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单元乘法(单元测试)(含解析)-2024-2025学年三年级下册数学(北师大版)

文档属性

名称 第三单元乘法(单元测试)(含解析)-2024-2025学年三年级下册数学(北师大版)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352.5K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北师大版
科目 数学
更新时间 2025-05-06 14:51:12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第三单元乘法
2024-2025学年三年级下册数学(北师大版)
一、选择题
1.下面与23×60的计算结果不同的算式是( )。
A.230×6 B.60×23 C.230×60
2.计算340×50,积的末尾有( )个零。
A.2 B.3 C.4
3.下列算式中,得数比1500大,比2400小的是( )。
A.65×42 B.36×28 C.39×54
4.一个保险柜的密码是一个四位数,密码的后面两个数字是4和8,如果密码是下面某道算式的乘积,则这道算式应该是( )。
A.12×4 B.29×65 C.64×32
5.709×4的积的十位上的数是(  )
A.3 B.0 C.1
6.两个不等于0的数相乘,一个乘数不变,另一个乘数乘10,那么这两个数的乘积(  )。
A.不变 B.除以10 C.也乘10
二、填空题
7.任何数与0相乘都得( ),与1相乘都得( )。
8.估算19×21时,可以把19看作( ),把21看作( ),积大约是( ).
9.43×56的积是( )位数,426÷5的商的最高位在( )位上。
10.140是4的( )倍;73个20相加的和是( )。
11.38与最小的两位数的积是( );最大的两位数与12的积是( )。
12.实验小学出去秋游,每辆大巴可乘坐49人,一共要乘坐39辆大巴车,实验小学大约有( )名学生。
13.笔算13×23时,先算( ),再算( )最后算( )。
14.欢欢用计算器计算了 12×101=1212,123×1001=123123,1234×10001=12341234 ,请你根据这三个算式的规律,推算出 12345×100001=( )。
三、判断题
15.50×48和48×50的积相等.( )
16.求76的20倍和求20个76的和所列的乘法算式相同。( )
17.27个40相加的和是67。( )
18.□7与□6的积的个位上的数是2。( )
19.一辆货车运了17箱可乐和29箱雪碧。每箱饮料有20瓶,这辆货车一共运了多少瓶饮料?可列算式:(17+29)×20。( )
20.574÷7的商是两位数,28×36的积是四位数。( )
21.计算929-29×14时,为了简便,应先算929-29。( )
22.因为甲×33=乙×44,所以甲>乙。( )
四、作图题
23.在点子图上圈出下面算式中箭头所指的部分。
五、解答题
24.兴平某小学三(1)班进行“关爱地球”的活动,环保小组为每个同学都分配了任务。如果小希5个星期共收集了135个废旧电池,照这样计算,小希13个星期共收集多少个废旧电池?
25.为了奖励优秀学生,张老师买来一些奖品。已知水笔有23支,铅笔的支数是水笔的12倍,张老师一共买了多少支笔?
26.张华每天在背单词的软件上背17个单词,目前已经在该软件上签到背单词12天了,他想将这12天背的单词写在卡片上做成记词卡,每张卡片上写6个单词,他需要多少张卡片?
27.甲、乙两辆汽车每小时约行驶75千米。
(1)甲汽车从A城出发,向北行驶14小时后,在B城的北面还是南面?距B城多少千米?
(2)乙汽车早上8:00从A城出发向东行驶,到中午12:00大约到达什么位置?请用“·”表示出来,此时距离C城多少千米?
28.三年级举行了“红歌传唱颂党恩”合唱比赛,老师将参加这次比赛的同学平均分成4组,每组有12人。如果平均分成6组,每组有多少人?
29.公路养护部门要在路两旁安装38盏路灯,豪华版的78元/盏,普通版的46元/盏,为了节约资金,决定安装12盏豪华版的,其它安装普通版的,一共需要资金多少元?
试卷第1页,共3页
试卷第1页,共3页
参考答案
1.C
【分析】根据两位数乘两位数的计算规则,计算23×60时,末尾的0先不参与运算,先计算23×6,再在乘积的末尾添上对应个数的0。选项中的算式除0外的数字都相同,所以只需看乘积末尾0的个数与23×60的乘积末尾0的个数是否相同即可判断。
【详解】23×60=1380,乘积末尾有1个0。
A.230×6的乘积末尾有1个0,所以与23×60的计算结果相同;
B.60×23的乘积末尾有1个0,所以与23×60的计算结果相同;
C.230×60的乘积末尾有2个0,所以与23×60的计算结果不同。
故答案为:C
2.B
【分析】求出340×50的积即可知道积的末尾有几个零。
【详解】340×50=17000
所以340×50的积的末尾有3个零。
故答案为:B
3.C
【分析】将每个算式的结果计算出来,然后进行比较即可。
【详解】A.65×42=2730
B.36×28=1008
C.39×54=2106
1500<2106<2400
故答案为:C
【点睛】熟练掌握两位数乘两位数的计算是解答此题的关键。
4.C
【分析】因为密码是四位数,密码的后面两个数字是4和8且密码是某道算式的乘积,直接算出各个选项的乘积即可。
【详解】A.12×4=48,不满足题意。
B.29×65=1885,不满足题意。
C.64×32=2048,满足题意。
故答案为:C
5.A
【详解】试题分析:根据因数中间有0的乘法计算可知,709的中间数字是0,所以个位数字9与4相乘的积,向前一位进几,积的十位上数字就是几,由此即可解答.
解:根据因数中间有0的乘法计算特点可得:4×9=36,所以积的十位上数字应该是3.
故选A.
点评:此题也可以把709×4的积计算出来是2836,由此得出十位上是3.
6.C
【详解】解答此类应用题时要掌握积的变化规律:一个乘数不变,另一个乘数乘几或除以一个不为0的数,积也随着乘或除以相同的数.本题中两个不等于0的数相乘,一个乘数不变,另一个乘数乘10,那么这两个数的乘积也乘10。
7. 0 原数
【详解】根据解析可知,任何数与0相乘都得0,与1相乘都得原数。
例如:0×35=0;1×35=35。
8. 20 20 400
【解析】略
9. 四 十
【分析】直接计算出43×56的结果即可知道积是几位;三位数除以一位数,被除数百位上的数大于等于除数商是三位数,否则商是二位数。
【详解】43×56=2408,积是四位数;426÷5中,4<5,商是两位数,所以商的最高位在十位上。
【点睛】熟练掌握整数乘除法计算方法是解答本题的关键。
10. 35 1460
【分析】求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多少倍用除法;求几个相同加数的和用乘法。
【详解】140÷4=35
73×20=1460
【点睛】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整数乘除法计算方法的掌握。
11. 380 1188
【分析】最小的两位数是10,最大的两位数是99,分别计算出38×10、99×12的积即可解答。
【详解】
38与最小的两位数的积是380;最大的两位数与12的积是1188。
【点睛】熟练掌握两位数乘两位数的计算方法是解答此题的关键。
12.2000
【分析】根据题意,用每辆大巴可乘坐的人数乘大巴车的辆数即可求出实验小学的总人数,根据两位数乘两位数的估算,将乘数估成整十数相乘即可求出实验小学大约有多少名学生。
【详解】49×39≈50×40=2000(名)
实验小学大约有2000名学生。
13. 13×3=39 13×20=260 39+260=299
【分析】笔算两位数乘两位数的进位乘法时,用第二个乘数每一位上的数分别去乘第一个乘数,用哪一位上的数去乘,积的末尾就和那一位对齐,哪一位乘得的积满几十,就要向前一位进几,再把两次乘得的积相加;据此解答即可。
【详解】笔算13×23时,先算13×3=39,再算13×20=260,最后算39+260=299。
【点睛】解答本题关键是熟练掌握计算法则正确进行计算。
14.1234512345
【分析】根据已知条件的算式排列发现:一个因数顺次增加相邻自然数,另一个因数顺次在1……1中间增加0的时候,这两个因数的积就是非0那个因数的重复排列。
【详解】通过观察算式12×101=1212,123×1001=123123,1234×10001=12341234可知:12345×100001=1234512345
【点睛】本题考点通过计算发现算式规律;题型为常见多变、易考、较难。
15.√
【分析】根据两位数乘两位数的计算方法,分别计算出两个算式的结果,再比较大小。
【解答】解:50×48=2400
48×50=2400
答:50×48和48×50的积相等。
原题干说法正确。
故答案为:√。
【点评】本题解题的关键是熟练掌握两位数乘两位数的计算方法。
16.√
【分析】求一个数的几倍是多少,用乘法;求几个相同数的和也用乘法;据此解答。
【详解】根据分析:求76的20倍,列算式76×20=1520;求20个76的和,列算式76×20=1520;所以题中说法正确。
故答案为:√
17.×
【分析】要求27个40相加的和,用27乘40,据此解答即可。
【详解】,27个40相加的和是1080,所以原题说法错误。
故答案为:×
【点睛】解答此题的关键是明确求几个相同加数的和,可以用乘法计算。
18.√
【分析】两位数乘两位数时,相同数位要对齐。先用第二个乘数个位上的数分别与第一个乘数每一位数相乘,再用第二个乘数十位上的数分别与第一个乘数每一位数相乘,乘得结果要与十位对齐,然后两个结果相加就得到两位数乘两位数的结果。根据两位数与两位数的乘法可知,在进行竖式计算时,□7与□6个位上的数相乘,积的末尾就是算式积的末尾。据此判断。
【详解】6和7都在个位上,,则□7与□6的积的个位上的数是2。
故答案为:√
19.√
【分析】根据题意,先用可乐的箱数加上雪碧的箱数,求出一共有多少箱饮料,再乘每箱饮料的瓶数,即可求出这辆货车一共运了多少瓶饮料,据此判断即可。
【详解】(17+29)×20
=46×20
=920(瓶)
一辆货车运了17箱可乐和29箱雪碧。每箱饮料有20瓶,这辆货车一共运了多少瓶饮料?可列算式:(17+29)×20。原题说法正确。
故答案为:√
20.√
【分析】三位数除以一位数,从被除数的最高位除起,最高位不能商1,就看前两位,除到被除数的哪一位,商就写在哪一位的上面,哪一位上有余数,余数就和下一位合起来继续除,每次除得的余数要比除数小;两位数乘两位数,先用第2个乘数的个位,去乘第1个乘数的每一位,得数的末位和乘数个位对齐;再用第2个乘数的十位,去乘第1个乘数的每一位,得数末位和乘数的十位对齐;最后把两个乘的结果相加,注意在相乘过程中,哪一位满几十,就向前一位进几;据此计算出来再判断。
【详解】,,所以的商是两位数,的积是四位数,原题表达正确。
故答案为:√
21.×
【分析】计算整数四则混合运算时,同级运算时,从左往右依次计算;两级运算时,先算乘除法,再算加减法;有小括号时,先算小括号里,据此解答。
【详解】计算929-29×14时,应该先算29×14,故原题说法错误。
故答案为:×
【点睛】熟练掌握整数四则混合运算法则是解答此题的关键。
22.√
【分析】根据整数乘法可知,当两个算式得数相等时,在一个算式里,如果其中一个因数小于另一个算式里的一个因数,那么这个算式里的另一个因数一定大于另一个算式里的另一个因数。
【详解】因为甲×33=乙×44,
33<44,所以甲>乙,题干正确。
所以判断正确。
【点睛】本题主要考查的是整数乘法,了解两个因数和积的关系是关键。
23.见详解
【分析】两位数乘两位数的竖式计算方法:先用下面因数个位的数去乘上面因数,得数的末位和下面因数的个位对齐,再用下面因数十位上的数去乘上面的因数,得数的末位和下面因数的十位对齐,然后把两次乘得的数加起来;据此解答。
【详解】根据分析:将12看作10和2,13×2=26,表示2个13是多少,每行13个点,圈出2行即可;13×10=130,表示10个13是多少,每行13个点,圈出10行即可。
如图:
24.351个
【分析】用135除以5求出小希一个星期收集废旧电池的数量,再乘13即可求出小希13个星期共收集多少个废旧电池。
【详解】135÷5×13
=27×13
=351(个)
答:小希13个星期共收集351个废旧电池。
25.299支
【分析】铅笔的支数是水笔的12倍,用水笔的数量乘12也就是铅笔的数量,然后再加上水笔的数量即为所求。
【详解】23×12+23
=276+23
=299(支)
答:张老师一共买了299支笔。
26.34张
【分析】用每天在背单词的软件上背的单词数乘签到天数,即可求出这12天背的单词的总数,即17×12=204(个),用这12天背的单词的总数除以每张卡片上写的单词数,即可求出他需要多少张卡片。
【详解】17×12=204(个)
204÷6=34(张)
答:他需要34张卡片。
27.(1)南面;250千米
(2)图见详解;200千米
【分析】(1)已知甲汽车每小时约行驶75千米,甲汽车从A城出发,向北行驶14小时,用甲汽车每小时行驶的路程乘14就是甲行驶的路程,即(千米)。由图可知,A城与B城之间的距度为1300千米,,所以甲汽车从A城出发,还没有行驶到B城。根据“上北下南、左西右东”可知甲汽车在B城的北面还是南面。甲汽车距B城的距离用1300千米减去1050千米即可。
(2)乙汽车早上8:00从A城出发向东行驶,到中午12:00一共行驶了12:00-8:00=4(小时)。已知乙汽车每小时约行驶75千米,用乙汽车每小时约行驶的路程乘4就是乙行驶的路程,即(千米)。由图可知,A城与C城之间的距离为500千米,乙汽车从A城出发行驶了300千米,所以到中午12:00时乙汽车在A城与C城之间的正中间靠右一些。此时与C城的距离用500千米减去300千米即可。
【详解】(1)(千米)
(千米)
答:甲汽车在B城的南面,距B城250千米。
(2)12:00-8:00=4(小时)
(千米)
如图:
(千米)
答:此时距离C城200千米。
28.8人
【分析】根据题意可知,每组的人数乘组数等于总共的人数,用12乘4等于参加这次比赛的学生人数,再除以6,即等于平均分成6组每组的人数,据此即可解答。
【详解】12×4÷6
=48÷6
=8(人)
答:每组有8人。
29.2132元
【详解】78×12 +(38-12)×46 = 2132(元)
答:一共需要资金2132元。
答案第1页,共2页
答案第1页,共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