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青岛市城阳第一高级中学高中数学人教A版必修二 第一章 第二节《空间几何体的三视图》课件(29张ppt)+教学设计 (2份打包)

文档属性

名称 山东青岛市城阳第一高级中学高中数学人教A版必修二 第一章 第二节《空间几何体的三视图》课件(29张ppt)+教学设计 (2份打包)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2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新课标A版
科目 数学
更新时间 2016-06-06 11:20:42

文档简介

课件29张PPT。题西林壁
横看成岭侧成峰,
远近高低各不同。
不识庐山真面目,
只缘身在此山中。空间几何体的三视图重点:
掌握正投影与三视图的画法以 及应用
难点:三视图的画法以及应用
三视图作为高考考查内容,估计会以低中档题来考查,载体会借助于简单几何体.从不同的角度看建筑汽车设计图纸平行投影斜投影回顾平行投影正投影回顾问题1:什么是三视图?就是从三个不同的方向看一个物体,一般是从正前方、左侧面和正上方,然后描绘三张所看到的正投影图,即为三视图. 从正前方看到的投影图形,称为正视图。 从正上方看到的投影图形,称为俯视图。 从左侧面看到的投影图形,称为侧视图。(左视图)问题2:如何作出几何体的三视图?例1. 如图所示的长方体的长、宽、高分别为5cm、4cm、3cm,画出这个长方体的三视图。讨论:①这个长方体的三视图分别是什么形状的?②正视图、侧视图和俯视图的长方形的长宽高分别为多少厘米?③正视图和侧视图中有没有相同的线段?正视图和俯视图呢?侧视图和俯视图呢?5cm3cm4cm正侧高平齐俯侧宽相等正俯长对正5cm3cm4cm练习例2.探究柱、锥的三视图正视图侧视图俯视图 如图,圆柱的正视图和侧视图都是长方形,俯视图是圆。圆柱的三视图正视图侧视图俯视图圆锥的三视图旋转体的正侧视图一样正三棱柱的三视图俯视图侧视图正视图学生用自备正三棱柱观察理解三视图中的线段长度转变底面三角形内角为90度呢?
ahh?aaa正视图侧视图俯视图作图时能看见的轮廓线和棱用实线表示,不能看见的用虚线表示。四棱锥的三视图三视图的作图1.分析从几何体的正前方、正左方、正上方所看到的正投影图。
2.按照“长对正、高平齐、宽相等”作出对应的三视图。
它是指:正视图和俯视图一样长:正视图和侧视图一样高:俯视图和侧视图一样宽
小结:3.作图时能看见的轮廓线和棱用实线表示,
不能看见的用虚线表示。练习例3.你能说出下列三视图对应的几何体名称吗? (1) (2)正视图正视图侧视图俯视图正视图侧视图俯视图解:
(1)是个圆台。正视图正视图侧视图俯视图解:
(2)是个三棱锥。正视图侧视图俯视图课后思考:三视图表示什么样的几何体?aabb主视图侧视图俯视图课后思考:三视图表示什么样的几何体?aabbcc练习想象一下它的三视图从三个方向看我变我变CBD练习下列三视图中表示的是哪个几何体?正视图侧视图俯视图拓展与发现:现在你能画出下列组合体的三 视图吗?练习谢


家教学设计
教学主题
空间几何体的三视图
一、教材分析
空间几何体的三视图和直观图位于人民教育出版社的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必修2A版的第一章第二节,它是几何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并且在土木建筑、机械设计、航海测绘等大量实际问题中都有广泛应用。因此,学习掌握在平面上表示空间图形,能画出简单的空间图形的三视图和直观图对以后的学习将会有很大的帮助。
二、学生分析
高三艺术班的学生因艺术专业的学习 在文化课学习上投入的精力相对较少。大部分同学的文化课基础比较弱,学习热情不高。由于艺术高校在录取时对艺术专业和文化课成绩的侧重程度不尽相同,对艺 术生学习文化课造成了一定的影响,所以在教授本节内容时采取直观、生动、简单明了的多媒体课件。
?
三、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 由实物抽象出几何体,积累数学学习的经验,进一步增强学生自主探索能力和数学思考能力,发展空间观念。?????
(2)过程与方法
????? 从学生已有的知识和生活经验出发,创设有助于学生自主学习的问题情景,进行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发展他们的空间观念。
(3)情感态度价值观
? 在独立思考的基础上,积极参与对数学问题的讨论,了解数学对促进社会进步和人类理性精神的作用。
四、教学环境
▅简易多媒体教学环境?? □交互式多媒体教学环境?? □网络多媒体环境教学环境?? □移动学习? ?□其他
五、信息技术应用思路(突出三个方面:使用哪些技术?在哪些教学环节如何使用这些技术?使用这些技术的预期效果是?)200字
1、使用哪些技术?
在课件制作过程中使用了PPT、几何画板、GeoGebra、视频演示等。
2、在哪些教学环节如何使用这些技术?
在教学过程中,重点是在介绍几何体 三视图时,使用了这些技术。通过图形的旋转,实物对照,让学生比较直观的感受到几何体的三视图是如何形成的,是怎么样定义的,深入的理解和掌握三视图的形 成条件,特别是那些量发生了变化,那些量没有变化,从而在处理具体问题时能得心应手。通过这些手段的运用让学生树立数学模型意识,对常见图形的三视图熟练 记忆,灵活运用。
3、使用这些技术的预期效果是?
通过这些技术手段,希望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提高学习积极性;降低知识的理解难度,帮助学生克服难点;让学生看见所学知识的价值,提高自信心和荣誉感。从授课过程来看,效果比较明显。
六、教学流程设计(可加行)
教学环节
(如:导入、讲授、复习、训练、实验、研讨、探究、评价、建构)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信息技术支持(资源、方法、手段等)
实例引入
展示实例
展示找规律
三视图演示
例1
引导提示
观察解答
三视图演示
讨论
巡视辅助
合作学习
三视图演示
例2
探究三视图
归纳总结
三视图演示
例3
应用
作答
课件
小结
辅助
总结归纳
课件
?
?
?
?
七、教学特色(如为个性化教学所做的调整,为自主学习所做的支持、对学生能力的培养的设计,教与学方式的创新等)200字左右
1、一个视图不能确定物体的空间形状,根据三视图要描述几何体或实物原型时,必须将各视图对照起来看。
2、一个摆好的几何体的视图是唯一的,但从视图反过来考虑几何体时,它有多种可能性。例如:正方体的主视图是正方形,但主视图是正方形的几何体有直三棱柱、长方体、圆柱等。
3、对于较复杂的物体,有三视图形象出物体的原型,应搞清三个视图之间的前后、左右、上下的对应关系。
4、分析从几何体的正前方、正左方、正上方所看到的正投影图。按照“长对正、高平齐、宽相等”作出对应的三视图。它是指:正视图和俯视图一样长:正视图和侧视图一样高:俯视图和侧视图一样宽作图时能看见的轮廓线和棱用实线表示,不能看见的用虚线表示。
5、 常规教学中三视图的讲解常采用老师在黑板上演示,由于学生个体空间想象能力的差异,经常出现学生不明白三视图为什么要这么画,再多的解释是徒劳的。信息技 术在本节的应用是学生直观的感受到三视图的画图过程,特别是实物三视图中什么地方用虚线,什么地方用实线学生十分明了,也较容易的把握三视图中各个数量的 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