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第一节 物质的分类与转化 第2课时 物质的转化--人教版高中化学必修第一册教学课件(共39张PPT)

文档属性

名称 第一章 第一节 物质的分类与转化 第2课时 物质的转化--人教版高中化学必修第一册教学课件(共39张PPT)
格式 pptx
文件大小 14.3M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人教版(2019)
科目 化学
更新时间 2025-05-06 11:12:52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39张PPT)
第2课时 物质的转化
第一节 物质的分类及转化
化学
1.能说出常见酸、碱、盐的性质,并运用正确的符号表征。
2.明确常见各类物质的化学性质,能说出常见各类物质间的转化关系。
学习目标
3.初步学会确定制取物质方法的思路。
学习重难点
重点:
应用分类法建立各类物质的转化关系模型。
难点:
各类物质间的转化关系。
课堂探究
一、酸、碱、盐的性质
[情境引入]
熟石灰在日常生活中应用广泛,工业上是如何制备的呢?
课堂探究
一、酸、碱、盐的性质
[情境引入]
熟石灰在日常生活中应用广泛,工业上是如何制备的呢?
工业上通过生石灰(CaO)与水反应制取熟石灰Ca(OH)
化学方程式为CaO + H O = Ca(OH) ,操作时加生石灰并加入适量水并搅拌即可。
课堂探究
一、酸、碱、盐的性质
[实验演示]
分别在石蕊溶液中加入稀硫酸和氢氧化钙溶液
课堂探究
一、酸、碱、盐的性质
[实验演示]
实验现象
现象:石蕊遇酸变红,遇碱变蓝
口诀:酸石红,碱石蓝
课堂探究
一、酸、碱、盐的性质
[实验演示]
金属阳离子和氢氧根离子或酸根阴离子反应生成沉淀。
课堂探究
一、酸、碱、盐的性质
[实验演示]
实验现象
现象:生成沉淀,再次滴加稀盐酸后沉淀消失
课堂探究
一、酸、碱、盐的性质
[情境设问]
酸、碱、盐都属于化合物,它们的化学性质相同吗?为什么?
课堂探究
一、酸、碱、盐的性质
[情境设问]
酸、碱、盐都属于化合物,它们的化学性质相同吗?为什么?
酸、碱、盐的化学性质不同。
酸能解离出氢离子,使石蕊溶液变红,与活泼金属反应,与碱发生中和反应。
课堂探究
一、酸、碱、盐的性质
[情境设问]
酸、碱、盐都属于化合物,它们的化学性质相同吗?为什么?
碱能解离出氢氧根离子,使石蕊溶液变蓝,酚酞溶液变红;与酸发生中和反应;与某些盐反应。
课堂探究
一、酸、碱、盐的性质
[情境设问]
酸、碱、盐都属于化合物,它们的化学性质相同吗?为什么?
盐由金属(或铵根)离子和酸根离子构成,主要发生复分解反应,条件是有沉淀、气体或水生成。盐的化学性质不同是因为它们解离出的离子不同。
课堂探究
一、酸、碱、盐的性质
[情境设问]
硫酸、盐酸都属于酸,它们的主要化学性质相同吗?为什么?
硫酸和盐酸的主要化学性质相同。
因为酸具有共性,它们在水溶液中都能电离出氢离子(H )。例如,它们都能使紫色石蕊溶液变红,这是因为氢离子使溶液呈酸性。都能与活泼金属(如锌)反应产生氢气
课堂探究
一、酸、碱、盐的性质
[情境设问]
硫酸、盐酸都属于酸,它们的主要化学性质相同吗?为什么?
本质是氢离子与金属反应。还都能与碱发生中和反应,如和氢氧化钠反应:H SO +2NaOH = Na SO + 2H O,HCl + NaOH = NaCl + H O 也是氢离子与氢氧根离子结合的过程。
课堂探究
一、酸、碱、盐的性质
[情境设问]
酸、碱、盐的主要化学性质中,涉及哪些基本反应类型?
酸、碱、盐的主要的化学性质有两种基本反应类型
置换反应:
酸与活泼金属反应生成盐和氢气。
盐与某些金属反应生成新金属和新盐。
课堂探究
一、酸、碱、盐的性质
[情境设问]
酸、碱、盐的主要化学性质中,涉及哪些基本反应类型?
复分解反应:
酸与碱反应生成盐和水(中和反应)。
酸与盐反应生成新酸和新盐。
碱与盐反应生成新碱和新盐。
盐与盐反应生成两种新盐。
课堂探究
二、物质的转化
从物质分类的角度看,以上物质间的转化有何规律?
① 酸的转化
酸与金属反应生成盐和氢气。
酸与金属氧化物反应生成盐和水。
酸与碱发生中和反应生成盐和水。
酸与盐反应生成新酸和新盐。
课堂探究
二、物质的转化
从物质分类的角度看,以上物质间的转化有何规律?
②碱的转化
碱与酸性氧化物反应生成盐和水。
碱与酸发生中和反应生成盐和水。
碱与盐反应生成新碱和新盐。
课堂探究
二、物质的转化
从物质分类的角度看,以上物质间的转化有何规律?
③盐的转化
盐与金属反应生成新盐和新金属。
盐与酸反应生成新盐和新酸。
盐与碱反应生成新盐和新碱。
盐与盐反应生成两种新盐。
课堂探究
二、物质的转化
课堂探究
二、物质的转化
小结:性质对立的物质间容易反应,物质间存在对立统一
课堂探究
二、物质的转化
采取不同的方法制取MgCl ,并写出化学方程式
①Mg+2HCl===MgCl +H ↑
②MgO+2HCl===MgCl +H O
③Mg(OH)2+2HCl===MgCl +2H O
④Mg+Cl === MgCl
点燃
课堂探究
三、确定制取物质的方法
如何制取NaOH?
(1)碳酸钠与氢氧化钙反应制取
原理:Na2CO3 +Ca(OH)2= CaCOз↓+2NaOH。
步骤:配溶液,混合搅拌,过滤沉淀得氢氧化钠溶液。
注意:控制溶液的浓度,过滤操作要规范。
课堂探究
三、确定制取物质的方法
工业生产NaOH,还需要考虑哪些因素?
电解饱和食盐水制取
原理: 2NaCl + 2H2O === 2NaOH + H ↑ +Cl ↑。
步骤:在电解槽加饱和食盐水,电解,收集气体,得到含氢氧化钠溶液再处理得固体。
注意:用直流电源,注意参数,处理好氢气和氯气。
电解
课堂探究
三、确定制取物质的方法
工业生产NaOH,还需要考虑哪些因素?
(1)原料供应与成本
确保有充足稳定的氯化钠原料,考虑原料价格和运输成本。
(2)能源消耗与供应
电解能耗高,需要稳定廉价电力,保证供电稳定。
课堂探究
三、确定制取物质的方法
工业生产NaOH,还需要考虑哪些因素?
(3)设备要求与维护
设备要耐腐蚀,定期维护和更新。
(4) 环境保护与安全措施
处理氯气和碱性废水,遵守安全操作规程。
课堂探究
三、确定制取物质的方法
工业生产NaOH,还需要考虑哪些因素?
(5) 产品质量与纯度控制
控制产品纯度,满足不同行业需求,建立质量检测体系
课堂探究
三、确定制取物质的方法
现在工业上主要采用何种方法制取NaOH?
工业上主要采用电解饱和食盐水和苛化法制取氢氧化钠。电解法的应用广,苛化法是用碳酸钠和氢氧化钙反应,然后过滤、浓缩得到氢氧化钠。
课堂探究
三、确定制取物质的方法
工业上常用熟石灰制备方法——石灰消化法,将石灰石煅烧成氧化钙后,经精选与水按1∶(3~3.5)的比例混合,生成氢氧化钙料液,经净化分离除渣,再经离心脱水、干燥,即制得氢氧化钙成品。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CaCO3 CaO +CO2↑、CaO+H2O===Ca(OH)2
采用该方法制备氢氧化钙主要是从哪些方面考虑的?
课堂探究
三、确定制取物质的方法
采用该方法制备氢氧化钙主要是从哪些方面考虑的?
原料(石灰石)来源丰富,价格便宜,生产成本低,对设备要求低。
课堂探究
四、化学与职业
化学科研工作者一般从事哪些研究工作?自身需要具备哪些条件?有哪些就业的方向?
①在原子、分子水平上研究物质的组成、结构、性质及相互关系;研究物质转化的规律和控制手段;在此基础上,研究如何实现物质的人工转化,以及如何对生活、生产和生命中的化学过程实现按需调控等等。
课堂探究
四、化学与职业
化学科研工作者一般从事哪些研究工作?自身需要具备哪些条件?有哪些就业的方向?
②对科研工作具有浓厚的兴趣,具备扎实的化学专业知识和技能,掌握系统的科学研究方法,善于思考,敢于质疑,具有创新精神等是成为化学科研工作者的必要条件。
③高等院校、研究机构和相关企业等。
课堂练习
【练习1】
在给定条件下,下列选项所示的物质间转化均能实现的是( )
B
A.NaCl (aq) Cl2 (g) FeCl2 (s)
B.MgCl (aq) Mg(OH) (s) MgO (s)
C.S (s) SO3 (g) H2SO4 (aq)
D.N2 (g) NH3 (g) Na2CO3 (s)
课堂练习
【练习2】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电解熔融氯化镁可制取金属镁
B.电解饱和食盐水可制取氯气
C.生产普通玻璃的主要原料为石灰石、纯碱和晶体硅
D.接触法制硫酸的硫元素主要来源于硫黄或含硫矿石
C
课堂练习
【练习3】
研究表明,氮氧化物和二氧化硫在形成雾霾时与大气中的氨有关(如下图所示)。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雾和霾的分散剂相同
B.雾霾中含有硝酸铵和硫酸铵
C.NH3是形成无机颗粒物的催化剂
D.雾霾的形成与过度施用氮肥有关
C
课堂小结
布置作业
课本“练习与应用”第5~8题。
查阅资料,寻找现代工业上制取NaOH选用电解饱和食盐水,而不再是Na2CO3与Ca(OH)2反应的原因。
谢谢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