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8练 试剂保存与实验安全
1. 下列有关物质的保存方法错误的是( )
A. 少量的钠通常保存在装有煤油的试剂瓶中
B. 新制氯水应保存在玻璃塞的棕色试剂瓶中
C. 碳酸钙固体应放在玻璃塞的细口瓶中
D. 漂白粉应存放在干燥、避光处
2. (2025·泰州中学高三下月考)下列盛放试剂的方法正确的是( )
A. 氢氟酸存放在带橡胶塞的棕色玻璃瓶中
B. 汽油存放在带橡胶塞的棕色玻璃瓶中
C. 氢氧化钙溶液存放在配有磨口玻璃塞的棕色玻璃瓶中
D. 氯水或硝酸银溶液存放在配有磨口玻璃塞的棕色玻璃瓶中
3. 下列有关试剂保存和使用的措施不正确的是( )
A. AgNO3溶液盛放在棕色试剂瓶中,避光保存
B. 保存FeSO4溶液时可加入少量铁粉和稀硫酸
C. 苯酚不慎滴到手上,用酒精清洗
D. 配制1 mol·L-1 NaOH溶液时,将称好的NaOH固体加入容量瓶中溶解
4. (2025·淮海中学高三下月考)下列实验操作或实验仪器的使用错误的是( )
A. 用酸式滴定管量取10.00 mL高锰酸钾溶液
B. 容量瓶和分液漏斗使用前均需检查是否漏水
C. 保存氯化亚铁溶液时,加入少量稀盐酸和铁粉
D. 皮肤溅上液溴,立即用苯洗涤,然后用水冲洗
5. (2025·江阴高三上期末)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下列实验操作正确的是( )
A. 少量的酒精洒在桌面上燃烧起来,应立即用湿抹布扑盖
B. 用镊子小心地将块状固体放入竖直的试管中
C. 凡是给玻璃仪器加热,都要加石棉网,以防仪器炸裂
D. 洗净的锥形瓶和容量瓶可以放进烘箱中烘干
6. (2025·泰州高三上期末)化学实验需坚持安全第一、预防为主。下列实验操作错误的是( )
A. 先验纯再点燃H2
B. 用乙醇制乙烯时加入碎瓷片防暴沸
C. 制SO2时在通风橱中进行
D. 金属Na着火时立即用冷水扑灭
7. 下列实验操作或装置正确的是( )
A.
B.
C.
D.
8. (2024·南京六校联考)下列操作不符合实验安全要求的是( )
A. 稀释浓硫酸时,将水注入浓硫酸中
B. 点燃甲烷前,先验纯确认其纯净
C. 实验结束后,将废液倒入指定容器中
D. 制备有毒气体时,在通风橱内进行
9. 实验室中的下列做法错误的是( )
A. 用冷水贮存白磷
B. 用浓硫酸干燥二氧化硫
C. 用酒精灯直接加热蒸发皿
D. 用二氧化碳灭火器扑灭金属钾的燃烧
第38练 试剂保存与实验安全
1. C 解析:钠是一种活泼金属,极易与空气中的氧气和水反应,因此少量的钠通常保存在装有煤油的试剂瓶中,A正确;新制氯水具有强氧化性,且成分中HClO见光分解成HCl和O2,因此需要保存在带玻璃塞的棕色瓶中,B正确;碳酸钙固体应保存在广口瓶中更方便取用,而不是细口瓶中,C错误;漂白粉的主要成分是Ca(ClO)2和CaCl2,Ca(ClO)2水解生成HClO,HClO见光分解成HCl和O2,从而漂白粉失效,因此漂白粉要密封存放于干燥阴凉处,D正确。故选C。
2. D 解析:氢氟酸会与玻璃中的SiO2反应,不能存放在玻璃瓶中,A错误;汽油会使橡胶塞溶胀,B错误;Ca(OH)2会与玻璃塞中的SiO2反应,不能用玻璃塞,C错误;氯水或硝酸银溶液存放时,为防止氯水腐蚀(氧化)橡胶塞,用磨口玻璃塞,为了避免氯水或AgNO3见光分解,应存放在棕色玻璃瓶中,D正确。
3. D 解析:硝酸银见光易分解,故应放在棕色试剂瓶中避光保存,故A正确;硫酸亚铁不稳定,保存FeSO4溶液时,加入铁粉和稀硫酸是为了防止氧化和水解,Fe2++2H2O??Fe(OH)2+2H+,故B正确;苯酚能溶于乙醇中,若不慎滴到手上应立即用酒精冲洗,故C正确;容量瓶用于定容,不能用于溶解物质,故D错误。故选D。
4. D 解析:高锰酸钾溶液具有强氧化性,且一般酸化使用,应用酸式滴定管量取,故A正确;容量瓶和分液漏斗均需要检查是否漏水后使用,故B正确;氯化亚铁具有还原性,且能水解,保存时加入铁粉防止氧化,加少量盐酸抑制其水解,故C正确;苯有毒,不能用苯洗去皮肤上的液溴,可用酒精洗,故D错误。故选D。
5. A 解析:湿抹布扑盖可隔绝空气,则少量的酒精洒在桌面上燃烧起来,应立即用湿抹布扑盖,故A正确;向试管中放入块状固体时,试管应平放,在试管口放入固体,然后使试管慢慢直立使固体滑入试管底部,若将块状固体放入竖直的试管中,易打破底部,故B错误;玻璃仪器试管可直接加热,而烧瓶等需要垫上石棉网加热,故C错误;容量瓶是不能加热的精量器,不能放进烘箱中烘干,否则会导致容量瓶刻度发生变化而报废,故D错误。故选A。
6. D 解析:若氢气中混有空气,点燃时易发生爆炸,所以点燃H2前需验纯,A正确;用乙醇制乙烯时,应加热到170 ℃,为防止液体暴沸,需要加入碎瓷片,B正确;SO2有毒,是大气污染物,制SO2时应在通风橱中进行,C正确;金属Na能与冷水反应,且反应产生的氢气易发生燃烧,所以钠着火时不能用冷水扑灭,D错误。故选D。
7. C 解析:由于酒精具有挥发性,为防止失火,绝对禁止用酒精灯引燃另一酒精灯,故A错误;为使冷凝效果好,冷凝管中的水应从下方进入,从上方流出(增大水与冷凝管的接触面积),且温度计水银球应位于支管口处以测定馏分温度,故B错误;过滤时,要用玻璃棒进行引流,防止过滤时液体溅出烧杯外,故C正确;稀释浓硫酸时,应把浓硫酸沿器壁慢慢注入水中,同时用玻璃棒不断搅拌,切不可把水倒进浓硫酸里,如果将水注入浓硫酸里,由于水的密度较小,水会浮在浓硫酸的上面,溶解时放出的热量能使水立刻沸腾,使硫酸液滴向四周飞溅,这是非常危险的,故D错误;综上所述,正确的是C。
8. A 解析:浓硫酸的密度大于水,稀释时,应将浓硫酸慢慢注入水中,并且用玻璃棒不断搅拌,若将水注入浓硫酸中,则会产生暴沸,造成安全事故。故选A。
9. D 解析:白磷的着火点较低,为防止其自燃,通常将其贮存在冷水中,A正确;浓硫酸具有吸水性,且不与SO2反应,可用于干燥SO2,B正确;蒸发皿可直接用酒精灯加热,C正确;金属K燃烧生成的K2O2、KO2等产物均能和CO2反应并放出O2,O2又能促进金属K燃烧,故不能用CO2灭火器扑灭金属钾的燃烧,可直接用干燥的沙土盖灭,D错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