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物理压轴真题分类汇编(原卷版)
挑战02 单选题(运动和力与密度综合49题)
一.正确求平均值(共1小题)
二.参照物与运动的相对性(共2小题)
三.运动的辨别与图像描述物体的运用(共5小题)
四.质量的估测(共3小题)
五.密度的概念及测量(共5小题)
六.密度在生产、生活中的应用(共2小题)
七.力的相互性与相互作用力(共2小题)
八.弹簧测力计的使用与读数(共4小题)
九.重力的概念(共1小题)
十.惯性的概念(共5小题)
十一.惯性的利用(共4小题)
十二.平衡力与相互作用力的辨析(共4小题)
十三.力与运动的关系(共2小题)
十四.平衡状态下的摩擦力分析(共4小题)
十五.滑动摩擦力与接触面的粗糙程度和压力的关系(共2小题)
十六.增大或减小摩擦的方法(共3小题)
一.正确求平均值(共1小题)
1.(2024 长沙)为给课桌裁剪一块合适的课桌垫,小明用卷尺对课桌长度进行了三次测量,记录的数据分别为66.8cm、67.0cm、67.5cm。则课桌长度的测量结果应为( )
A.66.8cm B.67.0cm C.67.1cm D.67.5cm
二.参照物与运动的相对性(共2小题)
2.(2024 福建)“两岸青山相对出,孤帆一片日边来”出自《望天门山》。就此诗句而言,若认为站在帆船上的人是静止的,所选的参照物是( )
A.青山 B.江岸 C.帆船 D.太阳
3.(2024 自贡)2024年3月20日,我国鹊桥二号中继星由长征八号遥三运载火箭在文昌航天发射场发射升空,共同升空过程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以鹊桥二号为参照物,长征八号是静止的
B.以地球为参照物,鹊桥二号是静止的,长征八号是运动的
C.以月球为参照物,鹊桥二号是静止的,长征八号是运动的
D.以太阳为参照物,鹊桥二号是运动的,长征八号是静止的
三.运动的辨别与图像描述物体的运用(共5小题)
4.(2024 自贡)P、Q是同一直线上相距12m的两点,甲、乙两小车同时经过P点向Q点做直线运动,它们的s﹣t图像分别如图(a)(b)所示。则( )
A.甲车速度为2m/s
B.甲车速度小于乙车速度
C.乙车先到达Q点
D.甲车到达Q点时,甲、乙两车相距4m
5.(2024 乐山)如图所示,记录了甲、乙两辆汽车在平直公路上行驶时,相同时间内通过的路程。根据图片信息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甲、乙两车都做匀速直线运动
B.甲、乙两车都做变速直线运动
C.10~20s内,甲、乙两车平均速度相等
D.20~30s内,甲、乙两车平均速度相等
6.(2024 宿迁)甲、乙两车同时、同地、向同一方向行驶,s﹣t图像如图所示,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A.甲车速度大于乙车速度
B.乙车速度大于甲车速度
C.以甲车为参照物,乙车是静止的
D.以乙车为参照物,甲车是向后运动的
7.(2024 大庆)如图所示为甲、乙两物体在同一直线上运动的s﹣t图像,从0时刻开始计时,则关于它们的运动情况,描述正确的是( )
A.t=0时,乙在甲的前面,甲运动4s追上乙
B.甲、乙同时出发,乙运动2s追上甲
C.甲、乙在出发后都做匀速运动,且v甲>v乙
D.甲比乙先出发2s,甲运动4s和乙相遇
8.(2024 内蒙古)A同学和B同学在郊外骑自行车,他们在某段平直路面上的速度随时间变化的图像如图所示。下列分析中错误的是( )
A.0~10s两人通过的路程相等
B.以路边的树木为参照物,B同学总是运动的
C.10s时,两人的速度相等
D.A同学做变速直线运动
四.质量的估测(共3小题)
9.(2024 吉林)生活中处处有物理,根据你的经验,下列描述最符合实际的是( )
A.一根铅笔的质量约为2kg
B.物理课本宽度约为18cm
C.人的正常体温约为39.5℃
D.中学生百米赛跑成绩约为5s
10.(2024 滨州)下列估测的数据,符合实际的是( )
A.教学楼每层楼高约为3.5m
B.中学生跑完800米的时间约为1min
C.中学生步行的速度约为20km/h
D.九年级物理课本的质量约为2kg
11.(2024 河北)对日常生活中相关数据的估测,符合实际的是( )
A.一个鸡蛋的质量约为0.5kg
B.去菜市场时的步行速度约为1m/s
C.普通酒精灯的高度约为10mm
D.冰箱正常工作时冷藏室的温度约为26℃
五.密度的概念及测量(共5小题)
12.(2024 绥化)将一瓶酸奶喝掉一半后,下列关于剩下半瓶酸奶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质量和密度都不变
B.质量和密度都变为原来的一半
C.质量不变,密度变为原来的一半
D.质量变为原来的一半,密度不变
13.(2024 南充)小洋研究液体密度时,用两个完全相同的容器分别装入甲、乙两种液体,并绘制出总质量m与液体体积V的关系如图所示,由图像可知( )
A.容器的质量20kg
B.甲液体密度是2.0g/cm3
C.乙液体密度1.2g/cm3
D.密度为0.8g/cm3的液体的m﹣V图像应位于Ⅲ区域
14.(2024 淄博)在测量液体密度时,用调好的天平测出烧杯和液体的总质量是72g,再将烧杯中的部分液体倒入量筒中(图甲),用天平测出烧杯和剩余液体的质量(图乙)。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
A.量筒中液体的体积是32cm3
B.实验时图乙中添加砝码的合理顺序是5g、10g、20g
C.量筒中液体的质量是39g
D.液体的密度是1.1×103kg/m3
15.(2024 滨州)用天平和量筒测量固体密度的实验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测量时先测物体的体积,再测物体的质量
B.用调好的天平称量物体质量时,物体应放在天平的左盘中
C.称量物体质量过程中,若横梁不平衡,可调节平衡螺母
D.使用量筒测量体积时,可以俯视读数
16.(2024 西宁)小西和同学们用天平、量筒和足量的水等实验器材测量小石块的密度。当天平平衡时所用砝码及游码位置如图甲所示,并用如图乙所示的方法测量小石块体积。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小石块的质量为25.4g
B.图乙中a是正确的读数方法
C.小石块的密度是2.92×103kg/m3
D.若小石块磕掉了一部分,它的密度会变小
六.密度在生产、生活中的应用(共2小题)
17.(2024 湖南)2024年初,几场寒流来袭,让湖南人在家门口也能看到北方常见的冰挂(如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冰挂熔化时,需要吸热
B.冰是水蒸气液化形成的
C.冰是非晶体,有固定的熔点
D.一定质量的水结冰时,体积变小
18.(2024 枣庄)密度与生活联系非常紧密,关于密度的一些说法正确的是( )
A.1kg的铁块比1kg的棉花重
B.可以利用密度来鉴别物质,因为不同物质的密度一定不同
C.航空器材常采用熔点高、密度大的新型材料
D.一旦发生火灾,受困人员常采取弯腰撤离,是因为烟雾温度高、密度小,向上方聚集
七.力的相互性与相互作用力(共2小题)
19.(2024 无锡)如图所示,小明和小华穿着轮滑鞋静止在平滑的地面上,小华用力向前推小明后,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小明和小华由于惯性都保持静止
B.小明和小华因为受力一起向前运动
C.小明受力向前运动,小华受力向后运动
D.小明受力向前运动,小华由于惯性保持静止
20.(2024 枣庄)在两辆靠得较近的小车上分别放一块磁体甲和乙,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甲对乙的作用力大于乙对甲的作用力
B.甲先对乙施力,然后乙才对甲施力
C.甲对乙的作用力和乙对甲的作用力是一对相互作用力
D.由于甲、乙两磁体没有接触,因此甲、乙之间没有力的作用
八.弹簧测力计的使用与读数(共4小题)
21.(2024 盐城)如图所示,弹簧测力计未挂重物时指针在零刻度线下方。在使用它测量钩码重力之前,应该先( )
A.把挂钩向下拉 B.把挂钩向上托
C.把面板向上移 D.把面板向下移
22.(2024 宜宾)如图所示的测量工具中,属于测量力的是( )
A.
B.
C.
D.
23.(2024 哈尔滨)测量是实验的重要环节,下列测量仪器的测量结果或使用方法不正确的是( )
A.弹簧测力计示数为2.0N
B.铅笔的长度为4.10cm
C.用天平测量物体质量
D.读取温度计示数
24.(2024 牡丹江)下列测量结果正确的是( )
A.物体的长度是1.8cm B.物体的温度是34℃
C.物块的体积是80mL D.物体的重力是3kg
九.重力的概念(共1小题)
25.(2024 西藏)观看天宫课堂后,卓玛设想如果地球上物体的重力突然消失,身边的物理现象将发生变化,其中合理的是( )
A.物理课本将没有质量
B.擦黑板时将不存在摩擦力
C.卡定沟瀑布依然飞流直下
D.在地面上正常行走将异常困难
十.惯性的概念(共5小题)
26.(2024 枣庄)在体育测试中,小明同学掷实心球的场景如图所示,图中a点是球刚离开手的位置。球从a点上升到最高点b后下落到地面c点,然后滚动到d点停止,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球从a点上升到b点,是因为球受到手的推力作用
B.球在b点的速度为零
C.若球在b点受到的力全部消失,则球做匀速直线运动
D.球从c点运动到d点停止,说明物体运动需要力来维持
27.(2024 广安)关于广安市中考体育测试场上出现的运动场景,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
A.小聪进行1000m测试通过终点时不能立即停下来,是因为受到惯性的作用
B.小明进行乒乓球测试时,乒乓球撞击墙面被弹回,说明力的作用是相互的
C.小敏踢出去的足球在草地上滚动一段距离会停下来,是因为足球未受到力的作用
D.小捷在跳绳测试中,起跳时她的重力和地面对她的支持力一定是一对平衡力
28.(2024 重庆)2024年全国游泳冠军赛上,费立纬以14分49秒30的成绩获得男子1500m自由泳冠军。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
A.运动员折返后不划水仍前进是由于惯性
B.游泳时以泳池为参照物运动员是静止的
C.运动员在池水中前进时不受重力的作用
D.加速冲刺阶段运动员受到平衡力的作用
29.(2024 安徽)2024年4月25日20时59分,搭载神舟十八号载人飞船的长征二号F遥十八运载火箭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成功发射。26日5时04分,在轨执行任务的神舟十七号航天员乘组顺利打开“家门”,欢迎神舟十八号航天员乘组入驻“天宫”空间站。随后,两个航天员乘组面向镜头向牵挂他们的全国人民报平安(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载人飞船在升空的过程中惯性增大
B.“天宫”空间站处于平衡状态
C.地球对“天宫”空间站有吸引作用
D.航天员报平安的声音是通过声波传回地面的
30.(2024 陕西)“时代楷模”张玉滚老师扎根山区,将青春奉献给家乡的教育事业。如图,张老师挑着扁担将书本运回学校。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
A.张老师停下时没有惯性
B.扁担被压弯说明力可以改变物体的形状
C.书本受到的重力方向会因袋子晃动而发生改变
D.扁担对肩膀的压力与肩膀对扁担的支持力是一对平衡力
十一.惯性的利用(共4小题)
31.(2024 泰安)2023年9月24日,我国运动员在女子赛艇项目比赛中摘得杭州亚运会首枚金牌。如图所示是她们比赛中奋力划桨前行的一个画面。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以地面为参照物赛艇是运动的
B.桨对水的力和水对桨的力是一对平衡力
C.赛艇的速度越大惯性越大
D.连续划桨使赛艇不停地前进说明力是维持物体运动的原因
32.(2024 牡丹江)下列运动场景中属于利用惯性的是( )
A.举重运动员用力将杠铃举起
B.田径运动员起跑时用力向后蹬地
C.标枪运动员投掷前向前助跑
D.百米运动员到达终点后不能立刻停下来
33.(2024 大庆)关于力和运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跳高运动员腾跃到最高点时,速度为零,所受合力也为零
B.游泳运动员手臂向后拨水,获得向前的推力,说明物体间力的作用是相互的
C.被抛出的篮球仍能继续向前运动,是因为受到惯性的作用
D.被运动员举起的杠铃在空中静止不动,杠铃的重力和杠铃对运动员的压力是一对平衡力
34.(2024 山西)如图所示,一辆公交车正在水平路面匀速向右行驶,遇到突发情况紧急刹车时,下列能正确表示车内拉环情形的是( )
A. B.
C. D.
十二.平衡力与相互作用力的辨析(共4小题)
35.(2024 天津)在如图所示的实验情景中,小钢球受到平衡力作用的是( )
A.沿斜面滚下的钢球
B.静止在金属片上的钢球
C.在水中下沉的钢球
D.在空中自由下落的钢球
36.(2024 呼和浩特)为了强身健体,泽轩同学每天都要用哑铃锻炼。如示意图所示,泽轩同学平举手臂,静止拿着哑铃。以下受力分析正确的是( )
A.当感觉肌肉酸软时,是因为哑铃给手的摩擦力大小增大了
B.哑铃所受重力和手对哑铃的摩擦力是一对相互作用力
C.哑铃所受重力和手对哑铃的作用力是一对相互作用力
D.哑铃所受重力和手对哑铃的作用力是一对平衡力
37.(2024 内江)质量为0.4kg的电灯悬挂在电线上静止不动,g=10N/kg,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电灯受到的重力为4N
B.电灯受到的重力的施力物体是绳子
C.电灯受到的重力和电线对电灯的拉力大小不相等
D.电灯受到的重力和电灯对电线的拉力是一对平衡力
38.(2024 宜宾)学校组织了丰富多彩的体育活动,下列运动中涉及物理知识的说法正确的是( )
A.小强踢足球时,用脚将球踢出,说明一个物体就能产生力
B.小英掷铅球时,铅球飞出去,说明力主要改变了物体的形状
C.小明长跑时,冲过终点不能立即停下来,是由于小明具有惯性
D.小华立定跳远时,他所受的重力与他对地面的压力是一对平衡力
十三.力与运动的关系(共2小题)
39.(2024 盐城)如图是我国低真空、磁悬浮高速列车在试验线上行驶的情形。运行管道做成低真空,主要是为了减小列车所受( )
A.浮力 B.重力 C.阻力 D.支持力
40.(2024 武汉)2024年4月30日,神舟十七号载人飞船返回舱在东风着陆场成功着陆。如图所示,返回舱在落地前的某段时间内沿竖直方向匀速下落,若降落伞和返回舱受到的重力分别为G1和G2,降落伞对返回舱的拉力为F,空气对返回舱的阻力为f,则下列关系式正确的是( )
A.f+F=G1+G2 B.f+F=G2 C.F=G1+G2+f D.F=G2+f
十四.平衡状态下的摩擦力分析(共4小题)
41.(2024 泰安)如图所示,物体甲、乙叠放在水平地面上,在5N的水平拉力F的作用下一起向右做匀速直线运动,不计空气阻力。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甲受到的摩擦力大小为5N
B.甲受到的摩擦力方向水平向右
C.乙受到的摩擦力大小为5N
D.乙受到的摩擦力方向水平向右
42.(2024 兰州)如图所示,小木块A与长木板B叠放在水平台面上,对长木板B施加一个水平向右的拉力F,当F=5N时,弹簧测力计的示数为2N,小木块A保持静止,长木板B恰好向右做匀速直线运动,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A.B对A产生的滑动摩擦力大小为2N,方向水平向右
B.地面对B产生的滑动摩擦力大小为3N,方向水平向左
C.当F=8N时,弹簧测力计的示数为5N
D.若对A施加一个竖直向上的拉力,则地面对B产生的滑动摩擦力会减小
43.(2024 广州)如图,把吸盘压在竖直的玻璃墙上,挤出空气,它就“吸”在玻璃墙上静止不动,则吸盘所受摩擦力( )
A.方向竖直向下 B.方向竖直向上
C.大于其所受重力 D.小于其所受重力
44.(2024 宿迁)在探究影响滑动摩擦力大小因素的活动中,实验装置如图甲所示,固定弹簧测力计A,拉动木板,测出木块受到的滑动摩擦力。小明又进行测量木板受到木块的滑动摩擦力的尝试。如图乙所示,水平拉动木板,使木板和木块一起做匀速直线运动,测量木板受到桌面的摩擦力;如图丙所示,固定木块,再拉动木板,当木板相对于木块滑动时,读出弹簧测力计B的示数。则测量的木板受到木块的滑动摩擦力( )
A.方向水平向左,拉木板需要匀速运动
B.方向水平向右,拉木板不需要匀速运动
C.方向水平向右,拉木板需要匀速运动
D.方向水平向左,拉木板不需要匀速运动
十五.滑动摩擦力与接触面的粗糙程度和压力的关系(共2小题)
45.(2024 广元)如图,同一长方体木块先后以相同的速度v,在同一水平面上被匀速直线拉动,甲图中平放,乙图中竖放,丙图中平放且在上面叠放一重物(重物与木块相对静止),木块所受的水平拉力分别为F甲、F乙、和F丙,则( )
A.F甲<F乙<F丙 B.F甲=F乙=F丙
C.F甲=F乙<F丙 D.F甲<F乙=F丙
46.(2024 镇江)如图所示,小明在测量滑动摩擦力时,将物块A置于水平木板上,用弹簧测力计水平向右拉A,使其始终做匀速直线运动,经过区域1和区域2时,弹簧测力计的示数分别为1.2N和1.8N,两区域示数不同的原因是( )
A.在区域1中A对木板的压力更大
B.在区域2中A对木板的压力更大
C.木板上区域1的粗糙程度更大
D.木板上区域2的粗糙程度更大
十六.增大或减小摩擦的方法(共3小题)
47.(2024 通辽)如图所示,当人驾驶电动平衡车在水平路面上做匀速直线运动时,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以电动平衡车为参照物,人是运动的
B.此时人不会向前倾是因为人没有惯性
C.人与车的总重力与地面对车的支持力是一对平衡力
D.轮胎上有花纹目的是为了减小受力面积,增大压强
48.(2024 南充)关于近期举行的2024年巴黎奥运会选拔赛的比赛项目,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运动员在跳鞍马过程中要助跑,是利用运动员的惯性
B.运动员在做单杠项目前,手要擦上滑石粉,是为了减小摩擦力
C.在自由体操项目中,运动员在空翻离地后到落回地面前,不受重力
D.运动员站在平衡木上静止不动,受到的重力与运动员对平衡木的压力是一对平衡力
49.(2024 湖北)冰壶运动员比赛用鞋如图,蹬冰鞋底用橡胶制成,滑行鞋底用塑料制成。运动员用滑行鞋支撑全身在冰面上滑行,需要停下时,用蹬冰鞋接触冰面进行控制。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蹬冰鞋底是为了减小压力
B.滑行鞋底是为了减小摩擦力
C.运动员在冰面上滑行需要力来维持
D.滑行时若摩擦力消失,则运动员会停止运动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中考物理压轴真题分类汇编(解析版)
挑战02 单选题(运动和力与密度综合49题)
一.正确求平均值(共1小题)
二.参照物与运动的相对性(共2小题)
三.运动的辨别与图像描述物体的运用(共5小题)
四.质量的估测(共3小题)
五.密度的概念及测量(共5小题)
六.密度在生产、生活中的应用(共2小题)
七.力的相互性与相互作用力(共2小题)
八.弹簧测力计的使用与读数(共4小题)
九.重力的概念(共1小题)
十.惯性的概念(共5小题)
十一.惯性的利用(共4小题)
十二.平衡力与相互作用力的辨析(共4小题)
十三.力与运动的关系(共2小题)
十四.平衡状态下的摩擦力分析(共4小题)
十五.滑动摩擦力与接触面的粗糙程度和压力的关系(共2小题)
十六.增大或减小摩擦的方法(共3小题)
一.正确求平均值(共1小题)
1.(2024 长沙)为给课桌裁剪一块合适的课桌垫,小明用卷尺对课桌长度进行了三次测量,记录的数据分别为66.8cm、67.0cm、67.5cm。则课桌长度的测量结果应为( )
A.66.8cm B.67.0cm C.67.1cm D.67.5cm
【答案】C
【解答】解:课桌的长度是:L==67.1cm,故C正确。
故选:C。
二.参照物与运动的相对性(共2小题)
2.(2024 福建)“两岸青山相对出,孤帆一片日边来”出自《望天门山》。就此诗句而言,若认为站在帆船上的人是静止的,所选的参照物是( )
A.青山 B.江岸 C.帆船 D.太阳
【答案】C
【解答】解;人和帆船没有发生位置的改变,青山、江岸、太阳与帆船发生了位置的改变,所以认为站在帆船上的人是静止的,所选的参照物是帆船,故A、B、D不符合题意,C符合题意;
故选:C。
3.(2024 自贡)2024年3月20日,我国鹊桥二号中继星由长征八号遥三运载火箭在文昌航天发射场发射升空,共同升空过程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以鹊桥二号为参照物,长征八号是静止的
B.以地球为参照物,鹊桥二号是静止的,长征八号是运动的
C.以月球为参照物,鹊桥二号是静止的,长征八号是运动的
D.以太阳为参照物,鹊桥二号是运动的,长征八号是静止的
【答案】A
【解答】解:A.共同升空过程中,以鹊桥二号为参照物,长征八号的位置不变,是静止的,故A正确;
B.以地球为参照物,鹊桥二号的位置是改变的,是运动的,长征八号位置也是改变的,是运动的,故B错误;
C.以月球为参照物,鹊桥二号和长征八号位置是改变的,是运动的,故C错误;
D.以太阳为参照物,鹊桥二号和长征八号的位置都改变,是运动的,故D错误。
故选:A。
三.运动的辨别与图像描述物体的运用(共5小题)
4.(2024 自贡)P、Q是同一直线上相距12m的两点,甲、乙两小车同时经过P点向Q点做直线运动,它们的s﹣t图像分别如图(a)(b)所示。则( )
A.甲车速度为2m/s
B.甲车速度小于乙车速度
C.乙车先到达Q点
D.甲车到达Q点时,甲、乙两车相距4m
【答案】D
【解答】解:AB、由图可知,甲的速度v甲===3m/s,乙车速度v乙===2m/s,所以v甲>v乙,故AB错误;
C、甲、乙两小车同时经过P点向Q点做直线运动,由v甲>v乙,则甲车先到达Q点,故C错误;
D、由图a知,甲车用了4s到达了Q点,此时乙车离开P点的距离s′=v乙t′=2m/s×4s=8m,则甲、乙两车相距s″=s﹣s′=12m﹣8m=4m,故D正确。
故选:D。
5.(2024 乐山)如图所示,记录了甲、乙两辆汽车在平直公路上行驶时,相同时间内通过的路程。根据图片信息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甲、乙两车都做匀速直线运动
B.甲、乙两车都做变速直线运动
C.10~20s内,甲、乙两车平均速度相等
D.20~30s内,甲、乙两车平均速度相等
【答案】D
【解答】解:AB、在甲中,汽车在相同的时间间隔内,通过的路程相等,由此可知甲车做匀速直线运动;在乙中,汽车在相同的时间间隔内,通过的路程越来越大,由此可知乙车做变速直线运动,故AB错误;
C、10~20s内,甲、乙两车通过的路程不同,根据v=可知它们的平均速度不相等,故C错误;
D、20~30s内,甲、乙两车通过的路程相等,根据v=可知它们的平均速度相等,故D正确。
故选:D。
6.(2024 宿迁)甲、乙两车同时、同地、向同一方向行驶,s﹣t图像如图所示,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A.甲车速度大于乙车速度
B.乙车速度大于甲车速度
C.以甲车为参照物,乙车是静止的
D.以乙车为参照物,甲车是向后运动的
【答案】A
【解答】解:AB、已知甲、乙两辆小车同时、同地、向同一方向行驶,由图象可知:在相同时间内,甲走的路程较多,由公式v=可得,甲车速度大于乙车速度,故A正确、B错误;
C、甲乙两车的速度不同,相对不静止,故C错误;
D、甲、乙两辆小车同时、同地、向同一方向行驶,v甲>v乙,若以乙车为参照物,甲车向前运动,故D错误。
故选:A。
7.(2024 大庆)如图所示为甲、乙两物体在同一直线上运动的s﹣t图像,从0时刻开始计时,则关于它们的运动情况,描述正确的是( )
A.t=0时,乙在甲的前面,甲运动4s追上乙
B.甲、乙同时出发,乙运动2s追上甲
C.甲、乙在出发后都做匀速运动,且v甲>v乙
D.甲比乙先出发2s,甲运动4s和乙相遇
【答案】D
【解答】解:A.由图可知,出发前甲在乙的前面6m处,乙物体从0时刻开始并没有出发而是静止不动,而甲物体从0时刻已经匀速运动,而乙物体先静止2s后才开始运动,最终乙在第4s才追上甲。故A错误;
B.由图可知,乙物体从2s时刻开始出发,而甲物体从0时刻开始运动,即甲、乙不是同时出发,故B错误;
C.甲、乙的运动图像都是直线,可知甲、乙在运动后都做匀速运动,乙直线的倾角大于甲直线的倾角,即乙运动的速度大于甲的速度,故C错误;
D.由上述分析可知,甲比乙先出发2s,甲运动4s和乙相遇,故D正确。
故选:D。
8.(2024 内蒙古)A同学和B同学在郊外骑自行车,他们在某段平直路面上的速度随时间变化的图像如图所示。下列分析中错误的是( )
A.0~10s两人通过的路程相等
B.以路边的树木为参照物,B同学总是运动的
C.10s时,两人的速度相等
D.A同学做变速直线运动
【答案】A
【解答】解:ABD、由v﹣t图像可知,B同学的运动图像是一条平行于时间轴的直线,说明B同学做匀速直线运动,速度为3m/s;A同学的运动图像是一条过原点的斜线,说明A同学做匀加速直线运动,第10s末,两人的速度相等,均为3m/s,根据s=vt可知,0~10sB同学通过的路程大于A同学通过的路程,故A错误、BD正确;
C、由v﹣t图像可知,B同学做匀速直线运动,以路边的树木为参照物,B同学与树木之间的位置始终在变化,以路边的树木为参照物,B同学总是运动的,故C正确。
故选:A。
四.质量的估测(共3小题)
9.(2024 吉林)生活中处处有物理,根据你的经验,下列描述最符合实际的是( )
A.一根铅笔的质量约为2kg
B.物理课本宽度约为18cm
C.人的正常体温约为39.5℃
D.中学生百米赛跑成绩约为5s
【答案】B
【解答】解:A、铅笔的质量远小于2kg,大约几克到十几克,故A错误;
B、物理课本的宽度大约有十几厘米到二十厘米之间,故B正确;
C、人体正常体温36℃到37℃,故C错误;
D、中学生百米赛跑成绩约为十几秒,故D错误。
故选:B。
10.(2024 滨州)下列估测的数据,符合实际的是( )
A.教学楼每层楼高约为3.5m
B.中学生跑完800米的时间约为1min
C.中学生步行的速度约为20km/h
D.九年级物理课本的质量约为2kg
【答案】A
【解答】解:A、一般楼房三层的高度约10m,一层楼的高度在3m左右,故A符合实际;
B、中学生跑完800米的时间一般在3.5min左右。故B符合实际;
C、中学生正常步行的速度在4km/h=4×m/s≈1.1m/s左右,故C不符合实际;
D、九年级物理课本的质量约为250g=0.25kg左右,故D不符合实际。
故选:A。
11.(2024 河北)对日常生活中相关数据的估测,符合实际的是( )
A.一个鸡蛋的质量约为0.5kg
B.去菜市场时的步行速度约为1m/s
C.普通酒精灯的高度约为10mm
D.冰箱正常工作时冷藏室的温度约为26℃
【答案】B
【解答】解:A、一个鸡蛋的质量约为50g,故A错误;
B、去菜市场时的步行速度约为1m/s,故B正确;
C、普通酒精灯的高度约为10cm,故C错误;
D、冰箱正常工作时冷藏室的温度约为5℃,故D错误。
故选:B。
五.密度的概念及测量(共5小题)
12.(2024 绥化)将一瓶酸奶喝掉一半后,下列关于剩下半瓶酸奶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质量和密度都不变
B.质量和密度都变为原来的一半
C.质量不变,密度变为原来的一半
D.质量变为原来的一半,密度不变
【答案】D
【解答】解:
一瓶酸奶喝掉一半后,物质总量减少,所以质量减小一半,体积减小一半;物质种类及状态没有变化,所以密度不变,故D正确、ABC错误。
故选:D。
13.(2024 南充)小洋研究液体密度时,用两个完全相同的容器分别装入甲、乙两种液体,并绘制出总质量m与液体体积V的关系如图所示,由图像可知( )
A.容器的质量20kg
B.甲液体密度是2.0g/cm3
C.乙液体密度1.2g/cm3
D.密度为0.8g/cm3的液体的m﹣V图像应位于Ⅲ区域
【答案】D
【解答】解:ABC.由图像可知,当液体体积为0时,此时容器的质量m容=20g,当m=80g,即m甲=m乙=80g﹣20g=60g时,此时甲、乙两种液体的体积:V甲=40cm3,V乙=60cm3,则甲、乙两种液体的密度分别为:ρ甲==1.5g/cm3=1.5×103kg/m3,ρ乙===1g/cm3=1×103kg/m3,由此可知,甲液体密度大于乙液体密度。故ABC错误;
D.因为液体的密度比水的还小,所以,根据ρ=可知,质量相同时,液体的体积大于水的体积,故液体的质量与体积关系图像应在Ⅲ区。
故选:D。
14.(2024 淄博)在测量液体密度时,用调好的天平测出烧杯和液体的总质量是72g,再将烧杯中的部分液体倒入量筒中(图甲),用天平测出烧杯和剩余液体的质量(图乙)。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
A.量筒中液体的体积是32cm3
B.实验时图乙中添加砝码的合理顺序是5g、10g、20g
C.量筒中液体的质量是39g
D.液体的密度是1.1×103kg/m3
【答案】D
【解答】解:
A.量筒读数时,视线与液面保持水平,因此量筒中液体的体积是30mL=30cm3,故A错误;
B.使用天平时,添加砝码的合理顺序是“先大后小”,即实验时图乙中添加砝码的合理顺序是20g、10g、5g,故B错误;
C.量筒中液体的质量是总质量减去剩余质量,其中剩余的质量由图乙可得m剩=20g+10g+5g+4g=39g,即m=m总﹣m剩=72g﹣39g=33g,故C错误;
D.液体的密度是ρ==1.1×103kg/m3,故D正确。
故选:D。
15.(2024 滨州)用天平和量筒测量固体密度的实验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测量时先测物体的体积,再测物体的质量
B.用调好的天平称量物体质量时,物体应放在天平的左盘中
C.称量物体质量过程中,若横梁不平衡,可调节平衡螺母
D.使用量筒测量体积时,可以俯视读数
【答案】B
【解答】解:A、若先测物体的体积,由于将物体从水中拿出后再测质量,上面沾有水,会使所测物体的质量偏大,根据密度公式ρ=知,所测密度会偏大,故A错误;
B、天平称量物体质量时,物体放在左盘,砝码放在右盘,故B正确;
C、称量物体质量的过程中,若天平横梁不平衡,不能调节平衡螺母,可加减砝码或移动游码,故C错误;
D、使用量筒测量体积时,应该平视凹液面最低处或凸液面的最高处,故D错误。
故选:B。
16.(2024 西宁)小西和同学们用天平、量筒和足量的水等实验器材测量小石块的密度。当天平平衡时所用砝码及游码位置如图甲所示,并用如图乙所示的方法测量小石块体积。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小石块的质量为25.4g
B.图乙中a是正确的读数方法
C.小石块的密度是2.92×103kg/m3
D.若小石块磕掉了一部分,它的密度会变小
【答案】C
【解答】解:A、由图甲知,标尺的分度值是0.2g,被测物体的质量:m=20g+5g+4.2g=29.2g,故A错误;
B、由图甲知,量筒读数时,视线要与液柱上表面相平,则b是正确的读数方法,故B错误;
C、小石块的体积V=40mL﹣30mL=10mL=10cm3,则小石块的密度:ρ===2.92g/cm3=2.92×103kg/m3,故C正确;
D、密度是物质本身的特性,物质体积和质量变化时,它的密度不变,故D错误。
故选:C。
六.密度在生产、生活中的应用(共2小题)
17.(2024 湖南)2024年初,几场寒流来袭,让湖南人在家门口也能看到北方常见的冰挂(如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冰挂熔化时,需要吸热
B.冰是水蒸气液化形成的
C.冰是非晶体,有固定的熔点
D.一定质量的水结冰时,体积变小
【答案】A
【解答】解:A、冰挂融化时需要吸热,故A正确;
B、冰是水凝固形成的,故B错误;
C、冰是晶体,有固定的熔点,故C错误;
D、一定质量的水结冰时,体积变大,故D错误;
故选:A。
18.(2024 枣庄)密度与生活联系非常紧密,关于密度的一些说法正确的是( )
A.1kg的铁块比1kg的棉花重
B.可以利用密度来鉴别物质,因为不同物质的密度一定不同
C.航空器材常采用熔点高、密度大的新型材料
D.一旦发生火灾,受困人员常采取弯腰撤离,是因为烟雾温度高、密度小,向上方聚集
【答案】D
【解答】解:A、1kg的棉花和1kg的铁的质量相同,故A错误;
B、不同物质的密度一般不同,所以可以利用密度来鉴别物质,但也有个别的不同物质具有相同的密度,故B错误;
C、航空器材的体积一定,由m=ρV可知,材料的密度越小,航空器材的质量越小,所以航空器材采用强度高、密度小的材料制造,故C错误;
D、发生火灾时,温度较高,室内有毒气体体积膨胀,密度减小;根据物体的浮沉条件,有毒气体漂浮在房间的上方。所以,为有效避免吸入有害气体或被灼伤,受困人员应采取弯腰甚至匍匐的姿势撤离火场,故D正确。
故选:D。
七.力的相互性与相互作用力(共2小题)
19.(2024 无锡)如图所示,小明和小华穿着轮滑鞋静止在平滑的地面上,小华用力向前推小明后,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小明和小华由于惯性都保持静止
B.小明和小华因为受力一起向前运动
C.小明受力向前运动,小华受力向后运动
D.小明受力向前运动,小华由于惯性保持静止
【答案】C
【解答】解:ABCD.小华推小明时,根据力的作用是相互的,小明对小华也有力的作用,小华向后退,小明向前运动,故ABD错误、C正确。
故选:C。
20.(2024 枣庄)在两辆靠得较近的小车上分别放一块磁体甲和乙,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甲对乙的作用力大于乙对甲的作用力
B.甲先对乙施力,然后乙才对甲施力
C.甲对乙的作用力和乙对甲的作用力是一对相互作用力
D.由于甲、乙两磁体没有接触,因此甲、乙之间没有力的作用
【答案】C
【解答】解:ABC、甲对乙的作用力与乙对甲的作用力是一对相互作用力,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作用在同一直线上,作用在不同物体上,是同时发生的,故AB错误,C正确;
D、由于同名磁极相互排斥,虽然甲、乙两磁体没有接触,但甲、乙之间有斥力,故D错误。
故选:C。
八.弹簧测力计的使用与读数(共4小题)
21.(2024 盐城)如图所示,弹簧测力计未挂重物时指针在零刻度线下方。在使用它测量钩码重力之前,应该先( )
A.把挂钩向下拉 B.把挂钩向上托
C.把面板向上移 D.把面板向下移
【答案】D
【解答】解:由图知,弹簧测力计未挂重物时指针在零刻度线下方,需将面板向下移动,就能使指针指在零刻度线处,因此选择D。
故选:D。
22.(2024 宜宾)如图所示的测量工具中,属于测量力的是( )
A.
B.
C.
D.
【答案】A
【解答】解:弹簧测力计是测量力大小的工具,天平是测量物体质量的工具,温度计是测量物体温度的仪器,秒表是测量时间的仪器。
故选:A。
23.(2024 哈尔滨)测量是实验的重要环节,下列测量仪器的测量结果或使用方法不正确的是( )
A.弹簧测力计示数为2.0N
B.铅笔的长度为4.10cm
C.用天平测量物体质量
D.读取温度计示数
【答案】C
【解答】解:A、图中弹簧测力计的量程为0~5N,分度值为0.2N,示数为2.0N,故A正确;
B、图中,铅笔的左端对准刻度尺的零刻度线,刻度尺的分度值为0.1cm,读数时视线正对刻度线,示数为4.10cm,故B正确;
C、图中,使用天平测物体质量时,物体应放在左盘,砝码放在右盘,并用镊子取、放砝码,不能用手直接拿取砝码,故C错误;
D、用温度计测量温度时,温度计的玻璃泡要与被物体充分接触,读数时,视线要正对刻度线,故D正确。
故选:C。
24.(2024 牡丹江)下列测量结果正确的是( )
A.物体的长度是1.8cm B.物体的温度是34℃
C.物块的体积是80mL D.物体的重力是3kg
【答案】B
【解答】解:A、由图可知刻度尺的分度值是0.1cm,则物体的长度为1.80cm,故A错误;
B、由图可知该温度计的分度值是1℃,温度计中液柱的液面在30℃以上4格处,示数为34℃,即物体的温度是34℃,故B正确;
C、由图可知,此时量筒的读数为80mL,即物体和水的总体积为80mL,石块的体积应为此时的示数减去量筒中水的体积,故C错误;
D、弹簧测力计的分度值是0.2N,示数为3N,即物体的重力是3N,故D错误。
故选:B。
九.重力的概念(共1小题)
25.(2024 西藏)观看天宫课堂后,卓玛设想如果地球上物体的重力突然消失,身边的物理现象将发生变化,其中合理的是( )
A.物理课本将没有质量
B.擦黑板时将不存在摩擦力
C.卡定沟瀑布依然飞流直下
D.在地面上正常行走将异常困难
【答案】D
【解答】解:A、质量是物体的一种属性,指物体所含物质的多少,与是否有重力无关,故A错误;
B、摩擦力的产生,与是否有重力无关,故B错误;
C、重力的方向总是竖直向下,若重力突然消失,瀑布将消失,故C错误;
D、如果地球上物体的重力突然消失,人对地面的压力消失,人和地面之间摩擦力消失,在地面上正常行走将异常困难,故D正确。
故选:D。
十.惯性的概念(共5小题)
26.(2024 枣庄)在体育测试中,小明同学掷实心球的场景如图所示,图中a点是球刚离开手的位置。球从a点上升到最高点b后下落到地面c点,然后滚动到d点停止,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球从a点上升到b点,是因为球受到手的推力作用
B.球在b点的速度为零
C.若球在b点受到的力全部消失,则球做匀速直线运动
D.球从c点运动到d点停止,说明物体运动需要力来维持
【答案】C
【解答】解:A、球从a点上升到b点,是因为球具有惯性,球离开手以后不再受手的推力,故A错误;
B、球b做斜向上运动,到最高点后,在水平方向速度不为零,所以球在b点的速度不为零,故B错误;
C、球在b点的速度不为零,由牛顿第一定律可知,若球在b点受到的力全部消失,则球做匀速直线运动,故C正确;
D、球最终到d点停止,说明力是改变物体运动状态的原因,物体运动不需要力来维持,故D错误。
故选:C。
27.(2024 广安)关于广安市中考体育测试场上出现的运动场景,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
A.小聪进行1000m测试通过终点时不能立即停下来,是因为受到惯性的作用
B.小明进行乒乓球测试时,乒乓球撞击墙面被弹回,说明力的作用是相互的
C.小敏踢出去的足球在草地上滚动一段距离会停下来,是因为足球未受到力的作用
D.小捷在跳绳测试中,起跳时她的重力和地面对她的支持力一定是一对平衡力
【答案】B
【解答】解:A、冲过终点时不能立即停下来,是因为具有惯性的缘故,惯性不是力,不能说受到惯性的作用,故A错误;
B、乒乓球撞击墙面被弹回,说明力的作用是相互的,故B正确;
C、踢出去的足球在草地上滚动的越来越慢,最后会停下来,是因为受到阻力的作用,故C错误;
D、在跳绳测试中,起跳时地面对人的支持力大小大于它的重力,不符合二力平衡条件,不是平衡力,故D错误。
故选:B。
28.(2024 重庆)2024年全国游泳冠军赛上,费立纬以14分49秒30的成绩获得男子1500m自由泳冠军。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
A.运动员折返后不划水仍前进是由于惯性
B.游泳时以泳池为参照物运动员是静止的
C.运动员在池水中前进时不受重力的作用
D.加速冲刺阶段运动员受到平衡力的作用
【答案】A
【解答】解:A、运动员折返后不划水仍前进是由于运动员具有惯性,会保持原来的运动状态,故A正确;
B、游泳时,运动员与泳池之间有位置的变化,以泳池为参照物运动员是运动的,故B错误;
C、运动员在池水中前进时受重力的作用,故C错误;
D、运动员加速冲刺时,速度越来越大,运动状态发生改变,所以受到非平衡力的作用,故D错误。
故选:A。
29.(2024 安徽)2024年4月25日20时59分,搭载神舟十八号载人飞船的长征二号F遥十八运载火箭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成功发射。26日5时04分,在轨执行任务的神舟十七号航天员乘组顺利打开“家门”,欢迎神舟十八号航天员乘组入驻“天宫”空间站。随后,两个航天员乘组面向镜头向牵挂他们的全国人民报平安(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载人飞船在升空的过程中惯性增大
B.“天宫”空间站处于平衡状态
C.地球对“天宫”空间站有吸引作用
D.航天员报平安的声音是通过声波传回地面的
【答案】C
【解答】解:A、惯性的大小只与物体的质量有关,火箭加速升空的过程中,载人飞船的质量不变,惯性不变,故A错误;
B、空间站绕着地球飞行时,方向不是直线,所以处于非平衡状态,故B错误;
C、“天宫”空间站能绕着地球运动,是因为受到地球对它的吸引作用,故C正确;
D、太空是真空,真空不能传声,所以航天员在太空与地面交流时的声音不是通过声波传向地球的,而是通过电磁波传向地球的,故D错误。
故选:C。
30.(2024 陕西)“时代楷模”张玉滚老师扎根山区,将青春奉献给家乡的教育事业。如图,张老师挑着扁担将书本运回学校。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
A.张老师停下时没有惯性
B.扁担被压弯说明力可以改变物体的形状
C.书本受到的重力方向会因袋子晃动而发生改变
D.扁担对肩膀的压力与肩膀对扁担的支持力是一对平衡力
【答案】B
【解答】解:A、一切物体在任何情况下都有惯性,因此张老师停下时仍然有惯性,故A错误;
B、力可以改变物体的形状,扁担被压弯说明力可以改变物体的形状,故B正确;
C、重力的方向总是竖直向下的,不会因袋子晃动而发生改变,故C错误;
D、扁担对肩膀的压力与肩膀对扁担的支持力作用在不同的物体上,是一对相互作用力,故D错误。
故选:B。
十一.惯性的利用(共4小题)
31.(2024 泰安)2023年9月24日,我国运动员在女子赛艇项目比赛中摘得杭州亚运会首枚金牌。如图所示是她们比赛中奋力划桨前行的一个画面。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以地面为参照物赛艇是运动的
B.桨对水的力和水对桨的力是一对平衡力
C.赛艇的速度越大惯性越大
D.连续划桨使赛艇不停地前进说明力是维持物体运动的原因
【答案】A
【解答】解:A、以地面为参照物,赛艇与地面之间的位置发生了变化,所以赛艇是运动的,故A正确;
B、桨对水的力和水对桨的力作用在不同的物体上,不是一对平衡力,故B错误;
C、质量是惯性大小的唯一量度,与速度的大小无关,故C错误;
D、力不是维持物体运动的原因,连续划桨使赛艇不停地前进,说明力是改变物体运动状态的原因,故D错误。
故选:A。
32.(2024 牡丹江)下列运动场景中属于利用惯性的是( )
A.举重运动员用力将杠铃举起
B.田径运动员起跑时用力向后蹬地
C.标枪运动员投掷前向前助跑
D.百米运动员到达终点后不能立刻停下来
【答案】C
【解答】解:A、举重运动员用力将杠铃举起,是克服重力做功,故A错误;
B、田径运动员起跑时用力向后蹬地,是力的相互作用,故B错误;
C、标枪运动员携带标枪助跑是使标枪获得较大的速度,利用标枪的惯性来取得较好的成绩,故C正确;
D、跑步运动员到达终点不能立刻停下来是因为运动员具有惯性,不是利用惯性,故D错误;
故选:C。
33.(2024 大庆)关于力和运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跳高运动员腾跃到最高点时,速度为零,所受合力也为零
B.游泳运动员手臂向后拨水,获得向前的推力,说明物体间力的作用是相互的
C.被抛出的篮球仍能继续向前运动,是因为受到惯性的作用
D.被运动员举起的杠铃在空中静止不动,杠铃的重力和杠铃对运动员的压力是一对平衡力
【答案】B
【解答】解:A、跳高运动员腾跃到最高点时,速度为零,但由于运动员受到重力的作用,合力不为零,故A错误;
B、因为力的作用是相互的,所以游泳运动员手臂向后拨水,获得向前的推力,故B正确;
C、被抛出的篮球仍能继续向前运动,是因为篮球具有惯性,但不能说篮球受到惯性作用,故C错误;
D、被运动员举起的杠铃在空中静止不动,杠铃的重力和杠铃对运动员的压力方向相同,所以二者不是一对平衡力,故D错误。
故选:B。
34.(2024 山西)如图所示,一辆公交车正在水平路面匀速向右行驶,遇到突发情况紧急刹车时,下列能正确表示车内拉环情形的是( )
A. B.
C. D.
【答案】A
【解答】解:开始时公交车及拉环以相同速度向右行驶,突然刹车使车厢做减速运动时,拉环由于惯性保持原来的运动状态,故拉环向右运动,故A正确。
故选:A。
十二.平衡力与相互作用力的辨析(共4小题)
35.(2024 天津)在如图所示的实验情景中,小钢球受到平衡力作用的是( )
A.沿斜面滚下的钢球
B.静止在金属片上的钢球
C.在水中下沉的钢球
D.在空中自由下落的钢球
【答案】B
【解答】解:A、沿斜面滚下的钢球,其速度越来越快,因此受非平衡力作用,故A不符合题意;
B、静止在金属片上的钢球,速度的方向和大小均不变,因此受平衡力作用,故B符合题意;
C、在水中下沉的钢球,速度改变,因此受非平衡力作用,故C不符合题意;
D、在空中自由下落的钢球,其速度越来越快,因此受非平衡力作用,故D不符合题意。
故选:B。
36.(2024 呼和浩特)为了强身健体,泽轩同学每天都要用哑铃锻炼。如示意图所示,泽轩同学平举手臂,静止拿着哑铃。以下受力分析正确的是( )
A.当感觉肌肉酸软时,是因为哑铃给手的摩擦力大小增大了
B.哑铃所受重力和手对哑铃的摩擦力是一对相互作用力
C.哑铃所受重力和手对哑铃的作用力是一对相互作用力
D.哑铃所受重力和手对哑铃的作用力是一对平衡力
【答案】D
【解答】解:A、泽轩同学平举手臂,静止拿着哑铃,竖直方向哑铃受到的重力和手对哑铃的摩擦力平衡,当感觉肌肉酸软时,哑铃的重力没有增加,摩擦力不变,故A错误;
BCD、哑铃处于平衡状态,受力平衡,在竖直方向上,手对哑铃的摩擦力与哑铃所受重力是一对平衡力,故BC错误,D正确。
故选:D。
37.(2024 内江)质量为0.4kg的电灯悬挂在电线上静止不动,g=10N/kg,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电灯受到的重力为4N
B.电灯受到的重力的施力物体是绳子
C.电灯受到的重力和电线对电灯的拉力大小不相等
D.电灯受到的重力和电灯对电线的拉力是一对平衡力
【答案】A
【解答】解:A、电灯受到的重力G=mg=0.4kg×10N/kg=4N,故A正确;
B、重力的施力物体是地球,电灯受到的重力的施力物体是地球,故B错误;
CD、电灯受重力和灯绳的拉力而处于平衡状态,则二力是一对平衡力,其大小相等,故CD错误;
故选:A。
38.(2024 宜宾)学校组织了丰富多彩的体育活动,下列运动中涉及物理知识的说法正确的是( )
A.小强踢足球时,用脚将球踢出,说明一个物体就能产生力
B.小英掷铅球时,铅球飞出去,说明力主要改变了物体的形状
C.小明长跑时,冲过终点不能立即停下来,是由于小明具有惯性
D.小华立定跳远时,他所受的重力与他对地面的压力是一对平衡力
【答案】C
【解答】解:A、力是物体对物体的作用,一个物体不能产生力,故A错误;
B、小英掷铅球时,铅球在空中飞行时,运动方向和速度大小都是变化的,因此它的运动状态是变化的,故B错误;
C、小明长跑时,由于小明具有惯性,所以冲过终点不能立即停下来,故C正确;
D、小华立定跳远时,他所受的重力与他对地面的压力作用在两个物体上且方向相同,不是一对平衡力,故D错误。
故选:C。
十三.力与运动的关系(共2小题)
39.(2024 盐城)如图是我国低真空、磁悬浮高速列车在试验线上行驶的情形。运行管道做成低真空,主要是为了减小列车所受( )
A.浮力 B.重力 C.阻力 D.支持力
【答案】C
【解答】解:磁悬浮高速列车,利用低真空环境和超声速外形减小空气阻力,通过磁悬浮减小摩擦阻力。
故选:C。
40.(2024 武汉)2024年4月30日,神舟十七号载人飞船返回舱在东风着陆场成功着陆。如图所示,返回舱在落地前的某段时间内沿竖直方向匀速下落,若降落伞和返回舱受到的重力分别为G1和G2,降落伞对返回舱的拉力为F,空气对返回舱的阻力为f,则下列关系式正确的是( )
A.f+F=G1+G2 B.f+F=G2 C.F=G1+G2+f D.F=G2+f
【答案】B
【解答】解:研究对象是返回舱,对其进行受力分析,返回舱受到三个力的作用:降落伞对返回舱的拉力为F,空气对返回舱的阻力为f,返回舱受到的重力G2,
如返回舱在落地前的某段时间内沿竖直方向匀速下落,受力平衡,则f+F=G2。
故选:B。
十四.平衡状态下的摩擦力分析(共4小题)
41.(2024 泰安)如图所示,物体甲、乙叠放在水平地面上,在5N的水平拉力F的作用下一起向右做匀速直线运动,不计空气阻力。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甲受到的摩擦力大小为5N
B.甲受到的摩擦力方向水平向右
C.乙受到的摩擦力大小为5N
D.乙受到的摩擦力方向水平向右
【答案】C
【解答】解:
AB、对甲进行分析,甲保持平衡状态,竖直方向上受到重力、支持力二力平衡,水平方向上若存在摩擦,则无法保持平衡,故甲不受摩擦力,因此A、B不正确。
CD、分析甲和乙整体,水平方向上受到向右5N的拉力且保持平衡状态,因此乙需要受到一个与拉力大小相等、方向相反的力,即水平面给乙的摩擦力。因此乙受到的摩擦力方向水平向左,大小为5N,因此C选项正确,D选项错误。
故选:C。
42.(2024 兰州)如图所示,小木块A与长木板B叠放在水平台面上,对长木板B施加一个水平向右的拉力F,当F=5N时,弹簧测力计的示数为2N,小木块A保持静止,长木板B恰好向右做匀速直线运动,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A.B对A产生的滑动摩擦力大小为2N,方向水平向右
B.地面对B产生的滑动摩擦力大小为3N,方向水平向左
C.当F=8N时,弹簧测力计的示数为5N
D.若对A施加一个竖直向上的拉力,则地面对B产生的滑动摩擦力会减小
【答案】C
【解答】解:A.A静止受力平衡,弹簧测力计通过滑轮的拉力与摩擦力平衡,弹簧测力计的示数为2N,B对A产生的滑动摩擦力大小为2N,方向水平向右,故A正确;B.长木板B恰好向右做匀速直线运动,向右的拉力5N与A对B的摩擦力和地面对B产生的滑动摩擦力的合力平衡,故地面的摩擦力为:f'=F﹣f=5N﹣2N=3N,方向水平向左,故B正确;
C.当F=8N时,木块的压力和接触面的粗糙程度不变,滑动摩擦力不变,故弹簧测力计的示数为2N,故C错误;
D.若对A施加一个竖直向上的拉力,使得A对木板的压力减小,B对地面的压力也减小,地面与B的接触面的粗糙程度不变,则地面对B产生的滑动摩擦力会减小,故D正确。
故选:C。
43.(2024 广州)如图,把吸盘压在竖直的玻璃墙上,挤出空气,它就“吸”在玻璃墙上静止不动,则吸盘所受摩擦力( )
A.方向竖直向下 B.方向竖直向上
C.大于其所受重力 D.小于其所受重力
【答案】B
【解答】解:把吸盘压在竖直的玻璃墙上,挤出空气,它就“吸”在玻璃墙上静止不动,吸盘静止属于平衡状态,受平衡力,吸盘所受的重力与摩擦力平衡,这两个力大小相等,方向相反,摩擦力与重力大小相等,摩擦力与重力方向相反,摩擦力方向竖直向上。分析吸盘所受的摩擦力:
A、方向竖直向下,错误;
B、方向竖直向上,正确;
C、大于其所受的重力,错误;
D、小于其所受的重力,错误。
故选:B。
44.(2024 宿迁)在探究影响滑动摩擦力大小因素的活动中,实验装置如图甲所示,固定弹簧测力计A,拉动木板,测出木块受到的滑动摩擦力。小明又进行测量木板受到木块的滑动摩擦力的尝试。如图乙所示,水平拉动木板,使木板和木块一起做匀速直线运动,测量木板受到桌面的摩擦力;如图丙所示,固定木块,再拉动木板,当木板相对于木块滑动时,读出弹簧测力计B的示数。则测量的木板受到木块的滑动摩擦力( )
A.方向水平向左,拉木板需要匀速运动
B.方向水平向右,拉木板不需要匀速运动
C.方向水平向右,拉木板需要匀速运动
D.方向水平向左,拉木板不需要匀速运动
【答案】A
【解答】解:在图丙中,当木板相对于木块滑动时,木板相对于木块向右滑动,因滑动摩擦力的方向与物体相对运动的方向相反,所以木板受到木块的滑动摩擦力方向水平向左,故BC错误;
在图乙中,水平拉动木板,使木板和木块一起做匀速直线运动,因为此时木板和木块之间相对静止,所以木板和木块之间无摩擦力的作用,由二力平衡条件可知,木板受到桌面的滑动摩擦力f桌=FB(FB为测力计B的示数,也就是测力计B对木板向右的拉力);
图乙和图丙相比,当木板相对于木块滑动时,因为整体对桌面的压力大小不变、接触面的粗糙程度不变,所以木板受到桌面的滑动摩擦力大小不变,仍然为f桌=FB;
在图丙中,拉动木板时,木板受到水平向右的拉力FB′、水平向左的桌面的滑动摩擦力f桌、木块对木板水平向左的摩擦力,由实验目的可知要测量木板受到木块的滑动摩擦力,则需要根据木板受力平衡进行测量,所以,图丙中拉木板时需要匀速运动,此时木板受力平衡,则FB′=f木块对木板+f桌,因此木板受到木块的滑动摩擦力为f木块对木板=FB′﹣f桌,即该方案是可行的,故A正确,D错误。
故选:A。
十五.滑动摩擦力与接触面的粗糙程度和压力的关系(共2小题)
45.(2024 广元)如图,同一长方体木块先后以相同的速度v,在同一水平面上被匀速直线拉动,甲图中平放,乙图中竖放,丙图中平放且在上面叠放一重物(重物与木块相对静止),木块所受的水平拉力分别为F甲、F乙、和F丙,则( )
A.F甲<F乙<F丙 B.F甲=F乙=F丙
C.F甲=F乙<F丙 D.F甲<F乙=F丙
【答案】C
【解答】解:(1)甲、乙两图中,虽然木块的放置方式不同,速度大小也不同,但它们对水平面的压力大小相同(都等于自身的重力),且接触面的粗糙程度相同,所以这两种情况下摩擦力的大小相等,即f甲=f乙;
(2)丙图中,在木块上加放一个重物后,木块对接触面的压力变大,接触面的粗糙程度不变,所以摩擦力变大,即f丙>f乙;
由此可知f甲=f乙<f丙,匀速直线运动,受力平衡,拉力等于摩擦力,故F甲=F乙<F丙。
故选:C。
46.(2024 镇江)如图所示,小明在测量滑动摩擦力时,将物块A置于水平木板上,用弹簧测力计水平向右拉A,使其始终做匀速直线运动,经过区域1和区域2时,弹簧测力计的示数分别为1.2N和1.8N,两区域示数不同的原因是( )
A.在区域1中A对木板的压力更大
B.在区域2中A对木板的压力更大
C.木板上区域1的粗糙程度更大
D.木板上区域2的粗糙程度更大
【答案】D
【解答】解:将物块A置于水平木板上,用弹簧测力计水平向右拉A,使其始终做匀速直线运动,经过区域1和区域2时,物块对木板的压力等于其物块的重力,大小不变;
物块受到的拉力等于受到的摩擦力,弹簧测力计的示数分别为1.2N和1.8N,拉力大小不同、滑动摩擦力大小不同,原因是两区域的接触面的粗糙程度不同,木板上区域2的粗糙程度更大,故D正确、ABC错误。
故选:D。
十六.增大或减小摩擦的方法(共3小题)
47.(2024 通辽)如图所示,当人驾驶电动平衡车在水平路面上做匀速直线运动时,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以电动平衡车为参照物,人是运动的
B.此时人不会向前倾是因为人没有惯性
C.人与车的总重力与地面对车的支持力是一对平衡力
D.轮胎上有花纹目的是为了减小受力面积,增大压强
【答案】C
【解答】解:A.平衡车匀速行驶时,平衡车与人的位置没有发生改变,因此相对于平衡车上的人,车是静止的,故A错误:
B.任何物体都有惯性,故B错误。
C.平衡车的重力加上人的重力才等于地面对平衡车的支持力,符合二力平衡的条件,故C正确;
D.平衡车轮胎上的花纹是通过增大接触面的粗糙程度,增大摩擦,故D错误;
故选:C。
48.(2024 南充)关于近期举行的2024年巴黎奥运会选拔赛的比赛项目,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运动员在跳鞍马过程中要助跑,是利用运动员的惯性
B.运动员在做单杠项目前,手要擦上滑石粉,是为了减小摩擦力
C.在自由体操项目中,运动员在空翻离地后到落回地面前,不受重力
D.运动员站在平衡木上静止不动,受到的重力与运动员对平衡木的压力是一对平衡力
【答案】A
【解答】解:
A、运动员在跳鞍马过程中要助跑,是为了利用惯性,使其起跳后由于惯性能继续运动,故A正确;
B、单杠运动员手抹镁粉是为了使接触面更加粗糙,增大摩擦力,故B错误;
C、运动员从起跳台起跳腾空后,仍然受重力的作用,故C错误;
D、运动员受到的重力与运动员对平衡木的压力,这两个力的方向是相同的,因此不是一对平衡力,也不是一对相互作用力,故D错误。
故选:A。
49.(2024 湖北)冰壶运动员比赛用鞋如图,蹬冰鞋底用橡胶制成,滑行鞋底用塑料制成。运动员用滑行鞋支撑全身在冰面上滑行,需要停下时,用蹬冰鞋接触冰面进行控制。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蹬冰鞋底是为了减小压力
B.滑行鞋底是为了减小摩擦力
C.运动员在冰面上滑行需要力来维持
D.滑行时若摩擦力消失,则运动员会停止运动
【答案】B
【解答】解:A、蹬冰脚的鞋底为橡胶制成,这是在压力一定时,增大接触面的粗糙程度来增大摩擦,故A错误;
B、塑料鞋底比较光滑,这是在压力一定时,通过减小接触面的粗糙程度来减小摩擦,故B正确;
C、运动员在冰面上滑行不需要力来维持,故C错误;
D、滑行时,水平方向只受摩擦力,若摩擦力消失,运动员将做匀速直线运动,故D错误。
故选:B。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