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甘肃省武威第十七中学八年级新人教版物理下册期中模拟练习题
一、单选题(每小题3分,共30分)
1.下列选项中展示了生活生产中的四种情境,其中运用了增大压强的知识的是( )
A.穿上滑雪板滑雪 B.切蛋器切鸡蛋
C.在螺母下方垫垫片 D.拖拉机轮子上装履带
2.关于运动和力的关系,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力是使物体运动状态发生变化的原因
B.物体做匀速直线运动时,一定受到了力的作用
C.只要有力作用在物体上,物体的运动状态一定发生变化
D.必须有力作用在物体上,物体才能运动,没有力的作用物体就会静止下来
3.关于牛顿第一定律,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该定律是通过斜面上小车运动的实验直接得出的结论
B.该定律是在大量经验事实的基础上,通过科学推理概括出来的
C.该定律不能用实验来证明,只是一种猜想
D.该定律可以用实验来证明,因为它是力学的基本定律之一
4.2024年巴黎奥运会乒乓球混合双打比赛中,中国组合孙颖莎和王楚钦以4-2战胜朝鲜组合获得金牌。如图所示为“莎头”组合参赛时的情景,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乒乓球速度越大,惯性越大
B.将乒乓球竖直向上抛,到最高点时受平衡力
C.击球时,球拍对球的作用力大于球对球拍的作用力
D.击球时乒乓球受到的弹力是由于球拍发生弹性形变而产生的
5.冰壶比赛中,掷球运动员右脚穿着“蹬冰鞋”摩擦力大,利于起步加速;左脚穿着“滑行鞋”摩擦力小,利于滑行。在其他条件相同的情况下,橡胶比塑料能提供更大的摩擦力。以下最适合作为掷球运动员比赛穿的鞋子是( )
A.B.C.D.
6.如图所示,用手握住一个空玻璃瓶,保持瓶子在竖直方向静止。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手对瓶子有握力,瓶子会发生形变
B.手对瓶子有竖直向上的静摩擦力,大小等于瓶子重力
C.手对瓶子的握力增大时,瓶子所受的摩擦力也增大
D.向瓶子里倒入一定量的水,瓶子所受的摩擦力也增大
7.下列关于重心的表述正确的是( )
A.重心是物体所受重力的等效作用点
B.重心是物体上最重的点
C.重心的位置一定在物体上
D.质量不均匀但形状规则的物体的重心在它的几何中心
8.图甲中,物块A在水平拉力F的作用下由静止沿粗糙程度均匀的水平面向右运动,拉力F随时间t变化的关系如图乙。图丙是从t=0开始每隔2s记录一次物块A的位置,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6~12s内物块A所受的摩擦力为9N
B.6~12s内拉力F做功的功率保持不变
C.12~18s内拉力F做功的功率为0.36W
D.12~18s内物块A克服摩擦力做功216J
9.如图甲所示,物体沿竖直墙壁下滑,t1时刻开始,在物体表面施加一个如图乙所示水平压力F,F的大小变化如图丙所示,假设墙壁足够高,则下列四幅关于物体受到摩擦力f大小变化的图像中正确的是( )
A. B. C. D.
10.小刚想通过实验探究“力的作用效果与力的三要素的关系”,他将一薄钢条的下端固定,分别用不同的力去推它,使其发生如图所示的形变。如果 >,那么,能说明力的作用效果与力的大小有关的图是( )
A.甲和乙 B.甲和丙 C.甲和丁 D.丙和丁
二、填空题(每空1分,共18分)
11.城市道路的人行道上铺设有凹凸不平的盲道,方便了盲人的行走。盲道上凸起的部分与脚的接触面积 ,人对地面的 一定,压强变 ,盲人可以沿着盲道比较方便地行走。
12.如图所示,A、B为完全相同的两个圆柱形容器,各盛有5cm深的水,A、B之间用带阀门的细导管连接。开始时阀门K关闭,此时水对 A、B两容器底面的压力之比为 。将阀门K打开,待水不流动时,水对 A、B两容器底面的压强之比为 。
13.切割大理石、钢板的“水刀”可以对切割表面产生高达的压强,那么“水刀”作用在的面积上时,产生的压力为 N,“水刀”能切割钢板,说明力可以改变物体的 。
14.如图所示,物体A在水平桌面上,绳重、绳子与滑轮间的摩擦及滑轮与轴间摩擦不计,动滑轮重力为2 N。当B物体重力为8N时,它恰好能匀速下降。物体A所受的摩擦力为 N。若用一个水平向左的力F拉物体A,使其向左匀速运动,则这个力F大小应为 N。
15.如图所示,小红穿着轮滑鞋用手推墙,发现自己却远离墙运动,这说明物体间力的作用是 的;墙对小红的力 (选填“等于”“大于”或“小于”)小红推墙的力。
16.如图所示是显示微小形变的实验装置,在实验中,通过观察墙面上光斑的移动即可判断出大理石被压后发生了形变。在大理石表面施加压力时,光斑在B点;施加压力时,光斑在A点,则 。
17.如图,这是实心球离开手后在空中的运动轨迹(不考虑空气阻力的影响),当实心球运动到最高点Q时,所受的外力全部消失,实心球将 (选填“静止”、 “沿a方向运动”、“沿b方向运动”或“沿c方向运动”),你判断的依据是 。
18.小刚到分水岭镇董允坝参加综合实践活动时,有些笨拙地模仿农民挖土。他发现,锄头的前端比较锋利,这是为了 ;挖土时,要将锄头高高地举起,这一过程中, 能转化为 能;挖土时,要用力将锄头压向地面,这是为了 。
三、作图题(每小题4分,共8分)
19.一个重40N的木块在地面上向右滑动,请在图中画出木块所受摩擦力的示意图。
20.如图所示,平衡鹰玩具静止在手指尖上,请画出平衡鹰的受力示意图。
四、实验题(每空2分,共26分)
21.(本题14分)小明利用如图所示的装置,探究在水平面上阻力对物体运动的影响,进行如下操作:
a、如图甲,将毛巾铺在水平木板上,让小车从斜面顶端由静止滑下,观察小车在水平面上通过的距离。
b、如图乙,取下毛巾,将棉布铺在斜面和木板上,让小车从斜面顶端由静止滑下,观察小车在水平面上通过的距离。
c、如图丙,取下棉布,让小车从斜面顶端由静止滑下,观察小车在水平面上通过的距离。
请针对以上操作回答下列问题:
(1)以上操作中错误的一次是 (选填“a”、“b”或“c”);
(2)实验中小车每次都从斜面上同一位置由静止自由下滑,这样做的目的是:使小车从斜面上同一位置到达底端水平面时 ;
(3)实验中改变小车所受阻力大小,是通过改变 来实现的。对比两次正确实验操作能说明:小车受到的阻力越小,通过的距离越 ;
(4)纠正错误后,多次实验进行分析,并进一步推测:在水平面上滑行的小车,如果受到的阻力为零,它将做 运动。这样的实验方法叫做 ;
(5)在大量类似实验基础上,牛顿概括出了著名的牛顿第一定律。在实际生活中有着广泛的应用。一架运输机参加某次抗震救灾时,在沿水平向右做匀速直线运动的过程中,间隔相同时间先后从飞机上静止释放三个相同的物资。若不计空气阻力,且地面水平。那么,在地面上看,能正确表示物资在空中的排列情况和着地位置的图示(戊)组合是
A.①⑥ B.②⑤ C.③④ D.①④
22.(本题12分)悬索桥(如图甲)是建桥工程上的壮观景色,它的主要承重结构是悬索,悬索主要承受拉力。小明观察了悬索桥后,想知道两个拉力产生的作用效果与互成的角度有什么关系,于是他进行了下面的探究。
(1)如图乙,用两个互成角度的弹簧测力计拉固定在木板上的橡皮筋,依据拉力与橡皮筋的伸长量成正比,当每次把橡皮筋拉到相同位置时,可以认为这两个拉力产生的作用效果相同。小明用两个大小相等的拉力拉同一根橡皮筋完成了实验,实验结果记录如下表:(拉力F是用一个力拉橡皮筋到达预定位置的力)
角度/° 0 30 45 60 90 120
拉力 2 2.1 2.2 2.3 2.8 4
拉力 2 2.1 2.2 2.3 2.8 4
拉力 4
①分析上表可知,两个拉力与产生的作用效果与互成的角度有关,即当作用效果相同时,互成的角度越大,两个拉力 (选填“越大”或“越小”);
②在上表中,当两个拉力互成角度为时,拉力与之和与拉力F的大小 ,当两个拉力相等且互成角度为时,此时与是一对 力,橡皮筋保持静止状态;
(2)以上实验中一个力F和两个力产生的作用效果相同,物理中把F叫作和的合力,叫作F的分力。有人说合力一定比任意一个分力大,根据上表数据你判断这种说法是 的,请根据表格中的具体数据举例说明: ;
(3)根据实验结果,请你提出在家正确安装晾衣架承重钢丝(如图丙)的建议: 。
五、计算题(共18分)
23.(本题6分)一颗图钉尖的面积是5×10﹣8m2,图钉帽的面积是0.5×10﹣4m2,手指对图钉的压力为20N,请你计算:(ρ水=1.0×103kg/m3,g取10N/kg,一标准大气压p0=1.0×105Pa)
(1)图钉尖对墙面产生的压强;
(2)图钉尖对墙面产生的压强相当于水深多少米处产生的压强;
(2)在一标准大气压下图钉帽受到的大气的压力。
24.(本题6分)双轮电动平衡车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喜爱。如图所示,质量为40kg的小红驾驶平衡车在平直的路而上匀速行驶,5min通过的路程为900m,已知平衡车的质量为10kg,轮胎与地面的总接触面积为25cm2,g取10N/kg。求:
(1)小红的重力;
(2)平衡车对面的压力;
(3)小红驾驶平衡车时,车对地面的压强。
25.(本题6分)某工厂长方体储液池被一块密封隔板隔成左右两部分,其截面图如图所示。隔板上下两部分的厚度不同,隔板较厚部分相对于较薄部分左右两侧凸出的厚度均为0.lm。已知隔板的长为10m,左储液池内储有密度为1.1×103kg/m3的液体。右储液池内储有密度为1.3×103kg/m3的液体。隔板左侧凸出部分的下表面所在的深度为0.5m,隔板凸出部分两侧的下表面受到的液体的压强差与整个隔板最低处受到的两侧液体的压强差均为1.0×103Pa。求:
(1)隔板左侧凸出部分的下表面受到的液体压强;
(2)隔板右侧凸出部分的下表面受到的液体竖直向上的压力;
(3)左储液池中液体的深度。
试卷第1页,共3页
试卷第1页,共3页
《2025年甘肃省武威第十七中学八年级新人教版物理下册期中模拟练习题》参考答案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答案 B A B D B C A C D A
11. 小 压力 大
12. 1:1 2:3
13. 10 形状
14. 5 10
15. 相互 等于
16.<
17. 沿a方向运动 牛顿第一定律
18. 增大压强 动 重力势 增大动能
19.
20.
21. b 初速度相同 接触面的粗糙程度 远 匀速直线 实验推理法 A
22.(1) 越大 相等 平衡
(2) 错误 当与的角度为时,分力的大小与合力的大小是相同的
(3)考虑到两条钢丝的承拉能力,夹角不宜过大
23.解:(1)图钉尖对墙的压力等于手对图钉帽的压力即20N,图钉尖对墙的压强
(2)若,而,则水的深度
(3)由可知大气的压力
答:(1)图钉尖对墙面产生的压强为4×108Pa;
(2)图钉尖对墙面的压强相当于4×104m深的水所产生的压强;
(3)在一标准大气压下图钉帽受到大气的压力为5N。
24.(1)小红的重力为
(2)平衡车对水平地面的压力等于人和平衡车的总重力
(3)小红驾驶平衡车时,车对地面的压强
25.解:(1)隔板左侧凸出部分的下表面受到的液体压强
p左=ρ左gh左=1.1×103kg/m3×10N/kg×0.5m=5.5×103Pa
(2)由题意可得,若
Δp=p右-p左=1.0×103Pa
则隔板右侧凸出部分的下表面的压强为
p右=p左+Δp=5.5×103Pa+1.0×103Pa=6.5×103Pa
隔板右侧凸出部分的下表面所在的深度为
不符合题意,所以
Δp=p左-p右=1.0×103Pa
隔板右侧凸出部分的下表面的压强为
p右=p左-Δp=5.5×103Pa-1.0×103Pa=4.5×103Pa
隔板右侧凸出部分的下表面受到的液体竖直向上的压力为
F右=p右S=4.5×103Pa×10m×0.1m=4.5×103N
(3)由于隔板凸出部分两侧的下表面受到的液体的压强差与整个隔板最低处(即容器底)受到的两侧液体的压强差均为1.0×103Pa,而两侧凸出部分距容器底深度相同,又凸出部分两侧容器液体密度ρ右>ρ左,由(2)已推出
Δp=p左-p右=1.0×103Pa
右侧凸出部分的下表面在液体中的深度为
所以此时应该是
Δp=p 右-p 左=1.0×103Pa
否则将不符合实际,设隔板凸出部分到容器底的深度为h,则
p 右-p 左=Δp=1.0×103Pa
即
ρ右gh 右-ρ左gh 左=Δp
代入数据,即
1.3×103kg/m3×10N/kg×(h+)m-1.1×103kg/m3×10N/kg×(h+0.5)m=1.0×103Pa
解得
h=1m
左储液池中液体的深度为
h 左=(h+0.5)m=(1+0.5)m=1.5m
答:(1)隔板左侧凸出部分的下表面受到的液体压强5.5×103Pa;
(2)隔板右侧凸出部分的下表面受到的液体竖直向上的压力4.5×103N;
(3)左储液池中液体的深度1.5m。
答案第1页,共2页
答案第1页,共2页