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1汽化--2024-2025学年北师大2024版物理八年级上册教学同步课件(44页PPT)

文档属性

名称 1.3.1汽化--2024-2025学年北师大2024版物理八年级上册教学同步课件(44页PPT)
格式 pptx
文件大小 9.6M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北师大版
科目 物理
更新时间 2025-05-06 17:08:36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44张PPT)
1.3汽化和液化
第一章 物态及其变化
北师大版2024版物理八年级上册【精做课件】
授课教师:********
班 级:********
时 间:********
展示生活中常见的汽化现象图片或视频,如湿衣服晾干、烧开水时壶嘴冒出的 “白气”(实际是水蒸气液化形成的小水滴,但可借此引出汽化概念)、给发烧病人擦酒精降温等。
提问学生:“同学们,在这些场景中,你们能发现物质状态发生了怎样的变化?” 引导学生观察并思考,引出本节课的主题 —— 汽化。
(二)新课讲授
汽化的概念(5 分钟)
结合展示的实例,详细讲解汽化的概念:物质由液态变为气态的过程叫做汽化。以湿衣服晾干为例,衣服上的液态水逐渐变成气态的水蒸气散发到空气中,这就是典型的汽化现象。
汽化的方式 —— 蒸发(15 分钟)
生活实例引入:让学生回想夏天游泳后从水中上岸,身上感觉凉飕飕的,这是因为身上的水在蒸发。
实验探究:提出问题 “影响蒸发快慢的因素有哪些”,组织学生分组讨论并设计实验方案。
实验准备:提供相同规格的酒精棉球、滴管、玻璃片、吹风机、扇子等实验器材。
实验方案示例: ,在引导学生运用物理知识解释生活现象方面,还可以进一步加强,提高学生学以致用的能力。
5
课堂检测
4
新知讲解
6
变式训练
7
中考考法
8
小结梳理
1
复习引入
2
新知讲解
3
典例讲解
学习目录
情景导入
晒在太阳下的湿衣服会变干,衣服上的水到哪里去了?
将一壶水烧开后继续加热,壶中的水逐渐减少,壶中的水哪里去了?
湿衣服变干和壶中的水变少的过程相同吗?
新课探究
问题与思考
液态和气态之间能否进行相互转化呢?
固态 液态 气态
熔化
凝固
一、汽化和液化
1.汽化和液化:
物质由液态变成气态的过程,称为汽化。
物质由气态变为液态的过程,称为液化。
2.例举实例:
湿衣服上的水以蒸发的方式变成气态,而壶中的水以沸腾的方式变成气态。
蒸发和沸腾是汽化的两种方式。
二、蒸发和沸腾
在液体表面进行的汽化现象。
观察与思考
观察晒湿衣服的情景,你能说出有哪些因素影响力蒸发的快慢吗?
1.蒸发:
影响蒸发快慢的因素
(1)液体的表面积越大,蒸发越快。
(2)液体的温度越高,蒸发越快。
(3)液体的表面的空气流动越快,蒸发越快。
思考 生活中还有哪些加快蒸发的例子?
在液体表面进行的汽化现象。
1.蒸发:
注意
(1)蒸发过程需要吸热。
实际例子
1)从游泳池中出来,感觉有点冷
2)风扇一吹,感觉凉快
3)两个温度计,都放在教室中,其中一个包上有酒精的棉花,那么哪一个温度高?
(2)蒸发在任何温度下都能进行。
2.沸腾
平时我们说水“开”了,就是水沸腾了。
思考
液体在沸腾时有什么特征呢?液体沸腾需要什么条件?
学生实验:探究水在沸腾前后温度变化的特点
实验目的:
  观察沸腾前后水中气泡的变化情况和温度的变化规律。
实验器材:
   铁架台、酒精灯、陶土网、温度计、装有适量水的烧杯和杯盖等。
实验步骤:
1)按装置图安装实验仪器。
2)用酒精灯给水加热并观察。
3)当水温接近80℃时每隔1min 记录一次温度,并观察水的沸腾现象。
4)完成水沸腾时温度和时间关系的曲线。
观察要求
①点燃酒精灯后,温度计的示数变化。
②当温度升高时,水中是否出现气泡?这些气泡是怎样变化的?伴随声音的情况?
③水沸腾过程中继续对它加热,温度计的示数是否变化?
④沸腾的水停止加热,水还会继续沸腾吗?
⑤水沸腾时,烧杯里水面以上的部分是否透明?
实验现象:
1)沸腾前、沸腾时气泡上升时的变化?
2)沸腾前水的温度变化?沸腾后如果继续加热,是不是温度越来越高?
实验记录:
时间/min 0 1 2 3 4 5 6 …
温度/℃
实验现象
沸腾前,水吸热温度升高。
沸腾过程中,水吸热温度保持不变。
(2)液体沸腾的条件:达到一定的温度,吸热。
(1)温度变化规律:
分析与思考:
实验结论:
沸腾前气泡较小,沸腾时变大。
沸腾前声音较大,沸腾时变小。
沸腾前温度升高,继续加热,达到一定温度沸腾,且温度不变。
停止加热,不再沸腾。
各种液体沸腾时都有确定的温度,这个温度叫作沸点。
在1.01×105Pa大气压下一些液体的沸点(℃)
液 体 沸点/℃ 液 体 沸点/℃
液态铁 2861 液态氨 -33.5
液态铅 1749 液态氧 -183
水 银 357 液态氮 -196
甘 油 290 液态氖 -246
水 100 液态氢 -253
酒 精 78.5 液态氦 -269
液体的沸点与气体压强有关。液体表面上方的气体压强越小,沸点越低;气体压强越大,沸点越高。
科学窗:沸点与气体压强
高原边防哨所,水的沸点不足70°C,战士必须用压力锅煮面条。
高压锅
原理:刚工作时,放气孔被堵死,水上方的气压增大,沸点随之升高。当水上方气压大到一定程度时,锅内气体刚好能顶起安全阀,气压维持一定值,水也达到较高的沸点,为 110 ℃~120 ℃。
食物
锅盖
易熔片
放气孔
安全阀
锅身
锅内气压升高,沸点随着升高。
沸腾 蒸发
不同点 温度条件
发生部位
剧烈程度
温度变化
相同点 液体的蒸发和沸腾的比较
一定温度
任何温度
液体内部和表面
只在液体表面
剧烈
缓慢平和
沸腾时温度不变
温度降低
都是汽化现象,都要吸热
三、液化
思考:这些小水珠从哪里来呢?

露珠
哈气
生活中的“白气”
——小水珠
观察与思考
水蒸气遇冷凝结成的小水珠
压缩乙醚液化
通过这些现象,你能说出发生液化的条件吗?
1.气体液化的条件
(1)降低温度
(2)压缩气体的体积
2.液化放热
3.判断液化时,一定要弄清是哪里的气体液化。
说明:水蒸气是看不见的,看到的白气是液体小液珠。
科学窗:热管
热管里的液体不断地通过汽化和液化,把热量从一端传递到另一端。液体在汽化和气体在液化时要分别吸收和放出大量的热。
交流讨论:冬天手冷时,用嘴向手上“哈气”,手会感到暖和。若使劲儿向手上“吹气”,手不但不会暖和,反而会觉得更冷。都是从嘴里出来的“气”,为什么会使人有不同的感觉呢
“哈气”时,人体呼出的热的水蒸气遇到冷手液化,液化放热,故手感到暖和;“吹气”时,加快了手表面附近空气流动的速度,使手上汗液蒸发加快,蒸发吸热,因此觉得手更冷。
知识点1 汽化现象
1. 下列有关物态变化的现象中,属于汽化现象的是( C )
A. 春天,湖面的冰逐渐消融
B. 夏季,绵绵细雨落入山涧
C. 秋天,山顶的雾在太阳出来后慢慢消散
D. 冬季,皑皑白雪覆盖山峰
C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2. [2023·福建改编]如图所示为我国纳西族东巴象形文字“晒
干”,它所描述的物态变化是 ,在这个过程中需
要 热。
汽化 
吸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知识点2 蒸发
3. [2023·成都]学校开展的综合实践活动,项目丰富,体验感
强,深受同学们的喜爱。下列实践活动中,主要是为了加
快水分蒸发的是( D )
A. 给果树剪掉多余的枝叶
B. 为移栽的瓜苗盖上地膜
C. 给山坡上的小树苗浇水
D. 将潮湿的稻谷摊开晾晒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点拨】
给果树剪掉多余的枝叶,减小了蒸发的面积,可减慢
蒸发,A不符合题意;为移栽的瓜苗盖上地膜,减慢了空
气流动,可减慢蒸发,B不符合题意;给山坡上的小树苗
浇水,是给树苗补充水分,与蒸发无关,C不符合题意;
将潮湿的稻谷摊开晾晒,增大了表面积,提高了物体的温
度,可加快蒸发,D符合题意。
【答案】D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4. [2024·常州期中]夏天用电风扇吹风,人觉得凉快,这是因
为电风扇吹的风加快了人体汗水的 (填物态变化
的一种方式),在这个过程中要从人体吸收热量。若将一
支干燥的温度计放在电风扇下吹,则温度计的示数将
(选填“升高”“降低”或“不变”)。
蒸发 

变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夏天吹电风扇,身上感到凉爽,这是因为电风扇吹来
的风加快了身上汗水的蒸发,蒸发过程中要从人体吸收热
量,使人身体表面的温度降低,所以人会感到凉快;将一
支干燥的温度计放在电风扇下吹,没有液体,不会进行蒸
发吸热,故温度计的示数不变。
【点拨】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知识点3 沸腾
5. [2023·河北节选]小明用如图甲所示装置探究水在沸腾前后
温度变化的特点。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组装器材时,应按照 (选填“自下而上”
或“自上而下”)的顺序进行。
【点拨】
先安装下面器材,再安装上面器材,便于调节器
材间的距离,使酒精灯外焰加热。
自下而上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2)当水温升高到93 ℃时,每隔1 min记录一次温度并填入
下表,同时观察水中发生的现象。
时间/min 0 1 2 3 4 5 6
温度/℃ 93 95 97 99 99 99 99
根据实验现象和表中数据可知,水在沸腾时不断吸收
热量,但温度保持不变。烧杯中水的沸点是 ℃。
99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点拨】
分析表格数据可知:水从第3 min后吸收热量但温
度保持不变,故此时的温度等于水的沸点,为99 ℃。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3)若按如图乙所示装置用烧杯中的水为试管中的水加
热,试管中的水 (选填“能”或“不能”)
沸腾。
【点拨】
烧杯中的水沸腾后温度不再升高,试管中的水虽然能达到沸点,但是无法继续吸收热量,故不能沸腾。
不能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6. [传统文化]《天工开物》记载的“透火焙干”是造纸的一
道工序,其做法是将刚生产出来的湿纸张贴在烤火的墙
上,如图所示,给墙壁烤火能加快湿纸变干的主要原因是
( B )
A. 加快了湿纸表面的空气流动
B. 提高了湿纸的温度
C. 加大了湿纸的表面积
D. 以上说法均不正确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点拨】
“透火焙干”中,把湿纸贴在烤火的墙上,湿纸从墙
上吸收热量,温度升高,从而使水分蒸发加快,所以湿纸
干得更快,B正确。
【答案】B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课堂小结
1. 汽化和液化
物质从液态变成气态叫作汽化;物质从气态变成液态叫作液化。
2. 沸腾
在一定温度下,在液体内部和表面同时发生的剧烈的汽化现象。
液体沸腾时的温度叫沸点。液体在沸腾过程中要吸热。
3. 蒸发
在任何温度下,在液体表面发生的缓慢的汽化现象。
液体在蒸发过程中吸热,有制冷作用。
4. 使气体液化的两种途径:
(1)降低温度  (2)压缩体积
谢谢观看!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