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教版地理七下 第8章 共谋区域发展与合作 单元练习(含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晋教版地理七下 第8章 共谋区域发展与合作 单元练习(含答案)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4.4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晋教版
科目 地理
更新时间 2025-05-06 22:39:25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晋教版地理七下第8章共谋区域发展与合作
一、单选题
1.亚洲北部的西伯利亚地区是最后一次冰河时期动物遗体保存量最大、保存最完好的地区。其中猛犸象全身长有细密长毛,皮很厚,其脂肪层厚度可达9厘米,这些特征有利于猛犸象适应( )
A.干旱的环境 B.崎岖的地形 C.严寒的气候 D.茂密的丛林
读下图,回答下面小题
2.撒哈拉以南非洲绝大部分位于世界上最大的沙漠——( )以南
A.撒哈拉沙漠 B.印度大沙漠
C.塔克拉玛干沙漠 D.阿塔卡玛沙漠
3.上图中,赤道穿过的气候为( )
A.地中海气候 B.热带沙漠气候 C.热带季风气候 D.热带雨林气候
4.在这种气候下生长的植被为( )
A. B.
C. D.
5.撒哈拉以南的非洲素有“世界原料仓库”之称,目前依然是世界上最贫困的地区,应该采取( )措施改变现状。
A.提高本国采矿技术水平,加大矿产的出口量
B.加强本区域国家之间的联合,引进资金技术
C.充分利用本国的矿产优势,发展生态旅游
D.大面积的开垦草地,种植热带经济作物
6.撒哈拉以南的非洲东临 西临 ( )
A.大西洋、印度洋 B.太平洋、印度洋
C.印度洋、大西洋 D.太平洋、大西洋
明永乐十三年,郑和带着麻林国国王赠送的“麒麟”(即长颈鹿)回国。如图示意非洲气候类型分布和长颈鹿,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7.前往明朝进贡的麻林国使臣,最可能属于( )
A.白色人种 B.黑色人种 C.黄色人种 D.混血人种
8.长颈鹿长颈、长腿,体表面积大,是很好的降温“冷却塔”。长颈鹿主要分布在( )
A.热带海洋气候区 B.热带季风气候区
C.热带草原气候区 D.高山气候区
9.目前麻林国所在区域是世界上经济欠发达地区,应该采取的措施有( )
①加强区域和国际合作,引进资金、技术
②大力开垦草地、林地,发展种植业
③发展以出口初级产品为主的单一商品经济
④扬长避短,发展特色产业
A.①④ B.②③ C.②④ D.①
10.中国南极罗斯海新站是中国第五个南极科考站,读图判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罗斯海新站位于昆仑站的西南方向 B.长城站有极昼极夜现象
C.中山站濒临印度洋 D.最佳的考察时间是每年7月份
11.撒哈拉以南的非洲是矿产资源的宝库,不仅种类多,而且储量大,其中储量和产量均居世界首位的是( )
A.黄金、金刚石 B.石油、铁 C.铜、铝土 D.铁、铝土
2023年11月1日,中国第40次南极科学考察队开启科考征程,主要任务是建设我国首个面向太平洋扇区的科学考察站。下图为我国南极科考站位置示意图,据此完成下列小题。
12.我国南极科考站没有濒临( )
A.太平洋 B.大西洋 C.印度洋 D.北冰洋
13.我国南极科考站中没有极昼极夜现象的是( )
A.秦岭站 B.中山站 C.长城站 D.昆仑站
14.有关北极地区因纽特人住冰屋的说法,正确的是( )
A.因纽人特别耐寒 B.是为了体现民居特色
C.建造冰屋是因纽特人适应环境的结果 D.北极地区寒冷潮湿
15.中国南极地区科考站工作人员借助LED灯给植物照明,利用嵌入式温室控制系统等技术,让科考工作者在南极地区也能吃上新鲜的蔬菜瓜果。下图为南极温室大棚图片。我国对南极地区进行科学考察( )
①彰显出我国雄厚的综合实力②为我国可持续发展提供科学依据
③了解南极地区常住人口的分布状况④为研究世界气候变化提供重要参数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②③④ D.①③④
16.萨赫勒是阿拉伯语的音译,意为“边缘”,指沙漠之边.萨赫勒地区是撒哈拉沙漠南部向热带草原过渡的东西向狭长地带,宽约300~400千米,是半干旱的草原地区。读“萨赫勒地区示意图”,分析萨赫勒地区主要的生态环境问题是( )。

A.土地沙漠化 B.臭氧层空洞 C.热带雨林被破坏 D.湿地退化
17.极地地区环境原始,生态脆弱,受到全世界的关注。下列不利于保护极地地区生态环境的是( )
A.节能减排,延缓全球气候变暖 B.极地科考时将生活垃圾就地掩埋
C.禁止在南极地区海域商业捕鲸 D.北极地区石油开采和运输时防止泄露
亚吉铁路,是连接埃塞俄比亚和吉布提以货运为主的电气化铁路,由中国企业为落实“一带一路”倡议提供融资并承建。亚吉铁路运营后,运输货物的时间从7天缩减到12个小时。图为埃塞俄比亚地图。据此完成小题。
18.据图分析,埃塞俄比亚( )
A.位于北温带 B.地势中间高四周低 C.以盆地为主 D.属于沿海国家
19.亚吉铁路建设过程中遇到最大的自然障碍是( )
A.热带雨林区生态环境脆弱 B.经济落后,资金、设备不足
C.大风冻土缺氧 D.地形起伏大,地质条件复杂
20.亚吉铁路的修建对埃塞俄比亚的意义有( )
①促进基础设施的完善 ②带动相关产业发展 ③提供就业机会 ④缩短两地空间距离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④
读马达加斯加岛示意图,完成下面小题。
21.有关该岛地理位置的描述,正确的是( )
A.北半球、东半球 B.全部位于热带、低纬度地区
C.位于南美洲东南部、东临大西洋 D.南半球、低纬度地区
22.马达加斯加岛东西两侧自然景观差异明显。与西部相比,东部形成热带雨林带的主要原因是( )
A.距海洋较近 B.纬度较低 C.地处迎风坡 D.地形平坦
23.读非洲气候类型分布图(左图)及某地气候资料图(右图),右图中气候资料所属的地区是( )

A.甲地 B.乙地 C.丙地 D.丁地
中国第五个南极科考站——罗斯海新站在2022年2月建成。下图是南极地区中国科考站分布图。完成下面小题。
24.罗斯海新站位于地球五带中的( )
A.北温带 B.南温带
C.北寒带 D.南寒带
25.在罗斯海新站建设期间,在海岸能够看到的动物是( )
A.长颈鹿 B.企鹅
C.驯鹿 D.北极熊
26.罗斯海新站选择在2月建成,是因为此时( )
A.积雪少,降水多 B.光照好,风力强
C.有极昼,较温暖 D.有极夜,冰山少
27.关于撒哈拉以南非洲气候分布特点的叙述,正确的是( )
A.以热带雨林气候为主 B.以热带沙漠气候为主
C.高原山地气候分布广泛 D.以赤道为轴,南北对称分布
“走进非洲”摄制组分北、西、南三路穿越非洲大陆,最后相聚在乞力马扎罗山的山麓,下图是该摄制组穿越非洲大陆的三条线路示意图,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28.三路摄制组在非洲大陆上可能拍摄到的相同景观是( )
A.热带雨林 B.热带草原 C.常绿阔叶林 D.落叶阔叶林
29.乞力马扎罗山被形象地称为“赤道雪峰”,其主要影响因素是( )
A.纬度位置 B.海陆位置 C.地形地势 D.人类活动
30.中国第五个南极科考站一罗斯海新站于2022年2月建成。下图为南极地区中国科考站分图,环绕南极洲的各大洋①、②、③的名称正确的是( )
A.太平洋、印度洋、大西洋 B.印度洋、大西洋、太平洋
C.大西洋、太平洋、印度洋 D.太平洋、大西洋、印度洋
2023年7-8月,某探险队沿①到④线路进行了为期一个月的地理探险考察。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31.途中探险队员们曾遭遇“地势高峻、高寒缺氧”的威胁,这个地点可能是( )
A.① B.② C.③ D.④
32.探险考察时,队员们发现人口分布稠密的地区是( )
A.① B.② C.③ D.④
33.在④地能看到的动物是( )
A.熊猫 B.红猩猩 C.北极熊 D.长颈鹿
34.考察途中,探险队遇到了成群的野骆驼,他们可能到了( )
A.① B.② C.③ D.④
二、填空题
35.撒哈拉以南非洲
1.三大问题: 。
人口问题 数量大,增长快
粮食问题 农业生产落后,粮食产量增长速度远低于人口增长的速度,粮食供应不足
环境问题 开垦草原、砍伐森林、过度放牧,这些做法导致了土地肥力丧失,草原退化,加剧土地荒漠化,使生态环境恶化
2.解决途径: 。
【重点突破】撒哈拉以南非洲的人口、粮食与环境问题
36.南极地区包括 及其沿海岛屿和 。南极洲没有定居人口。
37.北极地区
A 洋,B 洲,C 洲,
D 洲,E 岛,F 海峡。
38.到南极考查一般选择在2月份前后的原因是:
39.科考条件及项目:
丰富的自然资源和原始的自然环境为地质、冰川、海洋、生物、气象、天文等方面的研究提供了天然实验室。
地区 我国的科考站
北极 地区 站:中国第一个北极科考站
南极 地区 ①长城站:唯一一个位于南极圈以外的科考站,无 现象。 ②中山站:中国第二个南极考察站。 ③昆仑站:建于南极冰盖最高点,是我国纬度最 的科考站。 ④泰山站:位于中山站和昆仑站之间,是一座南极内陆的考察站。 ⑤罗斯海新站:位于罗斯海区域沿岸,2018年2月7日在恩克斯堡岛正式选址奠基
三、解答题
40.研究区域发展过程中存在的生态环境问题。非洲自然资源丰富,但经济发展水平较低,近几十年来,非洲热带草原区除发展畜牧业外,水热条件好的地方还被大量开垦为耕地,种植棉花、花生等经济作物,阅读图文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1)写出图中的地理事物名称① 盆地,③ 岛。
(2)据图描述突尼斯海陆位置的特点 ,其气候类型的特征为 。
(3)巴马科地区是重要的棉花产区,请你说出该地区种植棉花有利的自然条件: 、 。(回答2点)
(4)下图是撒哈拉以南非洲地区的进出口产品示意图,关于撒哈拉以南非洲地区进出口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
A.出口的大多是工业原料、半成品等初级产品 B.出口产品科技含量较高
C.进口产品价格低于出口产品的价格 D.在国际贸易中处于有利地位
41.读图,完成下列任务。

(1)说一说,北冰洋和南极洲地理位置的特点。
(2)找出北冰洋周围的大陆和南极洲濒临的大洋。
(3)煤是深埋于地下的古代植物经过漫长的时间演化而形成的。现在人们在冰雪覆盖的南极地区发现了丰富的煤炭资源,请运用大陆漂移假说的有关观点解释这一现象。
试卷第1页,共3页
试卷第1页,共3页
参考答案
1.C
2.A 3.D 4.D
5.B
6.C
7.B 8.C 9.A
10.C
11.A
12.D 13.C
14.C
15.B
16.A
17.B
18.B 19.D 20.A
21.D 22.C
23.A
24.D 25.B 26.C
27.D
28.B 29.C
30.A
31.B 32.A 33.C 34.C
35. 人口、粮食和环境 控制人口增长速度,提高人口素质,提高生产水平,促进粮食增产,保护自然环境。
36. 南极大陆 陆缘冰
37. 北冰 北美 亚 欧 格陵兰 白令
38.这段时间太阳直射点位于南半球,是南极地区的暖季,白昼时间长、气温较高,适合考察。
39. 黄河 极昼极夜现象 高
40.(1) 刚果 马达加斯加
(2) 位于非洲大陆北端,北部和东部临地中海 夏季炎热干燥,冬季温和多雨
(3) 热带草原气候,热量充足; 靠近河流,有稳定的灌溉水源
(4)A
41.(1)主要位于极圈以内。
(2)亚洲、欧洲、北美洲;太平洋、大西洋、印度洋。
(3)说明过去南极洲可能位于比较温暖的地方,后因大陆漂移逐渐到达南极地区。
答案第1页,共2页
答案第1页,共2页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