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3练 重要物质的制备
1. (2024·南京外国语二模)羟基氧化铁(FeOOH)为淡黄色固体,简称铁黄,可作颜料。制备铁黄的关键是先制备铁黄晶种,否则只能得到稀薄的、颜色暗淡的色浆,不具备颜料性能。实验室以硫酸亚铁铵为主要原料制备铁黄的实验步骤如下:
Ⅰ. 产品制备及产率计算
①制备晶种:称取7.0 g (NH4)2Fe(SO4)2·6H2O放入三颈烧瓶中,加入15 mL去离子水,恒温水浴加热至20~25 ℃,搅拌溶解,慢慢滴加2 mol·L-1 NaOH溶液,用pH试纸检验至溶液pH为4~4.5,停止加碱,观察到出现沉淀并伴随沉淀颜色变化。
②氧化过程:称取足量KClO3,加入上述溶液,于80~85 ℃恒温水浴中进行氧化。氧化过程中,边搅拌边不断滴加NaOH溶液至pH为4~4.5时,停止加热。
③洗涤、干燥:用去离子水洗涤生成的固体,抽滤,弃去母液,得到淡黄色固体。将其转入蒸发皿中,在水浴加热条件下烘干,称量,计算产率。
回答下列问题:
(1)用pH试纸检验溶液pH的操作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①中观察到沉淀的颜色变为____________色时,证明已经成功制备晶种。
(3)②氧化过程中,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抽滤装置如图,仪器c的作用为___________,和普通过滤相比,抽滤的优点有过滤速度更快和__________。
Ⅱ. 产品纯度测定
铁黄纯度可以通过产品的耗酸量确定。
已知:Fe3++3C2O===Fe(C2O4),Fe(C2O4)不与稀NaOH溶液反应。
(5)铁黄溶于H2SO4标准液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H2SO4标准液和NaOH标准液浓度均为0.100 0 mol·L-1,消耗两溶液的体积依次为V1 mL、V2 mL,计算铁黄的纯度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列出计算式,不需化简)。
(7)若Na2C2O4溶液过量,会使测定结果____________(填“偏大”、“偏小”或“无影响”)。(已知草酸的电离平衡常数:Ka1=5.9×10-2,Ka2=6.4×10-5)
2. (2025·海安中学高三下月考)NaClO2是重要漂白剂和消毒剂,主要用于水、砂糖、油脂的漂白杀菌。实验室制备NaClO2装置如图1所示。
已知:ⅰ. NaClO2的溶解度曲线如图2所示;若溶液温度高于60 ℃,NaClO2发生分解。
ⅱ. ClO2气体浓度超过10%时,易发生爆炸性分解。
已知:装置A中发生的主要反应:2NaClO3+Na2SO3+H2SO4(浓)===2ClO2↑+2Na2SO4+H2O。
(1)下列实验操作一定能提高ClO2吸收效率的有__________。(填序号)
A. 装置C采用热水浴 B. 加快滴加浓硫酸的速率
C. 适当提高H2O2的浓度 D. 通过多孔球泡向C的混合溶液中通ClO2
(2)试管C中获得的产品往往混有Na2SO4杂质,其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反应过程中,打开K1,并缓慢鼓入N2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反应结束后,补充完整制取NaClO2晶体的实验方案:取试管C中的溶液,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低温干燥,得到NaClO2晶体。(实验中须使用稀盐酸、BaCl2溶液、蒸馏水)
(5)产品中NaClO2质量分数的测定:称取5.000 g产品配成250 mL溶液;取25.00 mL所配溶液,加入足量KI溶液和稀硫酸,发生反应:I-+H++ClO——I2+Cl-+H2O;向充分反应后的混合物中逐滴加入0.840 0 mol·L-1 Na2S2O3溶液至恰好完全反应:Na2S2O3+I2——Na2S4O6+NaI(方程式均未配平),消耗Na2S2O3溶液20.00 mL。
①若加入KI溶液后在空气中放置时间过长,会导致测得的NaClO2质量分数__________(填“偏高”“偏低”或“无影响”)。
②已知产品中的杂质不与KI、NaClO2发生反应。产品中NaClO2的质量分数为__________。
3. (2024·南通二模)实验室以含锰废液为原料可以制取MnSO4,部分实验过程如下:
室温下,部分难溶电解质的溶度积常数如下表:
难溶电解质 Fe(OH)3 Mn(OH)2 MnF2 CaF2 MgF2
Ksp 4.0×10-38 4×10-14 1.2×10-3 1.6×10-10 6.4×10-9
(1)经检测,含锰废液中c(Mn2+)=0.2 mol·L-1、c(Na+)=0.6 mol·L-1、c(Fe2+)=0.2 mol·L-1,还含有SO及少量Ca2+、Mg2+。“氧化”阶段,H2O2用量为理论用量的1.1倍。
①“氧化”1 L该废液,需要加入H2O2的物质的量为__________。
②检验Fe2+已经完全被氧化的方法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除杂Ⅰ”加入MnCO3调节溶液pH=4。该过程中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已知:MnSO4和Na2SO4的溶解度如图1所示。请补充完整由粗MnSO4溶液制取MnSO4·H2O晶体的实验方案:取实验所得粗MnSO4溶液,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得到MnSO4·H2O晶体(可选用的试剂:1 mol·L-1 NaHCO3溶液,1 mol·L-1 H2SO4溶液,1 mol·L-1盐酸)。
(4)图2为不同温度下硫酸锰焙烧2 h后残留固体的X 射线衍射图。由MnSO4固体制取活性Mn2O3的方案:将MnSO4固体置于可控温度的反应管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将Mn2O3冷却、研磨、密封包装(可选用的试剂有1 mol·L-1 BaCl2溶液、1 mol·L-1 NaOH溶液)。
4. (2025·前黄中学高三下月考)Li2CO3可用于制备锂电池的正极材料LiCoO2,以某锂云母矿石(主要成分为Li2O,还有Al2O3、Fe2O3、MnO、MgF2等杂质)制备Li2CO3。
已知:①有关沉淀数据如下表(“完全沉淀”时金属离子浓度≤1.0×10-5 mol·L-1)。
沉淀 Al(OH)3 Fe(OH)2 Fe(OH)3 Co(OH)2 Mn(OH)2 Mg(OH)2
恰好完全沉淀时pH 5.2 8.8 3.2 9.4 9.8 11.1
②部分物质的溶解度曲线见下图。
利用锂云母矿石制备Li2CO3步骤如下:
(1)酸浸,向锂云母矿石中加入50%硫酸,加热至90 ℃,装置如图所示。烧杯中试剂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
(2)调pH,向酸浸后的溶液中加入NaOH溶液,调节pH约为6,过滤。再向滤液中继续滴加氢氧化钠溶液调pH>12,过滤,此时的滤渣主要成分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分两次调节pH的主要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沉锂,将已经除杂的溶液蒸发浓缩,向浓缩后的滤液中加入稍过量饱和Na2CO3溶液,加热煮沸,趁热过滤,将滤渣洗涤烘干,得Li2CO3固体。浓缩液中离子浓度过大将在产品中引入__________杂质(填化学式)。
(4)Li2CO3和Co3O4混合后,在空气中高温加热可以制备锂电池的正极材料LiCoO2,写出反应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CoC2O4·2H2O热分解可制备Co3O4。请补充完整由含c(Co2+)=0.1 mol·L-1的浸出液(含有杂质Al3+、Fe3+、Fe2+)制备纯净的CoC2O4·2H2O实验方案: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干燥,得到CoC2O4·2H2O晶体。[须使用的试剂:NaClO3,NaOH,AgNO3溶液,(NH4)2C2O4,蒸馏水]
5. (2024·泰州一模)以方铅矿(主要成分PbS,含少量FeS)和软锰矿(主要成分MnO2)为原料制备电池材料PbSO4和Mn3O4,过程可表示为
(1)70 ℃时,“协同浸取”生成PbCl和S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协同浸取”时加入NaCl可避免生成PbCl2沉积在矿石表面,其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沉降分铅”的目的是将滤液中的PbCl沉降为PbCl2沉淀。沉降反应的平衡常数K=__________。
(3)络合萃取剂全氟聚醚 二(甲基吡啶)胺通过氮原子与Pb2+形成配位键的方式萃取铅。已知氮原子的电子云密度越大配位能力越强,全氟聚醚 二(甲基吡啶)胺中氮原子和含氟基团相连使得配位能力下降,若在氮原子和含氟基团间引入—CH2CH2CH2—基团配位能力会增强,其原因分别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制备Mn3O4。Mn3O4(难溶于水的黑色晶体)可通过空气氧化Mn2+制得,制备时溶液的温度和pH对Mn3O4的产率影响如图所示。请补充完整由净化后的含Mn2+的滤液制备较纯净的Mn3O4的实验方案:取一定量的含Mn2+的滤液于三颈烧瓶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真空干燥得产品Mn3O4。(必须使用的试剂:空气、蒸馏水、氨水、稀硝酸、AgNO3溶液。)
6. (2024·苏锡常镇二模)实验室用磷矿脱镁废液制备MgHPO4·3H2O的实验过程可表示为
(1)磷矿脱镁废液中主要含H2PO及少量Mg2+、Ca2+、Fe3+、Al3+和SO。
①向废液中加入NaOH溶液调节pH为4.5,可达到Ca2+、Fe3+和Al3+的最佳沉淀效果。其中Ca2+转化为CaHPO4·2H2O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将除杂净化后的清液控制在一定温度,加入MgO浆液搅拌即可获得MgHPO4固体。实验测得镁回收率、产品纯度与反应后溶液pH关系如图所示。pH小于6时,随着pH增大,镁回收率上升,其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pH大于6时,随着pH增大,产品纯度逐渐下降,其可能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实验室用如下方案测定MgHPO4·3H2O产品(含有Na2HPO4杂质)的纯度:准确称取0.720 0 g磷酸氢镁产品,加入足量稀硫酸溶解后配成100.00 mL溶液。准确移取25.00 mL于锥形瓶中,用0.050 00 mol·L-1 Na2H2Y标准液滴定(离子方程式为Mg2++H2Y2-===MgY2-+2H+)至终点,平行滴定三次,平均消耗Na2H2Y标准液19.20 mL。计算该产品中MgHPO4·3H2O的纯度(写出计算过程)。
(3)恒温转化后的母液中主要含Na2HPO4和Na2SO4。已知:水溶液中各含磷微粒的分布如图1所示,Na3PO4和NaCl的溶解度曲线如图2所示;常温下BaSO4、BaHPO4的溶度积常数依次为1.1×10-10和3.2×10-7。请补充完整由恒温转化后的母液制备Na3PO4晶体的实验方案:用比浊法测定母液中SO的浓度后,在搅拌下向一定体积的母液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过滤、用无水乙醇洗涤,干燥。
第43练 重要物质的制备
1. (1)用干燥洁净的玻璃棒蘸取待测液点在干燥的pH试纸上,待颜色稳定后与标准比色卡对比读数
(2)淡黄 (3)6Fe2++12OH-+ClO===6FeOOH+Cl-+3H2O
(4)防止倒吸 得到的沉淀更干燥
(5)FeOOH+3H+===Fe3++2H2O
(6)×100%
(7)无影响
解析:(1)用pH试纸检验溶液pH的操作为:用干燥洁净的玻璃棒蘸取待测液点在干燥的pH试纸上,待颜色稳定后与标准比色卡对比读数;
(2)已知羟基氧化铁(FeOOH)为淡黄色固体,所以①中观察到沉淀的颜色变为淡黄色时,证明已经成功制备晶种;
(3)碱性条件下,KClO3将Fe2+氧化为FeOOH,所以②氧化过程中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6Fe2++12OH-+ClO===6FeOOH+Cl-+3H2O;
(4)根据抽滤装置图,仪器c是安全瓶,防止倒吸;抽滤是指一种操作,其原理与普通的常压过滤相同,相比普通过滤,此方法过滤速度快,沉淀抽得较干,能达到快速干燥产品的作用;
Ⅱ.铁黄溶于硫酸转化为Fe3+,加入Na2C2O4,发生反应Fe3++3C2O===Fe(C2O4),由于Fe(C2O4)不与稀NaOH溶液反应,所以用NaOH滴定剩余的酸,从而计算出溶解铁黄的硫酸的量,最终计算出铁黄的含量。据此分析作答。
(5)铁黄溶于H2SO4标准液生成Fe3+和水,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FeOOH+3H+===Fe3++2H2O;
(6)H2SO4标准液和NaOH标准液浓度均为0.100 0 mol·L-1,消耗两溶液的体积依次为V1 mL、V2 mL,则与铁黄反应的硫酸的物质的量为(0.100 0×V1×10-3-×0.100 0×V2×10-3)mol,根据FeOOH+3H+===Fe3++2H2O的系数关系,铁黄的纯度为×100%;
(7)若Na2C2O4溶液过量,会引入过量C2O,而NaOH滴定的是剩余酸的含量,而这些H+均来自于硫酸标准液,所以消耗的NaOH的量不会发生任何变化,因此Na2C2O4溶液过量,不会对实验结果造成影响。
2. (1)CD (2)Na2SO3与浓硫酸反应生成SO2进入C中被H2O2氧化
(3)防止ClO2浓度过大爆炸,将ClO2吹入C中充分吸收
(4)在略低于60 ℃减压蒸发至有大量晶体析出结晶,38 ℃趁热过滤;用38 ℃~60 ℃热蒸馏水洗涤晶体;至取最后一次洗涤液滴加稀盐酸,BaCl2溶液无沉淀产生
(5)①偏高 ②76.02%
解析:装置A中NaClO3、Na2SO3和浓H2SO4反应生成ClO2和Na2SO4,ClO2在冰水浴的条件下和氢氧化钠、过氧化氢混合溶液发生反应得NaClO2,B为安全瓶,D是尾气处理防倒吸装置。
(1)装置C采用热水浴可能导致NaClO2发生分解,过氧化氢分解等问题,A错误;加快滴加浓硫酸的速率,使ClO2的产生速率变快,更快通过C,由于流速快无法充分反应,吸收效率下降,B错误;适当提高H2O2的浓度,能使C中反应速率加快,从而提高ClO2吸收效率,C正确;通过多孔球泡向C的混合溶液中通ClO2,增大了气体和液体的接触面积,加快反应速率,提高了ClO2吸收效率,D正确。故选CD;
(2)A中Na2SO3与硫酸反应生成SO2进入C中与氢氧化钠反应得Na2SO3且继续被H2O2氧化,故C中获得的产品往往混有Na2SO4杂质;
(3)由已知ⅱ.ClO2气体浓度超过10%时,易发生爆炸性分解,故反应过程中,打开K1,并缓慢鼓入N2,防止ClO2浓度过大爆炸,将ClO2吹入C中充分吸收;
(4)由已知ⅰ. NaClO2的溶解度曲线如图所示;若溶液温度高于60 ℃,NaClO2发生分解,反应结束后,得到NaClO2溶液,在略低于60 ℃减压蒸发至有大量晶体析出结晶,防止蒸发时NaClO2发生分解,同时38 ℃趁热过滤;用38 ℃~60 ℃热蒸馏水洗涤晶体,防止生成带有结晶水的产物,最后用氯化钡溶液检验硫酸根从而确定是否洗涤干净;
(5)①若加入KI溶液后在空气中放置时间过长,其中部分碘离子被氧气氧化为碘单质,则使Na2S2O3溶液用量偏大,测定结果偏高;②根据相关物质反应前后的化合价变化,通过电子得失守恒,可以得到ClO~2I2~4S2O,故m(NaClO2)=0.84 mol·L-1×20×10-3 L×10×90.5 g·mol-1×=3.801 g,故产品中NaClO2的质量分数为×100%=76.02%。
3. (1)①0.11 mol ②取少量氧化后溶液,向其中滴加K3[Fe(CN)6]溶液,无蓝色沉淀生成(或取少量氧化后溶液,煮沸,冷却后滴入酸性KMnO4稀溶液,溶液不变色)
(2)2Fe3++3MnCO3+3H2O===2Fe(OH)3+3Mn2++3CO2↑
(3)向其中加入1 mol·L-1 NaHCO3溶液,边加边振荡,当静置后向上层清液中加入1 mol·L-1 NaHCO3溶液无沉淀生成时停止滴加。过滤并洗涤沉淀,向沉淀中加入1 mol·L-1 H2SO4至固体完全溶解,90~100 ℃条件下蒸发浓缩至有大量晶体析出,趁热过滤
(4)加热到850 ℃分解2小时,将产生的气体通入1 mol·L-1 NaOH溶液中
解析:(1)①c(Fe2+)=0.2 mol·L-1,1 L该废液中含Fe2+的物质的量为0.2 mol,H2O2将Fe2+氧化成Fe3+:2Fe2++H2O2+2H+===2Fe3++2H2O,则0.2 mol Fe2+可消耗0.1 mol H2O2,H2O2用量为理论用量的1.1倍,则需要加入0.11 mol H2O2。②若Fe2+完全被氧化,则反应后溶液中不含Fe2+,通过检验Fe2+是否存在来确定其是否完全被氧化,故可取氧化后的溶液加K3[Fe(CN)6]溶液,观察是否出现蓝色沉淀,也可利用其还原性,滴加酸性KMnO4溶液来检验。
(2)加MnCO3调节溶液pH,使Fe3+完全转化为Fe(OH)3沉淀过滤除去,离子方程式为2Fe3++3MnCO3+3H2O===3Mn2++2Fe(OH)3+3CO2↑。
(3)取实验所得粗MnSO4溶液,向其中加入1 mol·L-1 NaHCO3溶液,边加边振荡,将硫酸锰转化为Mn(OH)2,当静置后向上层清液中加入1 mol·L-1 NaHCO3溶液无沉淀生成时确保硫酸锰完全沉淀后停止滴加。过滤并洗涤沉淀,向沉淀中加入1 mol·L-1 H2SO4至Mn(OH)2固体完全溶解,90~100 ℃条件下蒸发浓缩至有大量晶体析出,趁热过滤。
(4)由图可知,加热到850 ℃分解2小时,Mn2O3的含量最高,故应控制温度为850 ℃,产生有毒气体SO2,可用1 mol·L-1 NaOH溶液吸收尾气。
4. (1)吸收HF,防止污染空气
(2)Mg(OH)2、Mn(OH)2 防止铝元素转化为AlO,无法去除
(3)Na2SO4
(4)6Li2CO3+4Co3O4+O212LiCoO2+6CO2
(5)向浸出液中边搅拌加入适量NaClO3氧化Fe2+,再滴加NaOH溶液调节pH的范围至5.2~7.4除去Al3+、Fe3+。过滤,向滤液中加入(NH4)2C2O4溶液至不再产生沉淀,过滤,用蒸馏水洗涤至取最后一次洗涤的滤液加入AgNO3溶液不再出现沉淀为止
解析:向锂云母矿石(主要成分为Li2O,还有Al2O3、Fe2O3、MnO、MgF2等杂质)中加入50%硫酸,加热至90 ℃,Li2O、Al2O3、Fe2O3、MnO、MgF2分别转化为金属的硫酸盐、水和HF气体,HF气体用NaOH溶液吸收,防止污染环境;向酸浸后的溶液中加入NaOH溶液,调节pH约为6,将Al3+、Fe3+转化为沉淀;再向滤液中继续滴加氢氧化钠溶液调pH>12,将Mn2+、Mg2+转化为沉淀。将已经除杂的溶液蒸发浓缩,向浓缩后的滤液中加入稍过量饱和Na2CO3溶液,加热煮沸,趁热过滤,将滤渣洗涤烘干,得Li2CO3固体。
(1)由分析可知,向锂云母矿石中加入50%硫酸,加热至90 ℃,MgF2与硫酸反应生成MgSO4和HF气体,HF是大气污染物,所以烧杯中试剂的作用是:吸收HF,防止污染空气。
(2)向酸浸后的溶液中加入NaOH溶液,调节pH约为6,Al3+、Fe3+转化为Al(OH)3、Fe(OH)3沉淀;过滤后,再向滤液中继续滴加氢氧化钠溶液调pH>12,此时Mn2+、Mg2+转化为Mn(OH)2、Mg(OH)2沉淀,则此时的滤渣主要成分为Mg(OH)2、Mn(OH)2。若直接加入过量的NaOH,Al3+转化成的Al(OH)3会溶于过量的NaOH,并生成NaAlO2混在溶液中,给后续操作带来麻烦,所以分两次调节pH的主要原因是:防止铝元素转化为AlO,无法去除。
(3)已经除杂的溶液中含有Li2SO4、Na2SO4,若浓缩液中离子浓度过大,可能会造成Na2SO4结晶析出,此时将在产品中引入Na2SO4杂质。
(4)Li2CO3和Co3O4混合后,在空气中高温加热可以制备锂电池的正极材料LiCoO2,此时部分+2价钴被O2氧化为+3价,反应方程式为:6Li2CO3+4Co3O4+O212LiCoO2+6CO2。
(5)由含c(Co2+)=0.1 mol·L-1的浸出液(含有杂质Al3+、Fe3+、Fe2+)制备纯净的CoC2O4·2H2O时,先加NaClO3将Fe2+氧化为Fe3+,再加入适量NaOH溶液将Al3+、Fe3+转化为沉淀;过滤后往滤液中加入(NH4)2C2O4,将Co2+转化为CoC2O4沉淀;过滤洗涤后,用AgNO3溶液检验沉淀是否洗涤干净,则实验方案:向浸出液中边搅拌加入适量NaClO3氧化Fe2+,再滴加NaOH溶液调节pH的范围至5.2~7.4除去Al3+、Fe3+。过滤,向滤液中加入(NH4)2C2O4溶液至不再产生沉淀,过滤,用蒸馏水洗涤至取最后一次洗涤的滤液加入AgNO3溶液不再出现沉淀为止。
5. (1)PbS+MnO2+4H++4Cl-===PbCl+S↓+Mn2++2H2O 增大氯离子浓度,有利于平衡PbCl2(s)+2Cl-(aq)??PbCl(aq)正向移动,将PbCl2溶解
(2)2 000
(3)氟的电负性大,将氮原子的孤对电子对吸引,使得氮原子的电子云密度减小,因此氮与Pb2+形成配位键能力减弱;含氟基团与氮原子之间引入的—CH2CH2CH2—是推电子基团且较大,会减弱F对N的影响,氮与Pb2+形成配位键能力增强
(4)加热维持在温度50 ℃,不断搅拌下边通空气边加氨水调节溶液的pH值并维持在8.5左右,直至有大量黑色沉淀生成时,静置,过滤,用蒸馏水洗涤沉淀至取最后一次洗涤液少量于试管中,滴加稀硝酸酸化的硝酸银,若无沉淀生成
解析:方铅矿(主要成分PbS,含少量FeS)和软锰矿(主要成分MnO2)在盐酸和氯化钠作用下反应生成S和PbCl,过滤,向滤液中加入碳酸锰除掉铁,过滤,沉降分铅,将含铅物质加入硫酸得到硫酸铅,再将含Mn2+的滤液经过一系列过程得到Mn3O4。
(1)70 ℃时,方铅矿(主要成分PbS,含少量FeS)和软锰矿(主要成分MnO2)在氯化钠、盐酸作用下反应生成PbCl和S,则“协同浸取”生成PbCl和S的离子方程式为PbS+MnO2+4H++4Cl-===PbCl+S↓+Mn2++2H2O;根据已知信息得到PbCl2(s)+2Cl-(aq)??PbCl(aq),因此“协同浸取”时加入NaCl可避免生成PbCl2沉积在矿石表面,其原因是增大氯离子浓度,有利于平衡正向移动,将PbCl2溶解;
(2)利用盖斯定律,将①+②得到PbCl2(s)+2Cl-(aq)??PbCl(aq) K=31.25×1.6×10-5=5×10-4,则沉降反应PbCl(aq)??PbCl2(s)+2Cl-(aq)的平衡常数K==2×103;
(3)氮原子的电子云密度越大配位能力越强,全氟聚醚 二(甲基吡啶)胺中氮原子和含氟基团相连使得配位能力下降,氟的电负性大,将氮原子的孤对电子对吸引,使得氮原子的电子云密度减小,因此氮与Pb2+形成配位键能力减弱;若在氮原子和含氟基团间引入—CH2CH2CH2—基团配位能力会增强,氮原子远离氟原子,氟对氮的电子对吸引力小,氮原子的电子云密度增大,氮与Pb2+形成配位键能力增强;
(4)根据图中信息,由净化后的含Mn2+的滤液制备较纯净的Mn3O4的实验方案:取一定量的含Mn2+的滤液于三颈烧瓶中,加热维持在温度50 ℃,不断搅拌下边通空气边加氨水调节溶液的pH值并维持在8.5左右,直至有大量黑色沉淀生成时,静置,过滤,用蒸馏水洗涤沉淀至取最后一次洗涤液少量于试管中,滴加稀硝酸酸化的硝酸银,若无沉淀生成,再真空40 ℃干燥得产品Mn3O4。
6. (1)①Ca2++H2PO+OH-+H2O===CaHPO4·2H2O ②HPO浓度增大,有利于生成MgHPO4固体 ③可能生成大量磷酸根离子,进而产生Mg3(PO4)2沉淀
(2)25.00 mL溶液中n(Mg2+)=n(H2Y2-)=0.050 00 mol·L-1×0.019 20 L=9.6×10-4 mol
0.720 0 g磷酸氢镁产品中MgHPO4·3H2O的质量为9.6×10-4 mol×4×174 g·mol-1=0.668 16 g
该产品中MgHPO4·3H2O的纯度为×100%=92.80%
(3)加入计算量的BaCl2溶液,过滤,向滤液中逐滴加入氢氧化钠溶液至pH=14,将溶液加热蒸发浓缩至有晶膜出现,冷却结晶
解析:磷矿脱镁废液含H2PO及少量Mg2+、Ca2+、Fe3+、Al3+和SO,实验室用磷矿脱镁废液制备MgHPO4·3H2O先加入NaOH溶液调节pH为4.5,使Ca2+、Fe3+、Al3+转化为沉淀,过滤除去沉淀,清液控制在一定温度加入MgO浆液搅拌即可获得MgHPO4固体。
(1)①废液中的H2PO与NaOH反应生成HPO,与Ca2+生成CaHPO4·2H2O,离子方程式为Ca2++H2PO+OH-+H2O===CaHPO4·2H2O;②pH小于6时,随着pH增大,HPO浓度增大,有利于生成MgHPO4固体,镁回收率上升;③pH大于6时,随着pH增大,可能生成大量磷酸根离子,进而产生Mg3(PO4)2沉淀,导致产品纯度降低;
(2)由所给离子方程式,25.00 mL溶液中n(Mg2+)=n(H2Y2-)=0.050 00 mol·L-1×0.019 20 L=9.6×10-4 mol,故0.720 0 g磷酸氢镁产品中MgHPO4·3H2O的质量为9.6×10-4 mol×4×174 g·mol-1=0.668 16 g,该产品中MgHPO4·3H2O的纯度为×100%=92.80%;
(3)根据常温下BaSO4、BaHPO4的溶度积常数为1.1×10-10和3.2×10-7,恒温转化后的母液中加入氯化钡会生成硫酸钡沉淀从而除去硫酸根,由图1可知,pH=14时,含磷微粒全部从原来的磷酸氢根转化为磷酸根,故加氢氧化钠溶液至pH=14时,溶质为Na3PO4,再由图2的溶解度随温度变化曲线,磷酸钠溶解度随温度变化很大,应当将溶液蒸发浓缩至有晶膜出现,冷却结晶,过滤即得Na3PO4晶体,再用无水乙醇洗涤,干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