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49张PPT)
1.1 物态变化 温度
第一章 物态及其变化
北师大版2024版物理八年级上册【精做课件】
授课教师:********
班 级:********
时 间:********
情景设置:在杯子里装上水,提问学生:“它是什么状态?寒冷的冬天晚上把它放到室外,会怎样?夏天,把它倒在脸盆里放在太阳底下,又会怎样?” 引导学生思考、讨论并回答。
展示自然界中水的各种存在形式的图片或视频,如冰、雪、雾、露、水蒸气等,让学生观察并思考它们分别是水的哪种状态,从而引出本节课的主题 —— 物态变化与温度。
(二)新课讲授
认识水的物态变化(10 分钟)
播放自然界中水的各种存在形式的详细视频资料,再次强调水蒸气是看不见的,雾和 “白气” 不是水蒸气,而是液态小水滴。
演示 “制造云和雨” 实验:
实验准备:铁架台、石棉网、大烧杯、酒精灯、蒸发皿、水、冰块。
实验步骤:将大烧杯放在铁架台上,石棉网置于烧杯底部,向烧杯中加入适量的水。点燃酒精灯,对烧杯中的水进行加热。在烧杯口上方放置一个装有冰块的蒸发皿。
实验现象:给烧杯加热过程中,学生可观察到杯口有 “白气” 冒出,这是水汽化形成的水蒸气遇冷液化成的小水滴。蒸发皿底部出现小水珠,这是水蒸气遇冷液化的结果。同时,介绍云是由小液滴和小冰晶组成的,其形状千姿百态。
总结物态变化的概念:物质由一种状态变为另一种状态的过程叫物态变化。引导学生思考水的三态间有几种物态变化,分别是哪种状态间的转化。
温度的概念(5 分钟)
学生活动:让学生把双手的食指同时放入冷水和热水中,停留几秒拿出,立即同时放入温水中。提问学生两只手指对温水的感觉有何不同,引发学生思考为什么会出现这种现象。
引出温度的定义:温度是物体的冷热程度。强调只凭感觉判断温度是不可靠的,要准确判断温度,需要使用测量工具 —— 温度计。
温度计的原理(10 分钟)
实验演示:利用老教材中做 “焦耳定律” 的演示实验的器材(也可专门准备类似装置),在锥形瓶中分别放入酒精、水和煤油,用带有玻璃管的塞子塞紧瓶口,观察加热和停止加热时玻璃管中液面的变化。
引导学生观察并描述实验现象:加热时,玻璃管中的液面上升;停止加热后,液面下降。让学生联系生活中烧开水时,如果水壶中的水灌得太满,刚刚开始烧水,水就会溢出的现象,总结出这是因为液体具有热胀冷缩的性质。
讲解温度计的制造原理:温度计是根据液体热胀冷缩的规律制成的,里面可以用酒精、煤油、水银等液体。多媒体展示各种各样的温度计,介绍各种不同的温度计各有各的妙用,我们今天学习的是常见的玻璃液体温度计,它们在结构上基本相同,分别有装液体的液泡、细内管、刻有示数的玻璃柱。根据液泡中的不同液体,通常使用的有酒精温度计、煤油温度计和水银温度计。
温度的规定及单位(5 分钟)
讲解字母 “℃” 的意思:表示摄氏温度,是由瑞典的摄尔修斯提出的。
介绍 0 摄氏度的规定:在一个标准大气压下,冰、水混合物的温度,记作 0℃(关于 “一个标准大气压” 在后面的学习中会进一步讲解)。
100 摄氏度的规定:在一个标准大气压下,水沸腾时的温度,记作 100℃。
1 摄氏度的定义:0℃和 100℃之间等分 100 份,每个等份代表 1℃。
举例说明温度的读法和写法,如人体的正常体温为 37℃,读作 “37 摄氏度”;珠峰营地的帐篷内,温度为-15℃,读作 “负 15 摄氏度” 或 “零下 15 摄氏度”。通过提问 “广播、电视中的天气预报员是怎样预报天气的呢?‘28 摄氏度’怎么写?‘零下 8 摄氏度’怎么写?” 让学生进行巩固练习。
温度计的使用(15 分钟)
让学生观察实验桌上的两支温度计(实验室用温度计和体温计),引导学生说出它们有什么不同之处。学生可能会回答:一支测普通的温度,一支是测体温的;上面标的数字范围不同;每一小格表示的温度也不同;体温计的下面是弯的;体温计的玻璃柱不是圆的;体温计的玻璃柱可以起到放大的作用等。
讲解量程和分度值的概念:
量程 —— 所能测量的最高温度和最低温度的温度范围。实验室用的温度计的量程为-20℃~110℃,体温计的量程为 35℃~42℃。
分度值 —— 最小一格所代表的值。实验室用的温度计的分度值为 1℃,体温计的分度值为 0.1℃。
阅读讨论:让学生阅读课本中 “使用温度计测量液体温度时的正确方法”,并进行朗读:
温度计的玻璃泡全部浸入被测的液体中,不要碰到容器底或容器壁。
温度计的玻璃泡浸入被测的液体后要稍等一会儿,待温度计的示数稳定后再读数。
读数时温度计的玻璃泡要继续留在液体中,视线要与温度计中液柱的上表面相平。
实验操作:
让学生将温度计放在腋下测量体温(使用体温计),同时提醒学生根据经验要等待一会儿。在等待过程中,引导学生思考如果手中拿的是实验室用的温度计测量体温会出现什么情况。
请学生拿出温度计,读出自己的体温,并请几位同学分享测量结果。对于使用实验室用温度计的同学,可能会发现温度计示数不断下降,引导学生思考原因。然后讲解体温计离开人体后也能读出温度的奥秘:体温计的玻璃泡和直玻璃管之间有一段很细的缩口,测体温时,玻璃泡内的水银随着温度升高,发生膨胀,通过细管挤到直管;当体温计离开人体时,水银变冷收缩,细管内的水银断开,直管内的水银不能退回玻璃泡内,所以它表示的仍然是人体的温度。
学习了温度计的相关知识后,让学生测量一杯热水的温度。请同学们把实验室用的温度计和体温计以正确的方法同时放入热水中,观察并记录两支温度计的示数变化情况,讨论为什么体温计不能用来测量热水的温度。
(三)课堂小结(5 分钟)
与学生一起回顾本节课所学的重要内容,包括物态变化的概念,水的三种状态及它们之间的相互转化,温度的定义、单位以及温度计的原理和正确使用方法。
强调本节课的重点和难点,如温度计的使用方法中的注意事项,温度的准确读数等。鼓励学生在课后继续观察生活中的物态变化现象,思考其与温度的关系。
(四)课堂练习(5 分钟)
展示一些关于物态变化和温度的简单练习题,如判断生活中常见的物态变化现象属于哪种类型,读取温度计示数等题目,让学生进行课堂练习,及时巩固所学知识。
对学生的练习结果进行点评,解答学生在练习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强化学生对重点知识的理解和掌握。
(五)布置作业(5 分钟)
完成课本上相关的课后练习题,进一步加深对物态变化和温度知识的理解和运用。
让学生回家后,使用温度计测量家里不同物体的温度,如室内温度、冰箱内的温度、热水的温度等,并记录下来,下节课与同学们分享测量结果和测量过程中遇到的问题。
五、教学反思
在本节课的教学过程中,通过多种教学方法相结合,如实验演示、小组讨论、实际操作等,让学生积极参与到课堂中来,较好地完成了教学目标。但在教学过程中也发现一些不足之处,例如在实验操作环节,部分学生可能由于操作不够熟练,导致测量结果不够准确,需要在今后的教学中加强对学生实验技能的培养。同时,在讲解一些抽象概念时,如温度计的工作原理,虽然通过实验进行了演示,但仍有少数学生理解不够透彻,后续可以考虑增加更多的生活实例或利用多媒体动画进行辅助教学,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
5
课堂检测
4
新知讲解
6
变式训练
7
中考考法
8
小结梳理
1
复习引入
2
新知讲解
3
典例讲解
学习目录
课程导入
云、雨、雪、露都是水,只是状态不同,那么物质的不同状态分别有什么特点呢?它们之间可以相互转化吗?
云
雨
雪
露
课程讲授
观察下图中的各种物质,思考一下,这些物质按状态可分为几类?
物质状态及其变化
物质可以分为固态、液态、气态三种状态。
固态
液态
气态
课程讲授
观察上图中的各种物质,思考一下,这些物质的状态有什么特点?
物质 状态 形状 体积
石块、冰块
水、食用油
固态
空气
液态
气态
有固定形状
无固定形状
无固定形状
有固定体积
有固定体积
无固定体积
同种物质的不同状态之间可以相互转化吗?
物质状态及其变化
课程讲授
春天气温回升,河中固态的冰变成了液态的水,一些液态的水又变成了气态的水蒸气,气态的水蒸气在空中遇冷又变成液态的水。
这些现象说明,在一定条件下,物质存在的状态是可以发生变化的。
物质状态及其变化
课程讲授
物态变化:物质由一种状态变为另一种状态的过程。
在严寒的环境中水结冰
太阳出来雪化成水
液态
固态
固态
液态
遇冷
受热
物态变化与所处环境的冷热程度有关
物质状态及其变化
课程讲授
科学窗
物质的其他状态
物质状态及其变化
课程讲授
温度:表示物体的冷热程度,一般用符号t(或T )表示。
热的物体温度高,冷的物体温度低。
温度和温度计
课程讲授
1.用手触摸长时间放在教室中的金属块、木块和泡沫塑料块,感觉一下它们的温度是否相同。
怎样准确判断物体温度的高低呢 在日常生活中,我们常常凭感觉来判断物体温度的高低。
温度和温度计
课程讲授
实验表明:要准确判断物体或环境温度的高低,仅凭感觉是不可靠
的,需要借助仪器进行测量。
2.先把双手分别放在冷水和热水中,停留一会儿,然后把双手同时放在温水中。两只手对温水的感觉相同吗?
怎样准确判断物体温度的高低呢 在日常生活中,我们常常凭感觉来判断物体温度的高低。
温度和温度计
课程讲授
测量温度的仪器叫作温度计。
常用液体温度计
体温温度计
双金属片温度计
温度和温度计
课程讲授
温度计的原理:
温度计内液体多为煤油、酒精、水银等物质。
实验用温度计
寒暑表
体温计
利用液体热胀冷缩的性质制成的。
温度和温度计
课程讲授
温度计的结构
玻璃泡
内径很细的玻璃管(毛细管)
玻璃外壳
测温液体
摄氏温度的单位
温度和温度计
课程讲授
在大气压为1.01×105Pa时,把冰水混合物的温度定为0摄氏度,把水沸腾时的温度规定为100摄氏度。把0摄氏度到100摄氏度之间分成100等份,每一等份称为1摄氏度,用符号℃表示,记为1℃,摄氏温度用符号t表示。
摄氏温标及其规定
0℃
冰水混合物
100℃
沸腾的水
温度和温度计
课程讲授
1.月球表面的温度约-183℃,读作零下183摄氏度;
2.南极有记录的最低气温,约-89.2℃,读作零下89.2摄氏度;
3.黑龙江漠河有记录的最低气温,约-52.3℃,读作零下52.3摄氏度;
4.人的正常体温约为36.5℃,读作36.5摄氏度;
5.新疆吐鲁番有记录的最高气温约为52.2℃,读作52.2摄氏度;
6.太阳表面的温度约6000℃,读作6000摄氏度。
自然界中的一些温度值
摄氏温标及其规定
温度和温度计
课程讲授
1.如图1所示,温度计的示数为_____℃。
2.如图2所示,温度计的示数为_____℃。
图 1
40
℃
30
图 2
10
℃
20
36
-14
随堂练习
温度和温度计
课程讲授
热力学温标
1990年国际温标对摄氏温标作了新规定:摄氏温标由热力学温标导出。摄氏温标的零点等于热力学温标中的273.15 K。在体现温度变化时,每1 K与每1℃的大小是相同的。一般热力学温度用符号T 表示,摄氏温度用符号t 表示,热力学温度与摄氏温度的数量关系是:
T = t + 273.15
温度和温度计
课程讲授
华氏温标
有些国家和地区使用华氏温标,其单位为“华氏度”,用℉表示。华氏温度与摄氏温度的换算关系为:
温度和温度计
课程讲授
温度计的量程和分度值
1℃
分度值
最高温度
110℃
最低温度
-20℃
最大测量范围
量程
最小格表示的温度值
温度和温度计
课程讲授
1. 使用前要观察温度计的 ,估计被测物体的温度是否在 内,选择合适的温度计。
2. 测量时温度计要与被测物体 ,不要碰到容器底或容器壁。
3. 使温度计的 在被测物体中保持足够长的时间,待温度计的示数 后再读数。
4. 在读取数据时,温度计的玻璃泡不能离开被测物体,且视线应与温度计 。
5. 在记录数据时,要标明 。
量程和分度值
量程
玻璃泡
温度计的使用
充分接触
稳定
垂直
单位
温度计的使用
课程讲授
量程: 35~42℃
分度值:0.1℃
测温液体:水银
特点:体温计玻璃泡上方有一个缩口,使得它可离开人体读数,使用前,要先用力甩一甩。
水银体温计
温度计的使用
由于水银体温计容易破碎,容易造成水银污染,我国自2026年起将禁止生产含水银的体温计。近年来一些环保的新型体温计应运而生,如电子体温计、红外线体温计等。这些新型体温计具有操作方便、测温时间短、安全可靠等特点。
课程讲授
电
子
体温计
红外线
体温计
温度计的使用
课程讲授
学生实验:用常见温度计测量温度
1. 测教室的气温。先估测,再用温度计测量。
2. 测水的温度。分别取一杯热水和自来水,先估测它们的温度,再用温度计测量。然后将热水和自来水混合,得到一杯温水,同样先估测它的温度,再用温度计测量。
3. 测人的体温。先估测自己的体温,再取一支温度计,用酒精棉球消毒,然后用它测量自己的体温。
4. 将估测值和测量的数据记录在课本表格中。
温度计的使用
课程讲授
学生实验:用常见温度计测量温度
温度计的使用
课程讲授
各种各样的温度计
除了常用的液体温度计外,还有气体温度计、辐射温度计、双金属片温度计和电阻温度计等。
气体温度计是利用气体的某些性质(如体积或压强)随温度变化的特点制成的。一般用氢气或氦气作为工作物质。这种温度计准确度高,测量范围广,多用于精密测量。
拓展阅读
拓展阅读
课程讲授
各种各样的温度计
辐射温度计靠接收热辐射来测量温度,这种温度计通常用来测量高温物体的温度,它能测量高达1000℃的高温。是利用热辐射来测量高温物体温度的。
双金属片温度计是利用不同金属片的长度在温度变化时热膨胀情况不同的性质制成的。这种温度计具有机构简单的特点。
拓展阅读
拓展阅读
课程讲授
各种各样的温度计
电阻温度计是利用金属或半导体的电阻随温度改变的性质制成的。由于这种温度计测量精确,往往用作测量温度的标准仪器。
拓展阅读
拓展阅读
知识点1 物质状态及其变化
1. 水有固、液、气三种状态,各种状态下水分子的排列、分
布不同。水蒸气的分子分布示意图是下面的( B )
A
B
C
D
B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知识点2 温度和温度计
2. 游泳时为了防止出现抽筋现象,最适宜的水温是( C )
A. 10 ℃ B. 20 ℃
C. 28 ℃ D. 40 ℃
【点拨】
游泳时水温过低会导致抽筋,水温过高会引起心血管
等方面的不适,最适宜的水温约为28 ℃,C正确。
C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3. [2024·绵阳期末]在标准大气压下,玻璃杯中盛有一些凉开
水,放进一根冰棍后,不断搅动,过很长一段时间后,冰
棍只剩一点点,这时杯中水的温度( A )
A. 等于0 ℃ B. 高于0 ℃
C. 低于0 ℃ D. 无法判断
【点拨】
当冰棍还剩一点点时,杯中为冰水混合物,故温度为
0 ℃,A正确。
A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知识点3 温度计和体温计的使用
4. [2023·镇江]测量液体温度时,下列操作正确的是( C )
A
B
C
D
C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5. [2024·厦门期中]妈妈对你说,今天降温了,看看墙上挂的
寒暑表,自己选择合适的衣服。如图所示,关于该寒暑
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C )
A. 该寒暑表的量程是-50~50 ℃
B. 该寒暑表的分度值是0.1 ℃
C. 该寒暑表的示数是22 ℃
D. 该寒暑表的示数是38 ℃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点拨】
由题图可知,该寒暑表的量程是-30~50 ℃,每10 ℃被分为了5个小格子,故其分度值为2 ℃,示数为22 ℃,故C正确。
【答案】C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6. 关于体温计和实验室温度计的异同点,下面说法不正确的
是( C )
A. 体温计示数的准确程度比实验室温度计高
B. 体温计玻璃管的内径有一弯曲处特别细,实验室温度计
没有
C. 体温计可以离开被测物体读数,实验室温度计也可以离
开被测物体读数
D. 体温计可以用力甩动使水银回到玻璃泡中,实验室温度
计不能用力甩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点拨】
体温计的分度值是0.1 ℃,实验室温度计的分度值是1
℃,所以体温计示数的准确程度比实验室温度计高,A正
确;体温计有缩口,实验室温度计没有,B正确;体温计
可以离开被测物体读数,实验室温度计不能离开被测物体
读数,C错误;使用前,体温计要甩一甩,实验室温度计
不能甩,D正确。
【答案】C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7. [2024·西安长安区期中]如图所示,体温计的测量范围
是 ℃,分度值是 ℃,示数
是 ℃。
35~42
0.1
37.6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A. 用没有甩过的体温计测量某同学的体温,体温计示数为
38 ℃,该同学的体温一定低于38 ℃
B. 如果没有酒精来给体温计消毒,也可以把体温计放在沸
水中消毒
C. 用实验室温度计测液体温度时,温度计的玻璃泡不能离
开被测液体
D. 用实验室温度计和体温计都能直接测出冰水混合物的温
度
8. [2024·深圳期中]下面关于温度计和体温计的说法中,正确
的是( C )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点拨】
体温计有一个缩口,水银不能通过冷缩回到玻璃泡,
用没有甩过的体温计测量某同学的体温,体温计示数为38
℃,则该同学的体温可能低于38 ℃,也可能等于38 ℃,
A错误;体温计的量程为35~42 ℃,放在沸水中会损坏体
温计,B错误;体温计的量程为35~42 ℃,冰水混合物的
温度低于体温计能够测量的最低温度,D错误。
【答案】C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9. [2024·石家庄期中]如图甲所示是小明同学使用温度计的操
作情况,请指出操作中的两处错误:①
,②
。图乙中温度计的示数是 ℃。
测量时温度计的
玻璃泡碰到容器壁
读数时视线未与温度计垂
直
-4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点拨】
图乙中温度计的分度值是1 ℃,液柱在零刻度线以
下,因此温度计的示数是-4 ℃。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0. [2024·东莞期末]如图所示体温计的示数为 ℃。某
同学在此体温计未甩的情况下,用它依次给生病的甲、
乙、丙三名同学量体温,测得的结果是甲的体温为如图
示数,乙的体温为39.5 ℃,丙的体温为39.5 ℃。
(选填“甲”“乙”或“丙”)同学的测量结果一定准确。
38
乙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点拨】
由于体温计缩口的作用,示数不会下降,用原来示
数是38 ℃的体温计测量甲的体温时,体温计示数仍为38
℃,故甲的体温低于或等于38 ℃;用示数是38 ℃的体温
计测乙的体温时,体温计的示数升高为39.5 ℃,所以乙
的体温是39.5 ℃;用示数是39.5 ℃的体温计测丙的体温
时,体温计的示数仍为39.5 ℃,所以丙的体温低于或等
于39.5 ℃。因此,乙的测量结果一定准确,甲、丙的测
量结果可能准确。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1. 某疫苗须保存在低于8 ℃的环境中。夏季,运输过程中
为监测疫苗温度是否超标,应在冷藏箱内放置如图所示
的温度计 。在接收点,为正确读数,验收人
员 (选填“能”或“不能”)把温度计从冷藏箱
中取出读数。温度计示数如图所示,表明疫苗
(选填“安全”或“不安全”)。
乙
不能
安
全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点拨】
由题可知,疫苗必须保存在低于8 ℃的环境中,即保存
环境温度等于或高于8 ℃时为超标。温度计甲是普通温度
计,温度计乙的构造类似于体温计,根据体温计的构造特
点,温度升高后水银柱升高,不会再降下去,可以测定最高
温度,故应在冷藏箱内放置温度计乙。温度计乙可以离开被
测物体读数,但外界温度高,温度计示数会升高,故验收人
员不能把温度计从冷藏箱中取出读数。温度计乙的分度值为
1 ℃,示数为5 ℃,5 ℃<8 ℃,故疫苗安全。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2. [科学推理] [2024·西安期中]如图所示是伽利略发明的世
界上第一支气体温度计,它的工作原理是
。A处是第一天上午8时液面的位置,B处是第二
天上午8时液面的位置,两次温度相比较,第 天早
晨的温度比较高。
气体的热胀
冷缩
二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点拨】
气体温度计是利用气体的热胀冷缩性质制成的。当
外界温度升高时,玻璃球内气体膨胀,使玻璃管中水位
降低;反之,温度较低时,玻璃球内气体收缩,玻璃管
中的液面就会上升。图中A处液面较高,温度较低;B处
液面较低,温度较高,故第二天早晨的温度比较高。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物质状态
及其变化
小结
课程讲授
物态变化
温度
摄氏温标、热力学温标、华氏温标
物体的冷热程度
原理:利用液体热胀冷缩的性质
分类:实验用温度计、寒暑表、体温计
使用:会看会放会读
温标
物质的三种状态:固态、液态、气态
温度计
物态变化:物质由一种状态变为另一种状态的过程
温度
谢谢观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