 微粒结合Ag*的能力:Cl-C 向淀粉溶液中滴入稀硫酸,加热一段时间,冷 却后滴加2滴碘水 溶液未变蓝色 证明淀粉已水解完全
D 相同温度下,用pH计测定NaC10溶液和 CH COONa溶液的pH NaClO溶液的pH更大 酸性:HCIO>CH,COOH
11. 创新考法/ 晶胞结构与物质转化铁氮化合物(Fe,N,) 在磁记录材料领域有着广泛的应用前 景。铁和氨气在640℃时可发生置换反应,产物之一的晶胞结构如图甲所示,晶胞边长为a nm。 Cu 可以完全替代该晶体中a 位置Fe 或者b 位置Fe, 形成Cu 替代型产物Fe,Cu.N, 。Fe,N, 转化 为两种 Cu 替代型产物的能量变化如图乙所示,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1
)十能盘 Cu替代b位置Fe里
2 Cu替代a位置Fe型
转化过程
图甲 Fe,N,品胞结构示意图 图乙 转化过程的能量变化
A.制备该铁氮化合物时生成氢气
B.a 位 置Fe 周围距离最近的铁原子有12个
C. 可通过晶体的X- 射线衍射实验获取晶体结构信息
D.更稳定的Cu 替代型产物的化学式为FeCu N
12.由软锰矿(主要成分为MnO , 含有少量 CaO 、MgO)制备MnO 的工艺流程如图。
NaSO,溶液NaP溶液NH,HCO,溶液 稀H,SO,
没取一 沉钰 焙烧H酸 ·H分离 MnO:
稀HSO, 滤流 液 MnSO,溶液
已知:“沉锰”所得 MnCO 在空气中“焙烧”时转化为MnO 、Mn O 、MnO 的混合物,酸性条件下 Mn O 易发生歧化反应。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沉锰”时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Mn +CO}-=MnCO ↓
B.“除杂"后的溶液中主要存在的阳离子有Na'、H'、Mg "、Mn 、Ca
C.“浸取”时利用了Na SO 的还原性,反应中氧化剂与还原剂的物质的量之比为1:1
D.“酸浸”时每反应1mol Mn O ,转移电子数为2N(N 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
13.一定温度下,向恒容密闭容器中投入E 和 M 发生反应 )。已知反 应初始 c 。(E)=c 。(M)=0.10 mol·L ,部分物质的浓度(c) 随时间(1)的变化关系如图所示,As 后反应体系达到平衡状态。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化学
)化学信息卷 第3页(共8页)
A.X 为 c(F) 随 t的变化曲线 B.0~L s 内,
C. 反应的活化能:①>② D.t s 时,扩大容器的容积,n(F) 减 小
14. 高频考点二次电池原理分析有机物电极材料具有来源丰富、可降解等优点,一种负极
为固态聚酰亚胺的水系二次电池的结构如图所示。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充电时B 电极发生了氧化反应
B.将 M* 由Li"换成 Na*,电池的理论比能量会下降(电池的理论比能量是指单位质量的电极柜 理论上能释放出的最大电能)
C.放电时有机电极反应为-
D.充电时每转移2mol e",右室离子数目减少2NA(NA 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
15.某温度下,用0.1000mol·L 的硝酸银标准溶液对25.00mL含 KCl 和 KCN的混合溶液进行 位滴定,获得电动势(E) 和硝酸银标准溶液体积(V) 的电位滴定曲线如图所示。
(
tEN
) (
G
)已知:I. 在滴定过程中,随着标准溶液的不断加入,E 不断发生变化,E 发生突跃时,说明滴定到达终点。
(
2.0
)Ⅱ.Ag* 与 CN 反应过程为①Ag*+2CN-=[Ag(CN) ] K ;
(
。
250
)②[Ag(CN) ]"+Ag"==2AgCN↓K 。
Ⅲ.该温度下,K(AgCN)=2×10 ",K,,(AgCl)=2×10-1。 -与H'的反应可以忽略。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OA 段有AgCN 沉淀生成
B. 原混合溶液中c(KCI)=0.0200mol·L ,c(KCN)=0.0300mol·L
C.K,·K =K(AgCN)
化学信息卷 第4页(共8页)
二、非选择题:本题共4小题,共55分。
16. (14分)高纯镓广泛应用于半导体、光电材料等领域。可以利用炼锌渣(主要含ZnO、Cuo、 Fe O 、FeO 和 一 定 量 的 GaCl 、不溶性杂质)为原料制备高纯镓,同时获得 ZnS, 流 程 如 图 甲 所 示 :
已知:①电解制取镓时,溶液中的氯离子会影响镓的析出。
②溶液中存在反应:Cu+Cu +2Cl-=2CuCl。
③室 温 时K,[Ga(OH) ]=1.0×10~ 、K(NH ·H O)=2.0×10~ 。
④ 黄钠铁矾晶体颗粒大,易沉降易过滤。
( 1 ) 基 态Zn *的价层电子排布式为 _,1 mol[Ga(OH).]中含有σ键的物质的
17 . (13分)四水甲酸铜(Ⅱ)[Cu(HCOO) ·4H O] 常用作催化剂、化学试剂,应用于电镀等领域。 实验室可以用碱式碳酸铜[Cu(OH) ·CuCO ] 与甲酸反应来制备四水甲酸铜(Ⅱ)。
已知:①四水甲酸铜(Ⅱ)为蓝色晶体,易溶于水,难溶于醇及大多数有机物。
②碱式碳酸铜和碳酸氢钠在水溶液中比固态时更易分解。
实验室制备四水甲酸铜(Ⅱ)的步骤如下:
I. 称取 一 定量CuSO ·5H O 和 NaHCO,, 充分研细并混合均匀。
Ⅱ . 将I 中所得混合物加到100 mL 接近沸腾的蒸馏水中,继续加热,保持接近沸腾状态数分钟。
Ⅲ.静置,溶液澄清后,用倾析法分离得到沉淀,用蒸馏水洗涤,干燥。
IV.将Ⅲ中所得产品放入如图装置的三颈烧瓶中,加人约20mL 蒸馏水,边搅拌边加热至50℃左右。
V. 向三颈烧瓶中加人甲酸,反应结束后趁热过滤。
VI. 经过 一 系列操作得到四水甲酸铜(Ⅱ)。
回答下列问题:
量为
(2)黄钠铁矾的化学式为NaFe (SO ) (OH) , 写出“沉铁”时的离子方程式:
( 3 ) 不 采 用 调 节 pH 的方式沉铁,可能的原因是①Ga 容易生成Ga(OH), 而损失;② ;③ (4)“还原除杂”时先向溶液中加入一定量的铜粉,反应一段时间后再向溶液中加入稍过量的锌 粉,加入铜粉的目的是
(5)Zn 与 Ga 的各物种的分布分数随pH 的变化如图乙所示。“调节pH=8.2” 时,pH 不能过高 的原因是
溶液pH
乙
(
反应Ga(OH),+NH,
·H
0
) (
[Ga(OH).]"+
)(6)已知:Ga"+40H—[Ga(OH) ]-K=1.0×10°。
NH 的平衡常数为
(
第5页(共8页)
)化学信息卷
(
温度计
)甲酸
碱式破酸 明、础子
曲力设样
( 1 ) 仪 器a 的名称为
(2)步骤Ⅱ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实际取用的硫酸铜和碳酸氢钠的物质的量之比大于1:2,原因 一 是过量的碳酸氢钠用于保持溶 液呈碱性,原因二 是
(3)步骤Ⅲ中检验沉淀已洗净的方法是 o (4)步骤V 中的一系列操作中包括减压过滤,减压过滤的优点是 (5)测定产品中四水甲酸铜(Ⅱ)(M=226g ·mol ) 的含量:准确称取ag 产品配成100 mL 溶 液 , 取25 . 00 mL 于锥形瓶中,消除干扰离子后,用cmol·L Na H Y(H Y 为四元酸)标准溶液滴定 至终点,平均消耗Na H Y 溶液bmL (已知滴定反应为Cu +H Y -=CuY -+2H')。
①产品中四水甲酸铜(Ⅱ)的质量分数为 ( 用 含a、b、c的代数式表示)。
② 下列操作会导致Cu(HCO0) ·4H O 含量的测定结果偏高的是 (填序号)。
a.未干燥锥形瓶
b. 滴定终点时滴定管尖嘴中产生气泡
c. 未除净可与Na H Y 反应的干扰离子
化学信息卷 第6页(共8页)
化学
18. (14分)乙烯和丙烯都是重要的化工原料,利用甲醇和丙烷共反应制备乙烯和丙烯可大幅度降低 能耗,该反应体系中存在如下反应:
I.C H (g) CH =CHCH (g)+H (g)△H =+124.20kJ·mol-
Ⅱ.C H (g) CH (g)+C H (g)△H =+81.25kJ·mol
Ⅲ.CH (g)+C H (g) CH =CHCH (g)+H (g)△H
IV.CH OH(g)+H (g) CH (g)+H O(g)△H =-115.93kJ·mol-
(1)△H =
(2)630℃时,向盛有催化剂的真空容器中充人1 mol C H (g),保持容器内压强为0.1 MPa 进行 反应,当反应达到平衡时,C H (g) 的转化率为60% ,C H (g) 的平衡分压为0.0125 MPa。
①此时p(CH =CHCH )=. ,反应Ⅱ的分压平衡常数为K,= MPa。
②若向上述平衡体系中充入N (g), 再次达到平衡时C H (g) 的转化率 (填“>""<”或 “=”)60%,其原因为_ 再次平衡时 (填“变大”“变小”或“不变”)。
(3)若向盛有催化剂的真空容器中按物质的量之比为4:1:1充人C H (g) 、CH OH(g) 和 H O(g), 仍 在 容 器 内 压 强 恒 为 0 . 1 MPa 的 条 件 下 进 行 反 应 , 平 衡 体 系 中 C H (g) 和 CH =CHCH (g) 的体积分数随温度(T) 的变化如图所示。解释300℃后,CH =CHCH (g) 的 体
积分数随温度(T) 的变化的原因:
甲醇的作用为_
(
06F
0.6
0.4
0.4
0.2
0.2
o.0
To
200
300400
s00600
70080
.0
温度/℃
)
化学信息卷 第7页(共8页)
化学
19. (14分)唑草酮是一种药性强、易降解、污染少的除草剂,其中一种合成路线:
已知:①DPPA 是一种叠氮化试剂;
回答下列问题:
(1)A 中含有官能团的名称为_ o
(2)A 与 B 反应得到C 和 (填结构简式),该反应的目的是_
(3)D→E 的化学方程式为_
(4)已知 2中C—X 键极性越大,则:2的碱性越弱,则下列物质的碱性 由弱到强的顺序为_ (填序号)。
a.
(5)G 的结构简式为
(6)C 存在多种同分异构体,写出符合下列条件的结构简式: (不考虑立体异构)。
①分子骨架为 ,且能发生银镜反应;
②核磁共振氢谱图中有4组峰,且峰面积比为3:2:2:1。
(7)化合物M 的合成路线如图(部分反应条件已略去),则M 的结构简式为
化学信息卷 第8页(共8页)
2025年东北地区高考名校名师联席命制 化学信息卷(五)答题卡
姓 名
准 考 证 号[
缺考标记(考生禁止填涂)口
(
1
AB]CD]
2
ABCD]
3AB]C
D]
4AB]CD]
5ACD]
) (
6ABGD
7ABCD
8 ABCD
9ABCD]
10
ACB]CD]
)
(
11
AB]
CD
12AB]CD
13ABCD]
14ACD]
15ABCD]
)条形码区
(
填
涂
)正确填涂 注 意 事 项 1.答题前,考生须准确填写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并认真核对条形码上的姓名、准考证号。 2.选择题必须使用2B铅笔填涂,非选择题必须使用0.5毫米黑色墨水签字笔书写,涂写要 工整、清晰。 3.按照题号在对应的答题区域内作答,超出答题区域的答题无效,在草稿纸、试题卷上 作答无效。 4.答题卡不得折叠、污染、穿孔、撕破等。
样 例 错误填涂 留岛冒
选择题
非选择题
16. (14分) (1)
(3)② ③…… (4) (5) ……
严禁超出矩形边框作答
17. (13分) (1) (2) (3) (4) (5)①
18. (14分) (1) (2)① ② (3)
19. (14分) (1) (2) (3) (4) (5) (6) (7)
严禁超出矩形边框作答
(
fru7
)2025年东北地区高考名校名师联席命制
化学信息卷(五)
(
评分细则
)参 考 答 案 及 评 分 标 准 — — — —
一、选择题:本题共15小题,每小题3分,共45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答案 B B C D A B A B C D D C B D D
二、非选择题:本题共4小题,共55分。
16. (14分)
(
………(1
分
)
) (
………
) (
…(1 分
)
失分注意16.
(1
)缺少单位不给分
) (
…
………
…
) (
…
…
) (
…
…
)(1)3d …… 8mol ……………
(2)3Fe"+2S0+Na'+6H 0=NaFe,(SO ) (OH).1+6H …………(2分)
(3)②直接调pH沉铁可能生成Fe(OH), 胶体,不易除去 … … … (2分)
答案及解析
③Fe(OH), 胶体容易吸附Zn 而造成ZnS产率降低…… ……… (2分)
(4)除去CI ,发生的反应为Cu+Cu +2Cr—2CaCI,CuCI 难溶于水和稀酸. 高分关铺(4)答出"避免CI'影响镓的析出" 避免CI"影响镓的析出… ……………… …… … … (2分) 给1分
(5)当H 过高时,Zn”将转化为Zn(OH) 或[Zn(OH),]”,[Zn(OH) ]” 较稳定,
不利于ZS 生成,Zn(OH) 直接沉淀,会导致ZnS中混有Zn(OH) ……(2 分 ) (6)2.0×10 …………………… …………… …………………(2分) 17. (13分) (1)球形冷凝管 … …… …… ………………(1分) … ………… … ……………(2分) 碳酸氢钠易分解损失 … …… ……… … … (2分) (3)取少量最后一次洗涤液于试管中,先加盐酸酸化,再加BaCl, 溶液,若不产 生白色沉淀,说明沉淀已洗净… ……… …… … (2分) (4)加快过滤速度,得到较为干燥的沉淀……… … … (2分) (5) ……… ……………… (2分) ②e……… … …… …(2 分) 18. (14分) (1)+42.95kJ ·mol … …(2 分) (2)①0.025 MPa … …(2 分) 0.00625 … ……… ……… … … … (2分) ②>…… ……… … … ……… … … (1分) 反应I和反应Ⅱ正向均为气体分子数增大的反应,充入的N 降低了各组分的 分压,平衡正向 移动…… …… …… … (2分) 不变 … … …………………… …… …………… … (1分) (3)温度逐渐升高,反应I平衡正向移动,反应IV平衡逆向移动生成H , 随着H 的量增多会使反应I平衡逆向移动,300℃后,反应Ⅱ平衡逆向移动对反应I平衡 的影响大于温度升高对反应I平衡的影响,导致300℃后CH =CHCH,(g) 的体 积分数随温度(T) 的升高而减小… ……… … … ( 2 分 ) 消耗H ,促进反应I正向进行(或与H 反应放热,为反应I、Ⅱ提供热量)……(2分) 19. (14分) (1)碳氟键、氨基………………… …………………………(1分) (2)CH,COOH ………………………… ………………………(1分 ) 保护氨基 … ……… … … (2分) 作 CH,COONa …(2分) (4)b…
)…… …… … (2分) 失分注意17. (1)出现错别字不给分 高分关键(3)“取最后一次洗涤液,先加盐酸酸 化,再加BaC 溶液"1分,“不产生白色沉淀”1分 (4)“加快过滤速度”“得到较为干燥的沉淀”各1分 (5)①化简也给分 ②多选、错选、少选均不给分 一失分注意18. (1)单位不正确不给分 (2)①单位不正确不给分,可以用科学计数 法表达 高分关键②写出“降低各组分分压”和“平 街正向移动"即可给分 (3)答案合理即可 失分注窟19. (1)出现错字不给分 (3)化学方程式中物质不正确不给分 (4)顺序完全正确即给分,写借、少写不给分
拆 招 式 超 详 解
1.B【 常规题型】化学与STSE 【深度解析】手机中芯片的主要成分是硅,A错误;疫苗是指 用各类病原微生物制作的用于预防疾病接种的生物制品,对 温度比较敏感,温度较高时,蛋白质会变性失去活性,所以疫 苗一般应该冷藏保存,B 正确;酿酒过程中,淀粉会先水解生 成葡萄糖,葡萄糖在无氧呼吸作用下转化为乙醇,C 错误:碳 纤维属于无机非金属材料,环氧树脂属于有机高分子材料、 D 错误。 2.B【 常考题型】空间填充模型、离子结构示意图、杂化轨道 示意图、电子式 【深度解析】
构示意图:9. B 正确:p 杂化轨道示意图:
为 sp 杂化轨道示意图.C 错误;过氧化氢
为共价化合物,电子式:H:0:0:H.D 错误。
3.C【 热题型】实验安全与绿色化学
【深度解析】纳是周体药品且钠是活泼金属,实验未用完的钠 需要放回原试剂瓶,A 错误:镁在二氧化碳中燃烧生成氧化镁 和碳.会加剧火情.可使用沙土进行灭火.B 错误;馆形瓶中残 留的水不会影响所加溶液中溶质的物质的量.对滴定结果无膨 响.所以滴定实验中的锥形瓶不雷要烘干.C 正确:65℃以上的 水会导致适伤.应先用市精擦洗.再用退水冲洗.D 错误。
图教材深挖 高哲化学中实险安全作为一个重安考查点,
注重学生对实验空事故预防和处理方法的实际应用能力。 题目设计贴近实际,涉及实后室常见事故的应急处理,如酸 液海进眼晴、皮肤溅上成液等,考查学生的应变施力和安全 意识。
4.D [常规题型】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应用
【深度解析】溴化铵是强酸弱喊苔,铵眼离子在溶液中水解生成 一水合氨和氢离子,水会电离出H'. 所 以 1L0.5 mol·L 的 NH,Br 溶液中阳离子的数目大于0 . 5 mol·L ×1L×
N,mol =0.5N.. A 正确:加热条件下. Fe 和Cl 发生的反应 为 2Fe+3C:△2FcC , 故 I mol Fe 和1 ml CI:反应时,Fe 过量,因此按Cl: 的量计算.转移的电子数目为2V.B 正确;
( 标准状况下.22.4L 甲烷的物质的量为1 mol,22.4L 氟气的
物质的量为1 mol.气体总的物质的量为1 mol+1 mol=2mol. CH, 和C: 在光照下发生取代反应.反应前后分子数不变,因 此充分反应后分子数为2V.,C 正确;乙醛在标准状况下是液 体.不能用气体原尔体积计算1L 乙醛的物质的量.D 错误。
5A【 热题型]物质的性质与用途
【深度解析】浓监酸是高沸点难挥发性酸.HCI 是低涕点品挥 发性酸.实验室中可以用浓硫酸与NaCl 固体加热.制备少量 HCI,A 正确;SO: 是酸性展化物.工业上可用氨水吸收除去, B 错误:HNO,与大多数金属反应生成 NO或 NO 等,不能用 于实验室制备H:.C 错误:硫酸钡可用作闵餐是因为硫酸钡 难溶于盐酸,且不易波X 射线透过.D 错误。
6.B【 热考点]物质性质与实验操作
【深度解析]将NaOH溶液滴入KAI(SO ) 溶液,先生成白色 沉淀.后沉淀溶解,若将KAl(SO ): 溶液满人 NaOH溶液中, 先无现象.后生成白色沉淀,A 不符合题意:将H O: 溶液滴 人 KI-淀粉溶液中,过氧化氢会氧化碘离子,生成的I 使淀 粉溶液变置,若反向操作,产生相同的现象,B 符合题意;将 氨水演人AgNO,溶液中,起初生成白色沉淀.后沉淀溶解,若 反向操作,起初无现象,后生成白色沉淀,C 不符合题意;HCI 溶液海人Na,CO, 溶液中.起初无现象,后产生气泡,若反向 操作.立即产生气泡,D 不符合题意。
7.A【 热题型】原子杂化轨道类型、酯的水解、有机反应类型、 常见官能团名称
【深度解析】该反应无小分子生成,为加聚反应,A 错误;由聚 合物 G 的结构简式可知,含有酯基和陉基两种含氧官能团,B 正确:化合物F 中苯环上的碳原子为p 杂化.—CH OH 中
饱和碳原子为p 杂化 .C 正确;化合物 E 中的两个酯基在 NaOH 溶液中发生水解反应.可以得到两种盐,D 正确。
8.B【 必考题型)元素推断与元素周期律
A 思路分标 x.Y、Z、M、Q为原子序数依次增大的前20号
主按元素。根据利用萤石(CaF ) 直接制备电池电解质材料 可知,反应物中含有CnF , 站合反应物的分子式及 Y 是同 周期中原子半径最小的主找元木、Q 为金属元素,可知QY 为CaF:, 即Q 为 Cn、Y 为 F;Y 与 M 同族,则M 为Cl; 基态Z 原子的植外成对电子数与求成对电子数之比为4:1,又因Z 的原子序数大于 F、小于 CI. 时 Z 为 P:X 是金属元本.XPF 中X 显+1价,且X 的原子序数小于 F, 时 X为 Li。X、Y、Z、 M、Q分别为Li、F、P、Cl、Cn
【深度解析】同周期主族元素从左到右电负性逐渐增大,同主族 元素从上到下电负性逐渐减小,则电负性:F>C>P>Ca,A 正确; 电子层数相同的离子,植电荷数越小,离子半径越大,电子层 数不同的离子,电子层数多的离子半径大,则简单离子半径: CI'>Ca >F>Li'.B 错误:P 的最外层电子最高能级处于半充 满状态,原子结构较稳定,故P 的第一电离能大于同周期相邻 的两种元素:Si 和S,C 正确;PCl, 、PF,中 的 P 原子均采取sp 杂化.PCI, 、PF,均为三角锥形分子,D 正确。
9.C【 热题型】催化反应机理
【深度解析】在酸性配位点上,NH,与 H"通过 N→H 配位键形 成 NH:.A 正确:2NO+0,=2NO 是气体分子数减小的反
应.增大压强,平商正向移动,所以增大压强有利于NO 与 0 : 吸附在 Fe"配位点上形成 NO:,B 正确:NO (NHi): 还 原NO 的过程中不涉及非极性键的断裂,C 错误;催化剂不影响平衡 转化串,D 正确。
10.D【 常考题型】实验设计与评价
【深度解析】向某溶液中加人浓氢氧化钠溶液并加热,产生 能使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变蓝的气体.说明该溶液含有 NHi.A 正确:分别向等物质的量浓度、等体积的KCI 溶液和 KI溶液中滴加2滴相同物质的量浓度的[Ag(NH,):]OH 稀 溶液,充分振荡后静置,KCI溶液中无白色沉淀生成,说明结 合Ag'的能力:CI'NH,, 故微粒结合Ag'的能力:Cl*B 正确:向淀粉水解液中滴加碘水,溶液未变蓝色,证明淀 粉已水解完全,C 正确;两溶液的浓度关系未知,无法利用 pH 大小判断相应酸的酸性强弱,D 错误。
11.D【 热题型)品跑结构与化学反应综合
【深度解析】饮和氨气在640℃时可发生置换反应,产物之 一为Fe,N,. 根据元素守恒,另一种产物为氢气.A正 确 ;a 位 置Fe 周围距离最近的铁原子是其所在面上的b 位置 Fe 原
子,.B 正确:测定品体结构最常用的方法是 X- 射线衍射法,C 正确;由图乙可知Cu 替 代a 位 置Fe型产 物的能量更低、更稳定,则品胞中Cu 原子个数
Fe原子个数为N原子个数为1.可知更稳定的 Cu 替代配产物的化学式为 Fe,CuN.D 错误。
(
考
法
解
溪
考题沙及晶胞的相关计算以及物质晶体站
构的转化等,考查学生的空同想象能力和逻辑推理能力,
网时考专物质转化过程中的能量史化、反应机
理等。在高
考化学中,品跑站构与物质转化的结合主要考查学生对物
质站构及其转化过程的理解,和学生运用北类知识解决实
际问题的能力。
)
12.C【 常考题型)效工艺流程 — 制备MnO:
思 路 分 析 由牧伍矿(主要成分为MnO:, 合 有 少 量
CaO、MgO)制 备 MnO 的流程:MnO 具有氧化性,Nn,SO, 具有还原性,软适矿中加入Na SO 溶液、抟H SO, 发生氧 化还原反应生成 MnSO :MnO +Na SO,+H SO =
SnSO +Na SO +H 0,CaO 、MgO 和稀破酸反应分别生成 CaSO 、MgSO ,加入 NaF 除去 Ca 、Mg", 反应的离子方程 式分别为Cn +2F"=CaF ! 、Mg+2F=MgF 1. 过 滤除去难溶物,得到含 MnSO,、Na:SO, 的法液,向海液中 如入 NH HCO,“沉任”得到MnCO, 沉淀,离子方程式为 SIn +2HCO;=MnCO,I+CO,i+H 0, 在空气中“培烧” MnCO, 寻到MnO ,Mn,O,MnO 的混合物,再加入硫酸“酸浸” 得到 MnO 和 MnSO, 溶液,发生的反应为MnO+H,SO ==
MnSO +H O 、Mn:O,+H SO —MnSO +MnO +H O, 过法 “分离”MnSO, 溶液和MnO , 据此分析作各。
【深度解析】加入NH HCO, “沉话”得到MnCO, 沉淀,离子 方程式为Mn +2HCO;=MnCO,I+CO:i+H 0,A 错 误;加人 NaF 的目的是除去Mg 、Ca . 所以“除杂”后的溶 波中主要存在的阳离子有Na' 、H" 、Mn ,B 错误:N:SO, 具 有还原性.软锰矿中加人 Nn SO 溶液、稀 H SO, 发生氧化 还原反应生成MnSO., 反应为MnO +Na SO,+H,SO —
MnSO +Na:SO +H O,MnO 是氧化剂,Na:SO,是还原剂.氧 化剂与还原剂的物质的量之比为1:1.C 正确:“酸没”时 发生的反应为Mn,O,+H:SO =MnSO,+MnO +H 0.1 mol Mn:O, 参与反应转移1mol e",D 错误。
13.B【 常考题型]化学反应速牢的计算、压强对化学平街移 动的影响、活化能对反应速串的影响、化学平衡建立过程 的图像分析
(
思
路
分
标
可知,达到平街之前,
F
的浓度先增大后减小,
G
的浓度一
直增大,
E
、
M
的浓度一直减小,故可知曲线
X
表
示
c(G)
随
t
的变化曲线,浓度一直减小的曲线为
c(E)
或者
c(M)
随
t
的变化曲线,浓度先增大后减小的曲线为
c(F)
随1的变化
曲线,据此分析解题。
)
【深度解析】由思路分析可知,X 为c(C) 随 t 的变化曲线,A 错误:根据图像及质量守恒可知,0-1,s 内 ,G的浓度增大了
(0.10-a)mol·L'. 则
.B 正确;由图像可知.F 的浓度先增 大后减小.且0-I,s 内 ,F 浓度的增大速宰比G 快,故反应
①的速串大于反应②的建串,活化能越大,反应迷率越慢, 故反应的活化能:①<②.C 错误;由题干信息可知.反应①
即E(g)+M(g)—F(g) 不可逆,反应②即1
反应前后气体体积不变.故 l s 时,扩大容器的容积.平衡不 移动,n(F) 不变,D 错误。
14.D【 必考题型〕电化学—周态聚祇亚胺的水系二次电池 【深度解析】由题干可知.该电池是一种负极材料为固态聚 酸亚胺的水系二次电池,充电时 B电极作阳极,发生氧化 反应,A 正 确:电池的理论比能量是指单位质量的电极材 斜理论上所能释放出的最大电能。钠的相对原子质量大于 锂,故将M' 由Li 换 成Na', 电池的理论比能量会下降,
答案及解析
B正确:由题图可知,放电时负极
(
电
)失去电子,发生氧化反应.生成
极 反 应 式 为
C 正确;充电时,右侧电极为阳极, 发生氧化反应:31-2e"=;. 则充电时每转移2molc,
右侧减少2mol 阴离子. 同时有2mol M'进人左室,右室离 子数目减少4V.D 错误,
(
点
籍
读
在高考化学中有机物作为电极的原电池原理
的考查更加注重学生对有机物反应类型的理解。考题可能
涉及有机电极材料的制备、性能评价以及在电化学中的应
用,网时强调工作过程中的电极反应、电流效单以及产物的
纯化子,要求学生能够培合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
16.D【 热考点]电位滴定曲线
【深度解析】由AgCN 和 AgC 的 K。的大小可知. 向 KC 和 KCN的混合溶液中滴人AgNO,溶液,应先生成AgCN 沉淀.0A 段发生反应①.A 点时CN* 恰好完全转化为[Ag(CN),].B 点 时[Ag(CN),]" 恰好完全转化为 AgCN.A 错误:0A 段发生 反应①.原溶液中 n(CN)=2×0.1000mol·L ×2.50×
A点 nl[Ag(CN) JI=2.5×10 mol.AB 段发生反应②,所 以V =5.00,BC 段发生的反应为Ag'+CI=AgCI1.BC
段消耗的 AgNO,标准溶液的体积为12.50 mL-5.00mL= 7.50mL, 则原溶液中 n(CI)=0.1000mol ·C ×7.5×
B 错误;.则 C 错误:C点时体
系中AgCl 和AgCN 均达到沉淀溶解平脔,溶液
16. (除标注外,每空2分,共14分)
(1)3d°(1 分 ) 8mol(1 分 )
(2)3Fe"+2S0+Na'+6H O=NaFe,(SO,) [OH] 。1+6H
(3)②直接调pH 沉铁可能生成 Fo(OH), 胶体,不易除去
③Fa(OH), 胶体容易吸附 Zn 而造成 ZnS 产率降低
(4)除去 CI, 发生的反应为Cu+Cu"+2CI'=2CuCI,CuC 难溶于水和稀酸,温免 CI 影响镓的析出
(5)当pH 过高时,Zn 将转化为Zn(OH): 或[Zh(OH).]~,
[Zn(OH].)~ 较稳定,不利于 ZnS 生成,Zn[OH): 直接沉 淀,会导致 ZnS中混有Zn(OH):
(6)2.0×10
答 案 及 解 析
(
(2)由路线分析可知.
与乙酸酐发生取代反应生
成 和
乙酸
和
分
子中都含有氨基.说明该步反应的作用是保护氨基。
(3)
在氢氧化钠溶液中发生水解反应
) (
为温度不变,反应I 和反应Ⅱ的分压平衡常数
为定值,则此
) (
【常规题型】工艺流程分析
流
程
分
析
) (
持不变。
19.
(除标注外,每空2分,共14分)
) (
稀硫限、
H O:NaSO,
溶液
金属粉末
炼锌渣→酿没-
园
还原除杂
不溶性杂质]一沸渣
黄钠铁矾
滤渣
CuCI
Na;S
溶液
NaOH
溶液
高纯镓
…沉锌
pH=8.2
ZnS
CGaIOHT
、
zm
) (
(1)碳氟键、氨基(1分)(2)
CH
COOH
(1
分
)
保
护
氨
基
)思路分析实验空制备四水甲酸何(D[a(HCOO): ·4HLO]: 先用 CuSO ·5H O 和 NaHCO, 反应制备碱式破酸何 [Cu(OH),·CuCO,], 反应后的溶液静置澄清后,用倾折 法分离得到沉淀,用蒸馏水洗涤,干燥得碱式碳酸饲;将碱 式碳酸悯放入三颈烧瓶中,加入约20 mL 蒸愉水,加热揽 拌至50℃左右,加入甲酸,反应结束后趁热过滤得四水甲 酸饲(Ⅱ)溶液,冷却后经减压过洮、洗涤、干爆得四水甲酸 何品体[Cu(HCO0) ·4H 0]。
(
反
应
为
) (
生
成
) (
.
)【深度解析】(2)步骤Ⅱ中硫酸铜和碳酸氢钠发生反应生成 碱式碳酸铜、二氧化碳、硫酸钠和水。实际取用的硫酸铜和 碳酸氢钠的物质的量之比大于1:2,原因一是过量的碳酸 氢钠用于保持溶液呈碱性,原因二是碳酸氢钠易分解损失。
(
原料:主—
ZnO
、
GaCI,
杂
—
不溶性杂质、
CuO、Fe
O,、FeO
日标产物:
Ga
、
ZnS
) (
(4)元素的非金属性越强,电负性越大,有机物分子中
C
-x
键的极性越大,元素的电负性大小顺序为
F>Cl>C,
则
C—X
键的极性大小顺序为
C-F>C-
CI
>C-C,
所以由题给信息
可知,三种物质的碱性由弱到强的顺序
<
) (
同
)(3)步骤Ⅲ中沉淀表面的杂质是硫酸钠,若洗涤液中不含硫 酸根离子说明沉淀已洗净,检验的方法是取少量最后一次
(
【必考题型]有机合成与分析、官能团名称、化学方程式的书
写、同分异构体、合成路线推断等
路
线
分
析
由有机物的转化关系可知,
与
B
(乙酸酐)发生取代反应生成
C
),C
)洗涤液于试管中,先加盐酸酸化,再加BnCl,溶液,若不产生 白色沉淀,说明沉淀已洗净。
(
酸浸:加入稀硫酸、
H O
酸浸,过滤掉不溶性杂质,将
ZnO、CuO、Fe
O
、FeO
转化为
Zn 、Cu 、F
e"。
沉铁:向滤液中加入
Na
SO
,
溶液进行沉铁,得到
NaFe,(SO ) (OH)
。。
还原除杂:根据题目信息可知,溶液中的氧离子会影响馆的
析出,先加入
Cu
扮除去
CI",
发生反
应:
Cu+Cu +2CI"==
2CuCl,
再加入过量
Zn
扮除去刺余
Cu
。
……
第(4)问
调节
pH
=8.2:
加入
NaOH
溶液调节
pH
为8.2,目的
是将
Ga"
转化为
[Ga(OH)]"。…… …
第(5)问
沉锌:加入
Na
S
溶液将
Zn
转化为
ZnS。
【深度解析】(1)锌为30号元素,则基态
Zn
的价层电子排
布式为3
d°;[
Ga
(
OH
).]
中,0和
H
间
存在
a
键,0与
Ga
以
a
键结合,1
mol[Ga(OH).J
中含有
a
键的物质的量为
8mol
。
(2)“沉铁”时,加人硫酸钠生成黄钠铁矾沉淀,此时溶液呈
酸性,根据电荷守恒、原子守恒即可写出离子方程式。
(6)设反应
Ga(OH),+NH,·H O—[Ga(OH)]"+NH
)(4)减压过滤的优点是加快过滤速度,得到较为干燥的沉淀。
(5)①根据滴定反应方程式Cu +H Y 可 知n[Cu(HCO0): ·4H O]=n(Na H Y)=cmol ·L ×bx
(
(
5
)
根
据
路
线
分
析
可
知
,
G
的
结
构
简
式
为
)10 L=cd×10 mol, 则产品中四水甲酸铜(Ⅱ)的质量分数
(
与
SO Cl
发生取代反应生成
D(
),D
在
氢氧化的溶液中发生水解反应生成
E(
定条件下转化为
F(
),F
与
CH,COCOOH
发生取代反应生成
在
) (
,满足条件为①分子骨架为
.且能发生银镜反应,说明含有一个臣基,②核磁共振
氢谐图中有4组峰,且峰面积比为3:2:2:1,说明含有甲
基,结吉构简式为
F
(7)由题给合成路线可知,以苯胺为原料合成
M
的合成步
骤
为
-
NH
一
定
条
件
下
转
化
为
-
NHNH
,
)
②需考虑操作影响到表达式中的某个量偏大或偏小,从而 确定最后结果偏高或偏低,a项不影响滴定结果;b项滴定 终点产生气泡,造成消耗 Na H Y 的体积读数减小,结果偏 低;c 项未除净与 Na H Y 反应的干扰离子,造成其消耗体 积增大,从而结果偏高。
18. (除标注外,每空2分,共14分)
(1)+42.95kJ·mol"
(2)①0.025 MPa 0.00625 ②>(1分 ) 反 应I 和反应 Ⅱ正向均为气体分子数增大的反应,充入的N 降低了各组 分的分压,平衡正向移动 不变(1分)
(
DPPA
作用下发生取代反应生成
H(
,H
经
) (
C-NHNH
与
cocoOH
发
生
取
代
反
应
生
成
) (
平衡常数为
K,,
则
) (
一系列操作转化生成唑草酮
)(3)温度逐渐升高,反应 I 平衡正向移动,反应IV平衡逆向 移动生成H , 随蕃H 的量增多会使反应 I 平衡逆向移动, 300℃后,平衡逆向移动对反应I 平衡的影响大于温度升高 对反应I 平衡的影响,导致300℃后CH =CHCH,(g) 的体 积分数随温度(T)的升高而减小 消耗H , 促进反应1正 向进行(或与H 反应放热,为反应I、Ⅱ提供热量)(合理 即可)
【必考题型】化学平衡图像分析、化学平衡常数的计算、影响 化学平衡的因素、盖斯定律与热化学方程式等
(
可知
M
)【深度解析】(1)由结构简式可知,(
(
的
a
临
田
力
出
) (
氟键、氨基。
) (
K [Ga(OH),]×K=20×10 ×L.0×10×1.0×10°=20
×10*
。
17.
(除标注外,每空2分,共13分)
(1)球形冷凝管(1分)
)【深度解析】(1)由盖斯定律可知,△H =△H -△H = +42.95kJ·mol 。
(
2Na
SO
+H
O
碳酸氢钠易分解损失
(3)取少量最后一次洗涤液于试管中,先加盐酸酸化,再加
BaCl,
溶液,若不产生白色沉淀,说明沉淀已洗净
(4)加快过滤速度,得到较为干燥的沉淀
)(2)①根据题中信息可知该体系中只充入C,H (g), 即只需 考虑反应I 和反应Ⅱ即可,C,H (g) 的转化率为60%,转化 的 C,H (g) 的物质的量为1 mol×60%=0.6 mol,结合反应 I、Ⅱ的热化学方程式可知,此时容器中气体的总物质的量 为1.6 mol,C H (g) 的物质的量
0.2 mol,则CH =CHCH (g) 的物质的量为0.4 mol,其分压
Pa; 反应Ⅱ的分压平衡常数
(
②反应I 和反应Ⅱ正向均为气体分子数增大的反应,充人
不参与反应的气体降低了各组分的分压,平衡正向移动;因
)【必考题型】物质含量的测定、常见无机物的制备、物质的提 纯等B.S0,具有还原性,工业上可用氨水吸收除去
2025年东北地区高考名校名师联席命制
C.HNO,具有酸性,实验室可用于制备H2
化学信息卷(五)
D.BaS04难溶于水,可用作凯密
6,将以下两试剂混合,现象与滴加顺序无关的是
圆绵市
进项
试剂①
试剂②
A
NuOH溶液
K1(S0,):溶液
本试卷满分100分,考试时间75分钟。
日,0溶液
K灯-淀勃溶液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一1C一12N一140一16Ni一59Z一65
氨水
AgNO,溶液
一、选择题:本题共15小题,每小题3分,共45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符合题目
要求。
HCl淬液
Ne,CO,洊液
1.化学与生产、生活、科技、环境等密切相关。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7.某种案甲基水杨截衍生物G是药物递送的良好载体,其合成反应如图。
A.手机中芯片的主要成分是二氧化硅
0月
岁美
望
B.疫苗要冷截存放,以免蛋白质变性
C.用富含淀粉的谷物酿酒,因为淀粉水解生成乙醇
D.我国自主研发的某飞机机身材料使用的碳纤维和环氧树脂都属于有机高分子材料
2.下列化学用语或图示表达正确的是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甲脖的空间填充模型:及。
A,该反应为缩聚反应
长
B.聚合物G有两种含氧官能团
C.化合物F中碳原子的杂化轨道类型有两种
B.C的结构示意图:
D.化合物E在NaOH溶液中水解得到两种盐
8.利用萤石直接制备电池电解质材料XZY。的新方法:2ZM+5QY2一2ZY,+5QM:、ZY+XY
C.sp杂化轨道示意图
XZY。,其中X、Y、Z、MQ为原子序数依次增大的前20号主族元素,X、Q为金属元素,Y与M同
族,且Y是同周期中原子半径最小的主族元素,基态Z原子的核外成对电子数与未成对电子数
之比为4:1。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D.过氧化氢的电子式:日[0:0:]2H
A电负性:Y>M>Z>Q
3.教变式胃实验安全下列实险操作或处理方法正确的是
B.简单离子半径:Q>M>Y>X
A.实验未用完的固体药品不可放回原试剂瓶
C.Z的第一电离能大于同周期相邻的两种元素
B.镁条若火时应使用二氧化碳灭火器灭火
D.ZM3ZY,均为三角锥形分子
C.滴定实验中的锥形瓶不箭要烘干
9.有氧条件下,在F基催化剂表面,NH还原N0的反应机理如图所示。该反应能够有效脱除烟气
D.苯酚不棋沾到皮肤上时,先用抹布擦试,再用65℃以上的水冲洗
中的N0,保护环境。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NH:0
4.已知N、是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XH.
A.1L0.5ol·L的NH:Br溶液中阳离子的数目大于0.5N,
30
B.加热条件下,1 mol Fe和1 mol Cl.2究分反应,转移的电子数目为2N,
C.标准状况下,22.4LCH和22.4LC,在光取条件下充分反应后的分子数为2N
F其仙北剂
D.标准状况下,1L乙醛所含有的分子数为224
A.在酸性配位点上,NH,与H通过配位键形成NH
B.增大压强有利于NO与O,吸附在Ec“配位点上形成NO,
5.下列物质的性质与用途均正确且具有对应关系的是
C.NO,(NH)z还原N0的过程涉及极性键与非极性键的断裂与生成
A.浓硫酸具有难挥发性,可用于制备HC气体
D.Fe基催化剂不可以提高NO的平衡转化率
化学信息卷
第1页(共8页】
化学信息卷
第2页(共8页】
化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