备战2025年中考物理压轴真题分类汇编(通用版)挑战03单选题(压强和浮力综合50题)(原卷版+解析)

文档属性

名称 备战2025年中考物理压轴真题分类汇编(通用版)挑战03单选题(压强和浮力综合50题)(原卷版+解析)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3.4M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通用版
科目 物理
更新时间 2025-05-06 07:56:26

文档简介

中考物理压轴真题分类汇编(解析版)
挑战03 单选题(压强和浮力综合50题)
一.压强的公式的应用及大小比较(共6小题)
二.液体压强的特点及计算(共3小题)
三.大气压存在的现象(共5小题)
四.流体压强与流速的关系(共7小题)
五.流体压强与流速的关系在生活中的应用(共3小题)
六.阿基米德原理的理解(共6小题)
七.物体浮沉条件(共10小题)
八.利用物体的浮沉条件比较浮力的大小(共8小题)
九.浮力的应用(共2小题)
一.压强的公式的应用及大小比较(共6小题)
1.(2024 河南)如图,把木板放在海绵上,木板上放一水杯,静止时木板保持水平。若水杯重为G1,木板重为G2,水杯底面积为S1,木板底面积为S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水杯对木板的压力就是水杯受到的重力
B.水杯对木板的压力和木板对水杯的支持力是平衡力
C.水杯对木板的压强为
D.木板对海绵的压强为
【答案】C
【解答】解:AC、水杯对木板的压力大小等于水杯受到的重力,但是压力不是重力,
水杯对木板的压强p=,故A错误,C正确;
B、水杯对木板的压力和木板对水杯的支持力是一对相互作用力,故B错误;
D、木板对海绵的压强为,故D错误。
故选:C。
2.(2024 北京)如图所示,左手手指和右手手掌分别沿水平方向压在气球的两侧,使气球保持静止。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手指对气球的压力大于手掌对气球的压力
B.手指对气球的压强大于手掌对气球的压强
C.手掌对气球的压力与气球对手掌的压力是一对平衡力
D.手指与手掌受到气球的压力是一对相互作用力
【答案】B
【解答】解:
A、手指对气球的压力和手掌对气球的压力,是作用在气球上的一对平衡力,故应当相等,A选项错误;
B、手指和手掌对气球的压力相等,但是手指对气球压力的受力面积比手掌对气球压力的受力面积小,因此手指对气球压强更大,B选项正确;
C、手掌对气球的压力与气球对手掌的压力,是一对相互作用力,C选项错误;
D、手指与手掌受到气球的压力并不是互换施力物体,故不是相互作用力,D选项错误;
故选:B。
3.(2024 泰安)如图所示,质地均匀的正方体甲、乙置于水平地面上,甲、乙对地面的压强相等,甲与乙的高度关系是h甲>h乙。若在甲、乙的上部沿水平方向切去相同的高度,剩余部分对地面的压力和压强分别为F甲、F乙和p甲、p乙,下列说法中(  )
①F甲>F乙
②F甲=F乙
③p甲>p乙
④p甲<p乙
A.只有①④正确 B.只有①③正确
C.只有②③正确 D.只有②④正确
【答案】B
【解答】解:甲、乙两个均匀的实心正方体分别放在水平地面上,水平地面受到的压力等于其重力,则水平地面受到的压强:p======ρgh;它们对地面的压强相等,即ρ甲gh甲=ρ乙gh乙,
因为h甲>h乙,所以ρ甲<ρ乙,
若在两个正方体的上部,沿水平方向分别截去相同高度,
甲剩余部分对水平地面的压强为:p甲=ρ甲g(h甲﹣h)=ρ甲gh甲﹣ρ甲gh,
乙剩余部分对水平地面的压强为:p乙=ρ乙g(h乙﹣h)=ρ乙gh乙﹣ρ乙gh,
因为ρ甲<ρ乙,所以ρ甲gh<ρ乙gh,
又因为ρ甲gh甲=ρ乙gh乙,
所以,ρ甲gh甲﹣ρ甲gh>ρ乙gh乙﹣ρ乙gh,即p甲>p乙;
甲对水平地面的压力为:F甲=p甲S甲,
乙对水平地面的压力为:F乙=p乙S乙,
因为p甲>p乙,S甲>S乙,所以F甲>F乙。
综上可知,①③正确。
故选:B。
4.(2024 临沂)2024年5月9日,山东省女子手球锦标赛在临沂奥体公园开赛。关于如图所示的手球比赛,分析正确的是(  )
A.被运动员握在手中的手球只受重力
B.手球被抛出说明力能改变物体的形状
C.跳起在空中的运动员因受重力而落下
D.走动中的运动员对地面的压强比站立时小
【答案】C
【解答】解:A、被运动员握在手中的手球,受到重力和手握球的力,故A错误;
B、力可以改变物体的形状,也可以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手球被抛出说明力能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故B错误;
C、运动和力之间的关系是,力是改变物体运动状态的原因,跳起在空中的运动员因受重力而落下,体现了重力改变了人体的运动状态,故C正确;
D、物体对支撑面的压强的大小,与压力大小有关,还与受力面积有关,当压力一定时,受力面积越小,压强越大。运动员不管是走路还是站立,压力一定,走路时受力面积小,走动中的运动员对地面的压强比站立时大,故D错误。
故选:C。
5.(2024 重庆)地质队获得了一段地质样品,由底面积分别为300cm2和240cm2的圆柱体A、B组成。经测量,A高10cm。为分析样品的地质结构,将其置于水平放置的传感器上,沿水平方向切割如图甲所示。传感器所受压强随切去高度h的变化图像如图乙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圆柱体A的密度大小为2.5g/cm3
B.切割前,A对传感器的压力为72N
C.当h=2cm时,圆柱体B剩余部分对A的压强为600Pa
D.当h=2cm时,剩余样品与切割前的总重之比为13:15
【答案】D
【解答】解:(1)由图乙可知切割前圆柱体对地面的压强为3000Pa,
则切割前,A对传感器的压力:F=p0SA=3000Pa×300×10﹣4m2=90N,故B错误;
(2)由图乙可知圆柱体总高度为15cm,A高10cm,则B高15cm﹣10cm=5cm,
传感器所受压强随切去高度h的函数关系为p=(﹣200h+3000)Pa,当h=5cm时,p=(﹣200×5+3000)Pa=2000Pa,即圆柱体B全部切去时A对传感器的压强为2000Pa,
圆柱体A的重力:GA=FA=pSA=2000Pa×300×10﹣4m2=60N,
圆柱体A的密度:ρA===2×103kg/m3=2g/cm3,故A错误;
(3)圆柱体A、B的总重力等于切割前A对传感器的压力,则圆柱体B的重力:GB=F﹣GA=90N﹣60N=30N,
当h=2cm时,圆柱体B剩余部分的重力GB′=×GB=×30N=18N,
圆柱体B剩余部分对A的压强为:p′===750Pa,故C错误;
(4)当h=2cm时,剩余样品的重力为G′=GA+GB′=60N+18N=78N,
剩余样品与切割前的总重之比为78N:90N=13:15,故D正确。
故选:D。
6.(2024 云南)如图是运动员滑冰的情景,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运动员滑行时只受重力的作用
B.冰刀做得很薄可以减小对冰面的压强
C.停止蹬地后不会立即停下是由于他受到惯性力的作用
D.蹬地后开始滑行说明力是改变物体运动状态的原因
【答案】D
【解答】解:A、运动员滑行时,受到重力、空气阻力、支持力的作用,故A错误;
B、运动员的滑雪板长而宽,是在压力一定时,通过增大受力面积来减小对雪地的压强,故B错误;
C、停止蹬地后不会立即停下,是因为他具有惯性,惯性不是力,不能说受到惯性作用,故C错误;
D、蹬地后开始滑行,运动方向和速度改变,故运动状态改变,故D正确。
故选:D。
二.液体压强的特点及计算(共3小题)
7.(2024 成都)在“探究液体内部的压强”实验中,实验现象如图所示,U形管内液面的高度差越大,表示探头所在位置的液体压强越大。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比较甲、乙两图,可得出结论:在同种液体中,深度越深压强越大
B.比较甲、丙两图,可得出结论:在不同液体中,深度越深压强越大
C.比较乙、丙两图,可得出结论:液体密度越小,压强越大
D.比较甲、丙两图,可得出结论:液体密度越大,压强越大
【答案】A
【解答】解:A、甲、乙两图,液体的密度相等,液体越深,U形管内液面高度差越大,说明在液体密度一定时,液体深度越大,液体压强越大,故A正确;
BD、甲、丙两图,液体的深度不相等,液体的密度也不同,没有控制变量,故BD错误;
C、乙、丙两图,液体的深度相等,乙液体的密度小于丙液体的密度,乙图U形管内液面高度差小,说明在液体深度一定时,液体密度越小,液体压强越小,故C错误。
故选:A。
8.(2024 无锡)如图所示,将同一支压强计的金属盒依次放入装有同种液体的甲、乙、丙容器中,金属盒面的朝向不同,但U形管液面的高度差相等,要观察到这样的实验现象,需要控制的实验条件是(  )
A.同一个人操作
B.液体质量相等
C.操作时间相等
D.金属盒面的中心在液体中的深度相等
【答案】D
【解答】解:将同一支压强计的金属盒依次放入装有同种液体的甲、乙、丙容器中,金属盒面的朝向不同,但U形管液面的高度差相等,即压强相等,根据液体压强与深度和液体密度有关,必须控制深度相同,而是否与同一个人、液体的多少、操作时间都无关,故D正确。
故选:D。
9.(2024 新疆)如图所示,一下半部分为圆柱形的玻璃瓶,深度为20cm,内封闭有质量为0.30kg的水。将玻璃瓶正放在水平面上时,水对玻璃瓶底部的压强为900Pa;将玻璃瓶倒放在水平面上时,水对玻璃瓶盖的压强为1400Pa。若该玻璃瓶内装满密度为0.8×103kg/m3的酒精,则酒精的质量为(  )
A.0.36kg B.0.40kg C.0.44kg D.0.48kg
【答案】B
【解答】解:玻璃瓶内水的质量为0.30kg=300g,
则瓶内水的体积为V水===300cm3,
根据正放时水对底部压强为900Pa,由p=ρgh可得水的深度为:
h1=,
则瓶底的面积为S===cm2;
根据倒放时水对瓶盖压强为1400Pa,则此时水的深度为:
h2=,
所以右图中空余部分的高度为h3=H﹣h2=20cm﹣14cm=6cm,
则右图中空余部分的容积为:V空余=Sh3=cm2×6cm=200cm3,
整个玻璃瓶的容积为V容=V水+V空余=300cm3+200cm3=500cm3;
若该玻璃瓶内装满密度为0.8×103kg/m3的酒精,则V酒精=V容=500cm3,
酒精的质量为:m酒精=ρ酒精V酒精=0.8g/cm3×500cm3=400g=0.40kg。
故选:B。
三.大气压存在的现象(共5小题)
10.(2024 南通)公元前4世纪,亚里士多德提出“自然界厌恶真空”的观点,即自然界不存在真空,如果有真空的话,就有水、气来填补。17世纪托里拆利提出大气受到重力作用存在压强的观点。下列现象可分别佐证亚里士多德和托里拆利观点的是(  )
①用吸管“吸”饮料;
②两船并行相“吸”碰撞;
③两光滑铅块压紧后“吸”住;
④抽水机只能将水“吸”到约10米高。
A.①和②④ B.④和②③ C.①和①④ D.④和①③
【答案】C
【解答】解:亚里士多德和托里拆利的观点,是说明大气存在压强。
①用吸管吸饮料时,吸管内的气压减小,饮料在外界大气压的作用下被压入嘴里,也可以说明吸管内是真空,下方的饮料来填补吸管内的真空部分,故①符合题意;
②当船并行时,中间的水流动速度增大,压强减小。船外侧大的压强将船向中间挤压,造成相吸相撞,利用的是流体压强和流速的关系,故②不符合题意;
③两光滑铅块压紧后“吸”住,说明分子之间存在引力,故③不符合题意;
④一标准大气压能支持水柱的高度约为10m,抽水机只能将水“吸”到约10米高,说明大气压的存在,故④符合题意。
综上可知,①④符合题意。
故选:C。
11.(2024 徐州)我国南北朝时期成书的《关尹子 九药篇》中说:“瓶存二窍,以水实之,倒泻;闭一则水不下。”瓶上有两个小孔,闭住一个,水就流不出来,主要是由于(  )
A.重力的作用 B.摩擦力的作用
C.浮力的作用 D.大气压的作用
【答案】D
【解答】解:瓶上有两个小孔,两个小孔都不闭住时,瓶内、外气压相等,水在重力的作用下流出来;闭住一个小孔时,会使瓶内气压小于瓶外大气压,在大气压的作用下,水就流不出来了,故D符合题意。
故选:D。
12.(2024 兰州)小敏利用如图甲所示的高脚玻璃杯做实验,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A.纸片被击打后迅速飞出,鸡蛋却落入杯中,这是因为鸡蛋具有惯性
B.轻敲杯口,听到声音的同时看到水面出现波纹,说明声音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
C.改变杯内水量,敲击杯子发声时的音调改变,这是由于杯壁的振幅改变引起的
D.用装满水的玻璃杯做如图乙所示的“覆杯实验”,可以证明大气压强的存在
【答案】C
【解答】解:A、纸片被迅速击打出去后,板上的鸡蛋不随纸板一起飞出的原因是鸡蛋具有惯性,要保持原来的静止状态,用力迅速击打硬纸板,硬纸板飞出去,鸡蛋由于惯性没有一起飞出,在重力的作用下落入杯中,故A正确;
B、轻敲杯口,听到声音的同时看到水面出现波纹,由此可说明声音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故B正确;
C、改变杯内水量,杯子振动的频率变化,音调改变,故C错误;
D、覆杯实验中杯口的纸片和杯中水不掉下来,是因为纸片受到水对它向上的大气压的作用,说明大气压的存在,故D正确。
故选:C。
13.(2024 泸州)学习物理要善于发现、善于思考。下列对你所在考场内物理量估测的数据,符合实际的是(  )
A.手中一张物理试卷的厚度约为12mm
B.考场大气压强的值约为1.0×105Pa
C.你所在考场的室内温度大约为0℃
D.考试填涂用的2B铅笔质量约为2kg
【答案】B
【解答】解:A、手中一张物理试卷的厚度约为70μm。故A错误;
B、考场大气压强的值约为1.0×105Pa。故B正确;
C、你所在考场的室内温度大约为25℃。故C错误;
D、考试填涂用的2B铅笔质量约为0.01kg。故D错误。
故选:B。
14.(2024 眉山)“五一”假期,小龙和爸爸、妈妈一起到瓦屋山旅游,他们乘坐同一观光缆车,在钢缆的作用下斜向上做匀速直线运动如图甲。缆车与钢缆接头处固定,其示意图如图乙,忽略空气阻力。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
A.缆车的运动状态是变化的
B.缆车相对于小龙是运动的
C.缆车外大气压随高度的增加而增大
D.缆车受到的拉力和重力是一对平衡力
【答案】D
【解答】解:A、缆车的运动状态是不变的,始终匀速直线运动,故A错误;
B、缆车相对于小龙是静止的,故B错误;
C、缆车外大气压随高度的增加而减小,故 C错误;
D、缆车受到的拉力和重力是一对平衡力,故D正确;
故选:D。
四.流体压强与流速的关系(共7小题)
15.(2024 成都)物理与日常生活、工程实践密切相关,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
A.用久的菜刀需要磨一磨,是为了减小压强
B.人行盲道有凸起,是为了增大受力面积,减小压强
C.有风吹过,窗帘飘向窗外,是因为窗外大气压变大
D.飞机受到升力,是因为机翼上下表面空气的流速不同
【答案】D
【解答】解:A.用久的菜刀需要磨一磨,是在压力一定时,减小受力面积增大压强,故A错误;
B.人行盲道有凸起,是为了减小受力面积,增大压强,增大盲人的感受,故B错误;
C.有风吹过,窗帘飘向窗外,是因为窗外流速加快,压强减小,小于窗内的大气压,故C错误;
D.飞机受到升力,是因为机翼上下表面空气的流速不同,上方凸起使得流速加快,压强减小,产生向上的升力,故D正确。
故选:D。
16.(2024 东营)如图所示,下列四个实例中,能利用流体压强和流速关系的知识解释的是( )
A.甲图:拦河大坝设计成下宽上窄的形状
B.乙图:火车道路的铁轨下面铺放路枕
C.丙图:用吸管吸饮料时,饮料顺着吸管流进嘴里
D.丁图:候车的乘客应站在安全线以外,否则可能会被“吸”向行驶的列车
【答案】D
【解答】解:A.拦河大坝设计成下宽上窄的形状,是因为液体压强随深度的增加而增大,故A错误。
B.火车道路的铁轨下面铺放路枕,是通过增大受力面积来减小压强,故B错误。
C.用吸管吸饮料时,饮料顺着吸管流进嘴里,是因为饮料受到大气压强的作用,故C错误。
D.行驶的列车快速驶过时,列车与候车的乘客之间的空气流速变大、压强变小,因而乘客会受到指向列车的压力差,可能会被“吸”向行驶的列车,所以候车的乘客应站在安全线以外,故D正确。
故选:D。
17.(2024 达州)赛龙舟是中华民族端午节一项传统民俗活动,下列关于龙舟比赛过程说法正确的是(  )
A.比赛开始前,龙舟静止在水面上,处于平衡状态
B.比赛过程中,使龙舟前进的动力是桨对人的作用力
C.比赛过程中,左右相邻两龙舟之间的水,流速变大压强变大
D.到达终点时,运动员停止划桨,龙舟的运动状态将不再发生改变
【答案】A
【解答】解:A、比赛开始前,龙舟静止在水面上,处于平衡状态,故A正确;
B、比赛过程中,使龙舟前进的动力是水对桨的作用力,故B错误;
C、比赛过程中,左右相邻两龙舟之间的水,流速变大压强变小,故C错误;
D、到达终点时,运动员停止划桨,龙舟由于惯性会继续滑行一段距离,龙舟的运动状态改变,故D错误。
故选:A。
18.(2024 西藏)如图所示的生产生活实例中,用压强知识解释正确的是(  )
A.甲图中,破窗锤是通过减小受力面积的方式增大压强
B.乙图中,用高压锅做饭是利用水的沸点会随着气压的减小而升高
C.丙图中,三峡大坝设计成下宽上窄是由于液体的压强随深度的增加而减小
D.丁图中,从漏斗口用力向下吹气,乒乓球不会掉落是由于气体流速大的位置压强大
【答案】A
【解答】解:A、高铁列车上的破窗锤是在压力一定时,通过减小受力面积来增大压强的,故A正确;
B、用高压锅做饭是利用水的沸点会随着气压的增大而升高,故B错误;
C、三峡大坝设计成下宽上窄是由于液体的压强随深度的增加而增大,故C错误;
D、从漏斗口向下吹气,上方空气流速大压强,产生压力差,使得乒乓球不会掉落,说明流体中流速大的位置压强小,故D错误。
故选:A。
19.(2024 青岛)下列实例中,能利用流体压强与流速的关系解释的是(  )
A.拦河坝上窄下宽更加稳固
B.用活塞式抽水机抽水
C.飞机机翼上凸下平获得升力
D.船只利用船闸在上下游之间往返
【答案】C
【解答】解:A、水的深度的增加时,根据p=ρ水gh可知,ρ水和g是不变的,所以大坝受到水的压强增大;
为了使大坝能承受较大的压强,所以大坝应当建成上窄下宽的形状,不能利用流体压强与流速的关系解释,故A不符合题意;
B、用活塞式抽水机抽水时,通过活塞上移使抽水机内水面上方的气压减小,水在外界大气压的作用下,被压上来,利用了大气压,能利用流体压强与流速的关系解释,故B不符合题意;
C、飞机机翼上方空气流速快,压强小,下方空气流速慢,压强大,于是产生向上的升力,故C符合题意;
D、船闸是根据连通器原理修建的,不能利用流体压强与流速的关系解释,故D不符合题意。
故选:C。
20.(2024 赤峰)下列选项是对图中物理现象的解释,其中错误的是(  )
A.甲图用吸管吸饮料利用了大气压
B.乙图排水管的U形“反水弯”利用了连通器原理
C.丙图侧壁开孔的饮料瓶装上水,越靠下端喷出的水流越急,说明了液体压强随深度的增加而增大
D.丁图往B管中吹气,A管中的水面上升是因为流体流速越大的位置,压强越大
【答案】D
【解答】解:A、用吸管吸饮料的原理是:先把吸管内的空气吸走,在外界大气压的作用下,饮料被压进吸管里,利用了大气压强,故A正确;
B、洗手盘下方弯管的水密封利用了连通器原理,故B正确;
C、由于液体压强随深度的增加而增大,所以越靠下端喷出的水流越急,故C正确;
D、A管中水面上升,是因为向B管中吹气时,A管上方的空气流速增大、压强减小,故D错误。
故选:D。
21.(2024 内蒙古)物理知识与人们的生活息息相关,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A.拔火罐时在重力作用下玻璃罐“吸”在皮肤上
B.水壶的壶嘴与壶身组成了连通器
C.用高压锅煮食物时,锅内液面上方气压低,液体沸点高
D.风沿着窗外的墙面吹过时,窗口悬挂的窗帘会飘向窗内
【答案】B
【解答】解:A项,拔火罐时,通过燃烧罐内的酒精棉等物质排出罐内部分空气,使罐内气压降低,在罐外大气压的作用下,玻璃罐会“吸”在皮肤上,故A项错误;
B项,水壶满足上端开口下端连通的特征,且壶中装水静止时,壶嘴和壶身的水面相平,因此水壶的壶嘴和壶身构成了连通器,B项正确;
C项,用高压锅煮食物时,锅内液面上方气压高,导致锅内液体的沸点升高,食物更容易煮熟,故C项错误;
D项,风沿窗外的墙面吹过,窗外的空气流速大于窗内的空气流速,窗外的压强小于窗内的压强,在空气压强差作用下,窗帘会飘向窗外,故D错误。
故本题选:B。
五.流体压强与流速的关系在生活中的应用(共3小题)
22.(2024 眉山)物理兴趣小组的同学,对如图所示的现象进行讨论,其中错误的是(  )
A.甲图,用吸管喝饮料,瓶里的饮料是被吸上来的
B.乙图,吹气时两纸向中间靠拢,说明流体压强与流速的关系
C.丙图,洗手槽排水管下方设计成U形“反水弯”,利用了连通器原理
D.丁图,停止沸腾的水,浇上冷水后水再次沸腾,说明液面气压减小沸点降低
【答案】A
【解答】解:A、甲图,用吸管喝饮料时,吸管内气体压强减小,饮料在大气压的作用下被压入嘴里,所以用吸管吸饮料是大气压作用的结果,故A错误;
B、没有吹气时,两纸的中间和外侧的压强相等,当向中间吹气时,中间的空气流动速度增大,压强减小,纸片外侧的压强不变,两纸在压力差的作用下向中间靠拢,故B正确;
C、洗手盘下方弯管的水密封利用了连通器原理,故C正确;
D、液体的沸点跟气压有关,气压降低,沸点降低,刚停止沸腾的水,浇上冷水后烧瓶内气压降低,水再次沸腾,说明气压降低沸点降低,故D正确;
故选:A。
23.(2024 乐山)乐山某初中学校开展以“苍穹”为主题的飞机模型制作大赛,要让飞机获得升力,机翼横截面的形状应设计成(  )
A. B.
C. D.
【答案】B
【解答】解:飞机获得升力靠飞机机翼上凸下平的形状,使得机翼上面流速大,压强小,下方流速慢,压强大,从而产生一个向上的压力差,使得飞机飞起来,故应选择B选项中的形状。
故选:B。
24.(2024 齐齐哈尔)下列是一些生活中的实例,对其应用物理知识的解释正确的是(  )
A.茶壶的壶嘴和壶身内的水静止时,水面相平,利用了连通器的特点
B.护士用注射器给病人注射药液时,利用了大气压强的作用
C.飞机机翼受到的升力,利用了气体流速越大的位置压强越大
D.飞艇可以悬停在空中,利用了飞艇受到的浮力大于它受到的重力
【答案】A
【解答】解:A、茶壶是一个上端开口、底部连通的容器,静止时水面相平,故A正确;
B、用注射器给病人注射药液是利用人的推力产生的压强作用,不是大气压的作用,故B错误;
C、飞机的机翼上方突起,下方平直,这样的结果决定了当飞机启动后,机翼上方空气流速快,空气压强小,空气压力方向向下;机翼下方空气流速慢,空气压强大,空气压力方向向上,两个压力形成一个向上的合力,当合力达到一定程度后,飞机就可以腾空而起,故C错误;
D、飞艇可以悬停在空中,利用了飞艇受到的浮力等于它受到的重力,故D错误。
故选:A。
六.阿基米德原理的理解(共6小题)
25.(2024 包头)如图,在游泳比赛中,运动员奋力向后划水,身体快速向前游动。关于运动员在水中受力和运动情况的分析,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运动员划水时不受浮力
B.运动员划水时受到水的推力向前游动
C.运动员加速划水,受到的惯性增大
D.运动员对水的力和水对运动员的力是一对平衡力
【答案】B
【解答】解:A、运动员在划水时受到浮力,故A错误;
B、运动员划水时给水先后的力,物体间力的作用是相互的,水给运动员先前的力,故B正确;
C、运动员加速划水,受到的惯性不变,故C错误;
D、运动员对水的力和水对运动员的力不是同一物体,所以不是一对平衡力,故D错误。
故选:B。
26.(2024 达州)如图甲所示,悬挂在弹簧测力计下的实心圆柱体A浸没在水中,将其缓慢拉出水面(忽略物体带出的水),弹簧测力计的示数F与物体上升的高度h之间的变化图象如图乙所示。然后将体积为2000cm3的实心物体B用细线和A连接在一起,如图丙所示放入水中,A、B刚好悬浮。细线的重力和体积忽略不计,,g取10N/kg,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A浸没在水中所受浮力为10N
B.A的底面积为50cm2
C.B的重力为20N
D.B的密度为0.75×103kg/m3
【答案】D
【解答】解:A、根据图像知,拉出水面后,不受浮力时,F=G=10N,
浸没时,F=5N;
根据称重法知,F浮=G﹣F=10N﹣5N=5N;故A错误;
B、浸没时V=V排===5×10﹣4m3=500cm3;
A从开始露出水面到全部离开,上升的高度为h=20cm﹣10cm=10cm;由于液面下降,物体的高度大于10cm,故
A的底面积S<=50cm2;故B错误;
C、B的体积为2000cm3;AB整体V'=2000cm3+500cm3=2500cm3=25×10﹣4m3;
整体受到的浮力F浮=ρ水gV排=1.0×103kg/m3×10N/kg×25×10﹣4m3=25N;
根据悬浮的条件知,F浮=GA+GB;
GB=F浮﹣GA=25N﹣10N=15N;
B的密度为ρB===0.75×103kg/m3,故C错误,D正确。
故选:D。
27.(2024 德州)小强用如图所示的实验装置验证阿基米德原理,通过调节升降台让金属块浸入盛满水的溢水杯中(金属块始终未与容器底接触),溢出的水会流入右侧空桶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金属块浸入水中越深,水对溢水杯底部的压力越大
B.金属块浸没在水中的深度越深,弹簧测力计A的示数越小
C.金属块从接触水面至浸入水中某一位置,弹簧测力计A和B的变化量ΔFA=ΔFB
D.若实验前溢水杯中未装满水,对实验结果没有影响
【答案】C
【解答】解:A.金属块浸入水中越深,但溢水杯中水的深度不变,所以水对溢水杯底部的压强不变,压力也不变,故A错误;
B.金属块浸没在水中的深度越深,但排开水的体积不变,受到的浮力不变,重力减浮力的值即弹簧测力计A的示数不变,故B错误;
C.由阿基米德原理可知,金属块从接触水面至浸入水中某一位置,弹簧测力计A和B的变化量ΔFA=ΔFB,故C正确;
D.若实验前溢水杯中未装满水,物体受到的浮力不变,溢出的水将减小,故对实验结果有影响,故D错误;
故选:C。
28.(2024 福建)质量为m0的杯子,装入适量的水后放在水平的电子秤上,如图甲;接着把草莓轻放入水中,草莓漂浮,如图乙;然后用细针将草莓轻压入水中,如图丙;水均未溢出,电子秤示数依次为m1、m2、m3,不计细针体积。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
A.甲图中,水对杯底的压力为(m1﹣m0)g
B.乙图中,草莓的质量为m2﹣m1﹣m0
C.丙图中,草莓排开水的体积为
D.丙图中,细针对草莓的压力为(m3﹣m2﹣m0)g
【答案】C
【解答】解:A、甲图中,水的重力:G=m水g=(m1﹣m0)g,
由于容器开口大,底部小,水对杯底的压力小于水的重力,
即水对杯底的压力小于(m1﹣m0)g,故A错误;
B、乙图中,草莓漂浮,根据甲、乙示数可得,草莓的质量:m草莓=m2﹣m1,故B错误;
CD、丙图中,草莓被细针压入水中,根据甲、丙示数可得,草莓排开水的质量:m排=m3﹣m1,
草莓排开水的体积:V排==,故C正确;
草莓受到的浮力:F浮=G排=m排g=(m3﹣m1)g,
草莓受到的重力:G草莓=m草莓g=(m2﹣m1)g,
此时草莓受到竖直向上的浮力和竖直向下的重力、压力的作用,处于静止状态,
由力的平衡条件可得,细针对草莓的压力:F=F浮﹣G草莓=(m3﹣m1)g﹣(m2﹣m1)g=(m3﹣m2)g,故D错误。
故选:C。
29.(2024 枣庄)我国“奋斗者”号载人潜水器在马里亚纳海沟万米深处多次成功坐底,标志着我国在载人深潜领域达到了世界领先水平。“奋斗者”号在水面以下下潜过程中,受到(  )
A.压强增大,浮力增大 B.压强不变,浮力增大
C.压强增大,浮力不变 D.压强不变,浮力不变
【答案】C
【解答】解:载人潜水器浸没入水中后,在继续下潜的过程中,所处的深度变大,由p=ρgh可知,潜水器受到海水的压强增大;
排开海水的体积不变,海水密度不变,由阿基米德原理F浮=ρ液gV排可知,潜水器受到的浮力不变。
故选:C。
30.(2024 成都)小李同学想估算空气对自己的浮力大小,采集的数据有:自己的体重、自己的密度(与水接近,约为1.0×103kg/m3)、空气的密度(约为1.3kg/m3)。则空气对小李的浮力大小约为(  )
A.0.006N B.0.6N C.60N D.600N
【答案】B
【解答】解:小李的密度与水接近,约为1.0×103kg/m3,其质量约为50千克,则其体积约为
V===0.05m3
小李的体积即排开空气的体积,空气对小李的浮力大小约为:
F=ρ空气gV排=1.3kg/m3×10N/kg×0.05m3=0.65N
故选:B。
七.物体浮沉条件(共10小题)
31.(2024 武汉)如图甲所示,水平桌面上有一个质量为100g、底面积为100cm2的圆柱形平底薄壁溢水杯,杯底上表面到溢水口的距离为15cm,杯中装有部分水,此时溢水杯对桌面的压强为p0。将挂在弹簧测力计下端密度为ρ的圆柱体从水面上方逐渐浸入水中,当圆柱体一半浸在水中时,圆柱体下表面受到的压力为F1,水对溢水杯底部的压强为p1;当圆柱体浸没在水中时,如图乙所示,弹簧测力计的示数为2.4N,溢出到小桶中的水重为1N,圆柱体下表面受到的压力为F2,溢水杯对桌面的压强为p2。已知p2=p0+200Pa,下列结论正确的是(  )
A.ρ=2.2g/cm3 B.
C. D.F2﹣F1>1.5N
【答案】D
【解答】解:A、没有放入圆柱体时溢水杯对桌面的压力:F=G杯+G水,
当圆柱体浸没在水中时,由称重法可知,此时圆柱体受到的浮力:F浮=G﹣F示,
对溢水杯的整体受力分析可知,溢水杯整体受到溢水杯、杯中剩余的水和圆柱体的总重力、桌面对溢水杯的支持力和弹簧测力计向上的拉力,
由力的平衡条件可知,桌面对溢水杯的支持力:F支=G杯+(G水﹣G溢)+G﹣F示=G杯+(G水﹣G溢)+F浮=G杯+G水+F浮﹣G溢,
由力的作用是相互的可知,此时溢水杯对桌面的压力:F'=F支=G杯+G水+F浮﹣G溢,
则p0==,p2==,
代入p2=p0+200Pa可知,=+200Pa,即=200Pa,
则F浮=G溢+200Pa×S=1N+200Pa×100×10﹣4m2=3N,
由F浮=ρ液gV排 可知,圆柱体浸没时排开水的体积:V排===3×10﹣4m3,
因为圆柱体浸没在水中,所以圆柱体的体积:V=V排=3×10﹣4m3=300cm3,
由称重法可知,圆柱体的重力:G=F浮+F示=3N+2.4N=5.4N,
由G=mg可知,圆柱体的质量:m===0.54kg=540g,
则圆柱体的密度:ρ===1.8g/cm3,故A错误;
B、由F浮=ρ液gV排 可知,圆柱体一半浸在水中时受到的浮力:F浮'=F浮=×3N=1.5N,
则从圆柱体一半浸在水中到圆柱体浸没在水中时增加的浮力:ΔF浮=F浮﹣F浮'=3N﹣1.5N=1.5N>1N,即ΔF浮>G溢,
说明圆柱体一半浸在水中时,水面没有到达溢水口,此时水的深度h<15cm=0.15m,
因此水对溢水杯底部的压强:p1=ρ水gh<1.0×103kg/m3×10N/kg×0.15m=1.5×103Pa,故B错误;
C、由G=mg和ρ=可知,溢出到小桶中水的体积:V溢===1×10﹣4m3=100cm3,
原来溢水杯中水的体积:V水=Sh杯+V溢﹣V排=100cm2×15cm+100cm3﹣300cm3=1300cm3,
原来溢水杯中水的质量:m水=ρ水V水=1.0g/cm3×1300cm3=1300g=1.3kg,
则原来溢水杯中水的重力:G水=m水g=1.3kg×10N/kg=13N,
溢水杯的重力:G杯=m杯g=100×10﹣3kg×10N/kg=1N,
没有放入圆柱体时,溢水杯对桌面的压力:F=G杯+G水=1N+13N=14N,
此时溢水杯对桌面的压强:p0===1400Pa,
则当圆柱体浸没在水中时,溢水杯对桌面的压强:p2=p0+200Pa=1400Pa+200Pa=1600Pa,故C错误;
D、由浮力产生的原因可知,圆柱体一半浸在水中时圆柱体下表面受到的压力:F1=F浮'=1.5N,
图乙中,圆柱体上下表面受到的压力差:F2﹣F1'=F浮=3N,
即F2>3N,因此F2﹣F1>3N﹣1.5N=1.5N,故D正确。
故选:D。
32.(2024 泸州)中国长征18号核潜艇引领中国核潜艇新高度。在进行战备训练时,下列对该潜艇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通过改变排开水的体积来实现上浮与下沉的
B.在水面下匀速下潜过程中,受到的浮力增大
C.从长江潜行进入东海时,需要往水仓内注水
D.从长江潜行进入东海时,受到的浮力会变小
【答案】C
【解答】解:A、潜水艇是通过改变自身的重力来实现上浮与下沉的,故A错误;
B、在水面下匀速下潜过程中,受到的浮力不变,故B错误;
C、从长江潜行进入东海时,受到的浮力会增大,根据物体的浮沉条件,此时要增大潜艇的重力,所以需要往水仓内注水,故C正确;
D、从长江潜行进入东海时,受到的浮力会变大,故D错误。
故选:C。
33.(2024 淄博)下列有关说法错误的是(  )
A.气球飘浮,气球内充入密度比空气小的气体
B.飞机升空,机翼上方空气的流速大,压强大
C.船通过船闸,利用了连通器原理
D.潜艇浮沉,靠改变自身重力实现
【答案】B
【解答】解:A.气球中充入密度小于空气的气体,由物体的沉浮条件可知,物体上浮,故A正确,不符合题意;
B.飞机升空,机翼上方的空气流速大于下方的空气流速,所以机翼上方的压强小于下方的压强,飞机可获得向上的升力,故B错误,符合题意;
C.连通器是上面开口,下部联通的容器,当在容器中为同一种液体时,当液体静止时,容器的液面相平,船通过船闸时就利用了这一原理,故C正确,不符合题意;
D.潜水艇要下沉,本身的重力要大于浮力,要上浮就要重力小于浮力,潜水艇本身的体积一定,要上浮或下沉,就要改变自身重力,故D正确,不符合题意。
故选:B。
34.(2024 河南)宋朝的怀丙利用浮船打捞铁牛,展现了我国古人的智慧。如图为打捞过程示意图,先将陷在河底的铁牛和装满泥沙的船用绳索系在一起,再把船上的泥沙铲走,铁牛就被拉起,然后把船划到岸边,解开绳索卸下铁牛,就可将铁牛拖上岸。船在图中甲、乙、丙三个位置船所受浮力为F甲、F乙、F丙,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
A.F甲=F乙=F丙 B.F甲>F乙>F丙
C.F甲=F乙>F丙 D.F甲<F乙<F丙
【答案】B
【解答】解:甲、乙、丙三个位置船所排开水的体积逐渐变小,根据F浮=ρ水V排g可知所受浮力逐渐变小,故F甲>F乙>F丙。
故选:B。
35.(2024 陕西)当海水的温度及所含盐分变化时,可能会导致海水密度发生突变,在垂直海面方向上形成一个类似“悬崖”的突变水层,在如图所示的情形中,若有潜艇潜航至此水域时,就会急速下沉,发生“掉深”事故,危及潜艇安全。我军潜艇曾创造过遭遇“掉深”自救成功的奇迹。下列相关说法正确的是(  )
A.潜艇在高密度水层悬浮时,所受浮力大于其重力
B.潜艇从高密度水层潜航进入低密度水层时,所受浮力不变
C.潜艇遭遇“掉深”进行自救时,需快速排出水箱中的水
D.潜艇从刚要露出水面至漂浮在水面的过程中,其所受浮力变大
【答案】C
【解答】解:A、潜艇在高密度水层悬浮时,潜艇处于静止状态,所受的浮力等于其重力,A错误;
B、由阿基米德原理F浮=G排=ρ液gV排可知,潜艇从高密度水层潜航进入低密度水层时,V排不变,ρ液变小,因此所受的浮力变小,B错误;
C、潜艇遭遇“掉深”时潜艇受到的浮力小于重力,因此进行自救时,需快速排出水箱中的水,减小潜艇的重力,从而使重力小于潜艇受到的浮力才能重新上浮,C正确;
D、由阿基米的原理F浮=G排=ρ液gV排可知,潜艇从刚露出水面至漂浮在水面的过程中,ρ液不变,V排变小,其所受浮力变小,D错误。
故选:C。
36.(2024 临沂)水平桌面上的两个相同的烧杯中盛有两种不同的液体,两个相同的物块在液体中静止时两液面相平,如图所示。下列选项中的物理量,相等的是(  )
A.两物块底部受到的压力
B.两物块排开液体的质量
C.两液体对烧杯底的压强
D.两烧杯对桌面的压强
【答案】B
【解答】解:B、由图可知,一个物块在液体中漂浮,一个物块在液体中悬浮,根据物体的浮沉条件可知,物块受到的浮力都等于自身的重力,由于两个物块是完全相同的,所以两个物块受到的浮力相等,根据阿基米德原理可知,两个物块排开液体受到的重力相等,根据G=mg可知,两个物块排开液体的质量相等,故B正确;
A、由第一幅图可知,物块漂浮在液体中,根据浮力产生的原因可知,物块底部受到液体的压力等于物块受到的浮力,由第二幅图可知,物块悬浮在液体中,根据浮力产生的原因可知,物块底部受到液体的压力等于物块受到的浮力与物块上表面受到液体的压力之和,由于物块受到浮力相等,所以第一幅图中物块底部受到的压力小于第二幅图中物块底部受到的压力,即两物块底部受到的压力不相等,故A错误;
C、根据物体的浮沉条件可知,第一幅图中物块的密度小于液体的密度,第二幅图中物块的密度等于液体的密度,所以第一幅图中液体的密度大于第二幅图中液体的密度,而液体的深度相同,所以第一幅图中液体对烧杯底部的压强大于第二幅图中液体对烧杯底部的压强,故C错误;
D、由图可知,第一幅图中液体的体积大于第二幅图中液体的体积,由以上分析可知,第一幅图中液体的密度大于第二幅图中液体的密度,由ρ=可知,第一幅图中液体的质量大于第二幅图中液体的质量,根据G=mg可知,第一幅图中液体的重力大于第二幅图中液体的重力,由于烧杯对桌面的压力等于烧杯和液体的总重力,所以第一幅图中烧杯对桌面的压力大于第二幅图中烧杯对桌面的压力,两个烧杯与桌面的接触面积相等,由p=可知,第一幅图中烧杯对桌面的压强大于第二幅图中烧杯对桌面的压强,故D错误。
故选:B。
37.(2024 内江)“青岛号”导弹驱逐舰从海洋驶入长江时,受到的浮力和吃水深度的变化是(ρ海水>ρ水,忽略驱逐舰自重的变化)(  )
A.浮力变大 B.浮力不变
C.吃水深度变小 D.吃水深度不变
【答案】B
【解答】解:当驱逐舰从海洋驶入长江时,驱逐舰仍然处于漂浮状态,浮力等于自身的重力;因舰船的重力不变,则所受的浮力不变;由于液体密度变小,所以根据V排=知驱逐舰排开水的体积增大,则吃水深度变大。故B正确、ACD错误。
故选:B。
38.(2024 广安)2023年4月,我国东部战区组织了环台岛军事演习。当参演的航空母舰——“辽宁舰”上的战斗机从军舰上起飞后(  )
A.飞行的战机以航母为参照物,是静止的
B.航母所受浮力变小,会上浮一些
C.航母所受浮力不变,排开水的体积不变
D.航母两侧水域流速大的位置压强大
【答案】B
【解答】解:A、飞行的战机以航母为参照物,战机的位置在发生变化,是运动的,故A错误;
BC、航空母舰一直漂浮在水面上,所受浮力等于重力大小;若舰上的战斗机飞离甲板后,其总重力减小,则航空母舰所受的浮力变小;由F浮=ρ水gV排可知,在水的密度一定时,所受浮力变小,则排开水的体积变小,舰身将上浮一些,故B正确,C错误;
D、流体的压强跟流速有关,流速越大,压强越小,因此航母两侧水域流速大的位置压强小,故D错误。
故选:B。
39.(2024 新疆)人体密度跟水的密度差不多。质量为40kg的小明套着游泳圈(游泳圈重力不计)在游泳池中漂浮时,小明浸在水中的体积为他的体积的,则游泳圈浸在水中的体积约为(  )
A.10dm3 B.20dm3 C.30dm3 D.40dm3
【答案】A
【解答】解:小明的体积V人===4×10﹣2m3=40dm3;
漂浮时,所受浮力等于自身的重力,即:G=F浮,即:ρ水gV人=ρ水gV排,
即V人=V排,小明浸在水中的体积为他的体积的,则游泳圈浸在水中的体积约为人的体积的,即为:×40dm3=10dm3;
故选:A。
40.(2024 德阳)盛有适量水的柱形容器静止于水平桌面上,先把质量与碗相等的土豆放置于碗中,并将其放入柱形容器的水中处于漂浮状态如图甲所示;再把土豆从碗中取出轻放入水中,静止时土豆沉底、碗处于漂浮状态如图乙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水对碗减少的浮力(甲、乙图对比)等于乙图中水对土豆的浮力
B.乙图中水对碗的浮力小于水对土豆的浮力
C.甲图容器中的水对容器底部的压强大于乙图容器中的水对容器底部的压强
D.甲图容器对桌面的压强大于乙图容器对桌面的压强
【答案】C
【解答】解:A、因为碗和土豆的质量相等,则它们的重力相等,由物体沉浮条件可知,水对碗减少的浮力ΔF浮=ΔG=G,而乙中土豆沉底,则F土豆浮<G,所以水对碗减少的浮力大于乙图中水对土豆的浮力,故A错误;
B、乙图中碗漂浮,则水对碗的浮力F浮碗=G,则F土豆浮<F浮碗,故B错误;
C、在甲图中,土豆和碗整体受到的浮力为:F甲=2G,在乙图中,土豆和碗整体受到的浮力为:F乙=F浮碗+F土豆浮<2G,由F浮=ρ水gV排可知,土豆和碗整体排开水的体积减小,水面下降,由p=ρgh可知水对容器底部压强的变小,故C正确;
D、由于容器对桌面的压力等于容器的总重力,所以容器对桌面的压力不变,由p=可知容器对桌面的压强不变,故D错误。
故选:C。
41.(2024 巴中)一个体积为100cm3、质量为90g的球放入足够深的水中,静止后的状态及所受浮力大小为(  )
A.漂浮,0.9N B.漂浮,1N C.沉底,0.9N D.沉底,1N
【答案】A
【解答】解:小球的密度:,由于小球的密度小于水的密度,所以将小球放入水中,静止后处于漂浮状态,
根据物体的浮沉条件可知,小球的重力G=F浮=0.9N,故A正确,BCD错误。
故选:A。
八.利用物体的浮沉条件比较浮力的大小(共8小题)
42.(2024 兰州)将质量相等的实心物体A、B分别放入装有甲、乙两种不同液体的容器中,已知两液体质量相等,两容器底面积相等但形状不同,A、B两物体静止时的状态如图所示,此时两容器中的液面恰好相平,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A物体体积大于B物体体积
B.甲液体密度大于乙液体密度
C.A物体所受浮力小于B物体所受浮力
D.甲、乙两液体对容器底部的压强相等
【答案】A
【解答】解:B、由图可知,甲容器中液体体积大于乙容器中液体的体积,即V甲>V乙,因两液体质量相等,根据密度公式可知,ρ甲<ρ乙,故B错误;
A、因A处于漂浮状态,故ρA<ρ甲;因B处于悬浮状态,故ρB=ρ乙,则ρA<ρB;
物体A、B质量相等,根据密度公式可知,VA>VB,故A正确;
C、因A处于漂浮状态,故FA浮=GA,
B处于悬浮状态,故FB浮=GB,
物体A、B质量相等,根据G=mg可知,GA=GB,因此A物体所受浮力等于B物体所受浮力,故C错误;
D、两容器中的液面恰好相平,且ρA<ρB,根据p=ρ液gh可知,乙液体对容器底部的压强大于甲液体对容器底部的压强,故D错误。
故选:A。
43.(2024 自贡)在传统农耕文化中,劳动人民一般采用“盐水选种”的方法挑选种子,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种子上浮过程中盐水对种子的压强变大
B.漂浮的种子受到的浮力大于自身重力
C.下沉的种子密度比盐水的密度大
D.沉底的种子只受到重力和支持力
【答案】C
【解答】解:A、种子在上浮过程中所处的深度不断减小,由p=ρgh可知,种子受到的液体压强也在不断减小,故A错误;
B、根据物体浮沉条件可知,漂浮的种子受到的浮力大小等于其自身的重力,故B错误;
C、根据物体浮沉条件可知,下沉的种子密度比盐水的密度大,故C正确;
D、由物体的浮沉条件可知,沉底的种子受到的重力大小大于浮力,所以沉底的种子除了受重力和浮力的作用,还受容器底对其的支持力,故D错误。
故选:C。
44.(2024 临沂)2024年1月29日,世界首款四座氢内燃飞机原型机成功首飞。如图所示,正在匀速升空的原型机(  )
A.机身由密度较大的材料制成
B.所受空气的浮力等于自身重力
C.机翼下方的空气流速比上方的小
D.机舱外的大气压强越来越大
【答案】C
【解答】解:A、飞机材料除需要较高的牢固度外,质量要较小,因此要选择密度较小、硬度较大的材料,故A错误;
B、飞机是利用流体压强与流速的关系来获得升力的,不是利用浮力大于重力而加速上升的,所受空气的浮力小于自身重力,故B错误;
C、飞机匀速飞行时,等质量的空气在相同的时间内同时通过机翼的上表面和下表面,由于上表面弯曲,下表面平直,所以机翼上方的流速就大于机翼下方的流速,故C正确;
D、大气压随高度的增加而减小,国产大飞机在上升时,高度增加,机舱外的大气压将变小,故D错误。
故选:C。
45.(2024 南通)将新鲜度不同的甲、乙两鸡蛋放入水中,静止时甲沉底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若甲、乙体积相等,甲受到的浮力小
B.若甲、乙质量相等,甲受到的浮力小
C.向杯中加盐水后,乙受到的浮力变大
D.向杯中加酒精后,乙受到的浮力变大
【答案】B
【解答】解:A、若甲、乙体积相等,由图可知,V排甲>V排乙,根据F浮=ρ水gV排可知,F浮甲>F浮乙,故A错误;
B、由图可知,乙漂浮,则F浮乙=G乙=m乙g,甲沉底,则F浮甲<G甲=m甲g,若甲、乙质量相等,则F浮乙>F浮甲,即甲受到的浮力小,故B正确;
C、向杯中加盐水后,液体密度变大,乙仍然处于漂浮状态,浮力等于重力,因此乙受到的浮力不变,故C错误;
D、向杯中加酒精后,液体密度变小,若乙处于悬浮状态,浮力等于重力;若乙沉底,浮力小于重力,因此乙受到的浮力可能不变,也可能变小,故D错误。
故选:B。
46.(2024 赤峰)在《浮力》单元复习课上,学生用溢水杯和弹簧测力计测量鸡蛋的密度。如图甲,先把鸡蛋缓慢放入盛满水的溢水杯中,鸡蛋沉底,测得溢出水的重力为G1;如图乙,再把同一个鸡蛋缓慢放入盛满盐水的溢水杯中,鸡蛋漂浮,测得溢出盐水的重力为G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鸡蛋在水中和盐水中受到的浮力分别为F1和F2,它们的关系是F1>F2
B.鸡蛋的体积为
C.鸡蛋的密度为
D.鸡蛋的密度为
【答案】B
【解答】解:A、由图甲可知,鸡蛋在水中沉入水底,由图乙可知,鸡蛋在盐水中漂浮,
根据物体的浮沉条件可知,鸡蛋在水中受到的浮力F1<G,在盐水中受到的浮力F2=G,
所以鸡蛋中水中受到的浮力小于在盐水中受到的浮力,即F1<F2,故A错误;
B、鸡蛋浸没在水中,鸡蛋的体积V=V排==,故B正确;
CD、根据阿基米德原理和物体的浮沉条件可知,鸡蛋的重力G=G2,
由G=mg可知,鸡蛋的质量m=,
则鸡蛋的密度:ρ====ρ水,故CD错误。
故选:B。
47.(2024 黑龙江)将两个完全相同的小球,分别放入装有不同液体的甲、乙两个完全相同的烧杯中,小球静止时两烧杯液面相平,如图所示,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
A.甲烧杯中液体的密度小
B.乙烧杯底部受到液体的压强小
C.甲烧杯中小球受到的浮力大
D.甲、乙两烧杯对桌面的压力相等
【答案】B
【解答】解:A、由图甲可知,小球在甲烧杯的液体中漂浮,根据物体的浮沉条件可知,小球的密度小于甲烧杯中液体的密度,
由图乙可知,小球在乙烧杯中悬浮,根据物体的浮沉条件可知,小球的密度等于乙烧杯和液体的密度,
由于甲、乙中的小球是完全相同的,所以甲烧杯中的液体密度大于乙烧杯中液体密度,故A错误;
B、小球静止时两烧杯液面相平,由p=ρgh可知,甲烧杯中液体对烧杯底部的压强大于乙烧杯中液体对烧杯底部的压强,故B正确;
C、根据物体的浮沉条件可知,小球在甲烧杯液体中受到的浮力等于小球的重力,小球在乙烧杯液体中受到的浮力等于小球的重力,所以小球在甲烧杯液体中受到的浮力等于小球在乙烧杯液体中受到的浮力,故C错误;
D、由图甲、乙两图可知,甲烧杯中液体的体积大于乙烧杯中液体的体积,根据ρ=可知,甲烧杯中液体的质量大于乙烧杯中液体的质量,
根据G=mg可知,甲烧杯中液体的重力大于乙烧杯中液体的重力,
由于烧杯对桌面的压力等于烧杯、小球和烧杯中液体的重力之和,所以甲烧杯对桌面的压力大于乙烧杯对桌面的压力,故D错误。
故选:B。
48.(2024 达州)如图所示,水平桌面上两相同电子秤,上面分别放有相同的圆柱形容器,容器中装有甲、乙两种不同的液体,将体积相等的A、B两个小球分别放入液体中静止时,A球沉底、B球漂浮,此时液体深度h甲<h乙,液体对容器底部压强相等。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液体密度ρ甲<ρ乙
B.两小球受到的浮力FA=FB
C.两电子秤示数相等
D.将A、B两个小球取出后(忽略带出的液体),左侧电子秤示数变化较大
【答案】D
【解答】解:先分析目前的状态:两杯中液体高度h甲<h乙,压强相等,根据液体压强公式p=ρgh得出:ρ甲>ρ乙,因此排除A选项。
A球在甲液体中沉底,B球在乙液体中漂浮,故两个球排开液体体积关系V甲>V乙,且ρ甲>ρ乙,则根据浮力大小F浮=ρ液gV排得到A球所受浮力大于B球,因此排除B选项。
此时液体对容器底部压强相等,因为容器完全相同,故两个容器底部所受压力相等。但由于A球沉底,重力大于浮力,故A会对容器底部有一个压力,这样装甲液体的容器对电子秤的压力将大于装乙液体的容器对电子秤的压力,因此排除C选项。
根据上面分析,A球浮力大于B球,而A球所受重力又大于浮力,B球所受重力等于浮力,因此两球质量关系mA>mB,故将两球取出后,左侧电子秤示数变化大,因此D选项正确。
故选:D。
九.浮力的应用(共2小题)
49.(2024 苏州)将鸡蛋放入盐水中出现如图所示状态,缓慢向杯中加盐或水使鸡蛋悬浮,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加盐可以让鸡蛋悬浮
B.鸡蛋悬浮时液体密度大
C.鸡蛋悬浮时浮力大
D.鸡蛋悬浮时液体对杯底的压强大
【答案】D
【解答】解:AB、如图所示状态,此时鸡蛋漂浮,液体的密度大于鸡蛋密度,缓慢向杯中水使液体的密度等于鸡蛋密度,鸡蛋会悬浮,故AB错误;
C、鸡蛋漂浮和悬浮时,所受浮力大小等于鸡蛋的重力大小,故C错误;
D、加水后杯中液体的总重力变大,杯底面积不变,根据p=可知鸡蛋悬浮时液体对杯底的压强大,故D正确。
故选:D。
50.(2024 潍坊)物理兴趣小组把吸管的下端密闭并缠绕一段细铜丝(细铜丝体积忽略不计),自制一个简易密度计。如图所示,密度计分别放入a、b、c三种液体中时,均漂浮在液体中,且保持竖直姿态。密度计在三种液体中静止时,在密度计上与液面平齐处各标记一条刻线,共得到三条刻线。已知密度计在c液体中,有的体积浸入液体,浸入体积为5×10﹣6m3,三种液体密度如表格所示,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
液体种类 液体密度/(kg m﹣3)
a液体 0.5×103
b液体 1×103
c液体 2×103
A.三条刻线的间隔距离不相等
B.密度计的质量为0.1kg
C.密度计在三种液体中所受浮力不相等
D.密度计在b液体中的浸入体积为3×10﹣5m3
【答案】A
【解答】解:A、密度计分别放入a、b、c三种液体中时,均漂浮在液体中,故密度计受到的浮力等于下表面受到的压力,漂浮状态时密度计受到的浮力都等于重力,设密度计下表面积为S,即F浮=G=ρ液gV排=ρ液gSh,故密度计浸入液体的深度为:
h=由表格可知,b液体密度为a液体密度的2倍,c液体密度为b液体密度的2倍,故密度计浸入a液体的深度是浸入b液体深度的2倍,密度计浸入b液体的深度是浸入c液体深度的2倍,故三条刻线的间隔距离不相等,故A正确;
B、已知密度计在c液体中,有的体积浸入液体,浸入体积为5×10﹣6m3,则F浮=G,即ρcgV排=G=mg,
则密度计的质量:m=ρcV排=2×103kg/m3×5×10﹣6m3=0.01kg,故B错误;
C、密度计分别放入a、b、c三种液体中时,均漂浮在液体中,故密度计受到的浮力都等于重力,故密度计在三种液体中所受浮力相等,故C错误;
D、由F浮=ρ液gV排可得,密度计在b液体中的浸入体积为:
V排b======1×10﹣5m3,故D错误。
故选:A。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中考物理压轴真题分类汇编(原卷版)
挑战03 单选题(压强和浮力综合50题)
一.压强的公式的应用及大小比较(共6小题)
二.液体压强的特点及计算(共3小题)
三.大气压存在的现象(共5小题)
四.流体压强与流速的关系(共7小题)
五.流体压强与流速的关系在生活中的应用(共3小题)
六.阿基米德原理的理解(共6小题)
七.物体浮沉条件(共10小题)
八.利用物体的浮沉条件比较浮力的大小(共8小题)
九.浮力的应用(共2小题)
一.压强的公式的应用及大小比较(共6小题)
1.(2024 河南)如图,把木板放在海绵上,木板上放一水杯,静止时木板保持水平。若水杯重为G1,木板重为G2,水杯底面积为S1,木板底面积为S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水杯对木板的压力就是水杯受到的重力
B.水杯对木板的压力和木板对水杯的支持力是平衡力
C.水杯对木板的压强为
D.木板对海绵的压强为
2.(2024 北京)如图所示,左手手指和右手手掌分别沿水平方向压在气球的两侧,使气球保持静止。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手指对气球的压力大于手掌对气球的压力
B.手指对气球的压强大于手掌对气球的压强
C.手掌对气球的压力与气球对手掌的压力是一对平衡力
D.手指与手掌受到气球的压力是一对相互作用力
3.(2024 泰安)如图所示,质地均匀的正方体甲、乙置于水平地面上,甲、乙对地面的压强相等,甲与乙的高度关系是h甲>h乙。若在甲、乙的上部沿水平方向切去相同的高度,剩余部分对地面的压力和压强分别为F甲、F乙和p甲、p乙,下列说法中(  )
①F甲>F乙
②F甲=F乙
③p甲>p乙
④p甲<p乙
A.只有①④正确 B.只有①③正确
C.只有②③正确 D.只有②④正确
4.(2024 临沂)2024年5月9日,山东省女子手球锦标赛在临沂奥体公园开赛。关于如图所示的手球比赛,分析正确的是(  )
A.被运动员握在手中的手球只受重力
B.手球被抛出说明力能改变物体的形状
C.跳起在空中的运动员因受重力而落下
D.走动中的运动员对地面的压强比站立时小
5.(2024 重庆)地质队获得了一段地质样品,由底面积分别为300cm2和240cm2的圆柱体A、B组成。经测量,A高10cm。为分析样品的地质结构,将其置于水平放置的传感器上,沿水平方向切割如图甲所示。传感器所受压强随切去高度h的变化图像如图乙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圆柱体A的密度大小为2.5g/cm3
B.切割前,A对传感器的压力为72N
C.当h=2cm时,圆柱体B剩余部分对A的压强为600Pa
D.当h=2cm时,剩余样品与切割前的总重之比为13:15
6.(2024 云南)如图是运动员滑冰的情景,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运动员滑行时只受重力的作用
B.冰刀做得很薄可以减小对冰面的压强
C.停止蹬地后不会立即停下是由于他受到惯性力的作用
D.蹬地后开始滑行说明力是改变物体运动状态的原因
二.液体压强的特点及计算(共3小题)
7.(2024 成都)在“探究液体内部的压强”实验中,实验现象如图所示,U形管内液面的高度差越大,表示探头所在位置的液体压强越大。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比较甲、乙两图,可得出结论:在同种液体中,深度越深压强越大
B.比较甲、丙两图,可得出结论:在不同液体中,深度越深压强越大
C.比较乙、丙两图,可得出结论:液体密度越小,压强越大
D.比较甲、丙两图,可得出结论:液体密度越大,压强越大
8.(2024 无锡)如图所示,将同一支压强计的金属盒依次放入装有同种液体的甲、乙、丙容器中,金属盒面的朝向不同,但U形管液面的高度差相等,要观察到这样的实验现象,需要控制的实验条件是(  )
A.同一个人操作
B.液体质量相等
C.操作时间相等
D.金属盒面的中心在液体中的深度相等
9.(2024 新疆)如图所示,一下半部分为圆柱形的玻璃瓶,深度为20cm,内封闭有质量为0.30kg的水。将玻璃瓶正放在水平面上时,水对玻璃瓶底部的压强为900Pa;将玻璃瓶倒放在水平面上时,水对玻璃瓶盖的压强为1400Pa。若该玻璃瓶内装满密度为0.8×103kg/m3的酒精,则酒精的质量为(  )
A.0.36kg B.0.40kg C.0.44kg D.0.48kg
三.大气压存在的现象(共5小题)
10.(2024 南通)公元前4世纪,亚里士多德提出“自然界厌恶真空”的观点,即自然界不存在真空,如果有真空的话,就有水、气来填补。17世纪托里拆利提出大气受到重力作用存在压强的观点。下列现象可分别佐证亚里士多德和托里拆利观点的是(  )
①用吸管“吸”饮料;
②两船并行相“吸”碰撞;
③两光滑铅块压紧后“吸”住;
④抽水机只能将水“吸”到约10米高。
A.①和②④ B.④和②③ C.①和①④ D.④和①③
11.(2024 徐州)我国南北朝时期成书的《关尹子 九药篇》中说:“瓶存二窍,以水实之,倒泻;闭一则水不下。”瓶上有两个小孔,闭住一个,水就流不出来,主要是由于(  )
A.重力的作用 B.摩擦力的作用 C.浮力的作用 D.大气压的作用
12.(2024 兰州)小敏利用如图甲所示的高脚玻璃杯做实验,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A.纸片被击打后迅速飞出,鸡蛋却落入杯中,这是因为鸡蛋具有惯性
B.轻敲杯口,听到声音的同时看到水面出现波纹,说明声音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
C.改变杯内水量,敲击杯子发声时的音调改变,这是由于杯壁的振幅改变引起的
D.用装满水的玻璃杯做如图乙所示的“覆杯实验”,可以证明大气压强的存在
13.(2024 泸州)学习物理要善于发现、善于思考。下列对你所在考场内物理量估测的数据,符合实际的是(  )
A.手中一张物理试卷的厚度约为12mm
B.考场大气压强的值约为1.0×105Pa
C.你所在考场的室内温度大约为0℃
D.考试填涂用的2B铅笔质量约为2kg
14.(2024 眉山)“五一”假期,小龙和爸爸、妈妈一起到瓦屋山旅游,他们乘坐同一观光缆车,在钢缆的作用下斜向上做匀速直线运动如图甲。缆车与钢缆接头处固定,其示意图如图乙,忽略空气阻力。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
A.缆车的运动状态是变化的
B.缆车相对于小龙是运动的
C.缆车外大气压随高度的增加而增大
D.缆车受到的拉力和重力是一对平衡力
四.流体压强与流速的关系(共7小题)
15.(2024 成都)物理与日常生活、工程实践密切相关,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
A.用久的菜刀需要磨一磨,是为了减小压强
B.人行盲道有凸起,是为了增大受力面积,减小压强
C.有风吹过,窗帘飘向窗外,是因为窗外大气压变大
D.飞机受到升力,是因为机翼上下表面空气的流速不同
16.(2024 东营)如图所示,下列四个实例中,能利用流体压强和流速关系的知识解释的是( )
A.甲图:拦河大坝设计成下宽上窄的形状
B.乙图:火车道路的铁轨下面铺放路枕
C.丙图:用吸管吸饮料时,饮料顺着吸管流进嘴里
D.丁图:候车的乘客应站在安全线以外,否则可能会被“吸”向行驶的列车
17.(2024 达州)赛龙舟是中华民族端午节一项传统民俗活动,下列关于龙舟比赛过程说法正确的是(  )
A.比赛开始前,龙舟静止在水面上,处于平衡状态
B.比赛过程中,使龙舟前进的动力是桨对人的作用力
C.比赛过程中,左右相邻两龙舟之间的水,流速变大压强变大
D.到达终点时,运动员停止划桨,龙舟的运动状态将不再发生改变
18.(2024 西藏)如图所示的生产生活实例中,用压强知识解释正确的是(  )
A.甲图中,破窗锤是通过减小受力面积的方式增大压强
B.乙图中,用高压锅做饭是利用水的沸点会随着气压的减小而升高
C.丙图中,三峡大坝设计成下宽上窄是由于液体的压强随深度的增加而减小
D.丁图中,从漏斗口用力向下吹气,乒乓球不会掉落是由于气体流速大的位置压强大
19.(2024 青岛)下列实例中,能利用流体压强与流速的关系解释的是(  )
A.拦河坝上窄下宽更加稳固
B.用活塞式抽水机抽水
C.飞机机翼上凸下平获得升力
D.船只利用船闸在上下游之间往返
20.(2024 赤峰)下列选项是对图中物理现象的解释,其中错误的是(  )
A.甲图用吸管吸饮料利用了大气压
B.乙图排水管的U形“反水弯”利用了连通器原理
C.丙图侧壁开孔的饮料瓶装上水,越靠下端喷出的水流越急,说明了液体压强随深度的增加而增大
D.丁图往B管中吹气,A管中的水面上升是因为流体流速越大的位置,压强越大
21.(2024 内蒙古)物理知识与人们的生活息息相关,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A.拔火罐时在重力作用下玻璃罐“吸”在皮肤上
B.水壶的壶嘴与壶身组成了连通器
C.用高压锅煮食物时,锅内液面上方气压低,液体沸点高
D.风沿着窗外的墙面吹过时,窗口悬挂的窗帘会飘向窗内
五.流体压强与流速的关系在生活中的应用(共3小题)
22.(2024 眉山)物理兴趣小组的同学,对如图所示的现象进行讨论,其中错误的是(  )
A.甲图,用吸管喝饮料,瓶里的饮料是被吸上来的
B.乙图,吹气时两纸向中间靠拢,说明流体压强与流速的关系
C.丙图,洗手槽排水管下方设计成U形“反水弯”,利用了连通器原理
D.丁图,停止沸腾的水,浇上冷水后水再次沸腾,说明液面气压减小沸点降低
23.(2024 乐山)乐山某初中学校开展以“苍穹”为主题的飞机模型制作大赛,要让飞机获得升力,机翼横截面的形状应设计成(  )
A. B.
C. D.
24.(2024 齐齐哈尔)下列是一些生活中的实例,对其应用物理知识的解释正确的是(  )
A.茶壶的壶嘴和壶身内的水静止时,水面相平,利用了连通器的特点
B.护士用注射器给病人注射药液时,利用了大气压强的作用
C.飞机机翼受到的升力,利用了气体流速越大的位置压强越大
D.飞艇可以悬停在空中,利用了飞艇受到的浮力大于它受到的重力
六.阿基米德原理的理解(共6小题)
25.(2024 包头)如图,在游泳比赛中,运动员奋力向后划水,身体快速向前游动。关于运动员在水中受力和运动情况的分析,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运动员划水时不受浮力
B.运动员划水时受到水的推力向前游动
C.运动员加速划水,受到的惯性增大
D.运动员对水的力和水对运动员的力是一对平衡力
26.(2024 达州)如图甲所示,悬挂在弹簧测力计下的实心圆柱体A浸没在水中,将其缓慢拉出水面(忽略物体带出的水),弹簧测力计的示数F与物体上升的高度h之间的变化图象如图乙所示。然后将体积为2000cm3的实心物体B用细线和A连接在一起,如图丙所示放入水中,A、B刚好悬浮。细线的重力和体积忽略不计,,g取10N/kg,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A浸没在水中所受浮力为10N
B.A的底面积为50cm2
C.B的重力为20N
D.B的密度为0.75×103kg/m3
27.(2024 德州)小强用如图所示的实验装置验证阿基米德原理,通过调节升降台让金属块浸入盛满水的溢水杯中(金属块始终未与容器底接触),溢出的水会流入右侧空桶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金属块浸入水中越深,水对溢水杯底部的压力越大
B.金属块浸没在水中的深度越深,弹簧测力计A的示数越小
C.金属块从接触水面至浸入水中某一位置,弹簧测力计A和B的变化量ΔFA=ΔFB
D.若实验前溢水杯中未装满水,对实验结果没有影响
28.(2024 福建)质量为m0的杯子,装入适量的水后放在水平的电子秤上,如图甲;接着把草莓轻放入水中,草莓漂浮,如图乙;然后用细针将草莓轻压入水中,如图丙;水均未溢出,电子秤示数依次为m1、m2、m3,不计细针体积。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
A.甲图中,水对杯底的压力为(m1﹣m0)g
B.乙图中,草莓的质量为m2﹣m1﹣m0
C.丙图中,草莓排开水的体积为
D.丙图中,细针对草莓的压力为(m3﹣m2﹣m0)g
29.(2024 枣庄)我国“奋斗者”号载人潜水器在马里亚纳海沟万米深处多次成功坐底,标志着我国在载人深潜领域达到了世界领先水平。“奋斗者”号在水面以下下潜过程中,受到(  )
A.压强增大,浮力增大 B.压强不变,浮力增大
C.压强增大,浮力不变 D.压强不变,浮力不变
30.(2024 成都)小李同学想估算空气对自己的浮力大小,采集的数据有:自己的体重、自己的密度(与水接近,约为1.0×103kg/m3)、空气的密度(约为1.3kg/m3)。则空气对小李的浮力大小约为(  )
A.0.006N B.0.6N C.60N D.600N
七.物体浮沉条件(共10小题)
31.(2024 武汉)如图甲所示,水平桌面上有一个质量为100g、底面积为100cm2的圆柱形平底薄壁溢水杯,杯底上表面到溢水口的距离为15cm,杯中装有部分水,此时溢水杯对桌面的压强为p0。将挂在弹簧测力计下端密度为ρ的圆柱体从水面上方逐渐浸入水中,当圆柱体一半浸在水中时,圆柱体下表面受到的压力为F1,水对溢水杯底部的压强为p1;当圆柱体浸没在水中时,如图乙所示,弹簧测力计的示数为2.4N,溢出到小桶中的水重为1N,圆柱体下表面受到的压力为F2,溢水杯对桌面的压强为p2。已知p2=p0+200Pa,下列结论正确的是(  )
A.ρ=2.2g/cm3 B.
C. D.F2﹣F1>1.5N
32.(2024 泸州)中国长征18号核潜艇引领中国核潜艇新高度。在进行战备训练时,下列对该潜艇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通过改变排开水的体积来实现上浮与下沉的
B.在水面下匀速下潜过程中,受到的浮力增大
C.从长江潜行进入东海时,需要往水仓内注水
D.从长江潜行进入东海时,受到的浮力会变小
33.(2024 淄博)下列有关说法错误的是(  )
A.气球飘浮,气球内充入密度比空气小的气体
B.飞机升空,机翼上方空气的流速大,压强大
C.船通过船闸,利用了连通器原理
D.潜艇浮沉,靠改变自身重力实现
34.(2024 河南)宋朝的怀丙利用浮船打捞铁牛,展现了我国古人的智慧。如图为打捞过程示意图,先将陷在河底的铁牛和装满泥沙的船用绳索系在一起,再把船上的泥沙铲走,铁牛就被拉起,然后把船划到岸边,解开绳索卸下铁牛,就可将铁牛拖上岸。船在图中甲、乙、丙三个位置船所受浮力为F甲、F乙、F丙,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
A.F甲=F乙=F丙 B.F甲>F乙>F丙
C.F甲=F乙>F丙 D.F甲<F乙<F丙
35.(2024 陕西)当海水的温度及所含盐分变化时,可能会导致海水密度发生突变,在垂直海面方向上形成一个类似“悬崖”的突变水层,在如图所示的情形中,若有潜艇潜航至此水域时,就会急速下沉,发生“掉深”事故,危及潜艇安全。我军潜艇曾创造过遭遇“掉深”自救成功的奇迹。下列相关说法正确的是(  )
A.潜艇在高密度水层悬浮时,所受浮力大于其重力
B.潜艇从高密度水层潜航进入低密度水层时,所受浮力不变
C.潜艇遭遇“掉深”进行自救时,需快速排出水箱中的水
D.潜艇从刚要露出水面至漂浮在水面的过程中,其所受浮力变大
36.(2024 临沂)水平桌面上的两个相同的烧杯中盛有两种不同的液体,两个相同的物块在液体中静止时两液面相平,如图所示。下列选项中的物理量,相等的是(  )
A.两物块底部受到的压力
B.两物块排开液体的质量
C.两液体对烧杯底的压强
D.两烧杯对桌面的压强
37.(2024 内江)“青岛号”导弹驱逐舰从海洋驶入长江时,受到的浮力和吃水深度的变化是(ρ海水>ρ水,忽略驱逐舰自重的变化)(  )
A.浮力变大 B.浮力不变
C.吃水深度变小 D.吃水深度不变
38.(2024 广安)2023年4月,我国东部战区组织了环台岛军事演习。当参演的航空母舰——“辽宁舰”上的战斗机从军舰上起飞后(  )
A.飞行的战机以航母为参照物,是静止的
B.航母所受浮力变小,会上浮一些
C.航母所受浮力不变,排开水的体积不变
D.航母两侧水域流速大的位置压强大
39.(2024 新疆)人体密度跟水的密度差不多。质量为40kg的小明套着游泳圈(游泳圈重力不计)在游泳池中漂浮时,小明浸在水中的体积为他的体积的,则游泳圈浸在水中的体积约为(  )
A.10dm3 B.20dm3 C.30dm3 D.40dm3
40.(2024 德阳)盛有适量水的柱形容器静止于水平桌面上,先把质量与碗相等的土豆放置于碗中,并将其放入柱形容器的水中处于漂浮状态如图甲所示;再把土豆从碗中取出轻放入水中,静止时土豆沉底、碗处于漂浮状态如图乙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水对碗减少的浮力(甲、乙图对比)等于乙图中水对土豆的浮力
B.乙图中水对碗的浮力小于水对土豆的浮力
C.甲图容器中的水对容器底部的压强大于乙图容器中的水对容器底部的压强
D.甲图容器对桌面的压强大于乙图容器对桌面的压强
41.(2024 巴中)一个体积为100cm3、质量为90g的球放入足够深的水中,静止后的状态及所受浮力大小为(  )
A.漂浮,0.9N B.漂浮,1N C.沉底,0.9N D.沉底,1N
八.利用物体的浮沉条件比较浮力的大小(共8小题)
42.(2024 兰州)将质量相等的实心物体A、B分别放入装有甲、乙两种不同液体的容器中,已知两液体质量相等,两容器底面积相等但形状不同,A、B两物体静止时的状态如图所示,此时两容器中的液面恰好相平,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A物体体积大于B物体体积
B.甲液体密度大于乙液体密度
C.A物体所受浮力小于B物体所受浮力
D.甲、乙两液体对容器底部的压强相等
43.(2024 自贡)在传统农耕文化中,劳动人民一般采用“盐水选种”的方法挑选种子,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种子上浮过程中盐水对种子的压强变大
B.漂浮的种子受到的浮力大于自身重力
C.下沉的种子密度比盐水的密度大
D.沉底的种子只受到重力和支持力
44.(2024 临沂)2024年1月29日,世界首款四座氢内燃飞机原型机成功首飞。如图所示,正在匀速升空的原型机(  )
A.机身由密度较大的材料制成
B.所受空气的浮力等于自身重力
C.机翼下方的空气流速比上方的小
D.机舱外的大气压强越来越大
45.(2024 南通)将新鲜度不同的甲、乙两鸡蛋放入水中,静止时甲沉底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若甲、乙体积相等,甲受到的浮力小
B.若甲、乙质量相等,甲受到的浮力小
C.向杯中加盐水后,乙受到的浮力变大
D.向杯中加酒精后,乙受到的浮力变大
46.(2024 赤峰)在《浮力》单元复习课上,学生用溢水杯和弹簧测力计测量鸡蛋的密度。如图甲,先把鸡蛋缓慢放入盛满水的溢水杯中,鸡蛋沉底,测得溢出水的重力为G1;如图乙,再把同一个鸡蛋缓慢放入盛满盐水的溢水杯中,鸡蛋漂浮,测得溢出盐水的重力为G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鸡蛋在水中和盐水中受到的浮力分别为F1和F2,它们的关系是F1>F2
B.鸡蛋的体积为
C.鸡蛋的密度为
D.鸡蛋的密度为
47.(2024 黑龙江)将两个完全相同的小球,分别放入装有不同液体的甲、乙两个完全相同的烧杯中,小球静止时两烧杯液面相平,如图所示,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
A.甲烧杯中液体的密度小
B.乙烧杯底部受到液体的压强小
C.甲烧杯中小球受到的浮力大
D.甲、乙两烧杯对桌面的压力相等
48.(2024 达州)如图所示,水平桌面上两相同电子秤,上面分别放有相同的圆柱形容器,容器中装有甲、乙两种不同的液体,将体积相等的A、B两个小球分别放入液体中静止时,A球沉底、B球漂浮,此时液体深度h甲<h乙,液体对容器底部压强相等。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液体密度ρ甲<ρ乙
B.两小球受到的浮力FA=FB
C.两电子秤示数相等
D.将A、B两个小球取出后(忽略带出的液体),左侧电子秤示数变化较大
九.浮力的应用(共2小题)
49.(2024 苏州)将鸡蛋放入盐水中出现如图所示状态,缓慢向杯中加盐或水使鸡蛋悬浮,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加盐可以让鸡蛋悬浮
B.鸡蛋悬浮时液体密度大
C.鸡蛋悬浮时浮力大
D.鸡蛋悬浮时液体对杯底的压强大
50.(2024 潍坊)物理兴趣小组把吸管的下端密闭并缠绕一段细铜丝(细铜丝体积忽略不计),自制一个简易密度计。如图所示,密度计分别放入a、b、c三种液体中时,均漂浮在液体中,且保持竖直姿态。密度计在三种液体中静止时,在密度计上与液面平齐处各标记一条刻线,共得到三条刻线。已知密度计在c液体中,有的体积浸入液体,浸入体积为5×10﹣6m3,三种液体密度如表格所示,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
液体种类 液体密度/(kg m﹣3)
a液体 0.5×103
b液体 1×103
c液体 2×103
A.三条刻线的间隔距离不相等
B.密度计的质量为0.1kg
C.密度计在三种液体中所受浮力不相等
D.密度计在b液体中的浸入体积为3×10﹣5m3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