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埃及 (精品课件36张)-2024——2025学年春季学期地理湘教版下册

文档属性

名称 9.2埃及 (精品课件36张)-2024——2025学年春季学期地理湘教版下册
格式 pptx
文件大小 144.3M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湘教版
科目 地理
更新时间 2025-05-06 14:59:24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36张PPT)
古希腊历史学家希罗多德记载:“那里(尼罗河两岸)的农夫只需等河水自行泛滥出来,流到田地上去灌溉,灌溉后再退回河床,然后每个人把种子撒在自己的土地上……此后便只是等待收获了。”在生产技术低下的古代,这种靠天帮忙便可获取丰硕果实的方式,令古埃及一片繁荣,使得这里成为世界文明的重要发祥地。
尼罗河风光
青尼罗河流经高原山地气候区和热带草原气候区,白尼罗河主要流经热带草原气候区。
尼罗河水绝大部分来自干湿季分明的热带草原气候区,尼罗河的上游部分有冰川和积雪,夏季气温升高,冰川和积雪融化,增加了河流的水量。因而每年有明显的洪水期和枯水期。
结合图,找出尼罗河的两条支流——青尼罗河、白尼罗河流经了哪些气候区。试推断尼罗河定期泛滥的原因。
尼罗河西岸和三角洲是埃及的主要农业区,尼罗河携带下来大量的泥沙沉积而成的肥沃土壤,提供宝贵的淡水资源。
尼罗河自南向北贯穿埃及全境,被埃及人民盛赞为哺育他们的“生命之河”。
埃及尼罗河流域灌溉区分布
议一议,埃及人民为什么盛赞尼罗河是哺育他们的“生命之河”?
第一节
七年级下册 湘教版
第1课时
你需做到
在地图上指出埃及的地理位置、领土组成和首都。
运用地图和其他资料,概括埃及自然环境的基本特点。
联系埃及自然条件特点,简要分析该国如何因地制宜发展工农业和旅游业。
根据地图和其他资料说出埃及的种族和人口等人文地理要素的特点。
目录
埃及
沙漠广布

地跨两洲

富有特色的旅游业


地跨两洲
埃及地形
埃及位于非洲 部,领土还包括 运河以东、亚洲西南端的 半岛。
请简要描述埃及的地理位置。





开罗
利 比 亚
沙特阿拉伯
苏 丹
非洲
亚洲
苏伊士运河
苏伊士
北临 ;东临 ,西与 相邻,南与 相邻。
东北
西奈
地中海
红海
比利时
苏丹
在地图中找到与苏伊士运河,并分析苏伊士运河的重要性。
沟通红海与地中海,联结大西洋与印度洋。
大大缩短了大西洋与印度洋沿岸各港口之间的航程。
可通行28万吨满载货轮和56万吨级空载油轮。
每年通过的船舶量与货运量在国际运河中居首位。
交通要冲——苏伊士运河
埃及面积100.1万平方千米,2021年人口1.04亿人,其中90%以上是阿拉伯人,多信奉伊斯兰教,以阿拉伯语为官方语言。首都开罗位于尼罗河三角洲,是非洲最大的城市和世界历史文化名城。
主要居民
阿拉伯人为主
语言
通行阿拉伯语
宗教
以伊斯兰教为主
埃及首都 开罗
埃及地形分布
埃及的陆上邻国有利比亚、苏丹、以色列、巴勒斯坦。
活动P92读图,完成相关任务。
找出红海、地中海、苏伊士运河、尼罗河、开罗、西奈半岛以及埃及的陆上邻国。
埃及地形分布
埃及既是亚、非两洲之间的陆路交通要冲,也是大西洋与印度洋之间海上航线的捷径,战略位置十分重要。
说一说,埃及地理位置的重要性。

沙漠广布
读图认图:观察埃及的地形图,说一说埃及的地形特征。
尼罗河三角洲
南高北低,以低矮高原为主
埃及北部沿海属于地中海气候,降水量稍多。
其余大部分地区属于热带沙漠气候,终年炎热干燥。最高气温可达40℃以上,年均降水量不足50毫米。
沙漠占埃及国土面积的90%以上,可称为“沙漠之国”。
埃及
大部分地区属 气候,
特征是 。
北部地中海沿岸属 气候,
特征是 。
热带沙漠
地中海
观察气候图,描述埃及气候特征。
全年高温少雨
夏季高温少雨,冬季温和多雨
埃及
读尼罗河下游河谷及三角洲地区夜间灯火示意图,从图中可以看到埃及哪里的灯光最亮,最密集?
尼罗河沿岸,以及下游河谷平原和河口三角洲。
埃及人选择在尼罗河河谷平原和河口三角洲居住有哪些有利条件?
地形
土壤
水源
航运
渔业
①提供水源②发展水运③渔业和旅游业④带来肥沃土壤,发展农业。⑤对外联系的交通要道。
合作
①提供水源
②发展水运
③渔业和旅游业
④带来肥沃土壤,发展农业。
⑤对外联系的交通要道
活动P93 想一想,尼罗河对于埃及人民生产生活有哪些重要作用?

发展中的工农业
主要部门有:
石油化学工业地位突出。
石油化学
电力
钢铁
机械制造
纺织
食品
埃及主要矿产和农作物分布
主要农作物有棉花、小麦、甘蔗和水稻等,当地生产的长绒棉以其优良品质享誉世界。
农业生产集中在灌溉条件好的尼罗河谷地和三角洲地区
活动P93 读图,找出埃及的主要农作物,说出它们的分布特点。
埃及长绒棉是纺织工业的上等原料,在世界上久负盛名,素有“白金”的美称。
埃及种植棉花具有哪些有利的自然条件?
热带沙漠气候,光照充足,昼夜温差大。
尼罗河的定期泛滥,堆积肥沃的土壤。
尼罗河提供了充足的灌溉水源。
合作探究

富有特色的旅游业
埃及是世界古代文明的发祥地之一。埃及旅游业发达,国际旅游收入是其外汇收入的重要来源。
阿斯旺大坝
为了更充分地利用尼罗河水资源,埃及从1960年开始,历时10年,在尼罗河上兴建了一座高110多米的阿斯旺大坝,形成了巨大的纳赛尔水库,创造了发电、防洪、灌溉、养殖、旅游等综合效益,对埃及经济社会的发展作出巨大贡献。
活动:根据下列资料,完成相关任务。
阿布·辛拜勒神庙面朝尼罗河,背靠广阔的沙漠高地。一年中有两天的清晨,太阳光可从阿布·辛拜勒神庙的大门射入,穿过60多米长的庙廊照射到神庙尽头的石像上。这一奇观发生的时日被称为“太阳节”。20世纪60年代,为避免兴建阿斯旺大坝后神庙被淹没,埃及政府将其按原样整体搬迁后移180米,比原址高65米。
搬迁后的阿布·辛拜勒神庙
P95活动 1.阿布·辛拜勒神庙搬迁后,太阳节奇观出现的日期推迟了一天。根据地球运动的原理,说一说,为什么会出现这种偏差?
2.阿布·辛拜勒神庙的成功搬迁,对于保护世界文化遗产具有哪些重要意义?
阿布·辛拜勒神庙搬迁后,由于地势下沉等原因,神庙相对于太阳的位置发生了变化,这可能导致太阳光线照射到神庙内室圣坛上的雕像的时间发生偏移。
这次搬迁行动提高了全球对文化遗产保护的意识,促使更多人认识到文化遗产的价值和保护的必要性。搬迁后的神庙成为了著名的旅游景点,促进了可持续旅游的发展,同时为当地社区带来了经济利益。
P95 3.议一议,在神庙搬迁过程中,政府部门可能会遇到哪些困难
①资金问题
②技术挑战
③国际合作与协调
④就业与生计问题
⑤安置问题
⑥文物保护与修复
埃及
地理位置
亚、非之间的陆路交通要冲、大西洋与印度洋之间海上航线的捷径
自然环境
工农业
旅游业
非洲东北角,横跨亚、非两大洲
干旱——沙漠广布
国际旅游收入是其外汇收入的重要来源
主要部门:石油等
盛产优质长绒棉
集中在尼罗河谷地和三角洲地区
规模在非洲仅次于南非
农业
工业
在古代埃及每年一定时期,尼罗河的水位会升高,溢出河床,流向两岸。河水退后,留下一层肥沃的淤泥,农民只需将种子撒在潮湿、肥沃的土地上,就可以静待来年的好收成。可以说,尼罗河的定期泛滥,孕育了古埃及灿烂的文明。读埃及地图及尼罗河上游气候资料图,完成下面小题。
1.尼罗河定期泛滥的时间是( )
A.3月—5月B.6月—10月C.11月一次年1月D.1月—2月
2.埃及棉花分布的特点是( )
A.全国均匀分布B.集中在红海沿岸C.集中在尼罗河沿岸D.集中在地中海沿岸
3.尼罗河孕育了古埃及文明,下列能体现古埃及文明的是( )
A.自由女神像B.泰姬陵C.悉尼歌剧院D.狮身人面像
尼罗河孕育了埃及农耕文明。下图为埃及部分农作物分布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4.埃及大部分地区( )
A.气候干旱B.植被茂盛C.水源丰富D.森林广布
5.尼罗河给沿岸地区农业生产带来的有利条件是( )
①降水丰富②热量充足③灌溉水源④肥沃土壤
A.①②B.①③C.②③D.③④
6.纳赛尔水库的建成使尼罗河下游两岸( )
A.气温升高B.光照更强C.旱涝减轻D.土壤肥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