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物理压轴真题分类汇编(解析版)
挑战08 填空题(声、光、热、密度和运动综合48题)
一.声现象(共3小题)
二.光现象(共5小题)
三.透镜及其应用(共9小题)
四.物态变化(共5小题)
五.内能(共5小题)
六.内能的利用(共11小题)
七.机械运动(共4小题)
八.质量与密度(共6小题)
一.声现象(共3小题)
1.(2024 连云港)在音乐社团活动过程中,乐器发出的声音通过 空气 传到人耳。人耳能区分钢琴和长笛发出的声音,是由于它们所发出声音的 音色 不同(选填“音调”“响度”或“音色”)。声呐是利用 超声波 (选填“超声波”或“次声波”)具有方向性好,在水中传播距离远等特点制成的。
【答案】见试题解答内容
【解答】解: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乐器发出的声音是通过空气传到人耳的;钢琴和长笛的结构材料不同,因此发出声音的音色不同;声呐是利用超声波的原理进行工作的。
故答案为:空气;音色;超声波。
2.(2024 吉林)去红色教育基地实践的路上,同学们齐唱《我和我的祖国》,歌声通过 空气 传入教师耳中。红色教育基地墙上贴有禁止喧哗的提示,这是在 声源 处控制噪声。
【答案】见试题解答内容
【解答】解: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同学们齐唱《我和我的祖国》,歌声通过空气传入教师耳中;
禁止喧哗,这是在声源处控制噪声。
故答案为:空气;声源。
3.(2024 镇江)汽车鸣笛是由于喇叭 振动 发声,声音通过 空气 传入人耳,如图在高架路某些路段两侧设有板墙,其作用是在 传播过程中 控制噪声。
【答案】振动;空气;传播过程中
【解答】解:声音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汽车鸣笛是由于喇叭振动发声,
声音的传播是需要介质的,汽车鸣笛声是通过空气这一介质传到耳朵里的。
在城市高架道路两侧设有板墙,其作用是在传播过程中控制噪声。
故答案为:振动;空气;传播过程中。
二.光现象(共5小题)
4.(2024 济宁)用一块平面镜将室外的阳光照射到室内,这是光的 反射 现象;如图所示,把一块平面镜斜插在水中,将装置放在从窗口射入的阳光下,让镜面对着阳光,在对面的白色墙壁上看到一个彩色的光斑,说明白光是由 各种色光 混合而成的。
【答案】反射;各种色光
【解答】解:用一块平面镜将室外的阳光照射到室内,光的方向发生变化,属于光的反射。
让太阳光照射在水下的平面镜上,调节水面高度和镜面角度,相当于太阳光通过三棱镜,因为不同颜色的光通过玻璃时偏折的角度不同,白光通过三棱镜分解成红、橙、黄、绿、蓝、靛、紫七色光,这是光的色散现象,这说明白光是由各种色光混合而成的。
故答案为:反射;各种色光。
5.(2024 连云港)小明身高1.7m,距离平面镜3m,他在平面镜中的像高是 1.7 m,像到平面镜的距离是 3 m。当他向平面镜缓慢走近时,他在平面镜中像的大小 不变 (选填“变大”“不变”或“变小”)。
【答案】见试题解答内容
【解答】解:像的大小跟物体的大小有关,他在平面镜中的像高是1.7m;像到平面镜的距离等于物到平面镜的距离,所以当某人身高1.7m站在平面镜前3m处时,像距离平面镜也是3m;因像和物的大小总是相等的,人的大小与像的大小一样,所以当他向平面镜缓慢走近时,他在平面镜中像的大小不变。
故答案为:1.7;3;不变。
6.(2024 东营)医院经常用 紫外线 (选填“红外线”或“紫外线”)灯灭菌;利用超声波排除人体内的结石,是利用声波能传递 能量 (选填“信息”或“能量”)的性质。
【答案】见试题解答内容
【解答】解:医院的病房常用紫外线灯来灭菌;
利用超声波排除人体内的结石,是利用声波能传递能量的性质。
故答案为:紫外线;能量。
7.(2024 内蒙古)用图甲中的器材探究平面镜成像的特点时,发现不方便得到像和物左右之间的关系,为解决这一问题,应选用图乙中的 c (选填“a”“b”或“c”)形状物体进行实验,分析可得像与物关于镜面 对称 。
【答案】c;对称。
【解答】解:由平面镜成像的特点可知,像和物相对于平面镜对称,所以利用图甲中的器材探究平面镜成像的特点时,应选用图乙中的c棋子进行实验,得出像与物关于镜面对称的结论;
故选:c;对称。
8.(2024 深圳)巴黎奥运会即将开幕,达达同学去巴黎旅游发现奥运五环被挡住看不见是因为光沿 直线 传播,埃菲尔铁塔无灯的栏杆被人看见是因为栏杆 反射 的光进入达达同学的眼睛。
【答案】直线;反射。
【解答】解:乐达达同学去巴黎旅游发现奥运五环被挡住看不见是因为光沿直线传播,埃菲尔铁塔无灯的栏杆被人看见是因为栏杆反射的光进入达达同学的眼睛。
故答案为:直线;反射。
三.透镜及其应用(共9小题)
9.(2024 连云港)小明将凸透镜正对太阳光,在距离凸透镜10cm的白纸上呈现一个最小、最亮的光斑,此凸透镜的焦距为 10 cm。如图所示是他用该凸透镜观看书本上“中国梦”三个字时的情况,如果他想看到更大的正立的“国”字,小明需要将凸透镜 远离 书本(选填“远离”或“靠近”),凸透镜和书本的距离应满足的条件是 小于10cm 。
【答案】见试题解答内容
【解答】解:
(1)如图,让凸透镜正对太阳光照射,在距离凸透镜10cm的白纸上呈现一个最小、最亮的光斑,此点即为凸透镜的焦点处,从此点到凸透镜的距离即为焦距;由图知,该凸透镜的焦距f=10cm;
(2)如图所示,他用该凸透镜观看书本上“中国梦”三个字时,看到的是正立放大的虚像,根据凸透镜的成像特点知,成正立放大的虚像时,离焦点越近时,像越大,所以为了想让看到的字更大些,故应将书远离凸透镜;
(3)由凸透镜成像规律可知,物体在一倍焦距以内时,成正立、放大的虚像,所以凸透镜和书本的距离应满足的条件是小于10cm。
故答案为:10;远离;小于10cm。
10.(2024 包头)工匠师维护精密仪表时,在眼睛前戴一个凸透镜,便于观察仪表的细微之处,如图所示。
(1)凸透镜起到 放大 的作用。
(2)凸透镜与仪表的距离应在凸透镜的 一倍 焦距范围之内。
(3)通过凸透镜看到的是仪表 正立 (填“正立”或“倒立”)的像,像的位置与仪表的位置在凸透镜的 同 侧。
【答案】(1)放大;(2)一倍;(3)正立,同。
【解答】解:匠师维护精密仪表时,在眼睛前戴一个凸透镜,便于观察仪表的细微之处
(1)凸透镜起到 放大的作用。
(2)凸透镜与仪表的距离应在凸透镜的 一倍焦距范围之内。
(3)通过凸透镜看到的是仪表 正立的像,像的位置与仪表的位置在凸透镜的同侧。
故答案为:(1)放大;(2)一倍;(3)正立,同。
11.(2024 临夏州)眼睛是人类心灵的窗户,眼球好像一架照相机,晶状体和角膜的共同作用相当于凸透镜。如图是科技兴趣小组的同学利用注射器和水膜模拟眼睛看物体的情境。光屏相当于视网膜,这时光屏上呈现倒立缩小的 实像 (选填“实像”或“虚像”),为了模拟正常人眼看近处物体,注射器应 推入 (选填“推入”或“抽出”)水。
【答案】实像;推入
【解答】解:(1)由题意可知,眼球好像一架照相机,晶状体和角膜的共同作用相当于一个凸透镜,把来自物体的光会聚在视网膜上,此时物距大于2倍焦距,成一个倒立缩小的实像;
(2)人眼想看清近处物体,晶体体变厚,故需向水透镜注水,增大折光力。
故答案为:实像;推入。
12.(2024 河北)如图所示,烛焰经凸透镜在光屏上成清晰的像,此成像原理可用于制作 投影仪 。不改变蜡烛与光屏的位置,向 右 (选填“左”或“右”)移动凸透镜到某一位置,能再次在光屏上成清晰的像。若烛焰的高度大于凸透镜的直径,在足够大的光屏上 能 (选填“能”或“不能”)成清晰且完整的像。
【答案】投影仪;右;能。
【解答】解:由图可知,此时物距选用像距,根据凸透镜成实像时,物距小于像距,成倒立、放大的实像,应用于投影仪;
不改变蜡烛与光屏的位置,向右移动凸透镜到某一位置,当物距等于原来的像距,像距等于原来的物距时,根据在光的折射中,光路是可逆的可知,能再次在光屏上成清晰的像;
若烛焰的高度大于凸透镜的直径,部分光线仍能通过凸透镜会聚成完整的像,但由于会聚的光线比原来减少,所以像比原来变暗。
故答案为:投影仪;右;能。
13.(2024 苏州)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中,蜡烛、凸透镜、光屏的位置如图所示,光屏上恰好成清晰的像,该像是倒立、 等大 的实像,此凸透镜的焦距是 15.0 cm。凸透镜和光屏位置不动,将蜡烛远离凸透镜,给凸透镜“戴上”合适的 凹透 镜,可再次获得清晰的像。
【答案】等大;15.0;凹透。
【解答】解:
(1)由图可知u=v=2f=30.0cm,成倒立、等大的实像,所以该凸透镜的焦距为f=15.0cm;
(2)成实像时,若将蜡烛远离凸透镜,则像靠近凸透镜,不移动光屏的位置,要让像呈在光屏上,则需要使用对光具有发散作用的凹透镜,近视眼镜是凹透镜。
故答案为:等大;15.0;凹透。
14.(2024 盐城)五一假期,小红和同学到公园游玩。她看到的花是红色的,是因为红花反射了 红 光;水鸟离开水面,向空中飞去,在水中像的大小 不变 ,像离水面的距离 变大 ;小红用相机拍下眼前这美丽的景色,是因为照相机的镜头相当于一个 凸 透镜。
【答案】红;不变;变大;凸。
【解答】解:太阳光照在红色的花朵上,其他颜色的光都被吸收了,只有红光被反射,所以呈现红色;
水鸟离开水面,向空中飞去,像与物大小相等,故在水中像的大小不变;
像与物到水面的距离相等,水鸟离开水面,向空中飞去,物离水面的距离变大,故像离水面的距离变大;
照相机的镜头相当于一个凸透镜。
故答案为:红;不变;变大;凸。
15.(2024 宜宾)据专家介绍,12~18岁是青少年近视的高发期,爱眼护眼势在必行。如图所示, 乙 (选填“甲”或“乙”)图表示近视眼成像原理,应佩戴 丁 (选填“丙”或“丁”)图的眼镜进行矫正。
【答案】乙;丁。
【解答】解:乙图将光线会聚在视网膜前方,因此乙图表示近视眼,近视眼应该配戴凹透镜进行矫正,凹透镜成正立、缩小的虚像,丁图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乙;丁。
16.(2024 凉山州)某同学进行“探究凸透镜成像的规律”实验,凸透镜、蜡烛和光屏的位置如图所示,光屏上恰好呈现了清晰的像(未标出),此时光屏上成倒立、 放大 (选填“放大”“缩小”或“等大”)的实像,支架对光屏的支持力与光屏的重力是一对 平衡力 (选填“相互作用力”或“平衡力”)。
【答案】放大;平衡力。
【解答】解:由图可知,此时物距小于像距,根据凸透镜成实像时,物距小于像距,成倒立、放大的实像;
光屏的重力与支架对光屏的支持力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作用在同一直线上、作用在同一物体上,是一对平衡力。
故答案为:放大;平衡力。
17.(2024 遂宁)亮亮在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时,用甲图所示的方法测凸透镜的焦距,图中光屏上呈现最小最亮的光斑,则该凸透镜的焦距是 10.0 cm(估读到分度值的下一位)。当凸透镜和蜡烛的位置如乙图所示时,光屏上呈现一个清晰的像,此时成像的原理与 投影仪 (选填“照相机”、“投影仪”或“放大镜”)相同。
【答案】10.0;投影仪。
【解答】解:平行于主光轴的光线经凸透镜折射后,会聚在主光轴上一点,这点是凸透镜的焦点,焦点到光心的距离是凸透镜的焦距,所以凸透镜的焦距是:f=50.0cm﹣40.0cm=10.0cm;
由图可知,此时物距小于像距,根据凸透镜成实像时,物距小于像距,成倒立、放大的实像,应用于投影仪。
故答案为:10.0;投影仪。
四.物态变化(共5小题)
18.(2024 常州)密封的锤形玻璃泡内有少量碘颗粒。如图所示,将玻璃泡浸入热水中,玻璃泡内碘颗粒逐渐消失、同时出现紫红色碘蒸气,这是 升华 (物态变化名)过程,需要 吸 (吸/放)热。将玻璃泡从水中取出后,碘蒸气逐渐消失、同时出现碘颗粒,这是 凝华 (物态变化名)过程。
【答案】升华;吸;凝华。
【解答】解:玻璃泡内碘颗粒消失、出现紫红色碘蒸气,是从固态到气态的升华过程,升华需要吸热;而碘蒸气逐渐消失、同时出现碘颗粒,是从气态到固态的凝华过程。
故答案为:升华;吸;凝华。
19.(2024 甘肃)夏天,打开电冰箱门时,常会看到冰箱门附近有一股“白气”,打开热水瓶时也会看见这种现象。“白气”都是水蒸气 液化 (填物态变化名称)形成的小水滴,前者是 冰箱外 的水蒸气形成的(选填“冰箱内”或“冰箱外”)。
【答案】见试题解答内容
【解答】解:物质由气态变成液态的过程,叫液化。夏天,打开电冰箱门时,看到冰箱门附近有“白气”,是冰箱外空气中的水蒸气,在冰箱门口位置温度降低发生液化形成的;打开热水瓶时也会看见“白气”,是热水瓶中的水蒸气,在瓶口处温度降低发生液化形成的。这里涉及到液化的条件:温度降低。
故答案为:液化;冰箱外。
20.(2024 东营)下列热现象:①雪糕周围的“白气”;②草叶上的露珠;③树枝上的雾凇;④燃烧蜡烛流的“泪”;⑤瓦房房顶的霜;⑥冶炼用的“铁水”。形成过程属于液化的有 ①② ;属于吸热过程的有 ④⑥ 。(两空均选填序号)
【答案】①②;④⑥。
【解答】解:①雪糕周围的“白气”属于液化,放热;②草叶上的露珠属于液化,放热;③树枝上的雾凇属于凝华,放热;④燃烧蜡烛流的“泪”属于熔化,吸热;⑤瓦房房顶的霜属于凝华,放热;⑥冶炼用的“铁水”属于熔化,吸热。形成过程属于液化的有①②;属于吸热过程的有④⑥。
故答案为:①②;④⑥。
21.(2024 日照)小明用装满水的玻璃瓶、橡皮塞和细玻璃管制作了一个简易温度计,如图所示。将此装置放入热水中,由于液体 受热膨胀 ,细玻璃管内液面会上升;将装置取出,细玻璃管内液面将 下降 。
【答案】受热膨胀;下降。
【解答】解:小明用装满水的玻璃瓶、橡皮塞和细玻璃管制作了一个简易温度计,如图所示。将此装置放入热水中,由于液体受热膨胀,细玻璃管内液面会上升;将装置取出,液体遇冷收缩,细玻璃管内液面将下降。
故答案为:受热膨胀;下降。
22.(2024 徐州)当纸上打印的文字有错误时,墨粉很难用普通橡皮擦除。有一种“激光橡皮”,发射激光到错误文字上,固态墨粉颗粒很快直接消失。请你解释激光橡皮的原理: 升华 。
【答案】升华。
【解答】解:
有一种“激光橡皮”,发射激光到错误文字上,固态墨粉颗粒很快直接消失,是固态的墨粉颗粒直接变为气态,升华了。
故答案为:升华。
五.内能(共5小题)
23.(2024 德阳)小明在家用热水加热盒装牛奶,这是通过 热传递 的方式改变了牛奶的内能;将初温为20℃、质量为300g的牛奶加热到40℃吸收的热量是 1.5×104 J。[牛奶的比热容c牛奶=2.5×103J/(kg ℃)]
【答案】见试题解答内容
【解答】解:(1)利用热水加热盒装牛奶,是通过热传递的方式改变的内能;
(2)由题意得,牛奶的质量为:m=300g=0.3kg,根据比热容的公式可得,牛奶吸收的热量为:Q吸=c牛奶mΔt=2.5×103J/(kg ℃)×0.3kg×(40℃﹣20℃)=1.5×104J。
故答案为:热传递;1.5×104。
24.(2024 烟台)在探究“物质的吸热能力与哪些因素有关”的实验中,用质量是0.3kg的水和表中等质量的另一种物质进行对比,作出的图象如图所示。实验过程中,水和另一种物质在相同时间内吸收的热量相等,分析图象可以得出图线 b (选填“a”或“b”)对应的物质为水,另一种物质为 煤油 ,这种物质在0~5min内吸收的热量为 2.52×104 J。
物质 比热容c/[J/(kg ℃)]
水 4.2×103
酒精 2.4×103
煤油 2.1×103
蓖麻油 1.8×103
【答案】见试题解答内容
【解答】解:(1)相同的加热装置,加热时间相等时,两种液体吸收的热量相等,由图示可以看出,a液体的温度升高的快,b液体温度升高慢;
利用热量的计算公式Q放=cmΔt可知,在质量相等、初温相同、吸热也相同的情况下,谁的温度升高得快,它的比热容小;
所以,b液体的比热容大,所以若a、b两种液体中,一种液体是水,则b是水,
(2)由图可知:液体和水的初温是20℃,吸热5分钟后a的末温是60℃,b液体的末温40℃;
由题知,而水和液体的质量相同,初温相同,吸收的热量相同,即m水=ma,Q水吸=Qa吸,Q水吸=Qa吸;camaΔta,即
c水m水Δt=camaΔta,即cama(60℃﹣20℃)=4.2×103J/(kg ℃)×m水×(40℃﹣20℃)。
解得ca=2.1×103J/(kg ℃),由表格数据知此液体为煤油;
这种物质在0~5min内吸收的热量为:
Q=camaΔt′=2.1×103J/(kg ℃)×0.3kg×(60℃﹣20℃)=2.52×104J。
故答案为:b;煤油;2.52×104。
25.(2024 哈尔滨)冬季夜晚,池塘里有60m3的水凝固成冰,则这些冰的质量为 6×104 kg。此过程中是通过 热传递 方式来减少内能的。(ρ水=1.0×103kg/m3)
【答案】6×104;热传递。
【解答】解:池塘里有60m3的水凝固成冰,冰的质量等于水的质量,m=ρV=1.0×103kg/m3×60m3=6×104kg;
凝固过程需要放热,是通过热传递的方式改变内能的。
故答案为:6×104;热传递。
26.(2024 黑龙江)楼房中的“暖气”一般采用热水循环的方式将热带到房屋中通过热传递供暖,这是因为水的 比热容 大,若暖气中50kg的水,温度降低2℃,放出的热量是 4.2×105 J。[c水=4.2×103J/(kg ℃)]
【答案】比热容大;4.2×105。
【解答】解:(1)因为水的比热容较大,相同质量的水和其它物质比较,降低相同的温度,水放出的热量多,所以暖气用水来供热。
(2)水放出的热量:Q放=cmΔt=4.2×103J/(kg ℃)×50kg×2℃=4.2×105J。
故答案为:比热容大;4.2×105。
27.(2024 扬州)拖拉机轮胎表面刻有花纹,是通过增大 接触面的粗糙程度 来增大摩擦。选用水来冷却拖拉机的发动机,是因为水的比热容 大 (填“大”或“小”),如果水箱装有质量为20kg的水,水温从20℃上升到70℃,水吸收了 4.2×106 J的热量。[c水=4.2×103J/(kg ℃)]
【答案】接触面的粗糙程度;大;4.2×106J。
【解答】解:拖拉机轮胎表面刻有花纹,是通过增大接触面的粗糙程度来增大摩擦的;
拖拉机发动机用水作冷却液是因为水的比热容大,在同样吸放热的情况下,温度变化小;
水吸收的热量:
Q吸=cmΔt=4.2×103J/(kg ℃)×20kg×(70℃﹣20℃)=4.2×106J。
故答案为:接触面的粗糙程度;大;4.2×106J。
六.内能的利用(共11小题)
28.(2024 达州)在1个标准大气压下,小明用天然气灶将质量1kg的水,从20℃加热到沸腾,水吸收的热量是 3.36×105 J。他家天然气热水器的热效率是70%,他某次洗澡,耗水20kg,热水器进水温度是22℃,出水温度是42℃,他这次洗澡消耗天然气 0.075 m3。已知水的比热容是4.2×103J/(kg ℃),天然气的热值是3.2×107J/m3。
【答案】3.36×105;0.075。
【解答】解:1标准大气压下水沸点为100℃,故1kg水吸收的热量Q=cm△t=4.2×103J/(kg ℃)×1kg×(100℃﹣20℃)=3.36×105J。
小明本次用水升温△t=42℃﹣22℃=20℃,水需吸热
热水器效率为70%,则需要天然气放热;
消耗的天然气体积;
故答案为:3.36×105;0.075。
29.(2024 海南)火箭用液态气作为燃料,因为液态氢具有较高的 热值 (选填“热值”或“比热容”);火箭升空过程中,燃料燃烧将 化学 能转化为内能。
【答案】热值;化学。
【解答】解:(1)火箭一般使用液态氢作为燃料,原因是液态氢具有较大的热值,完全燃烧相同质量的液态氢时,可以释放出更多的热量;
(2)火箭升空过程中,燃料燃烧将化学能转化为内能。
故答案为:热值;化学。
30.(2024 巴中)小丽去郊游,上车时闻到汽油味,这是 扩散 现象。通过交流得知该车的发动机为汽油机,若某单缸四冲程汽油机的转速为1200r/min,在1s内汽油机对外做了 10 次功。如果汽油机在某段时间内消耗了500g汽油,这些汽油完全燃烧可释放的热量为 2.3×107 J。(q汽油=4.6×107J/kg)
【答案】扩散;10;2.3×107。
【解答】解:当小丽上车时,她能够闻到汽油的味道,这是因为汽油分子在不停地做无规则运动,这种运动被称为扩散现象。
四冲程汽油机飞轮的转速1200r/min==20r/s。因为四个冲程是一个循环,飞轮转2r,对外做功一次,所以1s内飞轮转20r,对外做功10次。
根据公式Q放=mq汽油得
汽油完全燃烧m=500g=0.5kg
汽油放出的热量Q放=mq汽油=0.5kg×4.6×107J/kg=2.3×107J。
故答案为:扩散;10;2.3×107。
31.(2024 广州)如图是燃气灶烧水的情境和该燃气灶灶头的示意图。
(1)天然气本身无色无味,为了安全和警示,通常会向天然气中加入臭味剂。拧动点火装置,若燃气未点燃,会闻到臭味,表明 分子做无规则运动 (选填“分子间有引力”“分子间有斥力”或“分子做无规则运动”);
(2)拧动点火装置,天然气和空气在进口处混合流向燃烧头被点燃,天然气不会从进口处外泄,原因是:天然气的喷入导致进口处的天然气流速 大 (选填“大”“小”),压强 小于 (选填“大于”“小于”或“等于”)大气压强;
(3)壶中装有密度为1.0×103kg/m3、质量为2kg的水,则壶中水的体积为 2×10﹣3 m3,根据Q=qV,若天然气的热值q=4.2×107J/m3,完全燃烧V=1.0×10﹣2m3的天然气放出热量为 4.2×105 J,其中1.68×105J的热量被水吸收,已知水未沸腾,比热容为4.2×103J/(kg ℃),则、水的温度升高了 20 ℃。
【答案】(1)分子做无规则运动;(2)大;小于;(3)2×10﹣3;4.2×105;20。
【解答】解:(1)拧动点火装置,若燃气未点燃,会闻到臭味,这是臭味分子扩散到空气中的结果,属于扩散现象,说明臭味分子在永不停息地做无规则运动;
(2)因为流体速越大的地方压强越小,所以进口处天然气流速大,压强小于大气压,天然气和空气在大气压的作用下流向燃烧头,而天然气不会向空气中泄漏;
(3)壶中装有密度为1.0×103kg/m3、质量为2kg的水,则壶中水的体积为:
V水===2×10﹣3m3;
完全燃烧V=1.0×10﹣2m3的天然气放出热量为:
Q放=qV=4.2×107J/m3×1.0×10﹣2m3=4.2×105J,
根据Q吸=c水m水Δt可知,水升高的温度为:
Δt===20℃。
故答案为:(1)分子做无规则运动;(2)大;小于;(3)2×10﹣3;4.2×105;20。
32.(2024 宿迁)如图所示是单缸四冲程汽油机的 压缩 冲程,汽油机工作时,需要用水为其降温,这是利用水的 比热容 大的特点。若100g水,温度升高20℃,水吸收的热量为 8.4×103 J[c水=4.2×103J/(kg ℃)]。
【答案】压缩;比热容;8.4×103。
【解答】解:(1)由图可知,进气门和排气门都是关闭的,活塞上行,可以判断是压缩冲程;
(2)因为水的比热容较大,相同质量的水和其它物质比较,升高相同的温度,水吸收的热量多,汽车发动机常用水来做冷却剂;
(3)水吸收的热量:
Q吸=cm(t﹣t0)=4.2×103J/(kg ℃)×0.1kg×20℃=8.4×103J。
故答案为:压缩;比热容;8.4×103。
33.(2024 德州)如图是某同学用高压锅煮饭的情景,限压阀被气流顶起的过程与内燃机的 做功 冲程原理相同,我们在开饭前就能闻到饭菜的香味,这是生活中的 扩散 现象。
【答案】做功;扩散现象。
【解答】解:正在煮饭的高压锅限压阀被气流顶起,是由于锅内气体对限压阀做功的结果,在这一过程中,内能转化为机械能;热机的工作循环中,做功冲程也是燃气对活塞做功,将内能转化为机械能,所以这一现象与热机的工作循环中的做功冲程原理相同;
闻到饭菜的香味,是分子无规则运动的结果,即扩散现象;
故答案为:做功;扩散现象。
34.(2024 日照)有一种小型单缸四冲程汽油机,每个工作循环做功500J,曲轴的转速是300r/min,每分钟消耗汽油5g。则该内燃机的功率是 1250 W,机械效率是 32.6% 。
【答案】1250;32.6%。
【解答】解:单缸四冲程汽油机的一个工作循环飞轮转2圈,完成4个冲程,做功一次,因此汽油机每分钟共有=150个工作循环,对外做功150次,
则汽油机工作1min做的功W=150×500J=7.5×104J,
该汽油机的功率。
5g汽油完全燃烧释放的热量,
满负荷工作时这种汽油机把内能转化为机械能的效率。
故答案为:1250;32.6%。
35.(2024 广元)随着科技发展,人们已经开始将氢能作为一种新能源加以利用。已知氢燃料的热值为1.4×108J/kg,水的比热容为4.2×103J/(kg ℃)。如果一辆汽车平均每月消耗氢燃料30kg,这些氢燃料完全燃烧释放的热量为 4.2×109 J,若这些热量完全被水吸收,可使 1.25×104 kg水的温度从20℃升高到100℃。
【答案】4.2×109;1.25×104。
【解答】解:(1)氢燃料的质量为m=30kg,
氢燃料完全燃烧释放的热量为:Q放=mq=30kg×1.4×108J/kg=4.2×109J;
(2)氢燃料完全燃烧释放出热量全部初始温度为20℃的水吸收,
则水吸收的热量为:Q吸=Q放=4.2×109J;
由公式Q吸=cm水Δt得:
4.2×109J=4.2×103J/(kg ℃)×m水×(100℃﹣20℃);解得:m水=1.25×104kg;
故答案为:4.2×109;1.25×104。
36.(2024 内蒙古)用水壶烧质量为1kg的水,温度从5℃升高10℃时,吸收的热量为 4.2×104 J。水沸腾后会顶起壶盖,此过程能量转化情况与四冲程汽油机的 做功 冲程相似。(kg ℃)]
【答案】4.2×104;做功。
【解答】解:水吸收的热量Q=cmΔt=4.2×103J/(kg ℃)×1kg×10℃=4.2×104J;
水沸腾后会顶起壶盖,此过程水蒸气的内能转化为机械能,与四冲程汽油机的做功冲程相似;
故答案为:4.2×104;做功。
37.(2024 绥化)感冒发烧时可用冷毛巾给头部降温,是利用 热传递 的方式改变内能。一台某型号四冲程汽油机飞轮转速是1800r/min,该汽油机工作时每秒对外做功 15 次。
【答案】热传递;15.
【解答】解:(1)感冒发烧时可用冷毛巾给头部降温,是利用热传递的方式改变内能。
(2)一台某型号四冲程汽油机飞轮转速是1800r/min,则1s飞轮转30r,飞轮转两圈,对外做功一次,可知每秒对外做功15次。
故答案为:热传递;15.
38.(2024 宿迁)氢能是新能源利用的新潮流,加快氢能产业发展成为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的重要举措。如图所示是市场上的某品牌氢能自行车,一次性充满0.02kg氢气,2h能匀速骑行50km,氢能自行车与骑行者总质量为84kg,骑行时受到的阻力为总重的0.05倍,氢气热值为1.4×108J/kg。氢气完全燃烧产生的热量是 2.8×106 J,氢气的利用效率是 75% (g=10N/kg)。
【答案】2.8×106J;75%。
【解答】解:(1)氢气完全燃烧放出的热量为:
Q放=qm=1.4×108J/kg×0.02kg=2.8×106J;
(2)氢能自行车骑行时受到的阻力为:
f=0.05G=0.05mg=0.05×84kg×10N/kg=42N,
由二力平衡的条件可知,骑行时发动机的牵引力为:F=f=42N,
氢能自行车牵引力所做的有用功为:
W=Fs=42N×50×103m=2.1×106J;
氢气的利用效率为:η=×100%=×100%=75%。
故答案为:2.8×106J;75%。
七.机械运动(共4小题)
39.(2024 云南)学校组织同学们到5km外的农场参加“农耕研学”活动,同学们徒步1h到达农场,全程平均速度为 5 km/h;徒步过程中,同学们相对于路边的树是 运动 的。
【答案】5;运动。
【解答】解:;
以树木为参照物,同学们的位置发生变化,所以同学们相对于树是运动的。
故答案为:5;运动。
40.(2024 北京)如图所示为一个水滴下落过程的示意图,水滴由A位置下落到B位置,A、B之间的距离为 20.0 cm,所用的时间为0.2s,依据公式v= 可计算出这个过程中水滴下落的平均速度为 100 cm/s。
【答案】20.0;;100。
【解答】解:由图可知,刻度尺的分度值为1cm,A、B之间的距离为s=20.0cm;
则这个过程中水滴下落的平均速度是:
v===100cm/s。
故答案为:20.0;;100。
41.(2024 德阳)2024年4月26日,德阳籍运动员刘英兰在亚青赛上夺得女子200m冠军,成绩是22.94s。刘英兰在比赛过程中,相对于跑道是 运动 的(选填“静止”或“运动”),其全程的平均速度是 8.7 m/s。(结果在小数点后保留一位)
【答案】运动;8.7。
【解答】解:刘英兰在比赛过程中,相对于跑道位置不断变化,所以刘英兰相对于跑道是运动的;
其全程的平均速度=。
故答案为:运动;8.7。
42.(2024 宜宾)2024年2月11日,在游泳世锦赛男子4×100米自由泳决赛中,我国运动员潘展乐在第一棒游出46.80秒的好成绩,比此前保持的男子100米自由泳世界纪录提高了0.06秒,以看台为参照物,潘展乐是 运动 (选填“运动”或“静止”)的,他在决赛中的平均速度为 2.14 m/s(保留两位小数)。
【答案】运动;2.14。
【解答】解:一切物体都在运动,以看台为参照物,就是假定看台不动,运动员的位置是相对于看台发生变化,所以运动员是运动的;
。
故答案为:运动;2.14。
八.质量与密度(共6小题)
43.(2024 内蒙古)在测量液体密度的实验中,某同学测得液体和烧杯的总质量为168g时,液体体积为20cm3,总质量为258g时,液体体积为120cm3,则该液体的密度为 0.9×103 kg/m3,空烧杯的质量是 150 g。
【答案】0.9×103;150
【解答】解:(1)液体的密度为:ρ===0.9g/cm3=0.9×103kg/m3;
(2)液体体积为20cm3,液体的质量为:m=ρV=0.9g/cm3×20cm3=18g;
空烧杯的质量为:m1=168g﹣18g=150g。
故答案为:0.9×103;150。
44.(2024 兰州)“天舟四号”货运飞船由长征七号运载火箭成功发射,历经数小时的飞行后与“天和”核心舱成功对接,以上升的火箭为参照物,地面是 运动 (选填“运动”或“静止”)的。“天舟四号”货运飞船在加速上升远离地球的过程中,它的质量 保持不变 (选填“逐渐减小”“保持不变”或“逐渐增大”)。
【答案】见试题解答内容
【解答】解:以上升的火箭为参照物,地面与火箭的距离越来越远,地面是运动的;质量是物体本身的一种特性,质量不随物体位置而变化。“天舟四号”货运飞船在加速上升远离地球的过程中,它的质量保持不变。
故答案为:运动;保持不变。
45.(2024 无锡)测量正方体金属块的密度,用刻度尺测量金属块的边长,如图甲所示,用托盘天平测量质量,把天平放在水平桌面上,游码移到标尺的“0”刻度线后,发现指针偏向分度盘中央刻度线的右侧,此时应向 左 调节平衡螺母,直到天平平衡。将金属块放在天平的左盘,添加砝码,移动游码,天平再次平衡,如图乙所示,则金属块的质量为 21.6 g,密度为 2.7 g/cm3。
【答案】左;21.6;2.7。
【解答】解:把天平放在水平桌面上,游码移到标尺的“0”刻度线后,发现指针偏向分度盘中央刻度线的右侧,此时应将平衡螺母向左调节,使天平平衡;
由图乙知,金属块的质量为m=20g+1.6g=21.6g;
由图甲可知,金属块的边长a=2.0cm,金属块的体积为:
V=a3=(2.0cm)3=8.0cm3,
则金属块的密度为:
ρ===2.7g/cm3。
故答案为:左;21.6;2.7。
46.(2024 临夏州)某同学用天平测量液体质量时,将天平放到水平桌面上,游码移至标尺左端的零刻度线处,发现天平指针位置如图甲所示,此时,应该将平衡螺母向 右 (选填“左”或“右”)侧调节,直至天平平衡;将盛有水的烧杯放到天平的左盘,右盘加减砝码,天平平衡时,砝码和游码示数如图乙所示,则烧杯和水的质量为 161.2 g。
【答案】右;161.2。
【解答】解:(1)图中指针偏向分度盘的左侧,将平衡螺母向右调节;
(2)由图乙可知,烧杯和液体的总质量m总=100g+50g+10g+1.2g=161.2g。
故答案为:右;161.2。
47.(2024 黑龙江)美丽鸡西是石墨之都,研学小组为了测量石墨的密度,用弹簧测力计测得石墨样品重是4.8N,然后将其逐渐浸入水中,浸没后弹簧测力计示数是2.8N,样品的质量是 0.48 kg,样品的密度为 2.4×103 kg/m3。()
【答案】0.48;2.4×103。
【解答】解:(1)样品的质量m===0.48kg,
(2)样品受到的浮力F浮=G﹣F拉=4.8N﹣2.8N=2N,
样品的体积V=V排=,
样品的密度ρ====2.4×103kg/m3。
故答案为:0.48;2.4×103。
48.(2024 江西)某九年级同学测得自己的质量为50 kg ,体温为36.8 ℃ 。(均填写物理量合适的单位)
【答案】kg;℃。
【解答】解:某九年级同学测得自己的质量为50kg,体温为36.8℃。
故答案为:kg;℃。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中考物理压轴真题分类汇编(原卷版)
挑战08 填空题(声、光、热、密度和运动综合48题)
一.声现象(共3小题)
二.光现象(共5小题)
三.透镜及其应用(共9小题)
四.物态变化(共5小题)
五.内能(共5小题)
六.内能的利用(共11小题)
七.机械运动(共4小题)
八.质量与密度(共6小题)
一.声现象(共3小题)
1.(2024 连云港)在音乐社团活动过程中,乐器发出的声音通过 传到人耳。人耳能区分钢琴和长笛发出的声音,是由于它们所发出声音的 不同(选填“音调”“响度”或“音色”)。声呐是利用 (选填“超声波”或“次声波”)具有方向性好,在水中传播距离远等特点制成的。
2.(2024 吉林)去红色教育基地实践的路上,同学们齐唱《我和我的祖国》,歌声通过 传入教师耳中。红色教育基地墙上贴有禁止喧哗的提示,这是在 处控制噪声。
3.(2024 镇江)汽车鸣笛是由于喇叭 发声,声音通过 传入人耳,如图在高架路某些路段两侧设有板墙,其作用是在 控制噪声。
二.光现象(共5小题)
4.(2024 济宁)用一块平面镜将室外的阳光照射到室内,这是光的 现象;如图所示,把一块平面镜斜插在水中,将装置放在从窗口射入的阳光下,让镜面对着阳光,在对面的白色墙壁上看到一个彩色的光斑,说明白光是由 混合而成的。
5.(2024 连云港)小明身高1.7m,距离平面镜3m,他在平面镜中的像高是 m,像到平面镜的距离是 m。当他向平面镜缓慢走近时,他在平面镜中像的大小 (选填“变大”“不变”或“变小”)。
6.(2024 东营)医院经常用 (选填“红外线”或“紫外线”)灯灭菌;利用超声波排除人体内的结石,是利用声波能传递 (选填“信息”或“能量”)的性质。
7.(2024 内蒙古)用图甲中的器材探究平面镜成像的特点时,发现不方便得到像和物左右之间的关系,为解决这一问题,应选用图乙中的 (选填“a”“b”或“c”)形状物体进行实验,分析可得像与物关于镜面 。
8.(2024 深圳)巴黎奥运会即将开幕,达达同学去巴黎旅游发现奥运五环被挡住看不见是因为光沿 传播,埃菲尔铁塔无灯的栏杆被人看见是因为栏杆 的光进入达达同学的眼睛。
三.透镜及其应用(共9小题)
9.(2024 连云港)小明将凸透镜正对太阳光,在距离凸透镜10cm的白纸上呈现一个最小、最亮的光斑,此凸透镜的焦距为 cm。如图所示是他用该凸透镜观看书本上“中国梦”三个字时的情况,如果他想看到更大的正立的“国”字,小明需要将凸透镜 书本(选填“远离”或“靠近”),凸透镜和书本的距离应满足的条件是 。
10.(2024 包头)工匠师维护精密仪表时,在眼睛前戴一个凸透镜,便于观察仪表的细微之处,如图所示。
(1)凸透镜起到 的作用。
(2)凸透镜与仪表的距离应在凸透镜的 焦距范围之内。
(3)通过凸透镜看到的是仪表 (填“正立”或“倒立”)的像,像的位置与仪表的位置在凸透镜的 侧。
11.(2024 临夏州)眼睛是人类心灵的窗户,眼球好像一架照相机,晶状体和角膜的共同作用相当于凸透镜。如图是科技兴趣小组的同学利用注射器和水膜模拟眼睛看物体的情境。光屏相当于视网膜,这时光屏上呈现倒立缩小的 (选填“实像”或“虚像”),为了模拟正常人眼看近处物体,注射器应 (选填“推入”或“抽出”)水。
12.(2024 河北)如图所示,烛焰经凸透镜在光屏上成清晰的像,此成像原理可用于制作 。不改变蜡烛与光屏的位置,向 (选填“左”或“右”)移动凸透镜到某一位置,能再次在光屏上成清晰的像。若烛焰的高度大于凸透镜的直径,在足够大的光屏上 (选填“能”或“不能”)成清晰且完整的像。
13.(2024 苏州)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中,蜡烛、凸透镜、光屏的位置如图所示,光屏上恰好成清晰的像,该像是倒立、 的实像,此凸透镜的焦距是 cm。凸透镜和光屏位置不动,将蜡烛远离凸透镜,给凸透镜“戴上”合适的 镜,可再次获得清晰的像。
14.(2024 盐城)五一假期,小红和同学到公园游玩。她看到的花是红色的,是因为红花反射了 光;水鸟离开水面,向空中飞去,在水中像的大小 ,像离水面的距离 ;小红用相机拍下眼前这美丽的景色,是因为照相机的镜头相当于一个 透镜。
15.(2024 宜宾)据专家介绍,12~18岁是青少年近视的高发期,爱眼护眼势在必行。如图所示, (选填“甲”或“乙”)图表示近视眼成像原理,应佩戴 (选填“丙”或“丁”)图的眼镜进行矫正。
16.(2024 凉山州)某同学进行“探究凸透镜成像的规律”实验,凸透镜、蜡烛和光屏的位置如图所示,光屏上恰好呈现了清晰的像(未标出),此时光屏上成倒立、 (选填“放大”“缩小”或“等大”)的实像,支架对光屏的支持力与光屏的重力是一对 (选填“相互作用力”或“平衡力”)。
17.(2024 遂宁)亮亮在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时,用甲图所示的方法测凸透镜的焦距,图中光屏上呈现最小最亮的光斑,则该凸透镜的焦距是 cm(估读到分度值的下一位)。当凸透镜和蜡烛的位置如乙图所示时,光屏上呈现一个清晰的像,此时成像的原理与 (选填“照相机”、“投影仪”或“放大镜”)相同。
四.物态变化(共5小题)
18.(2024 常州)密封的锤形玻璃泡内有少量碘颗粒。如图所示,将玻璃泡浸入热水中,玻璃泡内碘颗粒逐渐消失、同时出现紫红色碘蒸气,这是 (物态变化名)过程,需要 (吸/放)热。将玻璃泡从水中取出后,碘蒸气逐渐消失、同时出现碘颗粒,这是 (物态变化名)过程。
19.(2024 甘肃)夏天,打开电冰箱门时,常会看到冰箱门附近有一股“白气”,打开热水瓶时也会看见这种现象。“白气”都是水蒸气 (填物态变化名称)形成的小水滴,前者是 的水蒸气形成的(选填“冰箱内”或“冰箱外”)。
20.(2024 东营)下列热现象:①雪糕周围的“白气”;②草叶上的露珠;③树枝上的雾凇;④燃烧蜡烛流的“泪”;⑤瓦房房顶的霜;⑥冶炼用的“铁水”。形成过程属于液化的有 ;属于吸热过程的有 。(两空均选填序号)
21.(2024 日照)小明用装满水的玻璃瓶、橡皮塞和细玻璃管制作了一个简易温度计,如图所示。将此装置放入热水中,由于液体 ,细玻璃管内液面会上升;将装置取出,细玻璃管内液面将 。
22.(2024 徐州)当纸上打印的文字有错误时,墨粉很难用普通橡皮擦除。有一种“激光橡皮”,发射激光到错误文字上,固态墨粉颗粒很快直接消失。请你解释激光橡皮的原理: 。
五.内能(共5小题)
23.(2024 德阳)小明在家用热水加热盒装牛奶,这是通过 的方式改变了牛奶的内能;将初温为20℃、质量为300g的牛奶加热到40℃吸收的热量是 J。[牛奶的比热容c牛奶=2.5×103J/(kg ℃)]
24.(2024 烟台)在探究“物质的吸热能力与哪些因素有关”的实验中,用质量是0.3kg的水和表中等质量的另一种物质进行对比,作出的图象如图所示。实验过程中,水和另一种物质在相同时间内吸收的热量相等,分析图象可以得出图线 (选填“a”或“b”)对应的物质为水,另一种物质为 ,这种物质在0~5min内吸收的热量为 J。
物质 比热容c/[J/(kg ℃)]
水 4.2×103
酒精 2.4×103
煤油 2.1×103
蓖麻油 1.8×103
25.(2024 哈尔滨)冬季夜晚,池塘里有60m3的水凝固成冰,则这些冰的质量为 kg。此过程中是通过 方式来减少内能的。(ρ水=1.0×103kg/m3)
26.(2024 黑龙江)楼房中的“暖气”一般采用热水循环的方式将热带到房屋中通过热传递供暖,这是因为水的 大,若暖气中50kg的水,温度降低2℃,放出的热量是 J。[c水=4.2×103J/(kg ℃)]
27.(2024 扬州)拖拉机轮胎表面刻有花纹,是通过增大 来增大摩擦。选用水来冷却拖拉机的发动机,是因为水的比热容 (填“大”或“小”),如果水箱装有质量为20kg的水,水温从20℃上升到70℃,水吸收了 J的热量。[c水=4.2×103J/(kg ℃)]
六.内能的利用(共11小题)
28.(2024 达州)在1个标准大气压下,小明用天然气灶将质量1kg的水,从20℃加热到沸腾,水吸收的热量是 J。他家天然气热水器的热效率是70%,他某次洗澡,耗水20kg,热水器进水温度是22℃,出水温度是42℃,他这次洗澡消耗天然气 m3。已知水的比热容是4.2×103J/(kg ℃),天然气的热值是3.2×107J/m3。
29.(2024 海南)火箭用液态气作为燃料,因为液态氢具有较高的 (选填“热值”或“比热容”);火箭升空过程中,燃料燃烧将 能转化为内能。
30.(2024 巴中)小丽去郊游,上车时闻到汽油味,这是 现象。通过交流得知该车的发动机为汽油机,若某单缸四冲程汽油机的转速为1200r/min,在1s内汽油机对外做了 次功。如果汽油机在某段时间内消耗了500g汽油,这些汽油完全燃烧可释放的热量为 J。(q汽油=4.6×107J/kg)
31.(2024 广州)如图是燃气灶烧水的情境和该燃气灶灶头的示意图。
(1)天然气本身无色无味,为了安全和警示,通常会向天然气中加入臭味剂。拧动点火装置,若燃气未点燃,会闻到臭味,表明 (选填“分子间有引力”“分子间有斥力”或“分子做无规则运动”);
(2)拧动点火装置,天然气和空气在进口处混合流向燃烧头被点燃,天然气不会从进口处外泄,原因是:天然气的喷入导致进口处的天然气流速 (选填“大”“小”),压强 (选填“大于”“小于”或“等于”)大气压强;
(3)壶中装有密度为1.0×103kg/m3、质量为2kg的水,则壶中水的体积为 m3,根据Q=qV,若天然气的热值q=4.2×107J/m3,完全燃烧V=1.0×10﹣2m3的天然气放出热量为 J,其中1.68×105J的热量被水吸收,已知水未沸腾,比热容为4.2×103J/(kg ℃),则、水的温度升高了 ℃。
32.(2024 宿迁)如图所示是单缸四冲程汽油机的 冲程,汽油机工作时,需要用水为其降温,这是利用水的 大的特点。若100g水,温度升高20℃,水吸收的热量为 J[c水=4.2×103J/(kg ℃)]。
33.(2024 德州)如图是某同学用高压锅煮饭的情景,限压阀被气流顶起的过程与内燃机的
冲程原理相同,我们在开饭前就能闻到饭菜的香味,这是生活中的 现象。
34.(2024 日照)有一种小型单缸四冲程汽油机,每个工作循环做功500J,曲轴的转速是300r/min,每分钟消耗汽油5g。则该内燃机的功率是 W,机械效率是 。
35.(2024 广元)随着科技发展,人们已经开始将氢能作为一种新能源加以利用。已知氢燃料的热值为1.4×108J/kg,水的比热容为4.2×103J/(kg ℃)。如果一辆汽车平均每月消耗氢燃料30kg,这些氢燃料完全燃烧释放的热量为 J,若这些热量完全被水吸收,可使 kg水的温度从20℃升高到100℃。
36.(2024 内蒙古)用水壶烧质量为1kg的水,温度从5℃升高10℃时,吸收的热量为 J。水沸腾后会顶起壶盖,此过程能量转化情况与四冲程汽油机的 冲程相似。(kg ℃)]
37.(2024 绥化)感冒发烧时可用冷毛巾给头部降温,是利用 的方式改变内能。一台某型号四冲程汽油机飞轮转速是1800r/min,该汽油机工作时每秒对外做功 次。
38.(2024 宿迁)氢能是新能源利用的新潮流,加快氢能产业发展成为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的重要举措。如图所示是市场上的某品牌氢能自行车,一次性充满0.02kg氢气,2h能匀速骑行50km,氢能自行车与骑行者总质量为84kg,骑行时受到的阻力为总重的0.05倍,氢气热值为1.4×108J/kg。氢气完全燃烧产生的热量是 J,氢气的利用效率是 (g=10N/kg)。
七.机械运动(共4小题)
39.(2024 云南)学校组织同学们到5km外的农场参加“农耕研学”活动,同学们徒步1h到达农场,全程平均速度为 km/h;徒步过程中,同学们相对于路边的树是 的。
40.(2024 北京)如图所示为一个水滴下落过程的示意图,水滴由A位置下落到B位置,A、B之间的距离为 cm,所用的时间为0.2s,依据公式v= 可计算出这个过程中水滴下落的平均速度为 cm/s。
41.(2024 德阳)2024年4月26日,德阳籍运动员刘英兰在亚青赛上夺得女子200m冠军,成绩是22.94s。刘英兰在比赛过程中,相对于跑道是 的(选填“静止”或“运动”),其全程的平均速度是 m/s。(结果在小数点后保留一位)
42.(2024 宜宾)2024年2月11日,在游泳世锦赛男子4×100米自由泳决赛中,我国运动员潘展乐在第一棒游出46.80秒的好成绩,比此前保持的男子100米自由泳世界纪录提高了0.06秒,以看台为参照物,潘展乐是 (选填“运动”或“静止”)的,他在决赛中的平均速度为 m/s(保留两位小数)。
八.质量与密度(共6小题)
43.(2024 内蒙古)在测量液体密度的实验中,某同学测得液体和烧杯的总质量为168g时,液体体积为20cm3,总质量为258g时,液体体积为120cm3,则该液体的密度为 kg/m3,空烧杯的质量是 g。
44.(2024 兰州)“天舟四号”货运飞船由长征七号运载火箭成功发射,历经数小时的飞行后与“天和”核心舱成功对接,以上升的火箭为参照物,地面是 (选填“运动”或“静止”)的。“天舟四号”货运飞船在加速上升远离地球的过程中,它的质量 (选填“逐渐减小”“保持不变”或“逐渐增大”)。
45.(2024 无锡)测量正方体金属块的密度,用刻度尺测量金属块的边长,如图甲所示,用托盘天平测量质量,把天平放在水平桌面上,游码移到标尺的“0”刻度线后,发现指针偏向分度盘中央刻度线的右侧,此时应向 调节平衡螺母,直到天平平衡。将金属块放在天平的左盘,添加砝码,移动游码,天平再次平衡,如图乙所示,则金属块的质量为 g,密度为 g/cm3。
46.(2024 临夏州)某同学用天平测量液体质量时,将天平放到水平桌面上,游码移至标尺左端的零刻度线处,发现天平指针位置如图甲所示,此时,应该将平衡螺母向 (选填“左”或“右”)侧调节,直至天平平衡;将盛有水的烧杯放到天平的左盘,右盘加减砝码,天平平衡时,砝码和游码示数如图乙所示,则烧杯和水的质量为 g。
47.(2024 黑龙江)美丽鸡西是石墨之都,研学小组为了测量石墨的密度,用弹簧测力计测得石墨样品重是4.8N,然后将其逐渐浸入水中,浸没后弹簧测力计示数是2.8N,样品的质量是 kg,样品的密度为 kg/m3。()
48.(2024 江西)某九年级同学测得自己的质量为50 ,体温为36.8 。(均填写物理量合适的单位)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