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九年级下册第五单元第20课《《庄子》故事两则》教学设计

文档属性

名称 人教版九年级下册第五单元第20课《《庄子》故事两则》教学设计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6.9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16-06-04 08:52:49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20*《庄子》故事两则
第一课时
●出示目标
学习目标
1、初步了解《庄子》及庄子生平思想。
2、学习《惠子相梁》,理解故事的寓意,体会庄子的志趣。
学习重点
1、理解“惠子相梁”中的比喻,把握故事的主旨。
2、感知惠子和庄子思想、性格、气质上的差异,理解庄子的志趣。
●预习导学
新课导入
春秋战国时期是中华民族多灾多难的一个时代 ( http: / / www.21cnjy.com ),同时又是中国文化最为有幸的时代。百家争鸣,各种流派纷纷登场,给我们带来了光彩眩目的文化第一次大繁荣。其中有一个独立特行的一派,一个独立特行的人,他的散文以汪洋恣肆著称,他其貌不扬,长脖子,脖子还长有一个瘤子,脸色蜡黄,他曾经去见过几位国君,后者都被他的长相吓跑了。这就是庄子,庄子和孔子一样,同是中国古代伟大的智者。但庄子与孔子的面貌截然不同,今天让我们走近庄子,感受他的机敏、幽默与诙谐。
作者链接
庄子(约公元的369~公元前286),名周 ( http: / / www.21cnjy.com ),战国时宋国蒙人,我国古代著名的思想家(哲学家)、文学家。道家学派的代表人物之一。庄子身处乱世,博学多才,家境贫寒而又有志节他不满现实,不与统治阶级合作,据传楚王曾以千金相邀为相,被其拒绝。庄子对后人的影响主要是《庄子》一书。
《庄子》具有很高的文学价值。其文汪洋恣肆, ( http: / / www.21cnjy.com )想象丰富。气势壮阔。庄子的想象力极为丰富,语言运用自如,灵活多变,能把一些微妙难言的哲理说得引人入胜。他的作品被人称之为“文学的哲学,哲学的文学”。
●合作探究
读准字音
相(xiàng)梁 鹓yuān雏chú 鸱chī 醴泉lǐ 吓hè 邪yé
读通文意
1.结合注释自行翻译课文,圈点勾画,标示出疑难词句。
2.小组讨论,质疑、解疑。
3.积累文言知识。
教师点拨
重点实词
相:宰相。这里用作动词,做宰相的意思。   
或:有的人。   
恐:害怕。   
止:栖息。   
练实:竹实,即竹子所结的子。   
醴(lǐ)泉:甘美如醴(甘甜,甜美)的泉水。   
于是:在这时。   
鸱(chī):猫头鹰。   
★一词多义
吓:仰而视之曰:“吓”:模仿鸱发怒的声音。   
今子欲以子之梁国而吓我邪:吓用作动词,威胁   
于:鹓雏(yuān chú)发于南海:起飞、从   
于是鸱得腐鼠:在   
而飞于北海:到达
★古今异义
①非梧桐不止 古义:栖息 今义:停止   
②于是鸱得腐鼠   古义:在这时 今义:因果关系
文本探究
读课文,思考探究:
庄子故事中的鹓雏、鸱、腐鼠的比喻意各是什么?
庄子庄子讲鹌鸨故事的用意是什么?
读完本文后,你眼中的庄子和惠子各是什么样的人?
【教师点拨】:
鹓雏比喻志向高洁之士。   
鸱比喻极力追求功名利禄的人。   
腐鼠比喻功名利禄。  
2、一方面表明了自己的立场 ( http: / / www.21cnjy.com )和志趣:淡泊名利,另一方面极其辛辣地讥讽了惠子醉心功名利禄的嘴脸。庄子没有直言痛斥惠子,而用讲故事的方式绕着弯子骂人,收到既尖锐痛快又余味不尽的效果。
3、庄子:鄙视功名、清高自守、机智、幽默   
惠子:醉心功名、利欲熏心、无端猜忌、心胸狭窄
拓展延伸
庄子小故事:
古时有一个人,才学和品质都为人之首,到 ( http: / / www.21cnjy.com )大限之日时,很多弟子极伤心,竟呜咽有声,情不自禁。大师笑道:“你不是不明白:生也死之徒,死也生之始。人之生,气之聚也。聚则为生,散则为死。死生为伴,通天一气,你又何必悲伤?”
弟子道:“生死之理,我何尚不明。只 ( http: / / www.21cnjy.com )是我跟随您至今,受益匪浅,弟子却无以为报。想先生贫困一世,死后竟没什么陪葬。弟子所悲者,即为此也!”大帅坦然微笑,说道:“我以天地作棺椁,以日月为连壁,以星辰为珠宝,以万物作陪葬。我的葬具岂不很完备吗?还有比这更好更多的陪葬吗?”弟子道:“没有棺椁、我担心乌鸦、老鹰啄食先生。”大帅平静笑道:“在地上被乌鸦、老鹰吃掉,在地下被蝼蚁、老鼠吃掉二者有什么两样?夺乌鸦、老鹰之食而给
●当堂训练
第二课时
●出示目标
学习目标
1、学习《庄子与惠子游于濠梁》,疏通文意。
2、感知惠子和庄子思想、性格、气质上的差异。
学习重点
1.欣赏《惠子相梁》的趣味性,把握比喻的深意。
2.感受“游濠梁”中反映的庄子生活的诗意,了解庄子的志趣。
●预习导学
新课导入
通过上一课的学习,相信大家都对庄子 ( http: / / www.21cnjy.com )的思想和性格有了初步的了解,在上节课里,庄子狠狠地嘲讽了惠子一番,相信大家的印象一定还非常深刻,这篇文章里,他们两个人又发生了怎样的故事呢?下面我们一起来学习《庄子与惠子游于濠梁》。
●合作探究
读准字音
濠梁háo 鲦tiáo鱼
读通文意
1.结合注释自行翻译课文,圈点勾画,标示出疑难词句。
2.小组讨论,质疑、解疑。
3.积累文言知识。
教师点拨
★重点实词
是鱼之乐也:这。   
请循其本:从最初的话题说起。请:请允许我,循:从…说起。其,话题。本:最初。
汝安知鱼乐:怎么。
云者:如此如此。
既:已经
一字多义
固:固不知子矣:固然
子固非鱼也:本来   
文本探究
读课文,思考探究:
1.庄子和惠子围绕什么话题展开了怎样的辨论?他们的观点和论据各是什么?
2.庄子认为“出游从容”的鱼儿很快乐,表现了他怎样的心境
3.通过庄子与惠子的辩论可以看出两个人有何不同?
【教师点拨】:
1、辩题:庄子能否知道“鱼乐”
庄子观点:我知道鱼很快乐
庄子论据1:你不是我,怎么知道我不知道鱼的快乐。
庄子论据2:你说“你哪里知道鱼乐”时,说明你已经知道:我知道鱼儿快乐,还问我,我是在濠水桥上知道鱼儿快乐的。
惠子观点:你不知道鱼的快乐
惠子论据:我不是你,不知道你;你不是鱼,你也不知道鱼的快乐。
2、庄子认为鱼“乐”,其实是他愉悦心境的投射与外化。
3、惠子力辩、拘泥,重求实,对事物有一种刨根问底的认知态度,重在知识的探讨。
庄子智辩、有灵性,重尚美,对外界的认识,带有欣赏的态度,将主观的情感发挥到外物上而产生的移情同感的作用。
如果说惠子带有逻辑家的个性,那么庄子则具有艺术家的风貌。
拓展延伸
庄子与惠子的友情:
庄子与惠子,由于性格的差异导致了不同的基本立 ( http: / / www.21cnjy.com )场,进而导致两种对立的思路──一个超然物外,但又返回事物本身来观赏其美;一个走向独我论,即每个人无论如何不会知道第三者的心灵状态。
庄子与惠子由于基本观点的差 ( http: / / www.21cnjy.com )异,在讨论问题时,便经常互相抬杠,而挨捧子的,好像总是惠子。在《逍遥游》上,庄子笑惠子“拙于用大”;《德充符》上也说惠子:“你劳费精力……自鸣得意于坚白之论。”这些批评,庄子都是站在自己的哲学观点上,而他最大的用意,则在于借惠子来抒发己意。
他们两人,在现实生活上固然有距离,在学术观念上也相对立,但在情谊上,惠子确是庄子生平惟一的契友。这从惠子死后,庄子的一节纪念词上可以看出:
庄子送葬,经过惠子的坟墓 ( http: / / www.21cnjy.com ),回头对跟随他的人说:“楚国郢人捏白士,鼻尖上溅到一滴如蝇翼般大的污泥,他请匠石替他削掉。匠石挥动斧头,呼呼作响,随手劈下去,把那小滴的泥点完全削除,而鼻子没有受到丝毫损伤,郢人站着面不改色。宋元君听说这件事,把匠石找来说:‘替我试试看。’匠石说:‘我以前能削,但是我的对手早已经死了!’自从先生去世,我没有对手了,我没有谈论的对象了!”(《徐无鬼》)
惠子死后,庄子再也找不到可以对谈的人了 ( http: / / www.21cnjy.com )。在这短短的寓言中,流露出纯厚真挚之情。能设出这个妙趣的寓言,来譬喻他和死者的友谊,如此神来之笔,非庄子莫能为之。
●当堂训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