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第四单元 《可爱动物》主题阅读
【语文要素】
语文要素:体会作家是如何表达对动物的感情的。
【阅读要素方法点拨】
技法 突破点 解答示例
技法一:了解文章写出了动物怎样的特点。 1.抓住具体事例,
感受动物的特点。 《猫》中,“它们在花盆里摔跤,抱着花枝打秋千,所过之处枝折花落”,从这样的描写中,可以看出小猫十分淘气的特点。
2.从作者的感情变
化线索中,了解动
物的特点。 《母鸡》中,作者以“我”对母鸡由厌恶变为崇敬的感情变化为线索,描写了“我”在不同时间观察到的母鸡的特点。
技法二:体会作家如何表达对动物的感情。 1.结合文章描写具
体事例的语句,体
会作家是如何表达
感情的。 《猫》中,“在你写作的时候,跳上桌来,在稿纸上踩印几朵小梅花”,本来是脏脚印,作者却说成小梅花,可见作者有多么喜欢这只顽皮的猫。
2.从明贬实褒的表
达方式中去体会作
家的思想感情。 《白鹅》中,有不少含有贬义的词语,如“不胜其烦”“架子十足”等,这是明贬实褒的写法。鹅的“缺点”其实正是作者所要赞美的优点,比如叫声高做可以看家护院,步态高傲是从容 自信等等,这样用反语来写,洋溢着作者对白鹅的喜爱之情。
3.从多种修辞手法
的语言运用中去体
会作家的思想感
情。 《白鹅》中,作者用鸭的“局促不安”显出白鹅大模大样的大 家风范,用“京剧里的净角出场”来比喻白鹅步调的从容,表达了作者对白鹅的喜爱之情。
【语文要素解题技巧】
典型问题 答题模板
作者列举了哪些事例来表达对……(动物)的
情感? 作者列举了(1)……(2)……(3)……这 几个事例来表达对……(动物)的……之情
“……”一句中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
一词,写出了作者对……(动物)怎样的感情? 作者运用……的修辞手法/“……”一词,把……(动物)的……表现出来,写出了作者
对……(动物)的……(喜爱等)之情。
【精选阅读】
1.对比阅读。
(一)猫(节选)
猫的性格实在有些古怪。
说它老实吧,它的确有时候很乖。它会找个暖和的地方,成天睡大觉,无忧无虑,什么事也不过问。可是,它决定要出去玩玩,就会出走一天一夜,任凭谁怎么呼唤,它也不肯回来。说它贪玩吧,的确是啊,要不怎么会一天一夜不回家呢?可是,它听到老鼠的一点儿响动,又是多么尽职。它屏息凝视,一连就是几个钟头,非把老鼠等出来不可!
(二)猫(节选)
周而复
它一身的白毛像雪似的,中间夹着数块墨色的细毛,黑白相间,白的显得越白,而黑的越发显得黑了。脸一半白,一半黑,两颗小电灯泡似的眼睛在脸中间闪啊闪,见我低下头看它,它也一个劲地盯着我。一条全黑的尾巴躺在地上,悠然自得地摇摆着。嘴张得很大,露出几颗嫩白的小齿,咪咪地叫着,那几根细鱼骨头似的白胡须,傲傲地动着。
(1)用“ ”画出选文(一)的中心句。这段话围绕中心句主要讲了三层意思:
①猫有时特别老实;
② 猫有时特别贪玩 ;
③ 猫有时又非常尽职 。
(2)读一读选文(一),照样子用加点的字词写一段话。
(3)“猫的性格实在有些古怪。”从字面上看,作者好像 并不喜欢猫 ,实际上文章的字里行间都流露出对猫 深深的喜爱之情 。
(4)两位作家为什么能将猫写得如此逼真?下列分析有误的一项是 A
A.作者对猫充满了好奇,想更多地了解猫古怪的性格。
B.作者热爱生活,对猫进行了长期、细致的观察。
C.作者抓住了猫的特点。
【分析】语段(一)选自老舍的作品《猫》。选段主要写了猫老实、贪玩、尽职的性格特点,表达了作者对猫的喜爱之情。
语段(二)主要从外形、动作、神态方面对猫进行描写,写出了猫的可爱。
【解答】(1)考查找中心句、概括段意或层意。中心句是能够概括段落主要内容的句子。在选文(一)中,第一句“猫的性格实在有些古怪。”概括了猫的性格特点,是中心句。围绕这个中心句,后面分别阐述了猫的三种表现,一是老实,二是贪玩,三是尽职。故:画出的中心句为:猫的性格实在有些古怪。层意:①猫有时特别老实;②猫有时特别贪玩;③猫有时又非常尽职。
(2)考查句子仿写。选文(一)中使用了“说……吧,可是……”这样的句式来表现猫性格的矛盾之处。我们在写的时候也要仿照这种句式,先提出一个观点,然后用转折词引出相反的情况。示例:弟弟的行为实在有些调皮。说他听话吧,他的确有时候很乖。他会安静地坐在那里,看半天的绘本,一声不吭,安安静静。可是,他一旦玩起来,就像个小疯子,满屋子乱跑乱跳,任凭谁怎么劝说,他也不肯停下来。
(3)考查内容的理解与概括。从“猫的性格实在有些古怪。”这句话的字面看,“古怪”似乎是一种不太好的形容,但从全文来看,作者详细地描写猫的各种行为,字里行间都能感受到作者对猫的喜爱。故为:从字面上看,作者好像并不喜欢猫,实际上文章的字里行间都流露出对猫深深的喜爱之情。
(4)考查对语段的阅读理解。A选项中说作者对猫充满好奇想更多了解猫古怪的性格,并不能直接解释为什么能将猫写得如此逼真。B选项,作者热爱生活并对猫进行长期细致的观察,这样就能准确地描写猫的各种特点,使猫的形象逼真。C选项,抓住猫的特点进行描写也是能将猫写得逼真的重要原因。故分析有误的一项是A。
故答案为:
(1)猫的性格实在有些古怪。
②猫有时特别贪玩;
③猫有时又非常尽职。
(2)弟弟的行为实在有些调皮。说他听话吧,他的确有时候很乖。他会安静地坐在那里,看半天的绘本,一声不吭,安安静静。可是,他一旦玩起来,就像个小疯子,满屋子乱跑乱跳,任凭谁怎么劝说,他也不肯停下来。
(3)并不喜欢猫 深深的喜爱之情;
(4)A。
2.阅读下面的短文,完成练习。
老猫(节选)
季羡林
①我养的第一只猫,就是老猫虎子。
②它并没有什么特点,只是一只最平常的狸猫。但是异于常猫的地方也有,它有两只炯炯有神的眼睛,两眼一睁,还真虎虎有生气,因此给它起名叫虎子。它的脾气也确实暴烈如虎。它从来不怕任何人。谁要想打它,它从不回避,而是向前进攻,声色俱厉。得罪过它的人,它永世不忘。我的外孙打过它一次,从此结仇。只要他到我家来,隔着玻璃窗子,一见人影,它就做好准备,向前进攻,爪牙并举,吼声震耳。有一次,一位老同志来看我,他显然是非常喜欢猫的。一见虎子,嘴里连声说着:“我身上有猫味,猫不会咬我的。”他伸手想去抚摩它,可万万没有想到,我们虎子回头就是一口。
③但是,除了暴烈咬人以外,虎子还有另外一面,这就是温柔敦厚的一面。
④虎子来我们家以后的第三年,我又要了一只小猫。我们家人管这只猫叫洋猫,起名咪咪。虎子和咪咪并没有血缘关系。但是,不知道是什么原因,一进门,虎子就把咪咪看作是自己的亲生女儿。它自己本来没有什么奶,却坚决要给咪咪喂奶。我在吃饭的时候,有时丢点儿鸡骨头、鱼刺,但是,虎子却只蹲在旁边,从来不同它争食。有时还“喵噢”两声,好像是在说:“吃吧,孩子!”有时候,不管是春夏还是秋冬,虎子会从西边的小山上逮一些小动物,蹲在家门口,嘴里发出一种怪声。屋里的咪咪,不管是睡还是醒,耸耳一听,立即跑到门后,吃“母亲”带来的佳肴,大快朵颐。我们家人看到这样“母子”亲爱的情景,都由衷地感动,一致把虎子称作“义猫”。
(有删改)
(1)从短文中哪些句子可以看出虎子的性格“暴烈如虎”?用“ ”画出来。
(2)短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是对虎子的 动作 描写,突出了虎子 性格暴烈 的特点。
(3)第④段中,作者围绕虎子疼爱咪咪写了三件小事,请你用简洁的语言概括出来。
①给咪咪喂奶;②从不和咪咪挣食;③逮小动物给咪咪吃。
(4)短文先写虎子暴烈咬人,后写虎子 温柔敦厚 ,从中我们可以体会到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从中我们可以体会到作者对虎子的喜爱之情。
【分析】这篇短文讲了老猫虎子的外形和脾气,表达了“我”对老猫虎子的喜爱之情,对小动物的喜爱之情。
【解答】(1)考查了内容理解。结合“它从来不怕任何人。谁要想打它,它从不回避,而是向前进攻,声色俱厉。得罪过它的人,它永世不忘。”可知答案。
(2)考查了描写手法、形象分析。“只要他到我家来,隔着玻璃窗子,一见人影,它就做好准备,向前进攻,爪牙并举,吼声震耳”从“进攻、举”看出是动作描写,突出了虎子“性格暴烈”的特点。
(3)考查了内容概括。结合“它自己本来没有什么奶,却坚决要给咪咪喂奶”可概括为:给咪咪喂奶;“我在吃饭的时候,有时丢点儿鸡骨头、鱼刺,但是,虎子却只蹲在旁边,从来不同它争食。”可概括为:从不和咪咪挣食;“有时候,不管是春夏还是秋冬,虎子会从西边的小山上逮一些小动物,蹲在家门口,嘴里发出一种怪声。屋里的咪咪,不管是睡还是醒,耸耳一听,立即跑到门后,吃“母亲”带来的佳肴,大快朵颐。”可概括为:逮小动物给咪咪吃。
(4)考查了体会思想感情。结合“但是,除了暴烈咬人以外,虎子还有另外一面,这就是温柔敦厚的一面。”可知短文先写虎子暴烈咬人,后写虎子温柔敦厚,从中我们可以体会到作者对虎子的喜爱之情。
故答案为:
(1)它从来不怕任何人。谁要想打它,它从不回避,而是向前进攻,声色俱厉。得罪过它的人,它永世不忘。
(2)动作 性格暴烈;
(3)①给咪咪喂奶;②从不和咪咪挣食;③逮小动物给咪咪吃。
(4)温柔敦厚 从中我们可以体会到作者对虎子的喜爱之情。
3.
多变的狐狸
很久以前,“森林学校”里有两个学生:野兔和狐狸。野兔学习很认真,他总是准确地回答老师提出的问题,狐狸的学习稍差些。所以,它一见到野兔,就很客气地打招呼,问一声好。野兔也总是以礼相答。
过了几天,野兔由于生病,学习成绩下降了,落到了狐狸后面。病好后,他就背上书包去上学。路上,他遇到了狐狸。
“狐狸同学,你好哇!”野兔先向狐狸打了一个招呼。狐狸好像没听见,仍旧向前走。
怎么了 狐狸 你不认识我了吗 野兔跟上去问 接着说 我是你的同学野兔呀
“谁知道你是哪里的一只野兔子,竟敢和我称同学。哼,走开!”狐狸不屑一顾地回答。
野兔感到很委屈,他一声不响地来到学校,开始努力学习起来。又过了几天,野兔的成绩又名列前茅了。这天放学后,野兔又遇到了狐狸。
“啊,野兔,你好呀,我是你的好同学狐狸”,狐狸毕恭毕敬地站在一旁,亲热地说。
但是,野兔走开了,他不愿再和多变的狐狸交朋友了。
(1)给文中加点的字选择读音。
“落”字应选择读音 luò ①luò ②là ③lào ④luō
“背”字应选择读音 bēi ①bèi ②bēi
(2)给画“ ”的段落加标点。
(3)用“‖”线把短文分成四段,并写出三、四段的段意。
第三段: 是狐狸因野兔有病学习成绩下降,就不认野兔是同学。
第四段: 写野兔成绩又名列前茅了,狐狸见了主动热情地打招呼,然而野兔却不理他了。
(4)文中狐狸是“多变的”,但是引起它多变的原因是什么?
【分析】这篇寓言故事描写了一只见风使舵,性格多变的狐狸最终得不到真正的友谊。
【解答】(1)考查了汉字读音。①“落”读luò时意思是遗留在后面;读lào时用于一些口语词,如“落枕”“落炕”等。 读là时意思是丢下,遗漏。根据词义应选
“luò”。
②“背”读bèi时意思是人体后面从肩到腰的部分;读bēi时人用背驮东西,引申为负担。根据词义应选“bēi”。
(2)考查了标点符号的运用。表示疑问语气时用问号;表示强烈语气时用感叹号;引语在提示语的前面和后面。即提示语在两个引语的中间,提示语后面用逗号。
即:“怎么了?狐狸,你不认识我了吗?”野兔跟上去问,接着说:“我是你的同学野兔呀!”
(3)考查了如何分段以及归纳段意。熟读文章内容,想一想每个自然段的主要意思;把一些内容相同或关系密切的自然段并在一起,成为一个段落。
即:第一段:(1);交代了故事的主人公;
第二段:(2)交代故事的起因。
第三段:(3﹣8)是狐狸因野兔有病学习成绩下降,就不认野兔是同学。
第四段:(9﹣11)写野兔成绩又名列前茅了,狐狸见了主动热情地打招呼,然而野兔却不理他了。
(4)考查了文章内容的理解。从“过了几天,野兔由于生病,学习成绩下降了”“又过了几天,野兔的成绩又名列前茅了。这天放学后,野兔又遇到了狐狸”可知,引起狐狸多变的原因是野兔的学习成绩比自己好,他就热情招呼,学习成绩比自己差,他就不屑一顾。
故答案为:
(1)①luò; ②bēi。
(2)“怎么了?狐狸,你不认识我了吗?”野兔跟上去问,接着说:“我是你的同学野兔呀!”
(3)第一段:(1);
第二段:(2);
第三段:(3﹣8)是狐狸因野兔有病学习成绩下降,就不认野兔是同学。
第四段:(9﹣11)写野兔成绩又名列前茅了,狐狸见了主动热情地打招呼,然而野兔却不理他了。
(4)引起狐狸多变的原因是野兔的学习成绩比自己好,他就热情招呼,
学习成绩比自己差,他就不屑一顾。
4.
大母鸡
我酷爱养鸡,家里养了六只母鸡,其中一只大母鸡又大又肥,全身披着黄羽毛,头上有一顶红色的小冠子,真神气。
大母鸡吃食刁蛮又霸道。有一次,我拿了一把米来喂它们,大母鸡首先在我面前“咕咕”地叫,好像在对我说:“小主人,快来喂我吧!真把我饿死了。”我对它说:“就你贪吃!”我把米放进食槽里,大母鸡就张开它的大翅膀扑向食槽,还专门挑大颗的米吃,其他的母鸡饿得“咕咕”直叫,只好吃它刨出来的碎米,有一只黄母鸡不服气,就悄悄地来到食槽,和大母鸡抢着吃,刚抢一口,头部就被大母鸡狠狠地啄了一下,吓得那只黄母鸡赶紧躲到一边去了。其他母鸡再也不敢抢食槽里的食了,只得乖乖地吃大母鸡刨出来的碎米。
大母鸡还喜欢打盹。它打盹时还很讲究,先用爪子“唰唰”地在地上扒个坑,然后就蹲下来眯上眼睛,把头插进它那大翅膀下一动也不动,你走过去,它也不怕,还是打自己的盹。
我们全家人都喜欢这只大母鸡,因为它每天下一个蛋,比其他母鸡下得多。它下蛋时先吃得饱饱的,然后就安安稳稳地卧在窝里,忽然它浑身哆嗦起来,顿时羽毛竖立,样子忐忑不安,不一会儿,它就站起来。我走近一看,鸡窝里已经有一个蛋了,一拿起来,热乎乎的,我把蛋取走后,赶紧抓一把米喂它。大母鸡一边吃一边“咯咯”地叫,好像在说:“我下蛋了!我下蛋了!”
(1)文中的“咕咕”“喇璃”“咯咯”的双引号有什么作用? ①
①表示直接引用
②表示特定称谓
③表示讽刺和否定
④表示特殊含义
(2)文中画线句子是对母鸡的 外貌 描写。
(3)用“____”画出第2自然段的中心句。
(4)这篇文章从大母鸡的 吃食 、 打盹 、 下蛋 三个方面,介绍了它的生活习性,表达了作者对大母鸡的 喜爱 之情。
【分析】这篇文章从大母鸡的吃食、打盹、下蛋三个方面,介绍了它的生活习性,表达了作者对大母鸡的喜爱之情。
【解答】(1)考查引号的作用。文中的“咕咕”“喇璃”“咯咯”是代表老母鸡,所以双引号是直接引用。
(2)考查描写方法。“又大又肥,全身披着黄羽毛,头上有一顶红色的小冠子,真神气”是母鸡的外形,所以是对母鸡外貌的描写。
(3)考查段落中心句。通读第2段可知,第2段是围绕“大母鸡吃食刁蛮又霸道”来写的,所以此句为第2段的中心句。
(4)考查文章主旨。文章通过对大母鸡的吃食、打盹、下蛋三个方面,介绍了它的生活习性,表达了作者对大母鸡的喜爱之情。
故答案为:
(1)①;
(2)外貌;
(3)大母鸡吃食刁蛮又霸道。
(4)吃食 打盹 下蛋 喜爱。
5.课外阅读。
白公鹅(节选)
[俄]叶 诺索夫
要是可以把军衔授给禽类的话,这只白公鹅理当荣膺海军上将衔了。它板正的姿势啦,步态啦,和别的公鹅攀谈时的腔调啦,全是海军上将的派头。
它走起路来慢条斯理,仔细掂量着每一步。落步之前,它总要先把脚掌往上抬抬,再合上掌蹼,就像收起张开的扇面一样;然后摆一会儿这个姿势,再不慌不忙地把脚掌放到地上。通过车辙凌乱而泥泞的路时,它也那么有办法,身上的任何一根细翎都不沾上一点儿污泥。就是狗在身后追赶,这只鹅也决不举步奔跑。它总是高傲地、一动不动地挺着长长的脖子,好像头上顶着一罐水。
当白鹅在浅水滩里挺直身子、扇动起两只长长的有力的翅膀时,水面上便泛起层层涟漪(lián yī),岸边的芦苇也会沙沙作响。
…………
可最糟糕的是,白鹅把我下了鱼饵的一片水面,也划为自己的地盘。我们为这片水面打了好长时间的官司,它根本没把我放在眼里。有时它率领一伙公鹅横成一排,直奔鱼竿,而且还要赖在那里;有时它们在河对岸洗澡,大声叫唤,拍打翅膀,互相嬉戏。要不,它就与邻近的鹅群来上一场厮打,弄得满河里漂浮着撕咬下来的乱羽。如果赶上这么一场用以耀武扬威的乱子,你就甭想有鱼咬钩了。
(1)选文的第一自然段运用了 比喻 (比喻/夸张)的修辞方法,这样写让我们感受到 B 。
A.作者对白公鹅的厌恶之情
B.作者对白公鹅的欣赏和喜爱之情
C.白公鹅装腔作势
(2)最能表现白公鹅走路特点的词语是 C 。
A.大模大样 B.昂首挺胸 C.慢条斯理
(3)选文中的白公鹅做了哪些事?画“√”。
占地盘 √ 赶走猎人 × 招呼人类 ×
洗澡呼唤 √ 与鹅群厮打 √ 咽鱼饵 ×
(4)文中画线句子中的“耀武扬威”是一个贬义词,请联系上文谈谈你对这句话的理解。
这句话说白公鹅“耀武扬威”是明贬实褒,表达了作者对白公鹅的喜爱之情。
【分析】语段选自《白公鹅》,作者在这篇课文中描写了一只白公鹅的所作所为,表现了鹅的海军上将派头,课文是从白公鹅走路的姿态和平时的活动两方面写的。写鹅走路的姿态,突出了“慢条斯理”的特点;写鹅的活动,突出了“无忧无虑、自由自在”的特点。
【解答】(1)考查了对选文的第一自然段修辞方法的掌握。短文第一自然段“要是可以把军衔授给禽类的话,这只白公鹅理当荣膺海军上将衔了”这句话把白公鹅比作禽类的“海军上将”,这是比喻的修辞手法;“它板正的姿势啦,步态啦,和别的公鹅攀谈时的腔调啦,全是海军上将的派头。”这句话把白公鹅走路的姿势、步态比作“海军上将的派头”,再一次运用比喻的修辞手法,这样写让我们感受到作者对白公鹅的欣赏和喜爱之情。故选B。
(2)考查了对选文内容的掌握情况。短文第二自然段主要描写了白公鹅走路的样子。作者先总写“它走起路来慢条斯理,仔细掂量着每一步。”然后详细描写了白公鹅是怎样慢条斯理的走路的。“慢条斯理”指说话做事有条有理,不慌不忙。在短文中,作者用“慢条斯理”这个词语写出了白公鹅走路不慌不忙的特点。
(3)考查了对选文内容的掌握情况。选文第四自然段通过具体事例写出了将河椐为己有,显得霸气十足的样子。作者写了白公鹅霸气十足,“把我下了鱼饵的一片水面,也划为自己的地盘”,“有时它们在河对岸洗澡,大声叫唤,拍打翅膀,互相嬉戏”,“要不,它就与邻近的鹅群来上一场厮打,弄得满河里漂浮着撕咬下来的乱羽。”通过这些具体事例让读者感受到白公鹅在河中引人注目,过得无忧无虑的样子。
(4)考查了对选文中重点词语的掌握情况。文中画线句子“如果赶上这么一场用以耀武扬威的乱子,你就甭想有鱼咬钩了。”这句话中作者用“耀武扬威”这个词语把白公鹅霸气十足的特点描写出来了。“耀武扬威”原指炫耀武力,显示威风,是贬义词。在这句话中作者用“耀武扬威”来形态白公鹅,这是明贬实褒,表达了作者对白公鹅的喜爱之情。
故答案为:
(1)比喻 B;
(2)C;
(3)占地盘√;洗澡呼唤√;与鹅群厮打√;
(4)这句话说白公鹅“耀武扬威”是明贬实褒,表达了作者对白公鹅的喜爱之情。
6.课外阅读。
燕子
我们家养了一只小黄燕,黄色的羽毛,黑而小的眼睛,尖尖的嘴。起初我对它并不在意,总觉得它有它的世界,我有我的天地。只是当爷爷奶奶给它喂食的时候,偶尔看它两眼,因为我有好多事要做,才懒得管它呢!
后来不知什么原因,爷爷奶奶总是叫我去给小黄燕喂食。开始我很是不耐烦,但经过一个多星期对小黄燕的喂养,我觉得在它身上好像多了些什么似的。不知不觉地,我开始注意它,观察它了。
黄燕除了吃小米外,特别爱吃菜叶,而且动作很敏捷,吃饱后,总是很悠闲地用乖巧的小嘴梳理自己的羽毛。原来它也是那么爱整洁。我不由自主地看了一下自己的身上,觉得有些惭愧,怪不得家里人总是叫我注意清洁卫生。我似乎明白了许多,开始爱我的小黄燕了。
清晨,每当我醒来时,便听到它那时而短促、时而悠扬的鸣叫声,十分美妙动听。那叫声把我的思绪带到深山、带进树林、带上蓝天,带进白云,带到很远很远的地方,使我觉得心旷神怡,思绪万千,使我产生了拥抱大自然、了解大自然的强烈愿望。
是啊,要是我们能够随时注意观察和了解我们身边的事物,我们会得到很多知识和明白很多道理的,也会使我们更加热爱生活。
(1)从文中找出下列词语的近义词。
偶然— 偶尔
内疚— 惭愧
灵巧— 敏捷
希望— 愿望
(2)联系上下文,想一想第四自然段中“我”明白了什么?
黄燕都知道爱整洁,我们更应该注意卫生清洁。
(3)作者在写对黄燕的喜爱过程中,从 懒得管它 到注意它, 观察 它;通过观察,觉得小黄燕 很可爱 了,它美妙动听的叫声,使作者产生联想,从而得到了怎样的启示?
要是我们能够随时注意观察和了解我们身边的事物,我们会得到很多知识和明白很多道理,也会使我们更加热爱生活。
【分析】这篇散文写了“我”家养了一只小黄燕,起初我对它并不在意,后来爷爷奶奶总是叫我去给小黄燕喂食,我开始注意它,观察它。并且从它身上我明白了要是我们能够随时注意观察和了解我们身边的事物,就会得到很多知识和明白很多道理的,也会使我们更加热爱生活。从此我开始爱小黄燕了。
【解答】(1)考查对近义词的理解与积累。注意找近义词一定要从文中找,“偶然”的意思是有时候,不是经常的,意想不到的,与文中的“偶尔”意思相近;“内疚”的意思是心里感到惭愧而不安,与文中的“惭愧”意思相近;“灵巧”意思是灵活巧妙,在手的使用或身体的其他活动方面显得灵活、熟练或机敏,与文中的“敏捷”意思相近;“希望”是心里想着实现某种事情,与文中的“愿望”意思相近。
(2)考查了文章内容的理解。从“原来它也是那么爱整洁。我不由自主地看了一下自己的身上,觉得有些惭愧,怪不得家里人总是叫我注意清洁卫生”可知,作者明白了黄燕都知道爱整洁,我们更应该注意卫生清洁。
(3)考查了课文内容填空和主旨。从“我有我的天地。只是当爷爷奶奶给它喂食的时候,偶尔看它两眼,因为我有好多事要做,才懒得管它呢”“不知不觉地,我开始注意它,观察它了。”“我似乎明白了许多,开始爱我的小黄燕了”可知,小作者在写对黄燕的喜爱过程中,从懒得管它到注意它,观察它;通过观察,觉得小黄燕很可爱了,它美妙动听的叫声,使小作者产生联想,从而得到启示。联系上下文可知“我”得到的启示是:要是我们能够随时注意观察和了解我们身边的事物,我们会得到很多知识和明白很多道理的,也会使我们更加热爱生活。
故答案为:
(1)偶尔 惭愧 敏捷 愿望;
(2)黄燕都知道爱整洁,我们更应该注意卫生清洁。
(3)懒得管它 观察 很可爱;
(4)要是我们能够随时注意观察和了解我们身边的事物,我们会得到很多知识和明白很多道理,也会使我们更加热爱生活。
7.阅读课外短文,完成练习。
天鹅
第一次在沼泽地里见到它时,我就惊呆了,甚至怕我的呼吸会惊动它。我凝视着它,在心里惊叹它的美丽——洁白、轻盈。白瓷一般光滑的羽毛,没有一丝杂质,就好像一团浓墨泼上去,也会整个儿滚落下来,沾不上一星半点。
它悠悠然浮在水面上,身子一动不动,好像在倾听,又好像在思索……也许任何一种飞禽都无法具有这种个性,它的美是独特的——高傲、纯洁、娴静、深沉。发黑的沼泽并不能破坏这种美,枯败的苇子也无法使它的风采略有逊色。不知是它那白云一样的翅膀照亮了这片水,还是黑色的水更衬托出那圣洁的白色。可是我忽然又不敢相信天鹅会同沼泽地连在一起。我猜想它也许是一只从农场畜牧队中走散的鹅。但不是!它自己告诉我,它的确是一只天鹅,地地道道的天鹅——它抬起了细长的脖子,眺望着秋天那深远的田野。它似乎完全没有留意脚下的黑色。
(1)填入恰当的词语。
美丽 的天鹅
发黑 的沼泽地
深远 的田野
圣洁 的白色
(2)给下面加点的字选择正确的解释。
①凝视 B
A.凝结;
B.注意力集中。
②略有逊色 A
A.略微,稍微;
B.简单的叙述;
C.省去,简化。
(3)用“ ”在文中画出描写天鹅羽毛的句子,用“ ”在文中画出描写天鹅神态的句子。
(4)天鹅的美是一种怎样的美?请用文中的词语来概括。
【分析】本文记叙了第一次在沼泽地里见到它时,“我”惊叹它的美丽——洁白、轻盈。它悠悠然浮在水面上,身子一动不动,好像在倾听,又好像在思索……它的美是独特的——高傲、纯洁、娴静、深沉。文章表达了“我”对天鹅的喜爱之情。
【解答】(1)本题考查词语分析。结合“我凝视着它,在心里惊叹它的美丽”“发黑的沼泽”“眺望着秋天那深远的田野”“还是黑色的水更衬托出那圣洁的白色”,依次填空:美丽、发黑、深远、圣洁。
(2)本题考查词语理解。
①凝视:聚精会神地看。故选:B。
② 略有逊色:比较起来还稍差一点 。故选:A。
(3)本题考查文章内容概括。结合“白瓷一般光滑的羽毛,没有一丝杂质,就好像一团浓墨泼上去,也会整个儿滚落下来,沾不上一星半点”“它悠悠然浮在水面上,身子一动不动,好像在倾听,又好像在思索……”作答。
(4)本题考查文章内容概括。结合“它的美是独特的——高傲、纯洁、娴静、深沉”,概括为:高傲、纯洁、娴静、深沉。
故答案为:
(1)美丽 发黑 深远 圣洁;
(2)①B;
②A;
(3)白瓷一般光滑的羽毛,没有一丝杂质,就好像一团浓墨泼上去,也会整个儿滚落下来,沾不上一星半点。它悠悠然浮在水面上,身子一动不动,好像在倾听,又好像在思索……
(4)高傲、纯洁、娴静、深沉。
8.阅读文段,完成题目。
特别的客人
“又是蔬菜汤!”老狼盯着面前的晚餐,开始发牢骚,“唉,真希望我有一只小羊羔。我就可以做羊肉砂锅啦!”
“当!当!当!”来了一只小羊羔说:“我可以进来吗?”
“当然可以,快进来吧。晚餐快准备好了,你来得可真是时候!”老狼嘻嘻地坏笑。
小羊羔冻得瑟(sè)瑟发抖。
“天啦!”老狼说,“我可不能吃一只快冻成冰块儿的羊羔。我讨厌冷冻食品!”
于是,老狼让小羊羔先在火炉边取取暖,又给了小羊羔一根胡萝卜吃。
小羊羔狼吞虎咽地把胡萝卜给吃掉了,这么一来,她开始打嗝儿了!“天啦!”老狼说,“我可不能吃一只打嗝儿的羊羔。弄不好我也会嗝儿个不停的!”
老狼只好抱起小羊羔,用毛茸茸的大爪子轻轻地拍打她的背。小羊羔不再打嗝儿了,她依偎着老狼毛茸茸的脸颊,在他的怀里睡着了。
“唉!”老狼叹了口气,“如果我一口把她吃掉,应该可以吧?”于是,他张开大嘴,要把小羊羔吞掉。可这时,小羊羔睡醒了,她看到老狼张着大嘴,以为是要亲她,于是她先使劲地亲了老狼一口!……
(1)联系上下文,我知道“狼吞虎咽”的意思是 吃东西又急又猛的样子 。
(2)读文中画“ ”的句子,老狼这句话的意思是 B 。
A、老狼已经为小羊羔准备好了晚餐。
B、老狼认为小羊羔就是他的晚餐。
C、老狼想让小羊羔为他准备晚餐。
(3)根据文章内容填空。
老狼第一次没吃小羊羔,是因为小羊羔 冻得瑟瑟发抖 ;
第二次没吃小羊羔,是因为小羊羔 打嗝儿 ;
第三次准备吃小羊羔的时候,小羊羔醒了,她 使劲地亲了老狼一口 。
(4)故事还没完,你觉得最后老狼吃掉小羊羔了吗?你的理由是什么呢? 老狼没有吃掉小羊羔,因为小羊羔给了他信任和温暖,让他不再孤单寂寞。
【分析】这篇短文讲了一只老狼很饿,想吃掉小羊羔,却因为种种原因没有吃掉,后当老狼张开大嘴准备吃时,小羊羔竟然误以为老狼要亲她,于是小羊羔先亲了老狼一口……
【解答】(1)考查词语的意思。“狼吞虎咽”的意思是吃东西又急又猛的样子。
(2)考查对句子的理解。从文中第一段可知,老狼迫切希望一只小羊羔来当它的晚餐,就在这时小羊羔来了,所以老狼认为小羊羔就是他的晚餐。
(3)考查课文内容。从文中“‘我可不能吃一只快冻成冰块儿的羊羔。我讨厌冷冻食品’”“‘我可不能吃一只打嗝儿的羊羔。弄不好我也会嗝儿个不停的’”“他张开大嘴,要把小羊羔吞掉。可这时,小羊羔睡醒了,她看到老狼张着大嘴,以为是要亲她,于是她先使劲地亲了老狼一口”可知,老狼第一次没吃小羊羔,是因为小羊羔冻得瑟瑟发抖;第二次没吃小羊羔,是因为小羊羔打嗝儿;第三次准备吃小羊羔的时候,小羊羔醒了,她使劲地亲了老狼一口。
(4)考查发散思维。回答吃没吃掉,写出自己的理由即可。
故答案为:
(1)吃东西又急又猛的样子;
(2)B;
(3)冻得瑟瑟发抖 打嗝儿 使劲地亲了老狼一口;
(4)老狼没有吃掉小羊羔,因为小羊羔给了他信任和温暖,让他不再孤单寂寞。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第四单元 《可爱动物》主题阅读
【语文要素】
语文要素:体会作家是如何表达对动物的感情的。
【阅读要素方法点拨】
技法 突破点 解答示例
技法一:了解文章写出了动物怎样的特点。 1.抓住具体事例,
感受动物的特点。 《猫》中,“它们在花盆里摔跤,抱着花枝打秋千,所过之处枝折花落”,从这样的描写中,可以看出小猫十分淘气的特点。
2.从作者的感情变
化线索中,了解动
物的特点。 《母鸡》中,作者以“我”对母鸡由厌恶变为崇敬的感情变化为线索,描写了“我”在不同时间观察到的母鸡的特点。
技法二:体会作家如何表达对动物的感情。 1.结合文章描写具
体事例的语句,体
会作家是如何表达
感情的。 《猫》中,“在你写作的时候,跳上桌来,在稿纸上踩印几朵小梅花”,本来是脏脚印,作者却说成小梅花,可见作者有多么喜欢这只顽皮的猫。
2.从明贬实褒的表
达方式中去体会作
家的思想感情。 《白鹅》中,有不少含有贬义的词语,如“不胜其烦”“架子十足”等,这是明贬实褒的写法。鹅的“缺点”其实正是作者所要赞美的优点,比如叫声高做可以看家护院,步态高傲是从容 自信等等,这样用反语来写,洋溢着作者对白鹅的喜爱之情。
3.从多种修辞手法
的语言运用中去体
会作家的思想感
情。 《白鹅》中,作者用鸭的“局促不安”显出白鹅大模大样的大 家风范,用“京剧里的净角出场”来比喻白鹅步调的从容,表达了作者对白鹅的喜爱之情。
【语文要素解题技巧】
典型问题 答题模板
作者列举了哪些事例来表达对……(动物)的
情感? 作者列举了(1)……(2)……(3)……这 几个事例来表达对……(动物)的……之情
“……”一句中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
一词,写出了作者对……(动物)怎样的感情? 作者运用……的修辞手法/“……”一词,把……(动物)的……表现出来,写出了作者
对……(动物)的……(喜爱等)之情。
【精选阅读】
一.现代文阅读(共8小题)
1.对比阅读。
(一)猫(节选)
猫的性格实在有些古怪。
说它老实吧,它的确有时候很乖。它会找个暖和的地方,成天睡大觉,无忧无虑,什么事也不过问。可是,它决定要出去玩玩,就会出走一天一夜,任凭谁怎么呼唤,它也不肯回来。说它贪玩吧,的确是啊,要不怎么会一天一夜不回家呢?可是,它听到老鼠的一点儿响动,又是多么尽职。它屏息凝视,一连就是几个钟头,非把老鼠等出来不可!
(二)猫(节选)
周而复
它一身的白毛像雪似的,中间夹着数块墨色的细毛,黑白相间,白的显得越白,而黑的越发显得黑了。脸一半白,一半黑,两颗小电灯泡似的眼睛在脸中间闪啊闪,见我低下头看它,它也一个劲地盯着我。一条全黑的尾巴躺在地上,悠然自得地摇摆着。嘴张得很大,露出几颗嫩白的小齿,咪咪地叫着,那几根细鱼骨头似的白胡须,傲傲地动着。
(1)用“ ”画出选文(一)的中心句。这段话围绕中心句主要讲了三层意思:
①猫有时特别老实;
② ;
③ 。
(2)读一读选文(一),照样子用加点的字词写一段话。
(3)“猫的性格实在有些古怪。”从字面上看,作者好像 ,实际上文章的字里行间都流露出对猫 。
(4)两位作家为什么能将猫写得如此逼真?下列分析有误的一项是
A.作者对猫充满了好奇,想更多地了解猫古怪的性格。
B.作者热爱生活,对猫进行了长期、细致的观察。
C.作者抓住了猫的特点。
2.阅读下面的短文,完成练习。
老猫(节选)
季羡林
①我养的第一只猫,就是老猫虎子。
②它并没有什么特点,只是一只最平常的狸猫。但是异于常猫的地方也有,它有两只炯炯有神的眼睛,两眼一睁,还真虎虎有生气,因此给它起名叫虎子。它的脾气也确实暴烈如虎。它从来不怕任何人。谁要想打它,它从不回避,而是向前进攻,声色俱厉。得罪过它的人,它永世不忘。我的外孙打过它一次,从此结仇。只要他到我家来,隔着玻璃窗子,一见人影,它就做好准备,向前进攻,爪牙并举,吼声震耳。有一次,一位老同志来看我,他显然是非常喜欢猫的。一见虎子,嘴里连声说着:“我身上有猫味,猫不会咬我的。”他伸手想去抚摩它,可万万没有想到,我们虎子回头就是一口。
③但是,除了暴烈咬人以外,虎子还有另外一面,这就是温柔敦厚的一面。
④虎子来我们家以后的第三年,我又要了一只小猫。我们家人管这只猫叫洋猫,起名咪咪。虎子和咪咪并没有血缘关系。但是,不知道是什么原因,一进门,虎子就把咪咪看作是自己的亲生女儿。它自己本来没有什么奶,却坚决要给咪咪喂奶。我在吃饭的时候,有时丢点儿鸡骨头、鱼刺,但是,虎子却只蹲在旁边,从来不同它争食。有时还“喵噢”两声,好像是在说:“吃吧,孩子!”有时候,不管是春夏还是秋冬,虎子会从西边的小山上逮一些小动物,蹲在家门口,嘴里发出一种怪声。屋里的咪咪,不管是睡还是醒,耸耳一听,立即跑到门后,吃“母亲”带来的佳肴,大快朵颐。我们家人看到这样“母子”亲爱的情景,都由衷地感动,一致把虎子称作“义猫”。
(有删改)
(1)从短文中哪些句子可以看出虎子的性格“暴烈如虎”?用“ ”画出来。
(2)短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是对虎子的 描写,突出了虎子 的特点。
(3)第④段中,作者围绕虎子疼爱咪咪写了三件小事,请你用简洁的语言概括出来。
(4)短文先写虎子暴烈咬人,后写虎子 ,从中我们可以体会到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3.
多变的狐狸
很久以前,“森林学校”里有两个学生:野兔和狐狸。野兔学习很认真,他总是准确地回答老师提出的问题,狐狸的学习稍差些。所以,它一见到野兔,就很客气地打招呼,问一声好。野兔也总是以礼相答。
过了几天,野兔由于生病,学习成绩下降了,落到了狐狸后面。病好后,他就背上书包去上学。路上,他遇到了狐狸。
“狐狸同学,你好哇!”野兔先向狐狸打了一个招呼。狐狸好像没听见,仍旧向前走。
怎么了 狐狸 你不认识我了吗 野兔跟上去问 接着说 我是你的同学野兔呀
“谁知道你是哪里的一只野兔子,竟敢和我称同学。哼,走开!”狐狸不屑一顾地回答。
野兔感到很委屈,他一声不响地来到学校,开始努力学习起来。又过了几天,野兔的成绩又名列前茅了。这天放学后,野兔又遇到了狐狸。
“啊,野兔,你好呀,我是你的好同学狐狸”,狐狸毕恭毕敬地站在一旁,亲热地说。
但是,野兔走开了,他不愿再和多变的狐狸交朋友了。
(1)给文中加点的字选择读音。
“落”字应选择读音 ①luò ②là ③lào ④luō
“背”字应选择读音 ①bèi ②bēi
(2)给画“ ”的段落加标点。
(3)用“‖”线把短文分成四段,并写出三、四段的段意。
第三段:
第四段:
(4)文中狐狸是“多变的”,但是引起它多变的原因是什么?
4.
大母鸡
我酷爱养鸡,家里养了六只母鸡,其中一只大母鸡又大又肥,全身披着黄羽毛,头上有一顶红色的小冠子,真神气。
大母鸡吃食刁蛮又霸道。有一次,我拿了一把米来喂它们,大母鸡首先在我面前“咕咕”地叫,好像在对我说:“小主人,快来喂我吧!真把我饿死了。”我对它说:“就你贪吃!”我把米放进食槽里,大母鸡就张开它的大翅膀扑向食槽,还专门挑大颗的米吃,其他的母鸡饿得“咕咕”直叫,只好吃它刨出来的碎米,有一只黄母鸡不服气,就悄悄地来到食槽,和大母鸡抢着吃,刚抢一口,头部就被大母鸡狠狠地啄了一下,吓得那只黄母鸡赶紧躲到一边去了。其他母鸡再也不敢抢食槽里的食了,只得乖乖地吃大母鸡刨出来的碎米。
大母鸡还喜欢打盹。它打盹时还很讲究,先用爪子“唰唰”地在地上扒个坑,然后就蹲下来眯上眼睛,把头插进它那大翅膀下一动也不动,你走过去,它也不怕,还是打自己的盹。
我们全家人都喜欢这只大母鸡,因为它每天下一个蛋,比其他母鸡下得多。它下蛋时先吃得饱饱的,然后就安安稳稳地卧在窝里,忽然它浑身哆嗦起来,顿时羽毛竖立,样子忐忑不安,不一会儿,它就站起来。我走近一看,鸡窝里已经有一个蛋了,一拿起来,热乎乎的,我把蛋取走后,赶紧抓一把米喂它。大母鸡一边吃一边“咯咯”地叫,好像在说:“我下蛋了!我下蛋了!”
(1)文中的“咕咕”“喇璃”“咯咯”的双引号有什么作用?
①表示直接引用
②表示特定称谓
③表示讽刺和否定
④表示特殊含义
(2)文中画线句子是对母鸡的 描写。
(3)用“____”画出第2自然段的中心句。
(4)这篇文章从大母鸡的 、 、 三个方面,介绍了它的生活习性,表达了作者对大母鸡的 之情。
5.课外阅读。
白公鹅(节选)
[俄]叶 诺索夫
要是可以把军衔授给禽类的话,这只白公鹅理当荣膺海军上将衔了。它板正的姿势啦,步态啦,和别的公鹅攀谈时的腔调啦,全是海军上将的派头。
它走起路来慢条斯理,仔细掂量着每一步。落步之前,它总要先把脚掌往上抬抬,再合上掌蹼,就像收起张开的扇面一样;然后摆一会儿这个姿势,再不慌不忙地把脚掌放到地上。通过车辙凌乱而泥泞的路时,它也那么有办法,身上的任何一根细翎都不沾上一点儿污泥。就是狗在身后追赶,这只鹅也决不举步奔跑。它总是高傲地、一动不动地挺着长长的脖子,好像头上顶着一罐水。
当白鹅在浅水滩里挺直身子、扇动起两只长长的有力的翅膀时,水面上便泛起层层涟漪(lián yī),岸边的芦苇也会沙沙作响。
…………
可最糟糕的是,白鹅把我下了鱼饵的一片水面,也划为自己的地盘。我们为这片水面打了好长时间的官司,它根本没把我放在眼里。有时它率领一伙公鹅横成一排,直奔鱼竿,而且还要赖在那里;有时它们在河对岸洗澡,大声叫唤,拍打翅膀,互相嬉戏。要不,它就与邻近的鹅群来上一场厮打,弄得满河里漂浮着撕咬下来的乱羽。如果赶上这么一场用以耀武扬威的乱子,你就甭想有鱼咬钩了。
(1)选文的第一自然段运用了 (比喻/夸张)的修辞方法,这样写让我们感受到 。
A.作者对白公鹅的厌恶之情
B.作者对白公鹅的欣赏和喜爱之情
C.白公鹅装腔作势
(2)最能表现白公鹅走路特点的词语是 。
A.大模大样 B.昂首挺胸 C.慢条斯理
(3)选文中的白公鹅做了哪些事?画“√”。
占地盘 赶走猎人 招呼人类
洗澡呼唤 与鹅群厮打 咽鱼饵
(4)文中画线句子中的“耀武扬威”是一个贬义词,请联系上文谈谈你对这句话的理解。
6.课外阅读。
燕子
我们家养了一只小黄燕,黄色的羽毛,黑而小的眼睛,尖尖的嘴。起初我对它并不在意,总觉得它有它的世界,我有我的天地。只是当爷爷奶奶给它喂食的时候,偶尔看它两眼,因为我有好多事要做,才懒得管它呢!
后来不知什么原因,爷爷奶奶总是叫我去给小黄燕喂食。开始我很是不耐烦,但经过一个多星期对小黄燕的喂养,我觉得在它身上好像多了些什么似的。不知不觉地,我开始注意它,观察它了。
黄燕除了吃小米外,特别爱吃菜叶,而且动作很敏捷,吃饱后,总是很悠闲地用乖巧的小嘴梳理自己的羽毛。原来它也是那么爱整洁。我不由自主地看了一下自己的身上,觉得有些惭愧,怪不得家里人总是叫我注意清洁卫生。我似乎明白了许多,开始爱我的小黄燕了。
清晨,每当我醒来时,便听到它那时而短促、时而悠扬的鸣叫声,十分美妙动听。那叫声把我的思绪带到深山、带进树林、带上蓝天,带进白云,带到很远很远的地方,使我觉得心旷神怡,思绪万千,使我产生了拥抱大自然、了解大自然的强烈愿望。
是啊,要是我们能够随时注意观察和了解我们身边的事物,我们会得到很多知识和明白很多道理的,也会使我们更加热爱生活。
(1)从文中找出下列词语的近义词。
偶然—
内疚—
灵巧—
希望—
(2)联系上下文,想一想第四自然段中“我”明白了什么?
(3)作者在写对黄燕的喜爱过程中,从 到注意它, 它;通过观察,觉得小黄燕 了,它美妙动听的叫声,使作者产生联想,从而得到了怎样的启示?
7.阅读课外短文,完成练习。
天鹅
第一次在沼泽地里见到它时,我就惊呆了,甚至怕我的呼吸会惊动它。我凝视着它,在心里惊叹它的美丽——洁白、轻盈。白瓷一般光滑的羽毛,没有一丝杂质,就好像一团浓墨泼上去,也会整个儿滚落下来,沾不上一星半点。
它悠悠然浮在水面上,身子一动不动,好像在倾听,又好像在思索……也许任何一种飞禽都无法具有这种个性,它的美是独特的——高傲、纯洁、娴静、深沉。发黑的沼泽并不能破坏这种美,枯败的苇子也无法使它的风采略有逊色。不知是它那白云一样的翅膀照亮了这片水,还是黑色的水更衬托出那圣洁的白色。可是我忽然又不敢相信天鹅会同沼泽地连在一起。我猜想它也许是一只从农场畜牧队中走散的鹅。但不是!它自己告诉我,它的确是一只天鹅,地地道道的天鹅——它抬起了细长的脖子,眺望着秋天那深远的田野。它似乎完全没有留意脚下的黑色。
(1)填入恰当的词语。
的天鹅
的沼泽地
的田野
的白色
(2)给下面加点的字选择正确的解释。
①凝视
A.凝结;
B.注意力集中。
②略有逊色
A.略微,稍微;
B.简单的叙述;
C.省去,简化。
(3)用“ ”在文中画出描写天鹅羽毛的句子,用“ ”在文中画出描写天鹅神态的句子。
(4)天鹅的美是一种怎样的美?请用文中的词语来概括。
8.阅读文段,完成题目。
特别的客人
“又是蔬菜汤!”老狼盯着面前的晚餐,开始发牢骚,“唉,真希望我有一只小羊羔。我就可以做羊肉砂锅啦!”
“当!当!当!”来了一只小羊羔说:“我可以进来吗?”
“当然可以,快进来吧。晚餐快准备好了,你来得可真是时候!”老狼嘻嘻地坏笑。
小羊羔冻得瑟(sè)瑟发抖。
“天啦!”老狼说,“我可不能吃一只快冻成冰块儿的羊羔。我讨厌冷冻食品!”
于是,老狼让小羊羔先在火炉边取取暖,又给了小羊羔一根胡萝卜吃。
小羊羔狼吞虎咽地把胡萝卜给吃掉了,这么一来,她开始打嗝儿了!“天啦!”老狼说,“我可不能吃一只打嗝儿的羊羔。弄不好我也会嗝儿个不停的!”
老狼只好抱起小羊羔,用毛茸茸的大爪子轻轻地拍打她的背。小羊羔不再打嗝儿了,她依偎着老狼毛茸茸的脸颊,在他的怀里睡着了。
“唉!”老狼叹了口气,“如果我一口把她吃掉,应该可以吧?”于是,他张开大嘴,要把小羊羔吞掉。可这时,小羊羔睡醒了,她看到老狼张着大嘴,以为是要亲她,于是她先使劲地亲了老狼一口!……
(1)联系上下文,我知道“狼吞虎咽”的意思是 。
(2)读文中画“ ”的句子,老狼这句话的意思是 。
A、老狼已经为小羊羔准备好了晚餐。
B、老狼认为小羊羔就是他的晚餐。
C、老狼想让小羊羔为他准备晚餐。
(3)根据文章内容填空。
老狼第一次没吃小羊羔,是因为小羊羔 ;
第二次没吃小羊羔,是因为小羊羔 ;
第三次准备吃小羊羔的时候,小羊羔醒了,她 。
故事还没完,你觉得最后老狼吃掉小羊羔了吗?你的理由是什么呢?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共47张PPT)
第4单元主题阅读(答题技巧+精选阅读)
2024-2025学年四年级语文下册 部编版
1.对比阅读。
(一)猫(节选)
猫的性格实在有些古怪。
说它老实吧,它的确有时候很乖。它会找个暖和的地方,成天睡大觉,无忧无虑,什么事也不过问。可是,它决定要出去玩玩,就会出走一天一夜,任凭谁怎么呼唤,它也不肯回来。说它贪玩吧,的确是啊,要不怎么会一天一夜不回家呢?可是,它听到老鼠的一点儿响动,又是多么尽职。它屏息凝视,一连就是几个钟头,非把老鼠等出来不可!
(二)猫(节选)
周而复
·
·
··
它一身的白毛像雪似的,中间夹着数块墨色的细毛,黑白相间,白的显得越白,而黑的越发显得黑了。脸一半白,一半黑,两颗小电灯泡似的眼睛在脸中间闪啊闪,见我低下头看它,它也一个劲地盯着我。一条全黑的尾巴躺在地上,悠然自得地摇摆着。嘴张得很大,露出几颗嫩白的小齿,咪咪地叫着,那几根细鱼骨头似的白胡须,傲傲地动着。
(1)用“”画出选文(一)的中心句。这段话围绕中心句主要讲了三层意思:
①猫有时特别老实;
② __________________ ;
③ ____________________ 。
(2)读一读选文(一),照样子用加点的字词写一段话。
猫有时特别贪玩
猫有时又非常尽职
(3)“猫的性格实在有些古怪。”从字面上看,作者好像 _____________ ,实际上文章的字里行间都流露出对猫 __________________ 。
(4)两位作家为什么能将猫写得如此逼真?下列分析有误的一项是 ____
A.作者对猫充满了好奇,想更多地了解猫古怪的性格。
B.作者热爱生活,对猫进行了长期、细致的观察。
C.作者抓住了猫的特点。
【解析】(1)考查找中心句、概括段意或层意。中心句是能够概括段落主要内容的句子。在选文(一)中,第一句“猫的性格实在有些古怪。”概括了猫的性格特点,是中心句。围绕这个中心句,后面分别阐述了猫的三种表现,一是老实,二是贪玩,
并不喜欢猫
深深的喜爱之情
A
三是尽职。故:画出的中心句为:猫的性格实在有些古怪。层意:①猫有时特别老实;②猫有时特别贪玩;③猫有时又非常尽职。
(2)考查句子仿写。选文(一)中使用了“说……吧,可是……”这样的句式来表现猫性格的矛盾之处。我们在写的时候也要仿照这种句式,先提出一个观点,然后用转折词引出相反的情况。示例:弟弟的行为实在有些调皮。说他听话吧,他的确有时候很乖。他会安静地坐在那里,看半天的绘本,一声不吭,安安静静。可是,他一旦玩起来,就像个小疯子,满屋子乱跑乱跳,任凭谁怎么劝说,他也不肯停下来。
(3)考查内容的理解与概括。从“猫的性格实在有些古怪。”这句话的字面看,“古怪”似乎是一种不太好的形容,但从全文来看,作者详细地描写猫的各种行为,
字里行间都能感受到作者对猫的喜爱。故为:从字面上看,作者好像并不喜欢猫,实际上文章的字里行间都流露出对猫深深的喜爱之情。
(4)考查对语段的阅读理解。A选项中说作者对猫充满好奇想更多了解猫古怪的性格,并不能直接解释为什么能将猫写得如此逼真。B选项,作者热爱生活并对猫进行长期细致的观察,这样就能准确地描写猫的各种特点,使猫的形象逼真。C选项,抓住猫的特点进行描写也是能将猫写得逼真的重要原因。故分析有误的一项是A。
故答案为:
(1)猫的性格实在有些古怪。
②猫有时特别贪玩;
③猫有时又非常尽职。
(2)弟弟的行为实在有些调皮。说他听话吧,他的确有时候很乖。他会安静地坐在那里,看半天的绘本,一声不吭,安安静静。可是,他一旦玩起来,就像个小疯子,满屋子乱跑乱跳,任凭谁怎么劝说,他也不肯停下来。
(3)并不喜欢猫 深深的喜爱之情;
(4)A。
2.阅读下面的短文,完成练习。
老猫(节选)
季羡林
①我养的第一只猫,就是老猫虎子。
②它并没有什么特点,只是一只最平常的狸猫。但是异于常猫的地方也有,它有两只炯炯有神的眼睛,两眼一睁,还真虎虎有生气,因此给它起名叫虎子。它的脾气也确实暴烈如虎。它从来不怕任何人。谁要想打它,它从不回避,而是向前进攻,声色俱厉。得罪过它的人,它永世不忘。我的外孙打过它一次,从此结仇。只要他到我家来,隔着玻璃窗子,一见人影,它就做好准备,向前进攻,爪牙并举,吼声震耳。
有一次,一位老同志来看我,他显然是非常喜欢猫的。一见虎子,嘴里连声说着:“我身上有猫味,猫不会咬我的。”他伸手想去抚摩它,可万万没有想到,我们虎子回头就是一口。
③但是,除了暴烈咬人以外,虎子还有另外一面,这就是温柔敦厚的一面。
④虎子来我们家以后的第三年,我又要了一只小猫。我们家人管这只猫叫洋猫,起名咪咪。虎子和咪咪并没有血缘关系。但是,不知道是什么原因,一进门,虎子就把咪咪看作是自己的亲生女儿。它自己本来没有什么奶,却坚决要给咪咪喂奶。我在吃饭的时候,有时丢点儿鸡骨头、鱼刺,但是,虎子却只蹲在旁边,从来不同它争食。有时还“喵噢”两声,好像是在说:“吃吧,孩子!”有时候,不管是春夏还是秋冬,
虎子会从西边的小山上逮一些小动物,蹲在家门口,嘴里发出一种怪声。屋里的咪咪,不管是睡还是醒,耸耳一听,立即跑到门后,吃“母亲”带来的佳肴,大快朵颐。我们家人看到这样“母子”亲爱的情景,都由衷地感动,一致把虎子称作“义猫”。
(有删改)
(1)从短文中哪些句子可以看出虎子的性格“暴烈如虎”?用“”画出来。
(2)短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是对虎子的 _____ 描写,突出了虎子 __________ 的特点。
(3)第④段中,作者围绕虎子疼爱咪咪写了三件小事,请你用简洁的语言概括出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动作
性格暴烈
①给咪咪喂奶;②从不和咪咪挣食;③逮小动物给咪咪吃。
(4)短文先写虎子暴烈咬人,后写虎子 __________ ,从中我们可以体会到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1)考查了内容理解。结合“它从来不怕任何人。谁要想打它,它从不回避,而是向前进攻,声色俱厉。得罪过它的人,它永世不忘。”可知答案。
(2)考查了描写手法、形象分析。“只要他到我家来,隔着玻璃窗子,一见人影,它就做好准备,向前进攻,爪牙并举,吼声震耳”从“进攻、举”看出是动作描写,突出了虎子“性格暴烈”的特点。
(3)考查了内容概括。结合“它自己本来没有什么奶,
温柔敦厚
从中我们可以体会到作者对虎子的喜爱之情。
却坚决要给咪咪喂奶”可概括为:给咪咪喂奶;“我在吃饭的时候,有时丢点儿鸡骨头、鱼刺,但是,虎子却只蹲在旁边,从来不同它争食。”可概括为:从不和咪咪挣食;“有时候,不管是春夏还是秋冬,虎子会从西边的小山上逮一些小动物,蹲在家门口,嘴里发出一种怪声。屋里的咪咪,不管是睡还是醒,耸耳一听,立即跑到门后,吃“母亲”带来的佳肴,大快朵颐。”可概括为:逮小动物给咪咪吃。
(4)考查了体会思想感情。结合“但是,除了暴烈咬人以外,虎子还有另外一面,这就是温柔敦厚的一面。”可知短文先写虎子暴烈咬人,后写虎子温柔敦厚,从中我们可以体会到作者对虎子的喜爱之情。
故答案为:
(1)它从来不怕任何人。谁要想打它,它从不回避,而是向前进攻,
声色俱厉。得罪过它的人,它永世不忘。
(2)动作 性格暴烈;
(3)①给咪咪喂奶;②从不和咪咪挣食;③逮小动物给咪咪吃。
(4)温柔敦厚 从中我们可以体会到作者对虎子的喜爱之情。
3.
多变的狐狸
很久以前,“森林学校”里有两个学生:野兔和狐狸。野兔学习很认真,他总是准确地回答老师提出的问题,狐狸的学习稍差些。所以,它一见到野兔,就很客气地打招呼,问一声好。野兔也总是以礼相答。
过了几天,野兔由于生病,学习成绩下降了,落到了狐狸后面。病好后,他就背上书包去上学。路上,他遇到了狐狸。
“狐狸同学,你好哇!”野兔先向狐狸打了一个招呼。狐狸好像没听见,仍旧向前走。
怎么了 狐狸 你不认识我了吗 野兔跟上去问 接着说 我是你的同学野兔呀
·
·
“谁知道你是哪里的一只野兔子,竟敢和我称同学。哼,走开!”狐狸不屑一顾地回答。
野兔感到很委屈,他一声不响地来到学校,开始努力学习起来。又过了几天,野兔的成绩又名列前茅了。这天放学后,野兔又遇到了狐狸。
“啊,野兔,你好呀,我是你的好同学狐狸”,狐狸毕恭毕敬地站在一旁,亲热地说。
但是,野兔走开了,他不愿再和多变的狐狸交朋友了。
(1)给文中加点的字选择读音。
“落”字应选择读音 _____ ①luò ②là ③lào ④luō
“背”字应选择读音 _____ ①bèi ②bēi
luò
bēi
(2)给画“”的段落加标点。
(3)用“‖”线把短文分成四段,并写出三、四段的段意。
第三段: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第四段: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文中狐狸是“多变的”,但是引起它多变的原因是什么?
【解析】(1)考查了汉字读音。①“落”读luò时意思是遗留在后面;读lào时用于一些口语词,如“落枕”“落炕”等。 读là时意思是丢下,
是狐狸因野兔有病学习成绩下降,就不认野兔是同学。
写野兔成绩又名列前茅了,狐狸见了主动热情地打招呼,然而野兔却不理他了。
遗漏。根据词义应选
“luò”。
②“背”读bèi时意思是人体后面从肩到腰的部分;读bēi时人用背驮东西,引申为负担。根据词义应选“bēi”。
(2)考查了标点符号的运用。表示疑问语气时用问号;表示强烈语气时用感叹号;引语在提示语的前面和后面。即提示语在两个引语的中间,提示语后面用逗号。
即:“怎么了?狐狸,你不认识我了吗?”野兔跟上去问,接着说:“我是你的同学野兔呀!”
(3)考查了如何分段以及归纳段意。熟读文章内容,想一想每个自然段的主要意思;把一些内容相同或关系密切的自然段并在一起,
成为一个段落。
即:第一段:(1);交代了故事的主人公;
第二段:(2)交代故事的起因。
第三段:(3-8)是狐狸因野兔有病学习成绩下降,就不认野兔是同学。
第四段:(9-11)写野兔成绩又名列前茅了,狐狸见了主动热情地打招呼,然而野兔却不理他了。
(4)考查了文章内容的理解。从“过了几天,野兔由于生病,学习成绩下降了”“又过了几天,野兔的成绩又名列前茅了。这天放学后,野兔又遇到了狐狸”可知,引起狐狸多变的原因是野兔的学习成绩比自己好,他就热情招呼,学习成绩比自己差,他就不屑一顾。
故答案为:
(1)①luò; ②bēi。
(2)“怎么了?狐狸,你不认识我了吗?”野兔跟上去问,接着说:“我是你的同学野兔呀!”
(3)第一段:(1);
第二段:(2);
第三段:(3-8)是狐狸因野兔有病学习成绩下降,就不认野兔是同学。
第四段:(9-11)写野兔成绩又名列前茅了,狐狸见了主动热情地打招呼,然而野兔却不理他了。
(4)引起狐狸多变的原因是野兔的学习成绩比自己好,他就热情招呼,
学习成绩比自己差,他就不屑一顾。
4.
大母鸡
我酷爱养鸡,家里养了六只母鸡,其中一只大母鸡又大又肥,全身披着黄羽毛,头上有一顶红色的小冠子,真神气。
大母鸡吃食刁蛮又霸道。有一次,我拿了一把米来喂它们,大母鸡首先在我面前“咕咕”地叫,好像在对我说:“小主人,快来喂我吧!真把我饿死了。”我对它说:“就你贪吃!”我把米放进食槽里,大母鸡就张开它的大翅膀扑向食槽,还专门挑大颗的米吃,其他的母鸡饿得“咕咕”直叫,只好吃它刨出来的碎米,有一只黄母鸡不服气,就悄悄地来到食槽,和大母鸡抢着吃,刚抢一口,头部就被大母鸡狠狠地啄了一下,吓得那只黄母鸡赶紧躲到一边去了。其他母鸡再也不敢抢食槽里的食了,
只得乖乖地吃大母鸡刨出来的碎米。
大母鸡还喜欢打盹。它打盹时还很讲究,先用爪子“唰唰”地在地上扒个坑,然后就蹲下来眯上眼睛,把头插进它那大翅膀下一动也不动,你走过去,它也不怕,还是打自己的盹。
我们全家人都喜欢这只大母鸡,因为它每天下一个蛋,比其他母鸡下得多。它下蛋时先吃得饱饱的,然后就安安稳稳地卧在窝里,忽然它浑身哆嗦起来,顿时羽毛竖立,样子忐忑不安,不一会儿,它就站起来。我走近一看,鸡窝里已经有一个蛋了,一拿起来,热乎乎的,我把蛋取走后,赶紧抓一把米喂它。大母鸡一边吃一边“咯咯”地叫,好像在说:“我下蛋了!我下蛋了!”
(1)文中的“咕咕”“喇璃”“咯咯”的双引号有什么作用? ____
①
①表示直接引用
②表示特定称谓
③表示讽刺和否定
④表示特殊含义
(2)文中画线句子是对母鸡的 _____ 描写。
(3)用“____”画出第2自然段的中心句。
(4)这篇文章从大母鸡的 _____ 、 _____ 、 _____ 三个方面,介绍了它的生活习性,表达了作者对大母鸡的 _____ 之情。
【解析】(1)考查引号的作用。文中的“咕咕”“喇璃”“咯咯”是代表老母鸡,所以双引号是直接引用。
外貌
吃食
打盹
下蛋
喜爱
(2)考查描写方法。“又大又肥,全身披着黄羽毛,头上有一顶红色的小冠子,真神气”是母鸡的外形,所以是对母鸡外貌的描写。
(3)考查段落中心句。通读第2段可知,第2段是围绕“大母鸡吃食刁蛮又霸道”来写的,所以此句为第2段的中心句。
(4)考查文章主旨。文章通过对大母鸡的吃食、打盹、下蛋三个方面,介绍了它的生活习性,表达了作者对大母鸡的喜爱之情。
故答案为:
(1)①;
(2)外貌;
(3)大母鸡吃食刁蛮又霸道。
(4)吃食 打盹 下蛋 喜爱。
5.课外阅读。
白公鹅(节选)
[俄]叶 诺索夫
要是可以把军衔授给禽类的话,这只白公鹅理当荣膺海军上将衔了。它板正的姿势啦,步态啦,和别的公鹅攀谈时的腔调啦,全是海军上将的派头。
它走起路来慢条斯理,仔细掂量着每一步。落步之前,它总要先把脚掌往上抬抬,再合上掌蹼,就像收起张开的扇面一样;然后摆一会儿这个姿势,再不慌不忙地把脚掌放到地上。通过车辙凌乱而泥泞的路时,它也那么有办法,
身上的任何一根细翎都不沾上一点儿污泥。就是狗在身后追赶,这只鹅也决不举步奔跑。它总是高傲地、一动不动地挺着长长的脖子,好像头上顶着一罐水。
当白鹅在浅水滩里挺直身子、扇动起两只长长的有力的翅膀时,水面上便泛起层层涟漪(lián yī),岸边的芦苇也会沙沙作响。
…………
可最糟糕的是,白鹅把我下了鱼饵的一片水面,也划为自己的地盘。我们为这片水面打了好长时间的官司,它根本没把我放在眼里。有时它率领一伙公鹅横成一排,直奔鱼竿,而且还要赖在那里;有时它们在河对岸洗澡,大声叫唤,拍打翅膀,互相嬉戏。要不,它就与邻近的鹅群来上一场厮打,弄得满河里漂浮着撕咬下来的乱羽。
如果赶上这么一场用以耀武扬威的乱子,你就甭想有鱼咬钩了。
(1)选文的第一自然段运用了 _____ (比喻/夸张)的修辞方法,这样写让我们感受到 ____ 。
A.作者对白公鹅的厌恶之情
B.作者对白公鹅的欣赏和喜爱之情
C.白公鹅装腔作势
(2)最能表现白公鹅走路特点的词语是 ____ 。
A.大模大样 B.昂首挺胸 C.慢条斯理
(3)选文中的白公鹅做了哪些事?画“√”。
比喻
B
C
占地盘 ____ 赶走猎人 ____ 招呼人类 ____
洗澡呼唤 ____ 与鹅群厮打 ____ 咽鱼饵 ____
(4)文中画线句子中的“耀武扬威”是一个贬义词,请联系上文谈谈你对这句话的理解。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这句话说白公鹅“耀武扬威”是明贬实褒,表达了作者对白公鹅的喜爱之情。
√
×
×
√
√
×
【解析】(1)考查了对选文的第一自然段修辞方法的掌握。短文第一自然段“要是可以把军衔授给禽类的话,这只白公鹅理当荣膺海军上将衔了”这句话把白公鹅比作禽类的“海军上将”,这是比喻的修辞手法;“它板正的姿势啦,步态啦,和别的公鹅攀谈时的腔调啦,全是海军上将的派头。”这句话把白公鹅走路的姿势、步态比作“海军上将的派头”,再一次运用比喻的修辞手法,这样写让我们感受到作者对白公鹅的欣赏和喜爱之情。故选B。
(2)考查了对选文内容的掌握情况。短文第二自然段主要描写了白公鹅走路的样子。作者先总写“它走起路来慢条斯理,仔细掂量着每一步。”然后详细描写了白公鹅是怎样慢条斯理的走路的。“慢条斯理”指说话做事有条有理,不慌不忙。在短文中,
作者用“慢条斯理”这个词语写出了白公鹅走路不慌不忙的特点。
(3)考查了对选文内容的掌握情况。选文第四自然段通过具体事例写出了将河椐为己有,显得霸气十足的样子。作者写了白公鹅霸气十足,“把我下了鱼饵的一片水面,也划为自己的地盘”,“有时它们在河对岸洗澡,大声叫唤,拍打翅膀,互相嬉戏”,“要不,它就与邻近的鹅群来上一场厮打,弄得满河里漂浮着撕咬下来的乱羽。”通过这些具体事例让读者感受到白公鹅在河中引人注目,过得无忧无虑的样子。
(4)考查了对选文中重点词语的掌握情况。文中画线句子“如果赶上这么一场用以耀武扬威的乱子,你就甭想有鱼咬钩了。”这句话中作者用“耀武扬威”这个词语把白公鹅霸气十足的特点描写出来了。“耀武扬威”原指炫耀武力,显示威风,
是贬义词。在这句话中作者用“耀武扬威”来形态白公鹅,这是明贬实褒,表达了作者对白公鹅的喜爱之情。
故答案为:
(1)比喻 B;
(2)C;
(3)占地盘√;洗澡呼唤√;与鹅群厮打√;
(4)这句话说白公鹅“耀武扬威”是明贬实褒,表达了作者对白公鹅的喜爱之情。
6.课外阅读。
燕子
我们家养了一只小黄燕,黄色的羽毛,黑而小的眼睛,尖尖的嘴。起初我对它并不在意,总觉得它有它的世界,我有我的天地。只是当爷爷奶奶给它喂食的时候,偶尔看它两眼,因为我有好多事要做,才懒得管它呢!
后来不知什么原因,爷爷奶奶总是叫我去给小黄燕喂食。开始我很是不耐烦,但经过一个多星期对小黄燕的喂养,我觉得在它身上好像多了些什么似的。不知不觉地,我开始注意它,观察它了。
黄燕除了吃小米外,特别爱吃菜叶,而且动作很敏捷,吃饱后,
总是很悠闲地用乖巧的小嘴梳理自己的羽毛。原来它也是那么爱整洁。我不由自主地看了一下自己的身上,觉得有些惭愧,怪不得家里人总是叫我注意清洁卫生。我似乎明白了许多,开始爱我的小黄燕了。
清晨,每当我醒来时,便听到它那时而短促、时而悠扬的鸣叫声,十分美妙动听。那叫声把我的思绪带到深山、带进树林、带上蓝天,带进白云,带到很远很远的地方,使我觉得心旷神怡,思绪万千,使我产生了拥抱大自然、了解大自然的强烈愿望。
是啊,要是我们能够随时注意观察和了解我们身边的事物,我们会得到很多知识和明白很多道理的,也会使我们更加热爱生活。
(1)从文中找出下列词语的近义词。
偶然— _____
偶尔
内疚— _____
灵巧— _____
希望— _____
(2)联系上下文,想一想第四自然段中“我”明白了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作者在写对黄燕的喜爱过程中,从 __________ 到注意它, _____ 它;通过观察,觉得小黄燕 ________ 了,它美妙动听的叫声,使作者产生联想,从而得到了怎样的启示?
惭愧
敏捷
愿望
黄燕都知道爱整洁,我们更应该注意卫生清洁。
懒得管它
观察
很可爱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1)考查对近义词的理解与积累。注意找近义词一定要从文中找,“偶然”的意思是有时候,不是经常的,意想不到的,与文中的“偶尔”意思相近;“内疚”的意思是心里感到惭愧而不安,与文中的“惭愧”意思相近;“灵巧”意思是灵活巧妙,在手的使用或身体的其他活动方面显得灵活、熟练或机敏,与文中的“敏捷”意思相近;“希望”是心里想着实现某种事情,与文中的“愿望”意思相近。
要是我们能够随时注意观察和了解我们身边的事物,我们会得到很多知识和明白很多道理,也会使我们更加热爱生活。
(2)考查了文章内容的理解。从“原来它也是那么爱整洁。我不由自主地看了一下自己的身上,觉得有些惭愧,怪不得家里人总是叫我注意清洁卫生”可知,作者明白了黄燕都知道爱整洁,我们更应该注意卫生清洁。
(3)考查了课文内容填空和主旨。从“我有我的天地。只是当爷爷奶奶给它喂食的时候,偶尔看它两眼,因为我有好多事要做,才懒得管它呢”“不知不觉地,我开始注意它,观察它了。”“我似乎明白了许多,开始爱我的小黄燕了”可知,小作者在写对黄燕的喜爱过程中,从懒得管它到注意它,观察它;通过观察,觉得小黄燕很可爱了,它美妙动听的叫声,使小作者产生联想,从而得到启示。联系上下文可知“我”得到的启示是:要是我们能够随时注意观察和了解我们身边的事物,
我们会得到很多知识和明白很多道理的,也会使我们更加热爱生活。
故答案为:
(1)偶尔 惭愧 敏捷 愿望;
(2)黄燕都知道爱整洁,我们更应该注意卫生清洁。
(3)懒得管它 观察 很可爱;
(4)要是我们能够随时注意观察和了解我们身边的事物,我们会得到很多知识和明白很多道理,也会使我们更加热爱生活。
7.阅读课外短文,完成练习。
天鹅
第一次在沼泽地里见到它时,我就惊呆了,甚至怕我的呼吸会惊动它。我凝视着它,在心里惊叹它的美丽——洁白、轻盈。白瓷一般光滑的羽毛,没有一丝杂质,就好像一团浓墨泼上去,也会整个儿滚落下来,沾不上一星半点。
它悠悠然浮在水面上,身子一动不动,好像在倾听,又好像在思索……也许任何一种飞禽都无法具有这种个性,它的美是独特的——高傲、纯洁、娴静、深沉。发黑的沼泽并不能破坏这种美,
枯败的苇子也无法使它的风采略有逊色。不知是它那白云一样的翅膀照亮了这片水,还是黑色的水更衬托出那圣洁的白色。可是我忽然又不敢相信天鹅会同沼泽地连在一起。我猜想它也许是一只从农场畜牧队中走散的鹅。但不是!它自己告诉我,它的确是一只天鹅,地地道道的天鹅——它抬起了细长的脖子,眺望着秋天那深远的田野。它似乎完全没有留意脚下的黑色。
(1)填入恰当的词语。
_____ 的天鹅 _____ 的沼泽地
_____ 的田野 _____ 的白色
(2)给下面加点的字选择正确的解释。
美丽
发黑
深远
圣洁
①凝视 ____
A.凝结;
B.注意力集中。
②略有逊色 ____
A.略微,稍微;
B.简单的叙述;
C.省去,简化。
(3)用“”在文中画出描写天鹅羽毛的句子,用“”在文中画出描写天鹅神态的句子。
(4)天鹅的美是一种怎样的美?请用文中的词语来概括。
·
B
·
A
【解析】(1)本题考查词语分析。结合“我凝视着它,在心里惊叹它的美丽”“发黑的沼泽”“眺望着秋天那深远的田野”“还是黑色的水更衬托出那圣洁的白色”,依次填空:美丽、发黑、深远、圣洁。
(2)本题考查词语理解。
①凝视:聚精会神地看。故选:B。
② 略有逊色:比较起来还稍差一点 。故选:A。
(3)本题考查文章内容概括。结合“白瓷一般光滑的羽毛,没有一丝杂质,就好像一团浓墨泼上去,也会整个儿滚落下来,沾不上一星半点”“它悠悠然浮在水面上,身子一动不动,好像在倾听,又好像在思索……”作答。
(4)
本题考查文章内容概括。结合“它的美是独特的——高傲、纯洁、娴静、深沉”,概括为:高傲、纯洁、娴静、深沉。
故答案为:
(1)美丽 发黑 深远 圣洁;
(2)①B;
②A;
(3)白瓷一般光滑的羽毛,没有一丝杂质,就好像一团浓墨泼上去,也会整个儿滚落下来,沾不上一星半点。它悠悠然浮在水面上,身子一动不动,好像在倾听,又好像在思索……
(4)高傲、纯洁、娴静、深沉。
8.阅读文段,完成题目。
特别的客人
“又是蔬菜汤!”老狼盯着面前的晚餐,开始发牢骚,“唉,真希望我有一只小羊羔。我就可以做羊肉砂锅啦!”
“当!当!当!”来了一只小羊羔说:“我可以进来吗?”
“当然可以,快进来吧。晚餐快准备好了,你来得可真是时候!”老狼嘻嘻地坏笑。
小羊羔冻得瑟(sè)瑟发抖。
“天啦!”老狼说,“我可不能吃一只快冻成冰块儿的羊羔。我讨厌冷冻食品!”
于是,老狼让小羊羔先在火炉边取取暖,
又给了小羊羔一根胡萝卜吃。
小羊羔狼吞虎咽地把胡萝卜给吃掉了,这么一来,她开始打嗝儿了!“天啦!”老狼说,“我可不能吃一只打嗝儿的羊羔。弄不好我也会嗝儿个不停的!”
老狼只好抱起小羊羔,用毛茸茸的大爪子轻轻地拍打她的背。小羊羔不再打嗝儿了,她依偎着老狼毛茸茸的脸颊,在他的怀里睡着了。
“唉!”老狼叹了口气,“如果我一口把她吃掉,应该可以吧?”于是,他张开大嘴,要把小羊羔吞掉。可这时,小羊羔睡醒了,她看到老狼张着大嘴,以为是要亲她,于是她先使劲地亲了老狼一口!……
(1)联系上下文,我知道“狼吞虎咽”的意思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吃东西又急又猛的样子
(2)读文中画“”的句子,老狼这句话的意思是 ____ 。
A、老狼已经为小羊羔准备好了晚餐。
B、老狼认为小羊羔就是他的晚餐。
C、老狼想让小羊羔为他准备晚餐。
(3)根据文章内容填空。
老狼第一次没吃小羊羔,是因为小羊羔 _______________ ;
第二次没吃小羊羔,是因为小羊羔 ________ ;
第三次准备吃小羊羔的时候,小羊羔醒了,她 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4)故事还没完,你觉得最后老狼吃掉小羊羔了吗?你的理由是什么呢?
B
冻得瑟瑟发抖
打嗝儿
使劲地亲了老狼一口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1)考查词语的意思。“狼吞虎咽”的意思是吃东西又急又猛的样子。
(2)考查对句子的理解。从文中第一段可知,老狼迫切希望一只小羊羔来当它的晚餐,就在这时小羊羔来了,所以老狼认为小羊羔就是他的晚餐。
(3)
老狼没有吃掉小羊羔,因为小羊羔给了他信任和温暖,让他不再孤单寂寞。
考查课文内容。从文中“‘我可不能吃一只快冻成冰块儿的羊羔。我讨厌冷冻食品’”“‘我可不能吃一只打嗝儿的羊羔。弄不好我也会嗝儿个不停的’”“他张开大嘴,要把小羊羔吞掉。可这时,小羊羔睡醒了,她看到老狼张着大嘴,以为是要亲她,于是她先使劲地亲了老狼一口”可知,老狼第一次没吃小羊羔,是因为小羊羔冻得瑟瑟发抖;第二次没吃小羊羔,是因为小羊羔打嗝儿;第三次准备吃小羊羔的时候,小羊羔醒了,她使劲地亲了老狼一口。
(4)考查发散思维。回答吃没吃掉,写出自己的理由即可。
故答案为:
(1)吃东西又急又猛的样子;
(2)B;
(3)冻得瑟瑟发抖 打嗝儿 使劲地亲了老狼一口;
(4)老狼没有吃掉小羊羔,因为小羊羔给了他信任和温暖,让他不再孤单寂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