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高中化学必修第二册第5章第1节第1课时硫和二氧化硫课件+练习含答案(教师用)

文档属性

名称 人教版高中化学必修第二册第5章第1节第1课时硫和二氧化硫课件+练习含答案(教师用)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5.4M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人教版(2019)
科目 化学
更新时间 2025-05-06 10:36:49

文档简介

第五章 第一节 第1课时
课时达标分层练
学业考达标练
1.下列有关硫的性质的叙述正确的是(  )
A.淡黄色晶体,不溶于水,易溶于酒精
B.质脆易粉碎,易溶于二硫化碳,加热易熔化
C.既有氧化性又有还原性,硫与铁粉和铜粉分别反应,都可生成二价金属硫化物
D.硫在空气中燃烧的产物是SO2,在氧气中燃烧的产物是SO3
【答案】 B
【解析】 硫是不溶于水,微溶于酒精的淡黄色晶体,故A错误;硫是易溶于二硫化碳,质脆易粉碎,加热易熔化的淡黄色晶体,故B正确;硫的氧化性较弱,与铜共热反应时生成硫化亚铜,故C错误;硫不论在空气中燃烧还是在氧气中燃烧,燃烧产物均是二氧化硫,故D错误。故选B。
2.(2024·辽宁鞍山统考)硫是一种重要的非金属,位于元素周期表中第三周期第ⅥA族。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硫在空气中燃烧有SO3生成
B.硫为白色晶体
C.硫与铁反应时生成硫化铁
D.硫是一种难溶于水的晶体
【答案】 D
【解析】 硫在空气中燃烧生成的是SO2,A错误;硫是浅黄色固体,不是白色的,B错误;硫的氧化性不强,所以与铁反应生成的是硫化亚铁,C错误;硫是一种难溶于水,微溶于酒精,易溶于CS2的晶体,D正确。
3.(2024·安徽滁州第二中学期中)氧和硫元素是同族的两种主族元素。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
A.硫元素与氧元素可形成两种酸性氧化物
B.16O2与18O3互为同位素,S2与S6互为同素异形体
C.Na2O、Na2O2、Na2S中,阴、阳离子个数比均为1∶2
D.氧和硫在自然界中均以游离态和化合态的形式存在
【答案】 B
【解析】 O与S形成SO2、SO3,均为酸性氧化物,A正确;16O2与18O3均为氧元素组成的单质,互为同素异形体,B错误;Na2O、Na2O2(其阴离子为O)、Na2S中,阴、阳离子个数比均为1∶2,C正确;氧在自然界中有O2、H2O等,自然界中,游离态的S存在于火山喷发口附近或地壳的岩层中,化合态的硫主要以硫酸盐、金属硫化物的形式存在,因此氧、硫在自然界中均以游离态和化合态的形式存在,D正确。
4.下列污染现象主要与SO2有关的是(  )
A.水华 B.臭氧层空洞
C.酸雨 D.白色污染
【答案】 C
【解析】 水华是大量N、P元素进入水中造成的水体富营养化的一种表现,与二氧化硫无关,故A错误;臭氧层空洞的形成与大量使用氟氯代烃类化学物质有关,与二氧化硫无关,故B错误;酸雨的形成主要是由于硫和氮的氧化物进入大气,与二氧化硫有关,故C正确;白色污染指的是废塑料对环境的污染,与二氧化硫无关,故D错误。
5.(2023·北京东城统考期末)SO2可使以下溶液褪色,其中体现了SO2的漂白性的是(  )
A.溴水
B.品红溶液
C.酸性KMnO4溶液
D.含有NaOH的酚酞溶液
【答案】 B
【解析】 二氧化硫具有还原性,通入溴水中被氧化,溴水褪色,A不符合题意;二氧化硫具有漂白性,通入品红溶液中,品红溶液褪色,B符合题意;二氧化硫具有还原性,通入酸性KMnO4溶液中被氧化,高锰酸钾溶液褪色,C不符合题意;二氧化硫属于酸性氧化物,二氧化硫通入含有NaOH的酚酞溶液中氢氧化钠被消耗,碱性减弱,因此溶液褪色,D不符合题意。
6.将SO2气体通入BaCl2溶液,无明显现象,然后再通入X气体或加入X溶液,有白色沉淀生成,X不可能是(  )
A.Cl2 B.CO2
C.H2O2 D.NH3·H2O
【答案】 B
【解析】 将SO2气体通入BaCl2溶液中生成H2SO3。Cl2能将H2SO3氧化为H2SO4,H2SO4与BaCl2反应生成白色沉淀硫酸钡,A不符合题意;通入CO2,无明显变化,B符合题意;H2O2能将H2SO3氧化为H2SO4,H2SO4与BaCl2反应生成白色沉淀硫酸钡,C不符合题意;NH3·H2O与H2SO3反应生成(NH4)2SO3,(NH4)2SO3与BaCl2反应生成白色沉淀亚硫酸钡,D不符合题意。
7.下列反应中,SO2体现氧化性的是(  )
A.SO2+Ca(OH)2===CaSO3↓+H2O
B.SO2+Cl2+2H2O===2HCl+H2SO4
C.SO2+2H2S===3S+2H2O
D.5SO2+2KMnO4+2H2O===K2SO4+2MnSO4+2H2SO4
【答案】 C
【解析】 A项中元素化合价没改变,为非氧化还原反应;B和D项,SO2中S元素化合价都升高,SO2为还原剂,体现还原性;C项中,SO2中S元素化合价降低,SO2为氧化剂,体现氧化性。
8.(2024·浙江绍兴期末)为探究SO2的相关性质,搭建如图所示的实验装置: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试管①中发生的反应为SO2+Fe3++2H2O===SO+Fe2++4H+
B.取下试管②,不断振荡,试管中出现白色浑浊,其成分是BaSO3
C.试管③中KMnO4溶液褪色,说明SO2具有漂白性
D.试管④中盛放的溶液可以是饱和Na2CO3溶液
【答案】 D
【解析】 试管①中发生的反应为SO2+2Fe3++2H2O===SO+2Fe2++4H+,A错误;SO2和氯化钡溶液不反应不会生成BaSO3,若产生白色浑浊,也只能是SO2的水溶液被O2氧化成硫酸,硫酸与BaCl2反应生成的BaSO4沉淀,B错误;二氧化硫具有还原性,可以使酸性高锰酸钾溶液褪色,C错误;亚硫酸酸性强于碳酸,故可以和饱和碳酸钠溶液反应,D正确。
选择考提升练
9.下列关于硫的说法正确的是(  )
A.硫是一种黄色或淡黄色的不溶于水的固体
B.1 mol硫原子参加反应时一定转移2NA个电子
C.硫与非金属反应均作还原剂
D.1.6 g硫与5.6 g铁反应能得到7.2 g纯净硫化物
【答案】 A
【解析】 在S+O2SO2反应中,1 mol硫原子参加反应时,转移4NA个电子,B错误;S与H2反应生成H2S时,S作氧化剂,C错误;Fe与S反应时:
Fe + S FeS
计量关系 56 g 32g 88 g
加入质量5.6 g 1.6 g 0
反应质量2.8 g 1.6 g 4.4 g
剩余质量2.8 g 0 4.4 g
反应物中Fe过量,反应后得到含有4.4 g FeS和2.8 g Fe的混合物,D错误。
10.能正确表示下列反应的离子方程式的是(  )
A.向澄清石灰水中通入少量SO2气体:Ca2++SO2===CaSO3↓
B.过量SO2气体通入氢氧化钠溶液中:SO2+OH-===HSO
C.SO2气体通入溴水中:SO2+Br2+H2O===2H++2Br-+SO
D.向FeCl3溶液中通入SO2:SO2+Fe3++2H2O===SO+Fe2++4H+
【答案】 B
【解析】 向澄清石灰水中通入少量SO2气体,对应的离子方程式是Ca2++2OH-+SO2===CaSO3↓+H2O,A不正确;SO2气体通入溴水中,对应的离子方程式是SO2+Br2+2H2O===4H++2Br-+SO,C不正确;向FeCl3溶液中通入SO2,SO2+2Fe3++2H2O===SO+2Fe2++4H+,D不正确。
11.(2023·重庆西南大学检测)某兴趣小组探究SO2气体还原Fe3+,它们使用的药品和装置如图所示,下列说法不合理的是(  )
A.为了验证A中发生了氧化还原反应,滴入KMnO4溶液,紫红色褪去,产生白色沉淀
B.为了验证A中发生了氧化还原反应,加入用稀盐酸酸化的BaCl2溶液
C.表明SO2还原性强于I-的现象是B中蓝色溶液褪色或变浅
D.装置C的作用是吸收SO2尾气,防止污染空气
【答案】 A
【解析】 二氧化硫、Cl-都具有还原性,都可以和高锰酸钾溶液发生反应使之褪色,不能验证A中发生了氧化还原反应,A不合理;A中加入用稀盐酸酸化的BaCl2溶液,产生白色沉淀,表明溶液中含有SO,从而表明FeCl3将SO2氧化为SO,B合理;B中发生反应为SO2+I2+2H2O===2I-+SO+4H+,则还原性SO2>I-,反应发生后,B中蓝色溶液褪色,C合理;SO2有毒,会污染环境,所以装置C的作用是吸收SO2尾气,防止污染空气,D合理。
12.某兴趣小组为丰富课本所学的SO2性质,设计了下列系列实验:
(1)用下图装置制取并收集SO2。
①Na2SO3久置于空气中易变质,体现了Na2SO3具有 ________性。
②烧杯中NaOH溶液的作用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用如图装置验证SO2与Na2CO3反应能生成CO2。
①试剂X是 ________,其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当观察到 ________,即证明SO2与Na2CO3反应能生成CO2。
【答案】 (1)①还原 ②吸收SO2气体,防止污染环境 (2)①品红溶液 检验SO2是否除尽 ②品红溶液不褪色,澄清石灰水变浑浊
【解析】 (1)①Na2SO3久置于空气中易变质,体现了Na2SO3具有还原性,被氧化生成硫酸钠;②二氧化硫有毒,会污染空气,所以烧杯中NaOH溶液的作用是吸收SO2气体,防止污染环境。(2)①试剂X是品红溶液,其作用是检验SO2是否除尽,避免干扰二氧化碳的检验;②当观察到品红溶液不褪色,澄清石灰水变浑浊,即证明SO2与Na2CO3反应能生成CO2。
13.为了探究Cl2、SO2同时通入H2O中发生的反应,某校化学兴趣小组同学设计了如图所示的实验装置。
(1)该化学兴趣小组的同学为制取Cl2、SO2气体,现采用Na2SO3与70%的硫酸为原料制取SO2,采用MnO2和浓盐酸(12 mol·L-1)为原料制取Cl2。在此实验中,F仪器的作用是________;发生装置B应选择以下三种装置中的________(填序号)。
(2)D装置中主要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为验证通入D装置中的气体是Cl2过量还是SO2过量,兴趣小组的同学准备了以下试剂:①氯化铁溶液、②氯化亚铁溶液、③KSCN溶液、④酸性高锰酸钾溶液。若Cl2过量,取适量D中溶液滴加至盛有________(填一个序号,下同)的试管内,再加入________。现象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若SO2过量,取足量D中溶液滴加至盛有________的试管内,再加入________,现象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1)防倒吸 ① (2)Cl2+SO2+2H2O===4H++SO+2Cl- (3)② ③ 溶液呈红色 ① ③ 溶液不显红色
【解析】 (1)由实验装置可知,气体发生装置B产生的气体用饱和食盐水进行除杂净化,可知B装置为制取Cl2的装置,则A装置为制取SO2的装置,因SO2易溶于水,故F仪器的作用为防倒吸。制取Cl2所用试剂为MnO2和浓盐酸,属于固、液混合加热制取气体,故应选①装置为发生装置B。(2)将Cl2和SO2同时通入水中时,Cl2将SO2氧化生成H2SO4,Cl2被还原生成HCl。(3)若Cl2过量,则在D中溶液中除含H2SO4、HCl外,还含有剩余Cl2及HClO,具有强氧化性,可将Fe2+氧化为Fe3+,故可选择②③进行检验;若SO2过量,则在D中溶液中会含有SO2、H2SO3,具有还原性,故可选用①③进行检验,因D中含有HCl,故不可选用④进行检验。
有奖纠错活动
尊敬的老师您好:感谢您选用《衡中学案》、《成才之路—高中新课程学习指导》系列图书。为进一步提升图书质量,开展有奖纠错活动。希望您将使用过程中发现的问题以及对本书的建议反馈给我们,公司将视情况给予奖励,名额有限,感谢您的参与支持!
另外,有编写经验并爱好编写工作的老师,我们诚挚邀请与您合作!
详谈联系方式:手机 13931783313(微信同)
手机 13180158851(微信同)
手机 19932270399(微信同)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共26张PPT)
第五章 化工生产中的重要非金属元素
第一节 硫及其化合物
第1课时 硫和二氧化硫
课程标准要求 1.能依据物质类别和元素价态列举含硫元素的典型代表物质。
2.能从物质类别和元素价态的角度,依据氧化还原原理,预测硫、二氧化硫的化学性质和变化。
3.能根据不同类型实验的特点,设计并实施实验,能预测二氧化硫的性质并进行实验验证。
学科核心素养 1.宏观辨识与微观探析:结构决定性质,从硫的原子结构预测其化学性质,并通过硫和常见金属、非金属的反应加深对硫的氧化性和还原性的认识。
2.证据推理与模型认知:能从物质类别、元素价态的角度,依据复分解反应和氧化还原反应原理,预测硫、硫的氧化物的化学性质和变化。
3.科学探究与创新意识:通过设计并实施实验探究,预测硫、二氧化硫的主要性质。
学习目标 1.认识硫元素在物质中具有不同价态,可通过氧化还原反应实现含有不同价态硫元素的物质的相互转化。
2.结合真实情境中的应用实例或通过实验探究,了解硫、二氧化硫的主要性质,认识其在生产中的应用和对生态环境的影响。
学习任务一 硫
自主学习 认知形成
? 硫元素
周期表位置 原子结构示意图 非金属性 主要化合价
第 ___周期 ____族
比氯、氧 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

ⅥA

-2、0、+4、
+6
? 物理性质
俗称 颜色状态 硬度 溶解性
水 酒精 CS2
硫黄 _______色晶体 质 _____,易研成粉末 _____溶 _____溶 _____溶
淡黄




? 从化合价的角度认识硫单质的化学性质
? 用途
黄主要用于制造硫酸、化肥、火柴及杀虫剂等,还用于制造黑火药、烟花爆竹等。
1.变价金属铁、铜分别在氯气和硫蒸气中反应所得产物中金属元素的价态有何区别?
提示:因为氯气的氧化性较强,氯气与变价金属铁、铜反应时,生成高价金属氯化物FeCl3和CuCl2;而硫的氧化性较弱,硫与变价金属铁、铜反应时,一般生成低价态的金属硫化物FeS和Cu2S。
2.类比Cl2与NaOH溶液的反应,S与NaOH溶液是否反应呢?试着写出S与NaOH溶液加热时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1.正误判断
(1)要洗涤试管壁上附着的硫单质,不能用水洗,可以用酒精洗涤。(  )
(2)高价态的含硫物质要实现向低价态含硫物质转化,一定发生还原反应。(  )
(3)硫是一种非金属单质,与其他单质反应,只能作氧化剂。(  )
【答案】 (1)× (2)√ (3)× 
【解析】 (1)硫难溶于水,微溶于酒精,易溶于二硫化碳。
2.关于单质硫的叙述有:①通常状况下为黄色固体;②不溶于水、微溶于酒精、易溶于二硫化碳;③氧化性比氯气弱;④只能被还原不能被氧化;⑤医药上用来做硫黄软膏治疗某些皮肤病。其中正确的是(  )
A.①②③⑤ B.②③⑤
C.②④⑤ D.③⑤
【答案】 A
【解析】 单质硫在常温下是一种淡黄色粉末状的固体,故①正确;单质硫不溶于水,微溶于酒精,易溶于CS2,故②正确;S元素的非金属性比Cl弱,因此单质硫的氧化性比氯气弱,故③正确;在单质硫中,S元素的化合价为0价,处于S元素的最高+6价和最低-2价之间,因此S单质既有氧化性又有还原性,既能被氧化又能被还原,故④错误;单质硫能杀死病菌,医药上用来制硫黄软膏治疗某些皮肤病,故⑤正确。正确的是①②③⑤。
互动探究 能力提升
● 情境创设
世界上最“臭”的火山——伊真火山,是一座异常活跃的活火山。火山口附近的地面存在大量的高纯度硫,被来自地下的岩浆点燃后,气味刺鼻,喷射出诡异的蓝色火焰,宛如地狱之火。
● 问题探究
1.硫在空气中燃烧有什么现象?在纯氧中呢?
提示:硫在空气中燃烧产生淡蓝色的火焰,生成一种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在纯氧中燃烧产生蓝紫色的火焰,生成一种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
2.硫在空气中燃烧和纯氧或者足量的氧气中燃烧的产物相同吗?
● 要点归纳
硫的化学性质
1.S与非金属的反应:体现还原性(S和O2的反应)或氧化性(S和H2的反应)
2.S与金属的反应:体现较弱的氧化性
一般说来,S将变价金属氧化成低价态,且S与大多数金属的反应需在加热条件下才能完成,但S与Ag、Hg等不活泼金属的反应在常温下就能进行,且能使Hg显高价(产物分别为Ag2S、HgS)。
(2024·河北石家庄高一下阶段测试)洗涤附着在试管内壁上的硫黄,可选用的洗涤试剂是(  )
A.水 B.酒精
C.热的NaOH溶液 D.饱和食盐水
【答案】 C
题点1
硫的物理性质
●题点例练
【解析】 硫不溶于水,所以不能用水洗涤附着在试管内壁上的硫黄,故A错误;硫微溶于酒精,所以不能用酒精洗涤附着在试管内壁上的硫黄,故B错误;硫能与热的氢氧化钠溶液反应生成硫化钠、亚硫酸钠和水,所以能用热的氢氧化钠溶液洗涤附着在试管内壁上的硫黄,故C正确;硫不溶于水,所以不能用饱和食盐水洗涤附着在试管内壁上的硫黄,故D错误。故选C。
1.(2024·新疆喀什高一下阶段练习)将铝粉和硫粉分开的方法是(  )
A.加水 B.加盐酸
C.加热 D.加二硫化碳
【答案】 D
【解析】 铝粉和硫粉均难溶于水,加水分不开,A错误;铝粉与盐酸反应,消耗铝粉,不能达到分开的目的,B错误;铝粉和硫粉加热,都与氧气发生反应,不能达到分开的目的,C错误;铝粉不溶于二硫化碳,硫粉溶于二硫化碳,能分开,D正确。故选D。
(2024·河北唐山高一下阶段练习)下列有关硫的性质及应用的描述,错误的是(  )
A.从硫的化合价角度分析,单质硫既具有氧化性又具有还原性
B.硫单质与变价金属反应时一般生成低价态金属硫化物
C.试管内壁沾有硫粉,可用CS2或热的NaOH洗涤
D.单质硫燃烧时,氧气少量可生成SO2,氧气足量时可生成SO3
【答案】 D
题点2
硫的化学性质
【解析】 硫有-2、0、+4、+6价等价态,硫单质中硫元素为0价,位于中间价态,既有氧化性又有还原性,A正确;硫单质的氧化性较弱,与变价金属反应时一般生成低价态金属硫化物,如S与Fe、Cu反应分别生成FeS和Cu2S,B正确;硫易溶于CS2,所以可用CS2洗涤试管内壁的硫,因为S与NaOH反应可生成Na2S、Na2SO3等,也可用热的NaOH溶液洗涤,C正确;单质硫燃烧时,产物只有SO2,无论O2的量是否充足,均不会生成SO3,D错误。故选D。
2.下列化合物能用相应的单质直接化合制得的是 ________(填序号)。
①CuS ②FeS ③HCl ④SO2 ⑤SO3 ⑥FeCl2 ⑦CuCl2 ⑧Cu2S ⑨HgS ⑩Ag2S
【答案】 ②③④⑦⑧⑨⑩
【解析】 ①铜和硫化合生成硫化亚铜,因此CuS不可以由单质直接化合。②铁和硫化合生成硫化亚铁,则FeS可以由单质直接化合。③氢气和氯气化合生成氯化氢,则氯化氢可以由单质直接化合。④硫和氧气燃烧生成二氧化硫,则SO2可以由单质直接化合。⑤硫单质和氧气反应得到二氧化硫,不能直接得到三氧化硫。⑥铁在氯气中燃烧生成氯化铁,则FeCl2不可以由单质直接化合。⑦铜在氯气中燃烧生成氯化铜,则CuCl2可以由单质直接化合。⑧金属铜和硫单质加热生成硫化亚铜,则Cu2S可以由单质直接化合。⑨金属汞和硫单质直接化合生成HgS,则HgS可以由单质直接化合。⑩金属银和硫单质加热直接化合生成Ag2S,则Ag2S可以由单质直接化合。(共46张PPT)
第五章 化工生产中的重要非金属元素
第一节 硫及其化合物
第1课时 硫和二氧化硫
学习任务二 二氧化硫
自主学习 认知形成
? 物理性质
颜色 状态 气味 毒性 密度 溶解性
_____色 气体 _________气味 有毒 比空气 _____ _____溶于水(1∶40)

刺激性


? 化学性质
1.实验探究
实验操作
实验现象 _________________ pH试纸 _______ 振荡后 _______________,再加热溶液 ___________
结论 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试管中液面上升
溶液红色褪去
恢复红色
变红
SO2易溶于水
SO2的水溶液显
酸性
SO2具有漂白性,但生
成的无色物质不稳定
2.可逆反应
(1)正反应:向 _________方向进行的反应;
(2)逆反应:向 _________方向进行的反应;
(3)可逆反应:在 ___________下,既能向正反应方向进行, ______
又能向逆反应方向进行的反应。
生成物
反应物
同一条件
同时
3.SO2的“4种性质”
? 用途
制硫酸、漂白剂(漂白纸浆、毛、丝等)、杀菌消毒、食品添加剂。
1.CO2和SO2均为酸性氧化物,在性质上具有一定的相似性,结合已有的知识探究能否用澄清石灰水鉴别CO2和SO2,为什么?BaCl2溶液呢?
2.氯水和二氧化硫的水溶液都有漂白性,若将二者等物质的量混合,漂白性会增强吗?试说明原因。
提示:不会。若将等物质的量的氯气和二氧化硫气体相混合,在溶液中发生反应:SO2+Cl2+2H2O===H2SO4+2HCl,从而失去漂白能力。
1.正误判断
(1)SO2的水溶液中存在SO2、H2SO3的原因是SO2与H2O反应为可逆反应。(  )
(2)SO2气体通入BaCl2溶液产生白色沉淀BaSO3。(  )
(3)某气体通入品红溶液后,品红溶液褪色,则该气体一定是SO2。(  )
【答案】 (1)√ (2)× (3)×
【解析】 (2)SO2与BaCl2溶液不反应。(3)能使品红溶液褪色的气体可能是SO2,也可能是Cl2等强氧化性气体。
2.(2024·黄冈高一期中)下列关于SO2的说法正确的是(  )
A.SO2具有还原性,不能用浓硫酸干燥
B.SO2是一种无色无味的有毒气体
C.SO2可以使酸性KMnO4溶液褪色,体现了它的漂白性
D.SO2具有还原性,少量的SO2可防止葡萄酒氧化变质
【答案】 D
【解析】 A项,SO2中硫元素显+4价,H2SO4中硫元素显+6价,同种元素相邻价态之间不发生氧化还原反应,故SO2可以用浓硫酸干燥;B项,SO2是一种无色、有刺激性气味的有毒气体;C项,SO2能与酸性高锰酸钾溶液发生氧化还原反应使酸性高锰酸钾溶液褪色,体现了SO2的还原性,而不是漂白性;D项,葡萄酒中加入少量SO2的作用是防止葡萄酒在陈酿和贮藏的过程中被氧化,抑制葡萄酒中微生物的活动。
3.如图所示装置可用于收集SO2并验证其某些化学性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选项 试剂 现象 结论
A 酸性KMnO4溶液 溶液褪色 SO2有氧化性
B 品红溶液 溶液褪色 SO2有漂白性
C NaOH溶液 无明显现象 SO2与NaOH溶液不反应
D 硫化氢水溶液 溶液变浑浊 SO2有还原性
【答案】 B
互动探究 能力提升
● 情境创设
硫黄燃烧产生的二氧化硫具有漂白作用,由于消费者往往认为“白银耳越白越好”,部分生产厂商为迎合消费者“求新鲜”的心理,对银耳产品进行“超量漂白”,导致银耳产品中二氧化硫的残留量普遍超标。
● 问题探究
1.二氧化硫能使品红溶液、滴有酚酞的NaOH溶液、酸性KMnO4溶液(氯水、溴水)褪色,都是漂白性吗?
提示:
试剂 SO2的性质
品红溶液 漂白性
滴有酚酞的NaOH溶液 酸性氧化物
酸性KMnO4溶液(氯水、溴水) 还原性
2.二氧化硫能使紫色石蕊试液褪色吗?
提示:虽然二氧化硫具有漂白性,但其漂白原理是与某些有色物质结合生成不稳定的无色物质,这种漂白是有选择性的。对于紫色石蕊溶液,二氧化硫并不能使其褪色。实际上,当二氧化硫通入紫色石蕊溶液中时,由于二氧化硫与水反应生成亚硫酸,而亚硫酸是中强酸,显酸性,所以会使紫色石蕊溶液变红,而不是变白或褪色。
3.黄色的小麦秸秆编织的草帽经二氧化硫漂白就会变白,使用一段时间后会变黄,为什么?
提示:SO2具有漂白作用,它能与某些有色物质生成不稳定的无色物质,这些无色物质容易分解而使有色物质恢复原来的颜色,因此,SO2的漂白作用具有可逆性。
● 要点归纳
常见的漂白性物质的比较
类型 吸附型 氧化型 化合型
物质 活性炭 氯水、漂白粉(液)、次氯酸 二氧化硫
漂白原理 吸附漂白 利用次氯酸的强氧化性进行漂白 与有色物质化合生成不稳定的无色物质
变化类别 物理变化 氧化还原反应 化合反应
漂白特点 不可逆 加热恢复原色
能漂白的物质 一般用于溶液漂白 可漂白所有有机色质 具有选择性,如品红、棉、麻、草等
【微提醒】 (1)漂白是指使有机色质褪色,漂白剂不一定使无机色质(如KMnO4、CuSO4·5H2O等)褪色,即使能使无机色质褪色,也不称漂白作用(如SO2使KMnO4溶液褪色)。
(2)活性炭的吸附是物理变化,而化合型、氧化型漂白均为化学变化。
(3)Na2O2具有漂白性,但通常不用它作漂白剂,因为Na2O2生成的NaOH具有较强的腐蚀性。
二氧化硫的下列化学性质中,体现二氧化硫作为还原剂的是(  )
A.SO2在一定条件下与O2反应转化为SO3
B.通入品红溶液中,使品红溶液褪色
C.溶于水形成不稳定的亚硫酸
D.与碱液反应生成亚硫酸盐
【答案】 A
题点1
二氧化硫的强还原性
●题点例练
【解析】 SO2在一定条件下与O2反应转化为SO3,反应中二氧化硫中硫元素化合价升高,二氧化硫作还原剂,故选A;通入品红溶液中使品红褪色,是因为二氧化硫与有色物质化合生成无色物质,没有化合价变化,不是氧化还原反应,故B不选;溶于水形成不稳定的亚硫酸,反应过程中没有化合价变化,不是氧化还原反应,故C不选;与碱液反应生成亚硫酸盐,反应过程中没有化合价变化,不是氧化还原反应,故D不选。
1.KIO3是一种重要的无机化合物,可作为食盐中的补碘剂。将二氧化硫气体通入KIO3淀粉溶液中,溶液先变蓝后褪色。此过程中二氧化硫表现出(  )
A.酸性 B.还原性
C.氧化性 D.漂白性
【答案】 B
【解析】 将SO2气体通入KIO3淀粉溶液,溶液先变蓝后褪色,说明先生成碘单质,碘单质继续与SO2反应生成HI和硫酸,反应方程式为I2+SO2+2H2O===H2SO4+2HI,反应中SO2表现还原性,故选B。
为了增加日常使用物品的美观性,人们常对物品进行漂白。下列有关漂白剂的说法正确的是(  )
A.SO2具有漂白性,能使品红溶液、滴有酚酞的NaOH溶液和酸性KMnO4溶液褪色且常作食品的漂白剂
B.活性炭、胶体、H2O2、O3等都有漂白性
C.氯气具有漂白性
D.Na2O2也有漂白性,其漂白原理和SO2相似
【答案】 B
题点2
二氧化硫的漂白性
【解析】 SO2使滴有酚酞的NaOH溶液褪色是因为其具有酸性氧化物的性质,SO2使酸性KMnO4溶液褪色是因为其具有还原性而不是漂白性,A错误;活性炭、胶体具有吸附性,能吸附色素,H2O2、O3能氧化色素物质,B正确;氯气没有漂白性,C错误;Na2O2为强氧化性漂白,SO2为化合型漂白,原理不同,D错误。故选B。
2.(2024·河北唐山高一期末)实验室中为验证SO2的性质,将SO2分别通入溴水、品红溶液、硫化氢溶液、滴有酚酞的氢氧化钠溶液。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溴水褪色,体现SO2的还原性
B.品红溶液褪色,体现SO2的漂白性
C.硫化氢溶液变浑浊,体现SO2的氧化性
D.滴有酚酞的氢氧化钠溶液褪色,体现SO2的漂白性
【答案】 D
【解析】 将SO2通入溴水中,发生反应:SO2+Br2+2H2O===H2SO4+2HBr,在该反应中Br2变为HBr,因而溴水褪色,其中S元素化合价由SO2中的+4价变为反应后H2SO4中的+6价,S元素的化合价升高,失去电子被氧化,SO2表现还原性,A正确;将SO2通入品红溶液中时,SO2会与品红结合形成不稳定的无色物质而使品红溶液褪色,因而SO2表现漂白性,B正确;将SO2通入硫化氢溶液中,发生反应:SO2+2H2S===3S↓+2H2O,由于反应产生难溶于水的S单质,因而溶液变浑浊,反应中S元素化合价由反应前SO2中的+4价变为反应后S单质的0价,S元素的化合价降低,得到电子被还原,SO2表现氧化性,C正确;将SO2通入滴有酚酞的氢氧化钠溶液褪色,是由于SO2与NaOH溶液反应产生Na2SO3、H2O,反应消耗NaOH,使溶液的碱性减弱,因而酚酞溶液变为无色,在该实验中SO2体现酸性氧化物的性质,而不是漂白性,D错误。故选D。
知识思维导图
课堂素养评价
1.(2024·济宁高一检测)下列有关单质硫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A.硫单质与变价金属反应时一般生成低价态的金属硫化物
B.单质硫燃烧时,氧气少量时生成SO2,氧气足量时可通过一步反应生成SO3
C.残留在试管内壁上的硫可用CS2溶解除去,也可用热的NaOH溶液除去
D.汞蒸气有毒,实验室里不慎洒落一些汞,可撒上硫粉进行处理
【答案】 B
【解析】 A项,硫单质的氧化能力较弱,与变价金属反应时,一般生成低价态的金属硫化物,如Fe与S反应生成FeS,Cu与S反应生成Cu2S;B项,单质硫燃烧时,不管氧气的用量如何,都只能生成SO2;C项,硫易溶于CS2,所以可用CS2洗涤试管内壁的硫,也可用热的NaOH溶液洗涤,因为S与NaOH反应可生成Na2S、Na2SO3等;D项,汞在常温下能与硫反应,生成不挥发的HgS,从而避免汞蒸气的挥发。
【解析】 A项,S与O2化合时,O2是氧化剂,硫是还原剂,说明氧气的氧化性比硫强;B项,不同单质的氧化性强弱与单质的存在状态无必然联系;C项,氢硫酸放置在空气中易变浑浊,是氧气将硫置换出来,说明氧气的氧化性比硫强;D项,S可以将Cu氧化生成Cu2S(Cu的化合价为+1),而O2可以将Cu氧化为CuO(Cu的化合价为+2),说明氧气的氧化性比硫强。
【答案】 B
【解析】 可逆反应是在相同条件下,既能向正反应方向进行,又能向逆反应方向进行的反应,A正确;在可逆反应体系中,反应物和生成物共存,1 mol氧气和2 mol二氧化硫反应,不可能完全转化生成2 mol三氧化硫,B错误;在该反应中硫元素化合价由+4价升高至+6价,二氧化硫作还原剂,氧气作氧化剂,C正确;当生成1 mol三氧化硫时转移2 mol电子,有0.4 mol电子发生转移时,则生成0.2 mol三氧化硫,D正确。
4.某化学小组为了验证SO2、Cl2与品红溶液的反应,设计了如图所示的实验装置:
(3)该小组同学将两种气体同时通入C中的品红溶液里,一段时间后,C中品红溶液几乎不褪色。查阅资料得知:两种气体按体积比1∶1混合,再与水反应可生成两种常见的酸,因而失去漂白作用,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用NaOH溶液进行尾气处理,分别与两种气体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是 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