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40张PPT)
第二节 地区产业结构变化
第三章 城市、产业与区域发展
地理
学习目标
①举例说明,地区产业结构的含义及作用。
②结合资料分析,理解产业结构的升级历程及原因。
③以上海市的发展为例,分析某地区产业结构的发展变化特点。
④说明区域的产业结构变化对区域发展的影响。
学习重难点
重点:
1.不同地区产业结构的空间差异及成因。
2.结合实例说明地区产业结构升级的一般规律。
难点:
结合案例资料,分析地区产业结构变化的过程和原因。
导入新课
城市是区域经济活动的中心,城市的辐射作用带动区域经济不断发展,产业结构不断升级换代。
思考:何为产业结构 影响产业结构调整的因素有哪些 产业结构调整的规律如何
新课讲授
1.概念:地区产业结构是指一个国家或地区不同类型产业之间的比例关系,如以工业或者第二产业为主的产业结构、以劳动密集型产业为主的产业结构。
一、地区产业结构
服务业-第三产业
工业-第二产业
农业-第一产业
新课讲授
2.影响地区产业结构的因素
非州的加纳经济发展水平较低,产业结构以农业为主
亚洲的新加坡经济较发达,产业结构以服务业为主
新加坡
非洲农业
新课讲授
2.影响地区产业结构的因素
新课讲授
合作探究一:阅读教材图3.15及表3.2,从地理位置、地形、气候、人口、经济发展水平等方面,比较四大地区的差异。
新课讲授
(1)地理位置
东部:近海、海运便利
中西部地区:远离海洋
东北地区:远离海洋
新课讲授
东部与东北地势低,以平原与丘陵为主,便于生产生活,经济基础好;
中部地势较高,以高原、丘陵为主,经济基础较好;
西部地势高,以高原、山地、盆地为主,地势起伏大,不便于生产生活,经济基础较差。
(2)地形
新课讲授
(3)气候
东部:位于东部季风区内,气候湿润,雨热同期。
中西部地区:大部分地区位于非季风区内,干旱区、高寒区面积广大,气候恶劣。
东北地区:位于季风区,温带湿润、半湿润大陆性季风气候,夏季高温多雨,冬季寒冷干燥。
新课讲授
(4)人口
东部:密集
中西部地区:稀疏
东北地区:密集
新课讲授
(5)经济
东部:经济水平稳居前列,第二、第三产业所占比重大。
中西部地区:中部地区经济水平仅次于东部,西部地区经济发展水平低于东、中部。
东北地区:第一产业比重较高。
四大地区 第一产业 第二产业 第三产业 生产总值/亿元 比例/% 生产总值/亿元 比例/% 生产总值/亿元 比例/%
东部地区 25 009.5 4.76 198 492.9 37.75 302 249.9 57.49
中部地区 20 099 9.04 90 268.9 40.62 111 878.2 50.34
西部地区 25 349.5 11.88 78 548.8 36.83 109 393.5 51.29
东北地区 7 275.9 14.23 17 210.6 33.66 26 638.2 52.11
新课讲授
二、产业结构的升级
学生活动:阅读教材P50~P51页,理解下列问题。
1.经济发展过程的实质是什么
2.产业结构升级的规律是怎样的
3.产业结构升级的实质是什么 工业是如何升级的
4.影响产业结构升级的因素是什么
新课讲授
一个国家或地区经济的发展过程实际上是产业结构不断变化升级的过程
通常表现为
劳动力 国民经济重心
第一产业向第二、第三产业转移 由第一产业转向第二产业
进而转向第三产业
1.产业结构升级的过程
新课讲授
2.产业结构升级与经济增长
产业结构升级反映了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
工业内部产业结构升级可以表现 由以轻纺工业为主 上升到以重化工业为主
由以原材料为主 上升到以加工组装为主
由以低附加值的劳动密集型产业为主 上升到以高附加值的技术密集型产业为主
核心:产品附加值提高。
反映: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
新课讲授
3.影响产业结构升级的因素
O1
比较优势的变化和政策的引导
O2
技术创新是推动产业不断升级根本原因
比较优势:在地区产业调整过程中占主导地位的因素,包括自然因素和社会经济因素。
新课讲授
技术革命
新兴产业
促进产业升级
向其他地区次第扩散
带动相应地区产业升级
例如:深圳、上海的转型发展
从全球来看,技术创新是推动产业升级的根本原因。
新课讲授
改革开放以来,是什么促使珠江三角洲地区的产业结构不断调整升级
改革开放以后,珠江三角洲地区的优势是政策和劳动力价格较低,主导产业为以出口加工为主的劳动密集型产业;20世纪90年代,珠江三角洲地区的优势转变为资金优势和技术优势,主导产业转变为技术密集型产业。
新课讲授
深圳曾经是落后的小渔村,经过深圳人40多年的艰苦奋斗,深圳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如今已成为高楼林立的国际化大都市。深圳的崛起无疑是中国改革开放事业的生动缩影。深圳的巨大成就充分证明:改革开放是决定当代中国命运的关键一招,锐意创新,使深圳成功从一个制造业中心转型为聚焦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互联网产业、环境保护产业和航空航天产业的国际大都市。
新课讲授
合作探究二:阅读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1983年,最早的深南大道建成,全长2.1千米,宽7米仅够两辆卡车对开。
深南大道,是深圳的大动脉,也是深圳的一张名片,全长25.6千米。深南大道的发展变化是深圳经济快速发展的见证之一。
1979年建市前的深圳并没有深南大道,只有两条水泥路穿过该地区,一条是人民路,一条是解放路,全长不到2千米。
今日的深南大道,成为深圳这座城市的坐标轴,太阳升起,深南大道明净晴朗;夜幕低垂,数不清的霓虹灯华彩扑面而来,处处璀璨辉煌。
新课讲授
合作探究二:阅读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1.请你从深南大道的发展变化,推测深圳是如何从一个小渔村发展为国际大都市的
2.深圳的产业结构发生了怎样的变化 是哪些因素影响了深圳的产业结构升级转换
新课讲授
1.请你从深南大道的发展变化,推测深圳是如何从一个小渔村发展为国际大都市的
毗邻香港,可就近得到资金技术支持,转型快;科技人才多,创新能力强;高新技术产业发展快;协作条件好;政策支持力度大。
新课讲授
2.深圳的产业结构发生了怎样的变化 是哪些因素影响了深圳的产业结构升级转换
深圳产业结构在改革开放后历经三次较大调整。
当堂训练
下图为珠江三角洲地区产业结构变化和工业总产值增长图。读图,完成1~2题。
1.下列叙述属于1990年以前该地区工业总产值低且增长缓慢的原因的是( )
①矿产资源贫乏 ②外商投资规模相对较小 ③劳动力导向型产业为主导 ④工业比重小
A.①② B.②③ C.①③ D.③④
B
当堂训练
下图为珠江三角洲地区产业结构变化和工业总产值增长图。读图,完成1~2题。
2.进入20世纪90年代以后,珠江三角洲地区进行了产业结构调整,此时主导产业是( )
A.高新技术产业 B.劳动密集型产业
C.资金密集型产业 D.资源密集型产业
A
新课讲授
上海市位于太平洋西岸,亚洲大陆东沿,中国南北海岸中心点,长江和钱塘江入海汇合处;
是我国最大的城市和最大的港口。
三、上海产业结构的变化
1.上海的地理位置优势有哪些
新课讲授
上海位于长江与东部沿海的交汇处,是我国最大的城市和港口。
新课讲授
2.近现代以来上海产业结构经历了怎样的转变过程
产业结构变化
第二产业为主导
第三产业为主导
工业变化
轻纺工业
综合型工业
高新技术产业
新课讲授
3.工业化初期,以轻纺工业为支柱产业
发展历史:
明代中叶:全国棉纺织手工业中心。
鸦片战争后:全国经济中心和最大的轻工业基地。
比较优势:
①接近原料产地;
②对外联系和贸易频繁;
③拥有丰富的劳动力和最大的消费市场。
新课讲授
4.20世纪50年代开始,轻重工业协调发展
发展历史:
20世纪50年代:发展重工业部门。
20世纪70年代:形成以四大行业为主体的工业体系,成为我国的综合性工业基地。
比较优势:
①国家实施重工业化战略决策;
②原有基础设施、技术和劳动力等优势明显。
新课讲授
5.20世纪90年代后,高新技术产业和金融服务业发展迅速
比较优势:
①经济全球化和信息革命的新形式;②国家优惠政策;
③良好的工业基础和雄厚的科研实力;
④高素质人才和科技企业集聚。
张江高科技园区
上海证券交易所
新课讲授
今后,作为全国最大的经济中心,上海依托自身的经济实力和全球影响力,将逐步建设成为国际经济、金融、贸易、航运、科技创新中心和国际文化大都市。
在这个方向的指引下,上海将不断调整产业结构,推进产业体系现代化建设,并发挥其龙头作用,带动其他区域协调发展。
新课讲授
合作探究三:分析贵阳市产业结构的变化。
数据中心是用特定设备在互联网上传输、存储数据信息的场所。数据中心的规模以设备运行耗能的多少来衡量,规模越大,运营成本越高。如果把数据中心的数据比作原料的话,用这些原料可以发展数据加工、数据分析、数据交易、数据服务、智能制造等产业。
贵阳市的森林覆盖率达46.5%,空气质量优,气温年较差和日较差较小。2015年,经国家批准,贵阳市、贵安新区共同创建国家级大数据产业发展集聚区。至2018年,吸引了数十个大规模数据中心在此集聚,成为我国南方最大的数据中心基地。
新课讲授
1.分析贵阳市建设数据中心基地的有利自然条件。
大数据产业为高新技术产业,对环境质量要求高,贵阳市森林覆盖率高,空气质量好;
大数据产业设备对降温有很高的要求,贵阳市位于云贵高原,海拔较高,夏季气候凉爽,可自然降温;
水能等自然资源丰富,可为数据中心运营提供充足能源。
新课讲授
2.读下图,讨论随着数据中心基地的发展,贵阳市产业结构可能发生的变化。
第二产业
第三产业
第一产业
2010年
2017年
2010年和2017年贵阳市产业结构比例
数据中心基地建设除了带动相关数据产业以外,还可以推动贵阳市进一步调整产业结构、改善城市环境,如减少有污染的工业、发展旅游业、拓展交通网等,因此贵阳市的旅游、商务、交通等第三产业比重会明显上升,第二产业会有所下降,尤其是污染型重工业比重下降较快。
当堂训练
读珠江三角洲产业结构变化示意图,完成3~4题。
1.下列有关该区域产业结构变化的说法,正确的是( )
A.由低级形态向高级形态发展变化
B.资源密集型→技术密集型→资金密集型
C.对环境的影响经历了重度污染→中度污染→轻度污染的过程
D.这种变化是发达国家向外转移产业的结果
A
当堂训练
读珠江三角洲产业结构变化示意图,完成3~4题。
2.下列关于产业结构变化对区域发展带来的影响的叙述,正确的是( )
A.较发达地区向欠发达地区转移产业,增大了区域间的经济差异
B.资源密集型产业的移入,可能会对当地的生态环境造成不利影响
C.产业移出地区会出现严重的失业问题
D.产业的升级有利于解决本地区劳动密集型产业的就业压力
B
课堂小结
地区产业结构变化
地区产业结构
产业结构的升级
上海产业结构的变化
概念
影响因素
资源禀赋
技术条件
分工深化
表现
轻纺工业
重化工业
高新技术产业
原因
比较优势、政策引导
谢谢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