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让教学更有效 精品试卷 | 地理学科
人教七下地理第9章测试卷01
[测试范围:第九章 时间:40分钟 分值:100分]
一 、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45分)
2030年世博会将在沙特阿拉伯首都利雅得举办,沙特阿拉 伯政府全力推进绿色世博的理念,承诺实现零碳排放的目标。
下图为利雅得位置及气候资料, 据此完成1~3题。
图3-C- 1
1.推测此次世博会使用的绿色能源可能是 ( B )
A.石油资源 B.太阳能
C.水能资源 D.生物能
2.沙特阿拉伯该绿色能源丰富的原因是 ( A )
A.晴天多 、 雨天少 B.石油资源丰富
C.动植物资源丰富 D.水资源丰富
3.沙特阿拉伯水资源极度匮乏 。 政府大力投建海水淡化厂,用于 缓解该国的用水紧张状况 。 沙特阿拉伯海水淡化厂的布局,最 不可能考虑 ( C )
A.濒临海洋,原料来源丰富 B.靠近城市,用水需求量大 C.海运便利,方便淡水出口 D.接近管道,利于输送淡水
中国—阿拉伯国家合作论坛第十届部长级会议于2024年5 月30日在北京举行 。 读西亚石油输出线路图,完成4~5题。
图3-C-2
4.若想运输距离最短,沙特阿拉伯运往中国的石油应选择的输出路线是 ( A )
A.①
B.②
C.③
D.①和②
5.下列做法符合沙特阿拉伯可持续发展理念的是 ( C )
①废水处理后用于绿植的灌溉 ②将城市建筑墙面粉刷为绿色
③加大石油资源的开发与使用
④修建公园,扩大城市绿地面积 A.①②
B.③④
C.①④
D.②③
读撒哈拉以南非洲和西亚资源分布图,完成6~8题。
图3-C-3
6.撒哈拉以南非洲和西亚地区的共同点是 ( A )
A.被北回归线穿过 B.濒临太平洋
C.位于西半球 D.位于南半球
6.A [解析] 撒哈拉以南非洲和西亚地区都被北回归线穿过 。撒哈拉以南 非洲濒临大西洋和印度洋,西亚濒临印度洋 。 两地区都位于东半球,撒哈 拉以南非洲地跨南北半球,西亚位于北半球。
7.关于两个地区的自然环境,描述正确的是 ( D )
A.两地都以热带沙漠气候为主
B.西亚地形以平原为主
C.撒哈拉以南非洲比西亚更干旱
D. 刚果河虽比尼罗河短,但流量大
7. D [解析] 撒哈拉以南非洲的气候以热带草原气候为主 。 西亚地形以高 原为主 。 西亚比撒哈拉以南非洲更干旱 。 刚果河位于热带雨林气候区,降 水量大,虽然比尼罗河短,但是流量大。
8.两地自然资源都很丰富,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C )
A.都有大面积的农作物分布 B.西亚适合种植咖啡树和甘蔗
C.西亚石油资源储量更丰富 D.撒哈拉以南非洲资源贫乏
8.C [解析] 西亚地区气候炎热干燥,沙漠广布,没有大面积的农作物分布。 咖啡树和甘蔗都需要湿热的环境,西亚地区气候干燥,不适合种植咖啡树 和甘蔗 。 西亚石油资源储量丰富 。撒哈拉以南非洲自然资源非常丰富。
在“走进欧洲西部”地理知识竞赛中,芳芳同学抽取如图所 示题卡,你作为场外应援,与她一起完成9~ 10题。
图3-C-4
9. 图中甲 、 乙两处分别填入的序号是 ( D )
A.①③ B.②③ C.①④ D.②④
9. D [解析]欧洲西部位于中纬度大陆西岸,属于温带海洋性气候,终年温和 湿润,适合牧草生长,畜牧业发达,使欧洲西部的饮食多以牛羊肉 、乳制品为 主,故甲处填温带海洋性气候, 乙处填畜牧业发达。
10. 当地发展畜牧业有利的社会经济条件有 ( B )
A.劳动力充足
B.机械化程度高
C.人口老龄化
D.平原面积广大
10. B [解析] 欧洲西部畜牧业发达的有利社会经济条件是当地经济发达, 机械化程度高 、 市场广阔 。 欧洲西部劳动力并不充足,人口老龄化不是有 利的社会经济条件,平原面积广大是自然条件。
伊比利亚半岛上的西班牙和葡萄牙为欧洲西部游客境外游 的主要目的地 。 读下图,完成11~ 12题。
图3-C-5
11.伊比利亚半岛 ( C )
A.南部隔直布罗陀海峡与亚欧大陆相望
B.地处低纬度,气候湿热
C.西临大西洋,东南临地 中海
D.地形以平原为主
11.C [解析] 读图可知,伊比利亚半岛南部隔直布罗陀海峡与非洲大陆相 望;地处北温带中纬度地区;伊比利亚半岛西临大西洋,东南临地中海;地形 以山地 、 平原为主。
12.夏季,伊比利亚半岛地中海沿岸海滩吸引大量英国游客的主要原因是 ( B )
A.两地陆地相连,距离较近
B.光照充足,可进行日光浴
C.两地语言相同,文化相近
D.避暑胜地,旅游活动多样
12. B [解析]结合所学知识可知,伊比利亚半岛地处地中海沿岸,属于地中海 气候,夏季炎热干燥,冬季温和多雨,而英国属于温带海洋性气候,终年温和湿 润, 多阴雨天气 。 夏季,伊比利亚半岛地中海沿岸海滩吸引大量英国游客的 主要原因是光照充足,可进行日光浴 。 英国属于岛国,伊比利亚半岛与英国 距离较远, 陆地并不相连;英国使用英语,伊比利亚半岛的居民使用西班牙语 和葡萄牙语,两地语言不同;伊比利亚半岛属于地中海气候,夏季炎热干燥。
读澳大利亚人口 、城市 、 煤铁资源分布图,完成13~ 15题。
图3-C-6
13.关于澳大利亚的相关叙述,不正确的是( B )
A.位于东半球 、 南半球, 中低纬度
B. 四面临海,属于岛国
C.人口 、城市主要分布在东南沿海 地区
D.煤炭集中分布在太平洋沿岸
13. B [解析] 澳大利亚东临太平洋,西临印度洋,南回归线穿过中部,经度主要 位于120° E到150° E之间,故位于东半球 、 南半球;虽然澳大利亚四面临海,但 它不是岛国,而是独占一个大陆的国家;人口 、城市主要分布在东南沿海;由 图可知,煤炭主要分布在东部的太平洋沿岸。
14.关于澳大利亚经济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B )
A.所产的羊肉和羊毛主要用于出 口,商品率很高
B.地广人稀,养羊业经营粗放,效益 低下
C.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农牧业在国 民经济中的地位下降
D. 目前,服务业超过了农牧业和采 矿业,成为经济支柱
14. B [解析] 澳大利亚地广人稀,养羊业产业化 、机械化程度高, 耗用的劳动力少,效益高。
15.澳大利亚矿产资源丰富,是世界矿产品主要出口国之一,被形 象地称为 ( A )
A.“坐在矿车上的国家” B.“骑在羊背上的国家”
C.世界活化石博物馆 D.世界石油宝库
二 、综合题(共55分) 16.( 18分)[项目式学习]
项目名称 制订欧洲西部暑假期间旅游攻略。
准备阶段 同学们搜集欧洲西部自然环境和社会经济的相关资 料,规划出三条旅游线路(见下表),并从气候 、 美食 、 景点三方面进行分组制作攻略
。 线路 经过国家
①北欧线路 挪威、瑞典、芬兰、丹麦
②西欧线路 英国、法国、瑞士
③南欧线路 葡萄牙、西班牙、意大利
下面左图为欧洲西部国家分布图,右图为欧洲西部气候资料图。
图3-C-7
实施阶段
气候组 结合气候资料, 同学们认为不同的旅游线路需携 带不同的物品:①线路携带保暖衣物,②线路携带雨伞,③线路携 带防晒物品。
( 1)请从气候类型及特征两方面,分析③线路需携带防晒物品的 主要原因 。 (4分)
[答案]③线路经过地区以地中海气候为主,夏季炎热干燥 。 防晒物品 可以阻挡紫外线的侵害,减少皮肤受损的可能性, 防止晒伤、晒黑等问题的发生。
美食组 同学们发现当地居民饮食以乳肉制品为主,建议 游客品尝牛排 、 奶酪等食品。
(2)说一说欧洲西部发展畜牧业的自然条件 。 (3分)
[答案]地形平坦,草场广布;气候以温带海洋性气候为主,终年温 和湿润,适宜多汁牧草的生长;水源充足等。
景点组 欧洲西部旅游资源丰富, 同学们建议:①线路游览 峡湾,观看午夜的太阳;②线路游览英国 、 法国 、 瑞士的著名景 点;③线路享受阳光海滩,参观古罗马竞技场。
(3)请列举②线路上任意两处著名景点 。 (4分)
[答案]凡尔赛宫 、 埃菲尔铁塔 、 阿尔卑斯山滑雪场等。
莱茵河是具有历史意义和文化传统的欧洲大河之一,也是 世界上最重要的工业运输大动脉之一 。 莱茵河航运十分方便, 是世界上航运最繁忙的河流之一。
(4)说一说莱茵河航运发达的自然和人文条件 。 (4分)
[答案]自然条件:莱茵河流域以温带海洋性气候为主,降水丰沛, 河水流量大;中下游地区地势平坦,水流平缓,江阔水深;支流多,河 流水量大;结冰期特别短,可四季通航。
人文条件:沿线城市和人口稠密,经济发达;工业发达,运输量大。
[展示交流] 各小组用自己喜欢的方式对探究成果进行交流 。 整 合三个小组的建议,制作出一份较全面的欧洲西部暑期旅游攻 略手册。
(5)请你为该攻略手册设计题目 。 (3分)
[答案]欧洲西部探秘之旅:发现风景 、 文化与美食 。 (表达合理 即可)
17.( 16分)阅读澳大利亚地形分布图 、 澳大利亚气候类型分布 图 、 澳大利亚牧羊带分布图, 回答下列问题。
( 1)澳大利亚地处热带 、 亚热带地区,请根据图上信息写出一个判断依据: 南回归线穿过澳大利亚的中部。(2分)
图3-C-8
(2)读图甲,澳大利亚的地势特点是 东西高,中部低 。 (2分)
(3)图乙中A地降水比B地 多 (填“ 多”或“ 少”),原因是 A地位于暖湿气流的迎风坡,B地 位于背风坡。 (4分)
(4)澳大利亚的农业部门主要以 B 。 (2分)
A.种植桉树 、 养殖袋鼠为主
B.小麦种植和养羊业为主
C.开采煤 、铁等矿产为主
D.种植葡萄 、 苹果等林果业为主
材料 葡萄是喜光喜热作物,葡萄产量和品质的90%~95%来源 于光合作用 。 葡萄生长期间需要水分较多,夏季成熟季节昼夜 温差较大,特别有利于葡萄含糖量的提升。
(5)图丙中C农业带是绵羊—小麦混合经营带, 除此之外,该农业 带还大力发展葡萄种植,结合图甲和图乙,请写出C农业带(C农业 带主要分布于地中海气候区)发展葡萄种植的一条有利自然条件和一条不利自 然条件 。 (6分)
有利自然条件:光照与热量充足,昼夜温差大;
不利自然条件:夏季干旱,降水少,灌溉水源不足。
18.(21分)马达加斯加是世界最不发达国家之一, 国民经济以农业为主,工业基础薄弱 。 阅读图文材料, 回答下列问题。
图3-C-9
[自然环境]
马达加斯加岛位于非洲大陆的东南海面上,面积为587041 平方千米 。 岛的形状呈狭长形,南北窄 、 中部宽, 隔莫桑比克海 峡与非洲大陆相望。
( 1)马达加斯加岛东临 印度 洋 。 (2分)
(2)马达加斯加岛东部分布着大面积的 热带雨林 (植被),大部分河流的流向是 自东向西 。 (6分)
[水稻种植]
马达加斯加位置优越,水稻种植有着得天独厚的优越性,但 农业生产落后,粮食产量低,粮食产量的增长速度远低于人口增 长的速度,粮食不能完全自给 。 为此,马达加斯加政府选派农业 专家到中国,学习我国的水稻种植技术。
(3)请结合马达加斯加稻麦区气候特点和农业生产现状,解释马 达加斯加粮食产量低的原因 。 (从两方面分析,6分)
[答案]马达加斯加稻麦区的 气候特点是全年高温,降水 分干 、 湿两季 。 如果干季 时间过长,湿季过短,容易导 致农作物大量减产甚至颗 粒无收 。农业生产落后,技 术水平低,粮食产量低。
[生态环境与发展]
马达加斯加境内分布着热带雨林,蕴藏着丰富的矿产 、森 林和渔业资源,有众多的旅游胜地 。但近年来马达加斯加岛的 生态环境已经遭到很大破坏,矿产资源滥挖乱掘的现象十分严 重。
(4)目前, 中国是马达加斯加第一大贸易伙伴 、 第一大进口来源 国及第四大出口 目的地国 。 结合所学知识,将A 、 B两个选项分
别与图中序号相对应(箭头表示商品流向) 。 (4分)
A
B
图3-C-10
矿产品,农 、 渔 、林产品
B.纺织品,机电产品, 电力设备
(5)结合材料, 为马达加斯加的生态环境提出合理化建议 。 (3分)
[答案]利用众多的旅游胜地,发展旅游业。合理开发矿产资源,保护生态环境。运用科学技术,提高农产品的产量,发展多样化农业。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共57张PPT)
人教2024七下地理同步精品课件
人教版七年级下册
人教版七下地理 阶段性检测讲解课件
人教七下地理第9章测试卷01
[测试范围:第九章 时间:40分钟 分值:100分]
第九章 东半球其他的地区和国家
一、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45分)
2030年世博会将在沙特阿拉伯首都利雅得举办,沙特阿拉伯政府全力推进绿色世博的理念,承诺实现零碳排放的目标。下图为利雅得位置及气候资料,
据此完成1~3题。
图3-C-1
1.推测此次世博会使用的绿色能源可能是 ( )
A.石油资源
B.太阳能
C.水能资源
D.生物能
图3-C-1
B
2.沙特阿拉伯该绿色能源丰富的原因是 ( )
A.晴天多、雨天少
B.石油资源丰富
C.动植物资源丰富
D.水资源丰富
图3-C-1
A
3.沙特阿拉伯水资源极度匮乏。政府大力投建海水淡化厂,用于缓解该国的用水紧张状况。沙特阿拉伯海水淡化厂的布局,最不可能考虑 ( )
A.濒临海洋,原料来源丰富
B.靠近城市,用水需求量大
C.海运便利,方便淡水出口
D.接近管道,利于输送淡水
图3-C-1
C
中国—阿拉伯国家合作论坛第十届部长级会议于2024年5月30日在北京举行。读西亚石油输出线路图,完成4~5题。
图3-C-2
4.若想运输距离最短,沙特阿拉伯运往中国的石油应选择的输出路线是 ( )
A.①
B.②
C.③
D.①和②
图3-C-2
A
5.下列做法符合沙特阿拉伯可持续发展理念的是 ( )
①废水处理后用于绿植的灌溉 ②将城市建筑墙面粉刷为绿色
③加大石油资源的开发与使用
④修建公园,扩大城市绿地面积
A.①②
B.③④
C.①④
D.②③
图3-C-2
C
读撒哈拉以南非洲和西亚资源分布图,完成6~8题。
图3-C-3
6.撒哈拉以南非洲和西亚地区的共同点是 ( )
图3-C-3
A.被北回归线穿过 B.濒临太平洋
C.位于西半球 D.位于南半球
A
6.A [解析] 撒哈拉以南非洲和西亚地区都被北回归线穿过。撒哈拉以南非洲濒临大西洋和印度洋,西亚濒临印度洋。两地区都位于东半球,撒哈拉以南非洲地跨南北半球,西亚位于北半球。
7.关于两个地区的自然环境,描述正确的是 ( )
A.两地都以热带沙漠气候为主
B.西亚地形以平原为主
C.撒哈拉以南非洲比西亚更干旱
D.刚果河虽比尼罗河短,但流量大
D
7.D [解析] 撒哈拉以南非洲的气候以热带草原气候为主。西亚地形以高原为主。西亚比撒哈拉以南非洲更干旱。刚果河位于热带雨林气候区,降水量大,虽然比尼罗河短,但是流量大。
8.两地自然资源都很丰富,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
图3-C-3
A.都有大面积的农作物分布 B.西亚适合种植咖啡树和甘蔗
C.西亚石油资源储量更丰富 D.撒哈拉以南非洲资源贫乏
C
8.C [解析] 西亚地区气候炎热干燥,沙漠广布,没有大面积的农作物分布。咖啡树和甘蔗都需要湿热的环境,西亚地区气候干燥,不适合种植咖啡树和甘蔗。西亚石油资源储量丰富。撒哈拉以南非洲自然资源非常丰富。
在“走进欧洲西部”地理知识竞赛中,芳芳同学抽取如图所示题卡,你作为场外应援,与她一起完成9~10题。
图3-C-4
9.图中甲、乙两处分别填入的序号是 ( )
图3-C-4
A.①③ B.②③ C.①④ D.②④
D
9.D [解析] 欧洲西部位于中纬度大陆西岸,属于温带海洋性气候,终年温和湿润,适合牧草生长,畜牧业发达,使欧洲西部的饮食多以牛羊肉、乳制品为主,故甲处填温带海洋性气候,乙处填畜牧业发达。
10.当地发展畜牧业有利的社会经济条件有 ( )
A.劳动力充足
B.机械化程度高
C.人口老龄化
D.平原面积广大
图3-C-4
B
10.B [解析] 欧洲西部畜牧业发达的有利社会经济条件是当地经济发达,机械化程度高、市场广阔。欧洲西部劳动力并不充足,人口老龄化不是有利的社会经济条件,平原面积广大是自然条件。
伊比利亚半岛上的西班牙和葡萄牙为欧洲西部游客境外游的主要目的地。读下图,完成11~12题。
图3-C-5
11.伊比利亚半岛 ( )
A.南部隔直布罗陀海峡与亚欧大陆相望
B.地处低纬度,气候湿热
C.西临大西洋,东南临地
中海
D.地形以平原为主
图3-C-5
C
11.C [解析] 读图可知,伊比利亚半岛南部隔直布罗陀海峡与非洲大陆相望;地处北温带中纬度地区;伊比利亚半岛西临大西洋,东南临地中海;地形以山地、平原为主。
12.夏季,伊比利亚半岛地中海沿岸海滩吸引大量英国游客的主要原因是 ( )
A.两地陆地相连,距离较近
B.光照充足,可进行日光浴
C.两地语言相同,文化相近
D.避暑胜地,旅游活动多样
图3-C-5
B
12.B [解析] 结合所学知识可知,伊比利亚半岛地处地中海沿岸,属于地中海气候,夏季炎热干燥,冬季温和多雨,而英国属于温带海洋性气候,终年温和湿润,多阴雨天气。夏季,伊比利亚半岛地中海沿岸海滩吸引大量英国游客的主要原因是光照充足,可进行日光浴。英国属于岛国,伊比利亚半岛与英国距离较远,陆地并不相连;英国使用英语,伊比利亚半岛的居民使用西班牙语和葡萄牙语,两地语言不同;伊比利亚半岛属于地中海气候,夏季炎热干燥。
读澳大利亚人口、城市、煤铁资源分布图,完成13~15题。
图3-C-6
13.关于澳大利亚的相关叙述,不正确的是( )
A.位于东半球、南半球,中低纬度
B.四面临海,属于岛国
C.人口、城市主要分布在东南沿海
地区
D.煤炭集中分布在太平洋沿岸
图3-C-6
B
13.B [解析] 澳大利亚东临太平洋,西临印度洋,南回归线穿过中部,经度主要位于120°E到150°E之间,故位于东半球、南半球;虽然澳大利亚四面临海,但它不是岛国,而是独占一个大陆的国家;人口、城市主要分布在东南沿海;由图可知,煤炭主要分布在东部的太平洋沿岸。
14.关于澳大利亚经济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所产的羊肉和羊毛主要用于出
口,商品率很高
B.地广人稀,养羊业经营粗放,效益
低下
C.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农牧业在国
民经济中的地位下降
D.目前,服务业超过了农牧业和采
矿业,成为经济支柱
图3-C-6
B
14.B [解析] 澳大利亚地广人稀,养羊业产业化、机械化程度高,耗用的劳动力少,效益高。
15.澳大利亚矿产资源丰富,是世界矿产品主要出口国之一,被形象地称为 ( )
A.“坐在矿车上的国家”
B.“骑在羊背上的国家”
C.世界活化石博物馆
D.世界石油宝库
图3-C-6
A
二、综合题(共55分)
16.(18分)[项目式学习]
项目名称 制订欧洲西部暑假期间旅游攻略。
准备阶段 同学们搜集欧洲西部自然环境和社会经济的相关资料,规划出三条旅游线路(见下表),并从气候、美食、景点三方面进行分组制作攻略。
线路 经过国家
①北欧线路 挪威、瑞典、芬兰、丹麦
②西欧线路 英国、法国、瑞士
③南欧线路 葡萄牙、西班牙、意大利
下面左图为欧洲西部国家分布图,右图为欧洲西部气候资料图。
图3-C-7
图3-C-7
实施阶段
气候组 结合气候资料,同学们认为不同的旅游线路需携带不同的物品:①线路携带保暖衣物,②线路携带雨伞,③线路携带防晒物品。
(1)请从气候类型及特征两方面,分析③线路需携带防晒物品的主要原因。(4分)
[答案]③线路经过地区以地中海气候为主,夏季炎热干燥。防晒物品可以阻挡紫外线的侵害,减少皮肤受损的可能性,防止晒伤、晒黑等问题的发生。
图3-C-7
美食组 同学们发现当地居民饮食以乳肉制品为主,建议游客品尝牛排、奶酪等食品。
(2)说一说欧洲西部发展畜牧业的自然条件。(3分)
[答案]地形平坦,草场广布;气候以温带海洋性气候为主,终年温和湿润,适宜多汁牧草的生长;水源充足等。
景点组 欧洲西部旅游资源丰富,同学们建议:①线路游览峡湾,观看午夜的太阳;②线路游览英国、法国、瑞士的著名景点;③线路享受阳光海滩,参观古罗马竞技场。
(3)请列举②线路上任意两处著名景点。(4分)
[答案]凡尔赛宫、埃菲尔铁塔、阿尔卑斯山滑雪场等。
莱茵河是具有历史意义和文化传统的欧洲大河之一,也是世界上最重要的工业运输大动脉之一。莱茵河航运十分方便,是世界上航运最繁忙的河流之一。
(4)说一说莱茵河航运发达的自然和人文条件。(4分)
[答案]自然条件:莱茵河流域以温带海洋性气候为主,降水丰沛,河水流量大;中下游地区地势平坦,水流平缓,江阔水深;支流多,河流水量大;结冰期特别短,可四季通航。
人文条件:沿线城市和人口稠密,经济发达;工业发达,运输量大。
[展示交流] 各小组用自己喜欢的方式对探究成果进行交流。整合三个小组的建议,制作出一份较全面的欧洲西部暑期旅游攻略手册。
(5)请你为该攻略手册设计题目。(3分)
[答案]欧洲西部探秘之旅:发现风景、文化与美食。(表达合理即可)
17.(16分)阅读澳大利亚地形分布图、澳大利亚气候类型分布图、澳大利亚牧羊带分布图,回答下列问题。
(1)澳大利亚地处热带、亚热带地区,请根据图上信息写出一个判断依据: 。(2分)
图3-C-8
南回归线穿过澳大利亚的中部
(2)读图甲,澳大利亚的地势特点是 。(2分)
(3)图乙中A地降水比B地 (填“多”或“少”),原因是
。(4分)
图3-C-8
东西高,中部低
多
A地位于
暖湿气流的迎风坡,B地
位于背风坡
(4)澳大利亚的农业部门主要以 。(2分)
A.种植桉树、养殖袋鼠为主
B.小麦种植和养羊业为主
C.开采煤、铁等矿产为主
D.种植葡萄、苹果等林果业为主
B
材料 葡萄是喜光喜热作物,葡萄产量和品质的90%~95%来源于光合作用。葡萄生长期间需要水分较多,夏季成熟季节昼夜温差较大,特别有利于葡萄含糖量的提升。
(5)图丙中C农业带是绵羊—小麦混合经营带,除此之外,该农业带还大力发展葡萄种植,结合图甲和图乙,请写出C农业带(C农业带主要分布于地中海气候区)发展葡萄种植的一条有利自然条件和一条不利自
然条件。(6分)
图3-C-8
有利自然条件: ;
不利自然条件: 。
图3-C-8
光照与热量充足,昼夜温差大
夏季干旱,降水少,灌溉水源不足
18.(21分)马达加斯加是世界最不发达国家之一,国民经济以农业为主,工业基础薄弱。阅读图文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图3-C-9
[自然环境]
马达加斯加岛位于非洲大陆的东南海面上,面积为587041平方千米。岛的形状呈狭长形,南北窄、中部宽,隔莫桑比克海峡与非洲大陆相望。
(1)马达加斯加岛东临 洋。(2分)
(2)马达加斯加岛东部分布着大面积的 (植被),大部分河流的流向是 。(6分)
图3-C-9
印度
热带雨林
自东向西
[水稻种植]
马达加斯加位置优越,水稻种植有着得天独厚的优越性,但农业生产落后,粮食产量低,粮食产量的增长速度远低于人口增长的速度,粮食不能完全自给。为此,马达加斯加政府选派农业专家到中国,学习我国的水稻种植技术。
(3)请结合马达加斯加稻麦区气候特点和农业生产现状,解释马达加斯加粮食产量低的原因。(从两方面分析,6分)
图3-C-9
[答案]马达加斯加稻麦区的气候特点是全年高温,降水分干、湿两季。如果干季时间过长,湿季过短,容易导致农作物大量减产甚至颗粒无收。农业生产落后,技术水平低,粮食产量低。
[生态环境与发展]
马达加斯加境内分布着热带雨林,蕴藏着丰富的矿产、森林和渔业资源,有众多的旅游胜地。但近年来马达加斯加岛的生态环境已经遭到很大破坏,矿产资源滥挖乱掘的现象十分严重。
(4)目前,中国是马达加斯加第一大贸易伙伴、第一大进口来源国及第四大出口目的地国。结合所学知识,将A、B两个选项分别与图中序号相对应(箭头表示商品流向)。(4分)
图3-C-10
A.矿产品,农、渔、林产品 B.纺织品,机电产品,电力设备
A
B
(5)结合材料,为马达加斯加的生态环境提出合理化建议。(3分)
[答案]利用众多的旅游胜地,发展旅游业。合理开发矿产资源,保护生态环境。运用科学技术,提高农产品的产量,发展多样化农业。
谢谢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中小学教育资源网站
兼职招聘:
https://www.21cnjy.com/recruitment/home/admin/ 让教学更有效 精品试卷 | 地理学科
人教七下地理第9章测试卷01
[测试范围:第九章 时间:40分钟 分值:100分]
一 、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45分)
2030年世博会将在沙特阿拉伯首都利雅得举办,沙特阿拉 伯政府全力推进绿色世博的理念,承诺实现零碳排放的目标。
下图为利雅得位置及气候资料, 据此完成1~3题。
图3-C- 1
1.推测此次世博会使用的绿色能源可能是 ( B )
A.石油资源 B.太阳能
C.水能资源 D.生物能
2.沙特阿拉伯该绿色能源丰富的原因是 ( A )
A.晴天多 、 雨天少 B.石油资源丰富
C.动植物资源丰富 D.水资源丰富
3.沙特阿拉伯水资源极度匮乏 。 政府大力投建海水淡化厂,用于 缓解该国的用水紧张状况 。 沙特阿拉伯海水淡化厂的布局,最 不可能考虑 ( C )
A.濒临海洋,原料来源丰富 B.靠近城市,用水需求量大 C.海运便利,方便淡水出口 D.接近管道,利于输送淡水
中国—阿拉伯国家合作论坛第十届部长级会议于2024年5 月30日在北京举行 。 读西亚石油输出线路图,完成4~5题。
图3-C-2
4.若想运输距离最短,沙特阿拉伯运往中国的石油应选择的输出路线是 ( A )
A.①
B.②
C.③
D.①和②
5.下列做法符合沙特阿拉伯可持续发展理念的是 ( C )
①废水处理后用于绿植的灌溉 ②将城市建筑墙面粉刷为绿色
③加大石油资源的开发与使用
④修建公园,扩大城市绿地面积 A.①②
B.③④
C.①④
D.②③
读撒哈拉以南非洲和西亚资源分布图,完成6~8题。
图3-C-3
6.撒哈拉以南非洲和西亚地区的共同点是 ( A )
A.被北回归线穿过 B.濒临太平洋
C.位于西半球 D.位于南半球
7.关于两个地区的自然环境,描述正确的是 ( D )
A.两地都以热带沙漠气候为主
B.西亚地形以平原为主
C.撒哈拉以南非洲比西亚更干旱
D. 刚果河虽比尼罗河短,但流量大
8.两地自然资源都很丰富,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C )
A.都有大面积的农作物分布 B.西亚适合种植咖啡树和甘蔗
C.西亚石油资源储量更丰富 D.撒哈拉以南非洲资源贫乏
在“走进欧洲西部”地理知识竞赛中,芳芳同学抽取如图所 示题卡,你作为场外应援,与她一起完成9~ 10题。
图3-C-4
9. 图中甲 、 乙两处分别填入的序号是 ( D )
A.①③ B.②③ C.①④ D.②④
10. 当地发展畜牧业有利的社会经济条件有 ( B )
A.劳动力充足
B.机械化程度高
C.人口老龄化
D.平原面积广大
伊比利亚半岛上的西班牙和葡萄牙为欧洲西部游客境外游 的主要目的地 。 读下图,完成11~ 12题。
图3-C-5
11.伊比利亚半岛 ( C )
A.南部隔直布罗陀海峡与亚欧大陆相望
B.地处低纬度,气候湿热
C.西临大西洋,东南临地 中海
D.地形以平原为主
12.夏季,伊比利亚半岛地中海沿岸海滩吸引大量英国游客的主要原因是 ( B )
A.两地陆地相连,距离较近
B.光照充足,可进行日光浴
C.两地语言相同,文化相近
D.避暑胜地,旅游活动多样
读澳大利亚人口 、城市 、 煤铁资源分布图,完成13~ 15题。
图3-C-6
13.关于澳大利亚的相关叙述,不正确的是( B )
A.位于东半球 、 南半球, 中低纬度
B. 四面临海,属于岛国
C.人口 、城市主要分布在东南沿海 地区
D.煤炭集中分布在太平洋沿岸
14.关于澳大利亚经济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B )
A.所产的羊肉和羊毛主要用于出 口,商品率很高
B.地广人稀,养羊业经营粗放,效益 低下
C.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农牧业在国 民经济中的地位下降
D. 目前,服务业超过了农牧业和采 矿业,成为经济支柱
15.澳大利亚矿产资源丰富,是世界矿产品主要出口国之一,被形 象地称为 ( A )
A.“坐在矿车上的国家” B.“骑在羊背上的国家”
C.世界活化石博物馆 D.世界石油宝库
二 、综合题(共55分) 16.( 18分)[项目式学习]
项目名称 制订欧洲西部暑假期间旅游攻略。
准备阶段 同学们搜集欧洲西部自然环境和社会经济的相关资 料,规划出三条旅游线路(见下表),并从气候 、 美食 、 景点三方面进行分组制作攻略
。 线路 经过国家
①北欧线路 挪威、瑞典、芬兰、丹麦
②西欧线路 英国、法国、瑞士
③南欧线路 葡萄牙、西班牙、意大利
下面左图为欧洲西部国家分布图,右图为欧洲西部气候资料图。
图3-C-7
实施阶段
气候组 结合气候资料, 同学们认为不同的旅游线路需携 带不同的物品:①线路携带保暖衣物,②线路携带雨伞,③线路携 带防晒物品。
( 1)请从气候类型及特征两方面,分析③线路需携带防晒物品的 主要原因 。 (4分)
[答案]③线路经过地区以地中海气候为主,夏季炎热干燥 。 防晒物品 可以阻挡紫外线的侵害,减少皮肤受损的可能性, 防止晒伤、晒黑等问题的发生。
美食组 同学们发现当地居民饮食以乳肉制品为主,建议 游客品尝牛排 、 奶酪等食品。
(2)说一说欧洲西部发展畜牧业的自然条件 。 (3分)
[答案]地形平坦,草场广布;气候以温带海洋性气候为主,终年温 和湿润,适宜多汁牧草的生长;水源充足等。
景点组 欧洲西部旅游资源丰富, 同学们建议:①线路游览 峡湾,观看午夜的太阳;②线路游览英国 、 法国 、 瑞士的著名景 点;③线路享受阳光海滩,参观古罗马竞技场。
(3)请列举②线路上任意两处著名景点 。 (4分)
[答案]凡尔赛宫 、 埃菲尔铁塔 、 阿尔卑斯山滑雪场等。
莱茵河是具有历史意义和文化传统的欧洲大河之一,也是 世界上最重要的工业运输大动脉之一 。 莱茵河航运十分方便, 是世界上航运最繁忙的河流之一。
(4)说一说莱茵河航运发达的自然和人文条件 。 (4分)
[答案]自然条件:莱茵河流域以温带海洋性气候为主,降水丰沛, 河水流量大;中下游地区地势平坦,水流平缓,江阔水深;支流多,河 流水量大;结冰期特别短,可四季通航。
人文条件:沿线城市和人口稠密,经济发达;工业发达,运输量大。
[展示交流] 各小组用自己喜欢的方式对探究成果进行交流 。 整 合三个小组的建议,制作出一份较全面的欧洲西部暑期旅游攻 略手册。
(5)请你为该攻略手册设计题目 。 (3分)
[答案]欧洲西部探秘之旅:发现风景 、 文化与美食 。 (表达合理 即可)
17.( 16分)阅读澳大利亚地形分布图 、 澳大利亚气候类型分布 图 、 澳大利亚牧羊带分布图, 回答下列问题。
( 1)澳大利亚地处热带 、 亚热带地区,请根据图上信息写出一个判断依据: 南回归线穿过澳大利亚的中部。(2分)
图3-C-8
(2)读图甲,澳大利亚的地势特点是 东西高,中部低 。 (2分)
(3)图乙中A地降水比B地 多 (填“ 多”或“ 少”),原因是 A地位于暖湿气流的迎风坡,B地 位于背风坡。 (4分)
(4)澳大利亚的农业部门主要以 B 。 (2分)
A.种植桉树 、 养殖袋鼠为主
B.小麦种植和养羊业为主
C.开采煤 、铁等矿产为主
D.种植葡萄 、 苹果等林果业为主
材料 葡萄是喜光喜热作物,葡萄产量和品质的90%~95%来源 于光合作用 。 葡萄生长期间需要水分较多,夏季成熟季节昼夜 温差较大,特别有利于葡萄含糖量的提升。
(5)图丙中C农业带是绵羊—小麦混合经营带, 除此之外,该农业 带还大力发展葡萄种植,结合图甲和图乙,请写出C农业带(C农业 带主要分布于地中海气候区)发展葡萄种植的一条有利自然条件和一条不利自 然条件 。 (6分)
有利自然条件:光照与热量充足,昼夜温差大;
不利自然条件:夏季干旱,降水少,灌溉水源不足。
18.(21分)马达加斯加是世界最不发达国家之一, 国民经济以农业为主,工业基础薄弱 。 阅读图文材料, 回答下列问题。
图3-C-9
[自然环境]
马达加斯加岛位于非洲大陆的东南海面上,面积为587041 平方千米 。 岛的形状呈狭长形,南北窄 、 中部宽, 隔莫桑比克海 峡与非洲大陆相望。
( 1)马达加斯加岛东临 印度 洋 。 (2分)
(2)马达加斯加岛东部分布着大面积的 热带雨林 (植被),大部分河流的流向是 自东向西 。 (6分)
[水稻种植]
马达加斯加位置优越,水稻种植有着得天独厚的优越性,但 农业生产落后,粮食产量低,粮食产量的增长速度远低于人口增 长的速度,粮食不能完全自给 。 为此,马达加斯加政府选派农业 专家到中国,学习我国的水稻种植技术。
(3)请结合马达加斯加稻麦区气候特点和农业生产现状,解释马 达加斯加粮食产量低的原因 。 (从两方面分析,6分)
[答案]马达加斯加稻麦区的 气候特点是全年高温,降水 分干 、 湿两季 。 如果干季 时间过长,湿季过短,容易导 致农作物大量减产甚至颗 粒无收 。农业生产落后,技 术水平低,粮食产量低。
[生态环境与发展]
马达加斯加境内分布着热带雨林,蕴藏着丰富的矿产 、森 林和渔业资源,有众多的旅游胜地 。但近年来马达加斯加岛的 生态环境已经遭到很大破坏,矿产资源滥挖乱掘的现象十分严 重。
(4)目前, 中国是马达加斯加第一大贸易伙伴 、 第一大进口来源 国及第四大出口 目的地国 。 结合所学知识,将A 、 B两个选项分
别与图中序号相对应(箭头表示商品流向) 。 (4分)
A
B
图3-C-10
矿产品,农 、 渔 、林产品
B.纺织品,机电产品, 电力设备
(5)结合材料, 为马达加斯加的生态环境提出合理化建议 。 (3分)
[答案]利用众多的旅游胜地,发展旅游业。合理开发矿产资源,保护生态环境。运用科学技术,提高农产品的产量,发展多样化农业。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