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省德州市夏津县双语中学2015-2016学年八年级下学期第二次月考语文试题

文档属性

名称 山东省德州市夏津县双语中学2015-2016学年八年级下学期第二次月考语文试题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21.9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鲁教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16-06-04 07:42:47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八年级第二次月考语文试卷(满分70分)
一、语文知识积累和运用(29分)
1.下列加点字注音全部正确的一项是(2分)( )
A、媲美(pǐ) 干涸(gù) 挑衅(xǐn) B、萧瑟(sè) 裸露(luǒ) 狩猎(shòu)
C、咫尺(zhǐ) 哂笑(xī) 牟取(móu)D、吞噬(shǐ) 窥探(kuī) 缄默(xiān)
2. 下面各组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2分)( )
A、沧海桑田 莫衷一是 胸有成竹 肖遥法外
B、无与轮比 不容置疑 任劳任怨 目空一切
C、美味佳肴 深不可测 绞尽脑汁 处心积虑
D、相形见拙 相辅相成 鼠目寸光 沾沾自喜
3.请选出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运用有误的一句(2分)( )
A.人类的智慧与大自然的智慧相比实在是相形见绌。
B.如果一只主叫雀对着暖流歌唱起春天来,却发现自己搞错了,它还可以纠正自己的错误。
C.他坐着船饶有兴趣地在水面上转了几圈,他站在船头四下鸟瞰,感叹这里的美景。
D.它们逢山过山,遇水涉水,前赴后继,沿着一条笔直的路线奋勇前进。
4.请选出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句(2分)( )
A.如果宇宙没有生命,怎么不会从中开出灿烂的生命之花?
B.由此可见,导致它们大迁徙的原因决不是因为饥荒,而是另有他图。
C.每个人都显示出一副极其渊博、无所不知,镇定自若地朝洞里张望着。
D.科学技术就像一把双刃剑,它在给我们带来福音的同时,也创造了一些利益。
5.请选出下列句子说法有误的一项(2分)( )
A.《旅鼠之谜》以北极旅鼠的大量繁殖和怪诞行为给人类提出了警告。
B.《罗布泊,消逝的仙湖》反映了人类滥用自然资源对生态环境造成了严重破坏的现象。
C.《喂——出来》以真实而又引人深思的故事警示了世人必须正视城市环境污染问题。
D.《大雁归来》涉及了人与动物的关系,蕴含了作者希望人类保护野生动物的情感。
6. 古诗文默写(10分)
(1)但愿人长久, 。(2) , 松柏有本性。
(3)念天地之悠悠, 。(4) ,坐看云起时。
(5) ,草色遥看近却无。
(6)俱怀逸兴壮思飞, 。
(7)刘禹锡的诗句“ , ”蕴涵了新事物必将取代旧事物的哲理。
(8)《过零丁洋》一诗中表现诗人的民族气节和舍生取义的生死观的句子是:
, 。
7.名著阅读(4分)
(1)罗曼罗兰在他的《 》中,叙述了贝多芬、米开朗琪罗和
(填人名)苦难和坎坷的一生,赞美了他们的高尚品格和顽强奋斗的精神。
(2)《海底两万里》中尼摩船长的潜水艇从太平洋出发,途经澳大利亚珊瑚海,在游历了印度洋、 _______ 、 ________ 等海域后到达南极。
8.校团委会将要组织一次“保护母亲河”活动,请按要求完成下面任务。(5分)
请根据某志愿者出示的“母亲河”调查表的数据和说明作出结论,并提出至少两点
建议。
时间
30年前
20年前
10年前
近年
取水情况
90%
40%
20%
5%
河道状况
河水清澈,可洗澡洗衣
水混,还可洗衣浇菜
变混,尚可灌田,垃圾四处可见
又浊又臭,垃圾堆放,苍蝇乱飞
(1)结论:(3分)
(2)建议:(2分)
二、古诗文阅读(28分)
(一)诗歌鉴赏(4分) 浣溪沙【宋】苏轼
细雨斜风作晓寒,淡烟疏柳媚晴滩。入准清洛渐漫漫。
雪沫乳花浮午盏,蓼茸蒿笋试春盘。人间有味是清欢。
【注释】①雪沫乳花:形容煎茶时上浮的白泡。②午盏:午茶。③蓼(liǎo)茸:
菜嫩芽。④春盘:旧俗,立春时用蔬菜水果、糕饼等装盘馈赠亲友。
9.上阕中, 和 两种景物增添了晴天河滩的妩媚。(2分)
10.“人间有味是清欢”一句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情感?(2分)
(二)课内文言文阅读(16分)
①从小丘西行百二十步,隔篁竹,闻水声,如鸣佩环,心乐之。伐竹取道,下见小潭,水尤清冽。全石以为底,近岸,卷石底以出,为坻,为屿,为嵁,为岩。青树翠蔓,蒙络摇缀,参差披拂。
②潭中鱼可百许头,皆若空游无所依。日光下澈,影布石上,佁然不动,俶尔远逝,往来翕忽。似与游者相乐。
③潭西南而望,斗折蛇行,明灭可见。其岸势犬牙差互,不可知其源。
④从潭上,四面竹树环合,寂寥无人,凄神寒骨,悄怆幽邃。以其境过清,不可久居,乃记之而去。
⑤同游者:吴武陵,龚古,余弟宗玄。隶而从者,崔氏二小生:曰恕己,曰奉壹。
11.解释下列加点的词。(4分)
(1)水尤清冽(    ) (2)潭中鱼可百许头(    )
(3)俶尔远逝(    ) (4)犬牙差互(    )
12.翻译下列句子。(4分)
(1)卷石以为底,近岸,卷砥以出。(2分)
                                      
(2)日光下澈,影布石上,佁然不动。(2分)
                                      
13.第①段中发现小石潭的过程采用了         的写法。(2分)
14.第②段中描写游鱼,动静结合。“           ”句写出了鱼在水中的静态,“                    ”句写出了鱼在水中的动态。(2分)
15、本文融情于景,情景交融,表明作者感情的句子有哪些?(2分)
                                      
16.作者对小石潭的整体感受是                 。(2分)
(三)课外文言文阅读。(8分)
宋昭公出亡,至于鄙①,喟然叹曰:“吾知所以亡矣。吾朝臣千人,发政举事②,无不曰:‘吾君圣者!’侍御③数百人,被服以立,无不曰:‘吾君丽者!’内外不闻吾过,是以至此!”由宋君观之,人君之所以离国家失社稷者,谄谀④者众也。故宋昭公亡而能悟,卒得反国。(选自《新序》)
【注解】①鄙,边境。②发政举事:施政办事。③侍御:侍从妃子。④谄谀:奉承拍马。
17.下列加点词义解释错误的一项是( )(3分)
A. 宋昭公出亡(死亡) B.被服以立(通“披”,穿)
C.是以至此(因此) D.卒得反国(终于)
18. 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句子。(3分)
人君之所以离国家失社稷者,谄谀者众也。
19.说说文中的宋昭公为什么会丧国。(2分)
三、现代文阅读(13分) 瓷片开花
买回两件瓷器,钧瓷,一个玉壶春瓶,一块开运石。玉壶春纯鸭青色,瓷质细腻,晶莹透亮,如月夜晴空。开运石斑斓瑰丽,红蓝紫三色似行云流水,釉色行迹处,又分明一幅山水画,恍觉暮沉霞飞,秋山无重数。   “家有万贯不如钧瓷一片,知道钧瓷为什么名贵吗?”他端详着玉壶春,忽然抬眼,盯着我问。   我摇头。   “钧瓷没有重样的,”他说,“入窑一色,出窑万彩。世上唯一的东西,能不珍贵吗?这可爱的东西原是山间的瓷土,成型后,入窑,窑变出各种神韵,本来已是炉火纯青,但它仍在不停地开片。”   “什么是开片?”我问。   “看到这玉壶春上的冰裂纹没有?”他指着上面细细的,像须根一样交错的纹路说,“你看着是裂纹,一摸,却是光滑的。这裂纹,使瓷‘活’起来了,是瓷的毛细血管,是鲜活的生命。它在不停地‘开片’,就是说,它的纹路,在悄悄地发生着变化,一点点细化。开片时,有很轻微的声音发出,你听!”   他把瓶放在我耳边。   “没有声音啊。”我说。   他把瓶放在自己耳边,听了听,很遗憾地说:“现在太吵了,自然是听不见。在夜深人静,心如止水时,把钧瓷放在耳边,会有轻微的声音,如铃似琴,像一朵花开。现在的人都很浮躁,能听到这些声音的人极少,但是,它的确一刻不停地在开片—不管你知不知道。”   我讶然:“这么说,这瓷,真成了有生命的东西了!它不停地开片,今天的它,跟昨天,已有了微妙的变化?”   “是的!”他说,“一件钧瓷,开片的生命是六十年……六十年的坚持,瓷花一片片细化,玲珑,也是它最值钱的时候。”   我抚摸着这两件瓷器,心想怎么会?怎么会呢?开片,更像是一种传说,或者说,像一种禅语。我问:“你干这行应该没有几年吧,看你很年轻?”   他说:“是的,但我家,已烧了好多年的瓷,往上追溯,我爷爷的爷爷,都是干这行的。‘文革’期间,我的爷爷,曾为保护一件瓷器,差点儿被活埋。爷爷后来逃到一个偏远的山沟里,荒无人烟,有风的夜里,能听到野狼的长嚎。”   他爷爷是著名的烧瓷专家,最擅长的,是做超大的瓷器。陶瓷界有句话,叫“一寸高一寸险”,过大的瓷器,如果考虑不周全,在烧时会炸开裂釉,一下子变次品、废品。   他爷爷在山里,不停地研究他的瓷器,他的目标,是做一个三米高的净瓶。为做这个净瓶,他爷爷付出了全部的精力,挑战自己的极限。他爷爷在山里住了八年,头发眉毛都白了,腰也弯成了一张弓,谁也不知道他这些年究竟鼓捣出了什么。   有一年,省里需要做一个两米八的瓷瓶,招了半个月的标,也没有人敢应声。这时候,不知是谁,举荐了他爷爷。   他爷爷出山那年,已近八十岁高龄了,枯瘦得浆汁欲尽,脸上的皱纹,像瓷瓶上的冰裂纹。   领导问:“你有信心做这个瓶吗?”他爷爷“喀喀”地一阵猛咳,说:“还行吧,我试试,给我半年时间。”   他爷爷果然没有让人失望。那个瓶子,完成了它的使命,如今,被收藏在国家瓷器陈列馆,谁见了都赞不绝口,你有机会可以去看看。   我问:“爷爷身体还好吧?”   “爷爷做完那件瓷器,不到两个月就过世了,那件瓷器,让爷爷所有的精力和才华,在一瞬间绽放,那是六十年的积蓄啊。”   不过,他爷爷是笑着走的,手握他的作品—一个六寸高的玉壶春瓶。他很满意自己的人生。   在我们周围,还有多少人,就像这些钧瓷一样,几十年不停地开片,开片,不懈地努力着,细化着自己的人生,不论是在最辉煌,还是在最寂寞的时候?
题目“瓷花开片”在文中的作用是什么?(3分)
第(17)节画线句运用了什么描写手法?有什么作用?(3分)
第(6)节中,“这裂纹,使瓷‘活’起来了,是瓷的毛细血管,是鲜活的生命。”谈谈你对这句话的理解(3分)
23、文末说,还有许多人“就像这些钧瓷一样,几十年不停地开片,开片,不懈地努力着,细化着自己的人生,不论是在最辉煌,还是在最寂寞的时候。”请列举一个事例,并做简要分析。(4分)


八年级语文第二次月考答案
1B 2C 3C 4B 5C
6、(1)千里共婵娟 (2)岂不罹凝寒(3)独怆然而涕下 (4)行到水穷处 (5)天街小雨润如酥(6)欲上青天览明月(7) 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8)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7、(1)名人传 列夫·托尔斯泰 (2)红海(阿拉伯海) 地中海 大西洋(写出其中两个即可)
8、(1)示例:三十年来,“母亲河”取水量降至低点,河水污染日趋严重,周围环境日趋恶劣。
(2)示例:必须旧决心整治污染源,关停大量的排污企业,设置定点垃圾场,统一清理等。
9、烟(淡烟)、柳(疏柳)
10、表达了作者欣赏美景的喜悦,品茶尝鲜的舒畅,远离世俗干扰的闲适。(意思接近即可)
①格外②大约③忽然④像狗的牙齿一样  
略  
移步换景 
日光下澈,影布石上,怡然不动; 俶尔远逝,往来翕忽  
心乐之,似与游者相乐;  凄神寒骨,悄怆幽邃 
凄神寒骨,悄怆幽邃 或幽深冷寂,孤凄悲凉 
17.A
18.作为国君离开自己的国家失去社稷的原因,是因为奉承说好话的人多了。
19.因为有太多的人奉承而受蒙蔽。
译文:宋昭公出外逃亡,到达了邻国,感慨说道:“我知道亡国的原因了。我朝做官的千把人,干政事的时候,没有一个不说:‘我们君主圣明!’侍者卫士数百人,披着衣服站立,没有一个不说:‘我们君王长得美!’朝内朝外都听不到说我的过错,因此到了这个地步!”在宋君看来,做君王的之所以离开国家失掉社稷,是因为说谄媚话的人太多。所以宋昭公亡了国但是能够醒悟,最后得以重振国家。
20、结构上:瓷花开片是全文的线索,贯穿全文内容;内容上:象征人们在自己的人生中不懈的努力,坚持追求,细化自己的人生,使自己的人生绽放出如瓷花般精美的辉煌成就。
21、外貌;以外表的枯瘦、干瘪、皱裂反衬他内心的执著、富有、细腻。
22、这句话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形象写出钧瓷就象人一样是富有生命力的,它在不停地开片,每时每刻都在悄悄地发生着变化,产生新的裂纹。
23、.略。要点:(1)列举能甘于寂寞,努力钻研,并最终取得优异成绩的人,(2)语言流畅,分析得当。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