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教版地理七下5.2描述人口与经济发展
一、单选题
1.人口众多,给亚洲带来的不利影响是( )
A.对亚洲经济发展起到促进作用
B.对亚洲的经济和环境造成了沉重的压力
C.更有利于亚洲开发资源和保护环境
D.更有利于提高亚洲人均粮食产量
2.关于亚洲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世界上面积最大的洲 B.人口密度最大的洲
C.东西距离最长,跨经度最广 D.世界三大宗教的发源地
3.世界上人口超过一亿的国家大多数分布在( )
A.亚洲 B.非洲 C.欧洲 D.北美洲
图为亚洲人口密度图。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4.亚洲人口分布( )
A.赤道地区人口密度>200人/千米 B.东部、东南部稠密
C.东部岛屿人口密度<10人/千米 D.西部、西北部均匀
5.图中甲地、乙地人口稀疏,原因是( )
①甲地——全年降水稀少 ②乙地——终年酷寒
③甲地——气温年较差大 ④乙地——地势高峻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6.截至2022年3月20日,统计的亚洲56个国家人口总数为4,552,824,971人。亚洲的人口主要分布在( )
A.东亚、南亚、东南亚 B.东亚、南亚、西亚
C.西亚、北亚、中亚 D.东亚、中亚、北亚
读“亚洲地理位置与人口密度图”,完成下面小题。
7.下列关于亚洲地理位置的描述,正确的是( )
A.亚洲三面临海,东邻大西洋 B.亚洲仅与三个大洲相邻,分别是北美洲、欧洲和非洲
C.亚洲全部位于东半球和北半球 D.亚洲跨纬度较广,拥有热带、北温带和北寒带
8.亚洲人口分布、经济发展等特征的表述,不正确的是( )
A.亚洲南部和东部受季风气候影响,农业发达,人口集中
B.图中M地气候严寒,人口较为稀疏
C.亚洲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大洲
D.亚洲各国经济快速发展,发达国家众多
9.有关亚洲经济发展说法不正确的是( )
A.亚洲的发达国家有日本、韩国、新加坡等国家
B.有世界最大的发展中国家中国、蒙古
C.有世界的高收入国家卡塔尔、阿拉伯联合酋长国
D.有世界最不发达国家老挝、阿富汗
亚洲地域辽阔,是世界上跨纬度最广,东西距离最长的大洲。为了便于认识,按照地理方位我们把亚洲分为东亚、东南亚、南亚、西亚、中亚、北亚六个地区,这些地区的自然环境和人类活动各具特色。据此回答下面小题。
10.“亚洲跨纬度最广,东西距离最长”该描述可以直接反映出( )
A.亚洲面积最大 B.亚洲人口最多
C.亚洲经济发展水平最高 D.亚洲气候类型最多
11.下面的地理景观图反映的是( )的生活情景( )
A.西亚沙特阿拉伯的贝都因人 B.东南亚印度尼西亚的达雅克人
C.北亚东西伯利亚的亚库特人 D.南亚恒河三角洲的孟加拉人
12.关于亚洲发展状况的叙述,正确的是( )
A.亚洲大多数国家为发达国家 B.经济发展不平衡,地区差异大
C.发展中国家经济发展差异不大 D.印度是发达国家
下图为亚洲人口分布图。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13.亚洲的人口集中分布在( )
A.东部、东南部和南部 B.北部、东部和南部
C.中部、东部和东南部 D.西部、南部和北部
14.下列关于亚洲人口分布的疏密程度及其主要原因,对应正确的是( )
A.阿拉伯半岛人口稠密--纬度低 B.印度尼西亚人口稠密--湿热
C.北亚人口稀疏--沙漠广布 D.中部人口稀疏--地势较高
读图“亚洲和欧洲人口分布图”,完成下面小题。
15.从图中可以看出亚洲人口密度较大的地区是( )
A.亚洲的东部和南部
B.亚洲的北部和东部
C.亚洲的南部和西部
D.亚洲的东部和西部
16.图中M点人口稀疏的原因是地处( )
A.极端干旱的沙漠
B.气候潮湿的雨林
C.极度严寒的极地
D.地势高峻的高原
17.下列关于亚洲和欧洲人口说法正确的是( )
A.目前欧洲是世界上人口分布最均匀的大洲
B.在各大洲中,亚洲人口最多,欧洲人口自然增长率最低
C.除南极洲外,欧洲是世界上人口最少的大洲
D.世界上人口超过1亿的国家,大多数在欧洲
18.下列关于亚洲地理位置的叙述,正确的是( )
A.西邻大西洋,东临太平洋,南临印度洋
B.地跨寒、温、热三带,大部分位于北温带
C.西北隔苏伊士运河,与非洲为邻
D.全部位于东半球、北半球
19.关于亚洲的叙述,正确的是( )
A.面积最大的大洲
B.跨纬度最小的大洲
C.跨经度最大的大洲
D.纬度最高的大洲
博鳌亚洲论坛2023年年会于3月28日至31日在海南博鳌举行,今年年会主题是“不确定的世界:团结合作迎挑战,开放包容促发展”。亚洲是我们生活的家园,也是世界第一大洲。图为亚洲位置示意图。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20.关于亚洲的地理位置,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全部位于东半球、北半球 B.主要位于低纬度地区,属于热带
C.北部深入极圈,南至赤道以南 D.西北隔白令海峡与北美洲相望
21.按地理方位划分,年会承办地位于( )
A.南亚 B.西亚 C.东亚 D.中亚
22.亚洲是世界第一大洲,主要原因有( )
①跨经度最广 ②跨纬度最广 ③面积最大 ④东西距离最长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23.博鳌亚洲论坛成立的初衷是促进亚洲经济一体化,论坛为亚洲各国带来的有利影响有( )
①促进亚洲各国文化交流 ②发挥经济的互补性 ③促进人口增长 ④促进共同繁荣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②③④ D.①③④
24.下列关于亚洲经济发展差异的叙述,错误的是( )
A.亚洲各国经济发展不平衡 B.亚洲大部分国家属于发展中国家
C.西亚的产油国属于发展中国家 D.中国是唯一的发达国家
亚洲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大洲,大洲内部国家文化多样,经济差异明显。下表为亚洲部分国家人口数量和人均国民生产总值数据(2020年),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国家 日本 韩国 中国 印度 越南 孟加拉国
人口(单位:万人) 12714 5183 144350 138000 9734 16469
人均国民生产总值(单位:美元) 34010 12030 1100 540 430 380
25.亚洲经济( )
A.发达国家数量多 B.发展水平差异大 C.发展水平高 D.整体实力强大
26.亚洲人口数量大( )
A.对环境的发展有利 B.对环境和资源产生了沉重的压力
C.与经济和环境的发展正相适应 D.对经济的发展只起促进作用
2019年5月15日,亚洲文明对话大会在中国北京开幕。大会标志(见图)图形部分主体形态由牡丹花衍生而来,按照亚洲地理位置的分区将标志设计成互动的花瓣状图形,并将抽象的人的形态融入其中,形成了人与人之间手牵手连接沟通的视觉效果,象征亚洲不同文明之间的交流对话,亚洲人民携手共建命运共同体。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27.图为亚洲文明大会标志,花瓣状图形代表亚洲有( )
A.6种语言 B.6种气候类型 C.6各民族 D.6个地理分区
28.中国和印度都是文明古国,也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两个国家。人口众多带来的好处是( )
A.经济发达 B.就业压力较小 C.粮食充足 D.消费市场广大
29.亚洲不同地区居民的生活差异很大。沙特阿拉伯的贝都因人住帐篷,穿长袍,过着游牧生活;东西伯利亚的雅库特人住木屋,穿毛皮衣服,运输工具是狗拉雪橇(见图)。造成两地生活习惯差异的主要因素是( )
A.地形 B.气候 C.经济 D.文化
30.亚洲文明对话大会的召开( )
A.缩小了自然环境的差异 B.有利于形成文化的一致性
C.促进了地区间经济合作 D.隔断了与其他大洲的联系
二、填空题
31.结合气候条件分析亚洲西部和亚欧大陆北部人口稀疏的原因。
32.为什么说亚洲是第一大洲:
第一大洲的证据 面积 亚洲陆地面积约 万平方千米,约占全球陆地面积的 ,比4个欧洲还大,是世界上面积最大的大洲。
东西距离
南北 跨纬度
人口
特别提醒 跨经度最广的大洲是
33.亚洲少数国家属于发达国家,如 ,大部分国家为发展中国家,即使同为发展中国家,经济发展的差异也很大。沙特阿拉伯等 亚 湾沿岸国家是依靠其丰富的 资源出口而成为比较富裕的国家;新加坡、韩国、马来西亚、泰国等先后大力发展 ,推进了本国经济的发展。
三、解答题
34.亚洲是世界第一大洲,面积约占世界陆地总面积的1/3,人口约占世界总人口的60%。读亚洲气候类型图(图1)和亚洲人口分布图(图2),回答下列问题。
(1)亚洲人口数量较多,共有7个国家人口总数超过1亿(2021年),分别是中国、印度、印度尼西亚、巴基斯坦、孟加拉国、日本、菲律宾,你认为其中人口密度最大的是中国吗 (填“是”或“否”),请说明理由: 。
(2)亚洲人口总体分布不均匀,中部人口 ,从地形角度分析,这里地势 ,你的判断依据是 。从气候角度分析,亚洲中部降水少,可以从 位置找到原因。
(3)读图可知,亚洲的人口稠密区主要是 半岛、中国东部、日本沿海等地,这里多位于河流的 ,为农业生产提供了 等自然条件;悠久的开发历史、临海便利的 条件,使这里成为经济较为发达的地区。亚洲北部河流中下游地区人口 ,原因是 。
(4)通过对人口分布原因的探究我们发现 、 、 等地理信息是了解区域的基础,关注要素间的联系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认识区域中的地理现象。
35.【主题学习 情系亚洲】国家主席习近平在博鳌亚洲论坛2022年年会开幕式的主旨演讲中指出,亚洲好世界才能更好。我们应坚定维护亚洲和平,积极推动亚洲合作,共同促进亚洲团结,继续把亚洲发展好、建设好、展现亚洲的韧性、智慧、力量。读亚洲简图,完成下列问题。
亚洲之词——壮丽大河 孕育文明
(1)亚洲多长河,世界长度排名前十的河流中亚洲占一半,其原因是亚洲 。
(2)河流是文明的发样地,世界四大文明古国有三个位于亚洲,其所在流域分别为黄河—长江流域、印度河流域、两河流域。从图中河流流向可推断出,亚洲的地势特征是 。
亚洲之和——和而不同 和谐共处
(3)亚洲各国自然环境差异大,下图为亚洲三条河流下游某地的气温曲线和降水量柱状图,能够表示黄河、锡尔河、叶尼塞河的序号依次是 。
(4)亚洲各国人文环境差异大,国情各异,发展水平不一,文化多样。正是这种多样性和互补性,亚洲各国需要加强 ,实现和平共处,共同繁荣。
亚洲之合——互利合作 融合发展
(5)在经济全球化的大背景下,中国提出“一带一路”倡议,进一步促进了亚洲各国共同发展,互利共赢。请举例说明中国与亚洲其他国家在具体某一领域开展的合作,并分别阐述这种合作对双方产生的有利影响。
试卷第1页,共3页
试卷第1页,共3页
参考答案
1.B
2.C
3.A
4.B 5.B
6.A
7.D 8.D
9.B
10.A 11.C
12.B
13.A 14.D
15.A 16.C 17.B 18.B 19.A
20.C 21.C 22.D 23.B
24.D
25.B 26.B
27.D 28.D 29.B 30.C
31.①亚洲西部气候炎热干旱,降水稀少,沙漠广布;②亚欧大陆北部纬度高,气温低,冬季酷寒。
32. 4400 最长 最广 最多 南极洲
33. 日本 西 波斯 石油 出口加工工业
34.(1) 否 中国人口数量多,但面积广阔
(2) 稀疏 较高 河流多发源于中部地区,向四周分流入海 海陆
(3) 印度 中下游 水源、肥沃的土壤 交通条件 稀疏 纬度高,气温低
(4) 地理位置 地形 气候
35.(1)面积大或东西、南北跨度大或地域辽阔
(2)中部高四周低或中高周低
(3)①②③
(4)交流或合作或联系或沟通或学习互鉴
(5)例如1:中国与哈萨克斯坦在矿产资源领域开展合作;有利于中国获得大量矿产资源,缓解矿产资源紧张问题,优化能源结构、发展本国工业,推动经济发展;有利于哈萨克斯坦把资源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扩大消费市场,增加经济收入,扩大就业机会。(哈萨克斯坦可替换为中亚、中东、东南亚等有丰富矿产资源或能源的某个国家)。
例如2:中国与泰国在农产品领域开展合作;有利于满足中国多样化的农产品消费需求,还可为工业提供丰富的农产品原料,有利于扩大泰国农产品消费市场,增加经济收入,扩大就业机会。(泰国可替换为中亚、中东、南亚、东南亚等出口农产品的某个国家)。
例如3:中国与日本、韩国等国家在高新技术等领域开展合作;有利于中国引进先进技术,提高技术水平等;有利于日本、韩国扩大消费市场,增加经济收入。
例如4:中国与老挝在基础设施建设等领域开展合作;有利于中国扩大对外投资,扩大中国的消费市场、提升中国的国际影响力;有利于老挝完善基础设施,方便出行,促进老挝自然资源的开发和外运,促进沿线经济发展,带动相关产业发展,增加就业机会,促进区域经济发展。(老挝可替换为印度尼西亚、巴基斯坦等国家)。
答案第1页,共2页
答案第1页,共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