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章 第四节国际合作--人教版高中地理选择性必修2教学课件(共38张PPT)

文档属性

名称 第四章 第四节国际合作--人教版高中地理选择性必修2教学课件(共38张PPT)
格式 pptx
文件大小 4.7M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人教版(2019)
科目 地理
更新时间 2025-05-06 10:44:20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38张PPT)
第四节 国际合作
第四章 区际联系与区域协调发展
地理
导入新课
中欧班列给沿线国家带来哪些有利影响呢
作为“一带一路”合作的重要标志,中欧班列具有效率高、路线广和全天候的独特优势,已经成为连通亚欧大陆的主要桥梁和绿色通道。
借助返程班列,它正源源不断地将白俄罗斯牛肉、荷兰乳制品、德国啤酒、法国化妆品、葡萄牙红酒等“洋货”运到中国消费者手中。同时也把四川的水果、河南的饺子、西安的果脯等大批中国传统美食送往欧洲。通过中欧班列,中国和欧洲人民的联系更为紧密了。
学习目标
①结合实例,说出参与国际合作的国家、开展的具体合作及产生的影响。
②利用图表,指出世界经济“二元结构”与“三元结构”的不同。
③举例说明经济全球化的表现。
④结合“一带一路”建设的实例,说明国际合作的重要意义。
教学目标
重点:
难点:
了解世界经济“二元结构”与“三元结构”的差异。
结合“一带一路”建设的实例,说明国际合作的重要意义。
新知讲解
阅读教材文字材料和图4.34世界经济的“二元结构”和“三元结构”示意图。
一、经济全球化与国际合作
新知讲解
判断下列说法是否正确,并阐述理由。
一、经济全球化与国际合作
(1)我们使用的手机的零部件来自世界许多国家,就是经济全球化的体现。(  )
(2)经济全球化会促进不同国家的经济发展区域平衡。 (  )
(3)“一带一路”中的“一路”就是指我国古代的“丝绸之路”。 (  )
(4)“一带一路”建设为沿线国家提供了巨大的发展机遇。 (  )
(5)我国古“丝绸之路”起点是现在的西安市。 (  )
(6)经济全球化对世界各国的影响都是积极的。 (  )

×

×

×
新知讲解
一、经济全球化与国际合作
1、概念:
跨国界的经济活动驱使各国经济相互依赖程度不断加深的过程。
新知讲解
一、经济全球化与国际合作
2.表现:
商品、服务、生产要素和的信息跨国流动。
新知讲解
一、经济全球化与国际合作
3.影响
通过国际分工和跨国投资,世界范围内的资源配置效率不断提高。
新知讲解
一、经济全球化与国际合作
4.国际合作的表现:
由于全球生产网络的形成,世界已经出现“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密切劳动分工格局,很少有国家可以离开其他国家而独自生存。
一、经济全球化与国际合作
二元结构转为三元结构
发达国家逐渐转向金融产业和高科技产业
一小部分发展中国家崛起为制造业大国(中国)
另一部分发展中国家主要从事原材料生产和初级产品加工
新知讲解
1.简析中巴经济走廊建设中需要克服的恶劣自然条件。
2.简述中巴经济走廊对中国、巴基斯坦两国经济发展的促进作用。
中巴(巴基斯坦)经济走廊北起新疆喀什,南至巴基斯坦瓜达尔港,是一条包括公路、铁路、油气管道的综合贸易廊道。该廊道大幅度缩短中巴贸易的距离,为我国开辟了通往印度洋的战略通道,有利于开展海陆联运。我国西部获得南下印度洋的捷径,而不必途经马六甲海峡。瓜达尔港的开发,加强了巴基斯坦的地缘优势,进而构筑东亚、中亚、南亚之间的石油天然气运输通道。中巴经济走廊的建设,构成中巴合作示范效应,激励更多的国家实施开放合作,承接产业转移,加速自身发展进程。
合作探究一:国际合作
1.(地形、地质条件复杂)地势起伏大,多地震、滑坡等地质灾害发生;部分地段多沙漠、风沙天气;干旱缺水;生态环境脆弱。
新知讲解
2.简述中巴经济走廊对中国、巴基斯坦两国经济发展的促进作用。
对中国的意义:提高中国能源和贸易的运输安全;缩短中国与中东之间的海上贸易航道运输距离,降低运输成本;扩大西部商品输出,促进西部经济发展;改变中国西部的闭塞格局,打开印度洋海上出口;利于喀什的农业、工业等产品外运。
对巴基斯坦的意义:促进巴基斯坦对外贸易;推动基础设施建设;提供就业机会,增加人民收入;通过输油管线建设,带动巴基斯坦经济发展;带动西南部港口的发展。
新知讲解
合作探究一:国际合作
新知讲解
阅读教材P85-86,思考“一带一路”的建设对国际合作有怎样的意义?
二、“一带一路”与国际合作
新知讲解
1.打造新型国际合作模式
二、“一带一路”与国际合作|意义
①背景:顺应和平、发展、合作、共赢的时代潮流,聚焦全球发展面临的核心挑战。
②丝路精神:“和平合作、开放包容、互学互鉴、互利共赢”。
③目标:全方位推进务实合作,在致力于维护全球自由贸易体系和开放型世界经济的同时,更加倡导包容性发展。
新知讲解
2.推动新型国际关系建设
二、“一带一路”与国际合作|意义
①原则:“共商、共建、共享”。
②国际合作观念:共同发展、共同繁荣,倡导所有国家不分大小、强弱、贫富,一律平等。
新知讲解
3.开拓国家间深化合作的新空间
二、“一带一路”与国际合作|意义
聚焦根本性问题——发展,倡导政府间合作和政策沟通,突出基础设施互联互通,强化各国间相互贸易和投资,完善金融合作机制和保障体系,推动各国人民友好往来,致力于实现经济融合、发展联动及成果共享。
新知讲解
4.提供国家间深化合作的文化驱动力
二、“一带一路”与国际合作|意义
尊崇“和而不同”的文化价值观,强调在维护文化多元性的基础上共谋发展、共求繁荣、共享和平。
新知讲解
5.促进相关国家的共同繁荣
二、“一带一路”与国际合作|意义
通过加强国际经贸合作,既可提升我国自身发展动力,也可让相关国家搭乘中国发展的快车和便车,加快发展,得到实质性好处。
材料1:
2011年,首趟“中欧班列”——“渝新欧”班列从重庆出发,经西安、兰州、乌鲁木齐等城市,向西经过哈萨克斯坦、俄罗斯、白俄罗斯、波兰、德国等国家,终点是德国杜伊斯堡,全长11 000多千米,全程仅需2周,较海运缩短近30天,价格仅为空运的1/5。
重庆是全球最大的笔记本电脑生产基地,占世界笔记本电脑产量的1/3。为了把数量庞大的笔记本电脑运到欧洲,设想通过火车运输,但是有太多的困难摆在面前:线路所经过的国家的运价和通关问题、货物检验和检疫问题、运输的安全保障问题、技术标准问题、沿线冬季气温差异大问题……
通过多国协商谈判,“渝新欧”班列最终确立了“五定”班列开行模式(定站点、定线路、定车次、定时间、定价格),实现统一运单,一次报关、一次查验、全程放行,全程安全监控和冬季常态运输。
如今,“渝新欧”班列已实现常态化运行,从重庆将笔记本电脑、服装鞋帽、机电设备输送到欧洲,再从欧洲载着名牌汽车、牛奶、红酒等回到中国。
合作探究二:分析“渝新欧”班列与国际合作
新知讲解
1.说明重庆积极推动“渝新欧”班列开通的原因。
2.“渝新欧”班列经过哪些国家 有几次换轨
3.举例说明“渝新欧”班列开通需要哪些方面的国际合作。为什么
4.举例说明“渝新欧”班列开通对沿线国家的意义。
“渝新欧”班列运行线路
材料2:
新知讲解
1.说明重庆积极推动“渝新欧”班列开通的原因。
“渝新欧”班列运行线路
重庆是全球最大的笔记本电脑生产基地,“渝新欧”班列是将重庆笔记本电脑产品快速运往欧洲的新线路。
“渝新欧”班列开通可以缩短运输时间,保障运输安全,降低运输成本;可以使重庆成为重要的进出口产品中转地,促进重庆物流业的发展,提高重庆的经济发展水平;可使重庆成为内陆口岸、内陆交通枢纽、西部通往欧洲的桥头堡。
新知讲解
2.“渝新欧”班列经过哪些国家 有几次换轨
“渝新欧”班列运行线路
“渝新欧”班列经过中国、哈萨克斯坦、俄罗斯、白俄罗斯、波兰、德国六个国家。“渝新欧”班列全程需要经历两次换轨。
新知讲解
3.举例说明“渝新欧”班列开通需要哪些方面的国际合作。为什么
“渝新欧”班列运行线路
(1)“渝新欧”班列沿途经过六个国家,针对通关问题需进行国际合作,实现一次报关、一次查验、全程放行的便捷通关模式。
(2)由于中途需要转轨,货物的调运如何保证效率和安全是一大问题。因此必须进一步明确沿线各国铁路部门的职责权利。
(3)沿线国家的运价、货物检验和检疫标准都存在差异,必须通过国际合作,实现全程统一运单,进一步节约运行时间、简化程序等。
新知讲解
4.举例说明“渝新欧”班列开通对沿线国家的意义。
“渝新欧”班列运行线路
有助于促进沿线国家的经贸发展与合作,实现优势互补;
有利于缩小亚欧经济发展水平的差异,实现共同发展;
联系亚欧两大洲,可以促进亚欧经济走廊的形成;
有利于沿线国家间不同货物的流通,缩短运输时间,降低运输成本,促进沿线国家的经济发展。
新知讲解
课堂小结
波兰中部的罗兹市曾是欧洲最主要的纺织工业中心,但20世纪90年代以来经济发展停滞。中欧班列的开通,使该市成为中国货物在欧洲中部的重要集散地。
当堂训练
(1)罗兹市为了充分发挥货物集散地的作用。应重点发展的产业部门是     ?
(2)中欧班列的运行,为我国相关港口带来了更好的经济效益。为什么
中欧班列路线示意图
物流(仓储)
扩大了服务范围;增加了吞吐量;提高了港口运营效率。(答出两点即可)
1.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问题。
当堂训练
橄榄油是我国通过中欧班列从西班牙等国进口的商品之一。油橄榄树适宜生长在亚热带地区偏碱性土壤中,喜光、耐旱、忌涝。
(3)结合材料,说明我国亚热带很多地区不适宜种植油橄榄树的自然条件。
中欧班列路线示意图
土壤偏酸性;降水量较大,雨季较长,地势低洼处易涝;云量较多,光照不足。
当堂训练
欧洲国家对义乌生产的小商品需求量很大,当地却很少生产。近年来,这类小商品利用中欧班列大量运往欧洲国家。
(4)说明欧洲国家发展这类小商品制造业的不利区位条件。
中欧班列路线示意图
原材料(零部件)不足;劳动力、土地等成本高。
俄罗斯是世界重要的天然气开采和出口国。2017年12月8日,中俄能源合作重大项目——亚马尔液化天然气项目正式投产。该项目集天然气勘探开采、液化、运输、销售于一体,是中国提出“一带一路”倡议后实施的首个海外特大型项目。俄罗斯为该项目配建了港口。由于自然条件的限制,该项目采用模块化施工方式,即将生产线和相关建筑设计成一系列的模块,由全球多地工厂制造,然后运至项目施工现场拼装。模块体积大,重量大,最大的模块重量与埃菲尔铁塔相当。该项目以中国、日本等亚洲太平洋沿岸国家为主要目标市场。中方企业全方位参与设计和建造,数十家企业承揽了85%模块的建筑。该项目超过60%的模块和零部件经白令海峡—北冰洋航线运至项目施工地。下图示意该项目的位置。
当堂训练
材料一
2.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问题。
下图示意该项目的位置。
当堂训练
材料二
(1)简述俄罗斯配建港口对该项目及周边区域发展的经济价值。
(2)说明采用模块化施工方式对该项目建设的益处。
(3)分析开发白令海峡—北冰洋航线对提高该项目产品(液化天然气)市场竞争力的作用。
(4)指出在该项目合作中体现的中俄两国各自的优势。
当堂训练
(1)简述俄罗斯配建港口对该项目及周边区域发展的经济价值。
对本项目的经济价值:(该项目)运输量巨大,保证该项目建设和运营,可以获得长期、稳定的经济收益。
对周边区域发展的经济价值:为俄罗斯北冰洋沿岸地区及北冰洋上的经济活动提供基地;促进鄂毕河沿岸地区对外贸易的发展,为鄂毕河出海航运提供中转服务。
当堂训练
(2)说明采用模块化施工方式对该项目建设的益处。
工程量巨大,设计成不同模块,可以由不同地区的工厂同时生产,缩短工期;
模块运至现场拼装,减少现场(恶劣自然条件下)施工的时间和难度。
当堂训练
(3)分析开发白令海峡—北冰洋航线对提高该项目产品(液化天然气)市场竞争力的作用。
中国、日本(太平洋西岸的亚洲国家)是其主要销售市场;
开通白令海峡—北冰洋航线,(与苏伊士运河—大西洋航线相比,)大大缩减产品的运输距离和运输时间,降低运输成本,从而降低产品销售价格,提高其在全球天然气市场的竞争力。
当堂训练
(4)指出在该项目合作中体现的中俄两国各自的优势。
俄罗斯优势:资源(能源、天然气)丰富,(天然气勘探开采、液化)技术强。
中国优势:资金雄厚、制造业实力强、运输能力强、市场需求大等。
2014年5月21日,中俄两国在上海签署了《中俄东线供气购销合同》。根据双方商定从2018年起,俄罗斯开始通过中俄天然气管道东线向中国供气。
读中俄天然气东线管道示意图,完成3~4题
当堂训练
3、中俄天然气东线管道在俄罗斯境内向北弯曲,最主要原因是(  )
A绕过冻土区域,便于施工
B.缓解该地区能源紧缺状况
C.北部天然气产量大,气源充足
D.保护贝加尔湖地区的生态环境
C
.
2014年5月21日,中俄两国在上海签署了《中俄东线供气购销合同》。根据双方商定从2018年起,俄罗斯开始通过中俄天然气管道东线向中国供气。
读中俄天然气东线管道示意图,完成3~4题
当堂训练
4、图示天然气跨区域调配对中俄两国的影响,正确的是(  )
A.促进俄罗斯能源开发,有利于能源结构调整
B.减轻俄罗斯就业压力,可优化产业结构
C.增加我国清洁能源比重,消除大气环境污染
D.缓解我国能源供需矛盾,有利于国家能源安全
D
.
谢谢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