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二单元月考综合测试
2024-2025学年四年级下册数学(人教版)
一、选择题
1.算式32×(120+72÷4)的运算顺序是( )。
A.乘→除→加 B.除→加→乘 C.乘→加→除 D.加→除→乘
2.( )是乘法的逆运算。
A.加法 B.减法 C.乘法 D.除法
3.一本书有182页,欢欢看了10天后剩2页,欢欢平均每天看多少页?下面列式正确的是( )。
A.182÷10 B.182÷10-2 C.(182-2)÷10 D.182-10÷2
4.下面算式中,去掉括号后计算结果不变的是( )。
A.45×(23×2) B.252-(65+99)
C.(25+17)×2 D.68÷(34×2)
5.320÷=17……14,里应填( )。
A.14 B.18 C.16 D.17
6.王老师买了13副羽毛球拍,花了390元;又买来6筒羽毛球,每筒10个,每筒48元。王老师一共花了多少钱?需要用到的信息是( )。
A.390元,6筒,10个,48元 B.390元,48元
C.390元,6筒,48元 D.13副,390元,6筒,10个,48元
7.一个物体从上面和前面看到的都是,从左面看不可能是( )。
A. B. C. D.
8.下面的图形中,从左面看与其他形状不同的是( )。
A. B. C. D.
9.一列火车长160米,每秒行20米,全车通过440米的大桥,需要( )秒。
A.8 B.22 C.30 D.无法确定
二、填空题
10.在算式203+147=350中,203和147叫做( )数。350叫做( )。
11.从前面、上面、左面观察下面三个物体。
(1)从( )面看图①和图②,看到的图形相同。
(2)从( )面看图②和图③,看到的图形相同,从( )面看也相同。
12.根据67-55=12,可以写出一个加法算式( ),也可以写出另一个减法算式( )。
13.
从( )看 从( )看 从( )看
14.把“45﹣15=30”、“170+40=210”和“210÷30=7”合并成综合算式是( )。
15.观察下面的物体,从上面看到的形状是 ,从左面看到的形状是 。(填序号)
16.如图,这是由小方块摆成的图形。按照这样的规律继续摆下去:
(1)第10层有( )个小方块。
(2)第( )层有361个小方块。
三、判断题
17.72+169=241,其中72和169是加数,241是和。( )
18.36+6-15和36÷6×15的运算顺序是一样的. ( )
19.48乘32与15的和,积是多少?列式是48×32+15。( )
20.从前面看和从上面看图形相同。( )
21.已知△÷☆=□,那么☆×□=△。( )
22.45乘26与57的和,积是多少 正确列式是:45×26+57 ( )
23.站在一个位置上观察一个正方体,最多只能看到它的3个面。( )
24.被减数、差、减数的和除以被减数,商是2。
四、作图题
25.分别画出从正面、上面、左面看到的立体图形的形状。
五、解答题
26.春雷小学举办文艺汇演,学校买来45套演出服,一件上衣132元,一条裤子68元,学校买演出服需要多少钱?
27.买1辆玩具小汽车和1个皮球,一共需要多少元?
28.小明和小军买同样的笔记本,小明买了8本,小军买了5本,小军比小明少花24元。笔记本的单价是多少元?
29.花园里种了26排菊花和24排月季,每排都有25株,这个花园里的菊花和月季共多少株?
30.一个26人的旅行团要租电瓶车游园。现有大、小两种电瓶车可以选择,信息如表:
大电瓶车 小电瓶车
限乘客6人 限乘客4人
租车费为80元/辆 租车费为60元/辆
怎样租车最合算?最少多少钱?
31.爸爸带了300元钱,买衣服花了125元,又买了一个书包,还剩160元,这个书包多少钱?
32.一辆货车装满货物,连车共重16吨,卸去一半货物后,连车共重10吨。这辆货车重多少吨?
33.还要多少天可以看完?
试卷第1页,共3页
试卷第1页,共3页
参考答案
1.B
【分析】整数四则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是同级运算时,从左往右依次计算;既有乘除,又有加减的,先算乘除,后算加减。有括号时,先算括号里面的;有多层括号时,先算小括号里的,再算中括号里面的。据此解答。
【详解】算式32×(120+72÷4)的运算顺序是除→加→乘。
故答案为:B
2.D
【解析】乘法和除法互为逆运算。
【详解】除法是乘法的逆运算。
故答案为:D。
【点睛】此题考查学生对乘法和除法互为逆运算的掌握。
3.C
【分析】用书的总页数减去剩下的页数,等于已经看了的页数,再除以看的天数,即等于平均每天看的页数,据此列式即可解答。
【详解】根据分析可知,正确列式为:(182-2)÷10。
故答案为:C
【点睛】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整数混合运算知识的掌握。
4.A
【分析】根据四则混合运算的顺序,有小括号先算小括号里面的,再算括号外面的;
同级运算,从左往右依次计算;两级运算时,先算乘除法,再算加减法;
据此分别计算比较出各选项中各个算式去掉括号前后的结果是否相同,即可解答。
【详解】A.45×(23×2)=45×46=2070;45×23×2=1035×2=2070,结果没变,符合;
B.252-(65+99)=252-164=88;252-65+99=187+99=286,运算顺序变了,结果也变了,结果变大,不符合;
C.(25+17)×2=42×2=84,25+17×2=25+34=59,运算顺序变了,结果也变了,结果变小,不符合;
D.68÷(34×2)=68÷68=1,68÷34×2=2×2=4,运算顺序变了,结果也变了,结果变大,不符合;
故答案为:A
5.B
【分析】根据“除数=(被除数-余数)÷商”,先求出除数,再选择即可。
【详解】(320-14)÷17
=306÷17
=18
所以答案为:B
【点睛】正确理解被除数、除数、商和余数的关系,是解答此题的关键。
6.C
【分析】
根据题意可知,13副羽毛球拍花了390元,买了6筒羽毛球,每筒48元,总价=单价×数量,用48乘6即等于6筒羽毛球的价钱,13副羽毛球拍的价钱加6筒羽毛球的价钱等于王老师一共花的钱,所以求王老师一共花的钱用到的信息有390元,购买羽毛球的筒数6筒和每筒的价钱48元,据此即可解答。
【详解】
390+48×6
=390+288
=678(元)
王老师一共花了678元钱,所以求王老师一共花的钱用到的信息有390元,购买羽毛球的筒数6筒和每筒的价钱48元。
故答案为:C
7.D
【分析】根据分析可知,此物体从前面看有3层,第1层可看到2个小正方形,第2、3层都可看到1个小正方形,都是右齐;从上面看,可看到3排,第1排可看到2个小正方形,第2、3排都可看到1个小正方形,右齐,因此从左面看,也可看到3层,第1层可看到3个小正方形,第2、3层都可看到1个小正方形,依此选择。
【详解】A.此图为3层,第1层为3个小正方形,第2、3层都为1个小正方形,都是右齐;因此从左面可能会看到此形状。
B.此图为3层,第1层为3个小正方形,第2、3层都为1个小正方形,都是居中对齐;因此从左面可能会看到此形状。
C.此图为3层,第1层为3个小正方形,第2、3层都为1个小正方形,都是左齐;因此从左面可能会看到此形状。
D.此图为2层,第1层为3个小正方形,第2层为2个小正方形,左齐;因此从左面不可能会看到此形状。
故答案为:D
【点睛】熟练掌握对三视图的认识是解答此题的关键。
8.D
【分析】分别画出每个图形从左面看到的形状,然后再选择即可。
A.此图从左面看,可以看到2层,每层均可看到1个小正方形;
B.此图从左面看,可以看到2层,每层均可看到1个小正方形;
C.此图从左面看,可以看到2层,每层均可看到1个小正方形;
D.此图从左面看,可以看到2层,第1层可看到2个小正方形,第2层可看到1个小正方形,左齐。
【详解】A.此图从左面看到的形状是:;
B.此图从左面看到的形状是:;
C.此图从左面看到的形状是:;
D.此图从左面看到的形状是:;
故答案为:D
【点睛】熟练掌握对物体三视图的认识是解答此题的关键。
9.C
【分析】火车全部通过大桥的路程等于大桥的长度与火车长度之和,然后根据已知的桥长与火车速度,由速度公式变形可得:时间=路程÷速度,可求出火车通过大桥的时间。
【详解】(440+160)÷20
=600÷20
=30(秒)
所以火车通过大桥需要30秒。
故答案为:C
【点睛】主要考查速度、时间、路程三者之间的关系,解题时要注意路程是大桥长度与火车长度之和。
10. 加 和
【分析】根据加数+加数=和,解答即可。
【详解】根据分析:在算式203+147=350中,203和147叫做(加)数。350叫做(和)。
【点睛】本题考查加、减法的意义和各部分间的关系,掌握即可。
11.(1)前
(2) 左 上
【分析】
从上面看分别是:,,;从前面看分别是:,,,从左面看分别是:,,,据此解题。
【详解】(1)从前面看图①和图②,看到的图形相同。
(2)从上面看图②和图③,看到的图形相同,从左面看也相同。
12. 12+55=67 67-12=55
【分析】在减法算式里,被减数-减数=差,因此被减数=差+减数,减数=被减数-差;
【详解】67-55=12
12+55=67
67-12=55
【点睛】熟练掌握加减法的意义及各部分之间的关系是解答此题的关键。
13. 侧面 正面 上面
【详解】略
14.(170+40)÷(45﹣15)=7
【分析】先计算出170加上40求出和作为被除数,再用45减去15求出差,作为除数,最后用被除数除以除数即可求解。
【详解】把“45﹣15=30”、“170+40=210”和“210÷30”合并成综合算式是:(170+40)÷(45﹣15)=7。
故答案为(170+40)÷(45﹣15)=7。
【点睛】解决这类题目,要分清楚先算什么,再算什么,哪些数是运算出的结果,这些数不要在算式中出现。
15. ② ③
【分析】根据观察,可知从上面可以看到两行,上面一行是3个正方形,下面一行是1个正方形,右对齐。从左面看到两行,下面一行是2个正方形,上面一行是1个正方形,左对齐。
【详解】观察物体,从上面看到的形状是②,从左面看到的形状是③。
16. 100 19
【分析】观察图形发现:第1层1个小方块,即(1×1)个;第2层4个小方块,即(2×2)个;第三层9个小方块,即(3×3)个;依次类推可知第几层就有(几×几)个小方块。
【详解】10×10=100(个)
19×19=361(个)
(1)第10层有100个小方块。
(2)第19层361个小方块。
【点睛】根据已给的图形找出图形排列规律是解题关键。
17.√
【分析】根据加法的意义及各部分之间的关系可知,加数+加数=和。据此解答即可。
【详解】根据分析可知,72和169是加数,241是和。
故答案为:√
【点睛】熟悉加法的意义及各部分之间的关系是解决本题的关键。此题属于基础题,细心解答即可。
18.√
【详解】略
19.×
【分析】根据题意,先用32加上15求出和,再用48乘求出的和即可求出积,列成综合算式为:48×(32+15)。
【详解】48×(32+15)
=48×47
=2256
48乘32与15的和,积是2256。列式是48×(32+15),所以原题的说法错误。
故答案为:×
20.√
【分析】这个立体图形由3个相同的小正方体组成。从前面能看到一行3个正方形,从上面能看到一行3个正方形,据此判断即可。
【详解】从前面看和从上面看图形都是一行3个正方形,
所以原题的说法判断正确。
故答案为:√
【点睛】本题考查从不同方向观察物体和几何图形,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
21.√
【分析】除法各部分间的关系:在没有余数的除法里,商=被除数÷除数,除数=被除数÷商,被除数=商×除数;据此进行判断即可。
【详解】已知△÷☆=□,那么☆×□=△,△÷□=☆,所以原题的说法正确。
故答案为:√
22.×
【详解】略
23.√
【分析】站在一个位置上观察一个正方体,角度合适可以最多看到前面,上面和侧面;但看到上面看不到下面,看到前面看不到后面,看到左面看不到右面,据此判断。
【详解】站在一个位置上观察一个正方体,角度合适可以最多看到前面,上面和侧面3个面,原题说法正确。
故答案为:√
24.√
【分析】根据减法各部分间的关系得出:被减数=减数+差,则被减数、差、减数的和=被减数+(减数+差)=被减数+被减数=被减数×2,再除以被减数得2。
据此判断即可。
【详解】[被减数+(减数+差)]÷被减数
=[被减数+被减数]÷被减数
=被减数×2÷被减数
=2。
所以题干说法正确。
故答案为√。
【点睛】解决本题的关键是灵活利用减法各部分之间的关系。
25.
【详解】略
26.9000元
【分析】根据题意可知:先用加法计算出一套演出服的单价,再根据单价×数量=总价,计算出45套演出服的总价即可解答。
【详解】(132+68)×45
=200×45
=9000(元)
答:学校买演出服装共花9000元。
27.27元
【分析】已知买4个皮球一共36元,根据“单价=总价÷数量”,求出1个皮球的价钱;再用1辆玩具小汽车加上1个皮球,即是一共需要的钱数。
【详解】18+36÷4
=18+9
=27(元)
答:买1辆玩具小汽车和1个皮球,一共需要27元。
【点睛】掌握单价、数量、总价之间的关系求出1个皮球的价钱是解题的关键。
28.8元
【分析】用小军比小明少花的钱除以小军比小明少买的本数即得笔记本的单价。
【详解】24÷(8-5)
=24÷3
=8(元)
答:笔记本的单价是8元。
【点睛】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单价、数量和总价之间关系的掌握,解决本题的关键是要明白小军比小明少花24元是由于小军比小明少买了(8-5)本产生的。
29.1250株
【分析】由题意可知,已知花园里菊花和月季的排数,用加法计算出它们的总排数,再乘每排的数量,即可得出答案。
【详解】(26+24)×25
=50×25
=1250(株)
答:这个花园里的菊花和月季共1250株。
【点睛】解答本题时注意四则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有小括号先计算小括号里面的。
30.3辆大电瓶车和2辆小电瓶车,360元
【分析】先分别计算出大电瓶车、小电瓶车平均每人的钱数,然后进行比较,看哪种车便宜,在设计方案时尽量租便宜的车,而且不留空位时费用最低。
【详解】80÷6=13(元)……2(元)
60÷4=15(元)
15>13,租大电瓶车便宜些。
26÷6=4(辆)……2(人)
租4辆大电瓶车和1辆小电瓶车,有空位。
26=6×3+4×2
所以改租3辆大电瓶车和2辆小电瓶车刚好坐满,符合要求。
80×3+60×2
=240+120
=360(元)
答:租3辆大电瓶车和2辆小电瓶车最合算,最少360元。
【点睛】本题是优化题,尽量多租便宜的车辆,并且不留空位时最省钱。
31.15元
【详解】解:300-125-160
=275-160
=15(元)答:这个书包15元.
用带的钱数减去买衣服花的钱数,再减去还剩的钱数就是买书包花的钱数.
32.4吨
【分析】先用车和货的总重量16吨,减去卸去一半货物后的重量10吨,就是一半货物的重量,乘2就是一车货物的重量,最后再用车和货的总重量16吨减去一车货物的重量即可,据此解答。
【详解】
答:这辆货车重4吨。
【点睛】解答本题的关键,先求出货物的一半,进而求出整个货物重量和车重。
33.3天
【详解】12×4÷(12+4)
=48÷16
=3(天)
答:还要3天可以看完。
答案第1页,共2页
答案第1页,共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