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5练 原电池原理 化学电源 课时作业 (含解析)2026届高三化学一轮总复习

文档属性

名称 第45练 原电池原理 化学电源 课时作业 (含解析)2026届高三化学一轮总复习
格式 doc
文件大小 572.1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通用版
科目 化学
更新时间 2025-05-06 22:09:19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第45练 原电池原理 化学电源
                                  
1.
(2024·连云港三模)关于如图所示装置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 该装置能将化学能转化为电能
B. 锌是负极,锌片质量逐渐减小
C. 电子的移动方向:Cu→→Zn
D. 原电池发生的总反应为Zn+CuSO4===ZnSO4+Cu
2.
燃料电池是一种高效、环境友好的发电装置,某氢氧燃料电池的构造示意图如下,该电池工作时,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H2在a电极上发生还原反应
B. 电解质溶液中K+向b电极移动
C. 该装置能实现化学能100%转化为电能
D. 电子从b电极沿外电路流向a电极
3. (2024·淮安高三上期末)我国成功研制出新型“海水电池”。电池反应为4Al+3O2+6H2O===4Al(OH)3。下列关于该电池的说法正确的是(  )
A. 铝片作正极
B. 海水作为电解质溶液
C. 电池工作时O2失去电子
D. 电池工作时实现了电能向化学能的转化
4. (2025·玄武高中高三下月考)热电厂尾气经处理得到较纯的SO2,可用于原电池法生产硫酸,其工作原理如图所示。电池工作时,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 电极b为正极
B. 溶液中H+由a极区向b极区迁移
C. 电极a的电极反应式:SO2-2e-+2H2O===4H++SO
D. a极消耗SO2与b极消耗O2两者物质的量相等
5. (2024·苏州高三下三模)如图所示装置中,C1、C2是石墨电极。A中盛有棕色的KI和I2的混合溶液,B中盛有无色的Na3AsO4和Na3AsO3的混合溶液。当连接开关K,并向B中滴加浓盐酸时,发现灵敏电流计G的指针向右偏转。一段时间后,当电流计指针回到
中间“0”位置时,再向B中滴加过量浓NaOH溶液,可观察到电流计指针向左偏转。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电流计G的指针向右偏转时,化学能转变为电能;向左偏转时,电能转变为化学能
B. 电流计G的指针向右偏转时,C1电极反应为:2I--2e-===I2
C. 电流计G的指针向左偏转时,C2电极反应为:AsO-2e-+H2O===AsO+2H+
D. 由上述实验现象可知,氧化性:AsO>I2
6.
酸性锌锰干电池的构造示意图如下。关于该电池及其工作原理,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石墨作电池的负极材料
B. 电池工作时,NH向负极方向移动
C. MnO2发生氧化反应
D. 锌筒发生的电极反应为Zn-2e-===Zn2+
7. (2024·徐州四模)银锌电池广泛用作各种电子仪器的电源,电池反应是:Ag2O+Zn+H2O===2Ag+Zn(OH)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工作时原电池负极附近溶液的pH增大
B. 电子由Zn经过溶液流向Ag2O
C. 溶液中OH-由Zn电极移向Ag2O电极
D. Ag2O作正极:Ag2O+H2O+2e-===2Ag+2OH-
8.
(2024·南通海门高三上二调)一种光催化钠离子电池(如下图所示),是一种高效率的二次电池,放电时左侧发生转化过程为:S2-―→S。电池中填充固体电解质,用太阳光照射光催化电极可以对该电池进行充电。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 放电时,石墨为负极
B. 该电池工作时可能需保持在较高的温度下
C. 光照时,光催化电极发生的电极方程式为:3I--2e-===I
D. 充电时,当1 mol S完全转化为S2-时,电池左侧质量将减轻138 g
9.
(2024·南师附中高三下月考)甲酸燃料电池装置如图所示。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 物质A是H2SO4
B. 半透膜是阳离子交换膜
C. a极电极反应式为:HCOO-+2e-+2H+===HCO+H2O
D. Fe3+可以看作是该反应的催化剂,可以循环利用
二、 非选择题
10. 研究发现,在酸性乙醇燃料电池中加入硝酸,可使电池持续大电流放电,工作原理如图。
①负极的电极反应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当向正极通入1 mol O2且全部被消耗时,理论上正负极溶液质量变化的绝对值之差为__________ g(保留两位小数)。
11. (2025·扬州中学高三下月考)(1)普通锌锰干电池放电时的主要反应为Zn+2NH4Cl+2MnO2===Zn(NH3)2Cl2+2MnOOH,其结构如图所示。
①电池中属于盐的电解质为____________。
②负极反应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放电时,正极上发生反应的物质是__________;NH向__________(填“正极”或“负极”)移动。
(2)表面积相同的废锌皮(杂质不与硫酸反应)和纯锌片分别与同浓度的稀硫酸反应,产生氢气速率较快的是________________,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若用过量的纯锌片与一定量的稀硫酸反应,为了加快反应速率又不影响产生氢气的量,下列措施可行的是__________(填字母)。
A. 微热      
B. 加入适量氧化铜      
C. 加入少量硫酸铜溶液
第45练 原电池原理 化学电源
1. C 解析:该装置属于原电池装置,能将化学能转化为电能,A正确;锌失去电子发生氧化反应为负极,因此锌片质量逐渐减小,B正确;电子由负极流向正极,由锌片经导线流向铜片,即Zn→→Cu,C错误;原电池发生的反应为锌和硫酸铜生成铜和硫酸锌,Zn+CuSO4===ZnSO4+Cu,D正确。故选C。
2. B 解析:a电极为负极,故H2在b电极上发生氧化反应,A错误;阴离子向负极移动,阳离子向正极移动,故电解质溶液中K+向正极b移动,B正确;还有一部分化学能以热能的形式释放,故该装置不能实现化学能100%转化为电能,C错误;电子的流向为负极到正极,故电子从a电极沿外电路流向b电极,D错误。故选B。
3. B 解析:由电池反应知,Al元素的化合价升高,发生氧化反应,铝片作负极,A错误;海水作为电解质溶液,B正确;电池工作时,O2得到电子,C错误;电池工作时实现了化学能向电能的转化,D错误。
4. D 解析:该装置没有外加电源,该装置为电池装置,根据装置图,SO2转化成较浓硫酸,S元素的化合价升高,根据原电池工作原理,电极a为负极,电极反应式为SO2-2e-+2H2O===4H++SO,电极b为正极,电极反应式为O2+4e-+4H+===2H2O,据此分析;根据上述分析,电极b为正极,故A说法正确;根据原电池工作原理,H+从a极移向b极区,故B说法正确;SO2转化成较浓硫酸,S元素的化合价升高,电极反应式为SO2-2e-+2H2O===4H++SO,故C说法正确;负极反应式为SO2-2e-+2H2O===4H++SO,正极反应式为O2+4e-+4H+===2H2O,根据电荷守恒,a极消耗SO2与b极消耗O2两者物质的量之比为2∶1,故D说法错误。故选D。
5. B 解析:C1、C2是石墨电极。A中盛有棕色的KI和I2的混合溶液,B中盛有无色的Na3AsO4和Na3AsO3的混合溶液。当连接开关K,并向B中滴加浓盐酸时,发现灵敏电流计G的指针向右偏转,说明此时C2电极是正极,C1电极是负极。一段时间后,当电流计指针回到中间“0”位置,此时反应达到平衡状态,再向B中滴加过量浓NaOH溶液,可观察到电流计指针向左偏转,说明此时C2电极是负极,C1电极是正极,据此解答。不论电流计G的指针向右偏转还是向左偏转,均是原电池,都是化学能转变为电能,A错误;电流计G的指针向右偏转时,C1电极是负极,C1电极反应为:2I--2e-===I2,B正确;电流计G的指针向左偏转时,C2电极是负极,C2电极反应为:AsO-2e-+2OH-===AsO+H2O,C错误;根据以上分析可知在酸性溶液中氧化性:AsO>I2,在碱性溶液中氧化性:AsO<I2,D错误。故选B。
6. D 解析:酸性锌锰干电池,锌筒为负极,石墨电极为正极,故A错误;原电池工作时,阳离子向正极(石墨电极)方向移动,故B错误;MnO2发生得电子的还原反应,故C错误;锌筒为负极,负极发生失电子的氧化反应Zn-2e-===Zn2+,故D正确。故选D。
7. D 解析:根据电池反应:Ag2O+Zn+H2O===2Ag+Zn(OH)2,电极反应式正极:Ag2O+H2O+2e-===2Ag+2OH-,负极:Zn+2OH--2e-===Zn(OH)2。工作时原电池负极消耗OH-,溶液的pH减小,故A错误;电子不能在溶液中传递,故B错误;原电池中阴离子向负极移动,溶液中OH-由Ag2O电极移向Zn电极,故C错误;根据上面分析,Ag2O作正极:Ag2O+H2O+2e-===2Ag+2OH-,故D正确。故选D。
8. D 解析:由题干电池工作原理图示信息可知,放电时石墨电极上的反应为:4S2--6e-===S,发生氧化反应,为负极,光催化电极上的反应为:I+2e-===3I-,发生还原反应,为正极;充电时,石墨电极上的电极反应为:S+6e-===4S2-,发生还原反应,为阴极,光催化电极上的电极反应为:3I--2e-===I,发生氧化反应,为阳极。由分析可知,放电时,石墨为负极,A项正确;电池中填充固体电解质,固体电解质在熔融状态下才能导电,故该电池工作时可能需保持在较高的温度下,B项正确;光照时,电池处于充电状态,由分析可知,充电时,光催化电极发生的电极方程式为:3I--2e-===I,C项正确;充电时,石墨电极上的电极反应为:S+6e-===4S2-,当1 mol S完全转化为S2-时,转移6 mol e-,则有6 mol Na+从电池右侧流向左侧,则电池左侧质量将增加138 g,D项错误。故选D。
9. C 解析:由图可知,a电极上HCOOH被氧化为HCO,作负极;则b电极作正极,发生还原反应。
铁的两种离子存在环境为酸性,且生成物为K2SO4,故物质A为H2SO4,A正确;装置中K+由负极流向正极,则半透膜是阳离子交换膜,B正确;a电极上HCOOH被氧化为HCO,其电极反应式为:HCOO--2e-+2OH-===HCO+H2O,C错误;Fe3+先被还原为Fe2+,Fe2+又被O2氧化生成Fe3+,Fe3+可以循环,可看作是该反应的催化剂,D正确。故选C。
10. ①C2H5OH+3H2O-12e-===2CO2↑+12H+ ②2.67
解析:①燃料电池,燃料通负极,故通入甲醇的一级为负极,失电子转化为CO2,负极反应为C2H5OH+3H2O-12e-===2CO2↑+12H+;②1 mol O2被消耗,转移电子4 mol,根据正极电极反应式O2+4H++4e-===2H2O,正极溶液增加1 mol O2和4 mol H+,质量为32+4=36 g;根据负极电极反应,转移12 mol电子生成2 mol CO2和12 mol H+,氢离子通过质子交换膜进入正极区,减少质量88+12=100 g,故转移4 mol电子减少质量33.33 g,理论上正负极溶液质量变化的绝对值之差为36 g-33.33 g=2.67 g。
11. (1)①NH4Cl ②Zn-2e-+2NH===[Zn(NH3)2]2++2H+ ③MnO2 正极
(2)废锌皮 废锌皮在稀硫酸中可构成原电池,产生H2速率较快 AC
解析:(1)①根据普通锌锰干电池的结构图可知,电池中电解质为NH4Cl或氯化铵;②Zn为原电池负极,负极反应式为Zn-2e-===Zn2+;③放电时正极(碳棒)上发生的电极反应为2NH+2MnO2+2e-===Mn2O3+2NH3+H2O,正极上发生反应的物质是MnO2和NH;放电时,原电池电解质溶液中的阳离子向正极移动,因此NH向正极移动;
(2)废锌皮和纯锌粒分别与同浓度的稀硫酸反应,产生氢气速率较大的是废锌皮,原因是废锌皮在稀硫酸中形成了原电池,Zn为原电池负极,加快了Zn失电子速率,因此产生氢气的速率较大;若用过量的纯锌片与一定量的稀硫酸反应,为了加快反应速率又不影响产生氢气的量,下列措施可行的是:微热可以加快化学反应速率,故A符合题意;加入适量氧化铜,氧化铜会和稀硫酸反应生成硫酸铜和H2O,生成氢气量减少,故B不符合题意;加入少量硫酸铜溶液,形成了原电池,能加快反应速率又不影响产生氢气的量,故C符合题意。故选AC。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