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高中化学必修第二册第8章第2节化学品的合理使用课件+练习含答案(教师用)

文档属性

名称 人教版高中化学必修第二册第8章第2节化学品的合理使用课件+练习含答案(教师用)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9.3M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人教版(2019)
科目 化学
更新时间 2025-05-06 10:56:22

文档简介

(共31张PPT)
第八章 化学与可持续发展
第二节 化学品的合理使用
课程标准要求 1.了解科学施用化肥、农药、合理用药的重要性,不科学使用的危害。
2.通过合理施用化肥、农药及合理用药的学习,了解常见化学品的分类及成分。
3.了解常见食品添加剂的种类、作用及使用时的注意事项。
4.了解柠檬黄、味精、膨松剂、抗坏血酸等添加剂的结构及作用原理。
学科核心素养 1.宏观辨识和微观探析:通过研究分析代表化学品的组成、结构及作用机理,宏观上认识化学品对人类生产、生活的重要性,微观上了解其化学原理,加深对合理使用化学品的认识。
2.科学探究与创新意识:能从化学品合理使用的问题出发,根据化学品的组成元素、成分及结构,认识化肥、农药等化学品的作用机理;通过了解着色剂、增味剂、膨松剂、凝固剂、防腐剂、营养强化剂等典型代表物的提取过程及合成,体会科学探究的过程与方法。
3.科学态度与社会责任:通过合理使用化肥、农药及合理用药的学习,了解常见化学品的分类及成分,合理施用化肥、农药及合理用药的重要性及方法,了解不合理使用的危害;通过安全使用食品添加剂的学习,了解常见食品添加剂的种类及成分,合理使用食品添加剂的重要性及方法与滥用的危害,形成尊重科学、服务社会的责任意识。
学习目标 1.认识化肥、农药、常见药物、食品添加剂等生活中常见化学品。
2.树立自觉遵守国家关于化学用品应用、化工生产、食品与药品安全等方面的法律法规的意识。
学习任务一 化肥、农药的合理施用
自主学习 认知形成
?化学品分类
?合理施用化肥
?合理施用农药
1.施用农药的目的:减少农作物______。
2.农药的发展:早期农药有除虫菊、烟草等植物和波尔多液、石灰硫黄合剂等无机物。现在人们研制出了有机氯农药、有机磷农药、氨基甲酸酯和拟除虫菊酯类农药等有机合成农药。
损失
3.农药的发展方向:______、______和________。
4.不合理施用农药的危害
(1)农药可能会破坏害虫与天敌之间的__________;可能会引起一些昆虫的大量死亡。
(2)农药会造成土壤和作物的__________超标。
(3)农药会造成______、________和地下水的污染。
高效
低毒
低残留
生态平衡
农药残留
大气
地表水
5.长期使用DDT的危害
(1)害虫在体内将DDT转化为DDE,产生抗药性。原理:
(2)通过生物链在生物体内富集。
1.硝酸铵为什么必须改性处理后才能使用?
提示:硝酸铵是一种高效氮肥,但受热或经撞击易发生爆炸,必须作改性处理后才能施用。
2.施用草木灰时应注意什么问题?
提示:因草木灰中的钾盐主要是K2CO3,极易溶于水,易流失,故不要在大雨前施用,施用后也不宜大量浇水;另外,草木灰是碱性的,不能与硫酸铵、碳酸铵等铵态氮肥混用,否则易造成氮肥损失。
3.敌敌畏或甲胺磷农药都是酯类物质,若在使用过程中不慎接触了敌敌畏或甲胺磷农药,立即用肥皂反复擦洗可避免中毒,为什么?
提示:肥皂的碱性较强,敌敌畏和甲胺磷都属于酯类物质,在碱性条件下水解失去毒性。
1.正误判断
(1)大雨天追肥有利于农作物的吸收。(  )
(2)硝酸铵(NH4NO3)可直接作化肥使用。(  )
(3)豆科植物在生长过程中不需要经常施用铵态化肥。(  )
(4)石灰硫磺合剂是一种植物杀菌剂,是合成农药。(  )
【答案】 (1)× (2)× (3)√ (4)×
2.某班同学就施用化肥的“利与弊”为题进行辩论,正方观点是施用化肥有利,正方的下列观点中不科学的是(  )
A.施用化肥可使农作物增产
B.化肥的肥效快
C.施用化肥不会造成环境污染
D.复合肥能给农作物提供几种营养元素
【答案】 C
【解析】 施用化肥的目的就是使农作物增产,A正确;化肥含营养素种类少,但量多见效快,农家肥含营养素种类多,但量少见效慢,B正确;由于化肥中含有氮、磷等元素容易使水体富营养化,会造成赤潮或水华现象,所以应该合理的使用化肥,C错误;化学式中含有营养元素N、P、K中的任何两种或三种的叫复合肥,所以复合肥能给农作物提供几种营养元素,D正确。
3.瑞士化学家米勒因合成DDT于1948年获得诺贝尔医学奖,DDT的合成为人类的卫生防疫事业做出了巨大贡献,但研究表明,DDT是一种难降解的有毒化合物,进入人体内会引起慢性中毒,我国1983年停止生产和使用,在生物体内DDT会在某种酶的作用下生成毒性较低的DDE,从而使某些害虫产生抗药性。
(1)DDT的分子式为______________,向DDE中滴加溴水,现象为_______________。
(2)写出DDT在生物体内转化成DDE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1)C14H9Cl5 溴水褪色
【解析】 (1)由DDT的结构简式可知DDT的分子式为C14H9Cl5,DDE分子中存在碳碳双键,能和Br2发生加成反应。(2)根据DDT和DDE的结构可知,DDT在酶的作用下失去一个HCl生成DDE。
互动探究 能力提升
●情境创设
1949—1985年化肥施用量及粮食单位面积产量
化肥用量与粮食的单位面积产量对照
●问题探究
1.合理施用化肥要注意哪些问题?
提示:①合理施用化肥的重要性:增施化肥可保证农作物增产,减少农作物损失。②使用化肥之前,了解化肥的成分及其化学性质,防止因化肥的不合理混用导致肥效降低。如草木灰和铵态氮肥混合施用,会导致铵态氮肥的肥效降低。③合理施用化肥应考虑的因素:土壤酸碱性、作物营养状况、化肥本身的性质等。
2.过量施用化肥会造成哪些危害?
提示:很多化肥易溶于水,过量施用会造成浪费,部分化肥随着雨水流入河流和湖泊,造成水体富营养化,产生水华等污染现象;不合理施用化肥还会影响土壤的酸碱性和土壤结构等。
关于常见氮肥及其使用,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
A.氮肥主要有铵态氮肥、硝态氮肥和尿素
B.硝态氮肥宜在高温天气、多雨的水田使用
C.铵态氮肥在使用时不可以跟碱性物质混合使用
D.尿素是一种中性肥料,肥效高、易保存,对土壤的破坏作用小
【答案】 B
题点1
化肥的合理施用
●题点例练
【解析】 氮肥含有氮元素,主要有铵态氮肥、硝态氮肥和尿素等,A正确;硝态氮肥高温易分解,易溶于水,不宜在高温天气、多雨的水田使用,B错误;铵态氮肥能和碱反应放出氨气,因此在使用时不可以跟碱性物质混合使用,C正确;尿素是一种中性肥料,肥效高、易保存,对土壤的破坏作用小,D正确。
1.下列有关化肥施用的说法正确的是(  )
①为保证农作物高产应大量施用化肥 ②为减少对环境造成的污染施肥越少越好 ③根据土壤的酸碱性和农作物生长选择化肥种类 ④根据化肥本身的性质确定施肥方法
A.①③④ B.③④
C.②③④ D.②③
【答案】 B
【解析】 化肥可提高农作物产量,但应合理使用,①错误;化肥应合理使用,过多、过少都不好,②错误;要根据土壤结构、土壤的酸碱性以及农作物的生长选择化肥种类,③正确;要根据化肥本身的性质确定施肥方法,如硝酸铵的含氮量较高,施用时要防止烧苗,④正确。故选B。
为了防止农药中毒,可以采用的措施是(  )
①做好农药的管理工作 ②喷洒农药时注意个人防护 ③严禁采摘和食用刚喷洒过农药的瓜、果、蔬菜等 ④洗涤瓜、果、蔬菜时可将其放入水中浸没几分钟以去除残留农药 ⑤禁用农药
A.①②③⑤ B.①②③④
C.②④ D.②③④
【答案】 B
题点2
农药的合理施用
【解析】 正确合理使用农药是有效防治病虫害、提高作物品质和增加经济效益的关键,所以不能禁用农药,为了防止农药中毒,要尽可能防止农药从口、鼻、皮肤进入人体,可以采用的措施是:①做好农药的管理工作;②喷洒农药时注意个人防护;③严禁采摘和食用刚喷洒过农药的瓜、果、蔬菜等;④洗涤瓜、果、蔬菜时可将其放入水中浸没几分钟以去除残留农药,则①②③④正确,故选B。
2.在化肥和农药的施用过程中,下列操作正确的是(  )
A.为了提高含氮量,可以不考虑施用过程中化肥对土壤产生的不良影响
B.碳铵化肥可以和碱性草木灰混合使用
C.为增强作物的抗寒、抗旱能力,可以适当施用一些磷肥
D.使用了某一效果显著的杀虫剂后,可以不更换品牌长期使用
【答案】 C
【解析】 施用化肥需要考虑化肥对土壤的不良影响,A错误;碳铵和草木灰混合施用会导致肥效降低,B错误;长期使用同一杀虫剂会使害虫产生抗药性,D错误。第八章 第二节
课时达标分层练
学业考达标练
1.施用氮肥能促进农作物生长,有效提高农产品中蛋白质的含量,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尿素CO(NH2)2是一种氮肥
B.铵态氮肥不能与草木灰混合使用
C.铵态氮肥中氮元素只有一种化合价
D.存放碳酸氢铵时,应密封并置于阴凉通风处
【答案】 C
【解析】 尿素CO(NH2)2、碳酸氢铵都是常见的氮肥,故A正确;铵态氮肥不能与草木灰混合使用,两者发生双水解,故B正确;铵态氮肥中氮元素不止一种化合价,比如NH4NO3,氮有两种化合价,故C错误;存放碳酸氢铵时,应密封并置于阴凉通风处,防止碳酸氢铵分解,故D正确。
2.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为提高粮食产量,生产中施用的化肥越多越好
B.新型农药应具备高效、低毒和低残留的特点
C.食品工业中,合理使用膨松剂能使食品易于消化吸收
D.Al(OH)3、NaHCO3可用于治疗胃酸过多
【答案】 A
【解析】 为提高粮食产量,生产中适量施用化肥,过多使用化肥会造成土壤板结,A项错误;新型农药应具备高效、低毒和低残留的特点,有利于环境的保护,且经济实用,B项正确;膨松剂不仅能使食品产生松软的海绵状多孔组织,使之口感柔松可口、体积膨大;而且能使咀嚼时唾液很快渗入制品的组织中,使食品易于消化吸收,C项正确;Al(OH)3、NaHCO3碱性较弱可用于治疗胃酸过多,D项正确。
3.下列有关合理用药的说法错误的是(  )
A.对症下药是合理用药的首要原则
B.能被充分、快速吸收而无刺激性的药物,可在饭前口服
C.一种药物的用量,是经过严格的科学实验和大量的临床研究确定的
D.中药全部来自天然,因此无任何毒副作用
【答案】 D 
【解析】 药物一般都有一定的毒副作用,长期大量服用,会危害人体健康,故D错误。
4.下列关于常见药物的叙述正确的是(  )
A.阿司匹林具有治疗胃酸过多的作用
B.青霉素有阻止多种细菌生长的功能
C.失眠患者没有医生处方也可长期服用安眠药
D.常用的抗酸药有氢氧化铜、氢氧化铝、碳酸钙等
【答案】 B
【解析】 阿司匹林属于解热镇痛药,A错误;青霉素属于抗生素药,有阻止多种细菌生长的功能,B正确;安眠药是处方药,没有医生处方不可长期服用,C错误;氢氧化铜在酸性条件下可生成铜离子,引起重金属中毒,不能用作抗酸药,D错误。
5.下列物质的用途说法正确的是(  )
A.NH4HCO3受热易分解,因此可用作化肥
B.碳酸钠可作为治疗胃溃疡病人胃酸过多症的药物
C.铝制餐具不宜用来蒸煮或长时间存放酸性或碱性食物
D.中秋佳节月饼中小袋包装的生石灰可用来防止月饼氧化变质
【答案】 C
【解析】 NH4HCO3可用作化肥,是因为它溶于水后电离产生的NH能被植物吸收,为植物提供营养元素,A不正确;碳酸钠虽然能与胃酸反应,但它的碱性过强,会腐蚀胃壁,所以不能作为治疗胃酸过多症的药物,B不正确;铝制餐具表面的保护膜为氧化铝,能溶于酸或碱,所以不宜用来蒸煮或长时间存放酸性或碱性食物,C正确;中秋月饼袋中放有小袋包装的生石灰,生石灰具有吸水性,可用来防止月饼受潮变质,D不正确。
6.生产精细化学品已经成为当代化学工业结构调整的重点之一。下列对应关系不正确的是(  )
A.解热镇痛药——阿司匹林
B.凝固剂——硫酸钙
C.抗氧化剂——维生素C
D.营养强化剂——味精
【答案】 D
【解析】 阿司匹林是常用解热镇痛药,A项正确;硫酸钙是石膏的主要成分,可以作凝固剂,B项正确;维生素C属于抗氧化剂,C项正确;味精是增味剂,D项错误。
7.化学品的使用要求科学、合理、安全和有效。下列对化学品使用的观念正确的是(  )
A.超量施用化肥,提高粮食产量
B.禁止施用农药,生产绿色食品
C.服用过期药品,防止药品浪费
D.禁止沾染毒品,维护生命健康
【答案】 D
【解析】 超量施用化肥,会导致土壤酸化、板结等坏影响,不能提高粮食产量,A错误;完全禁止施用农药,害虫无法有效控制,粮食产量不能保证,B错误;服用过期药品,药品变质后产生有害物质,不利于身体健康,C错误;毒品危害生命安全,应禁止沾染,D正确。
8.下列有关食品添加剂及农药使用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碳酸氢钠是常用的增味剂,用来加工馒头、面包
B.食盐中添加的碘酸钾有防腐的作用,属于防腐剂
C.像DDT这样杀虫效率高、易生产、价格低的农药应大量生产和使用
D.蜜蜂等传粉昆虫对农药很敏感,所以要避免在农作物花期喷洒农药
【答案】 D
【解析】 碳酸氢钠是常用的发酵粉主要原料,不是增味剂,A项错误;食用盐中加碘酸钾的主要作用是预防甲状腺机能亢进,补充碘元素,不是防腐剂,B项错误;DDT大量使用会污染环境,C项错误;蜜蜂等传粉昆虫对农药很敏感,所以要避免在农作物花期喷洒农药,以防伤害传粉昆虫,D项正确。
选择考提升练
9.化学与生产生活、社会发展密切相关,下面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
A.食品包装袋中常用的干燥剂有生石灰、还原铁粉、硅胶等
B.二氧化硫有毒,不可以将其添加到任何食品或饮料中
C.BaSO3可被用作消化系统X射线检查的内服药剂,俗称“钡餐”
D.胆矾和石灰乳混合可制成一种常用的农药——波尔多液
【答案】 D
【解析】 铁粉可用作食品抗氧化剂,不具备吸水性,不能作干燥剂,故A错误;二氧化硫在葡萄酒酿制过程中作抗氧化剂,故B错误;硫酸钡不溶于水且不与盐酸反应,能用作钡餐,BaSO3不可以,故C错误;农药波尔多液是由胆矾和石灰乳混合而成得,故D正确。
10.亚硝酸钠(NaNO2)是一种具有咸味、有毒且价格比食盐(NaCl)便宜的工业用盐,常被误作食盐使用,导致多起中毒事故发生,它的部分性质如图,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上图所涉及的化学反应都是氧化还原反应
B.亚硝酸钠可以加到食品中,但添加量要符合规定
C.NaNO2与N2H4反应生成NaN3的化学方程式为NaNO2+N2H4===NaN3+2H2O
D.可用淀粉碘化钾试纸和食醋鉴别食盐(NaCl)与亚硝酸钠(NaNO2)
【答案】 A
【解析】 A项,亚硝酸钠和氯化铵反应生成亚硝酸铵和氯化钠,该反应是非氧化还原反应;B项,亚硝酸钠具有防腐性,可以防止食品变质,但添加量要符合要求,否则引起中毒;C项,NaNO2与N2H4反应生成NaN3和水,其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NaNO2+N2H4===NaN3+2H2O;D项,亚硝酸钠(NaNO2)在酸性条件下与碘化钾反应生成单质碘,单质碘遇淀粉变蓝,因此可用淀粉碘化钾试纸和食醋鉴别食盐(NaCl)与亚硝酸钠(NaNO2)。
11.拟除虫菊酯类农药是一种高效、低毒、对昆虫有强烈触杀作用的杀虫剂,其中对光稳定的溴氰菊酯的结构简式如图所示。下列关于该化合物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该化合物的分子式为C22H19NO3Br2
B.该化合物属于烃
C.该化合物在碱性条件下失去药效
D.该化合物在一定条件下可发生加成反应
【答案】 B
【解析】 根据该化合物的结构简式知,其分子式为C22H19NO3Br2,A正确;溴氰菊酯中除含有碳、氢元素外,还含有氮、氧、溴元素,不属于烃,B错误;该化合物中含有酯基,具有酯的性质,在碱性条件下水解而失去药效,C正确;该化合物中含有碳碳双键,能发生加成反应,D正确。
12.现有三种常见治疗胃病药品的标签:
药品中所含的物质均能中和胃里过量的胃酸(主要成分为盐酸),下列关于三种药片中和胃酸的能力比较(同剂量),正确的是(  )
A.③>②>① B.①>②>③
C.②>③>① D.①=②=③
【答案】 A
【解析】 碳酸钙与盐酸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CaCO3+2HCl===CaCl2+CO2↑+H2O,氢氧化镁与盐酸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Mg(OH)2+2HCl===MgCl2+2H2O,氧化镁与盐酸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MgO+2HCl===MgCl2+H2O。当三者质量相等时,摩尔质量越小,物质的量越大,消耗的盐酸越多,摩尔质量:氧化镁<氢氧化镁<碳酸钙,所以中和胃酸的能力由强到弱的顺序是氧化镁>氢氧化镁>碳酸钙,故选A。
13.完成下列填空。
(1)“民以食为天”。油脂、淀粉、蛋白质、葡萄糖、纤维素中不能发生水解反应的是________________,能与碘单质反应变蓝色的物质是________________,蛋白质水解的最终产物是______________。纤维素被称为“第七营养素”,食物中的纤维素虽然不能为人体提供能量,但能促进肠道蠕动、吸附排出有害物质。从化学成分看,纤维素是一种________。
A.多糖  B.蛋白质
C.脂肪
(2)下面是四位同学对“化学与健康”这一话题发表的意见,正确的是________。
A.多食用海产品可防治缺铁性贫血
B.食物可调节人体细胞中的酸碱平衡
C.为了减肥,我每天只吃水果、蔬菜
D.我国应该禁止使用食物防腐剂
(3)低血糖病症发作时,喝葡萄糖水可快速见效。葡萄糖作为营养剂供给人体能量,在体内发生的主要反应是________。
A.加成反应  B.取代反应
C.氧化反应  D.聚合反应
(4)吸食或注射毒品会危及人体健康。下列各组物质中,都属于毒品的是________。
A.冰毒、胃得乐
B.青霉素、尼古丁
C.诺氟沙星、阿莫西林
D.吗啡、海洛因
(5)2022年3.15晚会曝光了不少食品安全问题严重的食品。食品和药品关系着人们的生存和健康。
①具有解热镇痛作用的药品是________。
A.阿司匹林  B.碳酸氢钠
C.青霉素
②某面包的标签中有以下几种配料:面粉、鸡蛋、白砂糖、黄油、山梨酸钾。其中富含淀粉的是________________,属于防腐剂的是________________。
(6)胃舒平(含氢氧化铝)可防治胃酸分泌过多,其发挥功效时的离子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1)葡萄糖 淀粉 氨基酸 A
(2)B (3)C (4)D
(5)①A ②面粉 山梨酸钾
(6)Al(OH)3+3H+===Al3++3H2O
【解析】 (1)葡萄糖属于单糖,不水解;淀粉遇碘变蓝色;蛋白质最终水解为氨基酸;纤维素(C6H10O5)n是由葡萄糖组成的多糖。(2)缺铁易患贫血,海产品中含有丰富的碘,多用海产品可补碘,A项错误;食物在人体中代谢的最终产物有酸性碱性之分。选择食物可调节人体细胞中的酸碱平衡,B项正确;营养需要多样化,每天只吃水果、蔬菜,只能满足维生素和无机盐的需要,容易导致其他营养缺乏,不利于健康,C项错误;防腐剂是用以保持食品原有品质和营养价值为目的食品添加剂,它能抑制微生物活动、防止食品腐败变质从而延长保质期,所以不能禁止使用防腐剂,D项错误。故选B。(3)葡萄糖在人体内发生氧化反应生成二氧化碳和水,同时释放出能量,故选C。(4)胃得乐是抗酸药,A项错误;青霉素是抗生素,B项错误;诺氟沙星、阿莫西林是抗生素,C项错误;吗啡、海洛因是毒品,D项正确。(5)①阿司匹林具有解热镇痛作用,A项正确;碳酸氢钠治疗胃酸过多,B项错误;青霉素具有消炎杀菌的作用,C项错误。故选A;②面粉中富含淀粉;鸡蛋富含蛋白质;白砂糖是蔗糖;黄油属于油脂;山梨酸钾是常见的防腐剂。(6)胃液中的盐酸与药物中的氢氧化铝反应生成氯化铝和水,该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Al(OH)3+3H+===Al3++3H2O。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共45张PPT)
第八章 化学与可持续发展
第二节 化学品的合理使用
学习任务三 安全使用食品添加剂
自主学习 认知形成
?食品添加剂
食品添加剂是指为改善食品______和色、香、味,以及______、______和加工工艺的需要而加入食品中的__________或______物质。
?食品添加剂的分类
按照______不同,可分为______的食品添加剂和__________的食品添加剂两大类。
品质
防腐
保鲜
人工合成
天然
来源
天然
人工合成
?几种常用食品添加剂
类别 功能 品种
着色剂
改善食品______ 天然色素如红曲红等;合成色素如柠檬黄等
增味剂
增加食品______ 味精等
色泽
鲜味
类别 功能 品种
膨松剂
使食品______或______ 碳酸氢铵、碳酸氢钠等
凝固剂
改善食品______ 盐卤、葡萄糖酸-δ-内酯等
松软
酥脆
形态
类别 功能 品种
防腐剂
防止食品__________ 苯甲酸及其钠盐、山梨酸及其钾盐等
抗氧化剂
防止食品因______而变质 抗坏血酸(即维生素C)等
腐败变质
氧化
类别 功能 品种
营养强化剂
补充必要的______ ____ 碘酸钾、维生素、碳酸钙、硫酸亚铁、硫酸锌等
营养
成分
?食品添加剂使用的基本要求
1.不应对人体产生任何健康危害。
2.不应掩盖食品腐败变质。
3.不应掩盖食品本身或加工过程中的质量缺陷,或以掺杂、掺假、伪造为目的而使用食品添加剂。
4.不应降低食品本身的营养价值。
5.在达到预期效果的前提下尽可能降低在食品中的使用量。
炒菜用的味精、制豆腐用的盐卤、食品包装袋中的铁粉、奶粉中的硫酸锌分别属于什么类别的添加剂?
提示:炒菜用的味精属于增味剂,制豆腐用的盐卤属于凝固剂,食品包装袋中的铁粉属于抗氧化剂,奶粉中的硫酸锌属于营养强化剂。
1.正误判断
(1)天然的食品添加剂对人体无害,人工合成的食品添加剂对人体有害。(  )
(2)甜蜜素是一种增加食品甜味的食品添加剂,为了增加食品的甜度,可大量使用。(  )
(3)碳酸钠可以作馒头、面包等食品的膨松剂,因为其受热分解,产生气体使食品疏松。(  )
(4)用盐卤和豆浆作用制取豆腐,是利用了蛋白质胶体聚沉的原理。(  )
(5)亚硝酸钠是一种食品防腐剂,有一定毒性和氧化性,如误食,可服用维生素C解毒。(  )
(6)幼儿生长发育快,钙是幼儿不可缺少的营养元素,因此在幼儿奶粉中可多加入碳酸钙等补钙剂。(  )
(7)苏丹红、三聚氰胺都是常用的食品添加剂,可调节食品的颜色及含氮量。(  )
【答案】 (1)× (2)× (3)× (4)√ (5)√ (6)× (7)×
A.味精既可以和盐酸反应,又可以和NaOH溶液反应
B.味精可以以淀粉为原料通过发酵法生产获得
C.炒菜时加入味精越多,菜味道越鲜美,吃了更健康
D.碱性食物中忌加味精
【答案】 C
【解析】 根据味精的结构,分子中含有—NH2和—COOH,既可以和盐酸反应又可以和NaOH反应,A正确;味精主要以淀粉为原料发酵制得,B正确;过多食用味精会头昏、心慌、四肢无力,因此,味精不宜过量,C错误;味精可以和碱性物质反应,从而失去鲜味,D正确。
3.膨松剂是一种食品添加剂,它受热分解产生的气体能使面胚在焙烤过程中变得松软、多孔。碳酸氢钠是常用的膨松剂之一,它可以与酒石酸氢钾、淀粉等按一定比例混合制成复合膨松剂,复合膨松剂遇水会产生二氧化碳,起到膨松作用。下列有关膨松剂的说法正确的是(  )
A.膨松剂使用量越大,食品越松软,越符合人们的要求
B.酵母属于复合膨松剂
C.碳酸氢钠作膨松剂时,必须与酒石酸氢钾、淀粉混合使用
D.复合膨松剂应在干燥的环境中保存
【答案】 D
【解析】 膨松剂必须控制用量,不可超量使用,选项A错误;复合膨松剂(天然酵母,白砂糖,食用盐,乙基麦芽酚,维生素C,植物油,奶味提取物,抑酸剂),酵母属于生物膨松剂,选项B错误;碳酸氢钠作膨松剂时,也可以与有机酸反应,选项C错误;复合膨松剂遇水会产生二氧化碳,起到膨松作用,所以复合膨松剂应在干燥的环境中保存,选项D正确。
互动探究 能力提升
●情境创设
市场上标注“零添加”的食品越来越多。在一些商超中,不少酱油等调味品的包装上醒目地标注着“零添加”,同样的字样也标注在休闲食品、乳制品的包装上。那么,标注了“零添加”的加工食品就真的安全吗?
●问题探究
1.如何看待食品广告中“零添加”“绝对不含防腐剂”的说法?
提示:①这是一种营销策略,企业涉嫌误导消费者;②防腐剂主要是用来防止食品腐败变质,否则有些食品还未出厂就坏掉了,甚至还可能产生毒素;③“零添加”不靠谱。首先,完全不使用食品添加剂的食品在现代食品工业环境下已经很难找到。其次,规范使用食品添加剂本来就有保障食品安全的作用,“零添加”不可能使食品更加安全。
2.食品添加剂的使用原则及基本要求分别是什么?
提示:①在规定范围内合理使用食品添加剂;②使用食品添加剂的原则:保持或提高食品本身的营养价值;作为某些特殊食品的必要配料或成分;提高食品的质量和稳定性,改进其感官特性;便于食品的生产、加工、包装、运输或者储藏;③使用食品添加剂时应符合下列要求:不应对人体产生任何健康危害;不应掩盖食品腐败变质;不应掩盖食品本身或加工过程中的质量缺陷,或以掺杂、掺假、伪造为目的而使用食品添加剂;不应降低食品本身的营养价值;在达到预期效果的前提下尽可能降低在食品中的使用量等。
科学合理地使用食品添加剂能保障食品质量与安全。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甜味剂”甜蜜素(C6H11NHSO3Na)属于糖类
B.“膨松剂”碳酸氢铵受热能放出氨气和二氧化碳
C.“防腐剂”亚硝酸钠长期超量食用容易引发人体细胞癌变
D.“增稠剂”MG(C17H35COOCH2CHOHCH2OH)水解可生成甘油
【答案】 A
题点1
认识食品添加剂的利与弊
●题点例练
【解析】 糖类为多羟基醛、多羟基酮以及能水解生成它们的物质,含有C、H、O元素,而甜蜜素(C6H11NHSO3Na)含有Na、S元素,不属于糖类,故A错误;碳酸氢铵在加热时会分解成水、氨气和二氧化碳气体,由于快速释放,氨气在成品里残留很少,不会在成品里尝出氨味,所以可用于制作糕点时的膨松剂,故B正确;亚硝酸钠是一种防腐剂和增色剂,但在食品中过量时会对人体产生危害,故C正确;C17H35COOCH2CHOHCH2OH水解可以生成丙三醇即甘油,故D正确。
1.多年来沸沸扬扬的“奶粉三聚氰胺”事件,使部分人产生了拒绝化学品的想法,而忽视了化学与生活、社会的密切关系。下列有关化学品的使用正确的是(  )
A.凡含有食品添加剂的食物对人体均有害,不可食用
B.聚乙烯、聚氯乙烯制成的塑料袋都可用于食品包装
C.适量的食品添加剂可以改变食物的色、香、味、营养结构、腐败时间等,如可以在食盐中加碘、酱油中补铁、食物中加维生素,这些做法都是积极的,对人体有益的
D.小苏打片(主要成分NaHCO3)、胃舒平[主要成分是Al(OH)3]都可用于胃溃疡病人胃酸过多的治疗
【答案】 C
【解析】 含有适量的食品添加剂的食物对人体无害,故A错误;聚乙烯制成的塑料袋可用于食品包装,聚氯乙烯有毒,不能用于食品包装袋,故B错误;在食盐中加碘、酱油中补铁、食物中加维生素,这些做法都是在食品中添加适量的食品添加剂,可以改变食物的色、香、味、营养结构、腐败时间等,对人体有益的,故C正确;胃舒平(主要成分是Al(OH)3)可用于胃溃疡病人,而小苏打片(主要成分NaHCO3)不能用于胃溃疡病人,产生的二氧化碳气体会加重病情,故D错误。
下列对食品的处理符合食品安全要求的是(  )
A.使用“瘦肉精”激素饲料养的猪,猪肉的瘦肉率更高、营养价值更高
B.用福尔马林浸泡的海产品保鲜时间更长,味道更鲜美
C.添加工业染料“苏丹红”后的饲料喂养的鸭子产下的红心鸭蛋,营养价值更高
D.酱油中加铁、粮食制品中加赖氨酸营养更全面
【答案】 D
题点2
食品添加剂的使用原则及要求
【解析】 长期食用“瘦肉精”,会激发恶性肿瘤,A不符合安全要求;甲醛有毒,不能食用,B不符合安全要求;“苏丹红”为工业染料,不能食用,C不符合安全要求;碘、铁、硒是人体必需的微量元素,赖氨酸是人体必需的氨基酸之一,是营养强化剂,为使营养更全面,D符合安全要求。
2.“舌尖上的安全”成为网络热搜词之一。下列做法符合食品安全要求的是(  )
A.氢氧化钠固体具有吸水性可用作食品干燥剂
B.用亚硝酸钠代替食盐烹调食物
C.用碳酸氢钠作发酵粉
D.将霉变油菜籽压榨成食用油
【答案】 C
【解析】 氢氧化钠固体具有较强腐蚀性,不可用作食品干燥剂,该做法不符合食品安全要求,A错误;亚硝酸钠对人体有害,亚硝酸钠代替食盐烹调食品导致亚硝酸盐摄入过量,可以使人中毒,严重的会引发死亡,该做法不符合食品安全要求,B错误;碳酸氢钠俗称小苏打,受热分解得到碳酸钠、水和二氧化碳,用小苏打制作糕点时,能使制作的糕点疏松多孔,不会危害身体健康,该做法符合食品安全要求,C正确;霉变油菜籽中含有黄曲霉素等毒素,对人体有害,会危害身体健康,该做法不符合食品安全要求,D错误。
知识思维导图
课堂素养评价
1.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应当研制、推广和使用低毒、无公害的化学农药
B.开发新农药时,要全面正确地掌握药物的性质及其对人体、环境的影响
C.农药能杀灭病虫害,但也能影响人类的健康,因此应杜绝农药的使用
D.有害农药的滥用会导致粮食、果品、蔬菜等的污染
【答案】 C
【解析】 农药本身有毒,在杀灭病虫害的同时,也带来了对环境的污染和对人体健康的危害,所以农业应当研制、推广和使用低毒、无公害的化学农药,故A正确;物质的用途决定于物质的性质,只有全面、正确了解物质的性质,才能合理利用它,故B正确;农药的作用是能杀灭病虫害,不能杜绝使用农药,应合理使用,故C错误;如果农药不合理使用,如大量滥用,会导致粮食、果品、蔬菜、食品的污染,故D正确。
2.下列关于农药和肥料的说法正确的是(  )
A.草木灰含有K2CO3,可作为钾肥使用
B.含磷化合物都可以作为磷肥直接使用
C.氮肥只能通过人工合成而得到
D.农药都对人体无害,可以大量使用农药
【答案】 A
【解析】 草木灰含有K2CO3,K2CO3属于可溶性钾盐,故可作为钾肥使用,故A正确;含磷化合物不一定都可以作为磷肥直接使用,故B错误;氮肥不一定只能通过人工合成而得到,例如自然固氮等,故C错误;农药都对人体有害,不可以大量使用农药,故D错误。
3.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在某些酱油中加入铁强化剂的措施可以减少缺铁性贫血问题的发生
B.奶油含有较多的不饱和脂肪酸甘油酯以及丰富的脂溶性维生素,是制作巧克力、冰淇淋的重要原料
C.在葡萄酒中添加适量的SO2可以起到杀菌作用,同时它作为抗氧化剂也能起到保质作用
D.浓硝酸和浓盐酸按体积比为1∶3的比例混合后能使金、铂等金属溶解
【答案】 B
【解析】 酱油中加入铁强化剂,以减少贫血问题的发生,A正确;动物油、黄油、奶油的饱和脂肪酸含量很高,B错误;二氧化硫又是一种抗氧化剂,能防止葡萄酒中的一些成分被氧化,起到保质作用,C正确;王水是由浓硝酸和浓盐酸按1∶3的体积比混合而成,它能溶解金、铂等贵金属,D正确。
4.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碳酸氢钠药片是抗酸药,服用时喝些醋能提高药效
B.《神农本草经》记载麻黄能“止咳逆上气”,说明古代中国人已用麻黄治疗咳嗽
C.谷氨酸钠是常用的食品添加剂
D.食盐可作调味剂,也可作食品防腐剂
【答案】 A
【解析】 醋酸能与碳酸氢钠反应,使其失去抗酸作用,故A错误;古代中国人从麻黄草中提取麻黄用于治疗咳嗽,故B正确;谷氨酸钠是味精的化学名称,是一种常用的调味剂,故C正确;食盐是常用的调味剂,同时高浓度的食盐溶液能使微生物细胞脱水死亡,具有抑制微生物滋生的作用,可用作食品防腐剂,故D正确。
5.医药、食品添加剂等属于精细化学品。生产精细化学品已经成为当代化学工业结构调整的重点之一、科学、安全、有效和合理地使用化学品是每一位生产者和消费者的要求和责任。回答下列问题:
(1)向食品中加入调味剂,能改善或改变食品的口味,下列不属于调味剂的是________(填字母)。
a.食盐 B.辣椒粉
C.小苏打 D.谷氨酸钠
(2)由于人们的年龄阶段、工作环境及地方性营养状况等的特殊要求,需要在食品中加入营养强化剂,以补充必要的营养成分。下列不属于营养强化剂的是________(填字母)。
a.焦糖色 B.铁强化酱油中的乙二胺四乙酸铁钠
c.碘酸钾 D.苯甲酸钠
(3)某抗酸药每片含有CaCO3534mg,Mg(OH)2180mg。该抗酸药发挥药效时的离子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服用抗酸药时,一般要嚼碎后吞服,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阿司匹林的结构简式如图1所示,若口服阿司匹林后,在胃肠酶的作用下,1mol阿司匹林与1mol水发生水解反应,生成1molA和1molB两种物质。其中A的结构简式如图2所示,则B的结构简式为________________。阿司匹林跟NaHCO3同时服用,可使上述水解产物A与NaHCO3反应,生成可溶性盐随尿液排出,此可溶性盐的结构简式是________________(已知A中羟基不与NaHCO3反应)。
【答案】 (1)c  (2)ad
(3)Mg(OH)2+2H+===Mg2++2H2O、CaCO3+2H+===Ca2++CO2↑+H2O 增大抗酸药与胃酸的接触面积,充分与酸作用(或反应)
(4)CH3COOH 
【解析】 (1)食品添加剂主要包括着色剂、调味剂、防腐剂、营养强化剂等,常见的调味剂有食盐、糖、味精、食醋、酱油、料酒等,不属于调味剂的是:小苏打。(2)食品营养强化剂是指人为增加营养成分而加入食品中的天然的或人工合成的属于天然营养素范围的食品添加剂,故选焦糖色和苯甲酸钠。(3)该抗酸药发挥药效时的离子方程式是Mg(OH)2+2H+===Mg2++2H2O、CaCO3+2H+===Ca2++CO2↑+H2O;一般要嚼碎后吞服,原因是:增大抗酸药与胃酸的接触面积,充
分与酸作用(或反应)。(4)阿司匹林含有酯基,水解生成 和
CH3COOH;A为水杨酸,含有羧基和酚羟基,因为酸性—COOH>H2CO3,已知A中羟基不与NaHCO3反应,则A与NaHCO3反应的生成物
为 。(共24张PPT)
第八章 化学与可持续发展
第二节 化学品的合理使用
学习任务二 合理用药
自主学习 认知形成
?药物的分类
1.按来源分为______药物与______药物。
2.按使用严格程度分为______药和________药。
3.按作用分为抗酸药、解热镇痛药、合成抗菌药和抗生素等。
?药物的作用机理
1.有的药物是通过改变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而发挥药效,如抗酸药。
2.更多药物是通过药物分子与机体生物大分子的功能基团结合而发挥药效,其__________与生物活性密切相关。
天然
合成
处方
非处方
机体细胞周围的物理、化学环境
分子结构
?阿司匹林
1.阿司匹林的化学名称为____________,具有__________作用。
2.以水杨酸和乙酸酐为原料生产阿司匹林的化学方程式为
—————————————————————————————— 。
乙酰水杨酸
解热镇痛
3.不良反应:长期大量服用可能会导致胃痛、头痛、眩晕、恶心等不适症状。
?合理用药遵循原则及因素
1.原则:______、______、经济、适当等。
2.
药物在促进人类健康的同时,可能对机体产生与用药目的无关的有害作用,另外滥用药物的危害极大,应在医生和药师指导下合理用药。
?滥用药物危害
1.滥用安眠药、抗生素、兴奋剂对个人机体产生严重的影响。
2.吸毒对个人和社会带来极大危害。
安全
有效
1.有人认为西药是人工合成药,有毒,不能随便吃;中药是天然的,无毒,多吃少吃都没关系。你认为对吗?
提示:不管是中药还是西药,合成的还是天然的,都有毒。俗话说“是药三分毒”,要对症下药,按量服用,不可滥用。
2.抗酸药物具有抗酸作用的原因是什么?
提示:其有效成分能中和胃里过多的盐酸。
1.正误判断
(1)生活中食用的药物大多是天然药物。(  )
(2)小苏打片可以治疗胃病,主要是可以中和过多的胃酸,缓解胃部不适。(  )
(3)药物属于商品,患者可以在药店随意购买。(  )
(4)安眠药可以帮助睡眠,因此每当失眠时就可以服用安眠药。(  )
(5)青少年年龄还小,偶尔吸食一点毒品危害不大,教育一下就好。(  )
【答案】 (1)× (2)√ (3)× (4)× (5)×
2.阿司匹林是一种重要的合成药,其结构简式为 。以下关于阿司匹林的说法错误的是(  )
A.阿司匹林可以与NaOH发生中和反应
B.阿司匹林的分子结构中含有两种官能团
C.阿司匹林肠溶片包装盒上标记“OTC”,说明该药物必须凭医生的处方购买
D.长期大量服用阿司匹林可能会导致胃痛、眩晕、恶心等不适症状
【答案】 C
【解析】 A项,阿司匹林含有羧基,可以与NaOH发生中和反应;B项,阿司匹林的分子结构中含有羧基和酯基两种官能团;C项,阿司匹林肠溶片包装盒上标记“OTC”,“OTC”表示非处方药,说明该药物不需要凭医生的处方购买;D项,阿司匹林含有羧基,对胃有一定的刺激作用,因此长期大量服用阿司匹林可能会导致胃痛、眩晕、恶心等不适症状。
3.下列对用药的说法正确的是(  )
A.根据自己需要,就可以在药店购买抗菌药物
B.俗话说“是药三分毒”,所以任何药品都有可能引起不良反应
C.处方药用药后出现不良反应,说明医生处方有问题
D.药品使用说明中列举的不良反应越少的药越好
【答案】 B
【解析】 合理用药必须在医生、药师的指导下,A项错误;任何药都可能会出现不良反应,B项正确;不良反应与病人的体质也有关系,C项错误;不良反应与病人的体质也有关系,不能依据列举不良反应的多少判断药物的好坏,D项错误。
互动探究 能力提升
●情境创设
处方药(Rx) 非处方药(OTC)
疾病类型 病情较重、需要医生确诊 小伤病或解除症状:慢性病维持
疾病诊断者 医生 患者自我认识和辨别,自我选择
取药凭据 医生处方 不需处方
主要取药地点 医院药房、药店(凭处方) 药店(甲类);超市(乙类)
剂量 较大 较小,剂量有限定
服药天数 长,医嘱指导 短,有限定
●问题探究
1.合理使用药物要注意哪些问题?
提示:①合理使用药物要在医生、药师指导下,遵循安全、有效、经济、适当的原则用药;②不能滥用药物;③应避免药物依赖、远离毒品。
2.如何正确使用抗生素?
提示:①抗生素具有良好的抗菌作用,但同时也会使细菌产生抗药性,并且还会出现一些毒副作用;②抗生素诱发细菌产生抗体,这种抗体是可以传递的;③不能滥用抗生素。
药物是人类抵御疾病的重要武器之一。下列有关药物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胃得乐”(主要成分为碳酸镁)是一种抗胃酸药
B.鸦片、吗啡、海洛因等这些物质属于毒品
C.青霉素能抑制细菌细胞壁的生长,致使细菌因细胞破裂而死亡
D.“阿司匹林”是一种重要的抗生素
【答案】 D
题点1
认识药物的分类及作用机理
●题点例练
【解析】 碳酸镁能与盐酸反应,是抗酸药,A正确;鸦片、吗啡、海洛因属于毒品,B正确;青霉素是抗生素,能抑制细菌细胞壁的生长,致使细菌因细胞破裂而死亡,C正确;阿司匹林是解热镇痛药,不是抗生素,D错误。
1.关于阿司匹林在临床上的应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阿司匹林有解热镇痛的作用
B.服用阿司匹林后出现胃肠道反应是中毒的表现,应立即停药并静脉注射NaHCO3溶液
C.阿司匹林是非处方药,可以长期服用
D.阿司匹林有治疗癌症的功效
【答案】 A
【解析】 阿司匹林有解热镇痛的作用,是常用的治感冒药;服用过量的阿司匹林有不良反应:胃肠道反应和水杨酸反应等,停止用药即可缓解,无需注射NaHCO3溶液;阿司匹林不能长期服用;阿司匹林无治疗癌症的作用。
下列有关合理用药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对于标记“OTC”的药物,必须凭医生的处方购买
B.每日早、中、晚三次与每隔8小时一次,服药效果相同
C.阿司匹林用于解热镇痛,长期大量服用没有副作用
D.没有医生处方长期服用安眠药或镇定剂会损害人体健康
【答案】 D
题点2
合理使用药物
【解析】 标记“OTC”的药物是非处方药,可自行判断、购买和使用,故A错误;实际上,“一日三次”应该是指24小时内服用3次药品,如果服药没有特殊要求,应该在早、中、晚时段服用,每个时段间隔8小时。而早饭、中饭、晚饭间隔往往只有四五个小时,按吃饭时间服药,容易造成某些时段血液中药物浓度过高、某些时段又过低,不利于药品发挥最佳疗效,故B错误;药物一般都有一定的毒副作用,长期大量服用,会危害人体健康,故C错误;没有医生处方长期服用安眠药或镇定剂会损害人体健康,故D正确。
2.下图是一种抗生素药品说明书的部分内容,有关该药品的合理使用,说法正确的是(  )
A.该药品可以用于治疗呼吸道感染疾病
B.正常人可适当服用此类药物,增强抵抗力,预防感染
C.一个体重为10kg的幼儿,一日用药量不要超过500mg
D.此药品应放入冰箱中保存
【答案】 A
名称:阿莫西林胶囊
适应症:适用于敏感菌所致的呼吸道感染、泌尿生殖道感染、皮肤软组织感染等,用法用量:口服,成人一次0.5 g,小儿一日剂量按体重20~40 mg·kg-1
贮存:遮光、密封(10~30 ℃)保存
有效期:24个月
【解析】 由说明书可见,此药品可以用于治疗呼吸道感染疾病,故A正确;该药为抗生素药类,为处方药,必须在医生的指导下合理、适量服用,不是越多越好,故B错误;据说明书可知,该药品的用法用量是小儿一日剂量按体重每千克20~40mg,所以一个体重为10kg的幼儿一日用药量不得超过40mg×10=400mg,故C错误;据说明书可知,此药品保存只需密封、遮光、温度10~30℃,无需放入冰箱,故D错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