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章 第二节资源跨区域调配--人教版高中地理选择性必修2教学课件(共38张PPT)

文档属性

名称 第四章 第二节资源跨区域调配--人教版高中地理选择性必修2教学课件(共38张PPT)
格式 pptx
文件大小 29.9M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人教版(2019)
科目 地理
更新时间 2025-05-06 10:44:07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38张PPT)
第二节 资源跨区域调配
第四章 区际联系与区域协调发展
地理
我国为什么要建设西气东输工程
建设西气东输工程对我国西部和东部地区的影响
导入新课
导入新课
阿凡提要去上海游玩,他准备向朋友介绍新疆的特产,同学们结合你所学的新疆的有关知识想一想他会介绍什么呢
切糕、石油和一种神秘气体
学习目标
①运用资料,结合实例,分析自然资源跨区域调配的原因。
②结合实例,辩证认识资源跨区域调配对调入区、调出区的经济、环境、社会的影响。
③结合实例,说明资源跨区域调配对区域发展和自然资源合理利用的重要意义。
学习重难点
重点:
运用资料,结合实例,分析自然资源跨区域调配的原因。辩证认识资源跨区域调配对调入区、调出区经济、环境、社会的影响。
难点:
结合实例,说明资源跨区域调配对区域发展和自然资源合理利用的意义。
地区分配不均匀;
南少北多、东少西多。
读图说出中国天然气资源的分布特征。
导入新课
导入新课
通过这幅遥感图像,可以看出我国的人口和经济格局是怎样分布的
西部地区人口稀少,经济落后,东部地区人口稠密,经济发达
人口和经济格局与资源分布不匹配,如何解决
新知讲解
阅读西气东输工程线路示意,小组讨论如下问题,并展示答案。
一线:
新疆塔里木盆地的轮南油气田
→上海。
二、三线:
新疆霍尔果斯口岸
→广州,福州
一、资源跨区域调配与区域发展
1.西气东输一线、二线工程的起点与终点分别位于哪里
2.西气东输一线工程沿途经过哪些省级行政区
经过新疆、甘肃、宁夏、陕西、山西、河南、安徽、江苏、上海9个省级行政区。
一、资源跨区域调配与区域发展
2.西气东输一线工程沿途经过哪些省级行政区
新知讲解
新知讲解
为什么要建设如此浩大而艰巨的工程
新知讲解
(1)东部沿海地区经济发达,对能源的需求量大,但能源相对贫乏,使经济优势得不到充分发挥。
(2)西部地区主要受经济水平的限制,丰富的能源得不到充分开发利用。
我国能源生产和消费有什么特点
二、实施西气东输的原因
新知讲解
1.我国能源消费结构有什么特点
2.从1980年到2020年,我国能源消费结构变化有什么样的特征
(一)能源资源生产和消费的地区差异大
二、实施西气东输的原因
读图,思考下列问题
新知讲解
1.我国能源消费结构有什么特点 有什么样的特征
(一)能源资源生产和消费的地区差异大
二、实施西气东输的原因
读图,思考下列问题
长期以来,在我国的能源消费结构中,煤炭一直占到50%以上。
石油和天然气占比较低。
新知讲解
2.从1980年到2020年,我国能源消费结构变化有什么样的特征
(一)能源资源生产和消费的地区差异大
二、实施西气东输的原因
读图,思考下列问题
煤炭所占比重不断降低,石油和天然气所占比重不断上升,其他能源消费比重也不断上升。
新知讲解
大量使用煤炭作为能源,带来一系列的环境问题。
结合生活实际思考,有哪些环境问题呢 天然气有哪些优点
煤炭燃烧排入大气的粉尘是大气中可吸入颗粒物的主要来源之一,导致大气污染。
煤炭堆放——燃烧废渣环境污染;排入大气的大量二氧化硫、二氧化碳——造成酸雨以及全球变暖;
北煤南运——给我国铁路和公路运输造成巨大压力。
新知讲解
天然气无色、无味、无毒且无腐蚀性,主要成分为甲烷,与其他化石燃料相比,天然气燃烧时仅排放少量的二氧化碳粉尘和微量的一氧化碳、碳氢化合物。因此,天然气是一种清洁的能源。
新知讲解
从可持续发展的角度看,为实现经济和环境的同步发展,我国必须调整能源消费结构,提高天然气等清洁能源的比重。
长期以来,在我国的能源消费结构中,煤炭一直占到50%以上,而世界能源消费结构以天然气和石油为主。
读图思考世界能源消费结构有什么特点 我国能源消费结构有什么特点
(二)调整能源消费结构
新知讲解
1980—2020年我国能源消费结构
新知讲解
西多东少,北多南少,所以我国油气资源未来开发的战略重点之一是西部地区。
(三)西部是我国油气资源未来开发的战略重点之一
读中国天然气分布示意图, 天然气分布的总体特征是什么
1.分析自然条件对新疆天然气开发的影响。
2. 讨论新疆经济实力、技术力量、能源消费需求等社会经济条件对天然气开发的影响。
学生活动:分析新疆天然气资源的开发条件
新疆的能源资源非常丰富,仅塔里木盆地的天然气就占全国天然气总资源量的近1/4。但是,21世纪之前新疆丰富的天然气资源长期得不到充分开发。
新知讲解
1.分析自然条件对新疆天然气开发的影响。
不利影响:深居内陆,年降水量少,河流湖泊较少,水资源匮乏;夏季炎热,冬季寒冷;风力强劲,地表干燥,植被覆盖率低,沙尘多,沙尘暴威胁大等。
有利影响:多晴天,利于工程建设等。
新知讲解
天然气开采储运难度大,而新疆由于人口少,经济落后,市场需求量少,不利于大规模开发;
天然气开采技术要求高,投资大,而且回收周期长,新疆由于整体科技水平低,资金匮乏,技术人员匮乏等,不利于开发。
2. 讨论新疆经济实力、技术力量、能源消费需求等社会经济条件对天然气开发的影响。
新知讲解
新知讲解
西气东输工程浩大,对区域发展产生了哪些影响
新知讲解
三、西气东输对区域发展的影响
辩题:
西气东输对于西部地区来说,是利大于弊,还是弊大于利?
新知讲解
三、西气东输对区域发展的影响
有利影响
地区 中、西部地区 东部地区
社会 经济 资源开发与经 济建设 将资源优势转变为经济优势,使之成为中、西部地区一个新的经济增长点 缓解能源短缺,优化能源消费结构,促进东部地区经济发展
产业结构调整 加快天然气综合利用的步伐,发展以天然气为原料的化工工业 推动天然气化工、发电等产业的发展
基础设施建设 推动中、西部地区天然气勘探开发和管道等基础设施建设 配套工程的建设,将极大地带动东部城镇基础设施建设
生态环境 缓解沿线因砍伐森林、破坏植被带来的环境压力 提高清洁能源的使用比重,有效改善大气环境
新知讲解
三、西气东输对区域发展的影响
不利影响
输气管道线路长、规模大、施工方式多样;
途经地区地貌类型复杂,植被稀疏,生态环境较为脆弱,易造成破坏。
1.分析澳大利亚大分水岭东西两侧的降水差异及形成原因。
2.说明澳大利亚修建雪山调水工程的原因。
3.讨论雪山调水工程对于墨累河流域的城市供水和供电、农牧业发展、生态环境带来的影响。
发源于澳大利亚东南部大分水岭的墨累河是澳大利亚的主要河流,其流域是澳大利亚重要的农业区。全流域年平均降水量仅为425毫米。由于自然原因,墨累河流域的土壤中、河水里富含盐分,有的河水的盐度甚至高于海水的盐度。
1949年,澳大利亚开始兴建雪山调水工程,于1974年完工。该工程位于澳大利亚大陆东南部,在大分水岭东部雪河流域建库蓄水,在通过隧道将东部的水引至西部墨累河流域,在调水沿途利用落差发电。
学生活动:分析澳大利亚雪山调水工程对区域发展的影响
新知讲解
1.分析澳大利亚大分水岭东西两侧的降水差异及形成原因。
东侧位于迎风坡,东南风从海洋上带来丰富的水汽,降水丰沛。
西侧位于大分水岭的背风坡,气流下沉,降水稀少。
新知讲解
2.说明澳大利亚修建雪山调水工程的原因。
自然原因:大分水岭东侧降水多,水资源丰富;西侧降水少,水资源匮乏。
社会经济原因:西侧农业发达,需水量大,水资源供不应求,技术、资金等有保障。
新知讲解
3.讨论雪山调水工程对于墨累河流域的城市供水和供电、农牧业发展、生态环境带来的影响。
有利影响:增加墨累河流域的水资源,增加城市供水量和供电量,扩大农牧业发展规模,有利于缓解荒漠化等生态问题。
不利影响:灌溉增加后,可能会加剧土壤盐碱化;农牧业规模扩大后,可能会造成水污染等环境问题。
新知讲解
课堂小结
当堂训练
 区域发展阶段可分为以传统农业为主体的发展阶段、工业化阶段、高效益的综合发展阶段。西气东输是我国重要的能源调配工程。下图为我国西气东输工程示意图。读图,完成1~2题。
1.下列有关西气东输一线工程终点城市所处发展阶段特征的叙述,正确的是(  )
A.现代化交通线路数量少且分布稀疏
B.经济发展水平低且对外开放程度低
C.高新科技成为区域发展的主导力量
D.区域内部的经济发展差异逐渐扩大
C
当堂训练
 区域发展阶段可分为以传统农业为主体的发展阶段、工业化阶段、高效益的综合发展阶段。西气东输是我国重要的能源调配工程。下图为我国西气东输工程示意图。读图,完成1~2题。
2.下列有关西气东输工程的叙述,正确的是(  )
A.一线工程缓解了长江三角洲的能源短缺
B.二线工程可能降低西部地区的就业机会
C.三线工程的能源输送方式为铁路运输
D.三线工程加剧了珠江三角洲的大气污染
A
当堂训练
我国天然气资源在西部地区分布非常丰富。自20世纪60年代以来,东北、华北地区一直是我国石油、天然气工业的主要基地。目前这些地区的大部分主力油气田开采已到了中后期,陆续进入了产量全面递减阶段,增产难度大,导致东部地区油气供需矛盾日益突出,西部地区则成为我国油气工业新的战略接替区。据此完成3~5题。
3.我国实施西气东输的一个重要原因是(  )
A.改善东部地区的大气环境
B.改善西部地区的经济结构
C.发展西部地区的油气工业
D.我国油气资源开发的战略重点在西部
D
当堂训练
4.制约我国西部地区天然气开发的社会经济条件是(  )
①勘探、开发资金短缺问题 
②西部人口少,工农业相对落后,天然气的市场需求量有限 
③基础设施和交通运输条件远不能满足大批量油气田生产和外运的需要 
④输气管道线路长、规模大、施工方式多样 
⑤中西部地区地貌类型复杂,植被稀疏,生态环境较为脆弱
A.①②③     B.①③④ C.③④⑤ D.②③⑤
A
当堂训练
5.下列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
A.东部地区不再开采石油、天然气
B.东部地区石油、天然气产量递减,随着经济的发展,会导致供需矛盾更加突出
C.西部地区石油、天然气资源丰富,将会成为我国开发的重点
D.西部地区将大力开采石油、天然气,供应资源日益短缺的东部地区
A
谢谢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