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西省抚州市临川第一中学2024-2025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 物理试题(PDF版,含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江西省抚州市临川第一中学2024-2025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 物理试题(PDF版,含答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2.5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2019)
科目 物理
更新时间 2025-05-06 20:49:54

文档简介

临川一中 2024-2025 学年下学期期中考试
4.江西景德镇是中国陶瓷重要产地,被誉为“千年瓷都”,如图所示,制作陶瓷的圆形工作台上有 A、
高一年级物理试卷 B两陶屑随工作台一起转动,转动转速为 ,A在工作台边缘,B在工作台内部.若 A、B与台面间的
命题人: 动摩擦因数相同,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考生注意:
.当工作台匀速转动, 、 所受合力均为
1.本试卷分选择题和非选择题两部分。满分 100 分,考试时间 75 分钟。 A A B 0
2.答题前,考生务必用直径 0.5 毫米黑色墨水签字笔将密封线内项目填写清楚。 B.当工作台匀速转动,A、B线速度大小相等
3.考生作答时,请将答案答在答题卡上。选择题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 2B 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
答案标号涂黑;非选择题请用直径 0.5 毫米黑色墨水签字笔在答题卡上各题的答题区域内作答,超出 C.当工作台转速 逐渐增大,A、B所受的摩擦力始终指向轴OO
答题区域书写的答案无效,在试题卷、草稿纸上作答无效。
一、选择题(1-7 单选每小题 4 分,8-10 多选,每小题 6 分,共 46 分,错选或不选不得分,漏选得 3 D.当工作台转速 逐渐增大,陶屑 A最先滑动
分。)
1.一滴雨滴在空中由静止开始下落,一段时间后落到地面上,雨滴受到空气阻力大小与速率的平方 5.北京时间 2024年 10月 30日 4时 27分,搭载神舟十九号载人飞船的长征二号 F遥十九运载火箭
成正比,雨滴在下落的过程中,雨滴的速度 v大小随运动时间 t的变化图像,重力势能 Ep、动能 Ek、 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点火发射,成功对接于空间站天和核心舱,发射取得圆满成功。载人飞船的发射
加速度 a随位移 x的变化图像,可能正确的是( )(以地面为重力势能零势能面) 过程要经过多次变轨方可到达预定轨道,载人飞船首先从圆轨道Ⅰ的 A点变轨到椭圆轨道Ⅱ,然后在椭
圆轨道Ⅱ的 B点再变轨进入预定轨道Ⅲ,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飞船从轨道Ⅰ变轨到轨道Ⅱ需要在 A点减速
B.飞船在轨道Ⅱ上运行时经过 B点的速度一定小于 7.9km/s
A. B. C D.
2.“打水漂”是一种常见的娱乐活动,以一定的高度水平扔出的瓦片,会反复在水面上弹跳前进,假 C.若飞船在轨道Ⅰ、Ⅱ、Ⅲ上运行的周期分别为T1、T2、T3,则T1>T2>T3
设瓦片和水面接触后,在水平方向速度不变,而在竖直方向速度大小变成原来的 k倍(k<1),以下 D.神舟十九号载人飞船中的宇航员处于完全失重状态,说明宇航员此时不受重力作用
四幅图有可能是瓦片轨迹的是( )
6.2025年 2月 3日《观点网》消息,小米汽车官方微博宣布,2025年 1月,小米 SU7 交付量再次
A. B. C. D.
超过两万辆。t 0时刻,一辆小米汽车在一段试车专用的平直的公路上由静止启动,t 8s时功率达
到360kW之后功率保持不变,其 v t图像如图所示。设汽车在运动过程中阻力不变,下列说法正确
3.如图所示,轻质弹簧竖直放置,下端固定。木块从弹簧正上方某一高度处由静止释放, 木块从释 的是( )
放到最低点的过程中,忽略空气阻力,弹簧在弹性限度内。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汽车受到的阻力大小为 15000N
A.木块在下落过程中先做匀加速运动,接触弹簧后立即做减速运动 B.匀加速运动阶段汽车牵引力做的功为8.64 105J
B.木块在下落过程中由重力势能转换成动能 C.汽车的质量为 2000kg
C.木块接触到弹簧之后,木块对弹簧做正功 D.汽车在从 0s到 28s的过程中的位移大小约为 686m
D.木块、地球、弹簧所组成系统的机械能先增大后减小
高一年级期中考试物理试卷 第 1页,共 6页 高一年级期中考试物理试卷 第 2页,共 6页
{#{QQABLQasxwA4kBYACB57A0XmCwmQkJMQJYoOAQAUuAxCwYFABCA=}#}
7.如图所示,水平地面上有一倾角为 30 由电机带动的传送带以v0 10m / s的速度逆时针匀速运 夹角 =45
0。今以水平面末端O点为原点建立平面直角坐标系,现用 F的水平恒力让小物块从 A点运
动到 O点,A到 O的距离为 L2= 10m, 到 O点时撤去拉力,小物块水平抛出并击中挡板,不考虑反弹,
行.将一质量m 1kg的煤块从 h 7.5m的高台由静止运送到地面,煤块可看作质点,煤块与传送带
3 忽略空气阻力(g取 10m/s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间的动摩擦系数 ,重力加速度 g 10m / s2,煤块由高台运送到地面的过程中,下列说法正确
3 A若恒力 F=10N, 则小物块到达 O点的速度为 20 m/s
的是( )
B若小物块恰好击中挡板 BC的中点 D,则恒力 F=6.25 N
A.运送煤块所用的时间为 1.5s
C 20 10若小物块垂直击中挡板 BC,则击中挡板的坐标为( m, m)
B 3 3.煤块运动到传送带底端时重力的功率为 50 3w
4 4
C.煤块与传送带相互摩擦产生的热量为 25J D若小物块击中挡板 BC时动能最小,则小物块从 O点到击中挡板运动时间为 t= s5
D.因传送煤块电机多消耗的能量为 150J
二、非选择题(本题共 5 小题,共 54 分)
8.如图所示,A、B为相互接触并用绝缘支柱支持的金属导体,起初都不带电, 11.(8分)在用打点计时器验证机械能守恒定律的实验中,使质量为m 1.00kg的重物自由下落,打
在它们的下部贴有金属箔片,C是带正电的小球,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点计时器在纸带上打出一系列的点,选取一条符合实验要求的纸带,如图所示。O为第 1个点,A、
A.把 C移近导体 A时,将 A左端用导线接地,A、B上的金属箔片都张开 B、C为从合适位置开始选取连续点中的三个点。已知打点计时器每隔 0.02s打一个点,当地的重力加
2
B.把 C移近导体 A后,先把 C移走,再把 A、B分开,A、B上的金属箔片仍张开 速度 g取 10m/s ,则:
C.把 C移近导体 A后,先把 A、B分开,然后移去 C后,A、B上的金属箔片仍张开 (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D.把 C移近导体 A后,先把 A、B分开,再把 C移走后,A、B上的金属箔片均张开,且 A、B A.应先释放纸带再打开打点计时器电源
v gt
(含金属箔片)带等量异种电荷 B.可以利用公式 计算重物的速度
9.如图所示,质量为m的物块 P置于倾角为 1=300的固定光滑斜面上,斜面右侧高度为 h。轻质细 C.若交流电的实际频率小于50Hz,算得的动能偏大
2
绳跨过光滑定滑轮分别连接着 P与小车(滑轮大小忽略不计),P与滑轮间的细绳平行于斜面,小车(可 D.作 v h图像,只有当图线是过原点的直线时,才能说明机械能守恒
视为质点)以速率 v水平向右做匀速直线运动,初始小车滑轮间的细绳和 (2)从 O点到 B点,重物重力势能的减少量 Ep J,动能增加量 Ek J。(结果保留三
水平方向的夹角为 90o,当小车运动到滑轮间的细绳和水平方向的夹角 位有效数字)
为 2=300时(重力加速度大小为 g),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3)实验中动能的增加量略小于重力势能的减少量,其可能原因是 (写一条即可)。
A.物块 P 1的速率为 B.物块 P在光滑斜面上做匀加速直线运动
2
1 3 1 12.(8分)某兴趣小组采用如图所示的实验装置“探究平抛运动的特点”:C.绳的拉力大于 g D.整个过程物块 P增加的机械能为 2 + g
2 8 2
(1)根据实验过程,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A.斜槽M轨道必须光滑
10 .如图所示,在粗糙水平台阶上静止放置一质量 m=1kg的小物块(可看成质点),它与水平台阶
B.记录的点应适当多一些
表面的动摩擦因数μ=0.5,在台阶右侧固定了一个倾斜挡板,挡板 BC长度 L1=10 2m,挡板与水平方向
C.用平滑曲线把所有的点连接起来
高一年级期中考试物理试卷 第 3页,共 6页 高一年级期中考试物理试卷 第 4页,共 6页
{#{QQABLQasxwA4kBYACB57A0XmCwmQkJMQJYoOAQAUuAxCwYFABCA=}#}
D.图中挡条 N每次必须等间距下移 (2)如图乙所示,将质量 m3=20kg物块 C放在 p点左侧,物块 C与矩形物块间的动摩擦因素μ1=0.5,
(2)如右图是利用装置拍摄小球做平抛运动的频闪照片, C 1物块 和物块 A用轻质弹簧连接,弹簧的劲度系数 k=100N/m,弹簧弹性势能公式 = 2( 为2
由照片可判断实验操作错误的是 ;
弹簧的形变量)。初始时刻让弹簧处于原长状态,然后由静止释放物块 B,当物块 C恰好要相对矩形
A.释放小球时初速度不为 0
物块滑动时,求此时物体 A的速度的大小 ' 。
B.释放小球的初始位置不同
C.斜槽末端切线不水平
(3)在做该实验时某同学只记录了物体运动的轨迹上的 A、B、C三
点,已知相邻两点的时间间隔相等,并以 A点为坐标原点建立了直角
坐标系,得到如右图所示的图像,g取 10m/s2。根据图像求出:
物体抛出点的坐标为( cm , cm)。(结果均保留两位有效数字)
13.(8分)竖直面内有三个点电荷 A、B、C固定于一个等边三角形的三个顶点上,已知三角形的边
15.(18分)如图所示,某物流固定传送装置的竖直截面,由倾角均为θ=37°,长度均为 L1=20m
长为 L=3 3cm。A为负点电荷,B、C为正点电荷,A、B、C所带电荷量相等(qA=qB=qC=1×10-6C)。
的粗糙直轨道 AB、CD、EF以及半径 R=10m光滑圆弧 BC、DE组成,轨道间平滑相切连接,A、F
某质量 =2 kg 的小球(可视为质点)恰好能在等边三角形几何中心静止不动,小球所带电荷量为
两位置有两个弹性挡板,物体与挡板发生碰撞瞬间前后速度大小不变,方向相反,A、D、E(B、C、F)
2
Q(未知),静电力常量 k=9.0×109N·m2/C2, 取重力加速度大小 g 10m / s 。. 在同一水平面。质量 =1kg的物块(可视为质点)从轨道 A点处以初速度 v(大小可调)下滑。已知物
(1)判断小球带正电还是负电; 块与粗糙直轨道 AB CD 1、 间的动摩擦因数μ1= ,与粗糙直轨道 EF
1
间的动摩擦因数μ2= ,取重力加8 32
(2)求小球所带电荷量 Q的大小。
速度大小 g 10m / s2,不计空气阻力(sin 37° = 0.6, cos 37° = 0.8)
(1)若物块从 A点无初速度释放,求物块
①第一次经过 C点对圆弧轨道 BC压力 FN的大小;
②在粗糙直轨道 AB和 CD上运动时,向上运动的总时间 t 上和向下运动的总时间 t 下之比;
(2)通过调控物块的初速度 v,使物块在运动过程中不能脱离所有轨道,求物块不同初速度 v下,在
2
14.(12分)如图所示,固定在水平面上足够长的矩形物块,矩形物块的上表面 p点位置左侧粗糙, EF轨道上运动的路程 S与 的数学关系式。
右侧光滑,质量为 m1=10kg的物块 A与质量为 m2=20kg的物块 B用跨过光滑定滑轮的细线相连。现
在将物块 A放在 p点右侧,p点位置与定滑轮距离足够长,先用手托住物块 B,使细线刚好拉直但无
拉力,B与地面的高度足够大,取重力加速度大小 g 10m / s2,不计空气阻力。
(1)如图甲所示,由静止释放物块 B,当 B下降高度为 h=3m时,求此时物体 A的速度大小 以及
整个过程中细线对 A所做的功 W的大小;
高一年级期中考试物理试卷 第 5页,共 6页 高一年级期中考试物理试卷 第 6页,共 6页
{#{QQABLQasxwA4kBYACB57A0XmCwmQkJMQJYoOAQAUuAxCwYFABCA=}#}选择题(1-10)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答案 B A C D B C C CD CD BCD
11.(1) C (2分) (2)1.92 (2分) 1.84 (2分) (3)重物运动过程中受到空气阻力,纸带和打
点计时器之间有摩擦等(答案合理均给分) (2分)
12.(1) B (2分) (2) C (2分) (3) -20 (2分) -5.0 (2分)
13.(1)正电(3分) (2) = 1 × 10 6C (5分)
(1)由题意可得小球带正电
.............................................................3分
(2)根据平衡条件:
π π
g = 2 +

2 cos +

2 cos 3 3
.............................................................2分
根据几何关系:

cos
2 = 6
.............................................................1分
代入数据可得:
= 1 × 10 6C
.............................................................2分
14(1) = 2 10 / ; = 200 J (6分)(2)
,
= 10 / (6分)
(1)AB 物块速度关联:
=
.............................................................1分
AB 物块系统机械能守恒:
1 1
2g = 21 +2 2
2
2
.............................................................2分
根据动能定理
1
= 2
2 1
.............................................................1分
{#{QQABLQasxwA4kBYACB57A0XmCwmQkJMQJYoOAQAUuAxCwYFABCA=}#}
代入数据可得:
= 2 10 /
.............................................................1分
= 200 J
.............................................................1分
(2)根据题意物块 C 恰好相对于矩形物块滑动得:
1 3g =
.............................................................2分
AB 速度关联:
=
.............................................................1分
AB 物块及弹簧系统机械能守恒:
1 1 1
2g = 2 2 22 1
+ 2 + 2 2
.............................................................2分
代入数据可得:
, = 10 /
.............................................................1分

上 5
15(1) = 28 N(4分)(2) = 7(5分)(3)见解析(9分)

(1)物块由 A 到 C,根据动能定理:
1
g 1 1 g = 21 2
.............................................................1分
在 C 点根据牛顿第二定律:
2
' g cos =


.............................................................1分
根据牛顿第三定理:
= '
.............................................................1分
{#{QQABLQasxwA4kBYACB57A0XmCwmQkJMQJYoOAQAUuAxCwYFABCA=}#}
代入数据可得:
= 28 N
.............................................................1分
(2)根据牛顿第二定律,物块在直轨道 AB 和 CD 向上滑动时:
合 = sin + 1 g cos = 上
.............................................................1分
物块直轨道 AB 和 CD 向下滑动时:
合 = sin 1 g cos = 下
.............................................................1分
物块在直轨道 AB 和 CD 做一次往复的时间里,向上滑动和向下滑动速度变化量大小一样。因此物块
向上滑动的时间:

上 = 上
.............................................................1分
物块向下滑动的时间:

下 = 下
.............................................................1分
代入数据可得:
上 5=
下 7
.............................................................1分
(3)①物块初始速度过小不能进入 EF轨道,设物块速度为 1恰好通过 DE轨道的最高点,根据动能
定理:
1
2 1 gcos 1 g( cos ) = 0 22 1
2=120 2/ 21
.............................................................1分
{#{QQABLQasxwA4kBYACB57A0XmCwmQkJMQJYoOAQAUuAxCwYFABCA=}#}
因此物块速度 21> 2≥0时,
= 0
.............................................................1分
②当物体速度大于 1能进入 EF直轨道,设物块进入 EF轨道通过弹性挡板反弹恰好能滑出最右侧轨
道的速度为 2,根据动能定理:
1
2 1 g cos 1 2 2 gcos 1 g( cos ) = 0 22 2
2=140 2/ 22
.............................................................1分
因此物块速度 22> 2≥ 21时,物块无法滑出最右侧轨道,此时物块在最右侧轨道上做往复运动,根据
动能定理:
1
2 1 gcos 1 2 gcos + g 1 sin = 0 22
.............................................................1分
代入数据得:
= 2 2 + 320
.............................................................1分
由题意物块不能脱离轨道,设物块速度为 3刚好在 D点脱离轨道,根据动能定理:
1 1
2 1 gcos 1 = 2 22 2 3
.............................................................1分
物块在 D点刚好脱离轨道,根据牛顿第二定律:
2
gcos =
23 = 160 2/ 2
.............................................................1分
③因此物块速度 2 23 ≥ ≥ 22时,物块能滑出最右侧轨道但无法重新进入轨道,此时:
= 2 1
{#{QQABLQasxwA4kBYACB57A0XmCwmQkJMQJYoOAQAUuAxCwYFABCA=}#}
.............................................................1分
综上所述:
= 0m (120> 2≥0)
S= = (2 2 + 320)m (140> 2≥120 )
=40 (160≥ 2≥140 )
.............................................................1分
{#{QQABLQasxwA4kBYACB57A0XmCwmQkJMQJYoOAQAUuAxCwYFABCA=}#}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