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22张PPT)
杂技高手
第3课
(湘教版)一年级
下
01
教学目标
02
新知导入
03
新知讲解
04
实践练习
05
艺术欣赏
06
课堂评价
01
教学目标
艺术表现:引导学生观察杂技演员的动态特征(如平衡、翻滚、叠罗汉等),尝试用简单的线条、形状和色彩表现杂技动作的趣味性。
创意实践:鼓励学生发挥想象力,设计独特的杂技动作或组合,创造富有个性的“杂技高手”形象。
审美感知:通过欣赏杂技表演的图片、视频或艺术作品,感受杂技中力与美、动与静的平衡关系。
文化理解:初步了解杂技作为中国传统民间艺术的悠久历史和文化价值,增强民族自豪感。
02
新知导入
同学们,今天老师要带大家走进一个超级神奇的世界,在这个世界里,有一群拥有超能力的人,他们能在空中漫步,能让物品在身上跳舞,你们猜猜他们是谁
02
新知导入
“没错,就是杂技高手!现在,我们先来看一段视频。
02
新知导入
02
新知导入
同学们,看他们走钢丝,你们是不是觉得既紧张又刺激呀 那你们还知道哪些更厉害的杂技表演呢
03
新知讲解
03
新知讲解
同学们,刚刚的杂技表演太震撼了!大家来说一说,哪个杂技节目最让你印象深刻 演员们在表演时身体是怎么动的 他们的表情又是什么样的
03
新知讲解
同学们,看看右边的图片,你们觉得他们的身体像什么形状?
04
实践练习
同学们,现在老师来教你们如何画正在表演的小丑。
04
实践练习
04
实践练习
同学们,也可以看着这个步骤试着画一画。
04
实践练习
同学们,现在轮到你们大展身手了,看着右边的图你们能设计出其他有趣的造型嘛
04
实践练习
学生作品
05
艺术欣赏
同学们,看这两幅图,你们有什么感受?
05
艺术欣赏
“森”字下部两个“木”字留白巧妙,如同杂技表演中演员与道具之间的空间互动,疏密有致才能凸显主体。
对比杂技:顶碗表演中碗的叠放需精确计算空间,与书法结体的“计白当黑”同理。
05
艺术欣赏
《神策军碑》的“森”字中,笔画起笔顿挫如杂技的蓄力动作,捺画飞扬似杂技演员抛接道具的弧线,体现“力”与“美”的统一。
杂技中的转盘、空竹等道具的运动轨迹,与书法中“提按转折”的节奏异曲同工。
05
艺术欣赏
“森”字由三个“木”组成,通过主次分明的布局(上部“木”略大,下部左右对称)体现严谨的平衡感,但笔画的挺拔舒展(如竖钩的弧度与撇捺的张力)又赋予静态文字动态生命力。
类比杂技:如同杂技演员叠罗汉时,底层支撑的稳定性与上层动作的舒展性结合,形成“稳中求险”的视觉效果。
06
课堂评价
1.学会如何画小丑,并且画出不同形态的样子
2.了解了”森“与杂技的相似之处
https://www.21cnjy.com/recruitment/home/fin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