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49张PPT)
第8单元主题阅读(答题技巧+精选阅读)
2024-2025学年三年级语文下册 部编版
1.阅读
一串快乐的音符
有一串快乐的音符。它们是从哪里来的,连自己也搞不(清晰 清楚)。
也许是一位音乐家用小提琴奏出了它们;也许是一个初学钢琴的女孩子在键盘上弹出了它们;也许是骑在牛背上的小牧童用短笛吹出了它们;也许是走在田埂上的小男孩儿用(轻快 轻松)的口哨吹出了它们……
小音符们不愿意停留下来,它们到处飞旋,多么高兴。
在城市的一幢小楼上,有一扇小窗开着,对着星星闪烁的夜空。小音符们感到很好奇,就钻了进去。
哦,里面有个孤独的白头发的老奶奶。她的老伴去世了,
她在思念老爷爷。
突然,她听到了从窗外飞进来的小音符们的歌。啊,多么熟悉的歌,这是老爷爷在年轻时就爱哼唱的歌。在老爷爷和老奶奶初次相识时,老爷爷就为老奶奶哼过这支快乐的歌。后来这歌(伴侣 陪伴)老爷爷和老奶奶生活了很长的岁月……
如今歌声又飞进来了,就像当年老爷爷在轻柔的月光下,轻轻地哼唱着。
老奶奶眼睛里含着晶莹的泪花,终于笑了。
不知为什么,小音符们再也不想跑了。它们手拉手地钻进了老奶奶的心里,它们愿意留在那里。
(1)用“\”画去短文中括号里不恰当的词语。
(2)读短文中画“”的句子,完成下面各题。
这句话运用了 _____ 的修辞手法,请另外再续写一句:也许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3)不愿停留的小音符们,最终留在了孤独的老奶奶身边的原因是 ____ 。
A.老奶奶喜欢听它们的歌
B.老奶奶懂得欣赏它们
C.它们能给老奶奶带来安慰和快乐
(4)读了小音符的故事,你有哪些话想对这些小音符说呢?
排比
林间的小鸟唱出了它们
C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1)考查了选词填空。清晰:清楚明晰。清楚:清晰;明白;有条理。根据语义应选“清楚”,划去“清晰”。
轻快:轻松愉快。轻松:不感到有负担、不紧张。根据语义应选“轻快”,划去“轻送”。
伴侣:同在一起生活、工作或旅行的人。陪伴:随同做伴。根据语义应选“陪伴”,划去“伴侣”。
(2)
我想对小音符们说:“你们真是好样的!帮助了别人也快乐了自己,我要向你们学习。”
考查了对修辞手法的判断及如何续写。排比是一种把结构相同或相似、意思密切相关、语气一致的词语或句子成串地排列的一种修辞方法。文章中的排比句:也许是一位音乐家用小提琴奏出了它们;也许是一个初学钢琴的女孩子在键盘上弹出了它们;也许是骑在牛背上的小牧童用短笛吹出了它们;也许是走在田埂上的小男孩儿用轻快的口哨吹出了它们……
续写指从原文出发,遵循着原文的思路,对于原文做延伸。根据文章内容可以续写为,也许林间的小鸟唱出了它们。
(3)考查了对文章内容的理解。熟读文章内容可知,因为小音符给老奶奶带来安慰和快乐,所以留在了孤独的老奶奶身边。故选C。
(4)考查了学生的说话能力。要求结合文章内容,
意思表达清楚。如:我想对小音符们说:“你们真是好样的!帮助了别人也快乐了自己,我要向你们学习。”
故答案为:
(1)清晰;轻松;伴侣。
(2)排比;林间的小鸟唱出了它们。
(3)C;
(4)我想对小音符们说:“你们真是好样的!帮助了别人也快乐了自己,我要向你们学习。”
2.阅读短文。
收购废话
①小熊从学校毕业后分在废话收购站当收购员。什么样的话才叫废话呢?小熊还不大清楚。羊站长带小熊出外收购废话好让小熊熟悉业务。
②刚走出收购站他们就碰上喝醉了酒的猪先生。猪先生打着饱嗝说:“我喝了一斤白酒,一斤就是十两,如果用二两的杯子就是五杯。今天真过瘾,真开心,真快乐……”羊站长赶紧用录音机录下了这些酒话告诉小熊:“这个人啰啰唆唆说了一大堆废话。”“啰唆就是废话。”小熊记住了。
③走出城,面前是一望无际的湖。白鹭站在湖边,朗读自己写的诗歌:“湖水泛起蔚蓝色的白浪,我想乘一叶小小的大船,
在湖面慢慢地疾驶向远方。”羊站长录下白鹭的话说:“这些话乱加一些不准确的形容词,自相矛盾,反而让人弄不明白。”“自相矛盾也是废话。”小熊记住了。
④走到郊外,看见一片香蕉林,上面挂着黄黄的香蕉。一只小猴正在香蕉树下问猴妈妈:“妈妈,香蕉挂在这么高的树上,我怎么采下来?”妈妈说:“香蕉营养好,采下来后你得多吃点。”羊站长又录下了这段话,说:“小猴这样问,猴妈妈却那样答……”小熊马上抢着说:“我懂了!也是废话。”
⑤跟羊站长跑了一天,小熊知道了什么是废话。后来他的工作干得越来越出色,收购了很多废话,帮助大家把话说得简洁明了。
(1)故事中小熊先后收购了 ________ 、 _____ 、 ________ 的废话。
猪先生
白鹭
猴妈妈
(2)猪先生的废话被收走了,下面的话中,不再啰唆的一句是 ____
A.今天的天气挺凉快,挺凉爽,真风凉。
B.最近我吃得多,走得少,又胖了。
C.这件事做起来不难,很简单,很容易。
(3)短文第④段横线上应填入 ____
A.答非所问
B.吞吞吐吐
C.没有礼貌
(4)有一天,小熊遇见小猫。小猫说:“今天天气真冷,刚走出家门就浑身是汗。”小熊认为小猫说的话属于文中提到的 __________ 这种废话类型。
B
A
自相矛盾
(5)你喜欢小熊的工作吗?为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1)考查学生对文章内容的理解。阅读文章可知,故事中小熊先后收购了猪先生、白鹭、猴妈妈的废话。
(2)考查学生对文章内容的理解。阅读句子“今天的天气挺凉快,挺凉爽,真风凉”可知,这句话中“凉快”和“凉爽”重复,故A是一句废话。阅读句子“最近我吃得多,走得少,又胖了”可知,这句话表述完整,不是一句废话。阅读句子“这件事做起来不难,很简单,很容易”可知,这句话中“不难”“简单”“容易”语义重复,故C是一句废话。
我喜欢小熊的工作。因为这个工作能帮助大家把话说得简洁明了。
(3)考查学生对词语的理解。“答非所问”的意思是回答的不是所问的内容。结合句子“我懂了!也是废话”可知,此处应填写答非所问。故选A。
(4)考查学生对句子的理解。阅读句子“这些话乱加一些不准确的形容词,自相矛盾,反而让人弄不明白”可知,“今天天气真冷,刚走出家门就浑身是汗”这句话中“真冷”和“浑身是汗”自相矛盾,因此这句话属于文中提到的自相矛盾这种废话类型。
(5)考查学生对人物形象的理解。学生结合对文章内容的理解回答即可。即:我喜欢小熊的工作。因为这个工作能帮助大家把话说得简洁明了。
故答案为:
(1)猪先生 白鹭 猴妈妈;
(2)B;
(3)A;
(4)自相矛盾
(5)我喜欢小熊的工作。因为这个工作能帮助大家把话说得简洁明了。
3.
不动笔墨不读书
禹强读小学的时候,最怕写文章,费了好大劲,写出来的作文,老师总是说内容(空洞 空虚),词汇(空乏 贫乏),她心里非常(焦急 着急)。
她的爷爷徐特立知道以后,对她说:“禹强,要想写好文章,就要多读多写。多读,就是要大量地阅读课外书籍,这样既可以扩大知识面,增长见识,又可以学习别人写文章的经验。多写,就是要练习自己的笔头,肯于刻苦实践。”于是,禹强就下功夫多读。[ _____ ]是报纸、杂志,还是短篇、中篇、长篇小说,只要能找到的,[ ____ ]拿来读。可是,提起笔来写作文,进步却不大。徐老看到孙女这种读书方法,
·
无论
都
摇着头对她说:“你读书的方法不对,读书应该慢慢地读,一边读,一边动脑筋想一想:这本书讲了哪些道理?是怎样讲清楚这些道理的?书上有哪些好的语言好的描写,也要想一想。严格地说,有些好的段落,光读光想还不够,你们小孩子要能够背诵才行。另外,还要养成记读书笔记的习惯,可以做摘抄,记提要,也要写心得,记体会,这就是我常说的不动笔墨不读书。”
从那以后,禹强看书的时候,身边总带着一支笔和一个笔记本,一边想一边记。而且又勤练写作,不久,她的作文成绩(居然 果然)提高了。
(1)读短文,选择括号里恰当的词语,画“√”。
(2)在[]里填上恰当的关联词。
(3)联系上下文,解释文中加点的字。
“费了好大劲”的“费”: ____________ 。
(4)“不动笔墨不读书”指什么?用“”在短文中画出相关语句。
(5)根据徐特立老爷爷的话,我们可以知道,要写好文章需要做好两件事: _____ 和 _____ 。其中, _____ 必须要做到“动笔墨”。
(6)你平时读书时采用了哪些方法呢?与大家分享一下吧。
【解析】(1)考查了选词填空的能力。空洞:没有内容或内容不切实,
·
花费;耗费
多读
多写
多写
无物说教。空虚:里面没有什么实在的东西;不充实。空乏:空洞乏味。贫乏:欠缺;不丰富。焦急:着急。着急:焦躁不安。结合语境依次填“空洞、贫乏、着急”。居然:表示出乎意料。果然:表示事实与所说相符或相同。结合语境依次填“空洞、贫乏、着急、果然”。
(2)考查了关联词语的运用。结合具体语境和关联词语的积累正确填写即可,“能找到的”与“拿来读”意思上是条件关系,故可用“无论……都……”连接。
(3)考查了字词意思的理解。①“费了好大劲”的意思是花费了好大的劲。“费”意思是花费;耗费。
(4)考查了文段内容的理解。从“书上有哪些好的语言、好的描写,也要想一想。严格地说,有些好的段落,光读光想还不够,
你们小孩子要能够背诵才行。另外,还要养成记读书笔记的习惯,可以做摘抄,记提要,也要写心得,记体会,这就是我常说的不动笔墨不读书”可知,“还要养成记读书笔记的习惯,可以做摘抄,记提要,也要写心得,记体会,这就是我常说的不动笔墨不读书”此句具体写了“不动笔墨不读书”。
(5)考查了句子分析理解能力。结合“要想写好文章,就要多读多写。多读,就是要大量地阅读课外书籍,这样既可以扩大知识面,增长见识,又可以学习别人写文章的经验。多写,就是要练习自己的笔头,肯于刻苦实践”可知答案。
(6)考查了学生对读书方法的积累。结合自己的实际作答,合理即可。如:做摘抄、写心得、记体会等。
故答案为:
(1)空洞 贫乏 着急 果然;
(2)无论 都;
(3)花费;耗费;
(4)还要养成记读书笔记的习惯,可以做摘抄,记提要,也要写心得,记体会,这就是我常说的不动笔墨不读书。
(5)多读 多写 多写。
(6)我平常阅读会做摘抄、写心得、记体会。
4.课外阅读
小驴儿的理想
小驴儿的理想就是盖一所很高很高、四面都有窗户的房子,房于里设楼梯和滑梯两条路,上楼的时候从楼梯上走,下楼的时候“哧溜”一下就滑下来。
小驴儿把自己的理想对大伙儿一说,大伙儿都说好,燕子说:“小驴儿,你快盖吧,到时候我把家安到你的屋檐下,咱们当邻居。”小猴说:“小驴儿,你快盖吧,到时候我搬到你的房顶上住,再也不用担心刮风树摇了。”
小驴儿心里美滋滋的。许多年过去了,懒惰的小驴儿没有准备一块砖,没有准备一根木料,
甚至连房基地也没有选好呢!它一遍又一遍地对小动物们说着自己的理想。
又是一个春天来了。小驴儿又遇到了燕子,又对它说:“等我修好了房子,咱们当邻居。”燕子一声不响地飞走了。这时,心直口快的小猴凑了过来,对小驴儿说:“你说干就干吧,不要光说大话了。”小猴的话刺中了小驴儿的要害,它气得说不出话来。过了老半天,它居然仰起头,踩着脚,发怒地喊:“我要,我要盖,盖一所最高最高的房子!”
(1)从文中找出下列词语意思相反的词。
千言万语- __________ 转弯抹角- __________
(2)过了老半天,它居然仰起头,踩着脚,发怒地喊:“我要,我要盖,盖一所最高最高的房子!”这句话运用 _____ 描写和 _____ 描写。
一声不响
心直口快
动作
语言
(3)根据短文内容进行判断,对的打“√”,错的打“×”
①小驴儿没有理想。 ____
②小驴儿用自己的实际行动盖了一所很高很高的房子。 ____
③燕子和小驴儿是邻居。 ____
④小猴非常赞同小驴儿的做法。 ____
(4)读了这篇文章,你明白了什么道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1)
×
×
×
×
不要只说空话,光说不做。只有脚踏实地地去做,才能实现美好的理想。
考查了联系故事写出反义词。千言万语:形容说得话很多。故反义词“一声不响”。转弯抹角:沿着弯弯曲曲的路走。形容说话绕弯,不直截了当。故反义词“心直口快”。
(2)考查了描写方法。结合内容理解,从“过了老半天,它居然仰起头,踩着脚,发怒地喊:‘我要,我要盖,盖一所最高最高的房子!’”中的“仰起头、踩着脚、喊”可知,这句话运用动作和语言描写。
(3)考查了对故事内容理解。联系上下文理解,①有误,从“小驴儿的理想就是盖一所很高很高、四面都有窗户的房子”可知,小驴儿是有理想的。②有误,从“许多年过去了,懒惰的小驴儿没有准备一块砖,没有准备一根木料,甚至连房基地也没有选好呢!”可知,小驴儿只是一遍又一遍地对小动物们说“盖一所很高很高的房子”。③有误,从“小驴儿,
你快盖吧,到时候我把家安到你的屋檐下,咱们当邻居。”可知,燕子和小驴儿不是邻居。④有误,从“你说干就干吧,不要光说大话了。”可知,小猴非常不赞同小驴儿的做法。
(4)考查了对主题的理解。结合内容可知,本文写小驴儿的理想就是盖一所很高很高、四面都有窗户的房子。许多年过去了小驴儿什么也没有做,只是一遍又一遍地对小动物们说着自己的理想。这则寓言告诉我们不要只说空话,光说不做。只有脚踏实地地去做,才能实现美好的理想。
故答案为:
(1)一声不响 心直口快;
(2)动作 语言;
(3)①×②×③×④×;
(4)不要只说空话,光说不做。只有脚踏实地地去做,才能实现美好的理想。
5.阅读短文,完成练习。
棕熊报恩
林建峰
一个晚秋的下午,一位年轻的母亲在一棵柿子树下缝一顶童帽。她不时抬起头,轻轻地摇一摇安睡在摇篮里的婴儿。一阵来自附近山中的轻风吹得树上的叶子沙沙作响,蜜蜂在即将凋谢的花朵中间嗡嗡叫着,小鸟在灌木丛中欢快地歌唱。
突然,年轻的母亲听见身后“咧啦啦”一阵响。没等她抓起摇篮跑进屋去,就见一头大棕熊出现了,挡住了她的去路。棕熊伸出右爪,温顺地嗥叫着,好像是在恳求帮助。可怜的女人吓坏了,几乎喘不过气来,
但棕熊没有要袭击她的迹象。于是她终于鼓起勇气,看了看棕熊伸出的爪子,一根粗大的可怕的蒺藜(jí li)刺在肉里。
“可怜的棕熊,”她说道,“让我把这根讨厌的蒺藜挑出来吧。”她伸手把童帽上的针拿过来,小心翼翼地将蒺藜挑出。①“好啦,觉得好些了吗?”她问。这个毛乎乎的野兽既没说是,也没说不是,而是飞快地伸出爪子,将摇篮推翻,婴儿掉在地上了。接着它抓起摇篮,笨拙地走进了森林。
“你就这样表示感谢呀,棕熊?”年轻的母亲吃惊地喊着,并努力安慰哭叫的婴儿。②“你可把我的孩子摔坏了!下次找别人帮助你吧。”她朝远去的棕熊挥舞着拳头,然后跑进屋子,砰的一声关上了门。晚上,她丈夫回来的时候问道:“你从哪儿采的那些梨子?
你为什么把它们放在摇篮里?”“什么梨子?”“放在门前台阶上的梨子呀!”男人解释道。③“你一定是在开玩笑吧!”她很惊讶。“你自己去看看吧!”他建议道。她打开门,只见孩子的摇篮果然放在那儿,里面装满了黄熟香甜的梨子。知恩图报的棕熊送来的梨子太多了,整个漫长而寒冷的冬天他们都有梨子吃了。
(选自《小学生必读》,有删改)
(1)这是一个非常有趣的故事,请你把下面的思维导图补充完整。
棕熊求救→ ____________________ → _______________ →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文中画“”的三个句子分别应该用怎样的语气来读?
句①: ____
棕熊鲁莽拿走摇篮
棕熊送梨谢恩
让她帮忙拔除爪子上的蒺藜刺
C
句②: ____
句③: ____
A.惊讶
B.愤怒
C.关切
(3)根据短文内容填空。
①大棕熊挡住年轻的母亲的去路是为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②棕熊飞快地伸出爪子,将摇篮推翻,抓起摇篮是为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4)你认为这是一只怎样的棕熊? ____
B
A
让她帮忙拔除爪子上的蒺藜刺
拿走摇篮,并装梨报恩
B
A.恩将仇报
B.知恩图报
C.粗暴残忍
D.蛮不讲理
【解析】(1)考查了学生对文章内容的梳理。这篇短文作者是按照事情发展的顺序来叙述的。先写棕熊求救获帮助,再写棕熊鲁莽拿走摇篮,最后棕熊送梨谢恩。
(2)考查了学生对句子语气的理解。句①是这位年轻的母亲在关切棕熊,因此要用关切的语气来读。句②应该用愤怒的语气来读,因为棕熊把孩子摔倒地上了。句③应用惊讶的语气读出来,
因为这个女人对棕熊的做法感到很吃惊,没想到棕熊会给自己送梨。
(3)考查了学生对文章内容的理解。熟读短文,答案在文章中可以找出。大棕熊挡住年轻母亲的去路是为了让她帮忙拔除爪子上的蒺藜刺。棕熊飞快地伸出爪子,将摇篮推翻,抓起摇篮是为了拿走摇篮,并装梨报恩。
(4)考查了学生对文中人物形象的理解。阅读文章可知,棕熊得到了年轻母亲的帮助,用满筐的梨当做报答。因此可以看出它是一只感恩图报的棕熊。
故答案为:
(1)棕熊鲁莽拿走摇篮 棕熊送梨谢恩 让她帮忙拔除爪子上的蒺藜刺;
(2)C B A;
(3)让她帮忙拔除爪子上的蒺藜刺 拿走摇篮,并装梨报恩;
(4)B。
6.我爱阅读。
山羊和狼
狼干了坏事,被狗咬伤,倒在地上,自己不能找吃的。它真想到前面的河里去喝水,可是,怎么也爬不动。
这时,从远处走来了一只山羊。狼有气无力地叫着:“山羊大哥,我渴极了!请您快给我到小河里弄点水来!”
山羊望了望狼,摇了摇头说:“我不能替你去拿水。”
狼(纲 刚)想发火,忽然伤口一阵剧痛,便忍住了,“我受伤了,伤势很重,一点也不能动了!(难道 难到)你一点儿不同情我吗?”
山羊还是摇了摇头。
狼简直要哭出来了,又苦苦地(请求 哀求)
道:“行行好吧!山羊大哥。只要你给我点儿水,我就可以自己去找食物了,要不我会饿死、渴死的!”
要是我给你水喝,你能够站起来了,那么,你会(毫 豪)不客气地把我当食物吃了!”山羊说完,头也不回地就走了。
(1)用“/”画去文中括号里不正确的字或词。
(2)文中画线的句子是 _____ 句。请把它改为陈述句。
(3)文中加点词语“要是”,还可以用哪些词语来替换?请写出两个。(句子意思不变)
____________
(4)写出下列词语的近义词。
剧痛-- _____ 哀求-- _____ 发火-- _____
··
反问
如果、倘若
疼痛
乞求
发怒
(5)短文中三次对山羊头部动作的描写,表现了山羊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6)这则寓言说明坏人的凶恶本性是 __________ 的,我们绝不能 __________ 。
【解析】(1)考查学生对词语的辨析。纲:比喻事物的最主要部分。刚:恰好,正好。根据语意应选“刚”,故划去“纲”。难得:表示不常常(发生)。难道:表示反问。根据语意应选“难道”,故划去“难得”。请求:所提出的要求。哀求:苦苦请求。根据语意应选“哀求”。故划去“请求”。豪:具有杰出才能的人。毫:一点儿(只用于否定式)。根据语意应选“毫”,故划去“豪”。
认识到狼的凶恶本性,坚决不同情它
不会改变
同情坏人
(2)考查了对反问句的认识。反问句就是用疑问的句式,表达肯定的观点。反问句表面看来是疑问的形式,但实际上表达的是肯定的意思,答案就在问句之中。所以“你一点都不同情我吗?”是一个反问句。改为陈述句,删去“难道”“不”“吗”,变问号为句号。应改为:你应该同情我。
(3)考查了对近义词的理解。“要是”表假设。故近义词为“如果”“倘若”。
(4)考查学生对近义词的理解。“剧痛”的意思是疼痛。故近义词为“疼痛”。“哀求”的意思是请求。故近义词为“乞求”。“发火”的意思是生气、发怒。故近义词为“发怒”。
(5)考查学生对文章内容的理解。阅读文章可知,短文中三次对山羊头部动作的描写,表现了山羊认识到狼的凶恶本性,坚决不同情它。
(6)考查学生对文章内容的理解。阅读文章可知,这则寓言说明坏人的凶恶本性是不会改变的,我们绝不能同情坏人。
故答案为:
(1)纲 难得 请求 豪。
(2)反问 你应该同情我。
(3)如果、倘若;
(4)疼痛 乞求 发怒;
(5)认识到狼的凶恶本性,坚决不同情它。
(6)不会改变 同情坏人。
7.阅读。
我明白了
从前,有对夫妻开了家酒店,因为他们卖的酒价廉物美,所以生意十分兴隆。
有一天,丈夫外出,妻子偷偷地在酒里掺了水,多卖了5元钱。
丈夫回来后,妻子得意地把“秘诀”告诉丈夫,以为会得到丈夫的夸奖。
谁知,丈夫一听,急得双脚直跳,抱头痛哭,说:“唉!你把我们最值钱的东西,只花5元钱就卖掉了!”
果然,从此他们的生意不如以前红火了,最后终于彻底破产。当妻子贫病交加、奄奄一息的时候,她悔恨地流着泪,说:“我明白了……”
(1)给加点字选择正确的解释。(填序号)
“廉”在字典里的解释有:A.廉洁;B.价钱低,便宜。
①他们卖的酒价廉物美。 ____
②包公为官清廉,深受百姓爱戴。 ____
(2)照样子写词语。
例:贫病交加
_____ 交加
_____ 交加
_____ 交加
(3)读文中画线的句子,联系上下文回答问题。
①妻子的心情是 ____________ 。
②“秘诀”在文中具体指
·
B
·
A
风雨
雷电
悲喜
得意、兴奋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③“夸奖”的意思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④这句话是写: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4)按要求填空。
夫妻开的酒店,起初生意 _____ ,这是因为 __________ 。后来生意 __________________ ,最后 __________ ,这是因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妻子偷偷地在酒里掺了水,多买了5元钱
妻子认为自己在酒里偷偷掺水多卖钱后,会得到丈夫的称赞
妻子自以为往酒里掺水能多卖5元钱,是一件令她非常得意的事情
兴隆
物美价廉
不如以前红火了
彻底破产
妻子丢掉了诚信,没有真诚对待顾客
(5)选择正确的答案,用“√”标出。
她悔恨地流着泪,说:“我明白了……”临终时的妻子明白了:
①酒里是不能掺水的。 ____
②做生意只有价廉物美,才会兴隆。 ____
③做生意必须讲诚信,要真诚地对待顾客。 ____
④做生意要动脑筋、有好办法才行。 ____
【解析】(1)考查学生对字义的理解。①价廉物美:东西质量好而且价格便宜。故“廉”的意思是价钱低,便宜。故选B。清廉:清正廉洁。故“廉”的意思是廉洁,故选A。
(2)
×
×
√
×
考查学生仿写词语的能力。学生仿照所给例词仿写即可。示例:风雨交加、雷电交加、悲喜交加。
(3)考查学生对句子的理解。阅读句子“丈夫回来后,妻子得意地把“秘诀”告诉丈夫,以为会得到丈夫的夸奖”可知,①妻子的心情是得意、兴奋。②“秘诀”在文中具体指妻子偷偷地在酒里掺了水,多买了5元钱。③“夸奖”的意思是指妻子认为自己在酒里偷偷掺水多卖钱后,会得到丈夫的称赞。④这句话是写:妻子自以为往酒里掺水能多卖5元钱,是一件令她非常得意的事情。
(4)考查学生对文章内容的理解。阅读文章可知,夫妻开的酒店,起初生意兴隆,这是因为他们卖的酒物美价廉。后来生意不如以前红火了,最后彻底破产,这是因为妻子丢掉了诚信,没有真诚对待顾客。
(5)考查学生对句子的理解。阅读句子“她悔恨地流着泪,说:‘我明白了……’”可知,临终时的妻子明白了:做生意必须讲诚信,要真诚地对待顾客。
故答案为:
(1)①B ②A;
(2)风雨 雷电 悲喜;
(3)①得意、兴奋 ②妻子偷偷地在酒里掺了水,多买了5元钱③妻子认为自己在酒里偷偷掺水多卖钱后,会得到丈夫的称赞 ④妻子自以为往酒里掺水能多卖5元钱,是一件令她非常得意的事情。
(4)兴隆 物美价廉 不如以前红火了 彻底破产 妻子丢掉了诚信,没有真诚对待顾客;
(5)③√。
8.课外阅读。
狼和狐狸
一天,兽王老虎病了——伤风!兽儿们不约而同地去探望。以表示忠心,单单狐狸没有去。这时,老虎因为生着病,没有心情去注意谁来谁没来。“啊,大王,”狼趴在老虎的耳朵边低声说道,“大家都来看你了,都祝你早日康复,只有狐狸没有来。”
老虎被震怒了,命令手下把狐狸那发亮的黄尾巴割下来。
狐狸知道了此事,便亲自跑去见老虎。
“赤发鬼!”老虎吼了起来,“所有的兽儿都来看我,你跑到哪儿去了?”
“大王,你别生气,”狐狸回答,“我一听你病了,马上就给你找药去了。”
“哦,是这样……”老虎的语气缓和下来,“你找到什么药?”
“治伤风最好的药藏在狼的左后脚上。”
“这是真的吗?”老虎不禁惊讶道,“你小心点,如果这种药不起作用,当心你的脑袋!”狐狸一点儿也不怕,因为它知道,伤风是很容易好的,即使不吃药,休息几天也会好的。
过了几天,狐狸在林子里碰见了狼——三只脚!于是,它对狼说:“谁把痰吐到天上,痰就会落在谁的头上。”
(1)从文中找出下列词语的反义词。
①吃惊- _____
②诚意- _____
③了解- _____
镇定
虚假
生疏
(2)根据文章内容连线。
恢复健康 激怒
刺激使发怒 康复
没有事先商量而彼此意见或行动一致 不约而同
(3)狼的下场是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根据文章内容,判断下列说法是否正确。
①狼有三只脚,因为它的一只脚被老虎吃掉了。 ____
②狼的左后脚上真的藏有治伤风的药。 ____
狼被老虎吃掉了左脚。
√
×
【解析】(1)考查了对反义词的理解。①吃惊:形容因为外界的刺激后感到惊讶。故反义词为“镇定”。②诚意:诚恳的心意。故反义词为“虚假”。③了解:知道得清楚。故反义词为“生疏”。
(2)考查了根据文章内容连线。联系上下文理解,康复:恢复健康。激怒:刺激使发怒。不约而同:没有事先商量而彼此意见或行动一致。
(3)考查了对选文内容的理解。联系上下文理解,从“治伤风最好的药藏在狼的左后脚上”“狐狸在林子里碰见了狼——三只脚”可知,狼被老虎吃掉了左脚。
(4)考查了对选文内容的理解。联系上下文理解,通过阅读可知,①正确。②有误,“狼的左后脚上藏有治伤风的药”这是狐狸在骗老虎,不是真有。
故答案为:
(1)①镇定;
②虚假;
③生疏;
(2)恢复健康——康复
刺激使发怒——激怒
有事先商量而彼此意见或行动一致——不约而同
(3)狼被老虎吃掉了左脚。
(4)①√;
②×。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第八单元 《有趣的故事》主题阅读
【语文要素】
语文要素:了解故事的主要内容,复述故事。
【阅读要素方法点拨】
技法 突破点 解答示例
技法一:借 助表格复述 故事。 1.提炼出文章中表示时间的 词,找到故事发生变化的词 句信息,填入表格。 《慢性子裁缝和急性子顾客》中,表示时间的词分别 是“第一天”“第二天”……故事发展变化的信息是 急性子顾客的要求和慢性子裁缝的表现,找到后,进 行简要概括,填入表格。
2.借助表格复述故事。 《慢性子裁缝和急性子顾客》中,在厘清顺序、梳理 内容的基础上,借助填好的表格按照一连四天的顺序 把故事前后经过讲清楚,
技法二:借 助地点示意 图和文字提 示,按一定 顺序复述 1.找出故事中有关地点变化的关键词,厘清地点变化的顺序。 《漏》中,故事情节随着地点的变化在向前发展,先 是在老公公的屋子里外,再是在路上,接着爬上树然后滚下山坡,最后又回到屋子里,贼和老虎的故事就是随着这些地点的变化而发展的
2.找出随着地点的变化,故 事的情节有什么变化。 《漏》中,开始的情节围绕着老公公的屋子展开,屋子里,两位老人说“漏”,吓跑了贼,砸中了老虎,有趣的故事就这样开始了 ……
技法三:借 助事情发展 顺序的前因 后果复述。 弄清故事发生的前因后果厘清故事脉络,明确重点 复述故事的内容。 《漏》中,故事的起因是坏心眼的贼和老虎不知“漏” 为何物,经过是老虎和贼一路逃跑的狼狈样子,这也是故事复述的重点,最后的结果与开头相照应,揭示 “漏”指的是屋顶漏雨,
【语文要素解题技巧】
典型问题 答题模板
梳理故事的起因、经过、结果,说说故事主要 写了什么。 故事的起因是……,经过是……,结果是……
借助表格/示意图和提示复述故事。 根据表格/示意图和提示可以得知故事是这样的:时间+人物+地点+事件。
【精选阅读】
1.阅读
一串快乐的音符
有一串快乐的音符。它们是从哪里来的,连自己也搞不(清晰 清楚)。
也许是一位音乐家用小提琴奏出了它们;也许是一个初学钢琴的女孩子在键盘上弹出了它们;也许是骑在牛背上的小牧童用短笛吹出了它们;也许是走在田埂上的小男孩儿用(轻快 轻松)的口哨吹出了它们……
小音符们不愿意停留下来,它们到处飞旋,多么高兴。
在城市的一幢小楼上,有一扇小窗开着,对着星星闪烁的夜空。小音符们感到很好奇,就钻了进去。
哦,里面有个孤独的白头发的老奶奶。她的老伴去世了,她在思念老爷爷。
突然,她听到了从窗外飞进来的小音符们的歌。啊,多么熟悉的歌,这是老爷爷在年轻时就爱哼唱的歌。在老爷爷和老奶奶初次相识时,老爷爷就为老奶奶哼过这支快乐的歌。后来这歌(伴侣 陪伴)老爷爷和老奶奶生活了很长的岁月……
如今歌声又飞进来了,就像当年老爷爷在轻柔的月光下,轻轻地哼唱着。
老奶奶眼睛里含着晶莹的泪花,终于笑了。
不知为什么,小音符们再也不想跑了。它们手拉手地钻进了老奶奶的心里,它们愿意留在那里。
(1)用“\”画去短文中括号里不恰当的词语。
(2)读短文中画“ ”的句子,完成下面各题。
这句话运用了 的修辞手法,请另外再续写一句:也许是 。
(3)不愿停留的小音符们,最终留在了孤独的老奶奶身边的原因是 。
A.老奶奶喜欢听它们的歌
B.老奶奶懂得欣赏它们
C.它们能给老奶奶带来安慰和快乐
(4)读了小音符的故事,你有哪些话想对这些小音符说呢?
2.阅读短文。
收购废话
①小熊从学校毕业后分在废话收购站当收购员。什么样的话才叫废话呢?小熊还不大清楚。羊站长带小熊出外收购废话好让小熊熟悉业务。
②刚走出收购站他们就碰上喝醉了酒的猪先生。猪先生打着饱嗝说:“我喝了一斤白酒,一斤就是十两,如果用二两的杯子就是五杯。今天真过瘾,真开心,真快乐……”羊站长赶紧用录音机录下了这些酒话告诉小熊:“这个人啰啰唆唆说了一大堆废话。”“啰唆就是废话。”小熊记住了。
③走出城,面前是一望无际的湖。白鹭站在湖边,朗读自己写的诗歌:“湖水泛起蔚蓝色的白浪,我想乘一叶小小的大船,在湖面慢慢地疾驶向远方。”羊站长录下白鹭的话说:“这些话乱加一些不准确的形容词,自相矛盾,反而让人弄不明白。”“自相矛盾也是废话。”小熊记住了。
④走到郊外,看见一片香蕉林,上面挂着黄黄的香蕉。一只小猴正在香蕉树下问猴妈妈:“妈妈,香蕉挂在这么高的树上,我怎么采下来?”妈妈说:“香蕉营养好,采下来后你得多吃点。”羊站长又录下了这段话,说:“小猴这样问,猴妈妈却那样答……”小熊马上抢着说:“我懂了! 也是废话。”
⑤跟羊站长跑了一天,小熊知道了什么是废话。后来他的工作干得越来越出色,收购了很多废话,帮助大家把话说得简洁明了。
(1)故事中小熊先后收购了 、 、 的废话。
(2)猪先生的废话被收走了,下面的话中,不再啰唆的一句是
A.今天的天气挺凉快,挺凉爽,真风凉。
B.最近我吃得多,走得少,又胖了。
C.这件事做起来不难,很简单,很容易。
(3)短文第④段横线上应填入
A.答非所问
B.吞吞吐吐
C.没有礼貌
(4)有一天,小熊遇见小猫。小猫说:“今天天气真冷,刚走出家门就浑身是汗。”小熊认为小猫说的话属于文中提到的 这种废话类型。
(5)你喜欢小熊的工作吗?为什么?
3.
不动笔墨不读书
禹强读小学的时候,最怕写文章,费了好大劲,写出来的作文,老师总是说内容(空洞 空虚),词汇(空乏 贫乏),她心里非常(焦急 着急)。
她的爷爷徐特立知道以后,对她说:“禹强,要想写好文章,就要多读多写。多读,就是要大量地阅读课外书籍,这样既可以扩大知识面,增长见识,又可以学习别人写文章的经验。多写,就是要练习自己的笔头,肯于刻苦实践。”于是,禹强就下功夫多读。[ ]是报纸、杂志,还是短篇、中篇、长篇小说,只要能找到的,[ ]拿来读。可是,提起笔来写作文,进步却不大。徐老看到孙女这种读书方法,摇着头对她说:“你读书的方法不对,读书应该慢慢地读,一边读,一边动脑筋想一想:这本书讲了哪些道理?是怎样讲清楚这些道理的?书上有哪些好的语言好的描写,也要想一想。严格地说,有些好的段落,光读光想还不够,你们小孩子要能够背诵才行。另外,还要养成记读书笔记的习惯,可以做摘抄,记提要,也要写心得,记体会,这就是我常说的不动笔墨不读书。”
从那以后,禹强看书的时候,身边总带着一支笔和一个笔记本,一边想一边记。而且又勤练写作,不久,她的作文成绩(居然 果然)提高了。
(1)读短文,选择括号里恰当的词语,画“√”。
(2)在[]里填上恰当的关联词。
(3)联系上下文,解释文中加点的字。
“费了好大劲”的“费”: 。
(4)“不动笔墨不读书”指什么?用“ ”在短文中画出相关语句。
(5)根据徐特立老爷爷的话,我们可以知道,要写好文章需要做好两件事: 和 。其中, 必须要做到“动笔墨”。
(6)你平时读书时采用了哪些方法呢?与大家分享一下吧。
4.课外阅读
小驴儿的理想
小驴儿的理想就是盖一所很高很高、四面都有窗户的房子,房于里设楼梯和滑梯两条路,上楼的时候从楼梯上走,下楼的时候“哧溜”一下就滑下来。
小驴儿把自己的理想对大伙儿一说,大伙儿都说好,燕子说:“小驴儿,你快盖吧,到时候我把家安到你的屋檐下,咱们当邻居。”小猴说:“小驴儿,你快盖吧,到时候我搬到你的房顶上住,再也不用担心刮风树摇了。”
小驴儿心里美滋滋的。许多年过去了,懒惰的小驴儿没有准备一块砖,没有准备一根木料,甚至连房基地也没有选好呢!它一遍又一遍地对小动物们说着自己的理想。
又是一个春天来了。小驴儿又遇到了燕子,又对它说:“等我修好了房子,咱们当邻居。”燕子一声不响地飞走了。这时,心直口快的小猴凑了过来,对小驴儿说:“你说干就干吧,不要光说大话了。”小猴的话刺中了小驴儿的要害,它气得说不出话来。过了老半天,它居然仰起头,踩着脚,发怒地喊:“我要,我要盖,盖一所最高最高的房子!”
(1)从文中找出下列词语意思相反的词。
千言万语﹣ 转弯抹角﹣
(2)过了老半天,它居然仰起头,踩着脚,发怒地喊:“我要,我要盖,盖一所最高最高的房子!”这句话运用 描写和 描写。
(3)根据短文内容进行判断,对的打“√”,错的打“×”
①小驴儿没有理想。
②小驴儿用自己的实际行动盖了一所很高很高的房子。
③燕子和小驴儿是邻居。
④小猴非常赞同小驴儿的做法。
(4)读了这篇文章,你明白了什么道理?
5.阅读短文,完成练习。
棕熊报恩
林建峰
一个晚秋的下午,一位年轻的母亲在一棵柿子树下缝一顶童帽。她不时抬起头,轻轻地摇一摇安睡在摇篮里的婴儿。一阵来自附近山中的轻风吹得树上的叶子沙沙作响,蜜蜂在即将凋谢的花朵中间嗡嗡叫着,小鸟在灌木丛中欢快地歌唱。
突然,年轻的母亲听见身后“咧啦啦”一阵响。没等她抓起摇篮跑进屋去,就见一头大棕熊出现了,挡住了她的去路。棕熊伸出右爪,温顺地嗥叫着,好像是在恳求帮助。可怜的女人吓坏了,几乎喘不过气来,但棕熊没有要袭击她的迹象。于是她终于鼓起勇气,看了看棕熊伸出的爪子,一根粗大的可怕的蒺藜(jí li)刺在肉里。
“可怜的棕熊,”她说道,“让我把这根讨厌的蒺藜挑出来吧。”她伸手把童帽上的针拿过来,小心翼翼地将蒺藜挑出。①“好啦,觉得好些了吗?”她问。这个毛乎乎的野兽既没说是,也没说不是,而是飞快地伸出爪子,将摇篮推翻,婴儿掉在地上了。接着它抓起摇篮,笨拙地走进了森林。
“你就这样表示感谢呀,棕熊?”年轻的母亲吃惊地喊着,并努力安慰哭叫的婴儿。②“你可把我的孩子摔坏了!下次找别人帮助你吧。”她朝远去的棕熊挥舞着拳头,然后跑进屋子,砰的一声关上了门。晚上,她丈夫回来的时候问道:“你从哪儿采的那些梨子?你为什么把它们放在摇篮里?”“什么梨子?”“放在门前台阶上的梨子呀!”男人解释道。③“你一定是在开玩笑吧!”她很惊讶。“你自己去看看吧!”他建议道。她打开门,只见孩子的摇篮果然放在那儿,里面装满了黄熟香甜的梨子。知恩图报的棕熊送来的梨子太多了,整个漫长而寒冷的冬天他们都有梨子吃了。
(选自《小学生必读》,有删改)
(1)这是一个非常有趣的故事,请你把下面的思维导图补充完整。
棕熊求救→ → →
(2)文中画“ ”的三个句子分别应该用怎样的语气来读?
句①:
句②:
句③:
A.惊讶
B.愤怒
C.关切
(3)根据短文内容填空。
①大棕熊挡住年轻的母亲的去路是为了 。
②棕熊飞快地伸出爪子,将摇篮推翻,抓起摇篮是为了 。
(4)你认为这是一只怎样的棕熊?
A.恩将仇报
B.知恩图报
C.粗暴残忍
D.蛮不讲理
6.我爱阅读。
山羊和狼
狼干了坏事,被狗咬伤,倒在地上,自己不能找吃的。它真想到前面的河里去喝水,可是,怎么也爬不动。
这时,从远处走来了一只山羊。狼有气无力地叫着:“山羊大哥,我渴极了!请您快给我到小河里弄点水来!”
山羊望了望狼,摇了摇头说:“我不能替你去拿水。”
狼(纲 刚)想发火,忽然伤口一阵剧痛,便忍住了,“我受伤了,伤势很重,一点也不能动了!(难道 难到)你一点儿不同情我吗?”
山羊还是摇了摇头。
狼简直要哭出来了,又苦苦地(请求 哀求)道:“行行好吧!山羊大哥。只要你给我点儿水,我就可以自己去找食物了,要不我会饿死、渴死的!”
要是我给你水喝,你能够站起来了,那么,你会(毫 豪)不客气地把我当食物吃了!”山羊说完,头也不回地就走了。
(1)用“/”画去文中括号里不正确的字或词。
(2)文中画线的句子是 句。请把它改为陈述句。
(3)文中加点词语“要是”,还可以用哪些词语来替换?请写出两个。(句子意思不变)
(4)写出下列词语的近义词。
剧痛﹣﹣ 哀求﹣﹣ 发火﹣﹣
(5)短文中三次对山羊头部动作的描写,表现了山羊 。
(6)这则寓言说明坏人的凶恶本性是 的,我们绝不能 。
7.阅读。
我明白了
从前,有对夫妻开了家酒店,因为他们卖的酒价廉物美,所以生意十分兴隆。
有一天,丈夫外出,妻子偷偷地在酒里掺了水,多卖了5元钱。
丈夫回来后,妻子得意地把“秘诀”告诉丈夫,以为会得到丈夫的夸奖。
谁知,丈夫一听,急得双脚直跳,抱头痛哭,说:“唉!你把我们最值钱的东西,只花5元钱就卖掉了!”
果然,从此他们的生意不如以前红火了,最后终于彻底破产。当妻子贫病交加、奄奄一息的时候,她悔恨地流着泪,说:“我明白了……”
(1)给加点字选择正确的解释。(填序号)
“廉”在字典里的解释有:A.廉洁;B.价钱低,便宜。
①他们卖的酒价廉物美。
②包公为官清廉,深受百姓爱戴。
(2)照样子写词语。
例:贫病交加
交加
交加
交加
(3)读文中画线的句子,联系上下文回答问题。
①妻子的心情是 。
②“秘诀”在文中具体指 。
③“夸奖”的意思是 。
④这句话是写: 。
(4)按要求填空。
夫妻开的酒店,起初生意 ,这是因为 。后来生意 ,最后 ,这是因为 。
(5)选择正确的答案,用“√”标出。
她悔恨地流着泪,说:“我明白了……”临终时的妻子明白了:
①酒里是不能掺水的。
②做生意只有价廉物美,才会兴隆。
③做生意必须讲诚信,要真诚地对待顾客。
④做生意要动脑筋、有好办法才行。
8.课外阅读。
狼和狐狸
一天,兽王老虎病了——伤风!兽儿们不约而同地去探望。以表示忠心,单单狐狸没有去。这时,老虎因为生着病,没有心情去注意谁来谁没来。“啊,大王,”狼趴在老虎的耳朵边低声说道,“大家都来看你了,都祝你早日康复,只有狐狸没有来。”
老虎被震怒了,命令手下把狐狸那发亮的黄尾巴割下来。
狐狸知道了此事,便亲自跑去见老虎。
“赤发鬼!”老虎吼了起来,“所有的兽儿都来看我,你跑到哪儿去了?”
“大王,你别生气,”狐狸回答,“我一听你病了,马上就给你找药去了。”
“哦,是这样……”老虎的语气缓和下来,“你找到什么药?”
“治伤风最好的药藏在狼的左后脚上。”
“这是真的吗?”老虎不禁惊讶道,“你小心点,如果这种药不起作用,当心你的脑袋!”狐狸一点儿也不怕,因为它知道,伤风是很容易好的,即使不吃药,休息几天也会好的。
过了几天,狐狸在林子里碰见了狼——三只脚!于是,它对狼说:“谁把痰吐到天上,痰就会落在谁的头上。”
(1)从文中找出下列词语的反义词。
①吃惊﹣
②诚意﹣
③了解﹣
(2)根据文章内容连线。
恢复健康 激怒
刺激使发怒 康复
没有事先商量而彼此意见或行动一致 不约而同
(3)狼的下场是什么?
(4)根据文章内容,判断下列说法是否正确。
①狼有三只脚,因为它的一只脚被老虎吃掉了。
②狼的左后脚上真的藏有治伤风的药。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第八单元 《有趣的故事》主题阅读
【语文要素】
语文要素:了解故事的主要内容,复述故事。
【阅读要素方法点拨】
技法 突破点 解答示例
技法一:借 助表格复述 故事。 1.提炼出文章中表示时间的 词,找到故事发生变化的词 句信息,填入表格。 《慢性子裁缝和急性子顾客》中,表示时间的词分别 是“第一天”“第二天”……故事发展变化的信息是 急性子顾客的要求和慢性子裁缝的表现,找到后,进 行简要概括,填入表格。
2.借助表格复述故事。 《慢性子裁缝和急性子顾客》中,在厘清顺序、梳理 内容的基础上,借助填好的表格按照一连四天的顺序 把故事前后经过讲清楚,
技法二:借 助地点示意 图和文字提 示,按一定 顺序复述 1.找出故事中有关地点变化的关键词,厘清地点变化的顺序。 《漏》中,故事情节随着地点的变化在向前发展,先 是在老公公的屋子里外,再是在路上,接着爬上树然后滚下山坡,最后又回到屋子里,贼和老虎的故事就是随着这些地点的变化而发展的
2.找出随着地点的变化,故 事的情节有什么变化。 《漏》中,开始的情节围绕着老公公的屋子展开,屋子里,两位老人说“漏”,吓跑了贼,砸中了老虎,有趣的故事就这样开始了 ……
技法三:借 助事情发展 顺序的前因 后果复述。 弄清故事发生的前因后果厘清故事脉络,明确重点 复述故事的内容。 《漏》中,故事的起因是坏心眼的贼和老虎不知“漏” 为何物,经过是老虎和贼一路逃跑的狼狈样子,这也是故事复述的重点,最后的结果与开头相照应,揭示 “漏”指的是屋顶漏雨,
【语文要素解题技巧】
典型问题 答题模板
梳理故事的起因、经过、结果,说说故事主要 写了什么。 故事的起因是……,经过是……,结果是……
借助表格/示意图和提示复述故事。 根据表格/示意图和提示可以得知故事是这样的:时间+人物+地点+事件。
【精选阅读】
1.阅读
一串快乐的音符
有一串快乐的音符。它们是从哪里来的,连自己也搞不(清晰 清楚)。
也许是一位音乐家用小提琴奏出了它们;也许是一个初学钢琴的女孩子在键盘上弹出了它们;也许是骑在牛背上的小牧童用短笛吹出了它们;也许是走在田埂上的小男孩儿用(轻快 轻松)的口哨吹出了它们……
小音符们不愿意停留下来,它们到处飞旋,多么高兴。
在城市的一幢小楼上,有一扇小窗开着,对着星星闪烁的夜空。小音符们感到很好奇,就钻了进去。
哦,里面有个孤独的白头发的老奶奶。她的老伴去世了,她在思念老爷爷。
突然,她听到了从窗外飞进来的小音符们的歌。啊,多么熟悉的歌,这是老爷爷在年轻时就爱哼唱的歌。在老爷爷和老奶奶初次相识时,老爷爷就为老奶奶哼过这支快乐的歌。后来这歌(伴侣 陪伴)老爷爷和老奶奶生活了很长的岁月……
如今歌声又飞进来了,就像当年老爷爷在轻柔的月光下,轻轻地哼唱着。
老奶奶眼睛里含着晶莹的泪花,终于笑了。
不知为什么,小音符们再也不想跑了。它们手拉手地钻进了老奶奶的心里,它们愿意留在那里。
(1)用“\”画去短文中括号里不恰当的词语。
(2)读短文中画“ ”的句子,完成下面各题。
这句话运用了 排比 的修辞手法,请另外再续写一句:也许是 林间的小鸟唱出了它们 。
(3)不愿停留的小音符们,最终留在了孤独的老奶奶身边的原因是 C 。
A.老奶奶喜欢听它们的歌
B.老奶奶懂得欣赏它们
C.它们能给老奶奶带来安慰和快乐
(4)读了小音符的故事,你有哪些话想对这些小音符说呢?
我想对小音符们说:“你们真是好样的!帮助了别人也快乐了自己,我要向你们学习。”
【分析】文章是一篇充满阳光的童话。课文借助小小的音符传递着人们心中的美好愿望:它们串联在一起,快乐地奔跑,自由地歌唱;伴随着孤独的老奶奶,唤起她心头的幸福时光;它们轻轻地哼唱,哼唱的是一首真诚的爱之曲。
【解答】(1)考查了选词填空。清晰:清楚明晰。清楚:清晰;明白;有条理。根据语义应选“清楚”,划去“清晰”。
轻快:轻松愉快。轻松:不感到有负担、不紧张。根据语义应选“轻快”,划去“轻送”。
伴侣:同在一起生活、工作或旅行的人。陪伴:随同做伴。根据语义应选“陪伴”,划去“伴侣”。
(2)考查了对修辞手法的判断及如何续写。排比是一种把结构相同或相似、意思密切相关、语气一致的词语或句子成串地排列的一种修辞方法。文章中的排比句:也许是一位音乐家用小提琴奏出了它们;也许是一个初学钢琴的女孩子在键盘上弹出了它们;也许是骑在牛背上的小牧童用短笛吹出了它们;也许是走在田埂上的小男孩儿用轻快的口哨吹出了它们……
续写指从原文出发,遵循着原文的思路,对于原文做延伸。根据文章内容可以续写为,也许林间的小鸟唱出了它们。
(3)考查了对文章内容的理解。熟读文章内容可知,因为小音符给老奶奶带来安慰和快乐,所以留在了孤独的老奶奶身边。故选C。
(4)考查了学生的说话能力。要求结合文章内容,意思表达清楚。如:我想对小音符们说:“你们真是好样的!帮助了别人也快乐了自己,我要向你们学习。”
故答案为:
(1)清晰;轻松;伴侣。
(2)排比;林间的小鸟唱出了它们。
(3)C;
(4)我想对小音符们说:“你们真是好样的!帮助了别人也快乐了自己,我要向你们学习。”
【点评】完成此类题目的关键是要认真阅读短文,了解短文主要内容及所表示的主题,然后结合所给题目分析完成。
2.阅读短文。
收购废话
①小熊从学校毕业后分在废话收购站当收购员。什么样的话才叫废话呢?小熊还不大清楚。羊站长带小熊出外收购废话好让小熊熟悉业务。
②刚走出收购站他们就碰上喝醉了酒的猪先生。猪先生打着饱嗝说:“我喝了一斤白酒,一斤就是十两,如果用二两的杯子就是五杯。今天真过瘾,真开心,真快乐……”羊站长赶紧用录音机录下了这些酒话告诉小熊:“这个人啰啰唆唆说了一大堆废话。”“啰唆就是废话。”小熊记住了。
③走出城,面前是一望无际的湖。白鹭站在湖边,朗读自己写的诗歌:“湖水泛起蔚蓝色的白浪,我想乘一叶小小的大船,在湖面慢慢地疾驶向远方。”羊站长录下白鹭的话说:“这些话乱加一些不准确的形容词,自相矛盾,反而让人弄不明白。”“自相矛盾也是废话。”小熊记住了。
④走到郊外,看见一片香蕉林,上面挂着黄黄的香蕉。一只小猴正在香蕉树下问猴妈妈:“妈妈,香蕉挂在这么高的树上,我怎么采下来?”妈妈说:“香蕉营养好,采下来后你得多吃点。”羊站长又录下了这段话,说:“小猴这样问,猴妈妈却那样答……”小熊马上抢着说:“我懂了! 也是废话。”
⑤跟羊站长跑了一天,小熊知道了什么是废话。后来他的工作干得越来越出色,收购了很多废话,帮助大家把话说得简洁明了。
(1)故事中小熊先后收购了 猪先生 、 白鹭 、 猴妈妈 的废话。
(2)猪先生的废话被收走了,下面的话中,不再啰唆的一句是 B
A.今天的天气挺凉快,挺凉爽,真风凉。
B.最近我吃得多,走得少,又胖了。
C.这件事做起来不难,很简单,很容易。
(3)短文第④段横线上应填入 A
A.答非所问
B.吞吞吐吐
C.没有礼貌
(4)有一天,小熊遇见小猫。小猫说:“今天天气真冷,刚走出家门就浑身是汗。”小熊认为小猫说的话属于文中提到的 自相矛盾 这种废话类型。
(5)你喜欢小熊的工作吗?为什么? 我喜欢小熊的工作。因为这个工作能帮助大家把话说得简洁明了。
【分析】文章主要写了小熊从学校毕业后分在废话收购站当收购员,他先后收购了猪先生、白鹭、猴妈妈的废话,后来他的工作干得越来越出色,收购了很多废话,帮助大家把话说得简洁明了。
【解答】(1)考查学生对文章内容的理解。阅读文章可知,故事中小熊先后收购了猪先生、白鹭、猴妈妈的废话。
(2)考查学生对文章内容的理解。阅读句子“今天的天气挺凉快,挺凉爽,真风凉”可知,这句话中“凉快”和“凉爽”重复,故A是一句废话。阅读句子“最近我吃得多,走得少,又胖了”可知,这句话表述完整,不是一句废话。阅读句子“这件事做起来不难,很简单,很容易”可知,这句话中“不难”“简单”“容易”语义重复,故C是一句废话。
(3)考查学生对词语的理解。“答非所问”的意思是回答的不是所问的内容。结合句子“我懂了!也是废话”可知,此处应填写答非所问。故选A。
(4)考查学生对句子的理解。阅读句子“这些话乱加一些不准确的形容词,自相矛盾,反而让人弄不明白”可知,“今天天气真冷,刚走出家门就浑身是汗”这句话中“真冷”和“浑身是汗”自相矛盾,因此这句话属于文中提到的自相矛盾这种废话类型。
(5)考查学生对人物形象的理解。学生结合对文章内容的理解回答即可。即:我喜欢小熊的工作。因为这个工作能帮助大家把话说得简洁明了。
故答案为:
(1)猪先生 白鹭 猴妈妈;
(2)B;
(3)A;
(4)自相矛盾
(5)我喜欢小熊的工作。因为这个工作能帮助大家把话说得简洁明了。
【点评】完成此题目一般分为以下几步:
1.认真阅读短文,了解短文主要内容。
2.了解短文后,带问题读短文,可边读边做。
3.深入了解主题,完成拓展。
3.
不动笔墨不读书
禹强读小学的时候,最怕写文章,费了好大劲,写出来的作文,老师总是说内容(空洞 空虚),词汇(空乏 贫乏),她心里非常(焦急 着急)。
她的爷爷徐特立知道以后,对她说:“禹强,要想写好文章,就要多读多写。多读,就是要大量地阅读课外书籍,这样既可以扩大知识面,增长见识,又可以学习别人写文章的经验。多写,就是要练习自己的笔头,肯于刻苦实践。”于是,禹强就下功夫多读。[ 无论 ]是报纸、杂志,还是短篇、中篇、长篇小说,只要能找到的,[ 都 ]拿来读。可是,提起笔来写作文,进步却不大。徐老看到孙女这种读书方法,摇着头对她说:“你读书的方法不对,读书应该慢慢地读,一边读,一边动脑筋想一想:这本书讲了哪些道理?是怎样讲清楚这些道理的?书上有哪些好的语言好的描写,也要想一想。严格地说,有些好的段落,光读光想还不够,你们小孩子要能够背诵才行。另外,还要养成记读书笔记的习惯,可以做摘抄,记提要,也要写心得,记体会,这就是我常说的不动笔墨不读书。”
从那以后,禹强看书的时候,身边总带着一支笔和一个笔记本,一边想一边记。而且又勤练写作,不久,她的作文成绩(居然 果然)提高了。
(1)读短文,选择括号里恰当的词语,画“√”。
(2)在[]里填上恰当的关联词。
(3)联系上下文,解释文中加点的字。
“费了好大劲”的“费”: 花费;耗费 。
(4)“不动笔墨不读书”指什么?用“ ”在短文中画出相关语句。
(5)根据徐特立老爷爷的话,我们可以知道,要写好文章需要做好两件事: 多读 和 多写 。其中, 多写 必须要做到“动笔墨”。
(6)你平时读书时采用了哪些方法呢?与大家分享一下吧。
【分析】短文写了徐特立爷爷教给禹强正确的读书方法,多读多写以及读书时摘抄、写心得、写体会,禹强的作文成绩有了明显提高。认真阅读短文,学习文中所提到的学习方法。
【解答】(1)考查了选词填空的能力。空洞:没有内容或内容不切实,无物说教。空虚:里面没有什么实在的东西;不充实。空乏:空洞乏味。贫乏:欠缺;不丰富。焦急:着急。着急:焦躁不安。结合语境依次填“空洞、贫乏、着急”。居然:表示出乎意料。果然:表示事实与所说相符或相同。结合语境依次填“空洞、贫乏、着急、果然”。
(2)考查了关联词语的运用。结合具体语境和关联词语的积累正确填写即可,“能找到的”与“拿来读”意思上是条件关系,故可用“无论……都……”连接。
(3)考查了字词意思的理解。①“费了好大劲”的意思是花费了好大的劲。“费”意思是花费;耗费。
(4)考查了文段内容的理解。从“书上有哪些好的语言、好的描写,也要想一想。严格地说,有些好的段落,光读光想还不够,你们小孩子要能够背诵才行。另外,还要养成记读书笔记的习惯,可以做摘抄,记提要,也要写心得,记体会,这就是我常说的不动笔墨不读书”可知,“还要养成记读书笔记的习惯,可以做摘抄,记提要,也要写心得,记体会,这就是我常说的不动笔墨不读书”此句具体写了“不动笔墨不读书”。
(5)考查了句子分析理解能力。结合“要想写好文章,就要多读多写。多读,就是要大量地阅读课外书籍,这样既可以扩大知识面,增长见识,又可以学习别人写文章的经验。多写,就是要练习自己的笔头,肯于刻苦实践”可知答案。
(6)考查了学生对读书方法的积累。结合自己的实际作答,合理即可。如:做摘抄、写心得、记体会等。
故答案为:
(1)空洞 贫乏 着急 果然;
(2)无论 都;
(3)花费;耗费;
(4)还要养成记读书笔记的习惯,可以做摘抄,记提要,也要写心得,记体会,这就是我常说的不动笔墨不读书。
(5)多读 多写 多写。
(6)我平常阅读会做摘抄、写心得、记体会。
【点评】阅读分析题目是小学语文的常见题型,考查了学生的阅读分析能力,完成时要认真阅读短文,了解短文内容及所表达的主题后,再结合后面的问题分析解答。
4.课外阅读
小驴儿的理想
小驴儿的理想就是盖一所很高很高、四面都有窗户的房子,房于里设楼梯和滑梯两条路,上楼的时候从楼梯上走,下楼的时候“哧溜”一下就滑下来。
小驴儿把自己的理想对大伙儿一说,大伙儿都说好,燕子说:“小驴儿,你快盖吧,到时候我把家安到你的屋檐下,咱们当邻居。”小猴说:“小驴儿,你快盖吧,到时候我搬到你的房顶上住,再也不用担心刮风树摇了。”
小驴儿心里美滋滋的。许多年过去了,懒惰的小驴儿没有准备一块砖,没有准备一根木料,甚至连房基地也没有选好呢!它一遍又一遍地对小动物们说着自己的理想。
又是一个春天来了。小驴儿又遇到了燕子,又对它说:“等我修好了房子,咱们当邻居。”燕子一声不响地飞走了。这时,心直口快的小猴凑了过来,对小驴儿说:“你说干就干吧,不要光说大话了。”小猴的话刺中了小驴儿的要害,它气得说不出话来。过了老半天,它居然仰起头,踩着脚,发怒地喊:“我要,我要盖,盖一所最高最高的房子!”
(1)从文中找出下列词语意思相反的词。
千言万语﹣ 一声不响 转弯抹角﹣ 心直口快
(2)过了老半天,它居然仰起头,踩着脚,发怒地喊:“我要,我要盖,盖一所最高最高的房子!”这句话运用 动作 描写和 语言 描写。
(3)根据短文内容进行判断,对的打“√”,错的打“×”
①小驴儿没有理想。 ×
②小驴儿用自己的实际行动盖了一所很高很高的房子。 ×
③燕子和小驴儿是邻居。 ×
④小猴非常赞同小驴儿的做法。 ×
(4)读了这篇文章,你明白了什么道理?
不要只说空话,光说不做。只有脚踏实地地去做,才能实现美好的理想。
【分析】本文写小驴儿的理想就是盖一所很高很高、四面都有窗户的房子。许多年过去了小驴儿什么也没有做,只是一遍又一遍地对小动物们说着自己的理想。这则寓言告诉我们不要只说空话,光说不做。只有脚踏实地地去做,才能实现美好的理想。
【解答】(1)考查了联系故事写出反义词。千言万语:形容说得话很多。故反义词“一声不响”。转弯抹角:沿着弯弯曲曲的路走。形容说话绕弯,不直截了当。故反义词“心直口快”。
(2)考查了描写方法。结合内容理解,从“过了老半天,它居然仰起头,踩着脚,发怒地喊:‘我要,我要盖,盖一所最高最高的房子!’”中的“仰起头、踩着脚、喊”可知,这句话运用动作和语言描写。
(3)考查了对故事内容理解。联系上下文理解,①有误,从“小驴儿的理想就是盖一所很高很高、四面都有窗户的房子”可知,小驴儿是有理想的。②有误,从“许多年过去了,懒惰的小驴儿没有准备一块砖,没有准备一根木料,甚至连房基地也没有选好呢!”可知,小驴儿只是一遍又一遍地对小动物们说“盖一所很高很高的房子”。③有误,从“小驴儿,你快盖吧,到时候我把家安到你的屋檐下,咱们当邻居。”可知,燕子和小驴儿不是邻居。④有误,从“你说干就干吧,不要光说大话了。”可知,小猴非常不赞同小驴儿的做法。
(4)考查了对主题的理解。结合内容可知,本文写小驴儿的理想就是盖一所很高很高、四面都有窗户的房子。许多年过去了小驴儿什么也没有做,只是一遍又一遍地对小动物们说着自己的理想。这则寓言告诉我们不要只说空话,光说不做。只有脚踏实地地去做,才能实现美好的理想。
故答案为:
(1)一声不响 心直口快;
(2)动作 语言;
(3)①×②×③×④×;
(4)不要只说空话,光说不做。只有脚踏实地地去做,才能实现美好的理想。
【点评】完成此类题目的关键是要认真阅读短文,了解短文主要内容及所表示的主题,然后结合所给题目分析完成。
5.阅读短文,完成练习。
棕熊报恩
林建峰
一个晚秋的下午,一位年轻的母亲在一棵柿子树下缝一顶童帽。她不时抬起头,轻轻地摇一摇安睡在摇篮里的婴儿。一阵来自附近山中的轻风吹得树上的叶子沙沙作响,蜜蜂在即将凋谢的花朵中间嗡嗡叫着,小鸟在灌木丛中欢快地歌唱。
突然,年轻的母亲听见身后“咧啦啦”一阵响。没等她抓起摇篮跑进屋去,就见一头大棕熊出现了,挡住了她的去路。棕熊伸出右爪,温顺地嗥叫着,好像是在恳求帮助。可怜的女人吓坏了,几乎喘不过气来,但棕熊没有要袭击她的迹象。于是她终于鼓起勇气,看了看棕熊伸出的爪子,一根粗大的可怕的蒺藜(jí li)刺在肉里。
“可怜的棕熊,”她说道,“让我把这根讨厌的蒺藜挑出来吧。”她伸手把童帽上的针拿过来,小心翼翼地将蒺藜挑出。①“好啦,觉得好些了吗?”她问。这个毛乎乎的野兽既没说是,也没说不是,而是飞快地伸出爪子,将摇篮推翻,婴儿掉在地上了。接着它抓起摇篮,笨拙地走进了森林。
“你就这样表示感谢呀,棕熊?”年轻的母亲吃惊地喊着,并努力安慰哭叫的婴儿。②“你可把我的孩子摔坏了!下次找别人帮助你吧。”她朝远去的棕熊挥舞着拳头,然后跑进屋子,砰的一声关上了门。晚上,她丈夫回来的时候问道:“你从哪儿采的那些梨子?你为什么把它们放在摇篮里?”“什么梨子?”“放在门前台阶上的梨子呀!”男人解释道。③“你一定是在开玩笑吧!”她很惊讶。“你自己去看看吧!”他建议道。她打开门,只见孩子的摇篮果然放在那儿,里面装满了黄熟香甜的梨子。知恩图报的棕熊送来的梨子太多了,整个漫长而寒冷的冬天他们都有梨子吃了。
(选自《小学生必读》,有删改)
(1)这是一个非常有趣的故事,请你把下面的思维导图补充完整。
棕熊求救→ 棕熊鲁莽拿走摇篮 → 棕熊送梨谢恩 → 让她帮忙拔除爪子上的蒺藜刺
(2)文中画“ ”的三个句子分别应该用怎样的语气来读?
句①: C
句②: B
句③: A
A.惊讶
B.愤怒
C.关切
(3)根据短文内容填空。
①大棕熊挡住年轻的母亲的去路是为了 让她帮忙拔除爪子上的蒺藜刺 。
②棕熊飞快地伸出爪子,将摇篮推翻,抓起摇篮是为了 拿走摇篮,并装梨报恩 。
(4)你认为这是一只怎样的棕熊? B
A.恩将仇报
B.知恩图报
C.粗暴残忍
D.蛮不讲理
【分析】本选段主要写了一头棕熊知恩图报的故事。学生反复品读语段,认真揣摩,体会作者的写作意图。
【解答】(1)考查了学生对文章内容的梳理。这篇短文作者是按照事情发展的顺序来叙述的。先写棕熊求救获帮助,再写棕熊鲁莽拿走摇篮,最后棕熊送梨谢恩。
(2)考查了学生对句子语气的理解。句①是这位年轻的母亲在关切棕熊,因此要用关切的语气来读。句②应该用愤怒的语气来读,因为棕熊把孩子摔倒地上了。句③应用惊讶的语气读出来,因为这个女人对棕熊的做法感到很吃惊,没想到棕熊会给自己送梨。
(3)考查了学生对文章内容的理解。熟读短文,答案在文章中可以找出。大棕熊挡住年轻母亲的去路是为了让她帮忙拔除爪子上的蒺藜刺。棕熊飞快地伸出爪子,将摇篮推翻,抓起摇篮是为了拿走摇篮,并装梨报恩。
(4)考查了学生对文中人物形象的理解。阅读文章可知,棕熊得到了年轻母亲的帮助,用满筐的梨当做报答。因此可以看出它是一只感恩图报的棕熊。
故答案为:
(1)棕熊鲁莽拿走摇篮 棕熊送梨谢恩 让她帮忙拔除爪子上的蒺藜刺;
(2)C B A;
(3)让她帮忙拔除爪子上的蒺藜刺 拿走摇篮,并装梨报恩;
(4)B。
【点评】熟悉课文内容是做题的关键,尤其是学会分析文章中的关键句子的含义。
6.我爱阅读。
山羊和狼
狼干了坏事,被狗咬伤,倒在地上,自己不能找吃的。它真想到前面的河里去喝水,可是,怎么也爬不动。
这时,从远处走来了一只山羊。狼有气无力地叫着:“山羊大哥,我渴极了!请您快给我到小河里弄点水来!”
山羊望了望狼,摇了摇头说:“我不能替你去拿水。”
狼(纲 刚)想发火,忽然伤口一阵剧痛,便忍住了,“我受伤了,伤势很重,一点也不能动了!(难道 难到)你一点儿不同情我吗?”
山羊还是摇了摇头。
狼简直要哭出来了,又苦苦地(请求 哀求)道:“行行好吧!山羊大哥。只要你给我点儿水,我就可以自己去找食物了,要不我会饿死、渴死的!”
要是我给你水喝,你能够站起来了,那么,你会(毫 豪)不客气地把我当食物吃了!”山羊说完,头也不回地就走了。
(1)用“/”画去文中括号里不正确的字或词。
(2)文中画线的句子是 反问 句。请把它改为陈述句。
(3)文中加点词语“要是”,还可以用哪些词语来替换?请写出两个。(句子意思不变)
如果、倘若
(4)写出下列词语的近义词。
剧痛﹣﹣ 疼痛 哀求﹣﹣ 乞求 发火﹣﹣ 发怒
(5)短文中三次对山羊头部动作的描写,表现了山羊 认识到狼的凶恶本性,坚决不同情它 。
(6)这则寓言说明坏人的凶恶本性是 不会改变 的,我们绝不能 同情坏人 。
【分析】这篇寓言故事写了一只受伤的狼苦苦哀求山羊替它去拿水,但都遭到山羊的拒绝。可见山羊对狼的凶恶本性认识得很清楚,坚决不同情这只受伤的狼。说明了坏人的本性是不会变的,我们绝不能同情。
【解答】(1)考查学生对词语的辨析。纲:比喻事物的最主要部分。刚:恰好,正好。根据语意应选“刚”,故划去“纲”。难得:表示不常常(发生)。难道:表示反问。根据语意应选“难道”,故划去“难得”。请求:所提出的要求。哀求:苦苦请求。根据语意应选“哀求”。故划去“请求”。豪:具有杰出才能的人。毫:一点儿(只用于否定式)。根据语意应选“毫”,故划去“豪”。
(2)考查了对反问句的认识。反问句就是用疑问的句式,表达肯定的观点。反问句表面看来是疑问的形式,但实际上表达的是肯定的意思,答案就在问句之中。所以“你一点都不同情我吗?”是一个反问句。改为陈述句,删去“难道”“不”“吗”,变问号为句号。应改为:你应该同情我。
(3)考查了对近义词的理解。“要是”表假设。故近义词为“如果”“倘若”。
(4)考查学生对近义词的理解。“剧痛”的意思是疼痛。故近义词为“疼痛”。“哀求”的意思是请求。故近义词为“乞求”。“发火”的意思是生气、发怒。故近义词为“发怒”。
(5)考查学生对文章内容的理解。阅读文章可知,短文中三次对山羊头部动作的描写,表现了山羊认识到狼的凶恶本性,坚决不同情它。
(6)考查学生对文章内容的理解。阅读文章可知,这则寓言说明坏人的凶恶本性是不会改变的,我们绝不能同情坏人。
故答案为:
(1)纲 难得 请求 豪。
(2)反问 你应该同情我。
(3)如果、倘若;
(4)疼痛 乞求 发怒;
(5)认识到狼的凶恶本性,坚决不同情它。
(6)不会改变 同情坏人。
【点评】寓言童话题材的阅读题,解答的关键是要能感悟出作者通过此故事,想要揭示一个什么问题。
7.阅读。
我明白了
从前,有对夫妻开了家酒店,因为他们卖的酒价廉物美,所以生意十分兴隆。
有一天,丈夫外出,妻子偷偷地在酒里掺了水,多卖了5元钱。
丈夫回来后,妻子得意地把“秘诀”告诉丈夫,以为会得到丈夫的夸奖。
谁知,丈夫一听,急得双脚直跳,抱头痛哭,说:“唉!你把我们最值钱的东西,只花5元钱就卖掉了!”
果然,从此他们的生意不如以前红火了,最后终于彻底破产。当妻子贫病交加、奄奄一息的时候,她悔恨地流着泪,说:“我明白了……”
(1)给加点字选择正确的解释。(填序号)
“廉”在字典里的解释有:A.廉洁;B.价钱低,便宜。
①他们卖的酒价廉物美。 B
②包公为官清廉,深受百姓爱戴。 A
(2)照样子写词语。
例:贫病交加
风雨 交加
雷电 交加
悲喜 交加
(3)读文中画线的句子,联系上下文回答问题。
①妻子的心情是 得意、兴奋 。
②“秘诀”在文中具体指 妻子偷偷地在酒里掺了水,多买了5元钱 。
③“夸奖”的意思是 妻子认为自己在酒里偷偷掺水多卖钱后,会得到丈夫的称赞 。
④这句话是写: 妻子自以为往酒里掺水能多卖5元钱,是一件令她非常得意的事情 。
(4)按要求填空。
夫妻开的酒店,起初生意 兴隆 ,这是因为 物美价廉 。后来生意 不如以前红火了 ,最后 彻底破产 ,这是因为 妻子丢掉了诚信,没有真诚对待顾客 。
(5)选择正确的答案,用“√”标出。
她悔恨地流着泪,说:“我明白了……”临终时的妻子明白了:
①酒里是不能掺水的。 ×
②做生意只有价廉物美,才会兴隆。 ×
③做生意必须讲诚信,要真诚地对待顾客。 √
④做生意要动脑筋、有好办法才行。 ×
【分析】这是一个寓言故事,文章主要写了一对夫妻开了一家酒店,由于卖出的酒物美价廉,生意十分兴隆。但是妻子为了多卖五元钱,在酒里掺了水,失去了诚信,从而使生意一落千丈,最终破产。文章告诉我们一个道理:无论是个人还是企业,在经营过程中都要以诚待人,以信为本。
【解答】(1)考查学生对字义的理解。①价廉物美:东西质量好而且价格便宜。故“廉”的意思是价钱低,便宜。故选B。清廉:清正廉洁。故“廉”的意思是廉洁,故选A。
(2)考查学生仿写词语的能力。学生仿照所给例词仿写即可。示例:风雨交加、雷电交加、悲喜交加。
(3)考查学生对句子的理解。阅读句子“丈夫回来后,妻子得意地把“秘诀”告诉丈夫,以为会得到丈夫的夸奖”可知,①妻子的心情是得意、兴奋。②“秘诀”在文中具体指妻子偷偷地在酒里掺了水,多买了5元钱。③“夸奖”的意思是指妻子认为自己在酒里偷偷掺水多卖钱后,会得到丈夫的称赞。④这句话是写:妻子自以为往酒里掺水能多卖5元钱,是一件令她非常得意的事情。
(4)考查学生对文章内容的理解。阅读文章可知,夫妻开的酒店,起初生意兴隆,这是因为他们卖的酒物美价廉。后来生意不如以前红火了,最后彻底破产,这是因为妻子丢掉了诚信,没有真诚对待顾客。
(5)考查学生对句子的理解。阅读句子“她悔恨地流着泪,说:‘我明白了……’”可知,临终时的妻子明白了:做生意必须讲诚信,要真诚地对待顾客。
故答案为:
(1)①B ②A;
(2)风雨 雷电 悲喜;
(3)①得意、兴奋 ②妻子偷偷地在酒里掺了水,多买了5元钱③妻子认为自己在酒里偷偷掺水多卖钱后,会得到丈夫的称赞 ④妻子自以为往酒里掺水能多卖5元钱,是一件令她非常得意的事情。
(4)兴隆 物美价廉 不如以前红火了 彻底破产 妻子丢掉了诚信,没有真诚对待顾客;
(5)③√。
【点评】阅读这篇短文,注意抓住含义深刻的句子,体会并作答文后提出的问题。
8.课外阅读。
狼和狐狸
一天,兽王老虎病了——伤风!兽儿们不约而同地去探望。以表示忠心,单单狐狸没有去。这时,老虎因为生着病,没有心情去注意谁来谁没来。“啊,大王,”狼趴在老虎的耳朵边低声说道,“大家都来看你了,都祝你早日康复,只有狐狸没有来。”
老虎被震怒了,命令手下把狐狸那发亮的黄尾巴割下来。
狐狸知道了此事,便亲自跑去见老虎。
“赤发鬼!”老虎吼了起来,“所有的兽儿都来看我,你跑到哪儿去了?”
“大王,你别生气,”狐狸回答,“我一听你病了,马上就给你找药去了。”
“哦,是这样……”老虎的语气缓和下来,“你找到什么药?”
“治伤风最好的药藏在狼的左后脚上。”
“这是真的吗?”老虎不禁惊讶道,“你小心点,如果这种药不起作用,当心你的脑袋!”狐狸一点儿也不怕,因为它知道,伤风是很容易好的,即使不吃药,休息几天也会好的。
过了几天,狐狸在林子里碰见了狼——三只脚!于是,它对狼说:“谁把痰吐到天上,痰就会落在谁的头上。”
(1)从文中找出下列词语的反义词。
①吃惊﹣ 镇定
②诚意﹣ 虚假
③了解﹣ 生疏
(2)根据文章内容连线。
恢复健康 激怒
刺激使发怒 康复
没有事先商量而彼此意见或行动一致 不约而同
(3)狼的下场是什么?
狼被老虎吃掉了左脚。
(4)根据文章内容,判断下列说法是否正确。
①狼有三只脚,因为它的一只脚被老虎吃掉了。 √
②狼的左后脚上真的藏有治伤风的药。 ×
【分析】寓言讲述了狼借着兽王老虎病了,狐狸没去探望的事情,陷害狐狸,狐狸将计就计,保护了自己又让狼付出了代价。说明了想要加害别人的人反而会害了自己的道理。
【解答】(1)考查了对反义词的理解。①吃惊:形容因为外界的刺激后感到惊讶。故反义词为“镇定”。②诚意:诚恳的心意。故反义词为“虚假”。③了解:知道得清楚。故反义词为“生疏”。
(2)考查了根据文章内容连线。联系上下文理解,康复:恢复健康。激怒:刺激使发怒。不约而同:没有事先商量而彼此意见或行动一致。
(3)考查了对选文内容的理解。联系上下文理解,从“治伤风最好的药藏在狼的左后脚上”“狐狸在林子里碰见了狼——三只脚”可知,狼被老虎吃掉了左脚。
(4)考查了对选文内容的理解。联系上下文理解,通过阅读可知,①正确。②有误,“狼的左后脚上藏有治伤风的药”这是狐狸在骗老虎,不是真有。
故答案为:
(1)①镇定;
②虚假;
③生疏;
(2)恢复健康——康复
刺激使发怒——激怒
有事先商量而彼此意见或行动一致——不约而同
(3)狼被老虎吃掉了左脚。
(4)①√;
②×。
【点评】完成此类题目的关键是要认真阅读短文,了解短文主要内容及所表示的主题,然后结合所给题目分析完成。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