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中考化学结构专题复习真题训练练习题(含解析)

文档属性

名称 2025中考化学结构专题复习真题训练练习题(含解析)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2.9M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通用版
科目 化学
更新时间 2025-05-06 11:40:36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2025中考化学结构专题复习真题训练练习题(一)
一、选择题
1.(2024·湖北)我国科学家首次发现月壤中含有钇元素的矿物盐,该盐被命名为“嫦娥石”。钇元素在元素周期表中的信息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钇属于非金属元素
B.钇的元素符号为y
C.钇的原子序数为39
D.钇的相对原子质量为88.91g
2.(2024·湖南长沙)磷肥可以促进农作物生长。下图为磷在元素周期表中的信息,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磷属于金属元素
B.磷元素的符号为P
C.磷原子的质子数为16
D.磷的相对原子质量为
3.(2024·江苏常州)铟在元素周期表中的部分信息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铟原子核外电子数为49
B.一个铟原子的质量为114.8g
C.铟元素属于非金属元素
D.铟原子中质子数等于中子数
4.(2024·江苏连云港)阅读下列材料,完成下面小题:连云港拥有丰富的海水资源,通过晾晒海水可以获得NaCl等物质。电解熔融NaCl制取Na的化学方程式为。元素周期表中钠元素的信息如图所示。
(1)下列化学用语表示正确的是
A.氯元素:Cl2
B.两个钠原子:Na2
C.构成NaCl的离子:Na+、Cl-
D.H2O中氢元素的化合价:
(2)下列有关钠元素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属于非金属元素 B.原子序数为11
C.相对原子质量为22.99g D.Na+中有11个电子
(3)电解熔融NaCl制取Na的化学反应属于
A.化合反应 B.分解反应 C.置换反应 D.复分解反应
5.(2024·江苏苏州)硒元素是人体健康必不可少的微量元素。硒元素在元素周期表中的部分信息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硒元素属于金属元素
B.硒的元素符号为Se
C.硒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为34
D.硒的相对原子质量为78.96g
6.(2024·江苏无锡)锂电池应用广泛。锂在元素周期表中的信息和锂原子的结构示意图如图所示。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锂的原子序数为3
B.锂的相对原子质量为6.941g
C.锂原子中的核外电子数为1
D.锂原子在化学反应中容易得到电子
7.(2024·江苏宿迁)氯原子、碘原子结构示意图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氯元素和碘元素的化学性质相似 B.符号“2Cl”可表示2个氯元素
C.图中“”表示两种原子带正电荷 D.碘原子在化学反应中易失去电子
(2024·江苏盐城)阅读下列资料,完成下面8-10小题:
透明的金刚石、灰黑色的石墨和足球状、空心球体结构的都是由碳元素组成的单质;碳原子核外电子数为6,其结构示意图如图所示。
金刚石可用来切割大理石、加工坚硬的金属。石墨很软,有滑腻感。常温下为固体,能与K等金属反应生成超导体材料,如图所示的独特结构使之有可能在催化、医学等领域具有广泛应用。
8.下列关于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分子具有空心球体结构 B.是一种新型有机高分子材料
C.每个分子由60个碳原子构成 D.有可能在催化领域具有广泛应用
9.下列摘录中,属于物质结构描述的是
A.碳原子核外电子数为6 B.金刚石可用来切割大理石
C.石墨很软 D.能与K等金属反应
10.金刚石、石墨和都是由碳元素组成的单质,它们的性质存在着明显差异。其原因是构成它们的原子
A.种类不同 B.大小不同 C.质量不同 D.排列方式不同
11.(2024·江苏镇江)磷元素在元素周期表中的信息如图所示。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磷元素属于非金属元素
B.磷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为30.97g
C.磷原子核外有15个电子
D.磷元素是农作物生长所需的营养元素之一
12.(2024·江西)稀土是国家战略资源。我国化学家徐光宪在稀土分离技术上做出了杰出贡献,稀土中钬元素在元素周期表中的信息如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钬的相对原子质量为164.9g
B.钬的元素符号为ho
C.钬原子中核外电子数为67
D.钬元素是非金属元素
13.(2024·辽宁)高纯硼常用作半导体掺杂剂。硼原子的结构示意图如下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图中x为2
B.硼原子的核外电子带正电
C.硼原子的质子数为3
D.硼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为5g
14.(2024·内蒙古包头)铼在航空航天、军事等领域具有重要的作用。铼元素在元素周期表中的信息如图所示。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铼的元素符号为
B.铼的原子序数为75
C.铼是一种金属元素
D.铼的相对原子质量是
15.(2024·内蒙古呼和浩特)氧化铍熔点高,是很好的耐火材料。如图是铍元素在元素周期表中的相关信息。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铍原子的核外电子数为4
B.铍元素属于非金属元素
C.铍的相对原子质量是9.0122g
D.2个铍原子可用符号表示为
16.(2024·菏泽) 氟元素在自然界中主要存在于萤石(主要成分)等矿物中,正常成年人体中约含2~3克。人体每日摄入4mg以上会造成中毒,含氟牙膏中常用作添加剂。下图为氟、钠、钙的原子结构示意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氟原子核外电子数为7
B. 在氟化钠的形成过程中,钠原子得到氟原子失去的1个电子,形成稳定结构
C. 和两种物质中,氟元素的化合价均为-1价
D. 牙膏中氟元素含量越高越好
17.(2024·德州)500多年前,中国大量生产的景泰蓝是用蓝色的钴颜料烧制的。如图是钴元素的原子结构示意图及在元素周期表中的部分信息。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
A.钴元素属于非金属元素
B.钴原子核内有27个中子
C.在化学反应中钴原子易得到电子
D.钴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为58.93
18.(2024·青海) 2023年诺贝尔化学奖授予发现和合成量子点的三位科学家。量子点组成中常含镉等元素。右图是镉的原子结构示意图及其在元素周期表中的信息,则有关镉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 镉原子反应中易失去电子
B. 镉元素符号为Cd
C. 镉原子的质子数为48
D. 镉属于非金属元素
二、填空题
(2024·吉林长春)近期,天津大学焦魁教授的团队与合作者研发出超薄碳纳米纤维薄膜及泡沫镍,这项研究的应用使氢燃料电池性能提高近两倍。回答下列2小题。
19.用化学用语填空:
(1)氢元素的符号 。 (2)3个氢原子 。(3)氢气的化学式 。
20.镍元素在元素周期表中的信息如图所示。
(1)镍元素的原子序数为 。
(2)镍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为 。
(3)从元素分类角度,镍元素属于 元素。
(4)对电池的研发方向,提出你的设想 (答一条即可)。
21.(2024·吉林)如图为元素周期表中部分元素的相关信息,结合图示回答问题。
(1)钾的原子序数是 ;
(2)三种元素中, 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最小;
(3)钠、钾和钙在元素分类中都属于 ;
(4)老年人缺 元素会发生骨质疏松,容易骨折。
22.(2024·日照)铅蓄电池性能优良,在电动自行车、汽车中广泛应用。已知铅元素在元素周期表中的信息和铅原子的结构示意图如图所示。回答下列问题:
(1)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填标号)。
A.x=2
B.铅属于金属元素
C.铅的相对原子质量是82
D.铅元素对人体来说是有害元素
(2)伍德合金是铅、铋、锡和镉组成的合金,可用于制作电路保险丝。伍德合金属于    (填标号),铅的熔点比伍德合金的熔点要    (填标号)。
A.纯净物 B.混合物 C.高 D.低
(3)铅蓄电池放电时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Pb+X+2H2SO4=2PbSO4+2H2O,X的化学式为    。
23. (2024·枣庄)世界是物质的。从宏观角度看,物质是由元素组成的;从微观角度看,物质又是由分子、原子和离子等微观粒子构成的。
根据图示信息,回答下列问题:
(1)图1中铍原子的质子数为_______,铍属于______(填“金属”或“非金属”)元素。
(2)图2中最外层达到相对稳定结构的微观粒子是______(填字母序号),与C属于同种元素的是_______(填字母序号)。
(3)图2中B单质是由______(填“分子”或“原子”)构成的。
(4)图2中A和B两种元素组成化合物的化学式为_____,其中A元素的化合价为_______。
2025中考化学结构专题复习真题训练练习题(二)
一、选择题
1.(2024 四川巴中)我国探月工程嫦娥五号返回器曾携带1731g月壤样品返回地球。月壤中含量丰富的氦-3可作为核聚变燃料,其原子核是由2个质子和1个中子构成的,氦-3的原子结构示意图为
A. B. C. D.
2. (2024 山东烟台)下图是镁元素在元素周期表中的部分信息,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 镁原子核外有12个电子 B. 该元素属于金属元素
C. 镁原子核内有12个质子 D. 镁的相对原子质量是24.31g
3. (2024 山东潍坊)铕是一种稀土元素,可用作电视屏幕的荧光粉。如图为铕元素在元素周期表中的相关信息及原子结构示意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铕属于非金属元素 B. 一个铕原子的质量为152.0g
C. x的数值为25 D. 的核外电子数是65
4.(2024 山东威海) 铷广泛应用于卫星导航、计算机通信等领域,其在元素周期表中信息和原子结构示意图如图所示,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
B. 铷的相对原子质量是85.47
C. 铷原子在化学反应中易得到电子
D. 氯化铷的化学式为RbCl
5. (2024 四川成都)中科院李灿院士团队在二氧化碳制甲醇的研究方面取得了新进展,其反应过程如图。相关说法错误的是
A. 消耗的CO2与生成的CH3OH质量比为11:16
B. 反应中CO2、H2一定要与催化剂接触
C. 反应过程中“”分成“”和“”
D. 该研究有利于实现“碳中和”目标
6.(2024 四川达州)开采出的天然气中含有的硫化氢,是一种无色、具有臭鸡蛋气味的剧毒气体,故天然气使用前需进行脱硫处理。下图为脱硫过程中某化学反应的微观示意图,下列有关说法错误的是
A. 化学反应前后,原子的种类和数目均不变
B. 参加反应的反应物分子个数比为3:1
C. 该反应中有两种元素的化合价发生了改变
D. 进行脱硫处理时,必须采取防毒、防爆等安全措施
7.(2024 四川德阳)天然气的主要成分是甲烷(CH4),甲烷参与某反应的微观示意图如图,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 微粒“R”的化学式为CO2
B. 反应前后,原子和分子数目均保持不变
C. 参加反应的与的质量之比为1:2
D. 天然气是不可再生的化石燃料
8.(2024 四川广安)在汽油中加入适量乙醇作为汽车燃料(车用乙醇汽油),可适当节省石油资源。下图是乙烯与水反应制备乙醇的微观示意图,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A. 反应前的物质属于纯净物
B. 乙烯中碳、氢元素的质量比为1:2
C. 反应前后原子的数目没有增减
D. 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9(2024 四川乐山)乙二醇可用于生产汽车防冻液,其分子的微观结构示意图如图所示,下列有关乙二醇的说法正确的是
A. 化学式为
B. 相对分子质量为62
C. 分子中碳原子和氢原子的个数比为
D. 一个乙二醇分子由10个元素组成
10.(2024 四川凉山)我国计划在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彰显了大国担当,CO2的资源化利用是实现“碳中和”的重要途径。如图是CO2转化为甲醇(CH3OH)的微观示意图,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 参加反应的CO2、H2的分子个数比为1:4
B. 反应前后原子的种类和个数保持不变
C. 图中共涉及到3种化合物
D. 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11.(2024 四川内江)如图是汽车尾气处理装置中发生反应的微观示意图。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通过该反应,可减少汽车尾气对大气的污染
B.化学变化中,构成反应物的分子直接组合成新的分子
C.反应后催化剂的质量和化学性质都不发生改变
D.CO和CO2的分子结构不同,二者化学性质有差异
12.(2024四川攀枝花)下图是一类化学反应的微观示意图,其中以甲或丙为原料与乙反应均可获得清洁燃料丁。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甲、丙、丁、戊都属于氧化物
B. 制取丁前后,分子总数保持不变
C. 若生成的丁和戊分子数之比为5∶3,则消耗的甲和乙的分子数之比为2∶13
D. 若某条件下,甲、乙、丙混合反应后只新增戊这一种物质,则反应后丙将增多
13(2024 四川遂宁)2024年以“创新预见6G未来”为主题全球6G技术大会在南京召开。氮化镓是制造芯片的材料之一。镓的原子结构示意图及镓在元素周期表中的信息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镓元素 为非金属元素 B. 镓原子的中子数是31
C. 图中X的数值是8 D. 镓的相对原子质量是69.72g
14.(2024 云南)钽在航空航天领域有重要的应用价值,钽元素在元素周期表中的相关信息如图所示,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 钽是一种金属元素
B. 钽的元素符号为Ta
C. 每个钽原子中含73个质子
D. 钽的相对原子质量为180.9g
15(2024 重庆)雄黄酒可以驱逐蛇和害虫,雄黄的主要成分为,组成它的两种元素在元素周期表中的信息如图所示,下列有关说法不正确的是
A. 乙醇可作为雄黄的溶剂
B. 两种元素都为非金属元素
C. 砷原子的质量为74.92
D. 硫原子核外电子数为16
16.(2024 重庆)杭州亚运会火炬使用“零碳甲醇()”。我国科研人员研制出一种新型催化剂,能将转化成甲醇,其转化过程如下图所示(M为单质、部分产物省略)。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 M的化学式为 B. 该成果可为碳中和提供科学方案
C. Ⅰ中反应不是化合反应 D. 该转化中和M的分子数目比为1:2
二、填空题
17.(2024 四川达州)达州蕴藏有丰富的锂、钾、溴等资源。图1是锂元素在元素周期表中的相关信息,图2是几种粒子的结构示意图。利用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由图1可知,锂的相对原子质量是_______。
(2)图2中,具有相对稳定结构的原子是_______(填字母序号),A与C化学性质相似的原因是_______相同。
(3)A与B形成化合物的化学式为_______。
18.(2024 四川广安)金属镓(Ga)可用于制作半导体,镓元素在元素周期表的信息以及Ga、A、B、C、D、E的微粒结构示意图如下图所示。元素周期表中,金属元素、非金属元素和稀有气体元素常用不同颜色区分。
回答下列问题:
(1)镓元素位于元素周期表第______周期。
(2)在元素周期表中,镓元素与A元素所占方格颜色______(填“相同”或“不同”)。
(3)上图中,一共涉及______种元素。
(4)E失去3个电子,形成阳离子,该离子符号为______。
19.(2024 四川乐山)元素周期表是学习和研究化学的重要工具.元素周期表的每一个横行叫做一个周期,下图是元素周期表中前三周期元素的部分信息.
回答下列问题:
(1)上述周期表空白处元素的元素符号为__________.
(2)硅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为__________.
(3)氮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为__________.
(4)第三周期的金属元素共有__________种.
20(2024 四川泸州)我国科学家在无细胞条件下,以CO2和H2为原料制得淀粉,代表着人工合成淀粉领域的重大颠覆性和原创性突破,其合成路线图简化如下、回答相关问题:
(1)在“CO2→CH3OH”转化过程中,H2与CO2反应的化学计量数之比为______。
(2)合成路线图中,“CH3OH→HCHO”转化的微观图示如下,其中黑色球()表示碳原子,则白色球()表示______原子,物质B的分子式为______。
(3)合成路线图中的反应物和生成物,属于有机高分子化合物的是______。
21. (2024 四川南充)硒是人体必需微量元素,缺硒可能引起表皮角质化和癌症。一种富硒酵母片含有硒、钠、镁、氧等元素。相关元素的信息如下图所示,回答下列问题。
(1)硒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是_______。
(2)钠、镁、氧三种元素,与硒元素化学性质相似的是_______(填元素符号)。
(3)B和地壳中含量最高的金属元素组成的化合物的化学式为_______。
22.(2024 四川攀枝花)在宏观、微观和符号之间建立联系是化学学科的重要思维方式。根据相关信息,回答下列问题。
(1)图1中,共有___________种元素,②表示的微粒符号是___________。
(2)图1中,④和⑤形成的化合物的化学式为___________。
(3)图2中,属于金属元素的是___________(名称或符号均可),硼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为___________。
(4)图2中硫元素与图1中___________元素的化学性质相似(填元素名称)。
23. (2024天津) 在宏观、微观和符号之间建立联系是学习化学的重要思维方式。
(1)从微观角度分析,氧气是由______构成的(填“氧分子”或“氧原子”)。
(2)下列对现象的解释不正确的是______(填序号)。
选项 A B C
现象 端午时节,粽叶飘香 酒精燃烧,水不燃烧 热水使变瘪的乒乓球复原
解释 分子总是在不断运动 分子不同,化学性质不同 受热后分子体积变大
(3)金属锂可用于制造电池。锂元素常见化合价为+1价,其在元素周期表中的部分信息如图所示,由此可知:
①锂的原子序数为______。
②锂和氧两种元素形成化合物的化学式为______。
(4)汽车尾气中的有害气体甲和乙在催化剂的作用下反应生成丙和丁,能减轻空气污染。甲、乙、丙、丁四种物质的分子示意图如图,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
甲 乙 丙 丁
2025中考化学结构专题复习真题训练练习题(三)
一、选择题
1. (2024·广西)氯原子的结构示意图如图所示。氯原子的核电荷数为
A. 2 B. 7 C. 8 D. 17
2.(2024·黑龙江省哈尔滨)依据所学知识及图示所示信息判断,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氧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为16.00
B.1个氧原子含有8个质子
C.氧元素的符号是O
D.氧原子在化学变化中易失去电子
3. (2024·黑龙江省牡丹江市)“中国芯”的关键材料是硅。结合硅元素在元素周期表中的信息及硅原子的结构示意图,提取的信息错误的是
A. 图中的
B. 硅属于非金属元素
C. 硅原子有3个电子层
D. 硅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为
4. (2024·黑龙江省龙东地区)有“锂”走遍天下,无“锂”寸步难行。科学不断进步,锂电池应用日益广泛。下图是锂元素在元素周期表中的部分信息及原子结构示意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锂元素属于非金属元素
B. 锂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为3
C. 氯化锂的化学式为
D. 锂原子在化学反应中容易失去电子
5.(2024·安徽) 我国“鹊桥二号”中继星使用镀金钼丝天线,搭建了地面与“嫦娥六号”的通信桥梁。如图是钼元素在元素周期表中的相关信息。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 钼的元素符号是Mo
B. 钼属于金属元素
C. 钼的相对原子质量为95.96
D. 1个Mo2+中含有的电子数为44
6. (2024·广东省)钷可为航天器提供动力。钷元素在元素周期表中的信息如图所示,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 钷的原子序数为61
B. 钷的元素符号为Pm
C. 钷原子的核外电子数为61
D. 钷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为145g
7. (2024·广东省深圳市)嫦娥五号从月球上带回来的样品有氦气和钛铁矿石,下列有关氦、钛元素的说法正确的是
A. 1个氦原子含有4个质子
B. 钛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为47.87g
C. 钛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为22
D. He和Ti分别可以表示单质
8. (2024·海南省)LED灯中使用了钇铝石榴石作为发光半导体材料。如图是钇在元素周期表中的信息,下列有关钇的说法正确的是
A. 是非金属元素
B. 原子的最外层有39个电子
C. 元素符号为Y
D. 一个原子的质量为88.91g
9. (2024·湖北省武汉市)我国科研工作者将嫦娥五号采集的月球玄武岩中的磷灰石煅烧,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中氢元素的化合价为 B. 中阳离子的符号为
C. 氧原子的结构示意图为 D. 由三种元素组成
10.(2024·北京) 与在一定条件下反应生成和CO,该制氢反应的微观示意图如图所示:
图中丁的微观图示为
A. B. C. D.
11. (2024·黑龙江省龙东地区)科学家用“人工树叶”模拟光合作用,吸收二氧化碳并获得氧气,实现“碳中和”,其反应的微观示意图如下,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参加反应的甲、乙质量比为18∶11 B. 化学反应前后分子种类和个数均不发生改变
C. 反应前后氧元素的化合价发生改变 D. 该反应涉及的物质都是化合物
12. (2024·广东省中考)我国科学家利用光催化技术实现了绿色制取H2O2,反应的微观示意图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反应后氧原子个数减少 B. 反应后催化剂的质量增加
C. b的化学式为H2O D. 参加反应的a、b分子个数比为1∶1
13.(2024·河南中考) 某反应的微观示意图如图,该反应可用于汽车尾气处理。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图中的单质为氧气 B. 反应的产物均为无毒物质
C. 反应前后元素的化合价均无变化 D. 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NH3+NON2+H2O
14.(2024·广东省深圳市)思考乐小丁同学发现和在同一条件下会发生两个化学反应。一般反应Ⅰ来制取甲醇(),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 在反应Ⅰ中,参加反应的和的分子个数比为
B. 反应Ⅱ前后的分子数量发生改变
C. 小丁同学想要增加甲醇的产量,就要减少反应Ⅱ的发生
D. 利用这两个反应不仅可以减少温室气体的排放,还可以产生燃料
15.(2024·安徽)阅读下列材料,完成下列小题。
杭州亚运会开幕式主火炬的燃料——“零碳甲醇(CH3OH)”备受瞩目,这是全球首次对“零碳甲醇”的实践应用。目前,该燃料已广泛应用在船舶、汽车等领域。“零碳甲醇”是利用焦炉气中的副产品氧气和从工业尾气中捕捉的二氧化碳在一种纳米催化剂的作用下反应得到的,其微观示意图如图。有关该反应的说法,正确的是
A. 反应物均为单质 B. 丁的化学式为H2O
C. 参加反应的甲与乙的质量比为3∶1 D. 反应前后“纳米催化剂”的性质不变
三、填空题
16.(2024·河南) 碳元素对人类有十分重要的意义。碳和碳的化合物是化学研究的重要内容。
(1)“低碳行动”中的“碳”指的是_______(填“C”“CO”或“CO2”)。
(2)如图是元素周期表中的一格。碳原子核外电子数为_______。
(3)关于金刚石和石墨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_______(填字母)。
a.金刚石和石墨都属于碳的单质
b.石墨转化为金刚石属于物理变化
c.它们完全燃烧后的产物都是二氧化碳
d金刚石和石墨里碳原子排列方式不同
17.(2024·黑龙江省大庆市)如图为钡在元素周期表中的相关信息及原子结构示意图。请回答下列问题:
(1)钡是______元素(填“金属”或“非金属”);钡的相对原子质量为______。
(2)钠、镁、铝三种元素中______元素与钡元素位于同一族(填元素符号)。
(3)钡原子在化学变化中易______电子形成钡离子(填“得”或“失”),钡离子有毒,医疗上用“钡餐”(主要成分为BaSO4)作X射线透视胃部的内服药,但BaCO3不能用作“钡餐”的原因为______(用化学方程式解释)。
18.(2024·甘肃省)汞在元素周期表中的相关信息及汞原子结构示意图如下图所示。
(1)图A中数字200.6的含义是______,图B中x的数值是______。
(2)由图B可知,汞原子失去2个电子后形成微粒的符号是______。
(3)甘汞常用于防腐剂和制药工业,其化学式为,中汞元素的化合价为______价。
(4)《神农本草经》记载,将丹砂(主要成分是HgS)在空气中焙烧,就会得到汞,同时生成一种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该变化用化学方程式表示为______。
19.(2024·广东省广州市) 东晋《华阳国志》(卷四)中已有关于白铜的记载,云南镍白铜(铜镍合金)闻名中外,曾用于造币和制作仿银饰品,西方直到19世纪才仿制出白铜。镍的金属活动性与铁相似,元素周期表中元素镍和铜的相关信息如图所示。
(1)Ni的核电荷数为________,Cu2+的核外电子数为________。
(2)根据化合物的分类,Ni(OH)2属于________。
(3)镍白铜的熔点比纯铜________(填“高”或“低”)。
(4)设计实验比较镍和铜的金属活动性,写出实验方案和预期的实验现象________。
20.(2024·黑龙江省齐齐哈尔市)宏观和微观相结合是认识物质结构与性质的重要方法之一。请回答下列问题:
(1)钙元素是人体必需的________(填“常量”或“微量”)元素。图一是钙元素在元素周期表中的部分信息和钙原子的结构示意图,由图一可知钙的相对原子质量是________,钙原子在化学反应中容易________(填“得到”或“失去”)电子。
(2)科学家发现,通过化学反应可以将树木纤维素转变成超级储能装置,图二是其中主要反应的微观示意图,请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该反应的基本反应类型为________反应。
21.(2024·福建) 我国正在筹建月球科考站。针对“月球上是否存在大气”,查阅资料:
资料1 当天体中气体的分子运动平均速率大于分子脱离速率的20%时,该气体会脱离天体逸散到宇宙中。月球表面气体分子的脱离速率均为。
资料2 使用质谱仪测定,在月球黑暗处发现有极微量的气体生成,其主要成分是氢气、氦气、氖气和氩气等。日出时,月球表面有极微量的甲烷和氨气产生。
(1)氖的原子结构示意图和氩在元素周期表中的部分信息分别如下图所示。
①氖原子的核外电子比氩原子的少________个。
②氩的相对原子质量为________。
(2)0℃时,氢气、氦气和氮气的分子运动示意图分别如下所示。
①由上图分析,分子运动平均速率与________有关。
②日出时,月球表面产生的氨气(NH3)是由氨分子()聚集而成的。画出氮原子和氢原子结合成氨分子的微观示意图:________
③已知月球表面最高温度超过100℃。月球表面因不能留住氢气、氦气等气体分子,所以不存在稳定大气,结合资料信息说明其原因:________。
22.(2024·甘肃省临夏州) 我国科学家公布了对嫦娥五号带回月球土壤样品的研究成果,准确测定了月球土壤样品中40多种元素的含量,以下为钛、锂、钠、氦-3的有关信息。
(1)钛属于_____(选填“金属”或“非金属”)元素,钛原子结构示意图中n的值是_____。
(2)锂、钠两种元素化学性质相似的原因是_________。锂离子电池为手机等内部常用的电池,碳酸锂是生产锂离子电池的常用原料,已知Li的化合价为,碳酸锂的化学式为______。
(3)已知氦-3原子是一种含2个质子和1个中子的原子,下列模型能表示氦-3原子的是_____(填序号)。
23.(2024宁夏)我国化学家张青莲在测定铒、铟等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方面作出了卓越贡献。铒元素在元素周期表中的有关信息如图1所示,铟元素的原子结构示意图如图2所示。
(1)铒的相对原子质量为    。
(2)图2中x=   。
(3)铒、铟属于不同种元素,因为    。
24. (2024滨州)下图为元素周期表中同一周期元素的名称、符号和原子结构示意图。请结合图示内容回答下列问题:
(1)图中各元素都属于元素周期表的第______周期;
(2)硼原子结构示意图中的______;
(3)图中与镁元素化学性质相似的是______(填元素符号);
(4)氧原子在化学反应中通常易______(填“得到”或“失去”)电子,形成______(填“阴”或“阳”)离子;
(5)图中元素属于同一周期的原因是各原子的______(填字母序号)相同。
A. 质子数 B. 中子数 C. 电子层数 D. 最外层电子数
25. (2024临沂)宏观、微观和符号之间建立联系是化学学科的重要思维方式。下图为硒元素在元素周期表中的部分信息及硒原子的结构示意图。
(1)硒的相对原子质量为________。
(2)根据硒的原子结构示意图,判断x=________。
(3)硒属于人体必需的微量元素,其作用是________(填序号)。
A. 预防贫血 B. 预防骨质疏松 C. 防癌、抗癌
26. (2024·黑龙江省绥化市)我国科研人员以水滑石为载体,通过一种复杂的催化剂,在阳光的作用下使甲烷和水发生反应生成氢气和A,其微观反应示意图如图所示,请回答下列问题。
(1)写出生成物A的化学式 ________。
(2)参加反应的各物质的质量比是 ____________(最简整数比)。
(3)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填字母)。
A. 该催化剂在此反应中加快了反应速率
B. 该反应前后分子的种类和个数都不变
C. 该反应属于置换反应
D. 该反应制氢气充分利用太阳能。可达到节能的目的
27. (2024·贵州省)阅读下面科普短文,回答问题。
自然界中,天然金刚石较少。人工合成金刚石通常需要在高温高压条件下才能进行。近期,科学家在一个标准大气压、1025℃条件下,将硅融入镓、铁、镍组成的液态金属中,通入甲烷气体,硅(Si)与甲烷反应生成四氢化硅和石墨(C),石墨在液态金属表面转化成金刚石薄膜,其转化过程如图1和图2。金刚石薄膜具有良好的光学透明性和高度的化学稳定性,在多领域有广泛的应用。
(1)从宏观上看,甲烷由______元素组成。从微观上看,金刚石由______构成。
(2)图1生成石墨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图2变化的微观实质是______。
(3)金刚石薄膜的性质有______。
28.(2024·甘肃省兰州市) 科普阅读。
北京时间2024年4月25日,神舟十八号载人飞船发射成功!这次发射成功不仅意味着中国航天事业又向前迈进了一大步,而且也是中国科技实力的又一次展现。
信息1:天和核心舱内气体组成和空气成分基本一致,发射采用液氢和液氧作为助推剂,有利于环境保护。
信息2:飞船座舱通过专用风机将座舱内部空气引入净化罐,利用过氧化钠()吸收二氧化碳,生成碳酸钠和氧气,净化后的空气再重新流回舱内。
信息3:主电源储能电池由锅镍电池更改为锂电池。其能量更高、循环寿命更长、高倍率充电更佳,还能为整船减重约50公斤。
回答下列问题:
(1)天和核心舱内气体组成中含量最多的物质是________(填化学式)。
(2)从环保角度考虑,液氢作燃料的优点是________。
(3)写出净化罐中吸收二氧化碳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
(4)锂元素的相关信息如图所示,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________(填字母序号)。
A.
B. 锂元素属于金属元素
C. 在化学反应中,锂原子易失去电子
D. 锂元素位于元素周期表中第三周期
参考答案(一)
1.C
【知识点】元素符号书写及含义、元素周期表及元素分类、元素周期表信息示意图
【详解】
A、钇带有“金”字旁,则钇属于金属元素,故A说法错误;
B、由元素周期表中的一格可知,右上角的字母表示元素符号,则钇的元素符号为Y,故B说法错误;
C、由元素周期表中的一格可知,左上角的数字表示原子序数,则钇的原子序数为39,故C说法在正确;
D、由元素周期表中的一格可知,汉字下方的数字表示相对原子质量,相对原子质量的单位是“1”,不是“g”,通常省略,则钇的相对原子质量为88.91,故D说法错误;
故选:C。
2.
【知识点】原子中各类微粒的数值关系、元素周期表及元素分类、元素周期表信息示意图、相对原子质量的概念及有关计算
【详解】
A、磷是“石”字旁,属于非金属元素,故A错误;
B、由元素周期表一格可知,右上角的符号表示该元素的元素符合,即磷元素的符号为P,故B正确;
C、由元素周期表一格可知,左上角的数字表示该元素的原子序数,在原子中,原子序数=质子数,即磷原子的质子数是15,故C错误;
D、相对原子质量的单位是“1”,通常省略不写,不是“g”,故D错误。
故选B。
3.A
【知识点】原子中各类微粒的数值关系、基于构成原子的各微粒数值关系的计算、元素周期表及元素分类、元素周期表信息示意图
【详解】
A、由元素周期表一格中的信息可知,左上角的数字表示原子序数,原子的原子序数=核外电子数,所以铟原子核外电子数为49,故选项说法正确;
B、原子的实际质量特别小,由元素周期表一格中的信息可知,元素符号正下方的数字表示相对原子质量,相对原子质量的单位为“1”,不是“g”,常省略不写,则铟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为114.8,故说法错误;
C、铟带“钅”字旁,属于金属元素,故选项说法错误;
D、相对原子质量≈质子数+中子数,则铟原子的中子数约为115-49=66,所以铟原子中质子数不等于中子数,故选项说法错误;
故选:A。
4.(1)C (2)B (3)B
【知识点】相对原子质量的概念及有关计算、元素周期表信息示意图、离子符号的含义及书写、复分解反应的定义
【详解】
(1)A、由两个字母表示的元素符号,第一个字母大写,第二个字母必须小写,故氯元素表示为:Cl,不符合题意;
B、原子用元素符号表示,多个原子就是在元素符号前面加上相应的数字,故两个钠原子表示为:2Na,不符合题意;
C、氯化钠由钠离子和氯离子构成,离子的表示方法:在该离子元素符号的右上角标上该离子所带的正负电荷数,数字在前,正负号在后,带一个电荷时,1通常省略,多个离子,就是在元素符号前面加上相应的数字;故填:Na+、Cl-,符合题意;
D、水中氢元素显+1价,元素化合价的表示方法是在化学式该元素的上方用正负号和数字表示,正负号标在数字前面。故水中氢元素的化合价表示为:,不符合题意。
故选C;
(2)
A、由“金”字旁可知,钠元素属于金属元素,不符合题意;
B、在元素周期表中,元素名称左上角的数字表示原子序数,故钠的原子序数为11,符合题意;
C、在元素周期表中,元素名称下方的数字表示相对原子质量,相对原子质量是一个比值,单位为“1”,常省略不写,故钠的相对原子质量为22.99,不符合题意;
D、在原子中,质子数=原子序数=核外电子数,钠离子是钠原子失去最外层1个电子后形成的,故钠离子中含有11-1=10个电子,不符合题意。
故选B;
(3)
A、化合反应是由两种或两种以上的物质反应生成一种新物质的反应,符合“多变一”特点,不符合题意;
B、由化学方程式可知,电解熔融氯化钠制取钠的反应符合“一变多”的特点,属于分解反应,符合题意;
C、置换反应是一种单质与一种化合物反应生成另一种单质和另一种化合物的反应,不符合题意;
D、复分解反应是两种化合物互相交换成分生成另外两种化合物的反应,不符合题意。
故选B。
5.B
【知识点】原子中各类微粒的数值关系、元素周期表及元素分类、元素周期表信息示意图、相对原子质量的概念及有关计算
【详解】
A、硒元素名称中含有“石”字旁,硒元素属于非金属元素,错误;
B、元素周期表中的一格中,字母表示该元素的元素符号;硒的元素符号为Se,正确;
C、元素周期表中的一格中,左上角的数字表示原子序数,原子序数=质子数=核外电子数=34;不是硒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为34,错误;
D、元素周期表中的一格中,汉字下面的数字表示相对原子质量,硒的相对原子质量为78.96,相对原子质量单位是“1”,不是“g”,常省略不写,错误。
故选B。
6.A
【知识点】原子结构示意图含义及应用、最外层电子在化学变化中的作用、元素周期表信息示意图
【详解】
A、由元素周期表中单元格信息可知,左上角的数字表示原子序数,则锂元素的原子序数为3,故A符合题意;
B、由元素周期表中单元格信息可知,汉字下面的数字表示相对原子质量,锂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为6.941,单位是“1”,不是“克”,故B不符合题意;
C、由锂原子结构示意图可知,锂原子的核外电子数为3,故C不符合题意;
D、由锂原子结构示意图可知,锂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为1<4,在化学反应中易失去电子达到稳定结构,故D不符合题意。
故选A。
7.A
【知识点】原子结构示意图含义及应用、最外层电子在化学变化中的作用、化学符号周围数字的含义
【详解】
A、氯原子和碘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相同都有7个电子,故氯元素和碘元素的化学性质相似,正确;
B、元素只讲种类、不讲个数,故符号“2Cl”可表示2个氯原子、不能表示2个氯元素,错误;
C、原子是不带电的,同时根据原子结构示意图意义,圆圈表示原子核,故图中“”表示两种原子的原子核带正电荷,错误;
D、最外层电子数一般小于4,通常容易失电子,最外层电子数一般大于4,通常容易得电子,碘原子最外层电子数为7,大于4,故碘原子在化学反应中易得到电子,错误;
故选A
8.B 9.A 10.D
【知识点】金刚石的相关知识、石墨的相关知识、C60的相关知识、结构、性质与用途的关系
【解析】
8.A、根据题目的C60的分子结构,C60分子具有空心球体结构,故A正确。
B、有机高分子是相对分子质量上万的有机物分子;C60是由一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是单质,不是有机物,故B错误。
C、元素符号的右下角表示一个分子中含有的原子数,每个C60分子是由60个碳原子构成的,故C正确。
D、根据题目叙述,C60有可能在催化领域具有广泛应用,故D正确。
故选:B。
9.A、碳原子的原子结构示意图是,则碳原子核外电子数为6,属于物质结构的描述,正确;
B、金刚石可用来切割大理石,是金刚石的用途,错误;
C、石墨很软属于石墨的物理性质,错误;
D、C60能与K等金属反应属于化学性质,错误;
故选A;
10.金刚石、石墨和C60都是由碳元素组成的单质,但是由于它们的原子排列方式不同,因此它们的性质存在着明显差异,故选D。
11.B
【知识点】原子中各类微粒的数值关系、元素周期表及元素分类、元素周期表信息示意图、常见化肥的种类及性质
【详解】
A、由“石”字旁可知,磷元素属于非金属元素,不符合题意;
B、在元素周期表中,元素名称下方的数字表示相对原子质量,相对原子质量是一个比值,单位为“1”,常省略不写,故磷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为30.97,符合题意;
C、在元素周期表中,元素名称左上角的数字表示原子序数,在原子中,原子序数=质子数=核外电子数,故磷原子核外有15个电子,不符合题意;
D、氮、磷、钾元素是农作物生长需要量较大的营养元素,不符合题意。
故选B。
12.C
【知识点】元素周期表及元素分类、元素周期表信息示意图
【详解】
A、相对原子质量单位是“1”,不是“克”,故A错误;
B、根据元素周期表中一格提供的信息,钬的元素符号为Ho,故B错误;
C、根据元素周期表中一格提供的信息,核外电子数=原子序数=质子数=67,故C正确;
D、根据化学元素汉字名称的偏旁可辨别元素的种类,金属元素名称一般有“钅”字旁;可知是金属元素,故D错误。
故选C。
13.A
【知识点】原子结构、原子结构示意图含义及应用、原子结构示意图的相关计算
【详解】
A、在原子中,质子数=核外电子数,故5=x+3,x=2,符合题意;
B、电子带负电,质子带正电,不符合题意;
C、在原子结构示意图中,圆圈内的数字表示质子数,故硼原子的质子数为5,不符合题意;
D、在原子结构示意图中,圆圈内的数字表示质子数,故硼原子的质子数为5,不是相对原子质量,不符合题意。
故选A。
14.D
【知识点】元素周期表及元素分类、元素周期表信息示意图、相对原子质量的概念及有关计算
【详解】
A、元素信息示意图右上角的符号为该元素的元素符号,铼元素的元素符号为Re,故A正确;
B、元素信息示意图左上角的数字为该元素的原子序数,铼元素的原子序数为75,故B正确;
C、根据铼元素的中文名称偏旁“钅”可知,该元素属于金属元素,故C正确;
D、元素信息示意图最下方的数字为该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相对原子质量为一个比值,单位为单位“1”,不是g,故D错误;
故选D。
15.A
【知识点】原子中各类微粒的数值关系、元素符号书写及含义、元素周期表及元素分类、相对原子质量的概念及有关计算
【详解】
A.根据元素周期表信息图左上方数字表示原子序数,原子中原子序数=质子数=核外电子数,所以铍原子的核外电子数为4,故A正确;
B.根据元素名称带有“钅”字旁,铍元素属于金属元素,故B错误;
C..相对原子质量的单位为“1”,不是“g”,故C错误;
D. 铍原子用铍的元素符号Be表示,表示原子个数的数字写在元素符号的前面,因此2个铍原子可表示为2Be,故D错误。
故选:A。
C
【知识点】原子结构、原子结构示意图含义及应用、原子结构示意图的相关计算、
化合价的计算、微量元素
【详解】
A、氟原子核外电子数为2+7=9,错误;
B、在氟化钠的形成过程中,钠原子最外层电子数为1,氟原子易失去最外层的1个电子形成带1个单位正电荷的钠离子,氟原子最外层电子数为7,氟原子易得到1个电子形成带1个单位负电荷的氟离子,即氟原子得到钠原子失去的1个电子,形成稳定结构,错误;
C、根据在化合物中各元素正负化合价代数和为0,CaF2中钙元素显+2价,NaF中钠元素显+1价,则两种物质中,氟元素的化合价均为-1价,正确;
D、用含氟牙膏刷牙可使牙齿坚固,从而有效防止蛀牙,但是牙膏中氟元素含量并不是越高越好,因为长期摄入高剂量的氟,则会引起氟骨症,重则会引起恶心、呕吐、心律不齐等急性氟中毒情况,错误。
故选C。
D
【知识点】灵活运用元素周期表中一格的信息、原子结构示意图的含义
【详解】
A、钴带“钅”字旁,属于金属元素,故选项说法错误。
B、根据元素周期表中的一格可知,左上角的数字表示原子序数,该元素的原子序数为27;原子中原子序数=核电荷数=质子数,则该原子的核内质子数为27;相对原子质量为58.93,不是质子数的两倍,则原子核内中子数不等于27,故选项说法错误。
C、钴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是2,少于4,在化学反应中易失去2个电子而形成阳离子,故选项说法错误。
D、根据元素周期表中的一格可知,汉字下面的数字表示相对原子质量,该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为58.93,故选项说法正确。
故选:D。
D
【详解】
A、镉原子最外层电子数为2,小于4,在化学变化中易失去电子,该选项说法正确;
B、镉元素符号为Cd,该选项说法正确;
C、元素周期表单元格中,右上角的数字表示原子序数,原子序数=原子的质子数,则镉的质子数为48,该选项说法正确;
D、镉为“金字旁”,属于金属元素,该选项说法不正确;
故选D。
19. H 3H H2 20. 28 58.69 金属 研究新能源电池
【知识点】元素周期表及元素分类、元素周期表信息示意图、化学式书写及读法、化学符号周围数字的含义
【解析】
19.(1)氢元素的元素符号为:H,故填:H;
(2)原子直接用元素符号来表示,若要表示多个原子,在元素符号的前面加上数字表示原子的个数,3个氢原子表示为3H,故填:3H;
(3)氢气是由氢元素组成的,其化学式是:H2,故填:H2;
20.(1)元素周期表中左上角的数字为原子序数,故填:28;
(2)元素周期表中汉字下方的数字为相对原子质量,故填 :58.69;
(3)镍为“钅”字旁,属于金属元素,故填:金属;
(4)对于电池研发方向,可研究新能源电池,以解决环境问题,故填:研究新能源电池。
21.(1)19 (2)Na/钠 (3)金属元素 (4)Ca/钙
【知识点】元素周期表及元素分类、元素周期表信息示意图、人体内的常量元素
【详解】
(1)元素符号左上角的数字表示原子序数,则钾的原子序数是19。
(2)根据元素周期表中一格知,最下方的数字为相对原子质量,相对原子质量的单位为“1”,则三种元素中Na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最小。
(3)钠、钾和钙均为“钅”字旁,属于金属元素。
(4)钙是人体骨骼的重要组成元素,老年人缺钙会导致骨质疏松。
22. (1)C; (2)B;C; (3)PbO2。
【知识点】化学与材料、原子的结构、化学式中元素化合价的确定以及质量守恒定律
【详解】
(1)A、x=2,故正确;
B、铅的偏旁是钅,属于金属元素,故正确;
C、铅的相对原子质量是207.2,故错误;
D、铅元素对人体来说是有害元素,故正确。
故选:C;
(2)伍德合金是铅、铋、锡和镉组成的合金,可用于制作电路保险丝。伍德合金属于混合物,故选B;铅的熔点比伍德合金的熔点要高,故选:C;
(3)铅蓄电池放电时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Pb+X+2H2SO4=2PbSO4+2H2O,生成物中有2个铅原子、2个硫原子、10个氧原子、4个氢原子,反应物中有1个铅原子、4个氢原子、2个硫原子、8个氧原子,所以X的化学式为PbO2。
23.(1) ①. 4 ②. 金属
(2) ①. C ②. B
(3)原子 (4) ① Na2S ②. -2
【详解】
【小问1详解】
图1中铍原子的原子序数(左上角数字)是4,根据原子序数=核电荷数=质子数=核外电子数,则铍原子的质子数是4;
铍带金字旁,属于金属元素;
【小问2详解】
最外层电子数为8(一个电子层为2)属于相对稳定结构,则图2中最外层达到相对稳定结构的微观粒子是C;
元素的种类由质子数决定,质子数相同的一类原子属于同一种元素,B与C质子数(圆圈内数字)相同,则与C属于同种元素的是B;
【小问3详解】
图2中B是钠单质,钠属于金属由原子构成;
【小问4详解】
图2中A(硫)和B( 钠)两种元素组成化合物,其中硫元素显-2价,钠元素显+1价,则化学式为Na2S,其中A(硫)元素的化合价为-2。
参考答案(二)
B
【知识点】原子结构示意图的含义及应用、原子内的等式关系
【详解】原子结构示意图左侧圆圈内的数字表示质子数,原子的质子数=核外电子数,根据题目信息,氦-3的原子核是由2个质子和1个中子构成的,所以氦-3原子的质子数为2,核外电子数也为2,故选:B。
D
【知识点】元素周期表信息示意图、元素分类,原子内的微粒关系
【详解】
A、原子序数=质子数=核外电子数,镁原子镁原子核外有12个电子,故选项说法正确;
B、镁为“钅”字旁,属于金属元素,故选项说法正确;
C、原子序数=质子数=核外电子数,镁原子核内有12个质子,故选项说法正确;
D、元素名称下面的数字表示相对原子质量,钌相对原子质量为24.31,故选项说法错误。
故选:D。
3. C
【知识点】元素分类、元素周期表信息示意图、原子内各微粒关系、离子符号的意义
【详解】
A、铕带“钅”字旁,属于金属元素,故选项说法错误;
B、根据元素周期表中的一格可知,汉字下面的数字表示相对原子质量,铕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为152.0,而非原子的实际质量。故选项说法错误;
C、根据原子中核电荷数=质子数=核外电子数,则x=63-2-8-18-8-2=25,故选项说法正确;
D、由铕原子结构示意图可知,铕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为2,容易失去电子,形成Eu2+,则Eu2+的核外电子数是63-2=61,故选项说法错误;
故选:C。
4. C
【知识点】元素周期表信息示意图、原子内的微粒关系、化合价
【详解】
A、根据元素周期表的信息可知,左上角的数字表示原子序数,则铷的原子序数为37,原子中原子序数=质子数,所以铷原子的质子数为37,即,故选项说法正确;
B、根据元素周期表的信息可知,元素名称下方的数字表示相对原子质量,则铷的相对原子质量为85.47,故选项说法正确;
C、原子中质子数=核外电子数,则有37=2+8+18+8+n,得n =1,最外层电子数小于4,在化学反应中易失去电子,故选项说法不正确;
D、由选项C分析可知,铷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为1,小于4,在化学反应中易失去1个电子,形成带1个单位正电荷的铷离子,在化合物中显+1价,氯元素的化合价为-1,则氯化铷的化学式为RbCl,故选项说法正确。
故选C。
5. A
【知识点】微观示意图的分析、化学变化中各粒子的定量分析
【分析】由微观示意图可知:该反应化学方程式为。
【详解】
A、由化学方程式可知:每有44份质量的二氧化碳气体与6份质量的氢气在催化剂条件下完全反应生成32份质量的甲醇和18份质量的水,消耗的CO2与生成的CH3OH质量比=44:32=11:8,说法错误;
B、反应中CO2、H2一定要与催化剂接触,增大接触面积,说法正确;
C、化学变化的实质:分子破裂成原子,原子自由组合生成新的分子,反应过程中“”分成“”和“”,说法正确;
D、该反应消耗二氧化碳,有利于实现“碳中和”目标,说法正确;
故选:A。
6. B
【知识点】微观示意图的分析、质量守恒定律的理解、能源的合理使用
【分析】由微观示意图可知,化学方程式为:。
【详解】
A、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化学反应前后原子的种类数目不变,故正确;
B、由化学方程式可知,反应物分子个数比为2:1,故错误;
C、由化学方程式可知,反应中有单质参加反应,由单质生成,则化合价发生了改变,故正确;
D、天然气中含有甲烷,甲烷具有可燃性,进行脱硫处理时,必须采取防毒、防爆等安全措施,故正确。
故选B。
7. C
【知识点】微观示意图的分析、质量守恒定律的理解、化学反应中的定量分析
【详解】
A、根据图示可知,该反应反应物为甲烷和氧气,生成物之一为水,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化学反应前后原子个数不变、种类不变,则微粒R的化学式为CO2,故A正确;
B、根据图示可知,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则反应前分子数为3,反应后分子数也为3,则该反应反应前后原子、分子数目均不变,故B正确;
C、根据图示可知,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则参加反应的甲烷和水的分子数目之比为1:2,则其质量之比为,故C错误;
D、天然气为远古生物遗蜕在高温高压条件下反应生成,属于不可再生能源,故D正确;
故选C;
8. C
【知识点】微观示意图的分析、质量守恒定律的理解
【分析】由乙烯与水反应制备乙醇的微观示意图可知,该反应前后水分子过量,化学方程式为:。
【详解】
A.该反应反应前的物质是乙烯和水的混合物,故选项说法错误,不符合题意;
B.由乙烯与水反应制备乙醇的微观示意图可知,乙烯的化学式为:C2H4,乙烯中碳、氢元素的质量比为:,故选项说法错误,不符合题意;
C.该反应有锌物质生成,属于化学变化,化学变化都遵守质量守恒定律,质量守恒定律的微观实质是:化学反应前后,原子种类和数目不变,因此,该反应前后原子的数目没有增减,故选项说法正确,符合题意;
D.由分析可知,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故选项说法错误,不符合题意,故选C。
9. B
【知识点】化学式的简单计算、化学式的意义
【详解】
A、由乙二醇的微观示意图可知:化学式为C2H6O2,说法错误;
B、乙二醇相对分子质量= ,乙二醇相对分子质量为62,说法正确;
C、乙二醇(C2H6O2)分子中碳、氢原子个数比=2:6=1:3,说法错误;
D、分子是由原子构成的,1个乙二醇分子由10个原子构成,说法错误;
故选:B。
10. A
【知识点】微观示意图的分析、质量守恒定律的理解、物质的分类
【分析】根据微观示意图,该反应是CO2、H2在一定条件下反应生成CH3OH、H2O,化学方程式为:。
【详解】
A、根据分析,参加反应的CO2、H2的分子个数比为1∶3,A错误;
B、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化学反应前后,原子的种类和个数不变,B正确;
C、化合物是由两种或两种以上元素组成的纯净物,根据方程式,属于化合物的有CO2、CH3OH、H2O,共3种,C正确;
D、根据分析,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D正确。
故选:A。
11 .B
【知识点】微观示意图的分析、质量守恒定律的理解、能源的合理使用
【分析】根据反应的微观过程图可知,该反应是2个CO分子与2个NO分子在催化剂的催化作用下反应生成了1个N2分子和2个CO2分子,结合题意进行分析判断。
【解答】
A、由反应的微观过程图可知,该反应是2个CO分子与2个NO分子在催化剂的催化作用下反应生成了1个N2分子和2个CO2分子,宏观上一氧化碳和一氧化氮在催化剂的催化作用下生成氮气和二氧化碳,通过该反应,可减少汽车尾气对大气的污染,故选项说法正确。
B、化学变化中,构成反应物的分子分成原子,原子再重新组合成新的分子,故选项说法错误。
C、反应后催化剂的质量和化学性质都不发生改变,故选项说法正确。
D、CO和CO2的分子结构不同,不同种的分子化学性质不同,则二者化学性质有差异,故选项说法正确。
故选:B。
12. D
【知识点】微观示意图的分析、质量守恒定律的理解、物质的分类
【详解】
A. 根据反应的微观示意图,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CO2+5H2+ CO2CH3OH+H2O,氧化物是由两种元素组成的化合物,其中一种元素是氧元素。甲、丙、戊都属于氧化物,此选项错误;
B. 反应前有7个分子,反应后有3个分子,则制取丁前后,分子总数发生改变,此选项错误;
C. 若生成的丁和戊分子数之比为5∶3,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3CO2+13H2+ 2CO5CH3OH+3H2O,则消耗的甲和乙的分子数之比为3∶13,此选项错误;
D. 若某条件下,甲、乙、丙混合反应后只新增戊这一种物质,即生成水,根据化学反应前后元素的种类不变,生成物中还有碳元素、氧元素,所以反应后丙将增多,此选项正确。
故选D。
13 C
【知识点】元素的分类、原子中粒子的关系、相对原子质量的理解
【详解】
A、镓是“钅”字旁,所以镓元素为金属元素。不符合题意;
B、元素周期表一格左上角数字为原子序数=质子数,最下方数字为相对原子质量。相对原子质量≈质子数+中子数,所以镓原子的中子数是70-31=39。不符合题意;
C、原子中质子数=核外电子数,所以31=2+X+18+3,X=8。符合题意;
D、相对原子质量的单位是“1”不是“g”,镓的相对原子质量是69.72。不符合题意;
故选C。
D
【知识点】元素的分类、元素周期表中单元格各部分的意义、原子中粒子的关系
【详解】
A、由“金”字旁可知,钽属于金属元素,不符合题意;
B、在元素周期表中,元素名称右上角的符号表示元素符号,故钽的元素符号为Ta,不符合题意;
C、在元素周期表中,元素名称左上角的数字表示原子序数,原子序数=质子数,故每个钽原子中含73个质子,不符合题意;
D、在元素周期表中,元素名称下方的数字表示相对原子质量,相对原子质量是一个比值,单位为“1”,常省略不写,故钽的相对原子质量为180.9,符合题意。
故选D。
15. C
【知识点】元素周期表中单元格各部分的意义、原子中粒子的关系
【详解】
A、雄黄酒是雌黄的酒精溶液,酒精俗称乙醇,故乙醇可作为雄黄的溶剂,故A说法正确;
B、硫、砷均带有石字旁,都为非金属元素,故B说法正确;
C、由元素周期表中的一格可知,汉字下方的数字表示相对原子质量,则砷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为74.92,故C说法错误;
D、由元素周期表中的一格可知,左上角的数字表示原子序数,则硫原子序数为16,在原子中,原子序数=质子数=核外电子数,则硫原子核外电子数为16,故D说法正确;
故选:C。
16. D
【知识点】元素周期表中单元格各部分的意义、原子中粒子的关系、质量守恒定律的理解
【详解】
A、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反应前后元素种类不变,生成物甲醇中含有碳、氢、氧三种元素,反应物二氧化碳中含有碳、氧两种元素,而反应物M单质,M中一定含有氢元素,则M为氢气,化学式为H2,故A说法正确;
B、该成果可有效利用二氧化碳,减少二氧化碳的排放,可为碳中和提供科学方案,故B说法正确;
C、I中二氧化碳和氢气在催化剂作用下反应生成一氧化碳,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反应前后元素种类不变,则一定还有含有氢元素的生成物,故该反应的生成物不只一种,不符合“多变一”的特点,不属于化合反应,故C说法正确;
D、根据流程,二氧化碳和氢气在催化剂的作用下生成甲醇,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反应前后原子种类和数目不变,则还会生成水,化学方程式为:,故该转化中 CO2和M的分子数目比为1:3,故D说法错误;
故选:D。
17. (1)6.941 (2) ①. E ②. 最外层电子数 (3)NaF
【知识点】元素周期表中单元格各部分的意义、原子中粒子的关系、相对稳定结构的判断、化学式的书写
【解析】
【小问1详解】
在元素周期表中,元素名称下方的数字表示相对原子质量,故锂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是6.941;
【小问2详解】
最外层为8电子的结构属于稳定结构,图2中具有相对稳定结构的原子(质子数=核外电子数)是E;决定元素化学性质的为最外层电子数,A、C最外层电子数相同,化学性质相似;
【小问3详解】
A是氟原子,氟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为7,在化学反应中易得到1个电子而形成带1个单位负电荷的阴离子,则氟元素的化合价为-1价;B是钠原子,钠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为1,在化学反应中易失去1个电子而形成带1个单位正电荷的阳离子,则钠元素的化合价为+1价,故两种元素形成的化合物化学式为NaF。
18. (1)四/4 (2)不同 (3)五/5 (4)Al3+
【知识点】元素的定义及分类、元素周期表中单元格各部分的意义、原子中粒子的关系、简单的元素周期律、离子符号的书写
【解析】
【小问1详解】
镓原子核外有4个电子层,故镓元素位于第四周期;
【小问2详解】
在元素周期表中,金属和非金属颜色不同。由“金”字旁可知,镓元素属于金属元素,质子数=原子序数,A是17号元素,是氯元素,由“气”字旁可知,氯属于非金属元素,故在元素周期表中,镓元素与A元素所占方格颜色不同;
【小问3详解】
元素是质子数相同的一类原子的总称,A、C质子数相同,属于同种元素,故图中涉及五种元素;
【小问4详解】
质子数=原子序数,E的质子数为13,13号元素是铝元素,铝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为3,小于4,在化学反应中,容易失去最外层3个电子,从而带上3个单位的正电荷,表示为:Al3+。
19. (1)F (2)28.09 (3)5 (4)三 或 3
【知识点】元素的分类、元素周期表中单元格各部分的意义、原子中粒子的关系
【解析】
【小问1详解】
根据元素周期表的顺序,则上述周期表空白处元素为9号元素氟元素,元素符号为F;
【小问2详解】
由元素周期表中的一格可知,汉字下方的数字表示相对原子质量,相对原子质量的单位是“1”,通常省略不写,则硅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为28.09;
【小问3详解】
由元素周期表中的一格可知,左上角的数字表示原子序数,则氮原子序数为7,在原子中,原子序数=质子数=核外电子数,则氮原子质子数=核外电子数=7,核外电子排布依次为2、5,氮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为5;
【小问4详解】
第三周期的钠、镁、铝均带有金字旁,均属于金属元素,故共有三种金属元素。
20. (1)3:1(2) ①. 氧 ②. H2O2 (3)淀粉
【知识点】微观示意图的分析、质量守恒定律的理解、化学式的简单计算、原子中最外层电子数与化学性质的关系
【解析】
【小问1详解】
根据流程图可知,在“CO2→CH3OH”转化过程中,化学方程式为 CO2+3H2=CH3OH+H2O, H2与 CO2反应的化学计量数之比为 3:1;
【小问2详解】
由合成路线图中“CH3 OH HCHO”转化的微观示意图可知,1个CH3OH分子中含有1个碳原子、4个氢原子和1个氧原子构成,黑色球()表示碳原子,则白色球()表示氧原子,“”表示氢原子,根据微观示意图可知,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CH3OH+O2HCHO+H2O2,根据流程图可知,物质B的分子式为H2O2;
【小问3详解】
有机高分子化合物是由一类相对分子质量很高的分子聚集而成的化合物,相对分子质量可达几万,甚至达到几百万或更大,合成路线图中的反应物和生成物,属于有机高分子化合物的是淀粉,因为淀粉的相对分子质量很大,而CH3 OH相对分子质量=12+1×4+16=32,HCHO相对分子质量=1×2+12+16=30,葡萄糖(C6H12O6)的相对分子质量=12×6+1×12+16×6=180。
21. (1)78.96 (2)O(3)Al2O3
【知识点】元素的分类、元素周期表中单元格各部分的意义、原子中粒子的关系、地壳中元素的含量、化学式的书写
【解析】
【小问1详解】
由元素周期表中的一格可知,汉字下方的数字表示相对原子质量,则硒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是78.96;
【小问2详解】
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决定元素的化学性质,钠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为1,镁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为2,氧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为6,硒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为6,氧原子和硒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相同,都是6,故与硒元素化学性质相似的是氧元素,元素符号表示为O;
【小问3详解】
地壳中含量最高的金属元素为铝元素,B质子数=核外电子数=8,表示氧原子,氧原子最外层电子数为6,在化学反应中易得到2个电子形成带2个单位负电荷的氧离子,氧元素在化合物中显-2价,铝元素显+3价,二者组成的化合物为氧化铝,化学式为Al2O3。
22. (1) ①. 3或三 ②. Na+ (2)Al2O3(3) ①. 锑或Sb ②. 10.81 (4)氧
【知识点】元素的定义及分类、元素周期表中单元格各部分的意义、原子中粒子的关系
【解析】
【小问1详解】
元素是具有相同质子数的一类原子的总称,即质子数决定元素的种类,在图1粒子的结构示意图中,圆圈内的数字表示该元素的质子数,①④质子数相同,属于同种元素,③⑤质子数相同,属于同种元素,图示粒子中质子数有3种(8、11、13),所以表示3种元素;
②中,质子数=11,核外电子数=2+8=10,表示带1个单位正电荷的钠离子,微粒符号表示为Na+;
【小问2详解】
图1中,④质子数=8,核外电子数=2+8=10,表示带2个单位负电荷的氧离子,则氧元素在化合物中显-2价,⑤质子数=13,核外电子数=2+8=10,表示带3个单位正电荷的铝离子,则铝元素在化合物中显+3价,根据在化合物中各元素正负化合价代数和为0,④和⑤形成的化合物的化学式为Al2O3;
【小问3详解】
图2中,锑带有金字旁,属于金属元素,元素符号为Sb;
由元素周期表中的一格可知,汉字下方的数字表示相对原子质量,则硼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为10.81;
【小问4详解】
元素化学性质与原子最外层电子数有密切关系。图2中硫原子的质子数=核外电子数=16,核外电子排布依次为2、8、6,硫原子最外层电子数为6,图1中①的最外层电子数也是6,图1表示氧原子结构示意图,则硫元素与图1中氧元素的化学性质相似。
23. (1)氧分子(2)C (3) ①. 3 ②. Li2O (4)
【知识点】微观粒子的特征、元素的分类、元素周期表中单元格各部分的意义、原子中粒子的关系
【解析】
【小问1详解】
从微观角度分析,氧气是由氧分子构成的。
【小问2详解】
A、分子总是在不断运动着,随着分子的运动,具有粽香味的物质的分子运动到人附近,使人闻到香味,说法正确;
B、酒精燃烧,水不燃烧,酒精和水都是由分子构成的,相同分子化学性质相同,不同分子化学性质不同,说法正确;
C、热水使变瘪的乒乓球复原,分子间有间隔,压瘪的乒乓球放入热水中,球中的气体分子间的间隔增大,气体体积增大,压瘪的乒乓球放入热水中重新鼓起,说法错误;
故选:C。
【小问3详解】
①由锂在元素周期表中的部分信息可知:元素名称左上角的数字表示锂的原子序数,锂的原子序数为3。
②锂和氧两种元素形成化合物中锂元素显+1价,氧元素显-2价,依据化合物中各元素正负化合价代数和为0可知:锂和氧两种元素形成化合物的化学式为Li2O。
【小问4详解】
汽车尾气中的有害气体甲和乙在催化剂的作用下反应生成丙和丁,甲、乙、丙、丁四中气体分别是一氧化碳、一氧化氮、二氧化碳和氮气,即一氧化碳与一氧化氮在催化剂条件下反应生成二氧化碳和氮气,该反应化学方程式:。
参考答案(三)
1.【答案】D
【知识点】原子的结构、原子结构示意图。
【详解】由氯原子的结构示意图可知,氯原子的质子数为17,原子中质子数=核电荷数,所以氯原子的核电荷数为17,故选D。
2.【答案】D
【知识点】元素周期表信息示意图、原子结构示意图、原子得失电子判断。
【详解】
A、根据元素周期表中的一格可知,汉字下面的数字表示相对原子质量,氧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为16.00,故选项说法正确。
B、根据元素周期表中的一格可知,左上角的数字表示原子序数,该元素的原子序数为8;原子中原子序数=核电荷数=质子数=核外电子数,则1个氧原子含有8个质子,故选项说法正确。
C、根据元素周期表中的一格可知,字母表示该元素的元素符号,氧元素的符号是O,故选项说法正确。
D、氧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是6,多于4,在化学反应中易得到2个电子而形成阴离子,故选项说法错误。
3.【答案】D
【知识点】元素周期表信息示意图、原子结构示意图含义及其应用、相对原子质量、元素种类判断。
【详解】
A、在原子中,质子数=核电荷数=核外电子数,因此14=2+x+4,x=8,故选项说法正确;
B、“硅”是“石”字旁,属于非金属元素,故选项说法正确;
C、根据硅原子结构示意图可知,硅原子核外有3个电子层,故选项说法正确;
D、在元素周期表中,元素名称下方的数字表示相对原子质量,硅的相对原子质量为28.09,相对原子质量的单位是“1”,不是“g”,通常省略,故选项说法错误;
故选:D。
4.【答案】D
【知识点】元素周期表信息示意图、原子结构示意图、原子得失电子判断、化合价化学式判断、元素种类判断。
【详解】
A、由“金”字旁可知,锂元素属于金属元素,不符合题意;
B、在元素周期表中,元素名称下方的数字表示相对原子质量,故锂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为6.941,不符合题意;
C、锂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为1,小于4,在化学反应中,容易失去最外层1个电子,从而带上1个单位的正电荷,故锂元素在化合物中显+1价,氯元素通常显-1价,故氯化锂的化学式为:LiCl,不符合题意;
D、锂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为1,小于4,在化学反应中,容易失去电子,符合题意。
故选D。
5.【答案】D
【知识点】元素周期表信息示意图,对元素符号、元素种类、相对原子质量的判断,原子得失电子后的简单计算。
【详解】
A、据元素周期表的一格可知,钼的元素符号是Mo。A正确;
B、钼是金字旁,属于金属元素。B正确;
C、据元素周期表的一格可知,元素名称正下方的数字表示相对原子质量,钼的相对原子质量为95.96。
D、据元素周期表的一格可知,钼的原子序数是42,在原子中,原子序数=质子数=电子数,所以1个Mo中含有的电子数为42。1个Mo失去2个电子形成1个Mo2+,所以1个Mo2+中含有的电子数为42-2=40。D错误。 综上所述:选择D。
6.【答案】D
【知识点】元素周期表信息示意图,对原子序数、元素符号、原子核外电子数、相对原子质量的判断。
【详解】
A、根据元素周期表中的一格可知,左上角的数字表示原子序数,该元素的原子序数为61,故A正确;
B、根据元素周期表中的一格可知,字母表示该元素的元素符号,钷的元素符号为Pm,故B正确;
C、根据元素周期表中的一格可知,左上角的数字表示原子序数,该元素的原子序数为61;根据原子中原子序数=核电荷数=质子数=核外电子数=61,故C正确;
D、根据元素周期表中的一格可知,汉字下面的数字表示相对原子质量,该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为91.22,相对原子质量单位是“1”,不是“g”,故D错误。
故选D。
7.【答案】D
【知识点】元素周期表信息示意图,对质子数、最外层电子数、相对原子质量的判断,物质的构成。
【详解】
A、根据氦元素周期表中的一格可知,左上角的数字为2,表示原子序数为2;根据原子中原子序数=核电荷数=质子数=核外电子数,则氦原子的核内有2个质子,该选项说法错误;
B、在元素周期表中,元素名称下方的数字表示相对原子质量,相对原子质量是一个比值,单位为“1”,常省略不写,故钛的相对原子质量为47.87,该选项说法错误;
C、在元素周期表中,元素名称左上角的数字表示原子序数,在原子中,原子序数=质子数=核外电子数=22,核外电子排布为2、8、10、2,最外层电子数2,该选项说法错误;
D、氦与钛的单质都是由原子直接构成的,其化学式直接用元素符号表示,故He和Ti分别可以表示对应单质,该选项说法正确;
故选D。
8.【答案】C
【知识点】元素周期表信息示意图,对元素种类、元素符号、最外层电子数、相对原子质量的判断。
【详解】
A、由“金”字旁可知,钇属于金属元素,不符合题意;
B、在元素周期表中,元素名称左上角的数字表示原子序数,在原子中,原子序数=质子数=核外电子数,故该原子的核外电子数为39,不是最外层电子数,不符合题意;
C、在元素周期表中,元素名称右上角的符号表示元素符号,故钇的元素符号为:Y,符合题意;
D、在元素周期表中,元素名称下方的数字表示相对原子质量,相对原子质量是一个比值,单位为“1”,常省略不写,故钇的相对原子质量为88.91,不是一个原子的质量,原子的实际质量很小,不符合题意。
故选C。
9.【答案】D
【知识点】依据化学式推化合价、离子符号的书写、原子结构示意图的判断、物质的元素组成。
【详解】
A、水中氢元素显+1价,氧元素显-2价,不符合题意;
B、磷酸钙由钙离子和磷酸根离子构成,钙离子属于阳离子,离子的表示方法:在该离子元素符号的右上角标上该离子所带的正负电荷数,数字在前,正负号在后,带一个电荷时,1通常省略,多个离子,就是在元素符号前面加上相应的数字;故填:Ca2+,不符合题意;
C、氧是8号元素,在原子中,原子序数=质子数=核外电子数,故氧原子核外电子排布为2、6,故氧原子结构示意图为:,不符合题意;
D、由化学式可知,磷酸钙由Ca、P、O三种元素组成,符合题意。
故选D。
10.【答案】D
【知识点】质量守恒定律的微观解释。
【详解】与在一定条件下反应生成和CO,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CH + CO 2H + 2CO。根据方程式和微观示意图可知,丁中含有2个一氧化碳分子,1个一氧化碳由一个碳原子和一个氧原子构成,图中丁的微观图示为。
故选D。
11.【答案】C
【知识点】化学反应微观示意图分析、化合价判断、物质类别分析、质量守恒定律的微观解释。
【详解】根据反应的微观示意图可写出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A、根据化学方程式可知,参加反应的甲、乙质量比为(2×18):(12+16×2)=9:11,选项错误;
B、根据化学方程式可知,反应前后分子种类发生了改变,从水分子和二氧化碳分子变成了甲烷分子和氧气分子,选项错误;
C、反应前水中和二氧化碳中氧元素都为-2价,反应后氧气中氧元素化合价为0,故反应前后氧元素的化合价发生改变,选项正确;
D、该反应涉及的物质中氧气为单质,不是化合物,选项错误;
故选:C。
12.【答案】C
【知识点】化学反应微观示意图分析、化合价判断、物质类别分析、质量守恒定律的微观解释。
【详解】
A、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反应前后原子种类和数目不变,则反应后氧原子个数不变,故A说法错误;
B、在化学反应里能改变其他物质的化学反应速率,而本身的质量和化学性质在反应前后都没有发生变化的物质叫做催化剂,则反应后催化剂的质量不变,故B说法错误;
C、由图可知,一个b分子是由1个氧原子和2个氢原子构成的,则b的化学式为H2O ,故C说法正确;
D、由图可知,氧气和水在催化剂的作用下反应生成过氧化氢,化学方程式为:,则参加反应的a、b分子个数比为1∶2,故D说法错误;
故选:C。
13.【答案】B
【知识点】化学反应微观示意图分析、化合价判断、物质类别分析、质量守恒定律的应用。
【详解】
A、根据分析,氮气是由氮元素组成的单质,图中的单质为氮气,该选项说法不正确;
B、根据分析,该反应产物为氮气与水,均为无毒物质,该选项说法正确;
C、氨气中氮元素化合价为-3,一氧化氮中氮元素化合价为+2,生成物氮气属于单质,氮元素化合价为0,故反应前后氮元素的化合价发生变化,该选项说法不正确;
D、根据分析,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4NH3+6NO5N2+6H2O,该选项说法不正确;
故选B。
14.【答案】B
【知识点】化学反应微观示意图分析、质量守恒定律的应用、温室气体的排放、燃料的判断。
【详解】根据微观示意图,反应Ⅰ是H2、CO2在一定条件下反应生成CH3OH、H2O,化学方程式为:,反应Ⅱ是H2、CO2在一定条件下反应生成CO、H2O,化学方程式为。
A、根据化学方程式,在反应Ⅰ中,参加反应的H2和CO2的分子个数比为3∶1,A正确;
B、根据化学方程式,反应Ⅱ前后的分子数量没有发生改变,B错误;
C、H2和CO2在同一条件下会发生两个化学反应,反应Ⅰ生成甲醇,反应Ⅱ不生成甲醇,所以想要增加甲醇的产量,就要减少反应Ⅱ的发生,C正确;
D、这两个反应都消耗了CO2,反应Ⅰ得到甲醇,反应Ⅱ得到CO,甲醇和CO都有可燃性,都能作为燃料,所以这两个反应不仅可以减少温室气体的排放,还可以产生燃料,D正确。
故选:B。
15.【答案】B
【知识点】化学反应微观示意图分析、质量守恒定律的应用、物质类别判断、催化剂的特点。
【详解】
A、反应物是氢气和二氧化碳,二氧化碳是由碳、氧元素组成的纯净物,是化合物,错误;
B、化学反应前后原子的种类和数目不变。反应前后C、H、O 原子的数目分别为1、6、2。反应后丙中C、H、O原子的个数为1、4、1,则丁中有2H、1O,所以丁的化学式为H2O,正确;
C、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所以参加反应的甲与乙的质量比为(2×3):44≠3:1,错误;
D、“纳米催化剂”是该反应的催化剂,反应前后质量和化学性质不变,物理性质可能改变,错误;
故选B。
16.【答案】(1)CO2 (2)6 (3)b
【知识点】低碳行动、元素周期表信息示意图、金刚石与石墨相关知识。
【详解】
(1)“低碳行动”中的“碳”指的是CO2,“低碳”是指较低的二氧化碳的排放;
(2)在元素周期表中,元素名称左上角的数字表示原子序数,在原子中,原子序数=质子数=核外电子数,故碳原子核外电子数为:6;
(3)a、金刚石和石墨均是由碳元素组成的纯净物,均属于碳单质,不符合题意;
b、石墨和金刚石是两种不同的物质,故石墨转化为金刚石,有新物质生成,属于化学变化,符合题意;
c、金刚石和石墨均属于碳单质,它们完全燃烧后的产物均是二氧化碳,不符合题意;
d、金刚石和石墨均是由碳原子构成,但是碳原子的排列方式不同,故物理性质差异很大,不符合题意。
故选b;
17.【答案】(1) ①. 金属 ②. 137.3
(2)Mg (3) ①. 失 ②.
【知识点】元素周期表信息示意图、原子结构示意图、元素种类判断、最外层电子数决定主族序数、原子得失电子判断、钡餐为何不用碳酸钡。
【详解】
(1)“钡”字带有金字旁,属于金属元素;
由元素周期表信息可知,元素名称下方的数字为相对原子质量,所以钡的相对原子质为:137.3;
(2)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相同的元素位于同一族,镁与钡的原子最外层电子数都为2,所以镁与钡位于同一族,镁的元素符号为:Mg;
(3)钡的最外层电子数为2,小于4,在化学变化中易失去电子,形成稳定结构 ;
钡离子有毒,碳酸钡与胃液中的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钡、水和二氧化碳,氯化钡溶液水形成氯化钡溶液,对人体有毒害作用,所以不能用碳酸钡做“钡餐”,方程式为:。
18.【答案】(1) ①. 汞的相对原子质量为200.6 ②. 2
(2)Hg2+ (3)+1 (4)
【知识点】元素周期表信息示意图、原子结构示意图、相对原子质量、原子中各粒子数目关系、原子得失电子后离子符号的书写、根据化学式判断化合价、信息给予型化学方程式的书写。
【详解】
(1)由元素周期表中的一格可知,元素名称正下方的数字表示相对原子质量,则图A中数字200.6的含义是:汞的相对原子质量为200.6;在原子中,原子的质子数=核外电子数,故x=80-8-18-32-18-2=2;
(2)由图B可知,汞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为2,汞原子容易失去2个电子而形成带2个正电荷的汞离子,其离子的符号是Hg2+;
(3)Hg2Cl2中氯元素的化合价为-1价,设汞元素的化合价为,在化合物中各元素正负化合价代数和为零,则,解得,故Hg2Cl2中汞元素的化合价为+1价;
(4)丹砂(主要成分是HgS)在空气中焙烧,就会得到汞,同时生成一种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由质量守恒定律可知,化学反应前后元素的种类不变,反应物中含Hg、S、O,生成物中含Hg,故生成物中还应含S、O,则该气体为二氧化硫,则该变化用化学方程式表示为:。
19.【答案】(1) ①. 28 ②. 27
(2)碱 (3)低 (4)将镍放入硫酸铜溶液中,观察到有红色固体析出,证明镍的活动性强于铜
【知识点】元素周期表信息示意图、原子中各粒子的数目、原子得失电子后的核外电子数、物质分类、合金的特点、金属活动性比较。
【详解】
(1)元素周期表中每小格中左上角表示原子序数,原子序数=质子数=核电荷数,故Ni的核电荷数为28;铜的质子数为29,铜原子失去2个电子,形成带2个单位的铜离子,故Cu2+的核外电子数为29-2=27;
(2)Ni(OH)2是由镍离子和氢氧根离子构成,属于碱;
(3)合金的熔点低于纯金属,故镍白铜的熔点比纯铜低;
(4)镍的金属活动性与铁相似,铁的活动性强于铜,所以镍的活动性强于铜,将镍放入硫酸铜溶液中,观察到有红色固体析出,证明镍的活动性强于铜。
20.【答案】(1) ①. 常量 ②. ③. 失去
(2) ①. ②. 置换
【知识点】元素周期表信息示意图、原子结构示意图、相对原子质量、原子得失电子的判断、根据微观示意图书写化学方程式并判断反应类型、常量元素判断。
【详解】
(1)钙元素是人体必需的常量元素;由元素周期表一格可知,最下边的数字表示的是该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即钙的相对原子质量是40.08;由钙原子的原子结构可知,其最外层电子数是2,小于4,在化学变化中容易失去2个电子,故填:常量;40.08;失去;
(2)由微观示意图可知,碳与氨气在催化剂高温条件下生成氮气和甲烷,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该反应符合“单质和化合物反应生成另一种单质和另一种化合物”的特点,属于置换反应,故填:;置换。
21.【答案】(1) ①. 8 ②. 39.95
(2) ①. 相对分子质量(或其他合理答案) ②.
③. 0℃时,氢分子、氦分子等分子运动平均速率大于分子脱离速率的20%,且温度升高,速率更快
【知识点】元素周期表信息示意图、原子结构示意图、相对原子质量、原子核外电子比较、分子运动示意图、分子运动速率影响因素分析、资料分析。
【详解】
(1)①原子结构示意图中,圆圈内数字表示核内质子数,弧线表示电子层,弧线上数字表示该层上的电子数,氖原子的核外电子数=2+8=10,元素周期表中的一格中,左上角的数字表示原子序数,原子序数=质子数=核外电子数,氩原子的核外电子数为18,则氖原子的核外电子比氩原子的少18 10=8个;
②元素周期表中的一格中,汉字下面的数字表示相对原子质量,氩的相对原子质量为39.95;
(2)①由上图分析,分子运动平均速率:H2 >He>N2,相对分子质量分别为2、4、28,因此:分子运动平均速率与相对分子质量有关;
②根据氨分子()可知,1个氨分子是由1个氮原子和3个氢原子构成,氮原子和氢原子结合成氨分子的微观示意图如图:;
③根据资料1:当天体中气体的分子运动平均速率大于分子脱离速率的20%时,该气体会脱离天体逸散到宇宙中。月球表面气体分子的脱离速率均为,可知,当分子运动平均速率大于0.48kms-1时,会脱离天体逸散到宇宙中,H2的平均速率为1.84 kms-1,He的平均速率为1.31 kms-1,因此H2、He会脱离天体逸散到宇宙中;已知月球表面最高温度超过100℃。月球表面因不能留住氢气、氦气等气体分子,所以不存在稳定大气,结合资料信息说明其原因:0℃时,氢分子、氦分子等分子运动平均速率大于分子脱离速率的20%,且温度升高,速率更快。
22.【答案】(1) ①. 金属 ②. 10
(2) ①. 原子最外层电子数相同 ②. Li2CO3 (3)C
【知识点】元素周期表信息示意图、原子结构示意图、元素种类判断、原子中各粒子之间的关系、元素化学性子相似的原因、根据化合价书写化学式、原子微观模型判断。
【详解】
(1)钛是“金”字旁,属于金属元素,在原子中,质子数=核外电子数=2+8+n+2=22,解得n=10,故填:金属;10;
(2)元素的化学性质由最外层电子数决定,最外层电子数相同的原子(稀有气体除外)的化学性质相似,故锂、钠两种元素化学性质相似的原因是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相同;Li的化合价为+1,碳酸根离子显-2价,根据化合物中正负化合价代数和为零的原则,碳酸锂的化学式为Li2CO3,故填: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相同;Li2CO3;
(3)在原子中,质子数=核外电子数,氦-3原子是一种含2个质子和1个中子的原子,则模型能表示氦-3原子的是C,故填:C。
23.(1)167.3; (2)18; (3)原子的质子数不同(或原子的核电荷数不同)。
【知识点】元素周期表中元素信息、原子结构示意图的含义
【详解】
(1)根据元素周期表中的一格可知,汉字下面的数字表示相对原子质量,该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为167.3。
(2)原子中质子数=核外电子数,49=2+8+x+18+3,x=18。
(3)元素是质子数(即核电荷数)相同的一类原子的总称,决定元素种类的是质子数(即核电荷数),铒、铟属于不同种元素,因为原子的质子数不同(或原子的核电荷数不同)。
24.(1)二或2 (2)3 (3)Be (4) ①. 得到 ②. 阴 (5)C
【知识点】元素周期表信息、原子中各微粒关系、原子的化学性质
【详解】
【小问1详解】
原子核外电子层数等于该元素所在的周期数,图中各元素原子的核外电子层数均为2,因此图中各元素都属于元素周期表的第二周期;
【小问2详解】
由原子结构示意图可知,圈内数字表示核电荷数,在原子中,核电荷数=核外电子数,故硼原子结构示意图中的=5-2=3;
【小问3详解】
原子最外层电子数相同的元素,其化学性质相似,镁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为2,则图中与镁元素化学性质相似的是铍(Be),这两种原子在化学反应中均易失去2个电子形成阳离子;
【小问4详解】
由氧原子结构示意图可知,氧原子最外层电子数为6>4,在化学反应中易得到2个电子形成阴离子;
【小问5详解】
原子核外电子层数等于该元素所在的周期数,因此图中元素属于同一周期的原因是各原子的核外电子层数相同,故选:C。
25. (1)78.96 (2)18 (3)C
【知识点】元素周期表信息、相对原子质量及微粒关系计算、人体内元素分类
【详解】
【小问1详解】
由图中元素周期表可以获得的信息,汉字下面的数字表示相对原子质量,硒的相对原子质量为78.96。
【小问2详解】
由原子结构示意图可知,圆圈内的数字表示质子数,原子序数=质子数=核电荷数,硒原子的质子数为34,结构示意图中x=34-2-8-6=18。
【小问3详解】
硒是人体必需的微量元素,具有防癌、抗癌作用,故选C。
26.【答案】(1)CO2 (2)4:9或9:4 (3)AD
【知识点】化学反应微观示意图分析、质量守恒定律的应用、反应类型的判断、催化剂的作用。
【详解】由微观反应示意图以及质量守恒定律可知,化学反应前后原子的种类与数目不变,反应物中:1个碳原子、2个碳原子、8个氢原子,生成物中8个氢原子,故另一种生成物为二氧化碳,在催化剂和阳光的作用下甲烷和水反应生成二氧化碳和氢气,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CH4+2H2O CO2+4H2。
(1)由分析可知,生成物A的化学式为CO2;
(2)由化学方程式可知,参加反应的甲烷与水的质量比为16:(18×2)=4:9;故答案为:4:9或9:4;
(3)A、由题干信息通过一种复杂的催化剂,在阳光的作用下使甲烷和水发生反应,该催化剂在此反应中加快了反应速率,选项说法正确;
B、分子是保持物质化学性质的最小粒子,该反应前后分子的种类和个数都发生改变,选项说法错误;
C、置换反应指的是一种单质与一种化合物反应生成另一种单质与另一种化合物,该反应的反应物均为化合物,因此该反应不属于置换反应,选项说法错误;
D、该反应制氢气充分利用太阳能,可达到节能的目的,选项说法正确;
故选AD。
27.【答案】(1) ①. C、H ②. 碳原子或C
(2) ①. ②. 碳原子的排列方式发生了改变
(3)良好的光学透明性和高度的化学稳定性
【知识点】化学反应微观示意图分析、物质的宏观组成与微观构成、根据微观示意图书写化学方程式、石墨到金刚石的转化、金刚石的性质。
【详解】
(1)甲烷的化学式为:CH4,从宏观上看,甲烷由C、H元素组成;
金刚石属于碳单质,从微观上看,金刚石由碳原子构成;
(2)由图1可知,生成石墨的反应为硅和甲烷在一定条件下反应生成四氢化硅和石墨,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由图2可知,石墨转化为金刚石,微观实质是碳原子的排列方式发生了改变;
(3)由题干信息可知,金刚石薄膜具有良好的光学透明性和高度的化学稳定性。
28.【答案】(1)
(2)燃烧的产物为水,对环境无污染
(3) (4)D
【知识点】燃料及其特点、信息给予型化学方程式的书写、元素周期表信息示意图、原子结构示意图、元素种类判断、原子得失电子判断、周期数判断。
【详解】
(1)天和核心舱内气体组成和空气成分基本一致,空气中各成分按体积计算:氮气约占78%、氧气约占21%、稀有气体约占0.94%、二氧化碳约占0.03%、其他气体和杂质约占0.03%,则天和核心舱内气体组成中含量最多的物质是;
(2)从环保角度考虑,液氢作燃料的优点是:燃烧的产物为水,对环境无污染;
(3)净化罐中过氧化钠()吸收二氧化碳,生成碳酸钠和氧气,化学方程式为;
(4)A、由锂原子的结构示意图可知,圈内数字表示核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